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695400000041

第41章 至人惟寂寞,庄周独多情:姚奠中老师的诸子学(3)

在第三节中,就具体提出“作注之要点”:“一曰字音:凡本读、异读、叶音之属属之。二曰字义:凡本义、引申、借义、通用之属属之。三曰名物:凡草木鸟兽、典章制度,异名同实,同名异实之属属之。四曰故实:凡史实掌故之出处始末之属属之。一二为训诂之事,三四为考据之事。”

清代的乾嘉学派以降,于考据训诂作出不少成绩,但姚老师也指出:“然其弊也,又多失之繁芜,故以王伯申、郝兰皋之博精,其所为书,犹多冗辞,此则剪裁之功,注书之要也。”

王伯申即清代著名学者王引之,伯申是字,江苏高邮人。其祖父王安国为吏部尚书,父王念孙为直隶永定河兵备道,皆以治名物训诂著称。王引之早年承家学,究心《尔雅》、《说文》、《音学五书》等,于文字、音韵、训诂之学深有心得。嘉庆四年(1799)为进士,以优异成绩径授翰林院编修,后擢升至礼部左侍郎。任实录馆、国史馆副总裁,道光七年(1827)晋工部尚书。曾奉旨勘订《康熙字典》讹误,撰成《字典考证》十二册。他著述众多,谥文简,后人辑有《王文简公文集》。王引之与其父王念孙并称高邮二王,是乾嘉学派的代表性学者。胡适评价:“清朝王引之的《经传释词》用归纳的方法来研究古书中词的用法,可称的一部文法书。”(胡适《国语文法概论》)

郝兰皋即郝懿行,兰皋是号,山东栖霞人,清嘉庆年间进士,官户部主事,经学家、训诂学家,长于名物训诂及考据之学,于《尔雅》研究尤深。著有《尔雅义疏》、《山海经笺疏》、《易说》、《书说》、《春秋说略》、《竹书纪年校正》等书。

姚老师能对王引之和郝懿行这样的国学大师的疏考提出异议,显示其国学根柢十分深厚。在批评了“犹多冗辞”后,姚老师举了例子,即郝懿行《释诂》“哉”训“始”,引证后批评说:“案此一段,除明‘哉昔为才’外,但举一有力之证即可,不烦多引。而正续《经解》诸儒之著述,繁冗尤甚,所以不免‘支离破碎’之诮也。”《经解》即《皇清经解》,乾隆年间太子少保、体仁阁大学士阮元主编,道光五年八月,始刻《清经解》,至道光九年九月,全书辑刻完毕,共收七十三家,一百八十三种著作,凡一千四百卷。咸丰七年九月,英军攻粤,书版毁失过半。咸丰十年,两广总督劳崇光等人,捐资补刻数百卷,并增刻冯登府著作七种,计八卷,此即“咸丰庚申补刊本”。同治九年,广东巡抚李福泰刊其同里许鸿磐《尚书札记》四卷,附诸《清经解》之后,是为“庚午续刊本”。

此书汇集儒家经学经解之大成,是对乾嘉学术的一次全面总结,包括顾炎武《日知录》、阎若璩《四书释地》、胡渭《禹贡锥指》、万斯大《学礼质疑》、陈启源《毛诗稽古编》、毛奇龄《春秋属辞比事记》、江永《周礼疑义举要》、惠栋《九经古义》、戴震《毛郑诗考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王念孙《读书杂志》、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阮元《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等。姚老师能说出“正续《经解》诸儒之著述,繁冗尤甚,所以不免‘支离破碎’之诮”这一句话,真可谓“一句顶一万句”了。如果不对上述著作至少有大致的了解,敢这样说吗?

