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733900000026

第26章 严猛政治,稳固政权(9)

万斯同,字季野,号石园,宁波人,师事黄宗羲,极富民族气节,明亡后以遗民自居,耻食清禄,康熙年间,朝廷征其入博学鸿词科不就。万本是清初的明史大家,后来清修明史时,他应徐元文之邀,以布衣身份参史局,不署衔,不受俸,默默工作二十四年,直到逝世。明史五百卷实皆季野手定。当万死时,身边没有亲人,钱名世因早年曾师事万,故权当孝子,主持丧仪,事毕竟卷万之藏书而去,可见其为人实有无耻之处。康熙五十一年(1712),钱名世因无行被革职,后起复,但不得再在翰林院供职了。

当年羹尧案发时,官府在抄年家时抄到了钱名世给年写的两首马屁诗,其一首有旬日:“分陕旌旗同召伯(周之将军),从天鼓角汉将军(霍去病)。”第二首有旬日:“鼎钟名铸山河誓,平藏宜立第二碑。”第二首的“平藏宜立第二碑”是指当年年羹尧曾配合一个皇子平藏,事成后给皇子立了块纪功碑,但没有给年羹尧立,钱名世意思是,按年的功劳,还可以给他立一块碑。这些诗句其实不过是赞美一下立了大功的将军,以年羹尧当年功劳、威势,连雍正都不住地拍他的马屁,他给年羹尧的朱笔谕旨中不知有多少肉麻的话,如“你我是千古君臣之遇的榜样”等;《清史稿》载“羹尧才气凌厉,恃上眷遇,师出屡有功,骄纵。行文诸督抚,书官斥姓名。请发侍卫从军,使为前后导引,执鞭坠镫。入觐,令总督李维钧、巡抚范时捷跪道送迎。至京师,行绝驰道。王大臣郊迎,不为礼。在边,蒙古诸王公见必跪,额驸阿宝入谒亦如之……”可见当年拍年羹尧马屁的不知有多少,也不知有多少人远比钱名世拍得过分。可其他人都没事,独钱名世却因几句无关痛痒的诗被抓,可见雍正的有意罗织成狱。大约是因为钱名世的名声本就不好的缘故吧。

雍正四年(1726)四月二十一日有上谕,说钱名世“品行卑污……钻营不俊,以诗赠年羹尧,曲尽谄媚,至以平藏之功归之于年羹尧,谓当立一碑于圣祖平藏碑之后,悖逆已极……”按这“悖逆已极”的罪名,钱名世大约要全家遭殃了,不料这回圣心独到,要换一种惩罚法了。不久皇帝下诏:“著将钱名世革去职衔,发回原籍。朕书‘名教罪人’四字,令地方官制匾额,张挂钱所居之宅。”挂块牌,当然比杀头、充军轻松多了,不过对于钱名世本人来说,每天对着“名教罪人”这四个御赐大字,也是一番恨不能入地三尺的折磨了。

这次雍正采取的是辱之而不杀之的手法,其目的就是要彻底打掉读书人的自尊心。给钱挂了块牌之后,雍正觉得还不足以鉴戒众人,于是,“令在京见任官员,由举人进士出身者,仿诗人刺恶之意,各为诗人,记其劣迹,以惩顽邪,并使天下读书人知所激劝。”

这一招相对于此以前的历史来说,却是一个石破天惊的创举。后来,竟有三百多在京官员奉雍正之名作诗讽刺钱名世,有个叫陈万策的因作了“名世已同名世罪,亮工不异亮工奸”的诗句而受到雍正的奖赏,而还有一些官员因作得不好,被雍正视为“谬妄”而遭到处理,有些人因此丢官,甚至流放宁古塔,超过了对钱名世的刑罚。作诗的人当中,甚至有查嗣庭的“百年遗臭辱簪缨”;有叫谢济世的“自古奸谀终败露”,可是很快,他们也遭到了比钱更惨的命运。

