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741900000013

第13章 中国部落文化(12)

公元1162年,蒙古部落伟大的首领铁木真出生了,他诞生于乞颜孛儿部只斤氏的一个首领家庭。他长大后经过多年征战,终于统一了漠北草原各部落。13世纪初,铁木真建立大蒙古国,被尊称为成吉思汗(意即像海一样的大王)。之后,蒙古部落开始了征战欧亚的雄图伟业。

从蒙古部落的形成过程可以看出,它正是吸收和融合聚居于漠北地区诸森林狩猎和草原游牧部落而发展起来的。

蒙古部落人人性格剽悍,富有生气,素以吃苦耐劳著称于世。兴起后,蒙古部族曾长期从事征战,占领了亚欧大陆的许多地区,并进而统一全中国,建立元朝,历时近90年。

蒙古各部落原是由血缘关系结合而成的氏族,其间既无“君长”,亦不相统属。至海都时,各氏族才开始相连结合成一个部落,并开始产生正式首领。这是蒙古部落从氏族走向部落的开端。

由于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蒙古高原上的各部落彼此间经常互相攻战,草原上逐步形成塔塔儿、克烈、蔑儿乞、乃蛮四大部落集团。蒙古部落的兴起,不仅打破了四大集团各自称雄的政治局面,与此同时,还使各部出现分裂和改组,最后形成以蒙古部落为核心的统一集团。铁木真兴起与札木合之死,标志着蒙古各部已正式趋于统一。这是铁木真在蒙古族历史上树起的一座丰碑。因为它不仅结束了蒙古高原长期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并使这种局面从此成为历史的陈迹。与此同时还促进了各部落间的相互交往、融合、渗透与吸收,从而为蒙古各部建立共同经济联系、形成共同心理素质、构建民族共同体提供了条件。

自铁木真走上蒙古的政治舞台时起,蒙古部落实现了真正的统一。公元1206年,铁木真被推举为全蒙古的大汗,称为成吉思汗。后来铁木真的孙子忽必烈灭掉南宋,建立了中国古代史上疆域最大的元朝,铁木真另外的子孙则在亚欧大陆广袤的大地上建立了数个大国。后来蒙古部落在内部矛盾、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激化下也开始由盛转衰。

与汉族略同的神话传说

蒙古部落有很多的神话,且和汉族人的神话差不多,如蒙古人神话中的开天辟地神话说宇宙最初天地不分,象一团浮动的云彩,混混饨饨。过了许多年,宇宙开始出现明暗、清浊之分,轻清之物属阳上升为天;暗浊之物属阴,下沉为地。后来天上又以“七星天”为主出现了东方四十四天,西方五十五天,其中上天主宰一切。天神还巩固了浮动的大地,撒下了草木等。这则神话中所讲的最初天地不分、混饨一团等情节,和汉族的盘古开天差不多,同其他许多民族的开辟神话也相似,然而,它把天分为东方四十四天,西方五十五天,却反映了蒙古部落的原始宇宙观。

关于神创造世界的神话,往往出现释迦牟尼佛、麦德尔女神等神,其基本模式是,神把大地创造在金龟身上。释迦牟尼创造世界的神话里说,世界一(过去世)被洪水毁灭后。现世佛释迦牟尼射倒一个金龟,在其身上撒把土,创造了大地。因为金龟是头朝北倒下,并口中吐火,所以北为火;神箭木柄留在金龟左侧,箭键露出金龟右侧,因而左(东)为木,右(西)为金;金龟朝南的屁股流出了水,所以南为水;佛撒的土落在了金龟的身上,所以中为土。这样,大地和五行均形成于金龟身上。金龟支撑大地的说法,在蒙古族中比较普遍。说是金龟累的时候,伸伸腰或腿,于是大地晃动,这就是地震。这个神话也是汉族人相似,其中的五行更是一样。

除此之外,在东北地区蒙古族中还流传着武当喇嘛创世的神话,说是武当喇嘛五百岁的时候,宇宙间什么都没有。当武当喇嘛一千岁时,天地才分开,他叫神们创造了九重天、九层地、九座山、九道水,于是世界上有了万物。他还用天上的水和地上的上做成了两个人,取名依德玛、德德玛,从此有了人类。这里的武当喇嘛,就是造物神。

