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737900000012

第12章 古铜镜的分期断代(2)

西汉时期,由于铁器的广泛应用,加之漆器、釉陶也相继兴起,手工业生产的重点开始转移到新的部门中去了。铜制的日用器皿日益衰落下去,而逐渐被铁器、漆器和釉陶器所取代。但是,人们日常生活需用的铜镜,由于当时还没有其他更好的质料可以代替,所以获得了继续发展的条件。这时期铜镜的形制、纹饰、铭文都具有鲜明的作风和特点。据建国以来出土记录,从西汉开始有鎏金、包金和漆背加彩绘人物等各种不同工艺形式的铜镜出现,特别是西汉中晚期铸造的透光镜,代表了铸镜工艺的新水平。

新莽时期,为了粉饰太平,夸张其武功,在铜镜铸造上也带有明显的烙印。王莽时期的镜铭往往炫耀其边功政绩,纹饰复杂多变,大量流行“四神”、仙人等神话图案,带有华丽幽雅和怪异之感。汉镜之精品佳作,以此时为最盛。东汉因之,似无显著之变更。

秦汉时期设有尚方令丞,属少府,主持监造皇室所用剑、弩机等兵器及鼎、壶、钟、镫镜等青铜用器。武帝以后除京师、尚方官工特别制作铜镜外,铸镜工艺在国内其他大城市,也发展成为一种专门手工业,洛阳、广陵、西蜀、长沙都有专门名家,铸造各式精美铜镜,罗列市上出售。这些镜子不仅被当成高级美术品流行国内,同时还远销国外。20世纪以来,在朝鲜平壤附近出土的居摄元年(公元6年)纪年镜,在日本出土的四神规矩境,长宜子孙镜等,进一步证明在西汉中、晚期铜镜和铸镜工艺已广为传播,是中国与周围邻国文化交流的具体见证。

以铜镜质地言,秦代与战国的无大区别。汉代铜镜质地脆硬,色泽多呈深灰色,并逐步发展为银灰色。这是因为合金成分变化的结果。汉代铜镜的合金比例适中并较为稳定,铜一般占60%至70%,锡多占23%至25%,另含少量铅和锌。这样的比例成分,既利于冶炼浇铸,又提高了铜镜质量。

秦汉铜镜可分为秦至西汉早期、西汉中晚期、新莽至东汉早期、东汉中晚期四个时期。

秦至西汉早期铜镜

秦代铜镜,其形制多沿袭战国晚期作风,为圆形,弓形弦钮,素卷缘,镜身轻薄。至西汉早期,镜钮除弓形弦钮外,新出现了圆钮、柿蒂钮、兽首钮等,钮座多圆形或方形,镜边为卷缘或平缘,有的是内向连弧纹缘。镜面一般是平的。

这个时期的铜镜纹饰,仍流行图案画和图像画。主要有蟠螭纹、夔纹、四叶纹、鸟纹、草叶纹及人物等。地纹趋向简略,多采用简单清晰的云纹和雷纹,并有龙纹。纹饰多是细线浅浮雕,布局以四分法为主。

战国末年,铜镜上始有铭文出现,秦镜有文字者仍绝少。西汉早期铜镜铭文逐渐多见,多饰在钮座外。文体多是秦汉诗歌形式的三字句和四字句,字体古朴方正,多为篆书。内容多为表现汉代贵族享乐求仙,长保富贵的思想。还有丈夫远戍边疆;妻子相思想念之词等。

战国时期的各式铜镜到这时还继续流行,新出现草叶纹镜等。

素镜圆形。桥形钮,无钮座。直径8厘米左右,缘厚约0.1厘米,镜背有一至二道弦纹。

人物纹镜三弦纹桥形钮,方钮座。素卷缘。直径10.4厘米,缘厚0.2厘米。主纹为两个武士持盾、剑,同虎、豹搏斗的生动画面。勾连纹地。1975年湖北云梦睡虎地9号秦墓出土一件。

