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90200000021

第21章 欧洲的冲突(3)

通过分析当前欧洲各国家之间的关系,我们看到欧洲被分成了两个阵营,一方是由法国、英国和俄国刚刚组成的三国协约集团;另一方则是由奥匈帝国、德国和意大利组成的三国同盟,这个同盟已经存在了30年。意大利的倾向就有些模糊了,虽然我们能够从意大利当前的局势和它面临的压力方面做出一些判断,但这种判断终归有些武断。形势的重点还在三个协约国身上。比较这两方的实力我们会发现,三国同盟除了海军之外在任何方面都占据着极大的优势,从地理方面来看,德国和奥匈帝国紧紧相连,这就便于相互之间的救援。而这种救援不可能光是防御性质的。纯粹的防御性态势不能持续太长的时间,在这方面德奥两国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只有攻守兼备才能让自己有尊严,1908年在巴尔干的军事行动已经证明两国有这种实力。而且从德奥两国的经济状况和人民生活的水平来看,它们的出击是为了在世界范围内找到本国的工业进入国际市场的机会,奥地利向巴尔干和爱琴海的扩张就是源于这个原因。还有,在过去的30年里,德国慢慢地从一个农业国变成了工业国,这样它就迫切地需要保证它的原料来源和控制原料产地,越来越需要确保市场和物资进出口方面的安全……人口的快速增长使得德国的粮食远远达不到消费需求,这些都意味着海上安全成了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

面对上面的种种需求,统一而强大的德国开始了它的旅程,然而它却发现,其周边国家的市场和原料产地已经被别的国家瓜分殆尽,于是德国建立了一支强有力的舰队,目前这支舰队在运送货物和对外交往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过,虽然德国有商业贸易,有大型的船队,但在商业交换的第三个环节上却有很大的不足,那就是国际市场,德国不得不在完全处于自己控制的范围外进行各种交易。而其他国家都有着成熟的商业保护主义,这种竞争使得德国非常为难。德国唯一控制的有价值的地方恰恰在自己的领土之内。虽然德国加入这场争夺战后取得了一星半点的殖民地,但这无疑是杯水车薪。

从一开始德国就处在不利的地位,随之而来的种种斗争将这种不利完全暴露出来,也就是说,这种距离上的接近将德国牢牢地捆绑在这个地方。虽然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但实际情况确实如此。在国家和个人的关系上各国都有着不同的认识,这种认识往往会加强各国之间的误解和厌恶。德尔布吕克教授就说道:“英国的政治体制在其他国家会受到欢迎,而德国的政治体制则刚好相反。德国拥有一个强有力的独裁政府,这种政府比英国经常走马换将的政党制度要好得多。德国的募兵制度、教育制度和社会法规已经解决掉了很多难缠的问题,我们始终坚信,今天德国的富强和这种制度是分不开的。但是其他国家更加喜欢自由宽松的制度,就像英国那样的。所以英国的影响力远远大于德国。”

一位长期在德国船只上工作的官员曾经谈到了德国人在谈话方式上同英国人和美国人的不同。德国依靠军事对人民行为的干涉是理所当然的,这种感觉在德国人的谈话方式中就能找到。虽然如此,德国依旧能够和其他国家一比高下。德国人的工作方法有许多优越的地方:他们做事非常认真,又十分善于观察细节并加以分析,工作热情高涨,背后还有着英明的政府在支撑,这些优点将在同英国的交战中将英国人具有的优势压倒。

虽然大多数人都相信德国拥有这些优势,但是对商业地区、贸易场地和原材料产地的拥有情况以及对一大片可利用的地带的控制情况完全阻碍了德国的发展。不过德国的个人在这些地方倒是十分受到欢迎,并且他们还有可能喜欢上更加自由的英美生活方式或者它们宽松的政治体制,虽然他们依旧热爱着自己的祖国。不过,不管这些变化如何能够促进德国向海外发展,在其本土上建立一个强大的帝国的愿望还很难实现。在这样的一个体系里,各个部分之间有可能建立起一种双赢的关系;这种关系在英国和它的殖民地上有可能变成现实,而且双方都意识到了这种关系的重要性。而在现在,没有什么比建立一个强大的德国更能够让德国人欢喜鼓舞的;虽然它对殖民地求之若渴,但机会却不站在它这边。

