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717000000041

第41章 团军总留守处(2)

1938年,萧劲光等人与毛泽东讨论抗日游击战争等战略问题,为毛泽东写作《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和《论持久战》提供了许多重要的素材。萧劲光把留守兵团锻炼成了一个能扛枪打仗,荷锄种地的两面手。

留守兵团的干部战士来自不同的部队,情况也不一致。要完成保卫大本营的任务,部队必须进行整编。萧劲光将部队存在问题和如何建设这支部队的想法向毛泽东作了详细汇报。

毛泽东让萧劲光每天晚上到他这里,汇报部队整编的情况。萧劲光一会儿下连队,一会儿闭门思考。

一天,毛泽东事先没打招呼,便来到萧劲光的窑洞中。萧劲光正在专心修改讲义,没有注意到。“在做什么事情呀?”毛泽东问。“哦,是主席呀,快请坐,请坐。”萧劲光起身让座。

毛泽东在桌边坐下,拿起一本讲义看了看:“谁搞的呀?”“我们司令部几个参谋。”萧劲光答道。

“我听说你口授,参谋作笔录,搞了不少军事讲义?”毛泽东问道。“哪里,我只是凭着过去在苏联学军事时留下的一些印象,粗粗地搭一个框架,主要内容还是那几个参谋搞的。”萧劲光说。

“哦!这么说,你们留守兵团可是有人才噢。”毛泽东说。“我手下有什么人,主席还不清楚吗?”萧劲光说。

毛泽东摇摇头说:“我听说你有不少宝贝哩?”“宝贝?主席指的是什么?我不清楚。”萧劲光说。

“子珍昨天来这里,说你这里藏了很多宝贝,我今天要来挖一挖哩。”毛泽东嘴里说着,眼睛却盯着桌子上的书。

“哦,主席指的是我的书呀!子珍同志昨天来这里都看过了,我就这么几本破书。在苏区时有过好些书,长征时都丢掉了,可惜呀,现在找本书太难了。”萧劲光说。

“是呀,物以稀为贵嘛!你是学军事的,你说对一个战役或战斗来讲,最重要的是什么?”毛泽东边翻书,边说着话。

“我认为首要的是战役战斗的军事指导原则问题。战役战斗怎么打,要对全局和局部有个通盘的考虑,要有一个正确的指导思想,是进攻还是防御,什么样的进攻,怎样防御,都必须十分明了。”谈到军事问题,萧劲光有说不完的话。

“唔,有道理。你准备一下这个问题,我们找时间讨论一次。”毛泽东站起身来,拿起《战役问题》和《战斗条令》两本书,对萧劲光说,“我想研究一下军事问题,这两本书我拿去看看。”

萧劲光有些舍不得,但毛泽东还是拿走了。

1938年初春,萧劲光和罗瑞卿、刘亚楼、郭化若几人应邀来到毛泽东住处。

各人有各人的猜想。

毛泽东直接说:“请你们来,主要是谈谈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今天你们是老师,我呢,是学生。不过,我这个学生可是要给老师出题目的。比如,游击战争有没有可能提到战略位置?这是一个题目。游击战争应当采取什么样的指导原则?这是又一个题目。游击战争的实施阶段……”

萧劲光对这一问题有些思考,便说:“我认为,游击战争的指导原则,就是要在军事上想方设法使自己处于主动的地位。因而要坚决果断地采取主动的进攻方略,善于集中优势兵力,灵活地、有计划地运用兵力。”萧劲光提出了一个论点。

“当敌人进攻的时候,采取单纯防御,分兵把口,以致被敌人各个击破,是游击战争中指挥者的戒条。必须采取积极的进攻方略,集中主力消灭或削弱敌人,以进攻的方略来争取主动地位。”

“这叫防御中的进攻。”毛泽东补充道。

“兵力的灵活运用,是变被动为主动的重要手段。好像渔人打鱼一样,既要撒得开,又要收得拢。”萧劲光打了个比喻。

“唔,撒得开,收得拢……说下去,说下去,有点意思。”

“游击战争要取得胜利,离不开它的计划性。无论是整个游击区的行动或是单个游击部队或游击兵团的行动,事先都应尽可能地严密计划。”