菱形夔纹镜三弦钮,圆钮座。素卷缘。直径15厘米,缘厚0.4厘米。主纹为变形夔纹,云纹地衬以三个菱纹。湖北云梦睡虎地11号秦墓出土。

蟠螭纹镜薄胎。弓形钮或三弦纹钮,个别的为兽形钮,重圈钮座或方座,座内多素地,间有云纹或梳齿纹。素卷缘。直径一般在10—15厘米之间。纹饰由一层或两层花纹组成,主纹为蟠螭纹,或以云雷纹为地。有的作盘绕式构成,有三或四条蟠螭。有的以四个叶纹等组隔为四等分,每等分饰一条蟠螭纹。多有在蟠螭间施规矩纹的,时代稍晚。个别在钮座外配置铭文,铭文内容如:

“大乐富贵,千秋万岁,宜酒食。”

“长相思,毋相忘,常富贵,乐未央。”

“大乐贵富得子孙,千秋万岁,延年益寿。”

此类镜主要流行于西汉早期,西汉中期也有发现。

蟠虺纹镜圆形,弓形弦钮,钮座外有弦纹圈或方格,一般以涡纹为地,主纹是蟠虺纹(或称之为变形蟠螭纹),比蟠螭纹更加简化明朗。有的在花纹间饰对称的四乳钉纹,钮座外有方格者见有配置铭文的,词句与蟠螭一致。有的钮外是弦纹,蟠虺纹之外或设连弧纹,或不设。这类铜镜流行于西汉早期,延至西汉中期。

草叶纹镜镜钮有小圆钮、弓形钮和动物纹钮,钮座有柿蒂和方形。内向连弧纹缘。直径多在10—14厘米之间,大的可达18厘米。主纹像草叶,所以叫草叶纹镜。图案以方格分内外两区:外区花纹由连迭式草叶和花瓣纹组成,四方多有对称的四乳,间或填以三角纹、树叶纹、矩形纹等,配列整齐,线条刚劲;内区方栏之四角多饰方格斜线、对等三角、树叶、乳钉纹等,栏内多有铭文一周。草叶纹镜的铭文古朴简单,脍炙人口,常见的有:

“见日之光,天下大明。”

“乐毋事,日有熹,宜酒食,常富贵。”

“见日之光,□□大明,服者君卿。”

“君行卒,予心悲,久不见,侍前稀。”

“见日之光,天下大阳,服者君卿,所言必当。”

有的在方栏四角各饰一叶纹,栏四边各有一乳钉,乳钉与栏之间各饰一虎纹,并配饰变形云纹等。1990年陕西省西安市文物商店征集到一件铜镜,在方栏外四角各饰一曲尺形纹,方栏四边对饰两龙两虎,其纹饰在此种镜中属罕见者。

此类镜流行到了西汉中期,西汉晚期偶见。

西汉中晚期铜镜

该期铜镜皆作圆形。基本都为圆钮,钮体较小。圆钮座或连珠纹、柿蒂纹钮座等。镜缘多宽平,缘逐渐呈斜坡状。镜面多外凸,镜体较上期稍厚重。

在纹饰方面,从西汉中期开始,以铭文作为镜背装饰的做法较常见,花纹渐趋简化,有蟠螭纹、星辰纹、连弧纹、弦纹、梳齿纹等,地纹更加潦草、少见。

铭文字体主要是篆书,其次还有隶书,笔画变圆。多为四字和六字诗句,且多为吉祥祝愿语。例体与汉赋相近。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时期出现了减字或减句的现象。例如在绕圈刻写时,由于位置小、诗句多,刻铭时常常减掉数字,以便供诗文末句完整。或者依文刻写,到最后没有空位,即使全文尚未刻完,也只得结束。同时流行一种以自夸铜镜质地优良的商标式铭文,如“铜以徐州为好,工以洛阳著名”等语。

除上一期各式铜镜继续流行外,主要有以下几种:

星辰纹镜又叫星云纹镜,或称百乳镜、百乳鉴等。多为小圆钮,圆钮座或连珠纹钮座。内向连弧纹缘。直径一般为10—13厘米,小者仅4厘米左右,主纹是星点纹,按照天文星象位线条串联成一周,状如星辰。无地纹。

四乳四虺纹镜小圆钮,双重单线圈或连珠纹钮座。宽平缘。直径多为8—11厘米。主纹是四乳间夹以四螭纹,作四方均齐布置。有的螭纹外面有一圈连孤纹或梳齿纹。无地纹。螭纹多变化,有二螭对饰于四乳之中的,可称为四乳双螭镜。此外还有四乳四兽纹镜,四乳八禽纹镜等,亦属此类铜镜。有的四乳之间各饰一字,如1953年洛阳99号汉墓出土的一面,铭文为“家常富贵”四字。有的在重圈座内有反篆铭文“长乐毋事”四字。

