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741900000049

第49章 世界部落文化(34)

在澳洲一些土著部落有一种与众不同的婚俗。当部落中一个小男孩尚未成年时,就要在他母亲的引导下去相亲了。他要物色的对象不是少女,而是少女的母亲,因为这时少女尚未出世。更确切地说,这位“岳母”是位尚未怀孕或没有成婚的女子。男孩挑选到合适的“岳母”,然后让岳母为他生育未来的妻子。这桩“娃娃亲”就算定下,直到岳母生下女孩,长大完婚。但是并非一切都像预料的那么顺利,有时小男孩选择的岳母没有生育能力,这时,男孩只好另选一位岳母。有时,选好的岳母一连数胎生的都是男孩,小女婿无奈只好再选一位岳母。有时,选好的岳母却迟迟不孕,等到生下女儿时,男孩子已经长大,即使完婚,但在各方面都互不般配,常常造成婚姻悲剧。按当地的习俗除非是岳母不能生育或不生女孩,否则一旦选中岳母并生下未婚妻后,男方是不允许再有婚变的。

而在澳大利亚南部和其他较原始的的土著部落中,根本没有所谓的结婚仪式,因此就更谈不上有什么相互挑选配偶的可能了。人们或者用钱从一个女孩的父亲或哥哥那里将她买去,或者干脆用武力将她强行劫走。如果女子敢于向这种没有得到她本人同意的掠夺式婚姻进行反抗,其结果将无非是挨一顿痛打。

结婚之后,女人就成为十足的奴隶。她的主要责任就是每天为丈夫提供足够的食用草根和各种野菜。假如她的丈夫偶尔猎获野味带回家来,她能吃到的只不过是碎骨和下水。她受伤或生病时不会得到任何人的同情和照顾,只能独自躺到一边等死。这些遭受非人待遇的女人死后,她们的尸体上几乎没有不留下疮瘀伤痕的。但令人惊讶的是,女性之美却在这些野蛮男人中得到高度赏识。容貌姣好的姑娘往往会被偷走,之后转卖给一个又一个男人,经历一次又一次的短暂而残酷的束缚生活。那些有本事偷抢漂亮女子的男人多有三妻六妾。当某个部落缺乏女人时,这个部落里的男人就合伙突袭邻近部落,大肆掠夺年轻女子。

毛利部落:大洋上的弄潮儿

历史发展及社会状况

新西兰毛利部落约于1000年前由太平洋中部诸岛和波利尼西亚中部的社会群岛迁来新西兰,后与当地土著美拉尼西亚人通婚,部族发生混合,因此在体质特征上与其他波利尼西亚人略有不同。

探险家库克船长首次发现新西兰,并将这块新发现的土地命名为阿奥特亚罗瓦,意思是“生长白云的地方”。他和水手们发现了早就生活在这里的毛利部落,此后这一部落才为世人所知。一直以来,毛利人几乎全部生活在太平洋中的岛屿上,因此可以说他们是大洋上的弄潮儿。

毛利人属蒙古人种和澳大利亚人种的混合类型。在外貌上兼有东西方人的特征,他们身材高大而强壮、肤色棕黄、头发乌黑、短鼻子、厚嘴唇,其性格也纯朴、憨厚、勇敢。他们使用毛利语,属南岛语系波利尼西亚语族。有新创拉丁文字母文字。他们信仰多神,崇拜领袖,有祭司和巫师,禁忌比较多。

19世纪初英国人入侵新西兰之前,毛利人约有20多万人,分为50个部落,有部落联盟。这时的原始公社开始解体,阶级分化也很明显,社会以父系大家族公社为单位,有的开始向大家庭过渡。在部落制度上,毛利人采用夏威夷式亲属制度,即伯叔父与生父同一称呼,伯叔母和生母同一称呼,侄甥儿女与儿女同一称呼。

殖民时期很多毛利人惨遭屠杀,人口一度锐减。1907年新西兰独立后,毛利部落受到了尊重,人口逐渐回升。现在毛利人已接受英裔新西兰人的影响,社会、经济和文化均已发生变化,很多人会讲英语,有的已经进入城市当雇工。目前其部落界限已被打破,民族意识开始形成,民族文化得到复兴和发展。奥克兰是毛利人的聚集中心,在欧洲人占统治地位的今天,奥克兰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毛利人聚居的城市。

在古代,毛利部落的经济以农业为主,实行刀耕火种;部分人从事渔猎和采集,手工业很发达。如今他们已有很多人融入现代社会之中,如到工厂工作,到学校学习等。但仍有不少毛利人保持着其传统的生活状态。

