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66700000048

第48章 外国诗歌细读(1)

一、对邓恩《告别词:莫悲伤》的细读分析

有德之人逝世,十分安详,对自己的灵魂轻轻说,走,有些悲伤的亲友则高声讲,他的气息已断,有些说,还没有。

让我们熔化吧,默默无语,不要泪流如洪水,叹息如风暴,那将会亵渎我们的欢娱——要是让我们的爱情被俗人知道。

地震带来恐惧和灾祸,人们谈论它的含义和危害,天体的震动虽然大得多,对人类却没有丝毫的伤害。

世俗恋人之爱

它的本质是肉感

不允许离别,因为离别意味着破坏

它是凡俗之爱的基本依据。

但我们经过提炼的爱情,它是什么连我们自己也一无所知,我们既然彼此信赖,心心相印,对眼、唇、手就漠然视之。

我们俩的灵魂溶成一体,尽管我走了,却不会破裂,这种分离不过是一种延展,像黄金打成了轻柔无形的薄片。

我们的灵魂即便是两个,那也和圆规的两只脚相同,你的灵魂是圆心脚,没有任何动的迹象,另只脚移了,它才动。

这只脚虽然在中心坐定,如果另只脚渐渐远离,它便倾斜着身子侧耳倾听,待到另只脚返归,它就直立。

对于我,你就是这样;我像另只脚,必须倾斜着身子转圈,你坚定,我的圆才能画得好,我才能终止在出发的地点。

胡家峦译

英国玄学诗人约翰·邓恩的《告别词:莫悲伤》,以其大胆的想象、雅致入理的比喻打动着每一位读者,成了名副其实的爱情离别场景的千古绝唱。这与他所使用的意象、神秘的色彩、缜密的推理思维有着密切的关系。下面我们逐节进行细读赏析。

((第一节)):

“有德之人逝世,十分安详,对自己的灵魂轻轻说,走,有些悲伤的亲友则高声讲,他的气息已断,有些说,还没有”。诗人一开始就把离别比喻成死亡。离别如死亡,这是个常见的比喻。但邓恩却把这种死亡分为两种:一种是有德之人的死,另一种是无德之人的死。

有德与无德,不是普通意义上的讲道德与不讲道德。有德之人指死后能升入天堂的人,无德之人指死后不能升入天堂的人,这是宗教玄学思维的表现。说话者诗人把他和听话者他的爱人比喻成有德之人,应当在离别之际镇定安详、不作声响、悄然离去、不哭泣叹息。如此神秘,这是一对什么样的恋人呢?这一节中提到的另一种死亡就是向世人宣讲的死亡,即无德之人的死亡。这一对恋人选择的是哪一种呢?

((第二节))写道:

“让我们熔化吧,默默无语,不要泪流如洪水,叹息如风暴,那将会亵渎我们的欢娱,要是让我们的爱情被俗人知道。”原来,爱情也被比喻成一种宗教。他和恋人像神职人员一样神圣,像牧师宣教那样神秘,因此,不能被爱情的门外汉知道他们这种神圣而神秘的爱,否则就是对爱的亵渎。所以,他们要悄然熔化、合二为一,不能抱头痛哭、唉声叹气,那是俗人们的举止。眼泪被比作洪水,叹息被比作风暴。这是充满玄学特色的比喻。

洪水与风暴都是天体变化的现象,为(第三节)另一天体的比喻做了铺垫。

“地震带来恐惧和灾祸,人们谈论它的含义和危害,天体的震动虽然大得多,对人类却没有丝毫的伤害。”这一节中有两种天体运动现象:

一种是天震,即天体的震动;另外一种是地震,即地球的震动。地震是天体现象,同时也是宗教中神秘的东西。据说,上帝对人类不满,曾泄洪水给人类以最严厉的惩罚,上帝还实施其他惩罚,地震就是其中之一。地球之所以震动是因为上帝震怒而引起的地球的颤抖,给人类带来灾难与恐惧。诗人暗示,世俗恋人的离别就像这种地震,引起恋人的恐慌、悲伤与不安。诗人还暗示,他和他所爱的人之间的分别则像天震,是神秘而和谐的。关于天震,胡家峦教授在《英语诗歌精品》一书中有一段非常精辟的注解:“根据托勒密天文学,宇宙呈圆形,中心是地球,地球外围有九重天,由近及远的顺序是月球、水星天、金星天、太阳天、木星天、土星天、恒星天、水晶天。第九重天的运动牵引着里面各重天,从而产生天体的震动。但这种震动是自然的、和谐的和觉察不到的,也是对人类毫无伤害的。”诗人和他爱人的分别就像这种天体的震动,可能会相距遥远,却不造成伤害,与世俗恋人的爱有很大的差别。

((第四节))讲述世俗恋人的情况:

“世俗的恋人之爱它的本质是肉感?

