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582200000054

第54章 毛泽东从部分小说和军事著作中读到了什么治国智慧?(8)

为了革命的利益,为了国家的前途,毛泽东有胆量有意志去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是靠大无畏的斗争而得来;新中国刚刚成立,面对美帝国主义的反扑,毛泽东义无反顾,果断选择出兵朝鲜,这让美国杜鲁门政府完全出乎意料;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面对美国的战争威胁,毛泽东毫不犹豫,果断决定炮击金门。

毛泽东曾说:“第一,我们不要打,而且反对打;第二,但是我们不怕打,要打就打。”在国家利益受到威胁的时候,毛泽东旗帜鲜明,“丢掉幻想,准备斗争”,该斗就斗,不斗争就不会有国家安宁,不斗争就不可能抵御外侮。在20世纪60年代中苏交恶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两个超级大国同时与中国为敌,面对这种险恶的国际政治环境,毛泽东举重若轻,从容应对,“居安平两路”。在毛泽东那里,无论多么强大的敌人,统统不在话下。

《聊斋志异》成书于清朝初年,它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它虽然以描写妖狐魑魅、幽冥鬼怪、畸人异行著称于世,但作者蒲松龄笔下的离奇诡谲的故事情节,异彩纷放的人物现象皆有悖于儒家正统美学观点。他借助一个个鬼狐故事揭露了封建社会特别是清朝的全面目,强烈表现出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审美上的追求。蒲松龄虽然是清朝的人,但他的思想无疑与毛泽东是相通的,正因为如此,毛泽东一生中才会多次借《聊斋》故事教育知识分子树立正确的文艺思想,借《聊斋》故事表达自己的人际关系理想,借《聊斋》故事谈现实问题,借《聊斋》故事谈国内国际斗争。

表面上,毛泽东时代各种各样的激烈斗争已经远去,实际上,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新的斗争依然非常激烈。不管社会多么进步,各种矛盾斗争总会存在。和谐社会是人类的美好理想。可是,现实中,你希望与别人和谐,别人却不会轻易地给你和谐。你不侮辱别人,别人总是想侮辱你,你不侵犯别人,别人总是想侵犯你。各种社会偏见,各种阶层偏见和斗争依然普遍存在。

我们只有像毛泽东启发我们的那样,“不要怕鬼,你越怕鬼,你就不能活,他就要跑进来把你吃掉。”只有斗争才能换来暂时的和平,只有斗争才能换来暂时的团结,只有斗争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只有斗争才能换来暂时的和谐,只有斗争才能赢得自己生存、发展的机会,只有斗争才能赢取民主、平等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地位。

毛泽东提出编一本《不怕鬼的故事》

1959年春季,帝国主义国家、各国反动派和某个超级大国联合掀起反华浪潮。毛泽东便提出要编一本《不怕鬼的故事》,何其芳承担了这个任务,何其芳编成这部书以后,毛泽东还要他写个序文。1961年初,毛泽东邀请何其芳到他的住处谈序文的修改。

毛泽东对何其芳说:“你写的序文我加了一段,和现在的形势联系起来了。”

毛泽东修改的序文最引人注目的有两处:一处增加了这样一段:“难道我们越怕鬼,鬼就越喜欢我们,发出慈悲心,不害我们,而我们的事业就会忽然变得顺利起来,一切光昌流丽、春暖花开了吗?”另一处增加了这样一句话:“事物总是在一定条件之下,向着它的对方交换位置,向着它的对方转化的。”毛泽东还对何其芳说:“你这篇文章原来政治性很强,我给你再加强一些。我是把不怕鬼的故事作为政治斗争和思想斗争的工具。”他还让何其芳在序文中增加几句讲半人半鬼的话。他说:“半人半鬼,不是走到人,就是走到鬼。走到鬼经过改造,又会走到人。”

