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717000000087

第87章 装甲兵的奠基人(19)

1938年10月上旬,彭雪枫率游击支队由竹沟到达西华县杜岗会师,和吴芝圃、肖望东所部,并整编为3个大队,共1020人,仍用新四军游击支队番号,彭雪枫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吴芝圃任副司令员,张震任参谋长,萧望东任政治部主任。

从1938年10月到1940年6月的一年多时间里,在张爱萍、吴芝圃、张震的协助下,彭雪枫遵照中央发展华中的战略方针,和地方党组织紧密团结合作,创建了津浦路西的豫皖苏区根据地和津浦路东的皖东北根据地,为日后组建新四军第四师和开辟淮北抗日根据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其部队发展速度之快,开辟地区面积之大,都堪称华中敌后的榜样。

1938年10月24日,彭雪枫率游击支队东渡新黄河,挺进敌后。针对日、伪、顽、匪混为一体的复杂情况,彭雪枫采用军事打击和政治瓦解“双管齐下”的方针,集中力量打击汉奸武装,摧毁伪政权,分化瓦解土匪队伍,收编一股有抗日倾向的部队,安定社会秩序,同时壮大我军力量。彭雪枫还充分发挥自己善于开展统战工作的特长,派出一些干部去争取地方实力派和会道门武装,“首先使他们不被敌人诱惑,其次使他们走向抗战道路”。这样,仅有千余人的游击支队,就可以免于四面受敌,能够放手打击日军,主力对付日寇。

在这期间,彭雪枫始终把建立根据地的任务摆在首位。他确定了“由小块到大块发展、由一块到多块建立根据地”的方针,分批次地扩展。1938年10月,彭雪枫率游击支队取得窦楼首捷后,决定以鹿邑县作为立足之地,一边整训部队,提高军政素质;一边派张爱萍直接领导该县县长魏风楼(中共特别党员)为新四军筹集军需物资,以增强游击支队的作战实力。

在游击支队初步打开豫东的抗战局面以后,彭雪枫立即在豫皖苏边界的永城以南的书案店一带,建立了一小块根据地。然后,逐步扩大,把几个乡几个区连成一片,建立县的抗日民主政权,再把几个县连成一片,建立大块根据地。到1940年6月,以永城为中心的豫皖苏抗日民主根据地已初具规模,在中心地区建立了5个县民主政权,成立了豫皖苏边区联防委员会,行使豫皖苏边区政府的职权。同时,各个县还成立了办事处,并在砀(山)南、睢杞太地区建立了政权机构,在14个县开辟了游击区。

1940年初,六支队被抽调大批干部充实永、夏、萧、宿、亳五县政权机构,以加强根据地中心区建设,进一步发动群众,实行减租减息,发展生产,巩固和扩大工、农、青、妇、儿童团、老人指导团等群众组织,建立地方武装,并争取了不少地方实力派对我们同情和支援,初步巩固了豫皖苏抗日根据地。

1940年6月20日,黄克诚奉命率八路军三四四旅和新二旅共5个团南下,到达涡阳以北的新兴集,会合彭雪枫此部新四军第六支队。两部合编为八路军第四纵队,彭雪枫任司令员,黄克诚任政治委员。7月,中原局报请中共中央和毛泽东批准,将八路军新二旅和六八七团,以及活动于皖东北地区的八路军、新四军,包括六支队四总队在内,编为八路军第五纵队,由黄克诚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执行“向东发展”的任务;以八路军第四纵队,由彭雪枫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执行“向西防御”的任务。

1940年8月,国民党桂系军骑八师等4个师,进逼风台、怀远的淮上抗日根据地,形成三面包围的态势,东北军骑二军何柱国也蠢蠢欲动,企图制造反共磨擦。彭雪枫一边领导部队做好自卫还击准备,一边利用国民党杂牌军与嫡系部队之间的矛盾,采取区别对待的策略,开展统战工作,暂时缓和了局势。11月中旬,蚌埠、宿县等地的日伪军5000余人及坦克车队进犯蒙城、涡阳,对我军进行“扫荡”。彭雪枫指挥所属各部,在蒙城以北的板桥与敌激战三昼夜,毙伤日伪军千余人,击毁汽车、坦克10余辆,击落飞机1架,击溃敌军,巩固了豫皖苏根据地,为执行“向西防御”任务创造了良好条件。

