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695400000054

第54章 《李氏音鉴》的“切异粗细”理论(1)

王为民

内容提要《李氏音鉴》的反切原理应分唇音反切和非唇音反切两类。《李氏音鉴》的“切异粗细”理论只适合非唇音反切,即被切字的介音与反切上字和反切下字“粗细”一致,但若要具体确定被切字介音则必须同时考察反切上下字,其规律符合本文提出的16种推导式。由于李汝珍认为唇音“音皆一律,粗细不分”,故唇音反切原理不符合非唇音反切原理。仔细分析唇音反切和《李氏音鉴》的音系格局,唇音字不存在由合口转为开口的现象。

引言

关于《李氏音鉴》的反切原理,杨亦鸣(1992)认为被切字的介音由反切上字决定,并指出这一原理不适用于唇音字,唇音字只有两种介音,粗音声母的介音一律为准,细音声母的介音一律是。陈雪竹(2008)认为“李氏创制反切时遵循反切下字与被切字介音相同或‘粗细’一致的原则”,并由此推论“博盘粉”三个粗音声母为合口呼,“满”母中部分为合口呼,部分为开口呼,体现了唇音字由合口向开口转化的开端。不过陈雪竹认为《李氏音鉴》中“唇音字合口的性质不是韵母具有明显的韵头,而是由于唇音声母发音时具有撮唇的趋势,影响到整个音节在听觉上接近合口呼。”通过考察《李氏音鉴》全书特别是卷六《字母五声图》的反切,我们认为《李氏音鉴》的反切首先必须分为唇音反切和非唇音反切两类。就非唇音反切而言,杨亦鸣(1992)和陈雪竹(2008)都没有搞清楚李汝珍“切异粗细”理论的真实内涵。其实“切异粗细”是指被切字与反切上下字“粗细”一致,但要具体确定被切字的介音,则必须同时考虑反切上下字,其规律符合本文提出的16种推导式。非唇音反切的原理不能应用到唇音反切上来,且不能由此推论部分唇音满母字存在由合口转为开口的现象。

一、非唇音反切

杨亦鸣(1992)在讨论《李氏音鉴》的反切原理时虽未明确将该书的反切分为“唇音反切”和“非唇音反切”,但其结果却是明显的,他认为李汝珍的“粗细理论”不适合唇音反切。这里所谓的唇音反切是指反切上字为唇音字的反切,至于反切下字为唇音字的反切李汝珍没有明确讨论,杨亦鸣(1992)也没有论及。

李汝珍认为开合两呼声母为粗音声母,齐撮两呼声母为细音声母;合撮两呼韵母为粗音韵母,开齐两呼韵母为细音韵母。由《李氏音鉴》的反切实例可以看出,粗音声母下可以有粗音韵母,也可以有细音韵母;细音声母下可以有细音韵母,也可以有粗音韵母。这就是李汝珍所谓的“切异粗细”理论。那么什么是“切异粗细”理论,李氏为什么要提出“切异粗细”理论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看一下李氏对构造反切的要求。

李汝珍在卷二第十三问“切分粗细论”中提出“故凡切字,必使母韵相等,粗细相同,苟失其当,则声因之而讹。”这里的“母韵相等,粗细相同”是什么意思呢?我们认为这里的“母韵相等,粗细相同”是指反切上字与反切下字及被切字粗细都相同。我们的根据是李汝珍在卷三第二十三问“切音启蒙总论”的论述。

或曰:“今有人焉,而于花下徘徊,子将何以切之?”对曰:“瓜也。盖取观花二字而为切也。”敢问:“易观而为看,切亦同乎?”对曰:“否。母不同也。看花乃夸,非瓜也。”敢问:“观看二切,以音辨之,观近而看远者,何也?然则切有误乎?”对曰:“此切异粗细耳,非误也。瓜音所以近者,盖瓜本粗音,观与花亦粗,以粗切粗,母韵等,故音近也。至于夸字,虽亦粗音,而看属细,以细切粗,故有微异,其所以不失夸之本音者,盖花本粗音,以韵叶之,故无变也。若求尽善,则易看为空,母韵等而切音当矣。”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李氏是在“不失本音”的情况下运用了“切异粗细”理论的。那么到底是什么是“切异粗细”呢?