部落制度和生活风俗

毛利部落是一个建立在血缘关系和土地占有基础上的部族社会。有着严格的社会分工,每个人做些什么事,都有明确的规定。比如:男人种地,收粮食;女人则做饭,编织用具,纺线织布。毛利人对自己的家族历史也很重视,他们从不忘记下自己的族谱。由他们的族谱看,从他们到新西兰后,至今已有20多代。

毛利部落对族人聚首的时刻,如葬礼尤为重视,分散各地的家人都珍惜这一会面的难得时刻,总趁机回乡。他们认为毛利人一旦离开人世,便会与祖先会合,并凭着他们赐给的力量,赋予子孙精神力量与指引。

据说毛利人宗教的最大特点就是崇拜首领,他们把首领当做神。不仅首领本人不许别人随便接近,就是他住的房子、用的东西、包括吃的食品,普通人也不能动,要是谁动了,就要被处死。毛利人大都信奉原始的多神教,还相信灵魂不灭,尊奉祖先的精灵。

毛利人极重视他们的传家宝物,如权杖、绿玉项链等,深信它们蕴藏着祖先的灵气。他们会将这些家传之宝传给世代子孙。过去,毛利人与他们居住的环境有极密切的关系,并创造及流传着许多相关的神话传说,如森林之神、大海之神等,透过传统歌曲舞蹈流传坊间,成为今日毛利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毛利人还喜欢纹身,纹身不仅是毛利人的一种装饰,同时也是地位的象征。男人可以在脸部、身体和臀部刺花纹,女人只能在嘴唇或鄂部刺花纹。据说,毛利人的纹身会很痛苦,先是用一把小刀子切割刺纹的部位,然后用煤渣摩擦伤口,使之产生刺纹。

独具特色的人文礼仪

毛利部落所在的乡村大多都有一个活动中心,称为“聚会堂”,通常包括一个聚会厅、一个餐厅。毛利会堂是毛利人举行会议、公众聚会、发表演讲、接待客人、举行隆重迎宾仪式的场合,也是举行宗教仪式、祷告神灵、悼念死者以及传授技艺、表演歌舞的场合,是充分体现着毛利人的传统、信仰和文化、礼仪的地方,是外人未经邀请不得擅自进入的“圣地”。现在,聚会厅已经变成了毛利人保持和发扬民族传统文化的最好场所。

在毛利人心目中,黄嘴垂耳鸦是非常神圣的鸟,只有部落的大酋长才有资格用它的尾羽做装饰物。但当欧洲移民踏上新西兰后,黄嘴垂耳鸦的神圣地位被打破了,他们利用金钱诱惑毛利人捕捉或猎杀黄嘴垂耳鸦,并将猎物贩卖到欧洲或美国。黄嘴垂耳鸦是新西兰的特产,在欧洲移民登上新西兰之前它们就已经非常稀少了,如今则更为稀少。

毛利人热情好客,并十分讲究礼节,他们总是采用独特的方式欢迎客人。毛利人的传统迎客仪式是:客人进门,主人们男女分开,整齐肃静地站立在两侧,既不对客人鼓掌、握手,也不拥抱亲吻,而是沉默一段时间后,一位男人大喊一声“开始”,众人就引吭高歌,并翩翩起舞,随后主人对客人行碰鼻礼,双方鼻尖相对,轻轻一碰,反复3次,接着宾主共用清水洗手,并将水洒在客人身上以表示敬意,最后宾主共同进餐,席间也是歌舞不断。

毛利人待客食物有芋头、白薯、南瓜、猪肉、牛排、鸡、鱼等,多用热石焖熟。为了表示对客人更为隆重的欢迎,客人抵达后,人们聚集在一块空旷的场地上,—名被誉为勇士的男子,手持长矛,走到场地中央,一边大声吆喝着,一边飞快地舞动着手中的长矛,不时将一把剑或一根树枝抛撒在客人面前,客人须拾起恭敬地捧在手中,直到勇士舞完矛再双手奉还,这是献剑式迎客仪式。

为了表示对贵宾的热烈欢迎,宾主还会在晚上共同睡在聚会堂,这是毛利人迎宾的最高仪式。在白天的迎客仪式和宴会结束后,晚间由部落中年事最高者主持,全体男女成员都将参加,陪同客人谈话、唱歌、跳舞,他们都兴致勃勃,热闹的场面通宵达旦,但如果哪位客人感到疲倦了,也可随时睡觉。