不允许离别,因为离别意味着破坏凡俗之爱的基本根据。”

“世俗”指原文所说的“月下的”,即地球上的。这种爱是基于感官和肉体的,而非精神的,因此是不能容忍分离的,因为分离就意味着使恋人失去感官的接触。那么,诗人和他所爱的人之间又是一种什么样的爱呢?他们之间的爱是经过冶炼提纯的爱情。

((第五节)):

“但我们经过提炼的爱情,它是什么连我们自己也一无所知,我们既然彼此信赖,心心相印,对眼、唇、手就漠然视之。”诗人在这里使用了一个炼金术的意象。这个意象用得极为贴切。胡家峦教授指出这个意象暗示了他们的爱情不同于世俗爱情的精神化过程:如同炼金术士从污浊的泥土中提炼出不含杂质的纯金,精神情侣也从卑贱的肉欲中净化出纯洁无瑕的爱情。(见《英语诗歌精品》)他们的爱是属于心灵的,是可以摆脱世俗之身的感官接触的,是完美的精神之爱,自己也弄不清楚,很神秘,是难以用常人的思维加以分析的。他们的灵魂已经合二为一,不可分离,空间的分离被精神的不可分离这种性质所淹没,对他们而言,空间的分离只不过是他们灵魂世界的扩大与延展。

((第六节)):

“我们俩的灵魂溶成一体,尽管我走了,却不会破裂,这种分离不过是一种延展,像黄金打成了轻柔无形的薄片。”这里有个“黄金”意象,实际上是上一节炼金术意象的继续。提炼成金是第一步,锤锻成“轻柔无形的薄片”是第二步,证明这黄金般的爱情使他们精神融合,即使是没有肉体的结合也能永恒持久。这种爱是至善至美的。退一步说,即便他们的灵魂是两个,那也是不可分离的两个。诗人使用了一个颇具玄学思维的意象,别出心裁,效果撼人。

(第七节):

“我们的灵魂即便是两个,那也和圆规的两只脚相同,你的灵魂是圆心脚,没有任何动的迹象,另只脚移了,它才动。”

“圆规”,这一冰凉金属物质做成的没有感情色彩的几何工具,用来表现灵魂,是奇想,却是妙喻,冰冷无情,却雅致入理,因为他和爱人的灵魂像是圆规的两只脚,静则都静,动则都动,静不离,动不分。最美不过那在家中坐定的圆心脚忠诚地身守家园,企盼的心却倾听爱人随时欲说的心语,随着爱人远行,一直等到他胜利返归。

(第八节):

“这只脚虽然在中心坐定,如果另只脚渐渐远离,它便倾斜着身子侧耳倾听,待到另只脚返归,它就直立。”诗人的灵魂又是什么样的呢?最后一节是这样说的:

“对于我,你就是这样;我像另只脚,必须倾斜着身子转圈,你坚定,我的圆才能画得好,我才能终止在出发的地点。”诗人把自己比作那出差远离的圆周脚,围着圆心脚转动,不管走多远也离不开圆心脚的牵挂,在圆心脚的牵动下,最后终止在出发的地方,画一个完美无缺的大圆。

总之,贯穿全诗的一个中心思想就是诗人和他的爱人是永远合一的精神整体。诗中用了不同的意象来说明精神情侣、心灵之爱的不可分离性与坚贞性。这首诗写于1611年。当时,邓恩的恩主罗伯特·特鲁里爵士要出使巴黎,要求邓恩随行。邓恩的妻子有孕在身,出差远离不是他心中乐意的事,但他毕竟要去。这首诗便是他临行前写给妻子的。诗中所用的意象主要是科学意象和宗教意象。这是邓恩诗歌的一大特点。他的诗想象丰富、比喻奇特,这是同时代诗人远远不能企及的。他的思想是通过理性的思维、缜密的推理和充满玄学味道的比喻来表达的。诗中的感情是通过分析来表述的,不是通过常见的那种抒情性语言来表白的。然而,这种分析推理表述却产生震撼人心的效果,因为它貌似生硬乏情,实际上却情浓意切,令人回肠荡气,久久不能忘怀。诗,贵在抒情,贵在探讨情感的本质、价值和生命意义的形成过程。邓恩便是这样一个处在探讨永恒宇宙和纷繁复杂中个体生命价值、意义及感情的神圣使者。正如诗人格里逊评价的那样,“巧妙的比喻,博学的思辨,争论的气势,特别是那强烈与深沉思辨独特混合而形成的诗,是最伟大艺术”。这种具有伟大成就的诗,读后令人敬仰与折服。

二、对邓恩《跳蚤》诗的细读分析

跳蚤!