蒙古族自然神话中,有关日月星辰的神话较多,也比较完整。这类神话往往把自然现象人格(神)化,给它以人的思想和品德,用人与人的关系和人的思想行为解释它们。这充分反映了古代蒙古人万物有灵的信念。例如,蒙古人以为,太阳和月亮是姐妹俩,一个在白天。一个在黑夜坐车从东到西巡视羊群(星星)。这时,一个全身臭味的怪物拉呼(又称阿拉呼或天狗)要接近她们。所以,当拉呼追上来时,她们就关紧车门、车窗。这时地上就出现日食、月食现象。

另一种说法更为普遍,说是魔鬼拉呼偷喝了圣水(或天河水),天神追杀它。天神问太阳拉呼的去向,太阳只指了它的去向。天神问月亮,月亮告诉了拉呼具体藏身的地方。天神用金刚钻把拉呼打成两截,但由于喝了圣水的缘故,拉呼并没有死。它恨太阳和月亮,三年吞吃一次太阳,一年吞吃一次月亮,这就是日食、月食。每每这时,蒙古人就向天空大声喊叫或敲击铁器,以赶走拉呼,拯救太阳和月亮。当然,拉呼只剩上半身,所以吞下去的太阳和月亮很快从下边露出来,重新照亮大地,这与汉族的天狗吃日月等也是一样的。

额尔黑模日根射日也是很有名的一则神话,说古时候天空同时出七个太阳,晒得大地万物无法生存。这时,一个叫额尔黑模日根的神箭手,自告奋勇,为生灵射日。他发誓射不掉七个太阳,愿剁掉姆指变成动物,永不见日。他用六支箭射掉了六个太阳,正当拉弓射第七个太阳时,一只燕子从前面飞过。于是射出去的箭中了燕子尾巴,而太阳趁机逃脱。额尔黑模日根实现自己的诺言,变成早獭,生活在洞穴里。燕子挡住了射手的视线,保住了一个太阳,拯救了人类,但它的尾巴变成剪形了。这与汉族的后羿射日有异曲同工之妙。

生产方式与生活习俗

在生活状况方面,10—12世纪时,居住在蒙古地区的蒙古各部落,由于所处自然环境不同,与周邻先进民族关系各异,其经济发展水平也不一致。成员主要是“森林狩猎民”,依靠狩猎、兼营渔捞、采集和驯养野生动物过活。“没有帐篷”,也“没有牛羊”。虽有少量马匹,但仅供狩猎之用。衣兽皮,吃野山羊肉,居住在以桦树皮和其他木料建成的棚屋中。以桦树汁解渴,冬天以“察纳”(滑雪板)代步。13世纪初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大蒙古国,从此漠北地区“各有君长”、长期混战的局面宣告结束。由于社会相对安定,加上汗国建立后以千户制代替了原有的氏族部落制度,全体牧民都被纳入严密的千百户组织,并被固定于一定地域内,实行“上马则备战斗,下马则屯聚牧养”政策,因此他们是彪悍的马上部落。

古代蒙古人男女服装大都为长袍。衣服颜色多红、紫、绀、绿、黑、蓝、灰诸色。头常戴各色扁帽,帽缘稍鼓起,惟帽后垂,缘宽若棕榈叶,用两带系于颈下。足穿皮靴,靴底极薄。由于长期与周围各民族人民往来密切,后来蒙古服装式样在15世纪以后略有变化。除穿袍外,还有裤、无袖短衣、毡斗篷、布衫衣、长袜等。

蒙古草原游牧部落的居室主要是帐幕,又称“穹庐”、“毡帐”。以柳木结成,上有椽,外覆以毡,以马尾绳将毡拉紧。顶开天窗,供通炊烟。门向南,规模大小不一,大者可容数百人,小者不足一丈,可以随时拆卸搬运。帐内摆设有一定次序,北边置主人床榻,西边为男居室,东边为女居室。在男女主人头上各挂有一个毡制的偶像,称为男女主人的兄弟。在两偶像之间上方,别供一小偶像,它是帐幕保护神。在东边和西边入口处,则分别供一毡制的母牛和母马乳房偶像。当会饮时,首先要把饮料洒于男主人头上的偶像,然后再依次洒于其他偶像上。10世纪后,帐内又增置佛像、或活佛肖像,像前置佛器、乳、肉及其他祭品。帐幕中央置灶具和炊具。

在家庭与婚姻方面,早在12世纪以前,蒙古人就已有个体家庭组织。在古代蒙古人中,一般家庭大体上都是由双亲和子女构成的。凡已婚子女单独生活,但幼子例外,他们即使已经完婚,也仍然与父母一起生活,并有继承父母主要财产的权利。男女婚配一般都要经过相亲、求婚、许婚、迎亲等程序,同一氏族的人彼此不能结婚,男子只能娶其他部落女子为妻。嫁到该氏族的妇女,如果丈夫死了,只能改嫁丈夫的近亲为妻,不能嫁给外氏族。

