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90200000019

第19章 欧洲的冲突(1)

一、协约与同盟

对于当前的欧洲来说,英国和德国所有的力量是其他国家望尘莫及的,它们财富充足、商业体制健全,并且英国的海军和德国的陆军是最强大的军队。而其他国家的力量薄弱,只能对英国和德国的军事平衡发挥些作用。

在所有欧洲国家中,一般的国民会将大部分精力放在关心本国国内的问题上,比如个人的权利、居住环境和与其周围省份及周边国家的联系,这些都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毋庸置疑,这种情形是非常自然合理的。在美国,政府的权力和地方政府传统观念中的自治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我们可以想当然地认为,在一线工作,并且每天接触国民的日常生活的人是政府成员的最佳人选。这种观念在各州政府、市政府及乡镇的小型管理机构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很多人认为,这与其说反映了一个意义深远的道理,倒不如说表明了一个最平凡不过的日常习性。

只有建立一个强有力的政府机制,这种授权给地方自我管辖的能力才能得到实践。而在我国的历史上,在没有宣布成为殖民地和没有独立的时期,如果想让地方政府获得自治的话,可能还需要种种外部东西。而狭隘的地方自治理念会让地方政府与其他团体渐渐疏远,这非常不利于自身的发展和公共利益,何况北美的13个殖民地之间往往还互相猜忌。这样一来,规范这些殖民地之间的关系是非常有必要的,本国的殖民地关系在性质上来讲同国家之间的关系并没有什么两样,只是比国家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

有一个词应该更加适合欧洲而不适合美国,那就是“区域化”,但是这其中包含的“思想狭隘”的理念,却非常适合用在我国南北战争期间出现的种种偏见和奇诡的行为上。区域性主要的思维和行动不在于它能够反映某一个地方的真实状态,要真是那样的话,它就成了有用的东西了。区域性思维能够破坏各个地方建立起来的平衡感。依照区域性思维,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完全以为自己牟私利为原则,并且感觉理所当然,在华尔街同样是如此,虽然它关系着周围的无数利益。

往大了看,在处理国际关系中我们也能够看到区域主义的影子。国际社会上的每个成员优先考虑的是本国的利益,也就是先把自己的房间打扫得干干净净。相对于一个个体来说,无论是个人、社区还是一个国家,只要它的利益得到了维护,那它就能够对自己的民众做出交代。但是这仅仅是对于己方而言,没有考虑到对方。如果要考虑到对方或者国际社会的其他成员的处境和要求的话,那么区域性主义就是值得诟病的东西。

从南北战争结束到美西战争告终,美国的国务院一直毫无生机,没有一点作为,这也正反映了美国的民众对国际形势毫不关心。只有在一些特别的事件威胁到了我们的安全或者原则的时候,我们才有可能在短时间里将目光投向它。对于大多数美国人来说,美西战争所带来的影响和其发生的前因后果完全是随机性的,除了很少一部分没有什么威望的人会偶尔关注一下国际形势,政府的官员几乎从来没有想过加强国际间的合作对这个国家有多么重要的影响力。政府往往在忙着处理国内其他的事件。一位老成的国会议员就曾经对一位新当选的议员说:“如果你想得到选民对你的帮助,就最好不要在看似光鲜的外交委员会中担任职务,因为国民对国际问题几乎没有什么兴趣。”

不过有意思的是,在美国没有独立之前,其国民对国际事务的冷漠性还没有现在这么突出;而现在我们每天都能从世界各地获取到种种信息,却对国际问题如此冷漠,这就更加不可思议了。当然,早期和现在的美国人对国际问题兴趣不同的原因我们已经找到了:同现在相比,战争年代的美国人和欧洲人交往频繁,有很深的政治和经济联系。他们同欧洲国家联系密切,就是欧洲国家相互之间发生冲突也能够影响到美国,就像现在一个欧洲国家内部发生变动会影响整个世界一样。那时候有关欧洲战争的种种流言让北美殖民地上的人民深感不安,因为一旦爆发战争,他们的厄运就来了。马考莱就普鲁士腓特烈大帝占领奥地利的西里西亚地区时说过这样的话:“以前普鲁士这块地方连名字都不被人知晓,但等占领这片土地以后,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几乎传遍了全世界。由于一个人可以随时撕毁诺言进攻他曾经说过要保护的邻居,于是黑人在克罗曼德尔的海滨相互残杀,红种人在北美大湖地区争斗不休。”

