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695400000019

第19章 唐代十八学士年(4)

十二月乙酉,给事中孔颖达封曲阜县男,与太宗论《论语》。《旧唐书·孔颖达传》:“贞观初,封曲阜县男,转给事中。时太宗初即位,留心庶政,颖达数进忠言,益见亲待。太宗尝问曰:‘《论语》云:“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何谓也?’颖达对曰:‘圣人设教,欲人谦光。己虽有能,不自矜大,仍就不能之人求访能事。己之才艺虽多,犹以为少,仍就寡少之人更求所益。己之虽有,其状若无。己之虽实,其容若虚。非唯匹庶,帝王之德,亦当如此。夫帝王内蕴神明,外须玄默,使深不可测,度不可知。《易》称“以蒙养正,以明夷莅众”,若其位居尊极,炫耀聪明,以才凌人,饰非拒谏,则上下情隔,君臣道乖。自古灭亡,莫不由此也。’太宗深善其对。”依《通鉴》于此年。

房玄龄监修国史,太宗语之曰:“《汉书》载《子虚》、《上林》赋,浮华无用。其上书论事,词理切直者,朕从与不从,皆载之。”

李玄道卒。《旧唐书·李玄道传》:“三年,表请致仕,加银青光禄大夫,以禄归第,寻卒。”

诏以房玄龄、魏征总监,以令狐德棻、岑文本、李百药、姚思廉等修周、齐、梁、陈、隋五代史。

姚思廉受诏撰梁、陈二史。《旧唐书·姚思廉传》:“三年,又受诏与秘书监魏征同撰梁、陈二史。思廉又采谢炅等诸家梁史续成父书,并推究陈事,删益博综顾野王所修旧史,撰成《梁书》五十卷、《陈书》三十卷。魏征虽裁其总论,其编次笔削,皆思廉之功也,赐彩绢五百段,加通直散骑常侍。”

孔颖达、许敬宗预修隋史。《隋书·宋本原跋》:“贞观三年,续诏秘书监魏征修《隋史》,左仆射房乔总监。征又奏于中书省置秘书内省,令前中书侍郎颜师古、给事中孔颖达、著作郎许敬宗撰《隋史》。”

杜如晦为高孝基树神道碑,病,解职。《旧唐书·杜如晦传》:“如晦以高孝基有知人之鉴,为其树神道碑以纪其德。其年冬,遇疾,表请解职,许之,禄赐特依旧。太宗深忧其疾,频遣使存问,名医上药,相望于道。”

于志宁加授散骑常侍。《旧唐书·于志宁传》:“贞观三年,累迁中书侍郎。太宗命贵臣内殿宴,怪不见志宁,或奏曰:‘敕召三品已上,志宁非三品,所以不来。’太宗特令预宴,即加授散骑常侍,行太子左庶子。累封黎阳县公。”

唐太宗贞观四年(630)

三月甲申,蔡国公杜如晦薨。《旧唐书·杜如晦传》:“四年,疾笃,令皇太子就第临问,上亲幸其宅,抚之流涕,赐物千段;及其未终,见子拜官,遂超迁其子左千牛构为尚舍奉御。寻薨,年四十六。太宗哭之甚恸,废朝三日,赠司空,徙封莱国公,谥曰成。太宗手诏著作郎虞世南曰:‘朕与如晦,君臣义重。不幸奄从物化,追念勋旧,痛悼于怀。卿体吾此意,为制碑文也。’太宗后因食瓜而美,怆然悼之,遂辍食之半,遣使奠于灵座。又尝赐房玄龄黄银带,顾谓玄龄曰:‘昔如晦与公同心辅朕,今日所赐,唯独见公。’因泫然流涕。又曰:‘朕闻黄银多为鬼神所畏。’命取黄金带遣玄龄亲送于灵所。其后太宗忽梦见如晦若平生,及晓,以告玄龄,言之歔欷,令送御馔以祭焉。”

