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702800000005

第5章 走到地球另一端(3)

而Serena则是一个会在感恩节前一夜在酒吧里喝得烂醉,会拿着酒瓶子跳上某人的摩托车后座的天真、随意、直率的女孩。她在醉酒之后干的那些错事,比如说和Blair的男朋友上床,在后来被她的情人们知道后他们不仅不生她的气,反而对她更加着迷,说:“Ilove you for who you really are.”我的一个美国朋友,他的女朋友就是一个每周出去喝酒,生活很随便的女孩儿,有一次他喝醉了,就很痛苦地跟我说:“She goes out, she gets drunk...that tortures me...but...but I love that...I don’t know why! The more she does it, the more I like her...”(她总是跟别的男人出去约会,喝得醉醺醺的,把我折磨的够呛……但是……我居然还是那么爱她……我也不知道这是怎么了!她越这样不着调,我竟然越爱她……)

美国人对于酒精的热爱其实是他们对一种随性的生活态度的崇尚。每个人在现实生活中都得装孙子,而只有在周五晚上的酒吧里大家才能放下面具,在酒精的作用下忘记一切。 “Work Hard, PartyHard”是美国人最爱说的一句话,翻译成“努力工作,喝得烂醉”,就是说白天装孙子,晚上做自己。同时,也只有会工作、会放松的人才更加精力充沛,吸引异性,在社交圈里如鱼得水。

酒精让我们愚蠢,可谁又是生来聪明的呢?

记得出门带本书

亚洲的学生在美国学校里很牛——尤其是数理化牛气冲天。我高中时参加的那些数学比赛,台上的获奖者都是清一色的黄皮肤、黑头发,让我这个站在后面的亚洲人很无地自容。但是在我的高中里,几乎没有听说过哪个亚洲学生文学学得好。

很搞不懂我们这个以读书为荣的民族为什么现在没了读书的习惯,并且丧失了阅读的乐趣。我们中的很多人,从小到大就读课本上那么一点点东西,然后就是看看报纸翻翻八卦,这大概就算是一生的阅读了吧。

要是问起来还很理直气壮:“读书有什么用?这些东西电视上都有!”、“太忙了,没时间读书。”在我看来,这是因为我们没有阅读的习惯。美国人会利用一切时间来读书:车上,飞机上,做家务的间隙,等等。美国人有各种各样的毛病,但是热爱读书这一点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美国人读书是全民性的。从收入很高的家庭到靠救济金吃饭的家庭,都有读书的习惯。在得梅因,只有非常穷的人才会坐公车,因为每家都有车。我每天在坐公车的时候都会观察车上的人,发现大部分人都拿着书在读。

记得是刚入春的一天下午,我上车后发现钱没带够,正在窘迫时司机喊了一嗓子:“谁有零钱?这个姑娘忘带钱了!”

我一转头,发现车里那些灰头土脸的流浪汉,还有那些裹着不合身的大棉袍的大妈们几乎同时抬起头来——他们手中基本上都拿着一本书!马上,一个拎着大蛇皮袋子的流浪汉打扮的人放下了手上的书,从口袋里掏出了一把硬币:“来,给你。”

我感激地接过钱,忙说“谢谢!谢谢!”。他微笑着摆摆手,又坐回去看书。

他看的是一本泛黄了的《圣经》。

我不会忘记那些夏日的下午,在我跳上车,交完钱后,坐在座位上观察那些乘客。我看见,明媚的阳光透过窗外的树叶,星星点点地在那些布满皱纹的老妇人的脸上跳跃,在她们的那些打开的书页上舞动。到了该下车的时候,这些穷苦的老妇人小心地拿出书签来,夹在书里面,然后把书放进她们破旧的包里。

仿佛那一本书是什么圣物一样。

公共汽车是一个小小的社会。这里只有买不起车的穷人,还有非常少量的一些不到开车年龄的学生。得梅因是个小城,所以大家往往都认识,每次上了车,和熟人打一声招呼,乘客们就坐下拿出一本书来看。

我一直认为这样做对眼睛不好,但美国人似乎压根儿就没有这种观念。“莎拉,你这样会把眼睛看坏的。”在我们去体育馆打扫卫生的路上,美国接待家庭里的妹妹莎拉打开了车后面的灯,在摇晃的车厢里借着那一点昏黄的灯光看书。“谁说的,”莎拉摇头,“我一直这样看。”我不是提倡在车内看书,但是这种抓紧一切时间读书的习惯的确令人惊叹。