此类镜出现于西汉中期并开始流行,西汉晚期至王莽盛行,东汉早期也较多见。

连弧纹铭带镜这类镜子的主要特征是:钮座外多饰内向连弧纹,弧作半圆形,连孤纹外为一圈铭文带,作为镜背的主要装饰。连弧的数目从六弧到二十四弧不等,最习见的是八弧、十二弧、十六弧三种。这类铜镜依其铭文内容和形制大小,又可分为日光镜、昭明镜、清白镜、日有熹镜等几种。

日光铭镜圆钮,多见圆钮座。素宽平缘。镜身一般较小,直径一般为6—8厘米。镜背有一周梳齿纹,分内外二区,内区(座外)为一周连弧纹,外区(靠近边缘处)有一圈铭文。铭文皆为八个字,如:

“见日之光,天下大明。”

“见日之光,长毋相忘。”

“见日之光,长乐未央。”

“见日之光,美人在旁。”

等等。

可见这种八字镜铭的特点是,第一句是固定的,第二句是灵活变化的,有的在字与字之间再填上一个“の”或“田”符号。这种铜镜最为常见。

昭明铭镜低圆钮,钮座有圆座、四叶纹座、连珠纹座等多种。高平缘。直径8—12厘米不等。有的座外饰以凸起的弦纹、连弧纹,或梳齿纹,靠近边缘有一周铭文带。铭文常见的是六字句,如:

“内清质以昭明,光辉象夫日月,心忽扬而愿忠,然雍塞而不泄。”

但有些铜镜,常因镜身的大小或布置地位的不同,铭文往往有所增减。如:

“内清以昭明,光象夫日月,心忽不泄。”

“内清之以昭明,光而象夫日月,心忽而愿忠,然雍塞不。”

“内清质以昭明,光日月,心忽扬而愿忠,雍而不泄。”

“内清以昭明,光象日月兮。”等等。

有的镜铭每字之间多垫一“而”字,如:“内而清而以□而明而光而夫而象而日而月而光而□。”故又叫“而”字昭明镜。此种铜镜也很普遍。

日光镜和昭明镜,从西汉中期出现并流行,到西汉晚期至王莽时很为盛行。

清白铭镜圆钮,连珠纹座。素平缘。直径多在14—17厘米左右。内区为连孤纹,连弧纹与钮座之间多填以变形云纹。外区为铭文带。多为六字句,完整的镜铭长达四十八字,文为“精自而事君,□□欢之明;彼玄锡之流泽,恐疏远而日忘;怀气美之穷嗤,外承欢之可说;慕窈窕之灵贵,愿永思而毋绝。”实际上铭文常见的多减字或灵活更字,如:

“□清白而事君,志天行之明,光玄天锡之泽,志疏而日忘美,之□□□□思□玄纪。”

“□天清白之事君,志天行之天日忘思不。”

“□清白而事君,志天□明,玄锡之流泽,恐□而忘美,天外承□□毋纪。”

等等。

这种镜铭文中也有每字之间夹有“而”字的,可称为而字清白镜。

日月熹铭镜圆钮,连珠纹钮座。素平缘。直径15厘米左右。纹饰内区为连弧纹,外区为铭文带。铭文常见的有:

“日有熹,月有富,乐毋事,常得意,美入会,等瑟侍……”

“常富贵,乐毋事,日有熹,宜酒食。”

铜华铭镜圆钮,连珠纹钮座,素平缘,少有花纹缘。直径多为15—17厘米。内区连弧纹,外区铭文带。铭文如:“□冶铜华清而明,以之为镜宜文章,延年益寿,辟去不羊,与天毋亟乐未央。”。这种镜子铭文的特点是,“辟不羊”之前的内容基本相同,只是个别字有所变更,其后的语句则不尽相同,除上举者外,还有“与天无亟,如日之光,长未央”、“长夫毋忘而日月光,千秋万岁”、“见夫□□而日光”等。