德国的梦想和现实之间存在着经济和政治上的不一致。此外,英国的位置对德国也有非比寻常的军事意义。德国濒临北海和波罗的海,它所有的内陆河道都已经被充分开发和利用,从而构成了一个庞大的内陆水运系统,这个系统的始端是海洋中的一个入海口,因此这个入海口就成了海上贸易进出的重要通道,德国的对外贸易也都集中在这个地方。沿着敌军军舰的巡航路线我们会发现,德国的北海海岸从埃姆斯到易北河口也就60英里的距离。而波罗的海的海岸线要长得多,但是从大西洋到达这个地方就必须经过斯卡格拉克海峡,它的宽度也不够100英里。一旦发生战争,德国的商船就能在中立的区域里沿着挪威和丹麦的海岸航行,这种方法能够最大限度地保护自己,不过德国依然面临着严峻的威胁,因为无论德国的船队是要去大西洋还是其他大洋,都必须经过不列颠群岛。英吉利海峡和多佛尔海峡的宽度给我们的教训不会变淡,这两个海峡的一侧是英国的国土,其中还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海军基地;在苏格兰以北的另外一面上,北海非常狭窄,最宽的地方只有400英里,有些地方甚至不到300英里。一旦英国和德国发生战争,按照当今的国际法,德国的任何船只经过上述的海域时都会被拦截,如果英国成功地封锁住德国的北海和波罗的海,那么德国它与中立国之间的商业贸易就会瘫痪。对英国来说,只要将离德国不到400英里远的英国港口作为基地,就能在北海上完全钳制住德国,并且对它的两个重要商业城市汉堡和不来梅进行封锁,而在波罗的海的封锁就没有那么简单了。

我们由此就能够看出将波罗的海和北海在易北河口连接起来的基尔运河的军事意义,依靠这条运河,军用或者商用的船只就能从一个海域前往另一个海域而不被敌人发觉,德国的海军也有能力在此集结,来对付分散的敌军舰队。另外,虽然基尔运河没法改变德国船队在北海的处境,但它能够使无法前往汉堡和不来梅的中立国的船只进入波罗的海港口,从那里出发,完整的运河体系就会将货物送到需要的地方;德国的内陆运河连成一片,所以没必要在中途将货物再次装船。基尔运河的伟大意义是,在德国敌人的海军规模不超过德国海军两倍的情况下,它就不能同时封锁北海和波罗的海。如果德国的对手试图封锁这两个地方,那么它的任何一部分都没法和高度集中的德国海军相抗衡,它只能撤退。根据国际法的规定,一旦后撤就意味着封锁失去了法律效力。在再次封锁这些地方之前,中立国的船只就能够安全航行,而且中立国还需要时间得知这种变动,并确认自己在某个航线上的航向是否合法。不过,虽然暂时放弃了封锁,使得中立国的船只可以任意出入北海或者波罗的海的德国港湾,但德国从中获得的好处也非常有限,因为英国和德国的船只在当今世界中占有很大比例,一旦英国和德国开战,中立国的船只根本没有能力满足开往德国港口的运输任务。

德国在北海的海军基地威廉港也在不断发展壮大,它和德国海军力量的发展是同时进行的。种种迹象表明德国正做着全面的准备,这让我们感到害怕。不过,威廉港的战略意义是有限的,20多英里长的海岸线将它与易北河口分离开来,这就使得基尔运河作为两个海域间的连接力量有所削减。还有,这些海岸都被战略地位非常重要的赫尔果兰岛围起来。在1890年,英国将这个岛让给了德国,条件是德国放弃对东非的桑给巴尔岛的要求,到现在为止,它已经成了一个异常坚固的鱼雷艇基地。虽然赫尔果兰岛的海岸线仅仅有30英里,但它所具备的意义远远大于鱼雷防御。