皖南事变发生后,1941年1月6日,蒋介石调30万顽军向华中我军进攻,妄图占领苏北和鲁南,将华中的新四军和八路军赶到黄河以北。这一次,顽固派进攻矛头主要指向我豫皖苏根据地,投入的兵力,除原在豫东、皖北的第十二军、骑兵第二军、骑兵第八师等非嫡系部队外,又从豫西调来了国民党嫡系汤恩伯第三十一集团军,充当骨干。总兵力达9个师,为我军的七倍,气势汹汹,妄图围歼我八路军第四纵队,占领豫皖苏边区。

1941年1月20日,中央军委发布了重组新四军军部的命令,统一改编华中部队为新四军7个师。八路军第四纵队奉命改编为新四军第四师,彭雪枫任师长兼政委。当时我四师虽处于敌伪顽优势兵力的夹击之中,部队回旋余地变小,但由于豫皖苏边区建立有较巩固的革命根据地,人民军队战斗力坚强。加上皖南事变后我党我军在政治上处于主动,且日伪顽之间及顽军内部矛盾重重,我军只要执行正确的战略方针,坚持豫皖苏根据地,击退顽固派进攻,是完全有可能的。

然而,在这关键时刻,彭雪枫急于为皖南事变死难将士报仇雪恨,狠狠打击国民党顽固派,以至犯了急躁冒进错误,使汤恩伯的阴谋得逞,四师遭到了挫折。豫皖苏边区和四师部队面敌背顽,如我军向西发展,靠近国民党一、五两战区主力部队,易引起中间派疑惧,政治上不利,军事上亦难操胜算;假若我军向东发展,地区辽阔,全属敌后,有理、有利。因此党中央、华中局一再命令豫皖苏部队向东发展。彭雪枫虽执行了向东发展的指示,但他认为发展平原游击战争应有山区为依托,仍有西进伏牛山、南下大别山的打算。

1941年1月下旬,日军乘汤恩伯集团向我进攻之机,企图混水摸鱼,突然进攻豫南。汤恩伯集团一触即溃,急忙撤离了一战区。战场上的局势瞬息万变,出现了我军西进敌后的好机会。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指示四师部队相机向西发展,控制一些军事要地,以利将来制止顽固派的反共磨擦。同时指示,目前的主要敌人仍是日军,不必追歼国民党军。

但彭雪枫却认为皖南事变后,我政治资本充分,应该狠狠给国民党顽固派一个教训,我们应不再忍让,抓住这个有利时机,歼灭这些反共的顽固势力。他考虑未成熟充分,即率四师部队分路西进,全体指战员急于报仇,部队进军速度很快。仅一星期左右,即深入新黄河以西之顽区,主力与顽军直接对峙,政治、军事都陷入被动态势。此时,日军为继续在政治上诱降国民党,乃中止对顽军的进攻,迅速经阜阳、蒙城、涡阳等地撤退。日军一退,隐蔽集结于新黄河西的国民党顽固军,便向我四师部队发起突袭。

由于我军孤军深入,仓促间又没有能够集中兵力,遭致顽军分割打击,至3月初,被迫放弃涡河以南地区。4月,顽军主力东渡涡河继续追击,日伪又配合顽军行动,扫荡淮上地区,反动地方武装也在我军后方组织暴乱。彭雪枫指挥我四师部队英勇抗击来自多方的进攻,艰苦作战,终因寡不敌众,我军共损失4000余人,主力无法在津浦路西立足。因此,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于1941年4月25日指示四师,将主力转入路东以巩固皖东北根据地。

5月4日,彭雪枫率四师主力忍痛向津浦路东转移。将士们依依不舍地告别了豫皖苏根据地,彭雪枫更是有着深深的自责与痛楚。他第一个踏上津浦铁路,又最后一个告别豫皖苏边的父老,他是多么地不情愿离去。至此,我豫皖苏边区除河南的睢(县)杞(县)太(康)和安徽的肖县部分地区尚有红军坚持游击战争外,其余全部丧失。

彭雪枫对错误和挫折感到异常痛苦,他经常辗转反侧,夜不能寐,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他认识到自己军事理论修养不够,没有很好领会和贯彻中央和华中局的指示;对耿、吴、刘等地方实力派缺乏警惕;在豫皖苏边区各项工作取得成就时,自己滋长了骄傲自满情绪。他下定决心,一定要克服自己的缺点,重整旗鼓,收复豫皖苏根据地。