1961年1月24日,毛泽东收到了何其芳的修改稿,当天看完并写下以下批示:“此件看过,就照这样付印。此书能在2月出版就好,可使目前正在全国整风运动的干部们阅读。”在退稿中他把上次增加的这句话:“事物总是在一定条件下,向着它的对方交换位置,向着它的对方转化的。”改成:“事物总是在一定条件下,通过斗争同它的对方交换位置,向着它的对方转化的。”就是说事物的转化除了其他条件外,还需“通过斗争”这个条件。这是他根据当时国内整风和国际斗争总结出的重要经验,这一修改体现了毛泽东思想的精微和周密。

《左传》对毛泽东的思想的影响

《左传》是怎样的一部书?它对毛泽东的军事、政治、外交和哲学思想等方面都产生过哪些影响?

《左传》,相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解说《春秋》的一部著作,故名《左氏春秋》或《春秋左氏传》。“传”,即解释的意思。《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书中记载了春秋时代各国内政、外交、军事等方面的活动。特别是关于战争的描写,生动翔实,许多人物栩栩如生。书中表现的主要是儒家思想。例如它反对迷信天道,而重视民众意愿。对统治者之间的政治斗争、战争冲突的记录描写,也是忠于史实,同时又很有文采。尤其是它对当时的谋臣和外交官等人的辞令写得十分委婉,表现出很高的说话艺术,又很善于描写战争,它不是简单地叙述战争的过程,而是分析展示影响战争胜败的政治、经济、人心等诸多因素,把战事写得深刻、曲折、引人入胜。因此,它既是一部历史著作,也是一部优秀的散文著作。

《左传》,是我国古代最早、最详备的以《春秋》为纲的编年体史书,是毛泽东一生很喜欢阅读的古典作品之一,他从中汲取了极为丰富的养分。《左传》对古代战争的描写,对政治事件的记述,对毛泽东的军事思想和政治思想产生了很大影响。

《毛泽东选集》四卷中引用的成语典故和史事,属于《左传》的约有40条。从他对《左传》内容的熟悉,分析的详尽,以及引证次数的频繁,可以看出,青少年时代的毛泽东对《左传》研读的精深。

毛泽东在湖南老家读私塾时,就十分喜爱读《左传》。后来,他到长沙读第一师范的前期,又一次读《左传》时,理解自然就更深了。后来在革命战争岁月,他的言谈、撰述,到处都可以看到《左传》的影子。

例如,毛泽东曾经借《左传》中的文字总结自己的逻辑思想。毛泽东编了一个十六字诀,即“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这就清楚、明白多了。毛泽东这十六字诀是一种分析和综合的逻辑方法。运用它就能帮助人们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阶段,就能帮助人们避免思维中的混乱。毛泽东十六字诀中的“去粗取精”即来源于《左传》。在《左传·昭公七年》中写道:“郑虽无腆。抑谚曰:蕞尔国,而三世执其政柄,其用物也宏矣,其取精也多矣。”意思是说:郑国虽然不很富裕,还是有句谚语说:小国家,却已三代掌握政权,日常用品也较丰富,可供选取的精美东西也很多。

再如,毛泽东曾借《左传》“退避三舍”的故事谈对付国民党的军事策略。1945年,毛泽东说:我曾经对国民党的联络人员说过,我们的方针,第一条,就是老子的哲学,即“不为天下先”,不打第一枪。第二条,就是《左传》上讲的“退避三舍”,你进攻,我们暂时向后转。先让你一下,然后待机反击。第三条,是《礼记》上讲的“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也非礼也,就是说“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还有,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一文中,曾以《左传》中的晋楚城濮之战,来说明主观指导对战争的影响,又曾用宋襄公不肯半渡而击,结果败于楚军的事例,嘲笑了“蠢猪式的仁义道德”,阐述了出其不意、战而胜之的道理。

最后,再举一个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用《曹刿论战》来阐述自己的军事思想的例子。