当我和我的接待家庭一起在佛罗里达州的奶奶家度假的时候,一天晚饭后,奶奶忽然说想让我们全家一起玩智力游戏。我、莎拉还有克里斯汀都在房间里看小说。我们三个人都答应了,但是没有一个人动。后来还是美国妈妈过来劝我们:“奶奶好久都没有和我们在一起玩游戏了,咱们都去玩一玩吧。”

于是,我们三个人没精打采地走到外头,坐在地上开始玩那个游戏。游戏实在是无聊,但我们也不好扰了奶奶的兴致,只有继续玩下去。忽然,莎拉很气愤地叫了起来:“放下!把书放下!”我抬起头来,看见接待家庭的爸爸正偷偷地把藏在沙发底下的书拿起来看。“你们先玩你们的呗,到我了我就出牌,”爸爸嬉皮笑脸地说, “什么都不耽误。”“不公平!”克里斯汀也叫了起来,“凭什么就你看书啊。”这时莎拉气鼓鼓地站了起来,走进房间,还把门一摔。

“莎拉!”美国妈妈不满地叫了一声。

“莎拉走了,我也不想玩了。”克里斯汀抓住机会,马上站起身来进房间看书。

我转过身来看看美国爸爸,他已经坐在沙发上在看书了,还把身子转了过去,生怕别人又打扰他。

美国妈妈无奈地摇了摇头,马上转过头来对我说:“Gogo,咱们三个人玩吧。”

我只好点了点头,继续玩那无聊的游戏。

我非常佩服妹妹莎拉的一点就是她的读书习惯。她几乎是以每天一本书的速度在读书。她是完全离不开书的。每周末她都去图书馆借上七八本书,一周以后去还,再借新的。她在海滩上晒太阳的时候戴着墨镜看书,在超市工作的时候利用二十分钟的休息时间看书,在课间看,在等人的时候看。

我的一个非常要好的朋友克里斯汀娜,来自一个非常优越且受教育程度非常高的家庭。她的父亲斯坦福毕业,她的母亲曾经是一名记者。在她去爱荷华州立大学荣誉学生新生报到的时候,她的家人把我也带了去,好让我更了解美国的大学。

那天早上,我、克里斯汀娜和她爸爸坐在教室里听辅导员讲解——她的妈妈还在家里,下午开车过来。我记得辅导员提到了一本书,并且希望学生们在暑期看完。克里斯汀娜的爸爸当即拿出iPad,上了亚马逊网站,在一分钟之内就把实体书买了下来。他还小声地对克里斯汀娜说:“嘿,发个短信给你妈妈,告诉她我已经买下了实体书和电子书,并且已经把电子书发到她的kindle(亚马逊网站发行的电子书)上了,所以她现在就可以看了。”

这种高科技、高效率的阅读非常令我震惊!网络与电子书的普及能够节省下来多少时间啊!但是震惊之余,我还是有些不解:这是克里斯汀娜的作业,为什么她的全家都要看呢?她的家人工作都很忙,他们有时间看吗?

晚上吃饭的时候,我问了克里斯汀娜的妈妈——杰西卡夫人——这个问题,她一脸惊讶:“我们当然要看啊!我们要是不看的话,跟克里斯汀娜不就没话说了吗?”

然后,她故意压低声音跟我说:“那样她就会嫌弃我们这对老夫老妻不与时俱进了!”

“嘿!”克里斯汀娜哈哈大笑,“我可不会嫌弃你们的!”

书籍,在美国的家庭中是一架桥梁。每天饭后,家庭成员就会聚在一起,讨论自己正在阅读的书籍,从而使家庭成员的关系更加亲密。

那么,美国学生的读书习惯又是怎样的呢?

我的朋友可拉,AP成绩几乎都是满分,SAT和ACT的成绩也近乎满分,当我问到她到底是怎么学习的时候,她简单地回答:“就是读书啊。”

在美国,想要取得好成绩,唯一的方法就是阅读。美国人重视批判思考与独立写作的能力,而大量阅读则是培养这种能力的最好途径。所以美国的学校在学生很小的时候就要求学生读经典作品,而且是大量地读。

那么,我们会不会想:一个十几岁的孩子,能读得懂像是《奥德赛》《罪与罚》这样的作品吗?

