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573900000015

第15章 交友要慎重(1)

交友贵在多益少损

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论语》

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也有三种。结交正直的朋友、诚信的朋友和知识广博的朋友,对人是有益的。结交谄媚逢迎的人、表面奉承而背后诽谤人的人以及善于花言巧语的人,是有害的。”

南怀瑾先生解释说,人世间每个人都需要有朋友,朋友又有益友和损友的区别。“友直、友谅、友多闻”,这是对人自身有益的朋友。“友直”,就是指讲直话的朋友;“友谅”,是指个性宽厚、能够原谅人的朋友;“友多闻”,指的是那些见多识广、知识渊博的朋友。

而对一个人自身修养有害的损友也有三种:“友便辟”,指的是有特别的嗜好或者软硬不吃、心胸狭隘、不会体谅别人的朋友;“友善柔”,是指那些个性软弱、依赖性强、缺乏个人主见甚至一味依循、迎合于你的朋友;“友便佞”,则是指专门逢迎拍马的朋友,通常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人,这是对一个人自身无益的。

南怀瑾先生对损益友的解释,实际上是在提倡一种与君子深交、不与小人往来的交友态度。

《聊斋志异》里有个河间生的故事,说的是河间生不务正业,交了个狐狸精做朋友,狐狸精天天带他去吃喝玩乐。一次,他和狐狸精在酒楼里随意取酒客的酒食来吃,但他却发现那个狐狸精唯独对一个穿红衣的人避得远远的。

河间生就问狐狸精:“为什么你不去取那红衣人的酒食呢?”狐狸精顺口说:“这个人很正派,我不敢接近他啊。”

这时,河间生突然恍然大悟。他想:狐狸精愿意和我交朋友,看来一定是我已经走上邪道了,今后必须得正派才是。就在他一转念之间,那狐狸精就跑掉了。

河间生的故事生动地说明了选择正派的人做朋友的重要性。俗语说得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这个意思。能够朝夕相处、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必定是在思想、言论、行动等各方面相互影响相互认同的,这种耳濡目染的力量是绝对不能低估的。

在我们的生活中,尤其是在我们为成功而奋斗的时候,我们是很需要寻找朋友的。但是,不要去结交那些对你有害而无益的朋友,更不要被他们拖入浑水中。

我们所处的环境和我们结交的朋友,对我们的一生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交上什么样的朋友,你就会有什么样的命运。

欧阳修是北宋着名的文学家、史学家和政治家,也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在文学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创作了大量优秀的散文和诗词。尤其是他的散文,简洁流畅,丰富生动,极富于感染力。他还为当时的文坛培养了一批人才,像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他们都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等文学家,都出自于他的门下。

欧阳修在颍州(今安徽省阜阳市)当长官的时候,有位名叫吕公着的年轻人在他手下当行政助理。一天,欧阳修的朋友范仲淹路过颍州,顺便拜访欧阳修。欧阳修热情款待,并请吕公着作陪叙话。

谈话间,范仲淹对吕公着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在欧阳修身边做事,真是太好了。应当多向他请教作文写诗的技巧。”吕公着点头称是。后来,在欧阳修的言传身教下,吕公着的写作能力提高得很快。

《论语·里仁》里说:“见贤思齐焉。”如果一个人周围都是一些道德高尚的人,那么这个人也会通过努力去赶超他们。同样的道理,如果一个人总是与一些道德素质低下的人交往,久而久之他的品性也会变得恶劣。

选择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我们自己的未来或许就是什么样子。因此,在选择朋友的时候,我们要努力去与那些乐观正直、富有进取心、品格高尚和有才能的人交往,才能保证我们自己能拥有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获得丰富的精神食粮以及朋友的真诚帮助。这正是孔子所说的“无友不如己者”的意思。

如果你择友不慎,结交了那些思想消极、品格低下、行为恶劣的人,你就会陷入这种恶劣的环境中难以自拔,甚至受到“恶友”的连累。

《佛说孛经》中说:“友有四品,不可不知:有友如花,有友如秤,有友如山,有友如地。”这短短的几句话,却为我们说明了不少人生的真谛。

“有友如花,好时插头,萎时损之,见富贵附,见贫贱则弃”。这样的朋友对待你像对待花儿一样,当你盛开的时候,他把你插于头鬓,供奉桌上;如果你凋谢了,他便毫不怜惜地将你丢弃。换句话说,当你拥有权势、富贵的时候,他把你捧到高处,凡事奉承、随顺;一旦你功名富贵不在了,失去了利用的价值,他就背弃你,离开你。