上述三种镜,自西汉中期出现并流行,西汉晚期为其主要流行时代。

重圈纹铭带镜圆钮,钮座多以连珠纹组成,亦有圆钮座。多素宽平缘,有的边缘很窄。其装饰的基本布局是,钮座外以一周或两周凸棱分为内外两区,布局形式有的是内区饰以云雷纹、涡纹或几何形花纹,外区为铭文带,或外区饰花纹,内区为铭文带。有的内外区均施以铭文带。纹饰一般都很规整,花纹及铭文纹路显著高起。铭文内容以“日光”、“昭明”、“清白”铭较常见,语句与连弧纹铭带镜类中的几种同铭镜大致相同。

双圈铭带有“日光”铭(施内区)与“昭明”铭(施外区)相配的,也有“昭明”铭(施内区)与“清白”铭(外区)相配的。同时,还有一些“长乐未央”、“家常富贵”等内容较简单的铭文和“清冶铜华以为镜,照察衣服容貌,丝组杂逐以为信,清光宜佳人”(或有减字句者)等,通常以单圈铭的形式出现。此外,还见有内圈施“久不相见,长毋相忘”、外圈为“常宜子孙兮日番昌,千秋万岁乐未央,宜吏□精明光兮□□”等铭例。

重圈纹铭带镜的流行时期与连弧纹铭带镜大致相同。

新莽至东汉早期铜镜

这一时期铜镜,镜身厚重,均为圆形,镜面稍向外凸。基本都作半圆钮,钮座有圆形、方形和四叶纹座等多种。镜的边缘宽平,缘上开始出现花纹。制作都很精致,是两汉时期铜镜发展的高峰。

铜镜纹饰复杂多变,由静向趋于动向,有规矩纹、神仙鸟兽纹、四神(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纹、流云纹、波折纹和锯齿纹等,其中流云纹、波折纹和锯齿纹多饰于镜缘上。花纹线条一般很纤细,盘曲如铁丝,道劲有力,繁缛细密,流畅生动。

铜镜铭文装饰占主要地位。多用七言韵语或仿汉赋歌辞。字体方正。内容多数是表达祈祷祝愿的颂语,有的是受西汉末年经纬之说的影响,表现天命论的词句。同时,还出现和流行掉字、减笔和使用假借字,造成语句不通和难以辨识等现象。有的钮座旁铸有十二地支铭文。值得注意的是铭文中屡见记载铸造镜子的年代,称为纪年镜。这为铜镜断代树立了可靠标准。到东汉初,有的字体趋于艺术化,作长脚花式篆书,分布在镜之四方,书体变异,美丽如画。

这个时期,除目光镜、昭明镜、四乳四螭纹镜等继续流行外,象征天地四方的四神规矩镜大为流行。鸟兽纹镜也比较典型。

规矩纹镜圆钮,圆钮座或柿蒂纹座,座外多有一方栏。直径一般在8—16厘米之间。镜缘饰细密的图案纹饰,以锯齿纹和流云纹为常见。这一类镜的基本特征是在方栏之外,均饰有的几何形纹样,研究者一般称其为规矩纹,因此使有了规矩纹镜或规矩镜之称。规矩纹的布局位置是纹各施于方栏四边的中间,纹亦对称分布于近缘处,与方栏四角对应,将镜背主要部位分为四区八等分,各区又填以内容不同的纹饰,并在方栏外配置对称的乳钉纹,有四乳、八乳等,四区内饰象征天地四方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纹,各占据一个等分,其余四个间隔等分内配饰羽人、鸟兽纹等。可称为四神规矩镜。有些不是在四区内有规律地配置四神纹,而是在各等分内分列青龙、白虎、朱雀及鸟、凤、奔马、羊、鹿、怪兽、羽人纹等,称为鸟兽纹规矩镜。在方栏以内区见有铸铭文者:在钮座旁常饰四个字如“长宜子孙”;在栏处者则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有的镜在主纹之外有一圈铭文带。铭文常见的内容如:

“尚方作竟大毋伤,巧工刻之成文章,左龙右虎辟不羊,朱鸟玄武顺阴阳,子孙备具居中央,长保二亲乐富昌,寿敝金石如侯王兮。”

“尚方作竟真大好,上有山人不知老,渴饮玉泉饥食枣,浮游天下邀四海,为国保。”

“尚方作竟真大巧,上有仙人不知老,渴饮玉泉饥食枣,寿而金石天之保兮”。

这类铜镜或称为尚方镜。尚方镜本应始于汉武帝,因为汉武帝时曾设有尚方官专门铸造铜镜。然而带有尚方作镜铭文的镜子,却一直到新莽时才出现,尚方镜传世最多,铭文千变万化却大同小异。但这一类铜镜不一定都是尚方官署所做,也有的可能是私家铸造借用尚方铭来提高镜价的。