虞世南为著作郎。太宗手诏令世南为杜如晦撰碑文,赵明诚《金石录》卷二二谓碑文乃欧阳询所书。

房玄龄转尚书左仆射,封魏国公。《旧唐书·房玄龄传》:“……代长孙无忌为尚书左仆射,改封魏国公,监修国史。既任总百司,虔恭夙夜,尽心竭节,不欲一物失所。闻人有善,若己有之。明达吏事,饰以文学,审定法令,意在宽平。不以求备取人,不以己长格物,随能收叙,无隔卑贱。论者称为良相焉。或时以事被谴,则累日朝堂,稽颡请罪,悚惧踧,若无所容。”

前中书侍郎颜师古受诏考定五经。

孔颖达加员外散骑常侍,行太子中允(据《孔颖达碑》)。

唐太宗贞观五年(631)

三月甲申,杜如晦祭日,太宗遣尚宫至第慰问其妻子,其国官府佐并不之罢。终始恩遇,未之有焉。

唐太宗贞观六年(632)

春正月,太宗将幸九成宫,姚思廉进谏。《旧唐书·姚思廉传》:“思廉以籓邸之旧,深被礼遇,政有得失,常遣密奏之,思廉亦直言无隐。太宗将幸九成宫,思廉谏曰:‘离宫游幸,秦皇、汉武之事,固非尧、舜、禹、汤之所为也。’言甚切至。太宗谕曰:‘朕有气疾,热便顿剧,固非情好游赏也。’因赐帛五十匹。”依《通鉴》系于此年。

虞世南除秘书少监。《旧唐书·虞世南传》:“时世南年已衰老,抗表乞骸骨,诏不许。迁太子右庶子,固辞不拜,除秘书少监。上《圣德论》,辞多不载。”

刘孝孙迁著作佐郎、吴王友。《旧唐书·刘孝孙传》:“贞观六年,迁著作佐郎、吴王友。尝采历代文集,为王撰《古今类序诗苑》四十卷。十五年,迁本府谘议参军。”按,贞观间为吴王者有二人:李元轨,武德八年由蜀王徙封吴王,贞观十年徙封霍王,垂拱四年,坐与越王贞连谋起兵,徙黔州,道死;李恪,贞观十年亦由蜀王封吴王,永徽四年因房遗爱案赐死。此所谓吴王,当是李元轨。元轨,高祖第十四子,少多才艺,经学文雅,曾为魏征所推重。《旧唐书高祖二十二子传》:“元轨前后为刺史,至州,唯闭阁读书,吏事责成于长史、司马,谨慎自守,与物无忤,为人不妄。”可见其嗜书,孝孙为其撰《诗苑》,由来有自。新、旧《唐书》谓孝孙贞观六年为吴王友,十五年迁本府(吴王府)谘议参军,误,当为霍王府谘议参军。《古今类序诗苑》四十卷,《新唐书艺文四》作《古今类聚诗苑》三十卷。

孔颖达累除国子司业。

唐太宗贞观七年(633)

冬十一月,颁行颜师古新定五经。

约在此年,褚亮、虞世南等制《七德舞》歌辞。《新唐书·礼乐十一》:“后令魏征与员外散骑常侍褚亮、员外散骑常侍虞世南、太子右庶子李百药更制歌辞,名曰《七德舞》。”

虞世南迁秘书监。《旧唐书·虞世南传》:“七年,转秘书监,赐爵永兴县子。太宗重其博识,每机务之隙,引之谈论,共观经史。世南虽容貌懦曌,若不胜衣,而志性抗烈,每论及古先帝王为政得失,必存规讽,多所补益。太宗尝谓侍臣曰:‘朕因暇日,与虞世南商略古今,有一言之失,未尝不怅恨,其恳诚若此,朕用嘉焉。群臣皆若世南,天下何忧不理!’”

于志宁为太子左庶子,孔颖达为右庶子兼国子司业。以规谏太子有功,并受金帛。

孔颖达迁太子右庶子,仍兼国子司业。

诏赠薛收定州刺史。

唐太宗贞观八年(634)