在丧葬方面,在藏传佛教格鲁派传入蒙古地区以前,大都实行土葬。早先曾有人殉制度,藏传佛教格鲁派传入蒙古地区后,人殉制度被废除,并开始实施火葬。除火葬外,还根据死者年龄、生辰分别实行金葬、木葬、水葬和土葬。金葬即天葬,葬时先将尸体安放于白毡上,用马驮至远离居地的高阜,听任野兽、飞禽取食。木葬即将尸体悬于树;水葬是将尸体弃于河;土葬是将尸体收殓后埋于地。

在信仰方面,古代蒙古人崇尚自然,并有许多禁忌。如崇奉天神,每次举行大事,必先祭天。他们崇拜日、月、山、河、五行及各种动物神,闻雷声便恐惧,不敢出师。如果有雷电击死牲畜,便认为“大不祥”,须以酒食祷祝天地,并立两杆于门,驱赶牲畜,将从门中通过的牲畜留下,从门外通过者听任他人抢走。他们酷信占卜,凡进退杀伐,要用羊胛骨断吉凶。崇拜火,认为火神是幸福和财富的赐予者,也是家庭的保护者,一切不洁的东西都可以用火净化,当使者或王公要觐见大汗时,必须从两堆火之间通过;人死后所居帐幕、用物都要以火净化;禁止用刀触火,或在火旁以斧子砍东西。不许用刀到锅里取肉。男人进帐幕,不得将箭袋挂于妇女所在的东边。不许任何人用脚踏门槛,或以笠帽撞帐房。有的禁忌则与游牧生活有关,如禁止用马鞭去接触箭和用马笼头打马;禁止把奶或其他饮料倒在地上,或在帐幕里小便;禁捕捉和弄死小鸟;禁止在春、夏季白昼入水,或于河中洗手;禁止用金、银器汲水,或在原野上晒洗衣服。古代蒙古人崇尚白色,以“九”为吉祥数字。

瓦剌部落:称雄于漠北的部落

瓦剌是明代对西部蒙古各部落的总称。瓦剌部落原居住于叶尼塞河上游八河地区,主要从事狩猎生活。成吉思汗立国时,瓦剌所部有4000户,与成吉思汗黄金家族有世婚关系,在蒙古国中一直享有“亲视诸王”的特殊地位。

瓦剌先世为“斡亦剌”。瓦剌分为四大部:准噶尔、和硕特、杜尔伯特、土尔扈特,简称“四”。其名称各书记载不尽一致,其中包括许多古老的蒙古语部落和突厥语部落。

14世纪时,元朝皇室衰微,瓦剌部落遂乘机扩大实力,积极参与蒙古各派系纷争,并在元末南迁至今准噶尔盆地一带经营畜牧业和原始农业。明初时候瓦剌逐渐强盛,其首领曾受明封为王。在马哈木、太平、把秃孛罗分领瓦剌时,瓦剌实力相当强大,时称“四万卫拉特”。其辖境除叶尼塞河上游外,还包括额尔齐斯河上游、科布多东南札布罕河流域等地。他们为和控制着汗位的东部蒙古贵族分庭抗礼,并进而称雄于漠北,一面结好于明廷,遣使向明廷贡马,一面又积极同东部蒙古统治集团进行斗争。

明初对鞑靼用兵,使瓦剌首领猛哥帖木儿乘时而起。明成祖朱棣即皇帝位后,即派使臣告谕瓦剌部。永乐六年(公元1408年),其首领马哈木等遣使向明朝贡马请封。七年,马哈木、太平、把秃孛罗分受明封为顺宁王、贤义王、安乐王。三王中马哈木势力最强。为争夺蒙古汗位,瓦剌与鞑靼部频繁争战,势力各有消长。八年,明成祖北征,鞑靼势衰,瓦剌乘机南下。十年,攻杀鞑靼的本雅失里,进而南下攻明。十二年,明成祖北征瓦剌,直至土剌河(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图拉河)。翌年,马哈木等贡马谢罪。不久马哈木死,传子于脱懽继承王位。宣德九年(公元1434年),脱懽袭杀鞑靼部的阿鲁台,正统初又杀贤义、安乐两王,统一蒙古。之后他立元皇室后裔脱脱不花为可汗,自为丞相。正统四年(公元1439年)脱懽死,子也先继位,称太师淮王。至此,瓦剌势力极盛。正统十四年,也先大举攻明,明朝宦官王振挟英宗亲征,败于土木堡,英宗被俘,史称“土木堡之变”。也先随后直犯明朝京师,但被于谦所阻挡,久攻不下,军需匮乏,只好与明讲和,送还英宗。此后,也先与脱脱不花间的矛盾加剧。也先恃强,杀脱脱不花,自己取而代之,开始骄奢淫逸,景泰六年(公元1455年)被杀。