尽管在当时信息很匮乏,但还是有来自欧洲的报道,这些报道都足够精细充分了。当时的美洲居民也有足够的时间去分析外部形势的发展,日常的柴米油盐并没有分散他们在这方面的注意力,北美报纸上关于国外复杂形势的消息让无数人陷入了深思。我们的祖先在殖民时期对外部消息格外关注,而现在我们一般则认为国际形势跟我们没有多大的关系,这就是美国民众早期和现在对国际事务感兴趣度不一的原因。

关于这种态度的形成和发展还有很多方面的原因,但是唯一可以肯定的一点就是这种态度非常不合实际。在美国独立战争后紧接着的是法国大革命,而刚刚诞生的美国政权则遭遇了很多历史上和法国纠缠不清的条约问题,法国和英国在海洋上的争斗更加给美国带来了无尽的麻烦。所以华盛顿警告美国民众,千万不要和同盟国纠缠不清,后来的继任者也都秉持着这个原则,不希望美国人民参与到欧洲的争端中去。美国人民面临的实际情况也证实了这个决策的重要性。在1803年和1821年,美国用不同的手段得到了路易斯安那和佛罗里达,从而使领土一直延伸到了太平洋与墨西哥湾。这样一来美国的边界就十分清楚了,也就避免了人工划分边界带来的冲突,另一方面,西属美洲的革命把我们和欧洲的势力完全隔开,除了加拿大一边。

与上述的情况相对应,19世纪早期产生了门罗主义。门罗主义的目标是将欧洲的势力从西半球赶出去,避免和它纠缠不清。几个世纪以来,种种经验证明,欧洲国家在美洲的争斗必然会殃及到美国,只要是欧洲国家在美洲还有立足之地,就不可能和美国完全断绝关系。门罗主义的精髓就是要阻止欧洲强国通过在美洲不断占领土地而扩大它的势力范围。虽然门罗主义的实施会遇到种种阻挠,但值得肯定的是它十分有助于一些目标的实现。不过,这也从另一方面造成了美国和欧洲国家在政策联合上的分歧,强化了现在人们的区域性意识。而这种区域性心理已经慢慢地演变为民族偏见,妨碍了我们在动荡不安的世界局势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当然,国家政策中所包含的保守主义是非常有必要而且很受欢迎的,我国的宪法就是对保守主义力量的保护,但同时我们的思想应该开放一点,眼光放得远一点。因为任何区域性主义都不能阻止外部形势的变化,如果一个人或者一个国家不能把自己融入这个时代的话,它以前拥有的一些东西也会逐渐丢失。

在美国早期的历史中我们可以看到,美国人在意识形态和行动上同欧洲刻意保持距离的原因,上文我们已经阐述过这个问题。需要说明的是,和奴隶制有关的争论使得我们对国际问题的冷漠变得更加严重。从门罗主义的颁布到南北战争结束,我们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保持国内秩序的稳定和国家的建设上。用了几乎100年的时间来安抚周围蠢蠢欲动的势力,保证国家的安全统一,这也是国家能够长久存在的基本条件。无论在哪个国家,特别是像美国这样的大国,各种力量之间利益的分歧必然会导致各种派别的产生和对立。在美国经历的灾难中,没有任何一种情况比两种制度之间的对立更加具有危险性了,这种意识形态的分歧不管从本质还是表面上来看都是完全对立的,而且对美国的商业和经济及各州之间的道德观念都产生了很坏的影响。在当时,由于美国内部局势的不稳定、大部分地区经济不发达,使得它没有能力也没有精力去处理国际问题,关心国际局势的发展。