“有友如秤,物重头低,物轻则仰,有与则敬,无与则慢”。这种朋友像秤一样,如果你比他重,他就低头;如果你比他轻,他就高了起来。当你有名位有权力时,他就卑躬屈膝,阿谀谄媚;等到你无权无名一身轻的时候,他就昂起头来俯视于你了。

“有友如山,譬如高山,鸟兽集之,毛羽蒙光,贵能荣人,富乐同欢”。高山能广植森林,豢养各种飞禽走兽,任凭它们聚集其中,自由自在。所以,好的朋友就像山,他们心胸广阔,正直高耸,宽厚待人。

“有友如地,百谷财宝,一切仰之,施给养护,恩厚不薄”。好朋友像是广阔的大地,泽被万物,毫无怨尤,可以担待我们的过错,帮助我们不断成长。

看了这四个比喻,我们不难得出“花、秤可抛,而山、地可交”的结论。那种只是单纯想从你身上获取好处的朋友,还是算了吧。而那种不懂得尊重你的朋友,就更不用交往了。因为在朋友的世界里,应该没有世俗的差别。所以,多交益友,少交损友,才能真正从朋友身上学到为人处世的道理。在此,你不妨数一数你周围的朋友,检视一下他们的为人或表现,看他们是不是值得你放心地交往。

交友应该亲密有间

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则不孙,远之则怨。

——《论语》

这句话人们历来是这样解释的:唯独女子与小人难养啊,与他们亲近,他们就不尊重你;疏远他们,他们又会怨恨你。

在20世纪80年代初的时候,就有专家学者对此提出异议,指出孔子说的“女”在春秋时代是通假字,同“汝”(rǔ),应译为“你”或“你们”,而不是指“女人”。在这里,我们要看的不是女人不女人的问题,主要想让大家看的就是后两句:“近则不孙,远之则怨”,这里头就说明了一种与人交往的分寸。

我们都在说交友要慎重,孔子给我们提出了“三损友”和“三益友”的概念。确实,从古到今,有许多人不是栽在敌人手里,而是在自己最好、最亲密的朋友身上吃亏。正如一个人走在安全的地方的时候,他的思想总是松弛的一样,在与好友交往时,我们可能只注意到人们之间的友谊逐渐深厚,每天在一起无话不谈,对外人甚至可以骄傲地说:“我们之间没有秘密可言。”但这一切往往会对你造成伤害。原因就在于,太过亲密时便没有了分寸。

好友亲密也要有个“度”,不能因为自恃关系密切而无所顾忌。正如中国的一句古话“见面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南怀瑾先生提倡交友真诚,可是在生活中,很多时候真诚的人却往往会受到伤害。所以高明的人其原则就是:真诚但不和盘托出,亲近但不过度亲密。如果与人太亲密了,关系就可能发生质变,就好比一个人站得越高,跌下来会跌得越重一样,过密的关系一旦破裂,好友势必会变成冤家对头。

每个人都会有秘密,给对方一点保护他们秘密的空间,实际上也就是给自己更大的空间。一个懂得尊重别人的人,才知道怎么让别人尊重自己。交友之道也不例外。

对朋友要保守秘密,并不是对朋友的不信任,而是对自己负责。我们都需要保守自己的秘密,这一切并不证明你和好友之间的疏远,相反,明智的人会认为,如此友谊更加可靠。斤斤计较,会让你失去好友,同样的是,在你朋友觉得难为情或不愿公开某些私人秘密的时候,你也不要去强行追问,更不能私自以你们的关系好而去偷听、偷看或悄悄打听朋友的秘密,因为保守秘密是他的权利。一般情况下,凡属朋友的一些敏感性、刺激性大的事情,其公开权利应留给朋友自己。擅自偷听或公开朋友的秘密,是交友之大忌。

此外,对朋友放肆无礼,是最容易伤害朋友也容易伤害到我们自己的做法。因此,我们不可不小心地约束自己。

与朋友们在一起的时候,如果你锋芒太露地表现自己,言谈之中就会流露出一种优越感,这样会使朋友感到你在居高临下同他说话,在有意炫耀和抬高自己,朋友的自尊心会就受到挫伤,不由得会产生对你敬而远之的意念。所以,在与朋友交往时,要控制情绪,保持理智平衡,做到态度谦逊,虚怀若谷,把自己放在与人平等的地位上,注意时时想到对方的存在。

