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695400000025

第25章 清代春秋左传学论著提要(2)

惠栋认为《左传》以荀卿之说解丧礼,而杜预又承袭《左传》之说,文其短丧,惠氏此说,有义理上的承传,带经学家的偏见。其实,杜预注《左传》谨守注不破经的规范,未必加入了自己的身世之感。而在《左传》与《荀子》成书的先后上,作者未加考订,可见其征引古书时尚待详细考证。其它对《管子》、《尉缭子》等书的征引,也是一件非常冒险的事情,当时人未必把它当作真书。姚际恒作《古今伪书考》列多种子书为伪书,《尉缭子》、《冠子》等书赫然在列。惠栋因为对古注的偏好,使他有不同于一般的举动。四库馆臣认为惠栋征引先秦子书是不当的:“牵引旁文……未免为例不纯。”(《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九经古义》)虽然对所引无秦子书不曾详加考订,但是在尽可能地逼近经典的原义上,惠氏的思路是对的。

评论惠栋专意泥古,于汉注不加判断,始于王氏父子。王氏父子的治学特色是融贯古书古注,靠才力作学问,不再依靠一两个古注,于是把惠氏的治学特点当成了对立面,将其缺点放大了说。一般来讲,惠氏《补正》都“精确”有条理,为戴震为首的乾嘉学者所推崇,影响深远。纵览《左传补注》,偶有为汉注所迷,别择不精的状况。如“旝动而鼓”之“旝”的解释,历来争议不下,贾逵注作“发石”解,《三国志》有依贾逵注如法炮制发石车之事例,而《诗经》中作名词“旌”解,这几个义例不相协,而作者罗列各说,不分次序,不作裁断,显现出未经整理的杂乱,而非一味泥古的“寡于裁断”。“旝”,依据《说文》体例,于部十八个字中,前后左右均为名词,而中间夹一个动词则为生硬,故《诗经》的注释更准确。惠氏自云“前修不掩”、“有失必规”,这说明他的主观意识中对汉注不存偏重之心。

惠氏《左传补注》最让人称道的是它对宋以来“腊为秦祭”的反驳。惠氏引《太平御览》、应劭《风俗通义》、蔡邕《月令》等典籍,说明“腊”祭是三代祭名,朱子以秦始有腊祭,为“考之不审”,这解决了宋以来人们因为腊祭而怀疑《左传》之真的悬案。

30.沈彤《春秋左传小疏》一卷清经解本

书名“小疏”,实为“未完之书”。沈彤(1688-1752),字冠云,江苏吴江人。入博学鸿词科,不入选,以诸生终。师事惠栋,以礼学名世。然于《春秋左传小疏》中解释春秋兵制等礼法,篇幅不多于十分之一,大部分篇幅为订正杜注孔疏之非,对顾炎武《左传杜解补注》、惠栋《左传补注》亦有所订正。又根据唐石经订正传文之误。所立词条似无关紧要,如“三败及韩”、“于是晋侯好田,故魏绛及之”、“先王卜征五年”、“又不及是”,实际上都是对杜注、孔疏而发。《左传》等史籍在经学的演绎中,愈变愈繁,愈繁愈难,其中经学的义理,甚至于与事情、人理相违背,沈《疏》以此一小卷的篇幅,向人们展示如何变繁难为平易,变迂曲为通达。沈《疏》主要以史事的串讲与解说破经注的迂执,破除了杜注孔疏中经学的迂阔、不着边际。语词注释亦破杜注的牵强,而简明可循。杜注生于西晋,尚不明声音转训,对《左传》中某些字义的解释,极为牵强。而一旦以音训释之,大多直捷痛快,如“吾庸多矣”条下云:“‘庸’止训‘用’,与成十八年‘吾庸多矣’同,言楚不信而吾信,吾用此多于楚矣,杜解‘庸’为‘功’,何功之有?”杜预的语言学知识固不如清人,作者并不因此回护清人,而排斥杜注,一切实事求是。“二十五年传赋车兵徒兵”条,顾炎武认为“执兵者之称兵,自秦汉始,三代以上无之”,沈氏驳顾炎武之误,保留了杜预“徒兵即为士卒”的解释。