但是,只要能够在其他国家的历史中找到与上述情况的相似处,我们就可以将美国前期和现在人们观念的不同和其他国家的历史做出比较。国家的主体是人,那么它就理所当然的具备一些特征,只要对他们细心观察,就能发现并治理他们,或者将这些趋势转化为更加现实的东西。将美国分为不同派别的原因不仅仅是奴隶制,种族和宗教的不同也能导致这种分裂。在德国,信奉天主教的南方和信奉新教的北方就产生了严重的分裂,这种分裂的表现形式就是一块领土在政治上分为两块;相对于美国而言,这种分裂已经随着南北战争的结束而结束了。在法国,历史上最主要的分裂线在东西部之间,新教的势力则在南部根深蒂固。在德国和法国,宗教不是造成国内局势不稳的唯一原因,但它确实能够使一块国土上的人产生分化,而且由于宗教派别在某一个地点很集中,所以宗教是最持久和最长期的力量。

值得我们注意的一点是,好多国家在内部争斗不断的同时,它在国际上也处处受制。总之一句话,它处在防守地位。西班牙人与摩尔人无休无止的战争致使它的国民团结起来,不但击退了摩尔人,还与阿拉冈联姻,从而实现了领土的统一。统一后的西班牙发现自己完全有能力在世界格局上发挥重要的影响力。在当时来说,不管它的目标是不是正义的,西班牙确实有能力完成自己的目标,只要它对任何一个地方有特殊的利益要求,它都可以采取军事行动。这样一来,在超过100年的时间里,西班牙成了主宰欧洲的主要力量。而在此时,德国和法国因为其内部的原因已经成为了一盘散沙,英国则由于英格兰和苏格兰的对立还只是一个分裂的岛屿。总之,不管其他的形势如何发生变化,在100多年的时间里,法国、德国、英国只能对西班牙俯首称臣。

最早从灾难中逃离出来的是法国。从这个方面来说,西欧的国家要比我们运气好,因为奴隶制留给我们的烙印到现在都没有完全磨灭。这个问题虽然是区域性的,但是由于种族之间的巨大差异而变得越来越严重。尽管欧洲国家也有内部地域间的差异,但是它们同时也具备统一性,这就是它们能够实现国家统一的原因所在。法国的权力是怎样集中的,这些并没必要在此陈述。我们需要了解的是,在亨利四世、黎塞留、马札林和路易十四的连续统治期间,法国的确实现了统一和权力的集中;而在这个过程中及以后,法国和西班牙一样,都拥有了强有力的对外政策和强大的军事力量,并且逐渐取代了西班牙的海上霸主地位。这种政策使得法国在那个时代可以随意干涉别国内政。就像我们所了解的,法国取得了在欧洲的霸权地位。与此同时,西班牙帝国的主宰地位遭到瓦解。

作为当今问题的旁观者,我们没必要关心法国的霸权行为是不是正义的,而是应关注它所带动的一系列连锁反应。作为一个可以呼风唤雨并随时干涉别国内政的强国,法国的做法激起了欧洲国家的反抗,它们为了遏制法国的霸权而组成联盟。因为这种霸权如果不被阻止,肯定会使整个欧洲都屈服在法国的脚下。所以,欧洲的国家在争取一种平衡,而这是针对强大的压迫者所发出的自我保护行为。而且,虽然这种联盟存在着种种缺点,但还是达到了一定的目的,路易十四终于从权力的顶峰上掉了下来。100年后,在拿破仑的领导之下,法国又一次获取了欧洲霸主的地位,同样,随之而来的联合反击再次粉碎了这个国家的帝国体系。