《曹刿论战》是《左传》中精短而有名的一篇。它记叙的是齐鲁两国长勺之战。

春秋时代,公元前684年春,齐国发兵攻鲁,齐鲁两国会战于长勺。鲁国国君庄公欲先行攻击,谋士曹刿根据当时齐强鲁弱的客观情况,劝鲁庄公要以逸待劳,待齐军疲劳后再伺机攻击,后发制人。当时齐军自恃强大,擂鼓三通,攻击鲁军三次,均无功而退。“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待齐军士气不振,鲁军抓住战机,全力反击,把疲惫的齐军打得大败。在齐军溃退时,曹刿又提出不要马上追击,待他下车认真察看,确认齐军辙乱而旗靡,并非佯败诱敌,才下令追击,取得长勺会战的全胜。

1936年,毛泽东在著名的军事理论著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几乎引用了曹刿论战全文,用来说明他所要阐述的军事思想,毛泽东对这一历史的材料,作了现代意义的科学的说明:

“春秋时候,鲁与齐战,鲁庄公起初不待齐军疲惫就要出战,后来被曹刿阻止了,采取了‘敌疲我打’的方针,打胜了齐军,造成了中国战史中弱军战胜强军的有名的战例,请看历史家左丘明的叙述:……当时的情况是弱国抵抗强国。文中指出了战前的政治准备——取信于民,叙述了利于转入反攻的阵地——长勺,叙述了利于开始反攻的时机——彼竭我盈之时,叙述了追击开始的时机——辙乱旗靡之时。虽然是一个不大的战役,却同时是说的战略防御的原则。中国战史中合此而取胜的实例是非常之多的。楚汉成皋之战、新汉昆阳之战、袁曹官渡之战、吴魏赤壁之战、吴蜀彝陵之战、秦晋淝水之战等等有名的大战,都是双方强弱不同,弱者先让一步,后发制人,因而战胜的。”

“战略退却,是劣势军队处在优势军队面前,因为照顾到不能迅速地击破其进攻,为了保存军力,待机破敌,而采取的一个有计划的战略步骤。”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着重就凭什么去作战和为什么追击,记叙曹刿的论战思想,而对双方具体的打杀,未着一字。文章一波三折,很有韵致。体现了《左传》的特色。

从1931年秋到1933年3月,中央红军在毛泽东和朱德的指挥下,依靠人民,以弱击强,先后粉碎了蒋介石的第三次、第四次大规模军事围剿,丰富和发展了关于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思想,而且创造了世界革命战争史上的奇迹。这一军事思想,在后来毛泽东指挥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乃至抗美援朝战争中,就更加发挥得得心应手,淋漓尽致。毛泽东利用“曹刿论战”来阐发的战略防御原则,成为毛泽东军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我军战争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我军由弱转强、最终取得全国性胜利的法宝之一。

综上所述,毛泽东的军事战略、战术思想,政治、外交思想,包括他的哲学思想等从《左传》中得益都很多。

借《三国志》的《吕蒙传》。

谈领导干部学习的重要性

毛泽东一向重视干部教育,他读《三国志》中的《吕蒙传》,读出了高级军官都需要加强学习的迫切感。那么,毛泽东是如何用历史人物吕蒙启发、号召广大干部学习文化知识的呢?

1958年9月,毛泽东视察安徽,同行的有民主人士张治中和当时任公安部长的罗瑞卿。

一天,毛泽东正在车上阅读《三国志》,张治中和罗瑞卿进来。在闲谈中,毛泽东说起吕蒙发奋读书的故事。

孙权手下的吕蒙,15岁就当兵打仗,以骁勇著称。有一天,孙权对他说:你也算是管事的人了,应该读书长点学问。吕蒙回答说:军机事务都穷于应付,哪有时间读书?孙权一听不高兴了,就说:我难道是让你穷首皓经去当博士吗?只是要懂点历史罢了。要说事多,你比我还多吗?我自统领江东以来,读了历史和诸家兵书,大有收获。你很聪明,难道可以不读?吕蒙听了孙权的话,从此发愤读书。几年后,议起事来,他的上司、读书人出身的鲁肃,有时也得让他几分,并赞扬道:你已不是昔日的“吴下阿蒙”,而当“刮目相看了”!