虞世南谏太宗。《旧唐书·虞世南传》:“八年,陇右山崩,大蛇屡见,山东及江淮多大水。太宗以问世南,对曰:‘春秋时山崩,晋侯召伯宗而问焉,对曰:“国主山川,故山川崩竭,君为之不举,降服、乘缦、彻乐、出次、祝币以礼焉。”梁山,晋所主也,晋侯从之,故得无害。汉文帝元年,齐、楚地二十九山同日崩,水大出,令郡国无来贡献,施惠于天下,远近欢洽,亦不为灾。后汉灵帝时,青蛇见御座。晋惠帝时,大蛇长三百步,见齐地,经市入朝。案蛇宜在草野,而入市朝,所以可为怪耳。今蛇见山泽,盖深山大泽必有龙蛇,亦不足怪也。又山东足雨,虽则其常,然阴淫过久,恐有冤狱,宜省系囚,庶几或当天意。且妖不胜德,唯修德可以销变。’太宗以为然,因遣使者赈恤饥馁,申理狱讼,多所原宥。后有星孛于虚、危,历于氐,百余日乃灭。太宗谓群臣曰:‘天见彗星,是何妖也?’世南曰:‘昔齐景公时有彗星见,公问晏婴,对曰:“穿池沼畏不深,起台榭畏不高,行刑罚畏不重,是以天见彗为公诫耳。”景公惧而修德,后十六日而星没。臣闻“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若德义不修,虽获麟凤,终是无补;但政事无阙,虽有灾星,何损于时?然愿陛下勿以功高古人而自矜伐,勿以太平渐久而自骄怠,慎终如始,彗星虽见,未足为忧。’太宗敛容谓曰:‘吾之抚国,良无景公之过。但吾才弱冠举义兵,年二十四平天下,未三十而居大位,自谓三代以降,拨乱之主,莫臻于此。重以薛举之骁雄,宋金刚之鸷猛,窦建德跨河北,王世充据洛阳,当此之时,足为勍敌,皆为我所擒。及逢家难,复决意安社稷,遂登九五,降服北夷,吾颇有自矜之意,以轻天下之士,此吾之罪也。上天见变,良为是乎?秦始皇平六国,隋炀帝富四海,既骄且逸,一朝而败,吾亦何得自骄也。言念于此,不觉惕焉震惧。’四月,康国献狮子,诏世南为之赋,命编之东观,辞多不载。”

许敬宗累除著作郎,兼修国史,迁中书舍人。

唐太宗贞观九年(635)

秋七月辛亥,房玄龄、于志宁等议立七庙。《通鉴》卷一九四:“辛亥,诏:“国初草创,宗庙之制未备,今将迁祔,宜令礼官详议。”谏议大夫硃子奢请立三昭三穆而虚太祖之位。于是增修太庙,祔弘农府君及高祖并旧神主四为六室。房玄龄等议以凉武昭王为始祖。左庶子于志宁议以为武昭王非王业所因,不可为始祖;上从之。”

姚思廉拜散骑常侍,赐爵丰城县男。

褚亮进授员外散骑常侍、封阳翟县男,拜通直散骑常侍、学士如故。

夏月庚子,太上皇崩于垂拱殿。冬十月庚寅,葬于献陵。

虞世南谏厚葬高祖。《旧唐书·虞世南传》:“后高祖崩,有诏山陵制度,准汉长陵故事,务从隆厚。程限既促,功役劳弊。世南上封事谏曰……书奏不报。世南又上疏曰:‘汉家即位之初,便营陵墓,近者十余岁,远者五十年方始成就。今以数月之间而造数十年之事,其于人力,亦已劳矣。又汉家大郡五十万户,即目人众未及往时,而功役与之一等,此臣所以致疑也。’时公卿又上奏请遵遗诏,务从节俭,因下其事付所司详议,于是制度颇有减省焉。”

房玄龄护高祖山陵制度,以功加开府仪同三司。

唐太宗贞观十年(636)

正月壬子,魏征奏上所修《隋书》。

春二月,以荆王元景等为诸州都督。魏王泰为相州都督,不之官。太宗以泰好文学,特命于其府别置文学馆,听自引召学士。

盖文达迁谏议大夫,兼弘文馆学士。

房玄龄以微谴罢,复位。《纲鉴易知录》:“夏六月……皇后长孙氏……疾笃,与上诀,时房玄龄以谴归第,后曰……乃召玄龄使复其位。”

许敬宗贬洪州都督府司马。《旧唐书·本传》:“……文德皇后崩,百官缞绖。率更令欧阳询状貌丑异,众或指之,敬宗见而大笑,为御史所劾,左授洪州都督府司马。”