朋友之间最不注意的是对朋友的物品处理不慎,常以为“朋友之间不分彼此”,对朋友的物品,不经许可便擅自拿用,且不加爱惜,有时迟还或者干脆不还,朋友一次两次碍于情面而不好意思指责,时间长了就会认为你是过于放肆,于是就会对你产生防范心理。

当你有事需要求人的时候,朋友当然是第一人选。可如果你事先不通知,临时登门提出所求,或是不管朋友是否情愿,就强行拉他与你同去参加某项活动,这些都会使朋友感到左右为难。他如果已有活动而不便改变的时候,就更加难堪。对你的所求,要答应则会打乱了他自己的计划,如果拒绝又在情面上过意不去。或许他表面上乐意而为,但心中总有几分不快,认为你太霸道,不讲道理。时间久了,你们的关系就会受到影响。所以,你对朋友有所求时,必须事先告知对方,并且采取商量的口吻讲话,尽量在朋友无事或情愿的前提下再提出所求,同时要记住: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当你到朋友家拜访时,如果遇上朋友正在读书学习,或正在接待客人,或正和恋人相会,或准备外出等,你也许会自恃是挚友而不顾时间场合,不看朋友脸色,一坐大半天,夸夸其谈,喧宾夺主,不管人家早已极不耐烦了。这样,朋友一定会认为你太没有教养而且不识时务,不近人情,以后就会想方设法躲避你,以防你再打扰他的私生活。

南怀瑾先生在讲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则不孙,远之则怨”的时候说,交友及与人交往都应该把握好分寸。其实我们为人做事,不论干什么都应该把握好分寸。交友不能太过疏远也不能太过密切,应该是心里有友,但是不侵犯别人的生活,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亲如蜜而淡如水”。亲得像蜜一样,形容关系好,但同时“淡如水”,也就是说彼此都很自由。这才是交友的最佳境界。

交友在精不在多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

——《论语》

这里的“朋”是指“朋友”,也指志同道合的知己。“远”不仅有远方的意思,而且包含着人与人在思想、观念、情趣、志向等心灵上无法丈量的距离。意思是“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来,不也是很高兴的事情吗?”

一直以来,我们都是这样理解。不过南怀瑾先生却说,这句话我们理解错了,它真正的意思,并非是有朋友从远方来看你,高兴得不得了。“朋”这个字其实是相似、相类的意思。那么,按这样的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从远方来了一个和你思想很相似、意见很相通的人,真是让人惊喜啊,不亦乐乎啊!

南怀瑾先生曾风趣地解释过“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他说从一般人到公务员,凡靠薪水吃饭的,大体都是“富不过三天,穷不过一月”,遇上了穷的那几天,朋友要来家里吃饭,那是一件痛苦万分的事。所以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惨’乎”,绝不是“不亦说乎”。

南怀瑾先生认为,“有朋自远方来”中的“远”字是形容知己的难得。我们有句老话:“人生得一知己,死而无憾。”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任何一个人,当他暮年回首的时候或许都会发现,你最亲近的家人或者是厮守一生的伴侣,也不一定是你的知己,正所谓“千金易得,知己难求”。一个人哪怕轰轰烈烈一辈子,也不见得能有一个完全了解自己的知己。所以人们说知己难求,得一知己,可死而无憾了。

1932年夏天,瞿秋白在上海与鲁迅相识。1934年初的时候,瞿秋白就远赴江西苏区,瞿、鲁两人虽交往仅一年半,但已成了知己。

瞿秋白通晓俄文,文学修养又很深,鲁迅非常希望瞿秋白把苏联文学介绍给中国读者,因此,他们两人在尚未谋面的时候就早已神交已久了。到后来有缘结识,自然是相逢恨晚,一见如故,并成为了至交。瞿秋白因为发表文章而被特务追捕过几次,没有办法的时候就在鲁迅家中避难。而鲁迅概不拒绝,侠骨柔情由此可见。

实际上,瞿秋白是少有的对鲁迅杂文评价不失偏颇的人。他费尽心血,编成《鲁迅杂感选集》,仅序言就长达17000字。而恰恰是这篇序言,让鲁迅佩服之至。这篇序见解精辟,行文凝重,让鲁迅惊叹瞿秋白的才华。当时甚至有传言说,鲁迅在阅稿时,连烟蒂烧到了手指也浑然不觉,直到读完时才发现指头已经烧伤了。