31.《御纂春秋直解》十五卷四库全书本

乾隆二十三年(1758)御制。以十二公为十二卷,庄公、僖公、襄公篇页稍繁,各析出一卷,实十五卷。本书是《钦定春秋传说汇纂》的延伸,前者止于集汇众注,尚未有系统的义理阐释,本编则以发明孔子本义为务。冠名“直解”,即撇弃前人说经一字褒贬及穿凿义例之迂曲,对胡安国《传》的附会臆断多所驳正,对《春秋》之义作简明扼要的会通。《春秋直解》的动机是奉乾隆之命制定朱熹未曾言说的“春秋大义”,又被冠以“御纂”的身分,必欲阐述有清一代的《春秋》大义,但未形成自己的特色。《春秋直解》以简居要,直陈《春秋》微言大义,间及经传。简则简矣,尚不足以成一家之言,不及宋胡安国《传》的影响力,但尊《春秋》经学,一扫宋儒弃经言传(胡传)的风气,显示出有别于宋代的学风。

32.江永《王朝列国兴废说》一卷清经解本

前有乾隆二十三年(1758)仲夏自序。江永(1680-1762),字慎修,安徽婺原人。清诸生,博通经史,尤以三礼为长。乾隆元年,设三礼馆,总裁方苞延请江永修礼,服其学博。此书概述春秋各国王朝的兴替及地理的沿革,涉及周、鲁、蔡、曹、卫、滕、晋、郑、吴、燕、齐、秦、楚、宋、杞、陈、薛、邾、莒、小洙、许等国。对春秋小国的兴废概述实际就是从史料中勾沉索引,详加考证,地理尤详。无论大国小国,其兴废隆替尽以考证出之,而不见阐说、议论,于“王朝列国兴废说”之名不符。大抵当时《左传》通行本是杜林合注,内有林尧叟作《王朝列国兴废说》,汪绂《春秋集传》亦以此通行本为本,收录林氏《王朝列国兴废说》,而无考证。江永《王朝列国兴废说》对世俗本中的内容加以具体的地理考证,显示出崭新的学风。

33.江永《春秋地理考实》四卷清经解本

江永(略,如上)。专考《春秋》暨《左传》所载地理地名,补杜预之失。于《钦定地理考订》、及近人顾炎武的地理考证亦有所肯定,但《春秋》地名之多,问题之广,诚如作者自序所谓“古今称谓不同,隶属沿革不一,有文字语音之讹,有传闻解说之误”,“虽博洽通儒犹难”。而江永凭借广博的文献积累与精湛的音韵学知识,在考证时游刃有余,举重若轻。

34.江永《群经补义·春秋》一卷清经解本

江永(略,如上)。认为《春秋》起自隐公,是因为惠公以上鲁史不存,《春秋》的起止并没有什么深义。对《春秋》及《左传》的职官、兵法、兵制、古历、灾祥、地理、筮辞、宴礼、赋诗等都有所考证。考晋六卿之制,言及“《左传》叙事极有条理,词不虚设”,意即联系《左传》的叙事,在只言片语、蛛丝马迹中寻绎晋国的六卿之制,以驳前人晋国七卿之说。作者根据《左传》昭公二十三年栾盈复入于晋一事,联系各当事人的活动、年龄等,于细密处剖析,证明孔《疏》“程郑非卿”的观点是错误的。