虽然基尔运河的防御意义重大,但这种安全远远不能满足德国的荣誉和国家利益的需要,就像古巴对美国具有非比寻常的战略意义一样,大不列颠群岛对德国的意义也极其深远。包括密西西比河流域贸易在内的墨西哥湾海岸贸易将古巴的100英里的海岸包含在里面,这种情况使得美国不能容忍其他国家占有古巴岛。不过随着古巴归属问题的变化和美国力量的壮大,这种担心已经变成了历史,古巴战略重要性依然存在,但至少不会再被某个国家作为海军的战略基地。显然,大不列颠群岛对德国的重要性是持续的。直至今天,英国的海上力量依旧独领风骚,而英国两大政党的长期目标就是保持住这种局面。

这个目标的提出是十分必要的,虽然英国和德国都是商业的国家,但英国比德国更加依赖国外的原料、物资和商品市场。英国的人口只有德国的三分之二,所以英国的军事力量的人员处于下风。英国的人口比例是每平方英里400多人,德国是300人,所以英国仅依靠自己的土地根本没法养活那么多的人口。而英国对海洋的依赖性是绝对的,因为它没有德国那样的大陆边界。德国境内还有莱茵河,从德国的盟友荷兰入海,是德国内陆最重要的一条运输水路,英国人想要截断它是不可能的。在领土的另一边,德国和俄国接壤,而俄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基地。1909年,俄国的小麦产量比世界上任何国家都高,是2.13亿多英担,排在第二位的美国小麦产量为1.93亿多英担。

所以就其需要性而言,英国比德国更需要有一支强大的海军。如果放弃了海上的霸权地位,英国将会变得体无完肤,还有,英国还必须保卫自己的殖民地。不过英国没必要在每个殖民地海域内都保持着优势的海军力量,这种力量仅仅集中在欧洲就可以了。因为就全世界而言,欧洲依然是战争的策源地。而且,由于大不列颠群岛的地理位置,英国只要在欧洲保持优势的海上力量就能够牢牢地钳制住德国。正是由于上述种种原因,在过去的几年里,英国的海军力量不但没有削减,反而比以前得到了加强集中。过去英国把很大一部分海军力量布置在地中海,而现在英国已经撤回了一些海军,这也是很有战略眼光的。

英国海军的集结一方面是为了抑制德国海军的发展,另一方面是为了炫耀自己的海上霸权。拿破仑曾经就梦想着把英国的舰队诱离港口,然后乘机入侵英国,这也是英国人最怕的情况。不过最后拿破仑还是失败了,而且败得有点凄惨。要是放在蒸汽时代没有来临之前,占领英国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拿破仑之前路易十五时代的舒瓦瑟尔就做出过这样的举动。在现代,蒸汽轮船可以轻易地跨越英吉利海峡迅速地向英国输送军队,不受风向和天气的影响。当然,集结舰船和运送部队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容易。在英国登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必须经过详细的预算和适时的考虑,否则就不会成功。至今英国人还记得当年为了防止法国或奥地利的入侵而做的种种细致的动员和措施。不过一些人还是担心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一支无比强大的海军突然出现在英国海岸,英国只能在毫无准备的前提下仓皇迎敌。

所以英国才要将其海军分布在领土周围,但这却促使德国大力发展自己的海上力量,如增加军舰的数量、修建各种造船厂等,使之具备制造和维修军舰的能力。这些计划都体现了德国人高度的保密能力。德国人虽然没有在正式场合表达过它想要发展海军的强烈愿望,但是我们可以从下面这句话猜测到它的意图:“壮大德国的海上力量,让世界上最强的海上国家不敢轻视德国。”德尔布吕克也写到:“德国永远不会把征服英国当成一种政策,但它必须通过适度的行动来限制英国。”这就说明,德国不会任由英国凭借地理上的优势对它的商品贸易进行控制。而德国人的目标是建立一支比英国更加强大的海军,所以英国不得不和德国展开一场旷日持久的军备竞赛,来维护自己在海上的霸主地位。

