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10月29日下午三四点钟,在蒙蒙细雨中,我们来到了位于阳城县城东13公里处润城镇的砥洎城。天色微暗,残破的明清村落几乎没有行人,更显出了几分凄清和落寞。在一位熟悉当地人文地理的砥洎城村民张安民先生的带领下,踏着被岁月磨砺震荡得坑洼不平的石板巷道,秋雨中探访几百年前的宅院建筑,生出一丝寻幽探古的情趣,更不乏历史沧桑之感叹。
砥洎城也称小寨村,全城占地面积约6万平方米,修筑在一座小山嘴上,南依街镇,北临沁河,呈一半岛之状。远望其城,如砥柱般耸立山间,周筑围墙圈起,犹如中世纪的欧洲城堡。取名砥洎城,一说是因为小城如中流砥柱一般。也有人说沁水古称洎水,但没有发现确凿的史料。还有人说,是因为当年抵御李自成农民军才修建了砥洎城,意为筑寨抵御李自成起义军。
砥洎城始建年代不详,堡寨里原有的黑龙庙碑文记载着:“明正德十二年重修,清康熙二十三年复修”,可见修筑砥洎城来抵御李自成农民军的说法纯属凭空臆想,无端猜测。城中遗存的明代建筑文昌阁的台基上,尚存有《山城一览》碑碣,是明崇祯十一年(1638)杨载简所作。石碑高54厘米,长86厘米,图中详细标出砥洎城的方位与建筑分布,标明每宅的占地面积和巷道甬路,这是我国古代建筑史上罕见的明代小城镇建筑规划实物史料。小城原为杨姓所有,有杨氏族人杨载简、杨载业(曾任宛平县令)为证。后来杨家衰败,转手卖给张姓人家。从此张氏族人一直寓居此地,生息繁衍。
砥洎城呈椭圆形的城堡式建筑,依土山而砌筑了砖墙,墙高10米,厚度1—2米,临河一面的城墙达到20余米高。城墙上设有城垛、炮台,防备外来入侵势力,现已塌毁多处。堡中开有南北两门,也称旱门和水门。正门南向,为旱门,额书“砥洎城”三个大字,引人入胜。堡人通常由旱门出入,晚上堡门紧闭,白天有专人看守,外来者不得轻易进入。城北沿着石梯阶而下,可通往水门,堡人由水门乘舟楫而行至城外,堡中妇人淘米、洗衣也常常来到这里。小寨依八卦而建,四周环形道,街巷规矩整齐,城内十大街坊,宅院门门通达,生活设施齐全。大都是丁字巷道,陌生人是很难辨认的。堡内建有一座座当年富贵人家的院落,多为二进院,院里的屋宇大多分两层,大部分还设置有楼道。正房甚至也有三层的建筑,但屋身大都偏矮,想必是建在山顶上的屋子通风采光都好一些的缘故。巷顶架设的过街楼,是砥洎城最有特点的地方,如此便院院相通,房房相连,交往起来特别方便,也有一家人的亲近感。堡中人家通常在厢房或不显眼的地方开设暗门,使得整个堡寨可以相互串通。门窗、楼道、柱拱、屋檐、瓦脊大都经过了精雕细刻。由于地势的关系,院落大都比较狭窄,但却不失古朴典雅,也有清幽华丽之风。院内客厅、卧室、厨房、厕所一应俱全,起居非常方便。砥洎城的小巷里,每每有房屋高大的墙背在墙基一两米高的墙角上,被削去一角,既有方便车马出入的建筑要求,也蕴含着“退一步海阔天空”的生活哲理。
墙高巷深,小径通幽,传说每一坊中都留有暗门,今天已不为人知。雨不停地下着,无法在这里拍到理想的相片。在一座额枋间书写着“有恒居”的四合院里,领略了砥洎城建筑艺术的一鳞半爪,砥洎城的四梁八柱、四门八窗,也极具时代特色。祖籍润城镇的明朝官员张慎言,于崇祯十三年(1640)曾给家乡的宅院题诗:“但索有窗皆映竹,须教无槛不临花。日均空翠来湘箔,篆袅青烟出绛纱。”门窗雕花,楣槛刻字,翠竹环映,绛纱为帐,是那个时代的建筑风格,也是家族富有的标志。当地民谣称:“郭峪三庄上下伏,进士举人两千伍,如要不够,小城寨上打凑。”这里的小城寨就是我们说的砥洎城。砥洎城现存的几十处院落,大部分悬挂着“文魁”、“亚元”、“德重儒林”这类的匾额,说明当地人对传统文化的重视。
傍晚时分,离开砥洎城,临别时观摩砥洎城那高大的堡墙,还有用炼铁的坩埚砌筑的墙体,更加深了对建筑是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的认识。坩埚直径约20厘米左右,墙的外表用青砖筑壁,非常坚固,也有特点。从砥洎城的城墙构筑,也可反映出明清时期泽、潞一带的冶炼、铸造业已经十分发达,城内居民大多经营铁货生意,经济富裕,治家有方,所以有实力修建这样的住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