“主动性、灵活性、计划性,我很赞成。”毛泽东听完萧劲光的发言后说道,“有一点讲得不够明确,就是集中兵力的问题。在敌强我弱的抗日战争中,在战略上,我们必须强调以分散的游击战为主,而不是集中兵力的大兵团作战。集中兵力的提法,只能用在战役战斗上,相对集中数倍于敌人的兵力,达到歼灭战的目的。”

随后,大家又进行了发言,整整讨论了一天。毛泽东最后要求他们将自己的题目写一篇文章给他。后来,萧劲光才知道,这是毛泽东在为写作《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和《论持久战》两篇着作准备材料。

有一天,毛泽东把萧劲光找去,说:“留守兵团的工作是不错的,但我们不能就此满足。我对你们留守兵团的要求要高一点。不然,别人说你们眼皮子下面的军队就这个样子,军队就得不到群众的拥护。

“我们打的是游击战争,但军队不能是游击队、游民队。你是喝过洋墨水的,我交给你一个任务。这几天我看了国民党发给部队的一些军事小册子,里面的内容都是封建法西斯的,都不行。你要在我们部队搞一套自己的东西。”

说着,毛泽东把国民党发的《步兵操典》、《野外勤务》、《作战指导纲要》交给萧劲光。

萧劲光接受了毛泽东的重任,决心为部队的正规化训练编出个小册子。当时,部队里文化人不多,他只有自己动手写教材,先写出了夜间训练、轻重机枪的使用等等,从一般军事常识到单兵战术,他都理出了一个小册子。

经过半年多的理论和实践,部队的军事技术有了很大提高。特别是开展的创造特等射手活动,取得了突出成绩。以步枪卧姿射击为例,1937年100米环靶,命中率只有47%,而1938年200米灰靶射击,命中率就提高到87%,到了1939年,特等射手250米命中率为94%。每班至少有三名特等射手。

中央领导和边区政府领导观看了留守兵团的军事训练表演,都很满意。毛泽东勉励萧劲光要加紧努力,第二次兵团首长会议时,颁布一系列条例和规定。这些条令条例和制度的建立,使部队面貌大为改观。“有了法,就按法办事。”毛泽东进一步提醒萧劲光。

1939年,留守兵团为了推广这些制度和原则,开设了一期又一期的训练班。先是骨干训练班、射手训练班、参谋训练班,最后发展到兵团首长参加的军事研讨班,形成了空前的学习军事的热潮。文化和军事知识的逐渐积累,使高级将领们开始用理论去解决现实问题。

这正是毛泽东真实意图所在。他要通过身边这块“试验田”,既为陕甘宁边区铸造一支红色劲旅,又为未来建立正规化军队,打击日寇奠定了基础。萧劲光明白毛泽东的真实意图,而且努力实践着这一意图,取得了满意的成绩。

陕北地区本来就地寒土瘠,人民生活艰苦,为战争他们付出了许多。抗战初期,国民党政府根据国共两党达成的协议,每月拨军饷60万元,香港汇款万元。这些款项成为边区建设、发展的重要来源,但蒋介石一直拖欠着八路军军饷。

1939年2月,由于日寇向根据地大规模扫荡,实行封锁,陕北地区军队增多,延安地区粮食问题再一次严重了起来。军民只能依靠红薯、土豆和南瓜等充饥。日食三分饱的人不计其数,饿死者也有之。国民政府对我陕北大本营也实行双重封锁。八路军和边区政府赖以生存的口粮和费用就只能由边区人民分担了,人民的负担也加重了。

边区人民的负担加重了,人民有怨言,有的人甚至骂起了毛泽东。1939年秋季刚开始,各种不利的消息袭向了延安。

几天之后,毛泽东召见了大本营党政军负责人的高岗、林伯渠、萧劲光。毛泽东开口便问道:“你们谁知道陕北这地方哪些年饿死人呢?”