由于这些成就,才使得政治家们将那些曾经有效的手段看得非常重要,这种手段就是:加强国家之间的协调配合,来抵御法国和西班牙的威胁。国际政治观察者都有这样一个印象,这和克伦威尔凭借常备军进行武力统治英国人的印象十分相似。而在当时,克伦威尔将英国的军事力量集中起来,从而能够随心所欲地统治英国。这种情形在国际形势上也有反映,那就是某一个国家通过种种手段让自己变得非常强大,让国际上和它有过争端的国家对它言听计从。对抗霸权的手段就是武力抗衡,一旦几个国家之间达成结盟,便会促成两股力量的“均衡”。

“均衡”这个词很早就存在了,而且300年来对每个战略决策者都有深远的影响。著名的英国历史学家斯塔布斯写到:“不管对均衡如何定义,也不管两个国家之间如何保持一种平衡的态势,以至于较弱的一方不会被压倒,均衡是把欧洲的历史串联起来的最主要因素。它是1500年到1800年这300年来影响最深远的概念。不管在这个舞台上上演什么剧情,均衡都是这些情节的灵魂。”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均衡的概念被不断深化,从而有些人认为均衡能够有效地发挥它作为现状、平衡与和平的保护者角色。最近关于国际仲裁的研究也和均衡相呼应,前者也把国际仲裁作为国家合作和实现和平目标的手段。

而人为的决策只要能够考虑到人性的优点、缺点、情感和利益,并和这种种因素相协调,就会取得一定的效果。这个例子同样能够使用在均衡和国际仲裁上,因为用它们中间的物质制造出的产品不会包含除它们自身的特点之外的物质。当拿破仑倒台后人们对欧洲的事物进行重新安排时,普遍认为,通过调节领土的分布,在5个强国之间建立一种有限的均衡,而小国领土的完整性也会在大国保证的前提下得到加强。如果谁想要破坏这个局面,其他国家就会群起而攻之,就跟1713年的《乌特勒支协定》和1815年之前达成的对抗侵略的情形一样。哪个国家想要蠢蠢欲动就会被扼杀在摇篮里,任何国家都不允许身边崛起一个能够将欧洲大陆笼罩起来的巨人,一旦发生这种情况,它们就像对付西班牙的腓力二世、法国的路易十四和拿破仑一样对付他。那么这样而言,均衡就意味着在大家都同意的前提下可以进行国际之间的军事干涉。

同类推荐
  • 西中段

    西中段

    蔡强,优等大学的明星学员,阴差阳错来到了天山脚下的小军营。从鲜花掌声到杂草丛生,从公差演讲到陪会带车,生活的落差就像三十万头羊驼奔腾压境。黑云压城城欲摧,他该如何冲出重围,找回自己的风采?
  • 特种部队武器装备

    特种部队武器装备

    《特种部队武器装备》着重对主要特种兵器的特性、使用效果及其在作战中的精彩表现等作了详细的介绍,笔者以美国、俄罗斯、法国、英国、德国和以色列6个国家为主,从单兵武器方面着手,用简洁、通俗而富有趣味性的语言将特种部队的兵器王国展现在广大读者面前,相信广大读者一定会从《特种部队武器装备揭秘》中领略到威力与细腻结合的震憾,了解战斗背后大兵与武器的故事,从而揭开“特种兵器”这块神秘的面妙。
  • 高科技战争

    高科技战争

    这样一部讲述未来的战争。一个从地球上到火星上生存的人,和地球人开始了一场保卫地球的战争。
  • 烽火抗日之游击战之王

    烽火抗日之游击战之王

    小村庄遭到日本鬼子的屠杀,五十多名村民被杀死,青年张小宝和发小好友王臭蛋、钱大林,三家八口人死于小鬼子的枪弹下。张小宝和王臭蛋、钱大林三人,自发的组织起来打小鬼子,后来加入了八路军,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同小鬼子展开了各种各样的游击战,抗日的队伍越发展越壮大。
  • 重生之抗日

