登陆注册
26949200000055

第55章 拉木野人之谜

笔者在西藏聂拉木县工作,经常听到人们谈论起县内的“高山雪人”,即“野人”。

前年9月20日,我跟几位同事到县城东面的喜马拉雅山坳桦树林采蘑菇,路遇县医院副院长存真,请他同去,他执意不肯,并说自己前些年在桦树林里看见过“野人”,故不敢去。进一步询问,原来,1987年8月份,他独自到桦树林,突然听见山上不远处传来一阵声响,仔细一看,原来有个“野人”正在追赶一头雪猪,吓得他赶紧躲在一块大石旁,大气不敢喘一声。就见这个“野人”个头2米左右,有黑红色的长毛,站立行走,臂长手灵,脚大且长,头额凹陷,形象丑陋,十分吓人。“野人”敏捷地抓到雪猪,撕皮扯肉,很快吃完了,方才离开桦树林,飞快地沿着沟壑向高处的雪山奔去。此后,他再不敢涉足桦树林。由于我们人多,义无反顾地进了茂密的桦树林,在寻找蘑菇时,并没见过“野人”。

后来,我听当地群众讲,他们在雪山上采摘雪莲花时,确实看到了“野人”留下的宽大脚印。今年4月27日,我同烟台援藏医疗队3名医生和烟台电视台徐宏等人遇见存真,再次核实此事,他又描述了当时所见“野人”的情况,并说,县城驻地充堆村一牧民在山上放牧时,也亲眼看到了“野人”抓雪猪吃的场面。

聂拉木县内有无“野人”,可以说,存在的可能性极大。

这是因为,聂拉木县南部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麓,世界著名的珠峰自然保护区(包括附近的定日县和吉隆县)有几十万亩原始森林,方圆几百公里沟壑纵横,雪山险峻;气候温和,雨水充足;树林茂密,草异花奇;岩石嶙峋,人迹罕至;树洞石穴,到处可见;禽兽鱼虫,种类繁多。“野人”可食的动物、野果、蘑菇、竹笋等非常丰富,这就为“野人”的生存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据有关资料记载,1951年,英国人西普顿在登珠峰时,拍摄到了“野人”非常清晰的脚印照片。英国为此于1954年组成了一支到喜马拉雅山寻找“野人”的考察队,虽没遇到“野人”,却在一座寺庙里发现了两块保存了300多年的“野人”头皮。1958年,美国一登山队员在毗邻聂拉木县的尼泊尔境内一条河旁,看到一个披头散发的“野人”正在吃青蛙。70年代,日本人攀登聂拉木县境内的希夏邦马峰,登至海拔6000多米时,突然失踪。不久,人们只寻到他们的衣物和携带的器材。当地群众讲,危害登山运动

员的,不是雪豹,就是“雪人”。

从另一个角度上看,聂拉木县存在“野人”也是有依据的。西藏奇谜考察协会理事、“野人”考察队队长冀文正老先生在喜马拉雅山南麓的墨脱县从事“野人”研究多年,搜集到了许多极具科研价值的“野人”传闻和活动情况。他讲,当地群众反映,很早以前,有个雄性“野人”抓住一个妇女,强行奸污,逼其为妻,并生了小孩。1948年,该县西宫村几个群众目睹本村村民桑达被“野人”追到村头并被抓死。至今,该县仍有27名猎人证实,他们打猎时,曾亲眼见过“野人”。冀老坚信,喜马拉雅山南麓确有“野人”存在。聂拉木县与墨脱县相比,地理位置、自然环境、气候条件等特别相似。尤其是聂拉木县属珠峰自然保护区,当地各级政府和各族人民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加上藏传佛教严禁杀生,自古以来,基本上无人猎杀禽兽,使野生动物的数量有增无减。因此,聂拉木县的喜马拉雅山南麓,更适于“野人”的繁衍生息。

在我国,人们大都相信,在神农架和喜马拉雅山可能有“野人”。但到海拔较低的神农架寻找“野人”易,而到处于世界第三极的聂拉木寻找“野人”难。再者,“野人”力大无比,嗅觉灵敏,行动诡秘,近其身难乎其难。

笔者相信,终有一天,人们会解开聂拉木县的“野人”之谜。

(1997年《烟台晚报》)

同类推荐
  • 欧洲一年

    欧洲一年

    作者21岁时,独自前往欧洲念书。在这一年他走过了英、法、美、俄等二十多个国家,脚步留在欧洲、非洲等四大洲。这部作品记录了他在欧洲学习生活一年的成长感悟和心路历程,讲述了异国他乡的生活是如何影响他的价值观与世界观的,以及这一年生活带给他的改变。这本书并不是旅行游记,而是一个个既有有感动与温暖,又有犀利与率真的故事。作品契合当下碎片化阅读的流行趋势,每篇文章短小精悍,每一篇都深刻透析出作者对于情感和成长的见闻与观点。这些故事,旨在通过作者的亲身感悟,安慰每一颗迷惘和孤独的心,启迪那些正在面临人生与未来抉择的人。22岁,22个国家,22个故事,融汇成这本《欧洲一年》。作者用他亲身经历的每一个真实动人的小故事,带领读者去看见更广阔的世界,追寻内心深处最需要的东西,让每个“你”可以一步步找到自己真正想要变成的样子。
  • 细说北京街巷地名

    细说北京街巷地名

    北京作为元明清三朝的帝都,其街巷地名大都带着浓厚的人文色彩。老城区是一个非常具有特色的建筑群,大街小巷的基本格局奠基于元代,形成于明代,清代虽有变动,但总格局未改变。它们与古都一起经历了历史沧桑,随着朝代的更迭和城市的发展,有的已为历史所淹没,有的不止一次地更名改姓。
  • 征服亚马孙