你看吧,你看看这跳蚤,你否认我的成分能有多少

它先咬了我,此刻又咬了你,我俩的血已在它里边融为一体;要承认,这件事不能被说成是羞耻、罪过、也算不上你贞操的损失,而它却未求婚就先得快意,合我俩的血为一体,涨大它的腹肌,唉,它做得远远超过我们自己。

啊,住手,饶过这跳蚤里的三个生命。

在它体内,我们不止是结了婚,它是你是我,是我们的花烛温床,是我们婚姻的殿堂;尽管父母和你都不愿意,我们还是聚在一起。

同居于这乌黑的活墙里。

尽管习俗使你轻易杀我,但不要把三个生命剥夺,此处对邓恩两首诗的分析参考了李正栓《陌生化:约翰·邓恩的诗歌艺术》(北京大学,2001年)一书中的有关内容。

不要再加上自杀和渎圣的罪过。

你突然狠心地把毒手下,用无辜者的血染紫了你的指甲这跳蚤只吸过你一口血,这怎能算作一种罪过而你却得意洋洋地说:

你和我都不比从前弱;不错,我因此全知:说你害怕是多么虚假

你此时同意我,但跳蚤之死已把你生命夺下。

多少的道义全都浪费、白搭。

——李正栓译《跳蚤》是英国玄学诗人约翰·邓恩最有代表性的诗作之一,也是邓恩玄学思维和陌生化艺术集中表现的范例。

(一) “玄学”的由来

“玄学派”这个名称是后人给17世纪以邓恩为首的一些英国诗人加上的标签。最早使用“玄学”这个词的人是德莱顿,他在1693年评论邓恩时写道:

“他喜弄玄学,不仅在他的讽刺诗中如此,在爱情诗中也如此。爱情诗本应言情,他却用哲学的微妙的思辨,把女性们的头脑弄糊涂了。”

②(杨周翰译)德莱顿这一发现是对的。的确,正如《跳蚤》

一诗所显示,主人公不是在谈情说爱,而是在进行推理,并通过推理来得出一个结论,他与那女士已经通过跳蚤的撮合合二为一:

“你看吧,你看看这跳蚤,你否认我的成分能有多少,它先咬了我,此刻又咬了你,我俩的血已在它里边融为一体。”这一旨在谈情说爱却不言情爱的特点在邓恩的诗歌里比比皆是。但真正使用“玄学诗人”这个术语的却是18世纪的塞缪尔·约翰逊博士。他说:

“大约在17世纪初期出现了一组可以称作玄学诗人的作家。”

③然而,约翰逊并不是在表扬这一派诗人,约翰逊说这一派诗人根本不是诗人,他们只会写一些韵文罢了。

但他没忘记说一句公道话。他说,这些诗人是很有学问的。这个标签虽是误贴,却成了高度总结这一派诗歌特点的永久性词汇。实际上,自从1912年格里尔森出版邓恩诗歌全集,尤其是自艾略特1921年发表《玄学派诗人》论文和新批评派一些大师推崇邓恩诗以来,人们越来越重视这一派诗人的诗歌并且开始欣赏这派诗歌的美妙之处。笔者认为,这派诗歌并非一个“玄”字便能说清楚。它倒是更表现在“新”和“陌生”

上,下面对其作以细读分析。

(二)新在何处

《跳蚤》一诗的新奇之处表现在邓恩突出的玄思妙想。之所以称之为“玄思妙想”,是因为诗中的比喻大都是既玄又妙的思想,或者说是虽然玄但非常妙的思维和想法,可以简称为玄妙思想。玄思妙想的最大特点是,把最不伦不类或不相关的东西勉强地或生拉硬拽地结合在一起。这种比喻乍听起来似乎怪诞不经,但细细想来却雅致入理、妙不可言。本诗的玄思妙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只令人作呕的昆虫因咬了诗中男女主人公而成了两个人的媒人,因为他们俩的血液通过跳蚤的采集汇合已经成为一体:

“它先咬了我,此刻又咬了你,我俩的血已在它里边融为一体”;并且,他们的这种结合还有了结果:这只跳蚤竟然怀了孕,“合我俩的血为一体,涨大它的腹肌”。一只令人生厌的昆虫竟成了这一对男女结婚的温床,还是他们结婚的神圣殿堂:在它体内,我们不止是结了婚,它是你是我,是我们的花烛温床,是我们婚姻的殿堂。结婚这种神圣的、须经恋爱、求婚、订婚等漫长过程才能实现的事情竟让这跳蚤轻而易举地完成,它“未求婚就先得快意”。一只等级低下的昆虫竟把三个生命聚在一起,构成了三位一体的结构,使他们都具有神性。尽管习俗使你轻易杀我,但不要把三个生命剥夺,不要再加上自杀和渎圣的罪过。这跳蚤“是你是我”,还是跳蚤本身,这样构成三位一体。所以说,杀死男主人公是罪过,杀死跳蚤也是罪过,杀死自己更是罪过,还是更为严重的罪过。既然构成了三位一体,这个集体意象便具有神性,破坏这个三位一体的神性个体就是“渎圣”。这个三位一体的意象是诗人刻意强调的,因为,按他的逻辑,这只跳蚤里现在应当有四条生命:男主人公、女主人公、跳蚤本身和那个由男女主人公结合而产生的并且在孕育过程中的小生命。

“要承认,这件事不能被说成是羞耻、罪过、也算不上你贞操的损失,而它却未求婚就先得快意,合我俩的血为一体,涨大它的腹肌,唉,它做得远远超过我们自己。”

同类推荐
  • 李国文说三国演义(上):世事成败

    李国文说三国演义(上):世事成败

    《李国文说三国》在原有的李国文评《三国演义》篇幅基础上,减冗增新,拓展成240篇精妙文章,观想洞见首次以最完整面目出版面世。《三国演义》是国粹经典,是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历史小说,堪称中国历史上的一部奇书。著名当代文学作家李国文以一个文人的身份,用文学折射历史,用人物辐射时代,用过去映照当下,评书而不拘泥于书,说史而不局限于史,对当代文坛、社会、民族有感有悟有话说,可见知识分子之气节与社会责任感。上部《世事成败》,针对《三国演义》前40回的内容,一回两评,言之有物,见解新颖,博引《三国志》《后汉书》《史记》《资治通鉴》等史学文献,以史实为依据,在各家观点基础上发表独特见解,对读者了解真正的历史有很高参考、引导价值。行文洗练文雅的同时,兼顾口语、俚语的运用,在轻松有趣的阅读氛围中,渗透历史文学,传播中华文化。插图以《遗香堂绘像三国志》(明末黄氏刻本)及《第一才子绣像三国志演义》(清初)穿插选排,以经典绣像版本插图让读者获得丰富的审美体验。
  • 中国古典散文集(二)(散文书系)

    中国古典散文集(二)(散文书系)

    散文是美的,它能给人以美的享受,然而什么样的散文才是最美的散文呢?秦牧曾说:“精粹警辟的、谈笑风生的、亲切感人的、玲珑剔透的,使你读时入了神、读后印象久久不会消失的好散文,还是不多。”他还说:“一篇好的散文,应该通过各种各样的内容给人以思想的启发、美的感受、情操的陶冶。”品读精美的散文,宛如清风般涤荡沐浴;让散文的清扬与美丽永远地伴随你。
  • 铭人铭言:读人心得

    铭人铭言:读人心得

    本书为黄宝铭的诗歌散文集,共分三册,其中《读人心得》则是其散文随笔集。通过解读历史人物,得出发人深省的哲理。
  • 中华成语故事大全集(超值金版)

    中华成语故事大全集(超值金版)

    所谓成语,是汉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是比词大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词的语言单位,绝大部分由四个字组成。成语大都是从古代寓言、俗语、古诗文、历史事件和名人名言中产生的,其中一些成语还有美丽动听的故事。从宏观意义上说,成语是中华文明中璀璨不朽的瑰宝,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它以自身的言简意赅而成为了构建汉语言大厦中强有力的栋梁。
  • 不管狗和茶炊怎么闹腾