也先死后,瓦剌部落分散,逐渐衰落,内部事态鲜为人所知。但对外则西侵谢米列契地,并沿锡尔河洗劫了塔什干等城;向东争夺哈密,一度攻入肃州城,以求开拓东西方通道。一部分瓦剌人则向青海、甘州等地陆续转移。也先之后约150年,哈剌忽喇又率瓦剌部落兴起,但未达先辈规模。

哈剌忽喇与马哈木、脱懽,也先祖孙一样,亦出身于绰罗斯部。约与其同时,还有和硕特部首领拜巴噶斯。二人先后为瓦剌四部盟主。此时瓦剌的分布地在额尔齐斯河左岸低洼地带,其牧场地可达伊赛克湖。清代,瓦剌分为杜尔伯特、准噶尔(绰罗斯、厄鲁特)、土尔扈特、和硕特四部,均为清朝臣民。

土尔扈特部落:殷勤好客的草原部落

历史发展与神话传说

土尔扈特部落在古代曾是蒙古部落的一部分,现在也属于蒙古族。他们自古就生活在我国北部和西部的森林和草原地带,是一个勤劳、勇敢有着光荣历史的部落。据历史记载:土尔扈特部落的先祖是蒙古部落的王罕,亦称翁罕。

土尔扈特部落的先民生活在我国额尔古纳河南岸的时候,森林、草原、高山和河岸都栖息着众多的野兽猛禽,其中有虎、豹、狼、野猪、鹰、鹞等。他们随时都会受到这些野兽猛禽的侵袭和骚扰,甚至被当做食物吞噬。所以部落的人们必须结合成群,否则就无法生活,这种自动结合的原始群落是土尔扈特部落最早的社会结构组织。

土尔扈特部落目前大部分聚居在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少部分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和青海省,零星居住在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甘肃省等。土尔扈特部落使用的蒙古语,一般称之为西蒙古语、卫拉特蒙古语、土尔扈特蒙古语。

土尔扈特部落有着绚丽多彩并富有部落特色的文学,其文学样式可分为口头文学和书面文学两种。口头文学主要有神话、传说、故事、谚语、格言、谜语和史诗等。土尔扈特口头文学流传最广、历史最长的是《江格尔》。它语言优美,风格独特,产生于土尔扈特人民中间,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的史诗,也是我国目前著名的三大史诗之一。在故事中,江格尔是人民爱戴的英雄,他为了创建一个人畜兴旺、没有压迫剥削、没有战乱和贫穷、生活富裕安宁的人间理想乐园而不停地奋斗。故事中他带领12位英雄、32名虎将、8000名勇士南征北战,抵抗外敌,惩处内奸,解救了人民,并带领人民建立了自由幸福的乐园。

同类推荐
  • 中外文化交流史

    中外文化交流史

    本书系统探讨了自先秦至1999年的五千年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可以说是首次对21世纪前中外文化交流的全面巡礼和总结。通读全书,可以发现,这是一部很有品位的学术佳作。
  • 永恒的伊甸园:正说古代巴比伦文明

    永恒的伊甸园:正说古代巴比伦文明

    古代文明探索之旅系列丛书发现古老的文明,探寻逝去的记忆,掀开古代世界神秘的面纱,介绍古代文明的政治军事和社会生活的发展,展示各大文明的经济、文化、艺术和科学的辉煌,带你领略几千年前古代人类的风采,充分了解人类无穷的智慧和叹为观止的成就……拨开历史的层层迷雾,人类文明之谜向你娓娓道来!
  • 甘肃文化传承与发展述论

    甘肃文化传承与发展述论

    《甘肃文化传承与发展述论》是一部关于甘肃历史文化特色及其发展的专题性研究论著。《甘肃文化传承与发展述论》共分四个专题。每个专题又针对不同的特色及方向,对所研究的文化资源进行了重点的介绍与评价,在此基础上具体分析了该历史文化资源对甘肃近现代文化的影响,
  • 中华成语故事(元)