孔颖达与魏征等奉诏修《隋书》。书成,加散骑常侍行右庶子兼国子司业,封如故。

唐太宗贞观十一年(637)

六月,诏封世封刺史。房玄龄以本官为宋州刺史,改封梁国公。

姚思廉卒。《旧唐书·姚思廉传》:“十一年卒。太宗深悼惜之,废朝一日,赠太常卿,谥曰康,赐葬地于昭陵。”

房玄龄等受诏定律令。

房玄龄等请以孔子为先圣,颜回配飨。

冬十月,猎洛阳苑。

孔颖达撰《孝经义疏》。《旧唐书·孔颖达传》:“十一年,又与朝贤修定《五礼》,所有疑滞,咸谘决之。书成,进爵为子,赐物三百段。庶人承乾令撰《孝经义疏》,颖达因文见意,更广规讽之道,学者称之。太宗以颖达在东宫数有匡谏,与左庶子于志宁各赐黄金一斤、绢百匹。”

唐太宗贞观十二年(638)

夏五月壬申,永兴公虞世南卒。《旧唐书·虞世南传》:“(贞观)十二年,又表请致仕,优制许之,仍授银青光禄大夫、弘文馆学士,禄赐防阁,并同京官职事。寻卒,年八十一。太宗举哀于别次,哭之甚恸。赐东园秘器,陪葬昭陵,赠礼部尚书,谥曰文懿。手敕魏王泰曰:‘虞世南于我,犹一体也。拾遗补阙,无日暂忘,实当代名臣,人伦准的。吾有小失,必犯颜而谏之。今其云亡,石渠、东观之中,无复人矣,痛惜岂可言耶!’未几,太宗为诗一篇,追述往古兴亡之道,既而叹曰:‘钟子期死,伯牙不复鼓琴。朕之此诗,将何以示?’令起居郎褚遂良诣其灵帐读讫焚之,冀世南神识感悟。后数岁,太宗夜梦见之,有若平生。翌日,下制曰:‘礼部尚书、永兴文懿公虞世南,德行淳备,文为辞宗,夙夜尽心,志在忠益。奄从物化,倏移岁序,昨因夜梦,忽睹其人,兼进谠言,有如平生之日。追怀遗美,良增悲叹。宜资冥助,申朕思旧之情,可于其家为设五百僧斋,并为造天尊像一区。’又敕图其形于凌烟阁。有集三十卷,令褚亮为之序。”世南谏君有犯无隐,太宗尝称其德行、忠直、博学、文辞、书翰五绝。

孔颖达拜国子祭酒,仍侍讲东宫,撰《五经正义》。《旧唐书·孔颖达传》:“先是,与颜师古、司马才章、王恭、王琰等诸儒受诏撰定《五经》义训,凡一百八十卷,名曰《五经正义》。太宗下诏曰:‘卿等博综古今,义理该洽,考前儒之异说,符圣人之幽旨,实为不朽。’付国子监施行,赐颖达物三百段。”

苏勖任魏王府司马,劝李泰修《括地志》。《旧唐书·濮王泰传》:“(贞观)十二年,司马苏勖以自古名王多引宾客,以著述为美,劝泰奏请撰《括地志》。泰遂奏引著作郎萧德言、秘书郎顾胤、记室参军蒋亚卿、功曹参军谢偃等就府修撰。”至贞观十五年成书。苏勖不知所出,尚高祖女南昌公主、拜驸马都尉(新、旧《唐书·苏干传》谓勖尚南康公主)。

唐太宗贞观十三年(639)

正月戊午,房玄龄加太子少师。《旧唐书·房玄龄传》:“十三年,加太子少师,玄龄频表请解仆射,诏报曰:‘夫选贤之义,无私为本;奉上之道,当仁是贵。列代所以弘风,通贤所以协德。公忠肃恭懿,明允笃诚。草昧霸图,绸缪帝道。仪刑黄阁,庶政惟和;辅翼春宫,望实斯著。而忘彼大体,徇兹小节,虽恭教谕之职,乃辞机衡之务,岂所谓弼予一人,共安四海者也?’玄龄遂以本官就职。时皇太子将行拜礼,备仪以待之,玄龄深自卑损,不敢修谒,遂归于家。有识者莫不重其崇让。”