35.戴震《春秋改元即位考》上中下戴震文集本,中华书局1980年版

戴震(1723-1777),字慎修,一字东原,安徽休宁人。请益于同乡江永,乾隆二十二年,与惠栋交,因古训治经取得学术上的基本认同。乾隆二十年入京,经钱大昕等人延誉,名动京师。乾隆二十一年,王安国延请他为其子王念孙授课。乾隆三十九年,以举人入四库馆,推行古学,天下文人士子遂骎骎于古学。乾隆四十二年卒于四库馆。乾嘉考据学的代表人物,于文字、音韵、地理上颇多建树,提出“求道于典章制度”的理论主张。生平最喜《孟子字义疏证》等精言义理之作,为学最终目的为义理。《春秋改元即位考》作于乾隆十九年(1754)至乾隆二十八年(1763)的十年间,正戴震少壮时。以《左传》叙事为基础,通考《春秋》“即位”之礼,正《穀梁》、杜预各家之失,以疏解《春秋》改元即位的微言大义。戴震对自己的著作非常自信,与人言:“作《改元即位考》三篇,倘能如此文字做得数十篇,《春秋》全经之大义举矣。”(段玉裁《戴东原先生年谱》)刘师培评价:“凡古义之钩棘者,必反复研求,使疑文冰释,如《春秋即位改元考》诸篇是。”(刘师培《南北考证学不同论》)戴震治学不仅求训诂考证,亦钻研义理,与乾嘉汉学者不明言义理有异。晚清刘师培致力于《春秋》一经的微言大义,承戴震治《春秋》义理的路径,以戴震为榜样,通考全经得其义例,刘师培于戴震《即位改元考》如此赞赏,殊不为怪。

36.戴震《经考》卷五《戴震全集》第三册,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经考》卷五不以训诂考证为长,而主阐说《春秋》义理。引用宋人程朱、元代黄泽、清初顾炎武关于《春秋》是经的言论颇多,欲改变当时春秋学领域纯把《春秋》作史,不以义例说经的局面,在承认《春秋》、《左传》是史的同时,强调二者同时是经,所以必须有治经的方法,即义例治经。戴震认为《春秋》经孔子删改,已不同于鲁史,治《春秋》必先明史法、书法,然后可得融贯之义理。《春秋》不是无例,而是以义为例,隐而不彰,正因为例隐而不彰,所以三传异说,而寻求《春秋》之例,方能消除异说,通达圣人之意。戴震特别关注元末大儒黄泽治《左传》的方法,阐明《左传》的叙事在《春秋》经解中的优先地位,《左传》的书法,“止是史官所守之法”,则前人在《左传》的书法上群言鼎沸,实际上不关《春秋》大义的痛处。黄泽经说保存在其弟子赵汸编纂的《春秋师说》中,多引《公羊》经说,赵汸作《春秋属辞》、《春秋左氏补注》、《春秋集传》等著作,将为师的经义、史法之学推向极致。学者多认为戴震《经考》是戴震经学著作写作之前的材料辑集,虽不可称其为成形的著作,但《经考》中多列何休、黄泽之说,实际已将《公羊》义例之学引入春秋学研究,与清初名儒大多反对《公羊》义例的作法大异。

37.李调元《左传官名考》二卷丛书集成初编本

李调元(1734-1802),字羹堂,号雨村、墨庄,别号童山蠢翁,四川罗江(今四川德阳)人。乾隆二十八年(1763)进士,散馆授吏部主事,官潼商道,藏书数万卷。尝辑《函海》一书,著有《童山诗说》《雨村诗话》《春秋左传会要》《春秋三传比》《通音》《诗音辨》等。此书分国列职官名,每一官名之下注明《左传》的出处,再用《周官》加以考订,以明《左传》职官的沿革。纲举目张,一目了然。职官不仅有“国异而官同”,亦有“官同名而职异”的,分别论列,如“宰”是朝廷之官,如“宰咺”,又是家臣,如“王叔之宰”,分别论列,对了解一国官制有益。自认为《左传》之义蕴博大而类例繁多,不如寻求实在的东西。前此人们有做左传地名、人名考的,有做名臣传、宗族谱的,唯独没有做左传职官的,此《左传官名考》是其尝试。