常见的铭文还有:

“内而光,明而清,□石华,为之菁,见下上(?),知人清,心喜得,早发生。”

“新有善铜出丹阳,和以银锡清且明,在龙右虎补四旁,朱雀玄武顺阴(阳)。”

“福禄进兮日以前,天道汤汤物自然,参驾蜚龙乘浮云,白虎失,上大山,凤鸟下,见神人。”

“福熹进兮日以萌,食玉英兮饮澧泉,驾文龙兮乘浮云,白虎□兮上泰山,凤凰舞兮见神仙,保长命兮寿万年,周复始兮八子十二孙。”

“作佳镜成真大好,上有仙人不知老,渴饮玉泉饥食枣,寿如金石。”

“金之青,视吾行,见至□,长思君,时来游,宜子孙,乐无忧。”

“朱氏明竟快人意,上有龙虎四时宜,常保二亲宜酒食,君宜官秩家大富,乐未央,宜牛羊。”

同类推荐
  • 艺坛轶事(上)

    艺坛轶事(上)

    《中国艺术史话》虽然不是我国出版艺术类百科全书的第一部,但却是目前国内内容最全、规模最大的一部。全书文字量达300万之巨,收录图片3000余幅。按照分卷内容编排,有绘画、书法、建筑、雕塑、音乐、舞蹈、文学、戏剧、影视、工艺美术、民间艺术、艺术品收藏等68卷。可以说,这部百科全书是我国出版界又一次大胆而成功的尝试。
  • 正方形的乡愁

    正方形的乡愁

    本书是摄影家阮义忠继《人与土地》《失落的优雅》之后,又一再现二十世纪70—90年代真实台湾的经典摄影。在不断变化的时代,阮义忠着意寻找不变的价值,跋涉于旧日的乡土、温淡的老镇,记录下遇见的每一张纯朴面孔。80张照片及其背后文字,投递给我们那些已散落无踪的乡愁:成年对童真的乡愁,游子对家园的乡愁,车水马龙的都市对田野农耕的乡愁。黑白的正方形影像,隐藏着最深沉的情怀。
  • 书风法雨

    书风法雨

    当下书坛浮躁,崇丑尚怪、恶俗吹捧等现象泛滥。本书无意安排一条主线作铺陈式的系统阐述,更关注书法文化生态与传统审美取向。从书法的本质入手,谈执笔、运笔、临摹、书体的演变、书风的流变,旁征博引,深入浅出;从千年书法时间与历史的高度,纵谈古今名家佳作,求学书之正道,提出了学书也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秉笔思生,临池志逸。技法义理和书论考据并重,对流行观点的辨析有理有据,指出经典与时弊的区别,庸陋浅滑与典雅萧散的不同,以廓清迷雾,匡正扶危。秉承作者在诸多领域专业写作的一贯风格,博学敏锐,坦言直击,痛快淋漓,其中不乏真知灼见。
  • 搭档

    搭档

    高玉琮主编的《搭档》汇聚了相声艺术诞生以来在观众群众知名度高、口碑好的二十三对相声搭档,从演员自身、相声研究者以及名家后代等多种视角,一一讲述和审视这些成功的相声搭档之间的关系。对对口相声这一艺术门类来说,二人搭档是必要的演出形式,更是互相合作、相得益彰的基石。由于相声艺术相对自由的表演形式,成功的相声搭档之间的关系可谓多种多样,书中对每位搭档的艺术特色进行了细致分析与总结。同时书中还展现了相声演员们为维系合作关系所付出的努力,讲述了许多或有趣或动人的故事,体现出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互相合作的一面,也是任何时候、任何行业都值得借鉴和学习的品格。
  • 中国独立电影导演访谈

    中国独立电影导演访谈

    “独立电影”的概念来源于20世纪中期的好莱坞,与“制片人电影”相区别。后者的目标完全瞄准市场,期望获得最大的利润,同时电影的制作和拍摄也有充足的资金。而独立电影导演的作品都不约而同地向我们展示了主流电影之外另一种叙事方向和叙事的可能性。本书历时三年,深度采访中国16位独立电影导演,是一本充分展现、深入探讨、细致研究中国新生代电影很有价值的一部书稿,对于中国当代影像文化极具研究、赏析和参考价值。
热门推荐
  • 青城求道