正是因为如此,在那个年月,这种精神上的好朋友使得鲁迅在奋斗的路上感到非常慰藉。于是后来为瞿秋白撰写了这样的一副对联:“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什么是同怀?其实就是能明白你的人,志同道合的人。

其实,无论是在那个白色恐怖横行的年代,还是在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朋友。我们交朋友的目的其实也大同小异,一是让生活充实丰富,能在工作之余有人一起娱乐,一起聊天;二是有利于工作,希望能在工作上得到朋友们的帮助。不过,如果一个人朋友太多了,他就得花很多时间来应酬,也就不可能有太多时间去与朋友做深入的了解和交流,没有交流的基础是很难建立起真正的友谊来。

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为了交朋友而交朋友,其实更是可悲的。现实生活中,朋友之间如果没有一定的感情基础,很难谈得上互相帮忙。所以,能够结识一些相互欣赏、有情有义的朋友,对于一个人的事业和生活是非常重要的。鲁迅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他的这种理念,用我们现在的理解,其实就是交友贵在精华,而不在数量。

真正的朋友常常是互相帮助,而不是挖空心思从某一方身上获得好处。真正的朋友不需要太多,有几个就够了。真正的朋友也许不常在你的身边,但他常常在想着你。真正的朋友总是会替你考虑,而不是要你伺候。生活中我们为了互相帮助而交往,为了心灵交流而认识,所以,请大家都能够珍惜我们的友谊,而不要把时间浪费在搞乱而杂的人际关系上。这些内容实际上也是南怀瑾先生对于交友要表达的内容之一。

交友之道一:以直报怨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

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论语》

这话意思是:有人说:“用恩德来报答怨恨怎么样?”孔子说:“用什么来报答恩德呢?应该是用正直来报答怨恨,用恩德来报答恩德。”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孔子是不同意“以德报怨”的做法的,他认为应当是“以直报怨”。就是说,不以有旧恶旧怨而改变自己的公平正直,也就是坚持了正直,“以直报怨”对于个人道德修养极为重要。

同类推荐
  • 鬼谷子

    鬼谷子

    《鬼谷子》是春秋战国时期产生的一部奇书,其思想内容十分丰富,涵盖了哲学、政治学、军事学、心理学、社会学、文学、情报学等多种学科,是一部可以被广泛解读的著作。《鬼谷子》提出了“捭阖”、“反应”、“内葽”、“飞箝”、“忤合”、“揣摩”等游说和谋略的原则和技巧,对纵横家学说的理论构建作出了重要贡献。它提供的智慧与谋略至今仍对现实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有着指导意义。
  • 走向未来——罗素与萨特,新世纪的曙光

    走向未来——罗素与萨特,新世纪的曙光

    你知道吗,你想过或者没想过的这些奇形怪状的问题,早在几千年前就被哲学家们一本正经地提出,挖空心思地找证据,面红耳赤地争论过了。在整个世界忙着探索、开垦、打仗、上天、发展的漫长历史中,这帮哲学家们却神经质地死磕这个世界的真相和人生的意义,就好像一个网络游戏里的角色试图琢磨自己手里武器的代码是什么……
  • 道家经典智慧故事全集

    道家经典智慧故事全集

    道教是地地道道的汉民族的心灵救治良方.是漂泊无依的灵魂的精神家园。本书通过选取道家最为经典的故事.呈现丰富的道家智慧,揭示人生的种种奥秘,引领读者在最短时问里更新为人处事观念.助你走上成功道路.开创全新人生。
  • 新国学(第七卷)

    新国学(第七卷)

    本书是第7卷《新国学》,书中具体收录了:《蔡琰的号啕,美杜莎的笑——蔡琰研究的性别反思》、《“儿女情”与“风云气”——论张华文学及其玄儒思想》、《唐代华亭德诚禅师《拨棹歌》所呈现的意涵》、《林希逸诗学思想的特色及其学术基础简论》等研究文章。
  • 问道者——周辅成文存

    问道者——周辅成文存

    本书由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散文家、《燃灯者》作者赵越胜先生亲自选编,精选著名哲学家和伦理学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周辅成先生的十三篇文章,并将其分成四个单元,勾勒出周辅成先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问道精神,也体现那一代学者的风骨和学识。
热门推荐
  • 腹黑魔尊:神族娘亲你站住