显然,英国海军的强大将德国在陆上的优势有所抵消。一旦英国失去了对海洋的绝对控制,它是不可能建立一支能够跟德国陆军相媲美的陆军的。相反,德国现在已经拥有了一支强大无比的陆军,它还幻想着建立一支所向无敌的海军。虽然英国的财富比德国要多得多,但英国政府没有能力像德国那样从人民那里索取太多的东西。个人自由是英国人最主要的特征,这种特征使得英国没有办法按照德国人的治理方式来管理国家;这种特征根深蒂固,一代人的时间根本没办法改变它。英国能够在海上和殖民地取得成功和这种自由的政策是分不开的,这种局面持续到了现在,自由和公平竞争依然是英国发展的主题。在英国,是个人推动了国家的进步;而在德国,集体行动诠释了一切。

英国最近提出的养老金计划是对这种情况最好的反映,虽然这个计划中有德国法律的影子,但是在实施过程中暴露了英国在采取集体行动方面经验的不足和能力的有限。根据养老金计划,国内成员不被要求依其自身情况承担部分负担,国家一律承受所有的负担。但是这个计划没有能调节好成员之间的利益关系,而是用一种统一的方式把养老福利的责任都推给社会。这个福利背后的税收政策一方面不会激励人们的进取精神,另一方面,也不会让人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因为无论你多么勤奋工作,你所得的一部分财富都会被国家税收抽走;而无论你多么懒惰,国家都会给你价值不菲的补助。所以表面上模仿德国人是非常不明智的,这种做法并不能让英国取得应有的进步。

同类推荐
  • 热血旗帜

    热血旗帜

    本书围绕着湘军——这支中国抗战史中不可磨灭的一支队伍开展叙事,回顾那永垂青史的热血岁月。此文谨代表作者向在抗日战场上牺牲的英雄将士们致敬,主线将有湘军将士们的事迹展开,将以地方部队的视角讲述从红军第五次反围剿一直讲述到抗战胜利的故事。本书为历史衍生,作者会尽最大努力还原历史,没有任何政治立场,只为向书友展现在那个年代的真实故事,感受到抗日战争期间我中华军队的家国情怀,感受到抗日战争之不易与我中华将士之英勇。希望能够有书友读懂我的书,能和作者我一样一起在书中穿越回那个烽火遍地的年代,感受英雄无悔之豪迈!
  • 碧血红花

    碧血红花

    东江纵队主力北撤山东后,留下来的复员人员遭到了国民党反动当局的残酷迫害,在广东省临委书记、原东江纵政委林平及蓝天的领导下,叶原率先在坪山建立了敌后武工队,重新拿起枪杆与国民党保安团徐东海部展开斗争。不料,由于叛陡出卖,叶原不小心被保安团徐东海抓获,得到消息后,李远方召集旧部林文雄、罗征等冲破重重阻力,立即从香港赶回坪山,在老战友刘成、李海涛等的配合下,潜入敌人团部,救出了政委叶原,从此展开了与反民党反动派不屈不挠的斗争,他们打响了沙鱼涌战斗、山子吓战斗、红花岭战斗,最后迎接南下归来的两广纵队(原东江纵队),解放惠州,夺取了广东战场的最后胜利。
  • 狱壑

    狱壑

    神秘恐怖分子劫持帝国最高警备监狱……重获新生的希望,囚徒们都行动起来……狱壑之中,多方利益博弈……死亡、爆炸、病毒……我依旧活着……
  • 特工高手

    特工高手

    世界一流的佣兵组织的掌门人之一与e国一流的大学教授双重身份的美男子江淮风,突然离开佣兵组织回国,找寻自己失去多年的安稳生活,与自己那份纯真的爱情。作者qq1553990923,请添加!欢迎大家提出意见
  • 黄石公三略