李汝珍在《李氏音鉴》卷二第十三问“切分粗细论”中作了这样的阐释。

敢问:“切异粗细何谓也?”对曰:“即如踟蹰二音,皆与长字同母。如切长则踟昂切;若以踟昂而为蹰昂,以粗细辨之,其音近于床矣。又如一元两音,皆与银字同母。如切银则一臣切;若以一臣而为元臣,则音近于匀矣。”

杨亦鸣(1992)以为这就是李汝珍“切异粗细”的全部内涵,于是以此为据提出了《李氏音鉴》“被切字介音由反切上字决定”的观点。陈雪竹(2008)也以此为依据认为“反切上字的确可以作为判定被切字介音的依据”。其实这只是“切异粗细”理论对声母粗细的要求,它对韵母也有要求。我们在《李氏音鉴》中也找到了内在证据,李汝珍在卷二第十五问“平分阴阳论”中提出了“仄别粗细”,在这里李氏对“切异粗细”进行了补充和说明。

敢问:“仄别粗细何谓也?”对曰:“仄别粗细亦犹切异粗细之义。彼以母言,此以韵言也。即如意见为宴,以意见而为意倦,则音近于院矣;又如智量为帐,以智量而为智旷,则音近于壮矣。以此推之,故凡切字,不惟母得其当,而韵亦必粗细得宜。以方就矩,以圆就规,自然上下则相应矣,呼吸则相通矣。”

为了便于讨论,下面我们把上面提到的两组反切的上下字和被切字的介音标出来:

踟准+昂准→长蹰[u]+昂准→床[u]一[i]+臣准→银[i]元[y]+臣准→匀[y]

意[i]+见[i]→宴[i]意[i]+倦[y]→院[y]智准+量[i]→帐准智准+旷[u]→壮[u]

第一组反切似乎说明《李氏音鉴》被切字的介音由反切上字决定,可是当我们了解到李氏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这段话,当我们了解到“切异粗细”的全部内涵之后,我们就可以发现第二组反切才真正代表“切异粗细”的内涵。我们看第二组反切,不但反切上字与被切字粗细一致,而且反切下字与被切字粗细也一致。第一组反切中的“蹰[u]+昂准→床[u]”和“元[y]+臣准→匀[y]”则不符合反切下字与被切字粗细一致的原则。

由此来看,杨亦鸣(1992)提出的《李氏音鉴》“被切字的介音由反切上字决定”的观点是对“切异粗细”理论理解不全面的结果。陈雪竹(2008)对《李氏音鉴》的“切异粗细”理论的理解与杨亦鸣(1992)的相同,但她认为“前人已经注意到李氏的反切与传统反切不一样,李氏要求反切上字的介音与被切字相同,但是却忽视了《音鉴》反切下字的介音,其实李氏对反切下字的介音也是有要求的。”她依据《李氏音鉴》卷一第七问“古今音异论”中李汝珍对“打”字反切的修订,提出《李氏音鉴》被切字的介音与反切下字相同或“粗细”一致的观点。当我们搞清楚到“切异粗细”理论的真正内涵之后,我们就不得不说,“切异粗细”对声母和韵母的要求是同时的,二者不能割裂开来。从这个角度说,杨亦鸣(1992)和陈雪竹(2008)的观点都是正确的,但都是不完整的,只不过杨亦鸣(1992)的观点“被切字的介音由反切上字决定”概括不周而已。若将杨亦鸣(1992)的观点改为“被切字介音与反切上字介音相同或‘粗细’一致”,则与陈雪竹(2008)的观点正相对应,只不过一个关注的是反切上字的介音,一个关注的是反切下字的介音。这是杨亦鸣(1992)和陈雪竹(2008)都能从《李氏音鉴》反切中找到支持自己观点的论据的根本原因所在。

但是仅根据被切字与反切上下字介音粗细一致的原则,我们仍然不能具体确定被切字的介音。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根据反切选择被切字的介音呢?对此,杨亦鸣(1992)提出了两个规则:

进而杨亦鸣认为:“虽然声母与韵母的粗细不统一,但每个音节介音本身却是确定的。由此可知,在一个声母中,粗音韵母和细音韵母只有该声母本身所具有的两种对立模式:a.准(细)-[u](粗)b.[i](细)-[y](粗)”,“李氏的被切字的介音是由反切上字决定的。”

我们认为其实杨亦鸣(1992)提出的两个规则是正确的,仅仅是他在推论的过程中忽视了声母的粗或细皆由两种介音决定。如果杨亦鸣(1992)能注意到这一点,他就不会提出“被切字的介音由反切上字决定”的观点。例如,如果反切上字是粗音声母,其介音是[u],这时如果反切下字是粗音韵母,那么被切字只能选择合口呼,也即被切字的介音是[u],这就是杨亦鸣所说的“被切字的介音由反切上字的介音决定”的情况。但是如果反切上字是粗音声母,其介音是准,这时如果反切下字是粗音韵母,那么被切字也只能选择合口呼,也即被切字的介音是[u],这时就不能说“被切字的介音由反切上字决定”了。