    中华成语故事(元)

    《中华成语故事》一书精心选取了人们常用、常见的成语,设置了“释义”、“同义词”、“例句”等栏目。“释义”不仅对成语进行解释,还点明了它的出处;每篇以平易而生动的语言将每一个成语背后的人物和故事娓娓道来。成语是汉语言文化的精华,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之基。阅读它最原始的故事,了解它的来龙去脉,不仅可以培养、提高自己阅读的能力,也有助于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 中华上下五千年神仙趣话

    中华上下五千年神仙趣话

    这些故事传达了中国人心目中对一切美好的向往:追求万物平等、与大自然和睦相处、逍遥飘逸的神仙境界、长生不老……这些故事的流传让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长久不衰,让中国人在平凡生活中活出更多的乐趣。
热门推荐
  • 寻宇一

    寻宇一

    探索宇宙的未知,品平常人生,看主角热血成长做不一样的自己,做完你曾经未完成的梦。
  • 传奇三国杀

    传奇三国杀

    以手游三国杀传奇为主线,包含游戏本身的大部分操作。大家都来看看丫~╯﹏╰头回写小说~没人看好伤心~真的很好看!!!!!
  • 因君

    因君

    我自虚无中来,不知要到哪里……人族盛衰,与我无关;兽族兴败,也与我无关……诸神寂灭、诸世崩坏,通通与我无关……自从遇见你,便为君烦恼为君忧……
  • 桃源游猫记

    桃源游猫记

    传说仙山所居之人,皆仙圣之种。猫之桃源虽无神仙居住,却是受南山猫仙所庇佑的洞天仙境,是吾等生灵居住安身的理想乡。桃源里有个灵动可爱的少女,她要入那人间去,遇见那共入红尘的哮月犬。
  • 江南煮秋雨

    江南煮秋雨

    傅行川,地地道道的东北老爷们,出了名的暴脾气,却有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爱好——摄影,就好像,他喜欢姜语,黄沙遇见甘露,烈火温煮青蛙。“傅行川…”“嗯?”姜语叹了口气,轻轻踮起脚尖,有些费劲却很温柔地摸了摸他的眉头傅行川比她高,有五厘米吧,姜语想然后她看见他慢慢变红的耳朵,就像兔子一样姜语说“傅行川,对我温柔点”
  • 手持刀剑的近战法师

    手持刀剑的近战法师

    李拓突然间穿越了!好消息是,他有一个系统,坏消息是,这个世界非常危险!这是一个灵气复苏的时代,这是一个内忧外患的时局!半是为了自己,半是为了时代,李拓在考入魔战类大学之后,努力非常,带领同学干成了一件又一件大事!但是,人类与异界的战争,却是越来越危险了!李拓在动荡的时代下坚持着没有放弃,终于一步步的扛起了巨大的责任,而一切的谜题即将揭开!谁是真正的救世者?谁是真正的灭世者?作为穿越者,李拓的人生归宿又在哪里呢?这是李拓的故事,也是一个英雄的故事!
  • 精灵旅社之等待

    精灵旅社之等待

    艾德琳出门游历时和德古拉相识,作为朋友一起游历过一段时间,遇到玛莎后与玛莎成为闺蜜,后德古拉与玛莎相恋,并在卢波城堡定居,艾德琳发现自己对德古拉的感情,为躲避自己对德古拉的感情外出继续游历。在玛莎被人类烧死后,对德古拉又爱又恨,和德古拉一起在精灵旅社里抚养梅菲斯。
  • 炮灰失马焉知非福

    炮灰失马焉知非福

    职场猫腻看破不说破,都是利益链的成员,只能各自保命。如果经历了一次错待,说不定是命运之手为你转了个方向。
  • 霸道千金别赖我

    霸道千金别赖我

    一个是刁钻霸道、有钱任性的黑道千金小姐,一个是外冷内热、前途无量的黑道头头种子选手。一着不慎,他成了她的贴身万能保姆。冷面黑神VS野蛮千金,一场无硝烟的掠夺即将上演。“红糖姜水。”(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神龙神界之征途

    神龙神界之征途

    神界少主下凡历练,当他遇到能爆粗口的仙子、会打架的美女校花、爱虐人的魔道公主、喜欢斗嘴的极品萝莉更有着如灭绝师太一样的美女导师会发生什么事情?没办法,为了守护身边的美女!林途当过学生、神秘部队的成员!客串过神医、神厨、保镖、商业皇帝、黑道老大!“各位师太,老纳法号乱来,已戒色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