个性鲜明的艺术文化

毛利人是天生的艺术家,尤其对音乐和舞蹈有独到之处,并会用歌舞来表达喜怒哀乐。他们从传教士那里学习到了歌曲的旋律与和声,再经过巧妙运用,遂发展成毛利人明朗愉快的音乐。

毛利人的歌唱得非常动听,令人陶醉。乐器有响板、笛子和号角。现在,古老的圣歌已经少见,传统的乐器已成为博物馆展品,部落仪式中代之而起的是现代乐器以及采用欧洲风格和现代表现手法的音乐。

在跳舞时,毛利男子跳哈卡舞,女子跳波依舞。在表演中,女人通常穿黑、白、红三色相间的上衣,胸前是三种颜色编织成菱形或几何图形的装饰,下身穿着亚麻和芦苇编成的草裙,手拿两个拴着线的小球,有节奏地敲打自己的身体,边歌边舞,摇曳生姿,极为动人;男人个个健壮,赤裸着上身,脸上或下巴刺青,下身有时穿草裙,有时则只围块黑布。

毛利人跳起战舞来会发出很大响声,并且瞪着大眼,频频吐舌,还不停地抖动,模样有点吓人。据说在蛮荒时期,毛利人为了吓退猛兽及敌人便扮出这种模样,代代相传,如今反而成了一种友好的表示了。

除了音乐和舞蹈外,毛利人在美术特别是木雕方面也表现了其鲜明的文化特征,无论是独木舟上的雕刻、村庄入口处的雕刻,还是集会场所前面及周围的雕刻等,都充分显示了毛利人将雕刻艺术融入日常生活中。而目前这种木雕品已成为赠送他人的最好礼物。

毛利人的居住区设有雕刻馆,专门传授雕刻技术,各地的毛利族人都派送青年子弟代表到馆中研习雕刻,学成后回到族系中再去教导别人。在毛利人社区的道路两旁,竖立着清一色的神像木刻,都伸着长长的舌头,不知是何方神圣。

毛利人的纺织技艺也很艺术化,纺织品多数以亚麻为原料,尽管其技术相当原始,但他们有意保持这种祖先传下来的艺术,并代代相传。

波利尼西亚部落:大洋上的水手

在太平洋的波利尼西亚群岛上,很早就有人类在这里生存,他们就是波利尼西亚部落。波利尼西亚部落最初是从其他地方迁移来的,并非是在当地经历了从猿到人的演化发展。因为在这些岛屿上没有发现远古人类生存或活动的遗存痕迹。同时,从地理学的角度来看,这些岛屿的面积都太小,对于需要漫长的时间进行演化的人类祖先来说是缺少足够的活动空间的。关于波利尼西亚部落的祖先来源于哪里,人们对此争论了数百年之久,主要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种说法认为来自西面的一些比较大的群岛,另一种说法认为来自东方的美洲大陆。

从地理位置上看,波利尼西亚群岛与其西面的密克罗尼西亚、美拉尼西亚两大群岛相毗邻。而它与东面的美洲大陆之间相隔辽阔的海域。从语言上看,波利尼西亚部落的语言与其西面两大群岛有密切关系。这三大群岛的语言同属一个语种,即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种。这一语种包括的范围,西起非洲东部的马达加斯加岛,东至复活节岛的广大地理空间。

另外,波利尼西亚部落的一些主要家畜和栽培作物与东南亚地区相近。这些事实长期以来使一些人类学家认为:波利尼西亚人的祖先是从西部迁移来的。但波利尼西亚部落与其西面两大群岛的土著居民也有很多不同之处,而与其东面美洲大陆的印第安人却有很多相似之处。

例如:在体形上,密克罗尼西亚和美拉尼西亚人都身材矮小,而波利尼西亚人则相对要魁伟些,这与印第安人更为相近。在血型上,波利尼西亚人和美洲印第安人都缺少B型和AB型血型。考古学与人类学研究也为此提供了证据,考古学家近年发现,波利尼西亚部落曾经使用的石柄鱼钩和骨制倒钩,在北美洲西北太平洋沿岸地区的印第安人中也曾使用过。波利尼西亚部落加工食物用的造型美丽的磨光石器,也是北美洲西北太平洋沿岸地区印第安人加工食物的基本工具。

另外,从波利尼西亚土著部落中人的体形、头形、鼻子、皮肤、头发、血型、传统习惯、宗教以及部落组织等诸多方面,他们与北美洲西北部太平洋沿岸地区的印第安人之间非常接近,关系密切。