二月,于志宁、马周等谏停世封刺史。庚子,诏许之。

房玄龄以度支系天下利害,求人未得,乃自领之。

魏征、房玄龄对太宗问。《新唐书·房玄龄传》:“帝尝问:‘创业、守文孰难?’玄龄曰:‘方时草昧,群雄竞逐,攻破乃降,战胜乃克,创业则难。’魏征曰:‘王者之兴,必乘衰乱,覆昏暴,殆天授人与者。既得天下,则安于骄逸。人欲静,徭役毒之;世方敝,裒刻穷之。国繇此衰,则守文为难。’帝曰:‘玄龄从我定天下,冒百死,遇一生,见创业之难。徵与我安天下,畏富贵则骄,骄则怠,怠则亡,见守文之不为易。然创业之不易,既往矣;守文之难,方与公等慎之。’”

盖文达除国子司业。俄拜蜀王师,以王有罪,坐免。蜀王,当即太宗第六子愔,《旧唐书·蜀王愔传》:“(贞观)十三年,赐实封八百户,除岐州刺史。愔常非理殴击所部县令,又畋猎无度,数为非法。太宗怒曰:‘禽兽调伏,可以驯扰于人;铁石镌炼,可为方圆之器。至如愔者,曾不如禽兽铁石乎!’乃削封邑及国官之半,贬为虢州刺史。”

于志宁撰《谏苑》以规谏太子。《旧唐书·于志宁传》:“太宗因谓志宁曰:‘古者太子既生,士负之,即置辅弼。昔成王幼小,周、召为师傅,日闻正道,习以成性。今皇太子既幼少,卿当辅之以正道,无使邪僻开其心。勉之无怠,当称所委,官赏可不次而得也。’志宁以承乾数亏礼度,志在匡救,撰《谏苑》二十卷讽之。太宗大悦,赐黄金十斤、绢三百匹。”

唐太宗贞观十四年(640)

春二月,太宗幸国子监观释奠,命孔颖达讲《孝经》。既毕,颖达上《释奠颂》,手诏褒美。

太宗兴学,以师说多门,章句繁杂,命孔颖达与诸儒定《五经》疏,谓之《正义》,令学者习之。

孔颖达答太子乳母。《旧唐书·孔颖达传》:“后承乾不循法度,颖达每犯颜进谏。承乾乳母遂安夫人谓曰:‘太子成长,何宜屡致面折?’颖达对曰:‘蒙国厚恩,死无所恨。’谏诤逾切,承乾不能纳。”

于志宁兼太子詹事。

同类推荐
  • 六十年温暖长留心间

    六十年温暖长留心间

    每当我们要编辑当天的报纸,就会为一件事情着急:好文章在哪里?一年下来,在设定好的合理篇幅内编选这一年的文章,尽管已经分成三册不同主题的书,仍然会感慨,还有那么多精彩篇章不能入选!文学的薪火相传就是如此,有时候你嫌她光亮仍然不够,甚至被一些更显耀眼的东西遮蔽了;更多时你感受到的是一种思想的力量、叙述的智慧以及艺术美感的生生不息。选在这里的文章,只是浩瀚的文学之海中极小的一部分,但我们相信,读者从中足以看到这一年中国文学所经历的路程。
  • 入浙随缘录(蠹鱼文丛)

    入浙随缘录(蠹鱼文丛)

    《入浙随缘录》是一本杂文合集,由逢人录、闻铎录、览书录、行脚录四部分组成。逢人录主要记述了作者子张与文学前辈的交往和对文学前辈的怀念;闻铎录主要写木心及其作品;览书录围绕旧书记写相关书事;行脚录则是作者的几篇游记。书中所记,均为作者与书、与人、与地的珍贵记忆,读来真实生动,清新自然。
  • 揭皮

    揭皮

    当文化在中国还没被教授的讲坛和学者的理论弄糟时,我还能够感受一些它所能传达的纯粹的力量。而今当之文化在商业包装、媒介炒作、市场绑架下而尊严丧失殆尽的时候,这种力量也随之消失了。
  • 学生精品美文:网人往事并不如烟