讲完故事后,毛泽东说:“吕蒙是行伍出身,没有文化,很感不便,后来孙权劝他读书,他接受了劝告,勤读苦读,以后当了东吴的统帅。现在我们的高级军官中,百分之八九十都是行伍出身,参加革命后才学文化的,他们不可不读《三国志》的《吕蒙传》。”

毛泽东后来也曾经说:“吕蒙如不折节读书,善用兵,能攻心,怎能充当东吴统帅?我们解放军许多将士都是行伍出身的,不可不读《吕蒙传》。”

吕蒙正是通过不断的学习,才成为了孙权鼎足江东过程中一个了不起的重要人物。

顺便提一下,毛泽东读《三国志》时,在《吕蒙传》里有一个批注。书中说:吕蒙上书孙权说,关羽正带兵攻打樊城,为了防备我率兵从背后袭他,在荆州留下不少兵马。我们可以撤走一些自己的部队,我也以治病为名回到建业,这样关羽就会把他的荆州之兵调往樊城前线,我们再突袭他的后方。

读到这里时,毛泽东在这段话旁批了两个字:“诡计。”

“武圣”关羽果然中了后起之秀吕蒙的这一计谋,终至败走麦城,遭吕蒙擒杀。可见读书之益。

吕蒙最终取得了策划并领导袭取荆州战役的胜利,使孙权的势力从局促的江南向长江上游伸展,获得了一片宝贵的战略缓冲地带,同时也解除了来自荆州上游的威胁,为孙权政权的稳定奠定了基础。可以说,正是由于孙权掌握了荆州,使刘备继续扩张的趋势骤然停顿,孙、刘的长期稳定的联盟才成为可能,三国鼎力的局面才基本确定,吕蒙对孙权的最大贡献就在于此,所以孙权后来对吕蒙的早逝十分惋惜并深感沉痛。

毛泽东还对罗瑞卿说:“公安干警应成为有文有武的人,才能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

罗瑞卿回京后,挤出时间熟读了《吕蒙传》,又请人将它译成白话文,印发公安部门各级干部学习,用以激发大家学习文化的热情。这对公安系统干部队伍的建设起了一定的作用。

新中国成立之初,当时的领导干部大多行伍出身,在革命战争时期能够冲锋陷阵,其大无畏的精神体现了一个领导干部应具备的优秀品质。革命胜利后,他们的思想一时转变不过来,仍是片面倚重“枪杆子”,深信“战争解决一切”。长期的农村环境,使得一些人沾染了不少小农习气,一些基层干部,甚至一些相当级别的干部,不但不懂得经济,而且经常做出破坏经济发展的事情。毛泽东早已敏锐地发现了这个问题,觉得干部的文化素质有待提高。他认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的政策应该有相应地转变。对于“干部的准备”,除“依靠老的解放区”以外,“必须同时注意从国民党统治的大城市中去吸收”。毛泽东指出,“国民党区大城市中有许多工人和知识分子能够参加我们的工作,他们的文化水准较之老解放区的工农分子的文化水准一般要高些。国民党经济、财政、文化、教育机构中的工作人员,除去反动分子外,我们应当大批地利用。”为了掌握城市的经济,“发展工业、商业和金融业”,“利用一切可用的社会现成人才,说服党员同他们合作,向他们学习技术和管理的方法,非常必要。”

同类推荐
  • 孙中山与中国革命(上)

    孙中山与中国革命(上)

    本书是为纪念辛亥革命员园园周年,经原作者史扶邻教授赞同,将他的两本专著《孙中山与中国革命的起源》、《孙中山:勉为其难的革命家》的中译本合为一册,并将由其本人精选的散见于海外书刊他撰写的几篇有关孙中山研究的论文作为《附录》,结集出版,并与原作者史扶邻教授商定,将收名定为《孙中山与中国革命》。
  • 中国历史名人传记——中国历史名人之九