前面说及,姚老师少年时就通读《十子全书》,“十子”者何人?乃清王子兴辑,包括老子、庄子、列子、管子、韩非子、淮南子、扬子、文中子和鹖冠子。在无锡国学专修学校(原名无锡国学馆)和苏州章氏国学讲习会学习时,更阅读并购买了大量新旧国学古籍,而江藩《汉学师承记》、曹聚仁《国学概论》则起了引导作用。后来章太炎先生去世,抗战爆发,姚老师和同学好友柏逸荪在南京东城树德里租住一个亭子间,两个人的书就有三四十个箱子,放不下,只有去掉床,把书箱一个一个连起来当床睡。后来南京被日本侵略者轰炸,柏逸荪和姚老师先后离开南京逃难,只有把几十只书箱忍痛抛弃。姚老师只带一个帆布箱,除了必须用的衣物,就是几本书——几本最基本的国学典籍。它们成了后来姚老师辗转教书的基本文献依傍。

1937年9月,姚老师逃难到安徽泗县,在柏逸荪帮助下,住进泗县文庙(孔庙)中安徽省立第六图书馆的一间房子里。馆员都跑了,只剩下馆长一人留守。在这段时间,姚老师又阅读了馆藏大量珍本善本古籍,如黄宗羲草创、黄百家续纂、全祖望完成的《宋元学案》,并参考江声《尚书集注音疏》、孙星衍《尚书古今文注疏》,而用三个多月时间完成了一部《古文〈尚书〉讲疏》,计三十万字,还撰写了《读拜伦〈哀希腊〉》在《淮北日报》发表。可惜这本《古文〈尚书〉讲疏》的书稿毁于流离和战火中。

1938年冬,姚老师和柏逸荪在泗县大柏圩办起了菿汉国学讲习班。“菿汉”是老师章太炎的号,即“大汉”的意思。正是此时此地,在国难家仇水深火热颠沛流离之中,姚老师精心制定了前面已经提到过的菿汉国学讲习班的“教条”十条:以正己为本,以从义为怀,以博学为知,以勇决为行,以用世为归,不苛于人,不阿于党,不囿于陋,不馁于势,不淫于华。

由此我们才能够理解《书注与读书法》第三节在批评了清儒著述“繁冗尤甚”后,点出了关键句:“此言为注者,但当求其义之昭晰而已。”笺疏注解古书,是为了能读懂古书,而所谓读懂,是为了“义之昭晰”。用今天的话来说,重点和核心是要把握古书中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的精神,进而弘扬传统的文明之光,而非斤斤于字句琐屑的陋儒小人儒。

《书注与读书法》第四节说:“上既明各书注之短矣,而其长亦可得而论。故读之之法,必先明其短长。盖各书之注,以其注意点之不同,故必偏废,然亦其偏废之故,而有偏长。”接着分为四类:一曰详训诂:汉儒之书是也。二曰明大义,宋儒之书是也。三曰备掌故,《文选》李善注是也。四曰重文法,一般世俗之文注是也。这四种偏长分别针对着不同的学习目的:一曰欲求深造,二曰欲求应用,三曰欲求多闻,四曰欲学写文章。那么,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学习目的而读古书,自然各有门径。

如欲求深造,则当先求训诂之通。欲求训诂之通,则当精研于文字形声之学,而后可以据之以明大义,而后可以因之以获新义,而后可以明前人之所未明,通前人之所未通,而后一经群经,至于诸子百家,无不淹贯,而必以一名一字之彻底始。

如欲求应用,则当首以大义为重。虽训诂之事,仍不可废,然于古注之中,但择其善者为依据,固不必一言一物,事事研讨之也。故一篇之内,要义不过数点,一卷之中,精华亦自有限,取其助我而已,何必尽详。

求深造、求应用是姚老师最着重的“读书法”。上面两段中,训诂、彻底和大义三个词下面都有着重号。也就是说,读古书,必须彻底搞清训诂,才能真正明白其大义,但不需要“一言一物,事事研讨之”,因为明大义是主要目的,训诂只是途径手段,本身不是目的。所谓大义,就是今日所谓民族的精神文明之光。

至于为“求多闻”和“学文辞”这两种工具性、实用性而读古书,姚老师是抑甚于扬的:

如欲求多闻,欲学文辞,则习掌故储其材,别文法以利其器可矣。然此于读书之事亦末矣。且为文者,首须“言之有物”,次须“言之有序”。亦即所谓“持之有故,言之成理”也。而有物,有序,有故,成理者,必先预之以学。故留意于掌故文法者,仅可为初学言之而已。

显然,姚老师读古书,治国学,追求的是其精神内核,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脉相承,而于企图“炫学”(求多闻)和“显才”(学文辞)来读古书者“道不同,不相为谋”。这正是章太炎先生研究和提倡国学之根本精神的继承和体现。故而,在最后一节,姚老师言简意赅地说:“要之,整理书注,为发扬固有文化中刻不容缓之事,惟与民国以来整理国故者之所为有别。”这里所谓“民国以来整理国故者”有注解标明:“时贤之整理国故者,恒以科学方法为标帜。然考其所为,亦仅为古书多增数解,又未必能合于原意也。至其造说不根,牵强附会者,尤不在少。所为益多,繁芜益甚,是国故终未能整理也。”这正是指“五四”以来胡适提倡“科学方法”和“整理国故”后所产生的一些负面效应,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演变,西方工具理性的弊病日益突出,章姚一脉相传的对待“古书”——传统文化的治学门径,不是值得学界深思吗?

在大别山逃难流离前后,姚老师曾有许多经历遭遇,参加抗日游击队而解散,任教于立煌师范(以国民党抗日名将卫立煌的名字命名)怒斥国民党省教育厅长而离校,又于安徽省临时第一中学任教因维护学生与校长发生冲突,再于安徽政治学院(后改名为安徽师专)任教,紧接着却是大别山城沦陷于日寇侵略军,姚老师又逃往当时国民政府的临时首都重庆。这三年在大别山辗转教书的时光,于艰难困苦辗转迁徙之中,姚老师却继续钻研国学,学业日益深入专精。如在逃难途中,于安徽寿县偶遇一家古旧书店,姚老师又购买了《十三经》、《说文通训定声》、《昭明文选》以及二十二子本的《老子》、《庄子》、《韩非子》、《竹书纪年》(多为上海石印本)等珍贵古籍,成为此后教书和研究的文献凭借。离开立煌师范后,一度与朋友柏逸荪、马馨亭共居一室,姚老师每天给马馨亭讲两小时《庄子》等等。

这段时间,姚老师写了许多感时纪游抒情言志的诗作,于国学和文学研究,除上述外,还第二次撰写《中国文学史》(在苏州时已经写过一次),针对廖平等疑古派否定屈原存在的说法,发表了《屈原的有无问题》,国学则发表《〈大学〉讲疏》、《安徽学风》。

《安徽学风》乃考证从姬周以来安徽地区国学的成就和演变,主体内容计有“管仲”、“文翁”、“桓谭”、“桓荣、子郁、孙焉、曾孙鸾、彬”等共四大章节。而在“略叙”中,概括了安徽从周到清两千年的国学和文学轨迹,从管仲开始,申不害、韩非子,著《淮南鸿烈》的淮南大山、小山之徒,治《春秋》立教于蜀的文翁,明经义而为汉明帝师的桓荣,建安时期以文学显的曹操、曹丕、曹植父子,宋代吕蒙正(后在戏曲评书中被演义成为文学形象)之子孙后代吕夷简、吕公著、吕希哲、吕本中、吕祖谦吕氏一门代代相传的经学理学,直到满清戴震“兴一代之绝业,二百年之朴学,于斯奠基”,“方苞、姚鼐,又突起桐城”。当然后面的主体论述,是国学而未涉文学。