彭雪枫协助陈毅指挥陈道口战役,又与其他部队横扫运河两岸顽敌,将淮北、淮海和淮南抗日根据地连成一片。1944年6月19日在对俘虏讲话时,为敌所伤,牺牲。

1941年7月,为接应汤恩伯集团东进,国民党顽固派令江苏省主席韩德勒,派王光夏两个团侵占淮海区抗日根据地的泗阳县陈道口。为了粉碎敌人东西夹击的阴谋,在陈毅亲自指挥下,新四军于10月中旬发起泗阳县陈道口战役。彭雪枫到陈毅指挥所受领任务,被留下协助陈毅指挥。

10月17日,当四师一部在途中和王光夏部第一支队遭遇时,彭雪枫深知该支队指挥官孙玉波同王光夏矛盾很深,成见很大,遂去会见孙玉波,对他晓以大义,还从新四军不多的经费中拿出1000元钱,让孙发给部下,孙玉波大为感动,答应里应外合,配合新四军歼灭了王光夏的第二支队,保证全军顺利夺取了陈道口。陈道口战役后,彭雪枫又率部协同兄弟部队,横扫了运河沿岸的伪军和土顽,将淮北、淮海、淮南三个抗日根据地连成一片。

1942年3月8日,根据华中局第一次扩大会议精神,彭雪枫发表了《迎击敌人春季扫荡》一文,认为敌寇目前的战略方针将转为实行“扫荡”战,动员根据地军民投入反“扫荡”斗争。

局势发展不出彭雪枫所料。不久,敌人就开始了空前大“扫荡”。1942年11月13日,日军五路大军,总兵力近万人,自徐州、宿迁、睢宁、泗县、盱眙、固镇各据点出发,在飞机、坦克的配合下向我军分进合击,企图以压顶之势一举歼灭四师主力。彭雪枫领导边区军民,运用游击战术与强大之敌伪军浴血奋战,彭雪枫率先指挥部队奋力杀出敌军重围,转至外线有利地区作战。接着与敌人持续激战33天,最终击溃敌人进攻。在这次反“扫荡”中,先后作战30余次,几乎日日有战,甚至有时一日数战,其中以朱家岗战斗最为激烈。

12月9日晚,青阳、归仁集、金锁镇三处敌人千余人,分三路合击我四师二十六团驻地朱家岗。大军压境,形势十分严重。但二十六团全体指战员抱定与阵地共存亡的决心,自晨至夜激战达18小时,反复肉搏,十进十出,杀得日寇弃械遗尸,仓惶溃逃,此役共杀伤敌二三百名。粉碎了敌人合击我军的狂妄计划,保证了33天反“扫荡”战役的全胜。

淮北军民取得33天反“扫荡”胜利以后,彭雪枫总结强调指出:“要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在思想上、政治上、军事上有应付最坏情况的充分准备。”他提醒淮北军民“在枪口对准日寇的同时,注意提防不义‘友军’的背后袭击”。

1943年春,蒋介石又命令韩德勤部和王仲廉部东西并进,于洪泽湖以西地区妄图夹击四师。3月1日,韩顽侵入里仁集、陈道口地区。四师以抗战大局为重,提出严正劝告,呼吁停止内战团结抗战。韩德勤执迷不悟,反而于3月14日亲自率部偷渡运河,推进淮北根据地中心区,侵占了泗阳县金锁镇、界头集、山子头一带。

为了粉碎顽军的合击计划,经新四军军部批准,由彭雪枫、邓子恢统一指挥四师及二师、三师各一部,首先打击韩顽,于3月17日夜在山子头地区发起自卫还击,至18日拂晓,我军已大获全胜,生擒韩德勤以下官兵千余人,击毙顽固派专员王光夏、旅长吕仲环。已经越过津浦路东的王仲廉部,闻讯仓皇回窜津浦路西。