    中国历史名人传记——中国历史名人之九

    清代文学与发展的标志主要表现了在小说领域上。《聊斋志异》《儒林外史》和《红楼梦》等作品,对封建社会作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无愧为传统的文言小说和通俗小说的集大成者,而其作者蒲松龄、吴敬梓、曹雪芹也是本卷所要重点评介的人物。
  • 民国枭雄杜月笙

    民国枭雄杜月笙

    本书主要描写杜月笙的生平事迹,提到杜月笙,不得不让我们想到他所处的那个时代——清末民初。由于清廷当局的无能、软弱和妥协,使得全中国被外国殖民统治者侵犯和蹂躏。举国上下官商勾结、民不聊生,社会动荡,百姓俨然处在一片水深火热之中。在当时的大城市中,繁华璀璨依旧的首属上海了,堪称商业军事重镇的上海滩成了冒险家的天堂。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上海滩,潜伏着光怪陆离、千差百异的危险信号,满足了那些冒险家对于刺激和挑战的追寻和需求。上海滩从来没有平静过,相较于黄浦江的风平浪静而言,更是具有浓烈的角逐厮杀气息。
  • 刘邦发迹史:神一样的无赖

    刘邦发迹史:神一样的无赖

    他出身布衣,却开创了大汉王朝;他才干平平,却揽尽天下奇才;他被称为常败将军,却最终打败了西楚霸王。他就是大汉王朝的开国皇帝——汉高祖刘邦。他是如何掌握天下,又如何成为开国帝王的呢?《刘邦发迹史:神一样的无赖》就会告诉你答案。他既见利忘义又胸达大度,他既冷漠无情又惜才爱才。时势造英雄,一代草根成君王。权权谋与智慧,成王败寇后人评!
  • 改革大佬王安石

    改革大佬王安石

    历史上,改革人物向来受到争议,而尤以宋朝的王安石为最甚。有人骂他是“民贼”,是“古今第一小人”;有人赞他是“圣人”,是“古今第一完人”。罪恶的阴影与神圣的光环从来没有如此纠结地围绕在同一个人身上,除了王安石。北宋神宗年间,王安石以“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精神,推出一系列变革措施,力图挽救积弊已久的大宋王朝。可是,他试图富国强兵,却招致朝中几乎所有大臣的群起攻击;他想要为民谋利,不料百姓却拿他像猪狗一样谩骂。而且,他不但生前不被看,理解,死后数百年也都背负着骂名,直到近代才有人为其翻案。
热门推荐
  • 植物异世界

    植物异世界

    就是一个烂梨,被人扔到了垃圾桶里,然后被一只快死的老牛吃了,然后在牛粪里开始发芽长大。不过当小芽开始扎根的时候,发现牛粪是在石头上。就在小芽要干吧的时候,天空开始下雨,打雷,一个闪电劈在了那个有牛粪的石头上,然后小芽就开始扎根长大。小树不开花,不长叶,就是干吧的一点点长大,最后皮还脱了。有一天突然被风给吹跑了,吹到了一个新的世界。在那,干枝会走,会跳,会吃肉,会打架。还有很多和它一样的植物,不过那些植物都是有皮有果,有花的。所以干枝成了异类,最后它碰到了一个胖子。我们一起来看,胖子和干枝闯异世界。
  • 末世逆生长

    末世逆生长

    末世浩劫之下人类的善良与邪恶被无情的利用!末世过后异国崛起企图抒写地球新时代的篇章!末世后是否会有希望?.....浩劫?.....绝望?突然崛起的神秘国家,发动无数强国战争,末世过后的绝望充斥着整个世界!强国联合!神秘国家惊险生化军团!尖端武器!丧尸军团的失控将这个本就绝望的世界推下了深谷,未知的外星人!神秘的安布雷拉生化专家!面对未知的外星人和恐怖的丧尸军团地球保卫军能否逆转浩劫之灾?
  • 桀溪