既然杨亦鸣(1992)提出的两个规则是正确的,那么他的根本面目是什么呢?我们认为只有将规则一和二中准、[u]与准、[u]、[i]、[y]之间及[i]、[y]与准、[u]、[i]、[y]之间视为数学上的排列关系才能使规则一和二的本来面目呈现出来。而且这种排列也必须符合声韵拼和的顺序,即准、u]或]、y]必须排列在准、[u]、[i]、[y]的前面。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到P12×P41+P12×P41=16种推导式:

由这16种推导式可以看出,反切上下字的介音与被切字的介音之间的确存在李氏所谓的“粗细相同”的关系。这16种推导式在《李氏音鉴》中都有对应的反切实例:

(1)葱苍松切(卷三切音启蒙总论)(2)索三药切(卷三切音启蒙总论)

(3)春穿谆切(卷六字母五声图)(4)专珠渊切(卷六字母五声图)

(5)台唐来切(卷六字母五声图)(6)陈长银切(卷六字母五声图)

(7)桑松苍切(卷三切音启蒙总论)(8)丑垂柳切(卷三切音启蒙总论)

(9)雨秧五切(卷三切音启蒙总论)(10)吕两雨切(卷六字母五声图)

(11)恽雨吻切(卷六字母五声图)(12)圈区渊切(卷六字母五声图)

(13)医秧知切(卷六字母五声图)(14)秧伊姜切(卷六字母五声图)

(15)觉举娥切(卷四北音入声论)(16)津镌因切(卷六字母五声图)

至此,我们已搞清楚李汝珍“切异粗细”理论的真正内涵,即被切字与反切上下字粗细一致。由此可看出,无论说《李氏音鉴》的被切字的介音由反切上字或下字决定都是不全面的,因为我们发现还存在反切上下字都不能决定被切字介音的情况,如推导式(9)代表的情况:雨,秧五切。同时还必须注意,这种推导式不适合唇音反切的情况。

二、唇音反切

杨亦鸣(1992)认为非唇音反切规律对“音皆一律,粗细一致”的唇音声母不合适。粗音声母博、盘、满、粉各母内的字,不管属于哪个韵,其介音一律为准(单韵母[u]的介音也视为准),细音声母便、飘、眠各母的字,不管属于哪个韵,介音一律为[i]。陈雪竹(2008)主要讨论《李氏音鉴》“博盘满粉”四母的介音,她认为:

《音鉴》中“博盘满粉”母下注:“音皆一律,粗细不分。”也就是说这些字在中古不论开口还是合口,在音系中都读为了同样的呼法,因此中古的开合已经不能作为判断它们在《音鉴》音系中呼法的依据。所以这些反切上字虽然与被切字的呼法一样,但是它们的介音也与被切字的介音一样有待判别,不能用来说明被切字的呼法。

可见,从“博盘满粉”四母字的反切上字的情况不能得出它们读为开口呼的结论。而且因为“博盘满粉”母字的反切上字也都是“博盘满粉”母字,因此只根据反切上字不能明确它们的介音,应该找其他线索来判断它们的介音,这就是《音鉴》中的反切下字。

我们认为要搞清楚《李氏音鉴》唇音字的介音,首先必须搞清楚李汝珍所说的“音皆一律,粗细不分”是什么意思。要了解这一点,我们必须看看这句话的上下文。李氏这句话出自《李氏音鉴》卷一“凡例”十二:

母中所收各音以翻切论之,其中粗细最宜区别,第十三问言之详矣。今将五声图所列平音除无字空声,余皆各别粗细备录于后,其上去入粗细之分,亦皆仿此。此亦北音而言,若以南音论之,杭州读氈为庄渊切,苏州读猪为真诗切,皆与北异,惟江宁淮扬徐海等处于粗细之分,其音略近于北,盖南与南亦多未同耳。

一春:昌瞋超钗痴车搀抽差称细音充穿吹春疮粗音

二满:音皆一律,粗细不分

……

同类推荐
  • 多元文化语境下的虚构与纪实:V.S.奈保尔作品研究

    多元文化语境下的虚构与纪实:V.S.奈保尔作品研究

    本书是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成果。作者从奈保尔的生平经历与其多元文化写作背景、其作品的纪实与虚构特点、后殖民主义、从边缘到中心、旅行写作、离散性等角度入手,全面分析了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奈保尔的全部作品,研究其充满矛盾的文学实践,对其整体创作作出评判。
  • 莎士比亚悲剧集