    青城求道

    兰若古刹一幽魂,东游渡海是八仙。 青城山下戏白蛇,灵隐寺内觅济癫。……意外重生,苏年成了小镇药铺学徒。战乱、江湖、鬼魅,世上何方有清白?符箓、道法、飞剑,人间处处是青山!“所谓证道,就是99%的汗水,加上1%的运气!”——苏年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情傀之心

    情傀之心

    为情所负又失足落江,本以为终于可以不再做感情傀儡而转世重生的苏洛倩却没有想到本以为不能再倒霉的命运却又因为阎王与玉帝的一个赌约而再次改变。稀里糊涂做了阎王的义女,更成为一只火鸟的主人。地狱遇险,人间厉鬼群出,谁是幕后真正主使?拥有情傀之心的她,获得了掌控时间能力的她又终将选择去向何处.....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栀子花开

    栀子花开

    作为赔钱货重生到了一个古代贫困的家庭,嬷嬷不喜,婶母不爱,好在还有个坚强隐忍的母亲,三个关爱自已的姐姐,外加上一个疼爱媳妇的亲爹,再迎来一个万众嘱目的小弟。全家致富不是口号,那是一种努力,挫折艰难如逆风解意,斗志斗勇中为姐姐们寻找新的幸福,疏不知爱情悄悄来临到了自已的身边。佛说: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牵手是有一种缘,回眸是一种缘。
  • 星际奋斗日常

    星际奋斗日常

    这是一个世界观颠覆的奇幻旅途。这是一个对未来充满幻想的神奇世界。科技的巅峰,人类的进化,战争的重燃,是由命运奏起的绝命交响曲。假如墨非只是一个普通的帝都公民,她可能也会和其他人一样,为了生计奔波不停,为贵族的傲慢而感到愤怒,但可惜,她不是。注:本文非女主奋斗史!
  • 神巫五子

    神巫五子

    神巫是唯一一个修道成仙的人,成仙后留下了五名弟子,青粼,赤羽(女),白髯,黑甲,黄尘。青粼资质最高,修为最深。渡劫成仙失败后,定风珠封印了前世的修为和记忆,轮回转世后,慢慢破解封印,拾回前世的记忆。尽显前世的渊源和今世情仇。(文中存在错别字,发现的希望能够告诉我。谢谢)
  • 装甲少女艾丽卡(套装4册)(轻小说系列)

    装甲少女艾丽卡(套装4册)(轻小说系列)

    它们从何而来?人们不得而知……只是一夜之间,这种可怕生物便像洪水一样席卷全球。它们所到之处只有杀戮,它们是蝗虫,是野兽!所以人类赋予了它们一个贴切的名字——“虫兽”为了对抗虫兽,代号为“使魔”的装甲外骨骼由此诞生,虫兽的脚步开始减缓,人类的败局正在扭转……可它也有一个极为苛刻的条件,那就是使魔装甲的穿戴者只能是女生!?于是,本应享受青春的少女们被送上战场,少女心在战场上飞扬,日常的欢乐夹杂在血腥的战争之中,这是一部专属于少女们的物语。
  • 蚊帐

    蚊帐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戊戌之月出皎兮

    戊戌之月出皎兮

    “月出?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你这名字倒是个好名字。”初见那人时,她因违背上面的意志被罚至此,第一次见到这位杀伐果断让所有人都退避三舍的冥主大人。黑色长袍,蓝色眼瞳别样的神秘引人向往,与生俱来的威严随着那双眼睛压迫这周围的人。让她不得不正视这个人,只是这一眼之后再也没有移开过视线。流浪三百年之后的再遇见,他既是讲台之上的讲师,也是在黑夜里斩鬼伏魔的天师。带着期许一点点的靠近,就算是不再相识又能如何,他们终归是再一次遇见了。恶鬼又怎样,月神的名号可不是玩儿的;恶人?刚好,该杀!诸神,他们以为她还会什么都不做吗?谁敢让他放一滴血,她必让人血债血偿,谁敢伤他一毫,她必让人削骨剔肉!从前没有做到的现在她不会再忍让一分。生死与她而言早就已经淡出身外,她的信念从来都只有大人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