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68300000020

第20章 戊子岁语——土神祭祀谈(1)

范西岳

巳四酋

土神,亦作社神。《说文》:“社,地主也,从示土。《春秋传》曰:‘共工之子句龙为社神。’《周礼》:‘二十五家为社,各种其土之所宜木。’”对于土地的祭祀,缘于对土地的崇拜;对于土地的崇拜,缘于对土地的依赖。土地生万物,包括人类自己。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历史悠久,土地的祭祀丰富而深远,这些影响和发展都是我们现今某些习俗的滥觞,它就像我们的文字和语言一样,无论如何变化,都不会完全丧失那些最原始的特点。

对于土地的信仰和祭祀,同样是社会的意识形态,不能归属于某些人的个别行为,它是社会人的实践活动。意识具有对象性,它总是指向存在,认识或把握对象,揭示它的本质。所谓的“意识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和“意识是存在的反映”就是这个道理。人类自从诞生到这块土地上,就与土地产生了不解之缘。无论是茹毛饮血的蒙昧时期或是刀耕火种的洪荒年代,离开了土地就意味着死亡。土地不仅繁衍了人生,还孕育了人类的文明。人类社会与土地形成的种种关系,是土地信仰祭祀产生的基础,因此早期的人类赋予了土地诸多的色彩。

一、土神祭祀的兴起

有五行说,《书·洪范》:“五行,一日水,二日火,三日木,四日金,五日土。”有五官说,《左传·昭二十九年》:“木正日句芒,火正日祝融,金正日蓐收,水正日玄冥,土正日后土。”有五德说,言“五行各有德,故日五德之帝。木神仁,金神义,火神礼,水神知,土神信。”五行之说,是我国古代论述物质起源的基本观念,它把宇宙间的各种物质的构成,归结为五种元素,即水、火、木、金、土这五种元素相生相克,以成万物,包括人类自身。“且人也,同得阴阳五行之气,以成形也。”将五行配以五官主宰,配以道德规范,是包括土地在内崇拜祭祀形成的根本原因。至于土与其它四行的关系,历代学者都有精辟的见解。汉董仲舒《春秋繁露·五行相生》:“中央者土,君官也。”汉班固《白虎通。五行》:“土王四季……。土所以王四季何?木非土不生,火非土不荣,金非土不成,水非土不高,土扶微助衰,历成其道,故五行更王亦须土也。”其中土王谓士气旺盛,言四行皆因土旺而旺。《管子·问》:“理国之道,地德为旨,君臣之礼,父子之亲,覆育万物,官府之藏,强兵保国,城郭之险,外应四极,具取之地。”尹知章注:“法地以为政,故日地德为首。”《国语·鲁语下》:“是故天子大采朝日,与三公九卿祖识地德。”韦昭注引虞翻曰:“地德所以产生。”宋丘光庭《兼明书·五行神》:“土神独称后者。后,君也,位居中,统领四行,故称君也。”

前面说过,“社”为意表文字,从示从土,地主之意。从六书讲,“社”字的产生,有土地祭祀形成的义项。将土神说为后土,《国语·鲁语上》还有这样的解释:“共工氏之伯九有也,其子日后土,能平九土,故祀以为社。”汉蔡邕《独断》卷上也言:“社神,盖共公氏之子勾龙也,能平水土。帝颛顼之世,举以为土政,天下赖其功,尧祠以为社。凡树社者,欲令万民加肃敬也。”还有言神农炎帝为土神者。《礼记·月令》“(季夏之月)毋发气而待,以妨神农之事也。”汉郑玄注:“土神称日神农者,以其主于稼穑。”《史记·五帝纪》则言:“(轩辕)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司马索隐:“炎帝火,黄帝以土代之。”清俞正燮《癸巳存稿·六府非六天之名说》:“《五行大义说》五帝,引《河图》云:‘中央黄帝含枢纽,土帝也。’《淮南子·汜论训》:“禹劳天下而死,为社。”高诱认为:“托祀于后土之神。”是禹即勾龙说。