毛泽东望了望三人,接着说:“不错,我们到陕北来,是来干革命的。现在日本帝国主义、国民党顽固派要困死、饿死我们。怎么办?”他的目光紧紧盯着面前的3个人,“我看只有三个办法:第一是革命革不下去了,那就不革命了,大家解散回家。第二是不愿解散,又无办法,大家等着饿死。第三是靠我们自己的两只手,自力更生,发展生产,大家共同克服困难。”毛泽东说道。

不久,中共中央就向全边区党政军民学发出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一个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在陕甘宁边区开展起来,中央机关、各级领导都以身作则地加入了这个行列。

毛泽东、朱德、周恩来、任弼时都加入了劳动的行列,边区人民和党要用行动解决温饱问题,打破敌人的封锁。一架纺车搬进了萧劲光的窑洞。从那天起,萧劲光每天都要抽出一段时间纺线。一开始不适应,慢慢地也逐渐适应了这一节奏,纺出的纱也均匀起来。

在中央领导和萧劲光的带领下,留守兵团在大生产运动中业绩辉煌。1939年冬天开始,第三五九旅开进荒芜人烟的南泥湾,第三五八旅开进虎豹出没的大、小凤川,烧荒屯垦,一年就达到自给有余。毛纺厂、被服厂、鞋袜厂、皮革厂、木工厂、煤窑、砖瓦窑、瓷器窑越办越多,运输业、商业等多种生产经营活动越搞越红火,留守兵团的部队成了陕甘宁边区大生产运动的一支生力军。

1942年,全边区共开荒近百万亩,使边区耕地面积达到了1338万多亩,粮食总产量达184万石,全边区总粮食消耗量为162万石,出现了22万石余粮。边区大部分群众做到了足食,一部分做到了自给有余。棉花产量173万斤,1至9月生产棉布15840大匹,自给率达73%。毛泽东提出的“丰衣足食”的目标基本实现。

在人民领袖毛泽东的领导下,留守兵团不仅壮大了队伍,而且实现了生产自给,巩固了延安大本营,扩展了革命根据地。

同类推荐
  • 马克·扎克伯格:后乔布斯时代的传奇

    马克·扎克伯格:后乔布斯时代的传奇

    Facebook是什么?这个问题恐怕连Facebook的创建者马克·扎克伯格(MarkZuckerburg)也说不清楚。有1000个人使用Facebook,就有1000种关于Facebook的定义。对于喜欢收发信息的人们而言,它是一个发布、收取信息的平台。Facebook是全球最大的信息发布平台,也是互联网上最大的分享网站。截至2011年12月31日,Facebook的网页上每个月有近75亿张图片、2000万个视频和6000万则新闻、日志之类的新内容上传。这里上传的信息量如此之大,以致扎克伯格不无骄傲地说:“我们拥有整整一个世代里最具威力的信息传播机制。”
  • 安康历代名人录

    安康历代名人录

    本书由李厚之、张会鉴、郑继猛三人合作纂辑。李厚之和张会鉴二位先生是安康文坛上的高产作者,也是出了名的“黄金搭档”。为了编著此书,他们查阅了大量史籍,搜集了很多史料,作了多年的资料准备。
  • 刘邦传刘备传赵匡胤传朱元璋传(超值金版)

    刘邦传刘备传赵匡胤传朱元璋传(超值金版)

    出身再贫寒也能享到大富贵,地位再卑微也能赢得大荣耀。不靠身世不靠人脉不靠财富只靠奋斗,《刘邦传刘备传赵匡胤传朱元璋传(四大草根皇帝奋斗史超值金版)》看史上最牛四大草根皇帝如何从贫贱底层崛起翻身到权力高层。本书以草根的视野草根的笔触书写草根皇帝的成功传奇历程!本书由禾君编著。
  • 安防人的创业史

    安防人的创业史

    本书是中国安防行业第一本歌颂安防企业家的书。书中记叙、描写了湖北省安防行业十二位优秀企业家艰难曲折的创业历程,真实地再现了这些企业家顽强拼搏的感人故事。他们敢想敢做,拥有火一般的热情与果敢执着的气质;他们有永不服输、永不放弃的精神,无畏无惧、勇往直前的勇气;他们创造了自己独特的管理方式、经营战略和企业文化;他们肩负伟大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为安防事业,为人类生活的和谐与安宁,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这12位安防创业家,只是众多安防人创业的一个缩影,还有更多成功创业者可歌可泣的故事值得我们去歌颂。
  • 在世界尽头拈花微笑:李叔同与苏曼殊