    桀溪

    甜不是一切的相遇,都是命中注定却又是…相遇靠缘分相见靠谋划一见钟情也可信…想在你的心中保留你对我最初的印象我知道你所有的小心思…江肄桀知道戚鱼溪喜欢夕阳喜欢散步喜欢零食喜欢好多好多东西,但是江肄桀不高兴,戚鱼溪喜欢这么多东西却没有他!问,钢铁直女咋撩?戚鱼溪:江肄桀!你个狗东西!你放开老子!江肄桀:小溪,你成年了哦戚鱼溪:那又怎么样?怎么?想打我?来啊!怕你是狗!江肄桀:……江肄桀:小溪,我们来妖精打架…戚鱼溪:!???什么?艹!(女主不是傻白甜嗷,也不是真的直女,中心在简介的开头,全文甜,原创,抄袭)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的名字,你的姓氏

    我的名字,你的姓氏

    男女主身心干净!女主非傻白甜!——————聪明的人,喜欢猜心,也许猜对了别人的心,却也失去了自己的。傻气的人,喜欢给心,也许会被人骗,却未必能得到别人的。你以为我刀枪不入,我以为你百毒不侵。——————“喂,我不喜欢抽烟的男人!”“没事,我戒。”“喂,我不喜欢喝酒的男人!”“没事,我戒。”“喂,我不喜欢叫尹季珽的男人!”顾阮狡黠地笑了笑。“小阮阮,不喜欢叫尹季珽的男人?嗯?”说着,某男便欺身而上。——顾阮被某男吃干抹净后死瞪着,“不要脸!”“我还有更不要脸的呢。”新人阿姿
  • 在哈佛听到的12堂幸福课

    在哈佛听到的12堂幸福课

    本着世界上最真诚的心,马银春编写了这本有关幸福的小书:《在哈佛听到的12堂幸福课》。如果你是个渴望幸福追求成功的人,那么请轻轻地翻翻这本充满温情的《在哈佛听到的12堂幸福课》吧。倘若你能够从中寻找到幸福的感觉,那么我的心也会由衷地欣慰。倘若你能够从中寻找到走向成功的方法,那么我会由衷地恭喜你。
  • 武云

    武云

    在这个充满各种玄奇的世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寻。有人求权倾一世、享尽繁华,有人寻武道尽头、求天下第一,有人愿逍遥天地间、漫步花丛过,亦有人求长生不死,彼岸超脱。而周明觉得,此生此世,只求天地玄奇尽入我眼,红尘摆渡只求一人。而万载超脱、繁华盛景,不过云烟。
  • 老兵心语

    老兵心语

    下岗工人柳东分得倒闭鞋厂积压的皮鞋,换来幼时玩伴金东民一批不合格冷风机,照料着为工人们垫付了工资的被俘归来的志愿军老兵丁爷,收养了被父亲抛弃的女童鱼儿。自己的前妻跟大款跑了,蹲了监狱,自己爱慕的女人寡妇洪雨傍了大款,不争气的弟弟打架入狱,出狱后不务正业,租房的女孩张紫云幻想当明星一再受骗,人人都不幸福。
  • 孝心:父母之爱比海深

    孝心:父母之爱比海深

    以《礼记》、《孝经》等古典书籍为基础,结合现代实例,讲解何为孝义。书中内容通俗易懂,事例丰富生动,根据现代人的思维和所面临的孝道问题,作出简单指导。编者才疏学浅,意图以《青少年心灵成长读本系列:孝心:父母之爱比海深》弘扬中华民族的孝悌之义,解读孝悌之道,让孝道文化传承更广。
  • 青梅和竹马中的爱情

    青梅和竹马中的爱情

    他和她从小认识,互相喜欢对方,他就这样被她缠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