这一战役的胜利,不仅保卫了淮北抗日民主根据地,还最后铲除了国民党顽固派留在华中的反共堡垒——韩德勤部,促进了整个华中抗战局面的发展。

在淮北根据地三年间,彭雪枫除致力于军队建设以外,还不遗余力地参与根据地政权建设的领导工作。他多次亲自主持召开淮北民兵大会,认真落实毛泽东“兵民是胜利之本”的指示;多次主持淮北参政会议,调动各方面人士建设根据地的积极性;密切联系群众,为民众兴利除害,深受群众爱戴。他亲自参加大柳巷抗险斗争的事迹,至今仍然为人们所传诵。

1943年8月28日,大雨已经连续下了好多天了,淮河水猛涨,围堤缺口好几丈,眼看大柳巷方圆几十里马上有被淹没的危险。正在出席医工会议的彭雪枫,闻讯后立即率领到会的全体人员冒雨前往抢险。他带头抱草、抬土,使在场军民大受鼓舞,经6小时奋战,终于堵住了缺口,保卫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群众为感激他救民于水火之功,将此堤命名为“雪枫堤”。

在淮中平反冤假错案工作中,也体现了彭雪枫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1943至1944年间,淮北地区发生了一起所谓“淮北中学第二次反特案件”。这一案件纯粹是某些人的主观臆断和严重的“逼、供、信”造成的,但一时却使许多人受骗。由于案情的复杂与严重,淮北区党委将此案交由彭雪枫主持审理。彭雪枫本着对同志高度负责的精神,调阅了大批案卷,找有关干部分别寻问案情,听取各种不同的看法和意见,然后用四天时间对主要“人犯”一一进行审问,终于使这起假案真相大白,为受冤的人平反昭雪。

淮北人民永远铭记着彭雪枫领导他们顽强战斗,建设和保卫根据地的光辉业绩,当时广为流传着一首《彭雪枫同志到路东》的民歌,表达了人民群众对彭雪枫的热爱之情:彭雪枫,到路东,好似桃花遍地红,扛起扁担拿起枪,跟着雪枫闹革命。

1944年8月21日小朱庄战斗前夕,彭雪枫在阵地前视察。1944年春,日本发起新一轮攻势。蒋介石继续推行消极抗战、积极反共的政策,河南40万守军不战而逃,1个月内弃城30余座,河南千百万人民惨遭日军的蹂躏和屠杀。为了拯救百姓于水火之中,同时扩大解放区,缩小沦陷区,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制定了向河南敌后发展、控制中原的战略部署,并于7月下旬,命令新四军第四师挺进津浦路西,恢复豫皖苏根据地,并相机控制新黄河以东地区。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据此指示四师以津浦路东为基地,以主力西进豫皖苏边区。

1944年8月15日,在吴芝圃、张震的协助下,彭雪枫率四师主力西征。首战小朱庄,歼灭顽伪合流的王结援部3个团,迫使顽军支队长吴信之率千余人于战场起义。随后又击溃顽军两个纵队的堵截,打开了西进豫皖边区的通道。部队稍事休整以后,彭雪枫等率四师主力继续西进,粉碎了日伪军2000余人的跟踪“扫荡”,拔除了一系列日伪军据点,迅速收复了萧(县)宿(县)永(城)夏(邑)等县,数百万根据地人民被解救了出来。

同类推荐
  • 橄榄绿方阵里的明星们

    橄榄绿方阵里的明星们

    一路看天不低头、扳道工波尔卡、她从山路上走来、绿色旋风、“大碗茶”泡出的艺术人生、放飞的百灵、“魔”女周薇、艺苑“红灯笼”、并蒂花开别样红、“冤家对头”双胞胎等。
  • 梁启超:在政治与学术之间

    梁启超:在政治与学术之间

    本书是著名学者夏晓虹将其2006年以后写作有关梁启超的文章(十三篇)汇成一册,这是夏晓虹自2006年后首次以专著的形式出版自己的研究成果。全书共分为五辑,大多是围绕着近年来出现的有关梁启超的新史料而撰写的文章,集中展现了梁启超在政治与学术之间的彷徨。
  • 为什么是乔布斯:“苹果教主”的成功心经

    为什么是乔布斯:“苹果教主”的成功心经

    本书用最生动的案例和最简单的道理给予读者诸多人生启示。乔布斯的睿智,他的创业和创新精神,他与众不同的思维模式,尤其是他语出惊人的精彩语录令很多人折服。究竟他有什么特別的过人之处让全世界的人着迷?
  • 柳永:红袖翩跹,只为你泪尽而舞