伊塔洛·卡尔维诺,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给出了这样的解释:

这种青少年的阅读,可能(也许同时)具有形成性格的实际作用,原因是它赋予我们未来的经验一种形式或形状,为这些经验提供模式,提供处理这些经验的手段,比较的措辞,把这些经验加以归类的方法,价值的衡量标准,美的范式:这一切都继续在我们身上起作用,哪怕我们已差不多忘记或完全忘记我们年轻时所读的那本书。当我们在成熟时期重读这本书,我们就会重新发现那些现已构成我们内部机制的一部分的恒定事物,尽管我们已回忆不起它们从哪里来。这种作品有一种特殊效力,就是它本身可能会被忘记,却把种子留在我们身上……

的确,小时候读的东西,在长大后可能不记得细节,但是对于那些还没有进入社会的青少年而言,经典以一种震撼人心的方式塑造着孩子的性格,告诉他们什么是善与恶,什么是人性的矛盾。而这些书,在成年后重读,能够获得更多更深刻的感受。

第一次带美国的妈妈去Central的时候,正好是午餐时间。因为Central不是一所完整的高中,所以没有食堂,所有人都带着午餐,在自习区或者坐在走廊上吃饭。我们走进去的时候,虽有打闹的、踢自动售货机的孩子,但是大部分人都坐在沙发上或者地上看书。我记得非常清楚的是,有一群坐在地上的女孩围成一个圈,其中的一个正在大声地朗读莎士比亚的戏剧,其他的女孩都在仔细地听着,时不时咬一口手里的三明治。

吃饭的时候读书,是Central Academy学生的常态。但并不是每个人都那么热爱读书,而是Central有每天读二十页书的任务,而且小测试不断。我读《卡拉马佐夫兄弟》的时候,有一次拖到周日晚上还有几百页没读,网上连个好的总结都找不到,当时急得我直跳脚,后悔这周没努力。但是当我给在美国的其他中国留学生打电话时,大家连作业都没多少,更不用提读大部头的小说了。我感叹:好学校真的就是不一样。而这“好”字,恰恰就体现在阅读量上。

当我在美国高中学历史的时候,曾经不停地回想在中国高中学到的方法:画表格,理时间,编口诀。记忆、记忆、再记忆,但是完全没有效果。美国短短的历史,课本却有一千多页,老师还打印出大量的文献让我们阅读。但是中国几千年的悠久历史,课本就是那么薄薄的几册,完全没有细节,仅仅是记概念,记定义。

刚开始我怎么也读不进去,后来每天晚上读一章,后半年才算读得进去了。可是那么多东西,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重点,而且老师也不给画重点。我很苦恼,于是给可拉打电话。她高二的时候选的AP美国历史,轻松地拿了满分。

“可拉,我快死了!”我一开口就说,“这破历史怎么这么多东西啊!怎么一点重点都没有啊?”

她有些不解地回答:“有了重点那还是历史吗?历史上的每件事都很重要啊。”

同类推荐
  • 十三经开讲:孟子开讲

    十三经开讲:孟子开讲

    本书先述孟子传略,然后分别讨论《孟子》一书的作者及其成书经过、《孟子》的主要内容、《孟子》经学地位、《孟子》的哲学思想等。其中对孟子的性善论、仁政论、修养论、天命论、处世论以及许行、杨墨批判论,作了较深入的分析。此外,关于《孟子》的文学成就、《孟子》研究历史及《孟子》的研究方法亦逐次叙及,旨在引导读者从新的角度梳理并探索《孟子》的精深思想。
  • 阿拉伯人的历史与文化

    阿拉伯人的历史与文化

    本书是一本有关阿拉伯历史文化方面的综合性普及读物,包括阿拉伯人的起源、个个民族部落的历史传说、民族分合演变、宗教信仰、王朝兴替、文化艺术、科学技术等诸多方面,以历史时间为先后顺序,选择了阿拉伯历史上重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独立成篇,且配以适当图片,内容丰富、雅俗共赏。
  • 寻龙点穴:中国古代堪舆术

    寻龙点穴:中国古代堪舆术

    堪舆是博大精深的学问,也是中国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本书作者试图从历史文献解读风水,探寻古代原初形态的风水文化。堪舆并不等同于一些乱七八糟的江湖风水,读者应该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既不要全盘否定,也不宜拔高。作者更是希望通过参与对堪舆的研究,还堪舆真面目,给予其科学的评价。
  • 茶之书

    茶之书

    自冈仓天心的英文著作TheBookofTea(《茶之书》)1906年在美国出版,立刻获得了世界性的声誉,进入了美国的教科书,至今已有十几种语言译本,百年畅销不衰。冈仓天心以"茶道"为切入口,娓娓道来,条分缕析地剖陈日本古典美学的精髓,通过茶道的产生、流传、仪式及其背后的哲学思想,来解释东方日本的生活艺术和审美观,为西方人理解东方文化及艺术之美打开了一道迷人的回廊,由此也被欧美人士誉为是日本第一次向世界输出文化观念的代表作。影响世界110年最富有诗意的世界茶典,以优美文辞入选美国中学教科书!一百年来用英语介绍东方思想的最富有洞察力的著作之一。
  • 中国人最易误解的文史常识