    黄石公三略

    《黄石公三略》亦称《三略》,分上略、中略、下略三卷,共3800余字。《三略》是中国古代着名兵书,大约成书于西汉末年,旧题黄石公撰。据考,《三略》是我国古代第一部专讲战略的兵书,为两汉时期唯一一部流传至今的完整兵学着作,该书问世以来,受到历代政治家、兵家和学者的重视。北宋元丰年间被列为《武经七书》之一。《黄石公三略》既是一部兵书,也是一部政治谋略著作,其中的用兵计谋、治军谋略对当今的社会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此书在写作过程中,参考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在此一并致谢。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不足之处,请广大专家和读者予以指正。
热门推荐
  • 庄园革命

    庄园革命

    俾斯麦家族的人擅长耕种培育,这是众所周知的事。丰收之神的意志、万千草木的主人、麦田守望者、僵尸合伙人、魔画领主、饥荒俱乐部创始者、马修·俾斯麦为保护自己的农场绞尽脑汁……(黑暗诡异世界里的愉快种田文~)
  • 爸好好学习

    爸好好学习

    刚落地没多久,就被一个小人拿着石头砸。秉着“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原则,丁有才把这小人提溜起来。“喂!小子!哪里的?”“放开我!”“我问你哪里的?!”“我我,我是丁俊!你快放开我!”丁有才刚想说这小孩咋听不懂话呢,可一琢磨,不对啊!“爸!?”时空相遇,这次换儿子我来教你!爸,好好学习哟~PS:曾经我企图以我的热血去点燃你,现在却犹如平静之中丢石子——半点波澜不起。
  • 玄妙之录

    玄妙之录

    一位普通的少年在偶然的机会下,翻开了一本通往异世界的书籍,在这方波澜壮阔的天地里重生的他,见证了异世宏伟的历史。生命进化、法天象地、缤纷世界、恩怨情仇,是以通灵巫道见证了成长!妖怪灵兽、蒸汽朋克,诸强林立、皇族更替,一个围绕在所有生灵头上的致命问题,伴随着历史,向世间诸族发起挑战。强大的伙伴,不屈的自己,携手共进,齐见光明!
  • 仙途救赎

    仙途救赎

    我带着我的爱人上路,我每走过一片地方便撒下一捧骨灰,她说:“我想走出酒界,去外面看看,”……我只剩这么一捧了……你还能回来吗?在三生石旁许你一朵彼岸花?
  • 断罪笔记(全集)

    断罪笔记(全集)

    这是人性的救赎,这是欲望的地狱,生生世世的罪孽不是肆意挥霍的筹码,人若要走必得无牵无挂。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火影之超次元大乱斗

    火影之超次元大乱斗

    华夏武术博大精深,岂容尔等野蛮小国卖弄忍术,看我林天如何穿越入二次元世界大闹一场!火影正式开启海贼待续
  • 性格的神奇力量

    性格的神奇力量

    每个人的性格都有所不同,性格无好坏之分,本书教会你怎样发掘性格的潜在力量从而获得事业和生活的成功。适合普通大众阅读。
  • 逍遥剑仙游

    逍遥剑仙游

    重生三国,被白虎所养,十五年后将何去何从?是出去征战三国,闯出一番事业;还是安心修道,不问世事?看尽人间疾苦,上官锋毅然决定征战天下,拯救万民于水火。然而当他看见四大美女之一的貂蝉后,上官锋又多了一项拯救三国妹子的任务。
  • 修佡记事

    修佡记事

    凡间的一个普通小道士,通过仙门选拔进入仙门,无意间获得了一枚神秘的黑石,凭着神秘黑石闯上了修仙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