    征服亚马孙

    《征服亚马孙》是埃德·斯塔福德历时860天近万千米徒步亚马孙河的远征实录。2008年,斯塔福德开始了他征服亚马孙的旅程。旅程的规则既简单又艰难:每一步路一旦借助外力,就重走一遍。从秘鲁南海岸的亚马孙河源头出发,行走900多万步,860多天行走近10000千米,被蚊子和蚂蚁叮咬各超过20万次,被黄蜂蜇了600次,被蝎子蜇了10多次,消耗10部高画质摄像机、6双靴子、3部全球定位设备,斯塔福德成功跨越整个南美洲,抵达广阔的亚马孙河入海口,成为全球徒步走完整条亚马孙河的第一人。本书详尽记录了德爷徒步全程的经历,狂野、震撼、险象环生,超凡阅读这场搏命之旅,我们会感受到人的恐惧与渺小,也能见识到人的勇气、智慧与伟大。
  • 不可不知的旅游小贴士(关键时刻,救你一命)

    不可不知的旅游小贴士(关键时刻,救你一命)

    《不可不知的旅游小贴士》是《旅行注意事项》一书的精缩版。这是本小型口袋书,便于读者轻松随身携带。书籍内容涉及旅行中可能遭遇的种种困境或难题,包括饮食、医药、通信,甚至兑换外币等细节。如果感兴趣,读者可登陆“旅行探索者”exploretraveler网站,进入约翰·约瑟夫·金特里的专页查询更为详细的信息。
热门推荐
  • 宁初尘

    宁初尘

    漦龙预言一出,天下之乱已有十年。她从炼狱中得以生存,立志复国,然而扶持明君上位,解天下危困之局方是正道。她步步为营,不惜心力交瘁,只想看一眼在他的统治下,天下太平繁荣昌盛的局面
  • 永生神尊

    永生神尊

    问世间谁人不死?唯我永生神尊。少年出身武学世家,以武入道,以武通神。习得一身通天彻地之能。成就一代永生神尊。九阴九阳成绝对。酸甜苦辣涌胸间。为爱妻踏破苍穹,神仙眷侣笑傲世间。。打通九阳绝脉,修炼永生神功。逆顺之间明悟世间,是逆是顺,全在一心。觉悟时,永生神尊世来临。
  • 恭迎教主大人

    恭迎教主大人

    “大锤!”“我说过很多次了,我叫花平平,不要叫我大锤。”花瓶甩开了青梅竹马的小手,含胸缩背的紧了紧衣服,然而她怀里藏着的是一张绝世美人图……这是一个少女追爱的故事。谁人不知清阳教的教主大人风流倜傥,却审美奇异。在他眼里,美即是丑,丑即是美。一个长相如名字的美少女,又将在这清阳教怎么混下去?又怎么一步一步获得教主大人的芳心?花瓶闯荡江湖的日子里,为什么偏偏对一事无成的教主芳心暗许…… 催更讨论群号:834713641
  • 煞到你

    煞到你

    勾引人?杀人?无论哪一样她都不可能做得到啦!可是她被好赌的父亲卖掉还债,如果不是这个老太婆买下她,恐怕她只有沦落到去卖身的地步。眼前也只有先听命于她,假扮失踪的棠雪儿,混入项家,再见机行事了。可是项家二老把她视若亲生,她怎么忍心害他们伤心?更何况她的那个“未婚夫”,更是冷酷得吓死人,还一天到晚用怀疑的眼光盯着她看,她怎么可能完成这不可能的任务?!--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魂归辽叶河

    魂归辽叶河

    《魂归辽叶河》是重庆作家张地国为时5年创作的长篇小说,由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发行。小说讲述的是上个世纪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到农村插队落户的故事,故事从上世纪70年代初讲到二十一世纪初,时间跨度30年,人物众多、情节曲折。人物形象丰满,真实可信,无论是知青还是当地村民,他们都有着独特的个性特征。与众多知青影视文学作品不同的是,《魂归辽叶河》不仅写了知青一代在农村的生活经历,还讲述了知青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到城市的创业历程,以及知青的子女们的成长经历,他们延续着父辈精神,在逆境中拚搏进取,实现人生价值。
  • 提问的逻辑:如何让别人特别想跟你聊下去

    提问的逻辑:如何让别人特别想跟你聊下去

    对任何人都实用的提问逻辑:如何3分钟内营造愉悦谈话气氛?如何让别人回答不想回答的问题?如何在沟通中获得有效信息?如何让别人觉得备受关注?如何让别人与你的谈话更深入?……这取决于你的提问能力。告诉你,如何问、问什么、怎么问、何时问。才能不动声色的驾驭对方,获得沟通主动权。
  • 战龙狂啸

    战龙狂啸

    人龙之身的异类,要想立足龙族,必须一战!傲视寰宇,逆天而行,自然不为神佛所容,与神战,与佛斗,直至战立九霄,坐上天庭。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古郡奇观:永德仙根漫笔

    古郡奇观:永德仙根漫笔

    本书从14个方面描述了永德仙根的历史及人们对仙根的崇拜,抒发了作者对仙根的感情,是一本散文随笔。
  • 笑了

    笑了

    叶勐,河北省作协会员。作品见于《人民文学》《芙蓉》等期刊。小说《老正是条狗》入选《2005年短篇小说年选》。《亡命之徒》电影改编。《塞车》被译成英文。《为什么要把小说写得这么好》获2008年度河北十佳优秀作品奖。现为河北省文学院签约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