如果说后土为土神,是纪念土地的平整者,炎帝为土神,是纪念土地的耕作者,那么以黄帝为土神,则是纪念土地的所有者了,即所谓的“土胜者为得土德。”事实上,古往今来,国家之存亡,朝代之盛衰,无不是以山河换代、土地易主为表象的。几千年的文明史,实际就是土地的争夺史或者土地的分配史。唐韩愈在《贺庆云表》中:“土为国家之德,祥见京师之位,即征于古,又验于今。”清唐甄《潜书·抑尊》的“人君之尊,其犹土神乎?”都是言土地不仅是庶民的命脉,也是国家的命脉。

因土为五行之主,位居中央,统领四行,人世间的土地之主也须相应之,才能人天合而为一,为之最尊。昔三代之都,皆在河洛之间。河洛之间,古谓天下之中。《逸周书·作雒》:“(周公)及将致政,乃作大邑成周于土中。”孔晁言:“王城也,于天下土为中。”关于土神祭祀,我们从先秦的文献中还可以找到一些根据。《礼记·礼器》:“天地之祭,宗庙之事,父子之道,君臣之义,伦也。”《礼记·祭义》:“建国之神位,右社稷而左宗庙。”《礼记·曲礼下》:“凡祭,有其废之,莫敢举也;有其举之,莫敢废也。”《尚书·甘誓》:“用命赏于祖,弗用命戳于社。”《左传·成十一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以致《尚书·胤征》的:“葛伯不祀,汤始征之。”等。《尚书·汤誓》还记载了如下事实:“汤既胜夏,欲迁其社,不可。”是言汤亡夏,欲变更社神,因后世治土之功无及勾龙者,故不可而止,说明土神的祭祀已不可动摇。古人认为:“天子祭地,祭大地之神也;诸侯不得祭地,使之祭社也;家又不得祭社,使之祭中雷也,雷也地神,所祭小,故变其名。”对于土神的祭祀,也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观念的发展而发展。在大地主神的一统下,又出现了四方的土神和各地的土神,它们和国家的行政区划相一致,由各自的拥有者祭祀各自的土神。《书·禹贡》:“厥贡惟土五色。”孔传:“王者封五色土为社,建诸侯,则割其方色土与之,使立社。”《史记·夏本纪》:“中国赐土姓,祗台德光,不距朕行。”郑玄注:“天子建其国,诸侯祚之土,赐之姓,命之氏,其敬悦天子之德既先,又不距违我天子政教所行。”至于社主,早期则为不同的木制牌位。《论语·八惰》言:“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但《淮南子·齐俗训》言:“有虞氏社用土,殷人社用石”可为一说。至于社稷、社稷坛之说,则是帝王祭祀土神、谷神的场所。《白虎通义·社稷》:“其坛大如何?《春秋文义》曰:‘天子之社稷广五丈,诸侯半之,其色如何?《春秋传》曰:‘天子有大社焉,东方青色,南方赤色,西方白色,北方黑色,上冒以黄土。’”《资治通鉴·后周太祖广顺三年》:“(帝欲祀南郊),于是始筑圜丘社稷坛,作太庙于大梁。”清昭楗《啸亭杂录·辛酉工赈》:“上减膳撤果,步祷社稷坛祈晴。”在地方,清纳兰性德《渌化亭杂识》卷一:“建置官署,必立土谷祠。”直到民国,河南府北关后土庙、洛阳县东侧土地祠,还依然存在。