38.李调元《春秋左传会要》四卷光绪壬午刻本,续修四库全书本

此书四卷,后被合为上、下两卷,编入《丛书集成初编》中,并冒名“马骕《左传事纬》二卷”。《春秋左传会要》前有李调元自序,云:“余于是书(按:即《左传》)……自束发受书即已肆业及之,止欲以为帖括助,而习熟既久,偶能综贯,随以己见书之于册。比从书簏中检得《马氏事纬》,适协余心,因再加厘订,而别为一书焉。”可知李氏《春秋左传会要》受《左传事纬》著书体例的影响,将书册笔记别为一书,而被误作马骕《左传事纬》。

39.吴陈掞《春秋三传异同考》一卷艺海尘珠本,续修四库全书本

版心题“春秋三传异同考”,上栏题“艺海尘珠”。吴陈掞,生卒年不详。《四库全书》春秋类存目题“吴陈《春秋三传同异考》”,书名不同。宋朱熹曾刻《春秋》于临漳,用《左传》经文,而曰《公》《穀》与《左传》经文异者,多人名地名,无关大义。此言差矣。宋儒弃传讲经,于经文中穿凿褒贬,据一字而生发洋洋洒洒的议论,一字之异,义理迥异。吴陈掞着眼于对义理的重视,考察三传人名、地名之异,找到了朱熹不曾重视的春秋学中的文字、音韵等课题。除人名、地名之外,吴氏还考察了三传褒贬的异文,认为三家仅以褒贬为说,皆不明《春秋》惩恶劝善之义,反对一字褒贬。吴氏所作《异同考》,仅罗列异同,并无裁断,尚属资料搜辑阶段。

40.《春秋内传古注辑存》三卷南京图书馆藏清乾隆二酉斋刻本,续修四库全书本

版心题“二酉斋”。前有乾隆五十二年丁未(1787)钱大昕序、王鸣盛叙、卢文弨序,俱以提倡古学相号召。严蔚(生卒年未详),字豹人,东吴人。钱序言《左传》传本多古字古音,但今本《左传》的古字古音反不若《公》、《穀》;杜注引前人注说不注明出处,有宗伯攘善之嫌;“汉人训诂皆有家法,以其去圣未远”,杜注疏于训诂而后世流行,致后世不知“《左传》之为古文者”。钱大昕又指出杜注地理上的错误,对杜注明确提出异议:“夫穷经者必通训诂,训诂明而后知义理之趣,后儒不知训诂,欲以乡(向)壁虚造之说求义理所在,是以支离失其宗。”《春秋内传古注辑存》王鸣盛叙云,《左传》以服虔学最高,而杜预“攘窃”其义,形同“狙诈”。王序称“学莫大于有本,而功莫大于存古。九经《疏》汉存佚其四,其佚而可惜者,《周易》、《尚书》、《左传》也。《周易》有李鼎祚、王应麟所辑,《尚书》有予所辑,汉学略有概概,惟《左传》未有辑本。”卢文弨序:“杜氏之弊有违礼伤教者,有肆意妄说者,(严蔚)慨然思汉人之旧。于是凡唐人正义及史汉三国旧注与夫唐宋人类书所引,综而辑之,与其过而弃之也,母宁过而取之,以扶植微学,以广异谊。今天下好古之士多于前时,严子此一编出,吾知善学者因此以定所宗,而复推类于其余。”“多于前时”,当指乾隆三十八年(1773)他为惠栋《九经古义》作序时所云“近之学者安于记诵辞章之习……与之言古训,骇然以为迂晦而难通,塞耳而不能听也”。时隔十四年,古学已形成风气。

严蔚是一个藏书家,名不见经传,所著书三学者为之作序,代表了乾嘉大儒对搜辑古注的表彰,有意歆动新的学风。此书采《经典释文》及群书《正义》,参以它书,所辑汉代旧儒旧说,不限一家,目的在于振兴古学。此书除序以外,其它卷次均多古体字形,如“春秋”、“之”、“年”等字,都写成篆书体。清代古学复兴以来,家家《说文》,人人马郑,人们往往于著书中显露出对古体字的偏爱,段玉裁《说文解字系传》序竟整篇都用篆体字形,这只不过是代表了某些人对古体字的过度热衷,用篆书代替通行字体,并不可行。