(二)查嗣庭案

雍正当了四年皇帝的那年,有一个叫查嗣庭的大臣去江西那里主持乡试,就用了“维民所止”这个题目。后来被那些心怀不轨的人污蔑他说这是在骂雍正,原来维止是雍正的两个字去掉头,雍正一听让自己丢脑袋,肯定是气得不行。所以这个查嗣庭最终被戮尸来泄发雍正的愤怒。另外,还有一个叫汪景祺的人,也是因为受到了年羹尧事件的牵连,被查出写的诗有悖叛逆雍正的意思,所以就给他定了个罪名,最后的下场也是斩掉了脑袋,示众。

话说雍正四年(1726)秋天,发生了一桩震惊全国的大案,即所谓“查嗣庭科场试题案”。历来的文字狱中,基本上是以诗文获罪,而以科场试题招祸的可谓绝无仅有,且受到查处的竟是当朝二品大臣、内阁学士兼礼部左侍郎、江西正主考官查嗣庭,除了株连亲属、大加杀戮之外,还停止了整个浙江±人参加乡试会试。

由于事情来得突然,当时就传说纷纭,莫衷一是。较普遍的说法是说查嗣庭所出的试题是《大学》中的“维民所止”一句。“维”、“止”两字,是去“雍”、“正”之首。实际上查嗣庭并没出过这个题目,而至今仍有人以讹传讹。

查嗣庭(1662-1727),浙江海宁人。查姓是海宁袁花的名门望族。明清两代,簪缨不绝,人才辈出。如查秉彝、查志隆、查继佐等,即为人们所熟知。查嗣庭一门三兄弟,连同他的两个哥哥查慎行、查嗣瑮,都位居高官,且均擅诗文,每遇假日,弟兄们就宴饮赋诗,过着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生活。这些诗文,相当一部分保存在查慎行的《敬业堂诗集》里。

查嗣庭,字润木,号横浦,又号查城。府廪学生,1705年中亚魁,次年联捷得进士。由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1714年湖广副主考,1718年任山西正主考。嗣经吏部尚书隆科多荐举,特令在内廷行走,授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复经左都御史蔡埏保奏荐举,授礼部左侍郎,加经筵讲官。想不到以后兴起的这场大案,根子就出在这两个荐举人身上。

查嗣庭学问渊博,才识过人,喜欢玩弄文字,嘲讽时事,且生性疏狂,言语尖刻。不免有些恃才傲物、目空一切的名士风度,常在笔底发泄他对当时现实的某些不满。清史专家邓之诚在《清诗纪事》中亦记其《除夕感事》诗句云:“能餐白石家堪住,解作黄金吏待廉。”称其“语含讥刺”。又《代皇子寿某》云:“柳色花香正满枝,宫廷长日爱追随。韶华最是三春好,为近龙楼奉寿时。”邓之诚认为:“皇子与所寿者,俱不知谁某。玩‘宫廷长日爱追随’一语,非椒房即内侍也。交通宫禁诸王,岂能免于雍正之时,而况曾为隆科多所荐举乎!乃知嗣庭杀身之祸在此。”这话发人之所未发,是说得很有道理的。

就在这次案发的前不久,也即雍正四年(1726)四月十一日,雍正在制造另一桩文字狱——钱名世案的时候,为了显示自己的“皇恩浩荡”、“宽大为怀”,雍正玩弄手法,别出心裁地下了一道谕旨:“皇上以其(按指钱名世)站辱名教,罪不容诛,特洒宸翰,榜其门日‘名教罪人’,又命在京大小臣工,由科制(举)出身者,咸为歌诗以攻其恶,俾天下后世懔然知所凛戒……”即命令有文化的臣子们合力围攻咒骂。当时海宁籍的京官,如礼部尚书陈元龙、翰林院编修许焞等都不得不赋诗“奉旨批判”,当时身为侍读学士的陈邦彦还因为诗中写了“廊庙而今去一莸”这样一句出自《左传》且语意明白的话,被雍正挑剔曲解,责问他:“照汝看来,廊庙中还有几莸?”因而罚丢了官职。查嗣庭当然也不得不批判钱名世,他写了这样一首诗,以表明自己心迹:

羞恶廉隅了不明,读书堪笑负平生。

昧心语已忘颜赧,悖理辞尤恶贯盈。

一网开恩宽斧锧,百年遗臭辱簪缨。

从今负罪归乡里,掩口人惭道姓名。

尽管这种皇上命题的诗言不由衷,但让查嗣庭万万料想不到的是,就在五个月后,灾祸会降临到自己头上,而且下场比钱名世还惨。

在中国封建时代,实行科举取士制度。到明、清时,一个读书人要取得生员(秀才)资格,必须先经过县试、府试和院试。接下去,正式的考试分乡试、会试、殿试三级。乡试每三年举行一次,在京城和各省城举行,取中者称为举人。乡试一般都在农历八月,因此又称“秋试”。考试的题目,按规定都选用“四书五经”中的语句。查嗣庭在雍正元年(1723)出任山西乡试正主考时,也曾出过试题,选的是“不患人之莫己知”二句,“宜民宜人”句和“子产听郑”一章,三题都还算平正,没有被雍正抓住把柄。然而,三年以后,到雍正四年(1726)秋天,查嗣庭受命出任江西乡试正主考时,厄运却降到了他的头上。查嗣庭按照惯例,出了这样几道试题:首题是“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出自《论语》;三题“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出自《孟子》;次题两道:一道是《易经》的“正大而天地之情可见矣”,另一道是《诗经》的“百室盈止,妇子宁止”。本来都是合乎规范的,而且那次主持乡试时行事相当谨慎,对关节的查防非常严格,考试也顺利结束,一切正常。

可是,这年九月十三日乡试完毕,查嗣庭刚刚离开江西南昌,北上返京,回到寓所。雍正便迅雷不及掩耳,来个突然袭击,下令抄查查嗣庭在北京的寓所。据《清稗类钞》记载:那天晚上,查嗣庭方醉卧家中,全家十三口,统被抓去。三天后,便以皇上谕旨的方式,急不可待地公布查嗣庭的“罪状”,将查氏“革职拿问,交三法司严审”。

雍正于当年九月十六日下的这道谕旨,对此案做了交代:

以命题讥讪,逮江西正主考、礼部左侍郎查嗣庭,交三法司治大逆不道罪。

上谕:查嗣庭向来趋附隆科多,在朕前荐举,令其内廷行走,授为内阁学士,复见其语言诈伪,兼有狼狈之相,未之任。隆科多又复荐举,遂用为礼部侍郎。今岁典试江西,首题“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夫尧舜之世,敷奏以言,非以言举人乎!查嗣庭以此命题,显与国家取士之道相悖谬。三题“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更不知其何所谓。《易经》次题“正大而天地之情可见矣”,《诗经》次题:“百室盈止,妇子宁止”。去年正法之汪景祺文稿中,有《历代年号论》,指正字有一止之象,引前代如正隆、正大、至正、正德、正统,凡在正字者皆非吉兆。夫人君纪元,茗以字面分析,则如汉元封、元狩,唐之开元,贞元,亦将以为一元乎。又如汉世祖之建武,明太祖之洪武,字内俱有止字。此二帝皆称贤君,历世久远,尚得不谓之吉兆乎。即如奸民蔡怀望、郭元进造作妖言,谓今年水旱为灾,人民病病,八月内有八千猛虎入京等语,现今四海清宁,田禾丰稔,十年所罕见。彼奸民造此无稽之语,不过自取诛戮耳。今查嗣庭所出经题,前用正字,后用止字,而《易经》第三题则用“其旨远,其辞文”,其语意将前后联络,显然与汪景祺语相同。又二场表题以京蔡为谢表。前查嗣庭告假回京时,奏称途中不见一人,唯与淮关庆元相会,及其自陈,将此节又招欺罔之罪。九卿咸请革伊职,朕从宽准其留任。今以此命题,欲士子代谢乎,抑心怀怨望而出此题乎。至策题内君犹腹心臣犹股肱,不称元首,是不知君上之尊矣。且在内廷三年,未进一言,海塘之事,令其条陈,而皆不可行,可知其于国家政事从不关心。及遣人查其寓中行李,有日记二本。至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则前书圣祖仁皇帝升退大事,越数行即书其患病腹疾大发,狼狈不堪。其悖乱不敬至于如此。自雍正元年以后,凡遇朔望朝会及朕亲行祭奠之日,必书日大风,不然则狂风大作。偶遇雨则书大雨倾盆,不然则大冰雹。其他讥刺时事、幸灾乐祸之语甚多。又如圣祖仁皇帝之用人行政,大肆讪谤。以钦赐进士为滥举,以戴名世之获罪为文字之祸,以赵晋之正法为因江南流传对联之所致,以科场作弊之知县方名正法为冤抑,以请书庶常复考汉书为苛刻,以庶常散馆斥革为畏途,以多选庶常为蔓草,以殿试不完卷斥革之进士为非罪。热河偶然发水,则书官员淹死八百人,其余不计其数。又书雨中飞蝗蔽天。似此一派荒诞之言。而公然造作书写,又有涂抹一处,乃极诋满洲之文,大逆不道之语。至其受人嘱托,代人营求,科场关节作弊之事,不可枚举。假若但就科场题目加以处分,则天下之人必以查嗣庭力出于无心,偶因文字获罪。乃种种实迹昭著,尚有何辞可以为之解免乎!着将查嗣庭革职拿问,交三法司严审定议具奏。