    腹黑魔尊:神族娘亲你站住

    顾惜唐人生三大爱好:美人、美食、修炼。卿白人生三大爱好:娘亲、娘亲、娘亲。满肚子坏水的卿白日日谋划着怎么把自家娘亲拐走。而满眼只有美人跟美人不可言说的事儿的顾惜唐只想着怎么把儿子嫁出去。于是,鸡飞狗跳,鸡犬不宁,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美好生活开始了。[PS:甜文、治愈、架空世界、女主男主没有血缘关系。女主感情迟钝,男主后期黑化。会有小虐,但……还是甜掉渣信不信?]
  • 造梦之际

    造梦之际

    当世界格局改变,带着造梦能力,颠覆整个世界。科技的变化,世界的蜕变,束手无策的人类,打开了不一样的大门。超能力和科技的结合,是否能站在世界的顶端?
  • 缘来缘去终成空

    缘来缘去终成空

    源于自己所玩时发生的故事,和自己知道的故事。连接在一起的故事。
  • 阿拉德大陆剑神

    阿拉德大陆剑神

    21世纪王显圣玩dnf时触电穿越阿拉德大陆,激活dnf剑神系统。与此同时刚刚和平的阿拉德大陆暗潮汹涌,佩鲁斯帝国与暗精灵王国的战争即将敲响。天下第一武道会即将召开。异次元裂缝突然出现在阿拉德大陆...............
  • 30岁开始

    30岁开始

    我在2020年3月30号的凌晨3点钟,因为兴奋睡不着,决定开始写一本类似人生之书的长篇文字,我打算想到哪写哪,这注定将是一篇从序言开始就毫无逻辑的文字,希望能遇到一个比我还无聊的人,愿意看看我的废话。我打算写这个人生之书,是因为看了毛姆的《人生的枷锁》,我是周五开始看这本书的,昨天熬了个通宵看到今天早上6点多,看完了,很兴奋,很激动,打开了回忆的闸门,决定把还能想起来的事儿都写一写。我虽有个想当文字工作者的梦,但是目前唯一能做到只有不抄袭,我希望自己有才华,如果没有,写写心里话,写写我自己经历的,我遇到的人经历的,各种小故事,我也十分快乐,因为我太寂寞了,没有可以聊聊灵魂的朋友,周围都是正常人,我是个怪胎。我看过的大部分书都是第三人称,因能力不允许,我可能会第一第三混合着写,不管好坏,我决定先写把憋着的话都写下来。都30了,我不打算等到能力够了再写,我怕自己一直都能力不足呢。我也想跟那些有想法的人说,有啥想法别光想,去试一试,万一实现了呢?当然前提是可别违法哈,最好也别违反道德。好了,废话就写到这吧。
  • 平安喜乐的半生

    平安喜乐的半生

    大千世界下,生活着同父异母的兄弟姐妹七人,普通的一家子。彼此之间纠缠着恩恩怨怨,却无法评判出谁是谁非。每个人闪着光芒,每个人丑陋不堪。每个人陷入原罪,每个人无可奈何。每个人伤痕累累着负重前行。每个人内心深处又盼望着平安喜乐。最后的结局,兄弟姐妹会团聚起来相亲相爱吗?让我们一起掀开这个故事。
  • 理性情绪

    理性情绪

    总有些不理性的想法让我们痛苦,每每思及此处,我们就会陷入焦虑或者抑郁的情绪之中。反过来,你的情绪也会感染到家人、好友,甚至你所能接触到的所有人。痛苦不是人类情感的正常现象吗?但我们如何理性地对待这一现象,如何减轻这些情绪对我们造成的伤害,才是我们真正需要思考的问题。阿尔伯特?埃利斯博士告诉我们,缓解情绪带来的痛苦,我们需要做到三点。第一,无条件地自我接纳;第二,无条件地接纳他人;第三,无条件地接纳生活。本书将传授你不再为各种事情烦扰,把注意力集中于生活中积极方面的妙法。一旦没有任何事情能够再伤害你,那么你距离永远幸福快乐的至高境界就不远了。
  • 末世之圣临

    末世之圣临

    末世危机,秦临重生末世即将到来的前两个小时,他该怎么办?他还会像以前那样卑微的活着?、、、、、、、、、、、不,绝不,既然重生,我一定要站在世界顶端,高高俯瞰——秦临
  • 战无双

    战无双

    一古洞中捡来的神秘紫色小鼎,是叶无阙唯一的财产了。而这神秘之物,带他穿越异世,赠他两篇修炼法决,且看他如何在异世称霸天下,为兄弟赴汤蹈火,有江湖义气。
  • 地心小人

    地心小人

    《神话新说》卷一《远古篇》篇一:开天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