像这样一种既宏观又具体的地方国学传统的综述分剖,其实需要极为广博深厚的国学与文学素养才能胜任。表面看这是一篇论文,内涵却包罗众象,其实是一部专著的雏形。在细致的追述考辨中,仍然贯穿着通训诂而明大义的宗旨。如在“管子”一节中,对《管子》作信实考辨,对其核心思想“德、信、礼”,“攘夷、尊周”、“四维”历历梳理,然后说:“然管子深知无恒产者,无恒心。徒恃教化刑罚不足用也。故曰:‘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其书所载,大半皆厚生之道也。谨案:近世唯物哲学家谓:物质为宇宙万有之中心,精神为由物质所产生之运动。社会生活之物质条件,为精神发展之基础。管子以‘仓廪实’、‘衣食足’为‘知礼节’、‘知荣辱’之先决条件,深合于历史社会实际,与唯物哲学,若合符契。”其最后的关注点,仍然是“以用世为归”。(菿汉国学讲习班“教条”)

姚老师到重庆后,由朋友刘继宣推荐,曾在中央政治学校的分校边疆学校任教,1944年春,受聘为四川白沙国立女子师范学院国文学系副教授,讲授中国文学史和庄子研究等课程。女师学院国文系主任是胡小石,同事有魏建功、台静农、詹锳、舒芜等。这一年,姚老师完成了《中国文学史》讲义的编写重印,付印了四十万字的《〈庄子〉通义》,还用小楷补抄了《书目答问》的残缺部分。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姚老师厌倦了白沙女子师范学院内部的派系斗争,去了贵阳师范学院。

同类推荐
  • 父亲的斑马线

    父亲的斑马线

    在落日的余晖中,市郊一个街道拐角处的面包房正金碧辉煌。在这个偏僻的地段,面包房犹如一位楚楚动人的贵妇,挺胸翘臀地仰视着来往的人流。这里是城乡结合处,房租是闹市区的五分之一。这里居住的都是些在闹市区干活的农民工,他们早出晚归,像候鸟般按固定的路线匆匆去,匆匆归。现在正值假期,部分农民工的孩子接到这里来团聚了。他们是不能陪父母亲去出工的。在父母亲上工期间,他们只能呆在出租房里或在房子四周的街道闲逛。诱惑他们的新式物品或电视里见到过的种种神奇的什物,目前他们还是无法去闹市区亲密触摸。
  • 莎士比亚喜剧集

    莎士比亚喜剧集

    德国诗人歌德有句名言:“说不尽的莎士比亚!”中国戏剧家曹禺曾赞叹:“莎士比亚是一位使人类永久又惊又喜的巨人!”莎士比亚是公认的世界级戏剧大师,他的剧作中蕴涵了浩瀚的人生,渊博的知识和发掘不完的深邃思想。本书就收录了莎士比亚六部喜剧代表作,包括《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皆大欢喜》《错误的喜剧》,《第十二夜》,《温萨的风流婆娘们》,主题大同小异,情节却生动而且丰富,不落俗套,错综复杂的情节经常由许许多多的欺骗、偶合、乔装打扮和奇遇组成。作品闪耀着人文主义理想的光芒,充满着欢乐气氛和乐观精神,歌颂了人类的美好爱情和纯真友谊,具有永恒的魅力。
  • 我的书(8):插翅的想象

    我的书(8):插翅的想象

    本套系列谈话录,精选同名视频节目《我的书》的访谈实录,由作者讲述创作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解读作品核心理念,揭示书里书外趣闻轶事。内容精选高点击量的节目,按照话题聚类结集成册,随新书上市而持续不断的诞生新的故事,其中包含大量因节目时长限制而未能发布的精彩内容,不失为一套贴近粉丝的专业导读图书。本书为系列(8),汇集童话主题图书的作者访谈,包括《小王子》何超等作者访谈。视频节目《我的书》,自2014年在优酷的大型视频网站上线以来,一直在读书节目中名列前茅。
  • 贾大泉自选文集

    贾大泉自选文集

    文集收录的文章,大多登载于国内学术刊物,也有登刊于台湾地区和日本学术刊物。其内容有研究全国性的文章;有研究四川纸币对世界文明的贡献,提高成都历史文化名城地位的文章;有研究四川茶业和马贸易,促进川、藏民族关系,社会发展的文章;有研究宋代全国性的文章和研究宋代四川政治、经济、军事、民族、文化等方面的文章;有关爱国主义的文章,以及给某书籍写的序言、前言、导言等等。
  • 文学与情感