    中国人最易误解的文史常识

    本书旁征博引,为你讲解近300条国人误用至今的文史常识,分析易错的文史常识的来龙去脉,辨析易错的礼仪知识、容易混淆的词语用法、讲述有特定含义的历史典故、揭秘丰富多彩的民俗……在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历史故事中,让你恍悟文史知识的真正用法,避免误用的尴尬,增加国学知识,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本书既是编辑、记者等文化工作者及学生的案头工具书,也是一本趣味盎然的历史枕边书。打开本书,带你进行一场充满奇趣的文化旅行,让你轻松掌握近300条文史常识的准确用法。
热门推荐
  • 忎

    行人事,方为人。人是善良的妖,妖是邪恶的人。在这个强者为尊的世界里,弱肉强食是唯一法则,但我偏要打破法则。天道喜爱杀戮,但我偏要逆天而行。以忎之名,救济苍生!
  • 斗罗之位面之旅

    斗罗之位面之旅

    一名少年死后成为了位面之神的传承者为了成为位面之神少年开始了他的位面之旅
  • 蜜宠萌妻:阔少的诱捕计划

    蜜宠萌妻:阔少的诱捕计划

    【全文免费,正文已完结】他是帝都人尽皆知的花心阔少,换女人勤过换衣服,行房事多过行善事,却栽在他的小萌妻手上,被驯服地彻彻底底。一眼情深,他将她诱骗到身边,宠她上天、护她如宝,溺爱入骨。某天,有个男人居然找上她,声称要带她回去交配!敢对他的女人有想法?一定是不想活了!他大怒:“把这家伙拖出去烤了!”为了保险起见,他果断先将她吃干抹尽,据为己有。交配这种事,当然该老公亲力亲为!【甜腻宠文~女主呆萌甜、男主腹黑逗,每天更新~求收藏、求推荐票、求打赏~】
  • 当生活碰上爱情

    当生活碰上爱情

    你曾有一个人在夜晚抱着手机等待另一个人回复你消息吗?你曾有一个人在压力山大的生活中坚持下去吗?你曾有感慨时间过的如此快吗?……
  • 狂战仙武

    狂战仙武

    前路已断,传承消逝!这个世界又该何去何从?被封弃的世界,神秘起源地,不可思议的天资异象,不一样的武侠!来自地球的少年能否打破千百年的境界?这一切尽在狂战仙武!让我们一起跟随林牧演绎一段热血的传奇!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甜婚可期

    甜婚可期

    桥城有名的倒贴女施洛走了一趟鬼门关,醒来时,不认识自个爹妈,更不认识她从小就想倒贴的费清屿。“你当真不认识我?”费清屿冷笑,这女人为了吸引他的注意力,真是花样百出。施洛斜睨,霸气回怼:“我需要认识你?”众人惊呼:不得了,桥城不仅落下一场陨石雨,有名的倒贴女还不倒贴了,稀事啊,罕事啊。**某天,费教授单手支着下巴,眸底染情:“夫人,让为夫倒贴你,可行?”“你想怎么倒贴?”施洛似笑非笑。“只要夫人吱一声,要星星绝不给月亮。”【高冷的外星女王VS宠妻狂魔天体生物学家】
  • 神秘尼泊尔

    神秘尼泊尔

    《神秘尼泊尔》是作者行走在尼泊尔过程中所见所闻的一些心得体会,还有以绘画的形式展现的当地有特色的建筑景象。绘画作品中除了行程中的现场速写,大部分作品是回来后的创作作品,采用较为写实的表现方法,以此来展示尼泊尔庙宇建筑的神秘和神圣。为了更好地说明写生、创作中体会,每件作品都写了创作的切身感受,以此让读者能够更加清晰地了解作者的表现方法和心得。同时还附有尼泊尔旅游的路线、费用和攻略,可供去尼泊尔出行参考。
  • 在九十年代升职加薪

    在九十年代升职加薪

    陈知年聪明、坚韧、隐忍、能吃苦,有些利己的小狡猾,但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正能量。1995年大学毕业后,拒绝分配的工作,背着包袱,揣着梦想只身来到大城市闯荡、奋斗。从小助理开始,一路升职加薪,成为职场大杀,再到女霸总,爱情事业双丰收。没有金手指,但有脑子。
  • 明月照不尽离人

    明月照不尽离人

    “妈咪,我想找爹地”“妈咪,我只想我们一家人能在一起”“妈咪生我想要个妹妹来保护她”“妈咪,妹妹跟着隔壁小子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