十二天之后,雍正又秘密下诏谕给浙江的地方官,调兵遣将,迅速抄查查嗣庭在海宁的老家。十月初九日,谕:

浙江将军鄂密达、巡抚李卫知悉;尔等接到谕旨,鄂密达立委都统博森,李卫选差可信属官,一同迅速驰至查嗣庭家,将所有一应字迹,并其抄录书本,尽行搜出。封固送部。搜查之时,即墙壁窟穴中亦必详检无遗。倘致透漏风声,伊家得以预行藏匿,唯于尔等是问。特谕。

这次查抄由雍正亲自布置,考虑周密,并对臣下施加压力。鄂密达等确实也不敢有丝毫疏忽怠慢。执行情况,可以从回奏中看出:

同类推荐
  • 三国之小兵传奇

    三国之小兵传奇

    这是一个三国培养的过程,这里只是借用三国的构架,这里全部都是虚构,这里都是作者的胡编乱造。
  • 大宋赘婿

    大宋赘婿

    一个大内超级高手,却没想到在退役的时候,上错了列车。来到了一个和记忆历史中不太一样的大宋。既来之则安之……原本以为能够一直以赘婿的身份享受悠闲肆意的生活。可是,家里的娇妻却实在不是一个省油的灯……奸臣有,列强也有,书呆子有,美女一样有。在这片既肥沃又贫瘠的土地上一介被世人看低一眼的赘婿传奇故事,就从这里开始发芽了……
  • 大秦三千年之决战匈奴

    大秦三千年之决战匈奴

    赵政在铁与血中建立了大秦帝国,又得以永生不死,从此开启了一次次力挽狂澜,一次次峰回路转……
  • 不是冤家不聚头:鲁迅与胡适

    不是冤家不聚头:鲁迅与胡适

    本书把视角放在鲁迅和胡适的不同上面,分别截取了北平与上海、留美与留日、西装与小脚、神坛与祭坛四个方面,描写胡适与鲁迅的学术理想和人生道路。
  • 全球战国

    全球战国

    穿越者真正的对手只能是穿越者。七个不同国家不同职业的现代人,集体穿越回了西元1600年,托生于这个时代不同的国家和王室。七个人之中,谁才是真正的穿越者之雄?
热门推荐
  • 搭上夫君好办事

    搭上夫君好办事

    #彪悍凰姐在线偷懒##不想动手+99#对于不长眼凑上来的皇帝:什么?你要打打杀杀?唔,有点困了,要不然我们商量商量,换个方法?对于来她店子里来找茬的人:什么?你们竟然想要搞垮本公子的店?唔,有点累了,要不然等我休息好了再说?对于不断凑上来的各色美人:什么?你们想要和本公子交个朋友?你们误会了,本公子不爱美色的…………男女主感情线不深,剧情在先,一定会完结的!!!
  • 界碑之后