    莎士比亚悲剧集

    莎士比亚悲剧集收集了莎士比亚戏剧中的悲剧经典集结成册,全书共3册,收集了《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四大悲剧和《罗密欧与朱丽叶》等名篇,本书以莎士比亚戏剧翻译家朱生豪的译本为底本,进行了精译精校,展现了莎翁戏剧的丰富性和精彩性。
  • 芦苇岸诗选

    芦苇岸诗选

    本书内容包括:黑森林、宽恕、寂静多美好、半山、爱的代价、生命之恋、草芥、访友、一杯水、夜里走失的孩子等。
  • 我们这一代读书人

    我们这一代读书人

    书中集中收录季羡林对陈寅恪、郑振铎、胡适、冯友兰等师友的回忆文章,勾绘出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群像,揭示他们各自或张扬或内敛、或率性或周正、或持正坚守或隐忍委曲……的人生性格及因此遭际的不同命运。每一个学者身影的背后便是一段20世纪中国文化变迁的历史。这些百年中国栋梁之才,与季老一道构成了20世纪中国学术和文化的风景线。那一篇篇温馨感人的文字向我们揭示了季老的识人之术与交友之道,并为我们认识和理解中国老一代读书人的家国情怀和兼济理想提供了一份最真实的知识分子心路档案。
  • 天下第一楼

    天下第一楼

    本书是著名编剧何冀平的剧本集,收录了她有代表性的两部剧作—— 《天下第一楼》、《德龄与慈禧》。《天下第一楼》主要讲述了名噪京华的老字号福聚德中发生的一系列故事:危机四伏的福聚德在掌柜卢孟实的苦心经营之下逐渐有了起色,但最终还是在东家两位少爷、员工、官府等内外逼压下走向了衰败。《天下第一楼》被誉为当代现实主义经典作品,至今演出五百余场,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经典保留剧目之一。同时,《天下第一楼》入选教育部新编初中语文教材。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世雄传

    世雄传

    一世英名,从重生开始,天赋异禀,步步踏上登天之路,五灵之体,五灵仙诀,助他提升实力,魔尊降世,人界浩劫中,他以一己之力率领修真者奋力抗衡。以破天武力扭转乾坤,以大悲之心拯救苍生,成就英豪,逆天成神!
  • 林散之

    林散之

    本书包括:奋发的青壮年时代、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七年流浪、高潮和衰退、灿烂晚年等篇章,介绍了林散之的一生。
  • 圣光道祖

    圣光道祖

    九域大陆万族林立,诸神逐鹿!一个从这里走出的神秘少年,踏上了属于自己的道,欲与万界天骄试比高,看谁主证道沉浮!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从天庭开始当大佬

    从天庭开始当大佬

    传说于万万界之外,九九天之上,有一座不沾因果,不入轮回的天庭。王玄意外被招为天庭成员,他发现天帝是一位美上之美,尊上之尊的大美女,更奇葩的是这座天庭不是仙人居住的地方,而是一个……刺客总会!拿着海神三叉戟的海绵宝宝:“刚用蟹老板大钳子做的蟹黄堡,谁要?”绿巨人:“核爆小拳拳锤你胸口!”圣哉:“别急,不修炼到能把你们摁在地上摩擦我就不出来。”当被害妄想症卡卡罗特和聪绝天地齐天大圣孙悟空相遇又会发生什么离奇故事?口吐芬芳柯南入侵黑暗大陆又会爆出怎样的黑料?工作狂人琦玉每天不休不眠的目的是什么?葫芦七兄弟镇压天地后和蛇精不得不说的秘密?小鲤鱼泡泡跃龙门后为何成为餐桌上的美食?!王路飞:以前我的目标是成为海贼王的男人,现在是星辰大海!王玄:女帝没人要,我抱走了啊……ps:恶搞轻松向小说,非完全同人,角色性格出入较大,酌情阅读。
  • 我叫笨小孩

    我叫笨小孩

    有人问我,怎么才二十来岁就想到写自传。我说,这和岁数没关系,既然经历过,总要把它们记录下来。有的人生来璀璨,竭尽所能去表演浓墨重彩;而有的人生来愚笨,就算拼尽全力,也只能前进一小步。而我,恰恰就是后者。
  • 我的老板是只猫
  • 最爱倾城暖妻

    最爱倾城暖妻

    六年前,爱情在叶安浅眼里容不得一粒沙子,面对背叛她选择了最偏激的方法!六年后,当她的小奶娃出现在楚少面前,他震惊道:“这是我儿子?”小奶娃道:“虽然我是你儿子,但你的女人几卡车都装不完,不解决完我可不叫你爹地!”听到这话,他不恼不怒嘴角上扬,果然是他儿子,性格够像。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