    在世界尽头拈花微笑:李叔同与苏曼殊

    李叔同与苏曼殊,看似人生缺少交集的两个人,却都在清末民初的大变局中由热衷革命到心灰意懒,摆脱俗尘,遁入法门。本书以详实史料、细腻文笔,倾情抒写了李叔同和苏曼殊传奇而绚丽的一生,带你深入他们独特的内心世界,品读他们人生中的聚散离合与悲喜情愁,还原最真性情的两位多情才子。
热门推荐
  • 登鹳雀楼

    登鹳雀楼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栀情

    栀情

    她,本是一朵栀子花,却意外修得人形。金柯将她收为入室弟子,可他的另一个徒儿,却百般捉弄她,并不乐意她成为自己的师妹。尽管知道他不喜欢她,但她还是默默爱上了他,尽管知道他们没有结局。她笑道:只要能在他身边便好,看着他修仙,娶亲,已是莫大的幸福。
  • 如若陌生是为在相认

    如若陌生是为在相认

    她本可以高高兴兴的等着自己今生的缘分安安心心过完此生,纵然身世在卑微可有师傅在,但是上天注定是不公平的此生注定是悲伤的。我和他纵然在有缘也是孽缘!我爱极生恨所以我不恨,更不恨你,我们相遇错,相识错,相知错,皆皆错。怎样怎样才可以救她以命抵命可以吗?她在哪?难道世上在无她了吗!试问这六界还有谁能让魔界王君相随而逝,能让高高在上的帝尊为她足足着了一千年的丧服素衣。
  • 大叔不可以

    大叔不可以

    “苏楚烟,在这个欲望冲刺在每个角落的年代,我想带着你一起看细水长流,慢慢变老!”初夜之后,宋毓斐深情的望着苏楚烟,笑的柔和。“宋毓斐,如果你敢骗我,敢对不起我,敢委屈我……哼,我以异能者的名义引一场诅咒,让你后悔一辈子!”只是那一刻,他们看不到未来发生的一切,更不知晓双方的命运都控制在别人手中。猜忌、误会、背叛、诅咒……面对那个让她背负一切的幕后黑手,当爱已穷途末路,他们该将何去何从?
  • 念念所安

    念念所安

    我们都曾迷惘在青春的路上或前行或驻足在轰轰烈烈的爱情过后我们都已成长为自己所期待的那样
  • 重生之梦与实无悔

    重生之梦与实无悔

    有没有想过,没有惨烈,也可以回去!有没有想过二十几年三十几年做过多少错误的选择,有没有因为当时的年少无知错过自己最爱的人,有没有想过就算自己平凡或不平凡也想回到以前改变一些我们认为重要的人或事。我的故事就在此刻书写,希望可以让你们拾回一些遗憾
  • 黑道妈咪:惹上腹黑病夫

    黑道妈咪:惹上腹黑病夫

    【每日分时多更】她是狠辣美丽的黑帮女老大,他是病弱腹黑的神秘家族掌门人。当两个不同世界的人相遇,谁降服谁?“我不过就是借了你的种嘛,何必这么吝啬的……”
  • 一念执著

    一念执著

    他说,大约你的眼里只有他,春夏秋冬,你看不到我爱你的模样;他说,看你在他身边,在我天边;他说,亲爱的陈小姐,你太冷了,我来抱抱你。一念起,生命里都是你,我路过无数风景,但愿你还认得我眼睛。陈格,我爱你。
  • 陆先生余生请指教

    陆先生余生请指教

    上辈子,她把渣男当成自己的一切,把绿茶闺蜜当成对自己的知己,把对自己掏心掏肺的男人当成无与伦比的坏人。这辈子,她重新回到了10年前,一切才是刚刚开始。玩渣男,揍绿茶,宠老公,闯娱乐圈,开商界,她样样精通。 1v1宠文.
  • 我的人生惨被直播

    我的人生惨被直播

    人生如戏,全靠演技。一直到楚南老去的那天,全世界仍未知道:真实的情况是他演了全世界,而非全世界在演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