除此之外,人们还发现,波利尼西亚部落的神话传说和传统习惯中也有若干与印第安部落相似之处。因此,有一些人类学家认为:波利尼西亚古代部落是从东面的美洲迁来的。

波利尼西亚部落在古代实行等级制度:酋长们处于最高阶层,每位酋长拥有一块包括捕鱼场、可耕地和村庄的领地,但人们可在酋长的土地上种植芋头和红薯等作物。

早期的波利尼西亚部落可能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水手了。当欧洲还处于历史上的黑暗时代(6—12世纪)时,已有成批的古代波利尼西亚人以家庭为单位,划着手刻的独木舟,扬着椰子纤维制成的风帆,在地图上没有标明的海域乘风破浪,航行数千海里了。

在大海之中,星星是他们的向导,他们也因此能够辨认出150多个天体。那些有关认识星体的经验通过历代的传说和吟唱的歌谣流传下来,并且他们能通过海水的颜色来判断海水的深浅和洋流的变化,因此他们是大洋上真正的水手。

美拉尼西亚部落:大洋上的工艺大师

部落状况与历史发展

美拉尼西亚部落生活在太平洋西南部美拉尼西亚群岛上,这个群岛位于西太平洋、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主要有新喀里多尼亚岛、斐济群岛、所罗门群岛、新赫布里底群岛和俾斯麦群岛。因美拉尼西亚部落的人都皮肤黝黑,故美拉尼西亚群岛的语意也为黑人群岛。

美拉尼西亚部落的祖先可能早在5000年前从东南亚陆续迁入这些群岛,之后就开始在这里生存繁衍。经过长时间发展,他们分成了诸多种群,主要包括所罗门人、瓦努阿图人、新喀里多尼亚人、斐济人以及巴布亚新几内亚的美拉尼西亚人,他们都属尼格罗—澳大利亚人种美拉尼西亚类型。部落中使用多种语言,属南岛语系美拉尼西亚语族。

到19世纪初,英、法西欧等殖民者开始侵入这里,这时他们的社会还处于原始公社制解体时的阶段,但其发展状态也不完全相同。东南地区已出现严格的等级制度和早期国家,但仍保留氏族部落组织,经济生产则以热带农业为主,多饲养猪、鸡、狗,并从事多种手工业;而沿海地区和小岛居民仍是氏族公社制度,经济生产多以渔业为生,渔具种类较多,捕鱼技术很高。但他们都尚未掌握金属制造技术,仍用石、木、贝壳工具。

同类推荐
  • 艺术文化史论考辨

    艺术文化史论考辨

    本书收录作者有关艺术、文化方面的学术论文与学术随笔,共分了六章,反映了作者在上述领域的学术观点与造诣。
  • 同异之辩:中德文化关系研究

    同异之辩:中德文化关系研究

    本书思索的是在中德文化关系中德国的自我认同与中国作为“异在”之间的张力问题,由此梳理出德国文化史中的中国形象发展历程,即一个“异”与“同”从博弈到融合的历史过程:由17世纪以前在德国文化中作为“异国”的中国,到17世纪作为“异教国”的中国,到18世纪 “异国”和“隐喻”两种中国形象的并存,再到19世纪中国作为“大写的他者”,最后达到20世纪德国对中国认识的“自我化”。
  • 肃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酒泉民歌(上)

    肃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酒泉民歌(上)

    本书共收集肃州区民间传奇、神话故事七十多篇,这些作品绝大多数来自肃州人民的口头、集体创作,千百年来依靠口传心授流传至今。
  • 中国民居建筑艺术(影响世界的中国元素)

    中国民居建筑艺术(影响世界的中国元素)

    本系列图书介绍了医学,建筑,功夫,汉字文化,军事文化,儒家文化等多种中国元素文化。
  • 蒙学:蒙学教育读本

    蒙学:蒙学教育读本

    本书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的家教蒙学与文化内涵。包括《家范》《颜氏家训》《朱子家训》《菜根谭》《蒋氏家训》《明太祖高皇帝訓》《曾国藩家书》《潜川徐氏家规》《合族公议条例列后》《孝友堂家训》《小窗幽记》《围炉夜话》《弟子规》《幼学琼林》《增广贤文》《三字经》等。
热门推荐
  • 钟情不终老

    钟情不终老

    她说“世上丑恶那么多,就应该把他们一一撕碎。”后来他做到了;他说“世上美好那么多,何必在意那些丑恶。”后来她啊,不见了……时光与你无关,而我却想与你息息相关时光倒流,而我与你共终老钟情一生,终老一世
  • 末世娇妻:法医太撩人!

    末世娇妻:法医太撩人!