    不管狗和茶炊怎么闹腾

    该书是豆瓣人气作者王这么的全新散文集。共分为三个部分:旧家山、闲花草、凡人歌,从家庭琐事、市井生活写到花草树木、日常饮食等诸多方面。作者以她敏锐的触角捕捉到一地鸡毛生活的背后所透露出来的暖意与温柔,并佐以博识的跨界、犀利的见解、智趣的调侃,平静的日子在她的笔下显得尤为意蕴深长而情致动人。作者更像是一位既天真又通达的生活哲学家,在充满烟火气的讲述中,对平凡人的生活作了充满禅意的回望与记录。
热门推荐
  • 媚惑君心:霸道邪王的盛宠

    媚惑君心:霸道邪王的盛宠

    色胆包天的她在落魄为亡国公主的那天爬上来西凉尊王的身。她对他一亲芳泽,完了还得意的道:“你被我轻薄了,以后你就是我的人!”他淡笑道:“小东西你知道什么叫做轻薄吗?”他将年幼的她带回了西凉,百无禁忌的养了六年。六年中,他被她几乎看完摸完亲完调戏完。“听说邻国皇子看上你了,还向我提亲了。”男人危险的的话语在她衣物破裂的声音中道出。“听说你和那邻国皇子感情甚好?嗯?睡了我六年了,还不知道自己属于谁的?不是喜欢轻薄我吗?今晚,我就教你什么是真正的轻薄!”
  • 天废我才

    天废我才

    长似像女人的浩天宇,在下雨打雷走路玩游戏,不小心无意被闪电劈到。莫名其妙来到“天穹大陆,早已厌烦小说各种套路,那他将改些命不凡人生。
  • 科技大修仙

    科技大修仙

    当修仙与科技遭遇,当异界少年接触到科学时代的熏陶,他接下来的路会如何走下去?异界中武世界少年,意外接触到科技树,机缘巧合下,他来到了灵气复苏当中的水蓝星。随后纵横诸天,利用科技,入侵一个个世界,利用科学战舰与修仙者法宝对抗……这是科技背景下,一个个神魔,一尊尊圣灵以及无数禁忌人物传说重现的时代。〔黑暗的洞窟里,当其他修士取出宝物照明时,黎歌淡定的从怀里掏出了自己的强光手电筒……利用科技修仙的时代,这是一个个关于风华绝代人物的简单小故事。
  • 繁华那年遇见你

    繁华那年遇见你

    那年遇见你,是我的幸运;如今爱上他,是我一生的意外。你总说爱不是强留,但没有强硬的爱,还是爱吗?我的一生的意外都是因为你……我不担心你的离开,但我害怕会再也见不到你!
  • 百战僵神

    百战僵神

    一少年,无意中得了绝世灵决——霸绝天体录,并被僵祖——干将,咬伤,获得僵神血脉,从此一路高飞!
  • 绝品少主

    绝品少主

    欺负了本少爷五年的萧婵儿居然要嫁人了?哪有那么容易的事情,少爷好不容易比你强了,你居然想跑,门都没有,谁敢娶你,老子就揍谁!直到老子把你欺负够了为止!
  • 藤使

    藤使

    一个由于种树而卷入风波的少年。导致父母死亡的那一场空难的真相。植物有了自己的灵,并以人类作为寄生体后,这个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这是一个种树种出藤后发生的故事。
  • 红尘逍遥道

    红尘逍遥道

    漫漫长路,他如何寻找?冥冥之中,你怎能明了?闪闪星语,他如何听到?冥冥之中,你怎能预料?悠悠心事,他知道多少?冥冥之中,天似乎在笑;滚滚红尘,为何笑逍遥?人人都知道他身负血海深仇,为什么他却乐得逍遥?人人都知道他是个痴情种子,为什么他却百花围绕?他究竟是正道?还是魔道?他也不知道,只是在罪与情之间不停寻找......
  • 今朝有暖冬

    今朝有暖冬

    “听说有人的粉丝名叫暖冬。”某人走远了一步。“听说一家餐厅叫暖冬。”某人又走远了一步。“听说某人的小号名叫寻暖。”某人越走越远。温暖三两步跑到他的面前,笑嘻嘻的问:“笨蛋,喜欢我就要跟我说啊。”——原来,在我喜欢你之前,你早已深爱上我。
  • 九州仙侠传

    九州仙侠传

    一部纯东方的古典仙侠作品,看卢恒下山,强大的法宝,精彩的法术,修行路上如何演绎精彩。九州之地,正邪之分,豪门巨派,幽冥魔窟,谁能染指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