    界碑之后

    众生皆苦,修士逆行而上。到最后却发现是一场骗局。修行到底是神的创造还是另外一个文明的结晶?修士到底是监察者,破壁者,还是守卫者?
  • 本凰不容易

    本凰不容易

    前羽族公主和前魔王之子在囚室里相遇了论失忆公主病带着闷葫芦一路倒霉为哪般“本公主自出生起所拥有的都是最好的”君子月只想要最好的,唯有天底下最优秀的男子才足以站在她身边,不被她夺目的光芒遮掩(呸)结果一觉醒来一切都变得诡异起来如果要她说还剩下什么的话,大概只有天上地下独一无二的魅力以及带她走出囚室的怪物了。那个人……拥有太多秘密是个她注定会抛弃的人“我要是再被抓到那个鬼地方去,你就用下半生偿还我!”也是听她说话时会绷不住严肃表情,让她不由自主习惯了依赖,当她被世界抛弃时,身边仅有的人多幸运……我会遇见你(1v1,可能甜,HE)
  • 无情校草的零度恋宠

    无情校草的零度恋宠

    他是叱咤校园的无情校草,她是忍气吞声的小女佣。一份契约禁锢住她还是他,却不知这只是一个巨大的阴谋。当小女佣走进他的视野里,这就是一场复仇计划。他们都是这场计划的陪葬品。原来,你的背后竟有着不可告人的秘密;原来,我们的相遇注定就是个错误;原来,我再遇见你,还有起初的跳动……“南川噬,记得如果在遇到一个叫尹小沫的女人,千万不要再理她,甚至不要爱上她。”兜兜转转,我们还是回到原地,而你却不在这里等我了……你忘了我,你忘了我也好……最后的叹息,我该怎么去思念。如果你的青春,遇到这样的他和她。你是否会和他(她)一样。
  • 二十一日钢琴曲

    二十一日钢琴曲

    被否认的师生恋。绝望自杀的女学生。含恨而亡的钢琴师。误入学校的林明,不该出现的爱恋。自杀钢琴师的终极咒曲。二十一日钢琴曲。ps这是为了给我另一部长篇小说涨人气而特意上传的短篇故事。如果你们觉的这故事不错,请一并关注我的长篇闺蜜,我知道闺蜜还不够好,所以我不要求推荐票之类的东西。我只想你们能在闺蜜下留言告诉我闺蜜的不足之处,谢谢了。
  • 两个悲剧和一个喜剧

    两个悲剧和一个喜剧

    相同的人物貌似是发生在三个不同时空的爱情故事,实习小记者前去采访,却发现作者是个瘸腿的人,而这一切都是由于2008年的地震,致使他编造而出的故事。
  • 青梅快快来,竹马吻上我

    青梅快快来,竹马吻上我

    他们从小玩到大,住在一起。他不分场合,动不动就亲她,还总吃她的醋?!不就和别人抱了一下吗!真是奇葩一朵........
  • 梦想世界守护

    梦想世界守护

    “梦?我……到底要做什么……”无限的世界之理,孤独的少年,在似梦似幻的世界,进行的拯救,即使自己在这个世界死亡,下一个世界接着拯救……遗忘的记忆,莫名的拯救,以及……似曾相识的温柔……Dream,在梦中慢慢体会……
  • 茶之书

    茶之书

    冈仓天心以一己之力,纵横捭阖,为我们阐释了东方文化尤其是日本茶道文化所蕴含的美妙意境。——《纽约时报》在所有讲述茶道的书中,这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冈仓天心的著述不仅是空前的,今后也很难有人超越他。 ——《东西》杂志我们可以欣赏日本茶道的美,我们可以共同品味艺术殿堂里的人类思想与艺术的精华,然而,当冈仓天心满怀深情地守护“大和之心”时,难道我们不也应当好好守护我们的“中华之心”?——蔡春华(学者,冈仓天心研究专家)《茶之书》,是使日本文化走向世界的书,能让日本人以及东方人认识自己的文化。——李长声(学者,日本文化观察家)
  • 杀神犯

    杀神犯

    只要有人敢挡我前进的道路,我必将一一杀之,就算他是神,我也不介意做一个“杀神犯”PS:书友群4519965欢迎大家的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