41.钱大昕《潜研堂文集》卷七《答问四》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钱大昕(1728-1804),字晓征,又字及之,号辛楣,又号竹汀,江苏嘉定人。乾隆十六年以诗词荐征举人,官至侍讲学士、詹事府少詹事,乾隆四十年以忧归。归田三十余年,主讲钟山、娄东、紫阳三书院。为乾嘉时著名学者,精研经史考证,反宋儒空讲义理。著《元史艺文志》四卷、《十驾斋养新录》二十卷、《余录》三卷、《潜研堂》五十卷等。此卷系晚年讲学书院,答弟子《春秋左传》问。钱大昕坚持史家立场,于《春秋》解说中,尊重史实,不务褒贬,所以对《左传》宣公四年“凡弑君,称君,称臣,臣之罪也”句表示赞同,显示出难得的史学卓识。考《左氏春秋》东汉立于学官,否定陆德明《释文》云:“和帝元兴十一年,郑兴父子奏上《左氏》,乃立于学官。”“考之《汉史》,郑众以章帝建初八年卒,兴之卒在众前,不及和帝之世。且元兴改正止于一年,初无十一年,则《释文》之误审矣。”又考订元兴以后《左传》未立于学官。孔疏云,“和帝元兴十一年,郑兴父子及歆创通大义奏上”,“至章帝时,贾逵上《春秋大义》四十条”,章帝转在和帝前,刘歆至和帝时仍存于世,都是大谬不然者,不可据从。孔疏颠倒错乱,钱氏并未对孔颖达置异辞,认为是“传写错乱,非《正义》之本文”,为古人讳。至于《左传》立于学官,应从《汉书》:光武初,以尚书令韩歆之请,立左氏学,选司隶从事李封为博士。《答问》涉及人名的问题有二则,如“古人名克字子仪”、“郑公孙辄字子耳”,钱氏都从音声通假的角度予以解释。涉及《左传》与《史记》的异同,以《左传》为是,以《史记》不从《左传》为非。其它关于《左传》文字、地理的训诂亦精审,对学生《春秋》书法的提问,多从史学的角度讲褒贬。

同类推荐
  • 唐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

    唐诗是我国古代文学的标志,是文学发展呈现出空前繁荣的阶段,代表了我国古代诗歌的最高成就。古代文学是古代文化的最重要的栽体。没有古代文学,可以说就没有灿烂的古代文化。从现存的近五万首唐代诗歌来看,唐诗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唐代的社会生活,诗歌题材的领域得到了前所未有地开拓。
  • 鲁迅文学精品选

    鲁迅文学精品选

    本书精选了鲁迅先生的部分经典作品,其中包括《狂人日记》《孔乙己》《阿Q正传》等在内的20篇经典小说作品,《雪》《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在内的11篇散文作品,以及部分诗歌。
  • 月光落在左手上:余秀华诗集

    月光落在左手上:余秀华诗集

    余秀华说:“于我而言,只有在写诗歌的时候,我才是完整的,安静的,快乐的。其实我一直不是一个安静的人,我不甘心这样的命运,我也做不到逆来顺受,但是我所有的抗争都落空,我会泼妇骂街,当然我本身就是一个农妇,我没有理由完全脱离它的劣根性。但是我根本不会想到诗歌会是一种武器,即使是,我也不会用,因为太爱,因为舍不得。即使我被这个社会污染的没有一处干净的地方,而回到诗歌,我又干净起来。诗歌一直在清洁我,悲悯我。”本书从余秀华近年创作的2000首诗歌中精选100余首,主题涉及爱情、亲情、生活的困难与感悟,生活的瞬间的意义等。
  • 唐诗:壹场绝代风华