    一场突如其来意外,一座空城只剩她和他。沈清让把顾景念压在床上“顾景念,你到底要不要和我在一块?”“沈清让!丧尸就在外面,你怎么还有心思想这些”!沈清让把顾景念宠上了天,顾景念在沈清让的保护下愈发嚣张!“顾景念!你要是再敢看别的男人,我让你三天下不了床”!
  • 如假包换金牛座

    如假包换金牛座

    小说简介:江言益,一个如假包换的金牛座女孩。她的故事,如她金牛座的性格般,初看不太出奇、再看有点意思、接着煞是有趣、然后……,再然后……,最后总有一个能让你动容。“我为什么一定要天天开心、无忧无虑的过一生呢,尝遍人间烟火、看尽世间百态的人生才精彩。”自从说出这句话之后,不知是上天误会了她的本意,还是想要教训这个不知天高地厚,人到黄河心不死、眼见棺材泪不落、身撞南墙头不回的金牛座倔丫头,她的人生真的就从此“如她所愿”般千滋百味了……她的结局,一半是性格,一半是宿命。
  • 这就是我的篮球

    这就是我的篮球

    1.激情四射的比赛。2.形同手足的友情。3.幽默风趣的对白。4.蠢蠢欲动的爱情。5.永不言弃的信念。6.与邪恶势力顽强不屈的斗争并将其感化的正能量。十七岁的单亲家庭孩子田野非常喜欢打篮球,因上了县第一中学之后同学们都如雨后春笋般的长得高大威武,,他不禁渐渐认为自己是平庸的。看着篮球场上对抗得不亦乐乎的人们,田野极度痛苦。“加入到篮球部里面根本没有我发挥的余地,以我的眼力视野运动神经,去打乒乓球网球什么的不是更好吗?”田野这样想到。在网球场外跟一个非常中意的新生女孩进行了一番网球交“那么你最喜欢的篮球呢?为什么你不去打篮球呢?”女孩突然这样问田野。“我——。”田野沉田野在看到新闻说因全民健身这一国家战略把高中篮球联赛由两年一办改为一年一办的时候,他犹豫了。
  • 娱乐之国粹大师

    娱乐之国粹大师

    一曲古琴《广陵散》响彻华人街头,让世界炸裂。一首梅腔《贵妃醉酒》雍容华贵,古典优雅。一出唢呐《百鸟朝凤》震耳发聩,万鸟齐鸣。一幅国画,价值万金一场京戏,万人空巷一盏清茶,一首古诗,一张蜀绣,一纸书法,一套汉服,一钱药草,一出折子戏,一道传统菜肴,一段民间故事。琴棋书画诗酒花,柴米油盐酱醋茶,传统并未消失,它仍点缀着你的生活。京剧,围棋,国术,雕刻,汉语,古建筑......点个收藏,投几张推荐票,开始你的国粹之旅吧......
  • 世俗劫

    世俗劫

    路拾的小傻子路冉死了,她遇见了秦书润。改名为秦安乐,穿梭在无数个轮回中,见证世人的爱恨离别。这俗世,是所有人的劫,亦是我和你的。我的路冉啊,我所经历的那么多故事,原来一切都是虚假的啊。神是不可以有七情六欲的,他们得心怀天下。
  • 高丽史史籍概要
  • 幽灵将军

    幽灵将军

    (以前写的,一直留着,喜欢就看吧!)人,就是由肉体和灵魂合体组成的生物。人若停止了呼吸和心跳,就是死了。人死之后,灵魂便会离开身体,成为幽灵。幽灵在外飘荡,是件很烦人的事情。在人死后的72小时内,必须要将他的幽灵抓回地府。而有一群幽灵,便负责将那些新生的幽灵抓回地府,他们,叫作幽灵将军。他就是史上最帅最年轻也最牛掰的幽灵将军四区统领之东部大将军——路熙涵。
  • 大凰王朝之凤鸣哀

    大凰王朝之凤鸣哀

    天下三分,可说到底,也就只有一个天下。三国之间勾心斗角,逐鹿中原,却意外引出一个女人的传奇一生。她从一名卑微的囚犯,一步步走到权利的巅峰,历经了千辛万苦,看透了世态炎凉。还有那些数不尽的风流韵事,难以捉摸的光怪陆离。且看她如何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缔造出一个世人皆唯她独尊的大凰王朝!
  • 重生天帝回归

    重生天帝回归

    金木,生于世俗,意外进入仙界,因天赋聪颖,获得天帝之位,不料被自己的兄弟暗算,这一世,他要报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