    学生精品美文:网人往事并不如烟

    本书是近几年中国社会各种热点,焦点的集大成者,又可谓是最鲜活的“网络史记”。作者狸美美是资深香港媒体人,又是个地地道道的北京“土著”,视角独特,行文精当,虽是专栏小事,她却写得大气、幽默。更难得的是,作者浸淫纸媒与电媒多年,既有一位“主流媒体”的操守,又有一个“网络高手”的通达,能把这二者结合起来的作者不多。能第一次结集其文在内地出版,亦实可谓是一件幸事、好事。这是一本可遇而不可求的书!
  • 甜甜的苦井水

    甜甜的苦井水

    本书选取的故事人物都是我们生活中处处可见的小人物,所写的故事都是发生在这些小人物身上的故事。
热门推荐
  • 天降奇男

    天降奇男

    孤僻倔强的古代萝莉VS阳光闷骚的现代穿越男是萝莉成为了穿越男施展雄心壮志的见证人,还是穿越男成为了萝莉成长的背景板?抑或他们共同成为了这个仙侠世界的哥伦比亚蝴蝶?这是有关一个女孩在仙侠世界成长的故事。如果她永远无法了解他的世界有网络有电视,那么她又要如何打破时空的隔阂,真正获得一个穿越男的心?
  • 千里寻朝

    千里寻朝

    姜朝历307年,古国入侵,姜朝覆灭,皇后夏清带太子姜天泽与公主姜雨柔逃亡。三人服下长生丹,逃至先皇古墓。千百年后姜天泽醒来,却发现妹妹失踪,于是在墓中刻下留给母后的消息,离开古墓,踏上寻找妹妹的道路
  • 我在这一世尽头等你

    我在这一世尽头等你

    岁末寒冬,天空已然是飘起了鹅毛大雪,桃园内桃花却依旧盛开,芬芳之下的小小庭院内有一红衣女子焚香摆琴,纤纤玉指灵快的在古筝上弹奏悠扬却哀伤的调子。那女子面貌之上遮着薄纱,只露出了一双含笑又灵动的眼眸和纤描浅画的眉角,单看这一双秀目便知是一位倾城佳人。
  • 自救常识悦读

    自救常识悦读

    自救就是在一个危险环境中,没有他人的帮助扶持下,靠自己的力量脱离险境。本书是包罗生活万象的、有趣的书,向读者介绍了不可不知的自救常识。收录了“预防食物中毒、应急食物的储存与使用、安置点食堂卫生要求、灾区水源分类及水源保护、居民家中饮用水安全”等等自救常识,快来了解这些常识吧!
  • 甜妻有点萌

    甜妻有点萌

    一次业务洽谈会,遇见了他,他威猛高大,冷峻孤傲。她本以为生命之歌纯属偶然,从此之后再也不会相见。谁想,他竟然是她公司的最高领导!她逃避,他追;他退,她进。他是总裁,她惹不起!她再次被男人的冷峻霸道吞没,无处逃遁!她又遇见了另一个他,他温柔俊朗,宠她爱她,令她心里开心快乐。她不知道该选择谁?--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负剑与你走天下

    负剑与你走天下

    【仙侠爽文,免费精品】一方执着少年,挥灭天神剑,报血海深仇。少年背负深仇大恨,自谷中踏出之日,必是江湖风云涌起之时。风息:“当我走出这山谷之日,乃是尔等灭门之时。”
  • 摊牌之从千亿集团开始

    摊牌之从千亿集团开始

    开局就被逼签下离婚协议?行,我成全你!不过,我摊牌了!没错,我就是千亿集团董事长!Ps:简介无力,请看正文!
  • 渐行渐远的民国故事2:日本侵华战犯的最后结局

    渐行渐远的民国故事2:日本侵华战犯的最后结局

    天道昭昭,法网恢恢。一批日本侵华战犯在中国大地犯下了惨无人道的滔天罪行,最终受到应有的审判和严惩。全面记录了七个罪大恶极的日本侵华战犯的罪行及其悲惨结局。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上清太极隐注玉经宝诀

    上清太极隐注玉经宝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