    唐诗:壹场绝代风华

    本书是一部关于唐诗鉴赏的读物。从金戈铁马到盛世太平,从故乡长忆到夫妻之别,从宫闱私密到百姓作息,一首首经典的唐诗佳作描绘出繁华如锦的唐朝盛世。
  •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夏丏尊作品集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夏丏尊作品集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丛书实质是中国现代文学肇基和发展阶段的创作总集,收录了几乎当时所有知名作家,知名作品的全部。
热门推荐
  • 韩娱插班生

    韩娱插班生

    带点神经质性格的张东元莫名闯入了娱乐圈,而重新拾起已经遗弃的梦想,与娱乐圈一众艺人在生活中的轻松欢乐趣事和感情上的纠葛,以及建立起令人瞩目的事业过程。.。。男性,女性角色不少,歌影视三界都有。。。爽文,单主不虐主。恳请书友们的收藏和推荐,给予我写作的力量
  • 家有蠢受

    家有蠢受

    斐言懒懒的靠在罱星葬怀里,手捧着鲜榨的橙汁嘴里叼着吸管,任由罱星葬帮他按摩。“葬,我想要个孩子,明天我们去孤儿院领养一个好不好?”一听到斐言想要领养孩子罱星葬就不爽,特别不爽!!“不好,我拒绝。”“为什么啊?”斐言放开一直叼着的吸管抬头看着罱星葬“老子和儿子不和,儿子会跟老子争宠!”罱星葬说着一想到领养回来的儿子和自己抢斐言就忍不住咬牙切齿。
  • 极道兵锋

    极道兵锋

    犯我华夏者,虽远必诛!欺我女人者,天诛地灭!霸道兵王为保护绝色美女,开启一段传奇、热血的故事......
  • 快穿之男主我不是女主

    快穿之男主我不是女主

    统子:恭喜宿主获得金手指,可以巴啦啦小魔仙变身,可以变咸鱼,变女巫,变玛丽苏(巴拉巴拉)沈一一神情开始复杂,开始没有想到:哎呦,有本事你给我变个男主出来呀!<(‵□′)>豪横,男主:你们谁找我?沈一一:(°ー°〃),愣住,没人找你,你可以走了。男主:不行!沈一一:为什么?男主:你们外卖还没拿!沈一一愣了愣“我们没有订过外卖!”帅哥:“等等,我的外卖!!”
  • 仙帝归来成赘婿

    仙帝归来成赘婿

    一代仙帝重生归来,成为一名上门女婿!用桀骜的态度,征服老婆!用铁血的手段,秒杀敌人!用最强的力量,拯救世界!这一世林羽发誓,势必要守护所能守护的一切!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青梅遇竹马:转身竟是你

    青梅遇竹马:转身竟是你

    夏夜,大概就是女孩子飞扬的裙角,和临风而来的沐浴露的香味,一切都那么轻柔,像一个吻。
  • 浣梦记

    浣梦记

    修仙?是否真有仙道,不过是痴者一梦,梦里寻仙。无论有仙与否,这梦里的爱恨情仇,刀光剑影,真真假假却值得咀嚼、值得品味。异世孤儿,身世成迷,历艰难万险,得奇遇,修仙缘,终解开重重迷雾,得成仙道。
  • 我能看见过去

    我能看见过去

    林白重生了,意外得到人生系统,可以查看别人的过去。“老王,你八岁时偷的那只鸡啥时候还?”“李兄弟,你在单位做账可不老实啊。”“小秦,跳槽的地方选好了吗?”……“林白,别说了,以后你就是我秦兄弟!”从此以后,四海之内皆兄弟。
  • 超级巨树

    超级巨树

    现代人叶晨重生成了一棵树,一颗会进化的树。且看叶晨如何成为最超然的存在。带领地球生物不断进化,成为宇宙的主宰。境界划分:凡境,先天境,真境,仙境,神境,圣境。本书主角会一直是棵树,不化形,不喜勿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