    重生之抗日

    他本是抗倭名将戚继光麾下,一员智勇小将,忽沧海颠覆之际,被冰封于大海之底。而于上世纪30年代,日寇再犯我境之时,幸得有缘人相救,重生而尽报国护民之责。其间又先后参与青帮、抗联、西北军、军统、等力量共同铲灭日寇·····而细细品较之下终还是归于共产党人的领导之下,为求人民之解放而全心全意地去消灭日寇。最后取得伟大胜利的传奇故事!
热门推荐
  • 梦境探索

    梦境探索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没有一个人可以真正地走出梦境,没有人的过去不对现在产生影响。初次试水写文字,希望讲些平凡的故事。
  • 路过青春

    路过青春

    在这个忧伤而明媚的三月,我从我单薄的青春里打马而过,穿过紫堇,穿过木棉,穿过时隐时现的悲喜和无常,到最后才发现,所有青春里受的伤,都是成长。
  • 天墓之禁地迷城

    天墓之禁地迷城

    古老的黄河沟,诡异的驼背棺,一块葬玉引出一段神秘的历史。华夏古国,自古以来便有许多被不允许踏入的禁地,它们有的已经湮灭在岁月的长河之中,有的却仍然存在于我们的身边。天山水怪,西藏雪人,神农架大脚怪,青海湖龙吸水,四川死亡谷,昆仑天罚之地......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华大地那些神秘的凶案禁地,探寻那些传闻已久,却从不为人知的真相。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双面总裁淡定妻

    双面总裁淡定妻

    弟弟是痞里痞气,典型的顽固子弟;哥哥温润如玉,典型的暖男一枚,明明就长得是一模一样的脸,为什么就差别这么大呢。苏荷险些把第一次献给了弟弟,却最终生下了哥哥的孩子,明明感觉不是同一个人,为什么命运偏偏要捉弄。“苏荷,我倒要看你到底能淡定到什么时候!”
  • 还原吴三桂

    还原吴三桂

    描写吴三桂一身经历。披露历史真相。为了还原真实的历史事实。让后人更清楚的知道吴三桂的本来面目。所以编写了这个剧本。故叫《还原吴三桂》。在这之前人们对吴三桂及其历史事件的理解。是片面而模糊的……其主要原因是清朝统治者歪曲和隐瞒了历史真相。通过本剧人们可以更清晰的了解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和历史背景。更客观的认识吴三桂这个人……
  • 唐梦缱绻

    唐梦缱绻

    她啥命啊,一段不如意的出嫁,在回门时,冷漠的夫君竟然和自己的姐姐齐齐失踪。夜遇采花贼,却莫名的来到青楼。为了治疗残破不堪的身体,千里迢迢的赶往仙境山庄,却又莫名的遭遇囚禁……纳尼,倒霉的一切只因各色美男喜欢她?太坑爹了吧!
  • 花千骨之画骨之爱

    花千骨之画骨之爱

    这是一部甜文小说,小说里花千骨还是会转世,但是记忆不会消失,摩严也会渐渐接受花千骨,霓漫天也会变好,画骨会幸福的在一起,他们会有两个孩子,其他的就敬请期待吧!
  • 大反派的被迫营业日常

    大反派的被迫营业日常

    某人只想当个安静的吃瓜群众,偏偏遇到了最喜欢搞事情的大反派系统。自从绑定了这个大反派系统,就再也不能安静的吃瓜了。重生女主要来打脸逆袭,炮灰女配要来拉踩得瑟,穿越女要来杀人越货,甚至连路人甲都要来秀个存在感……某人:我太难了,还能不能安静的吃瓜了吃瓜群众:不能!当然不能,绝对不能,别忘了你是大反派那好吧,既然你们非要巴巴的凑上来来花式作死,我还能怎么办呢?陪着你表演呗,一个被迫营业的大反派就这样被逼开工了。
  • 霸气女归来:风少,节操在哪里

    霸气女归来:风少,节操在哪里

    5岁时,她在薰衣草庄园内碰见了他,15年后,她是风靡世界的NS财团的总裁,而他是恋曦集团的总裁,他们俩之间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是擦肩而过,还是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