二、土神祭祀的演变

土地的祭祀,遍布于乡间闾里,至少在秦代就已形成。这在《史记·陈丞相世家》就有记载。东汉蔡邕的《陈留东昏库上里社碑》也言:“汉兴,陈平由此宰社,遂佐高帝,克定天下,为右丞相,封曲逆侯。”又有进一步的阐明。直到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济北》还言:“济水又东,经东昏县故城北,阳武县之户牖乡矣,汉丞相陈平家焉,平少为社宰,以善均肉称,今民祠其社。”从秦到北魏之间,当年陈平里社犹存,风俗依然。然而,斗转星移,对于土神的信仰和祭祀,还是发生了变化。它首先表现在高层裂土而封、赐土为姓的举措,由于尾大不掉,关系国家安危,被秦以后的朝代或抛弃或效仿、或前封或后撤,已经没有那么严肃了,从根本上已经动摇了土神的信仰。在民间,土地的得而失、失而得,分而合、合而分,也随着国家的稳定、年成的丰歉,或者天灾人祸的变化而变化。得志之日,良田千顷,妻妾成群,莺红燕紫,金玉满堂;运退之时,抄家灭门,渺无踪迹,或转眼乞丐,充军边塞。土地还是这块土地,能够分配得尽量合理,使得天下噍类(尚生存的)都能生存,人人安居乐业,处处康泰升平,不仅是百姓的理想,也是操权者的理想。因为土地过于的集中,贫富的差距就会拉大,人们的依附关系就会逆转,社会上的异端势力就会形成,这些现象的发生,不仅是庶民的悲哀,也是国家的悲哀。我们说过,土地的拥有,就是权利的拥有,历史上的三家分晋、田氏代齐都是先例。所以历代权柄者,都把土地的稳定看作国家的稳定。不惜风险,把打击豪强、迁徙流民作为国策。通过法律条文,把土地作为恒产,永久地分配给可以耕作的人们。分地于民,就是强权于国。土地越分散,国家的主权才会越集中。土地不仅是国家的支柱,也是人们的支柱,失去支柱,国家的大厦就会倾颓,人们的生存就会乌有,就会给社会造成灾难。所以古代国民的传统心理,即是为官经商,也不弃本,也要在家乡或者长居之地买田置地,作为长久之策,或为兔窟之想。《孟子》所说的“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把百姓、土地、粮食放在君的前面,是非常深刻的。失去土地和粮食,百姓就难以生存。百姓难以生存,天子的生存就如空中的楼阁、镜中的烧饼,难以为继。所以对于土神的祭祀,如唐孔颍达言:“天子至尊而犹自祭社,欲使报恩之礼达于下也,地出财,故云列地利也。”天子祭祀,是希望江山永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百姓则希望土地稳定,成为世业。因此,早期的为了纪念土地的开垦、耕种、统一而形成的理念,渐渐地演变为寄希望于土地的永恒持有,和不断获得丰厚的回报,即土地的保护者和赐予者了。因此上至国家下至庶民,只要拥有土地就祭祀土地,土神成为我国最广泛、最普遍和最具人情味的神。

土神既然被视为土地的保护神,土神的形象也就更加丰富了,他再也不是早先的以某方土、某方木、或某方石为某方土神抽象的表象,或以木制的牌位直书某地之土神或一律的冠冕衮袍,俨然帝王形象,而是有了更明晰更具体的实人形象了。土神向来的祭祀,就有区域的性质,又有尊卑多寡的因素,乡间闾里,除了有本地共同的土地庙、土谷祠类的专门祭祀场合外,豪门望族、殷实之家也有颇为讲究的属于自己的土神庙宇。至于寻常百姓家庭,多在迎门照壁设龛,或在迎门的山墙设龛作为供奉之处,就是在荒山野岭,也不乏于路旁、树下、崖头,用乱石碎砖凑合的土神庙、山神庙之类。

同类推荐
  • 惊世预言

    惊世预言

    在历史上有许许多多的预言到后来成了现实,这就不由得让预言充满了神秘的色彩,让我们不得不有些怀疑:说出这些预言的人是不是具有未卜先知的超人能力。除了2010界末日的预言之外,还有哪些令人震惊的语言呢?
  • 汉赋琅华照寒烟

    汉赋琅华照寒烟

    是一本写尽了世间万般故事的书,那些赋,它们与故事相连,但其实并不与故事有关,它们以优美的文字诉说着故事背后的凄凉。过去的烟尘寒光熠熠,零落之后终归寂寞。
  • 悦·读宁波

    悦·读宁波

    本书分为地理梳理、文脉追寻、山海走读、运河流韵四个部分,具体内容包括:新江北、彩蝶蹁跹鄞州风、风云名邦余姚、用艺术的眼睛感受宁波、雪裹四明山等。
  • 后宫政治(下)

    后宫政治(下)