    柳永:红袖翩跹,只为你泪尽而舞

    柳永,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曾官至屯田员外郎,故又称“柳屯田”。柳永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也是两宋词坛上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他大力创作慢词,将敷陈其事的赋法移植于词,同时充分运用俚词俗语,以适俗的意象、淋漓尽致的铺叙、平淡无华的白描等独特的艺术个性,对宋词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本书通过读柳永的词,眼前总会晃动着那江南迷离朦胧的烟雨,婀娜多姿的杨柳,风情万种的美丽少女,风流倜傥的江南才子。耳畔会飘来那大宋王朝京城里梦幻般的哀婉弦歌,还有那些轻俏宛转的莺声燕语。
  • 和尚皇帝——朱元璋

    和尚皇帝——朱元璋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热门推荐
  • 快穿之女神经养成记

    快穿之女神经养成记

    什么?女神。不不不,我只是个女神经。什么?男神。那明明是个深井冰好么。某男挑眉,你说什么?啊,今天的天好蓝哦。某男一把拉过某人,可刚才还在下雨呢?呵呵呵,是么。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经书典藏

    经书典藏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在这里,你可能会发现中国古典名著的踪迹,也能发现国外安徒生童话之森。怀着超时空小说登陆器的若风,阅尽千古风流人物。有惊鸿一现的网络小说主角的金手指,当然也有那些我们记忆中,渐渐消失的小说,《凡人》,《仙逆》《斗破》等等……漫步在小说世界,交好友,变天地,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 一念永恒行

    一念永恒行

    三千恒沙大世界,九百万恒沙中世界,二百七十亿恒沙小世界,无穷世界环环相扣,就如同那跳不出去的深井,每当你费尽心力爬出来的时候,都会发现一个更加广阔的新世界,排山倒海的展现在你的面前,这时你才会感到自己的渺小与卑微,却也坚定了冲破这无尽世界,到达那永恒神界的决心。
  • 仙道开端

    仙道开端

    灵气复苏,仙道开端!大晋末年,水灾旱灾层出不穷,百姓民不聊生,沉寂数万年的灵气潮汐开始爆发,鬼怪作崇、妖魔出世。可以得到功法、丹药乃至召唤出传说中的仙神的功德祭坛,成了来自高凌在这方世界活下去的希望。斩妖除魔、行侠仗义,以功德之力凝聚无上业位。
  • 我有无上系统

    我有无上系统

    借一块板砖,穿越异界,得无上系统,异能、神兵、飞机、枪械…看主角如何叱咤风云!
  • 侠们

    侠们

    都城破,国难横头,侠客群起,狼犬始终忠。势力分割,枭雄云集,这是属于混乱时代的故事,也是属于英雄时代的故事。但归根结底,这是武林群侠们的故事,悲哀而豪壮者,有之;弃绝者,有之;为爱者,有之;国之侠客,有之。 (日更,催更必应)
  • 最是月明风清时

    最是月明风清时

    天才物理学家,从小立志于献身科学的晏清得癌症死了,然后重生了。五颜六色的魔法、妖娆妩媚的男人、光怪陆离的魔幻大陆,一遍又一遍刷新她的认知。重生前:修仙都是骗人的,这辈子都不可能修仙的,科学万岁。重生后:……修仙真香。一句话简介:科学忠实捍卫者修仙史。本书不正经(划掉)的别名《818那个被我玷污的神医公子与我相爱相杀的故事》《用物理修仙,屡试不爽》
  • 这个灵师有违常理

    这个灵师有违常理

    这是一个不一样的地球。没有国与国的界限,整个世界分为三大州,东方华洲,西方云州,北方洋州......还有矗立在云层上空的神秘城市天方圣都;据说可以连接彼岸的神庙;遥远的极南之地,充斥着罪恶的流离岛。世界各地生存着无数妖魔,各种异族。人类中诞生名为灵师的群体,灵师能够把控元素,修炼灵能,释放灵法,维护人类社会的安全和稳定。少年洛风,由于没有火系灵师的天赋而被逐出家族,远走他洲,更名夏安。在经历了不为人知的过去,他意外契约了传说中的风之精灵王,从此走上了一条与众不同的灵师之路!
  • 乱世之外

    乱世之外

    宋鑫鑫,00后的一枚萌妹纸,平时喜欢看书,热衷于塔罗牌,喜欢摄影,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