    文学与情感

    本书分人间诗意、锦绣文章、剧坛春秋、小说天地四章,分别从诗歌、散文、戏曲、小说四个面向集中对中国文学的源头性质和时段特征给予细致的梳理、解说。
热门推荐
  • 成功的舞台

    成功的舞台

    纯白的裙子每个舞者的追求,芭蕾舞者在旋转的时候,必须锁定一个目标,而这个目标是从脚尖到心尖都必须忍受的疼痛苏思洛相信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成就梦想。
  • 疯狂时代

    疯狂时代

    看到自己心爱的女孩惨遭别人践踏,他毅然决然地杀了那个恶魔,即使入狱也甘愿。他是我的好兄弟之一,我们是一群90后。我们狂躁、嚣张,对爱痴迷、执着,我们会犯傻、会迷惘,但我们的青春永远是辉煌的!谨以此书,献给所有的90后!
  • 第二次世界大战实录·英雄篇

    第二次世界大战实录·英雄篇

    本套书系时空纵横,气势磅礴,非常具有历史性、资料性、权威性和真实性,史事详尽,图文并茂,非常具有阅读和收藏价值,是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很好总结和隆重纪念!
  • 羽灵学院:邪魅王子的刁蛮公主

    羽灵学院:邪魅王子的刁蛮公主

    她冷漠,她腹黑,她可爱,到底是什么改变了她们?他也冷漠,他阳光,他花心,但直到遇见她们,一切都变了!当冰山遇上冰山;当恶魔遇上天使;当花心大萝卜遇上火爆美女。他们之间又会擦出什么火花呢?隐瞒身份的公主,会有什么奇遇呢?突如其来的婚约,又要怎样应对呢?哈哈!“缘来还是你!”(慕琪的宠文!希望大家喜欢!)
  • 末世重生之锦鲤附体

    末世重生之锦鲤附体

    末世重生的盈淼,一直再寻找真相。在真相大白前,她跟暗中的人玩着捉迷藏,到底谁先找到对方呢?谁又是暗中的敌人,谁又是故人人。
  • 直到繁华散尽许你一场地老天荒

    直到繁华散尽许你一场地老天荒

    “简沫,你要嫁给我吗?”十八岁的席浅对着那个一直陪伴他的花季少女耐心询问。少女脸颊绯红的点了点头。可这一过就是五年,男孩却再也没有出现。少女企图忘记他,离开了那座城市,她只身在国外经历了她人生中最痛苦的五年,也失去了她最重要的人。五年后当她重新踏回那个充满回忆的城市时,那个男孩已经携手一片辉煌回来了,铺天盖地满城他的消息。男孩带回了辉煌,却失去了内心的那片柔软,站在他身旁的已不再是那个花季少女,但又有谁懂得他内心的忧伤?五年后,他仍心系她,愿她以后的恋人,待她如初,疼她入骨,她的情深不会再被辜负。他只是不知道,不知道最后他们还可不可以走到一起。可谁又曾知道,他已是她的习惯,她又怎么会爱上别人?
  • 许你余安

    许你余安

    兜兜转转的相遇,只是为了让你余生安稳。从十六岁的相爱,到二十一岁的背叛,再到二十九岁的相逢,她记忆中的青涩少年只是个痴呆儿。为了找回曾经的少年郎,她走过青春的每一个街道,重温每一个场景。总有一日,他醒来,忆起一切。她灰暗不堪的人生也暴露在阳光下。“你说你爱我,我信。”“我说我爱你,你却不信,唯有许你余生安稳”
  • 无限之冰心

    无限之冰心

    毫无感情的天才,喜爱小霸王游戏机的黑山老妖,刚苏醒就吸收了怪异文化的天启,拥有不被理解大爱的拜月·······这是一个强者为尊的乐园。
  • 微微一笑很恶魔

    微微一笑很恶魔

    只是没想到,当天使对她笑时,她才突然发现,白衣不是天使,只是披着天使皮的恶魔,还是头号顶级大恶魔!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