    由竭宝峰、刘心莲、邢春如、李穆南编著的历史之谜系列丛书共32分册,用来阐述政治斗争的复杂性并揭示古代历史长河角落中最为隐秘的部分。
  • 称谓与亲属(和谐教育丛书)

    称谓与亲属(和谐教育丛书)

    以构建和谐教育为宗旨,以实现素质教育为导向,以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为追求,以促进学生按发展为目标的系列教育丛书。
热门推荐
  • 潺凉

    潺凉

    穷极一生看人情冷暖,柳暗花明心却还在流浪
  • 烧起中医这把火

    烧起中医这把火

    陈保诚,在虔城,时常思考人生的何去何从,以及自身的原因和价值,有一天,他在整理放在柴火间的柜子的时候,发现里面藏着记事本日记本。读起来,像是看别人的生活,但是,的确是自己的以前写的。文字从10岁不到然后到20多岁,都有,跨度很广。读来却让人从另外一个侧面了解自己的生活和所处的社会。
  • 好莱坞制造:娱乐艺术的力量

    好莱坞制造:娱乐艺术的力量

    好莱坞电影娱乐构成了各国大众的生活方式并成为其文化想像的重要内容。娱乐本身没有价值,娱乐的价值在于它能够开发并满足大众身上与生俱来的娱乐本能。电影是一种会讲故事的机器,好莱坞则是这个机器的主人。好莱坞电影生产的突出特征就是市场化、大众化和娱乐化。好莱坞电影是一种电影娱乐,更是一个群众的表演场所,因此,并不是好莱坞影片本身就是一个白日梦,好莱坞是观众在电影院和好莱坞共同构建了一个白日梦。好莱坞电影始终保持着创新性,并通过与时俱进的方式,使得一切发明能够符合行业标准,成为未来电影工业的元素。好莱坞票房策略就是影片构成元素的“世界化”。好莱坞通过这种“票房魔法”给全球观众提供不间断前娱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佛系也疯狂

    佛系也疯狂

    一觉醒来自己竟变成了游戏中的NPC?还是只有一条命的那种?读作游戏写作人生。且看佛系玩家周小强化身浑身都是肝的业界大佬横扫诸界。PS:周小强的对手们:他怎么这么肝?他为什么这么肝?永远不要惹恼一个肝帝,永远…
  • 僵尸文明

    僵尸文明

    其实僵尸也可以不吸血的,其实僵尸也是爱学习的,其实僵尸也讲文明的,其实僵尸也挺帅的,其实……
  • 星际考古大师

    星际考古大师

    穿越到未来的星泽。从一个一无是处的废宅,突然变成了考古大师。更可怕的是,他拥有相当深厚的考古学基础,毕竟所谓的古代,就是他曾经生活过的时代!这可太安逸了!————————————关于本书的某些设定,参考:家园2、太阳帝国的原罪、EVE、自由枪骑兵等太空科幻作品即可。写一本“像样”的科幻,是我的个人目标。————————————因为还有学业,所以更新速度比较慢,在此道歉。大家想起来了就喂一下,一定会长肥的。一般来说节假日可以高速更新,以上,感谢您收藏、推荐本书。
  • 捡到偶像美少年

    捡到偶像美少年

    在一个雨夜捡到一个美少年,从此她的平静的生活被打破了。想不到他竟是她的偶像,好吧,那么就留下他吧,但是为什么和他越接近越害怕?他究竟是谁?是无害的美丽少年,还是充满毒香的危险男人?他的身上藏着什么秘密?为什么他会这样对待自己和她?看来一切都是谜……--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高山上的服务区

    高山上的服务区

    高山之上,一个贫穷的山村,因为王明的一个突发奇想,慢慢地成为一个服务区!从都市回归,回到生养自己的地方。用汗水和辛勤,王明带着一个村子,从贫穷到自立自足,留守在山区的人们一样可以逆袭而上!
  • 鬼守

    鬼守

    一个鬼界少年,一场惊天阴谋,一段生死之恋,纷纷扰扰在心间,剪不断理还乱。看他如何冲破难关,找寻自我,觅得真爱。为义为情断然取之,笑看浮华锦绣。一切尽在鬼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