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56500000026

第26章 离世纳兰心事谁人知(1)

“家家争唱纳兰词,纳兰心事谁人知?斑丝廓落谁同在?岑寂名场尔许时。”

康熙二十四年,乙丑。

五月三十日,容若因七日不汗病故,是年三十一岁。康熙二十四年。

这一年,纳兰容若三十一岁。

正是刚过而立之年的时候,纳兰容若已经从最初的三等侍卫,升到了一等侍卫。

这一年,沈宛离开了,四月的时候,严绳孙也离开京城。

严绳孙请了假,说要南归省亲,其实就是弃官不做,回家乡专心作画了,纳兰容若知道好友去意已决,也并未执意挽留。

当时他们都还天真地认为,即使分别,也总还有再见的一天!

那时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纳兰容若的人生,竟会永远地定格在这一年的五月三十日,在他亡妻卢氏逝去的同一天。

巧合吗?

也许吧。

很多时候,我们肆无忌惮地挥霍着时间,以为还有机会,哪知却容不得我们再次回头。

(第一节)与梁佩兰合作词选

仆少知操觚即爱《花间》致语,以其言情入微,且音调铿锵、自然协律。唐诗非不整齐工丽,然置之红牙银拨间,未免病其版折矣。(《与梁药亭书》)

这一年的春天,梁佩兰从广东南海来到了京城。

起因,是因为接到了纳兰容若的一封信,而那封信,便是中国文学史上很重要的《与梁药亭书》。

梁佩兰是广东的宿儒,字芝五,号药亭,着名的诗人,也擅长书画,当时王士祯、朱彝尊等人对他都十分推崇。

大概也因为如此,所以纳兰容若才专门修书给他,邀请梁佩兰北上京城,帮助自己完成心愿。

那便是编撰一部自己最最满意的词选集。

这封信,就如纳兰容若的其他作品一样,清新自然,情真意切:

仆少知操觚即爱《花间》致语,以其言情入微,且音调铿锵、自然协律。唐诗非不整齐工丽,然置之红牙银拨间,未免病其版折矣。

从来苦无善选,惟《花间》与《中兴绝妙词》差能蕴藉。自《草堂词统》诸选出,为世脍炙,然陈陈相因,不意铜仙金掌中竟有尘羹涂饭,而俗人动以当行本色诩之,能不齿冷哉。

近得朱锡鬯《词综》一选,可称善本。闻锡鬯所收词集凡百六十余种,网罗之博、鉴别之精,真不易及。然愚意以为,吾人选书不必务博,专取精诣杰出之彦,尽其所长,使其精神风致涌现于槠墨之间。每选一家,虽多取至十至百无厌,其余诸家,不妨竟以黄茅白苇盖从芟剃青琐绿疏间。粉黛三千然得飞燕玉环,其余颜色如土矣。

天下惟物之尤者,断不可放过耳。江瑶柱入口而复咀嚼,鲍鱼马肝有何味哉。仆意欲有选如北宋之周清真、苏子瞻、晏叔原、张子野、柳耆卿、秦少游、贺方回,南宋之姜尧章、辛幼安、史邦卿、高宾王、程钜夫、陆务观、吴君持、王圣与、张叔夏诸人多取其词,汇为一集,余则取其词之至妙者附之,不必人人有见也。

不知足下乐与我同事否?有暇及此否?处雀喧鸠闹之场而肯为此冷淡生活,亦韵事也。望之。望之。

在信中,纳兰容若这样说道:“我很喜欢《花间词》,因为那些词言情入微、音律铿锵自然。唐诗也不错,但是和《花间词》相比就显得有些刻板了。

“我一直苦恼没有一部好的词选,算下来也只有《花间词》与《中兴绝妙词》要好一些。但是在经过《草堂词选》的各种选本刻印之后,虽然也算是脍炙人口,但却还不够精炼,而显得良莠不齐。以至于后来的一些人因为它的影响,而把一些庸俗的作品也当成了好词,未免令人齿寒。

“最近朱彝尊编成了一本《词综》,的确算得上是善本,很不错。我听说他在编写的时候阅读收集了一百六十多种词集,由此可见,朱彝尊的鉴赏能力是很强的。不过我认为,编选词集不一定非得在意数量的多少,只要能选择出佳作,数量并不是主要的问题。所以,只要词作写得好,一位词人也不妨多选上几篇,如果作品不好,那又何必选进去呢?

“当然,那些天底下最美的东西是万万不能放过的。我打算多选北宋的周清真、苏子瞻、晏叔原、张子野、柳耆卿、秦少游、贺方回,南宋的姜尧章、辛幼安、史邦卿、高宾王、程钜夫、陆务观、吴君持、王圣与、张叔夏的作品。对其他的词人,则只选录他们绝妙的作品就好。

“不知梁先生是否愿意与我一同完成这件事?是不是有这个时间来完成?身处这样浮躁的世界,默默地选编古人的诗词佳作,虽然冷淡了一些,但也算得上是一件雅致的韵事了吧?”

在纳兰容若的眼中,世间并无一本真正合格的词集。世人大多数都缺乏鉴别能力与审美能力,把一些庸俗的作品当成了佳作。

正是因此,纳兰容若动了想要选编一本自己满意的词集的念头来。

从这封信里,我们也可以看出纳兰容若这位天才词人对词的态度。

只从作品的优劣好坏出发,着眼作品的质量,而不是去看作者有多大的名气之类的因素,这一点,倒是与欧美新批评主义的观点不谋而合。

欧美新批评主义认为,文学作品是一个完整的多层次的艺术体,本身就是文学活动的本源,是以作品为本体,把作品本身作为文学研究的对象,而不去考虑作品之外的其他因素。

纳兰容若在这封信中提出了自己选择词作的观点,与此几乎一模一样,从词作本身,而不是从作者去选择作品,这样才能选择出最好的作品来。

纳兰容若同时也在信里写出,“仆少知操觚即爱《花间》致语”,他是比较偏好《花间词》的,而且从他的《侧帽集》《饮水词》中也可以看得出来,他那些悼亡之词婉约清丽,颇得《花间词》的精髓,明显是受其影响。

收到了信,梁佩兰果然来到了京城,与纳兰容若见了面,相谈甚欢。

但是谁也没有想到,他们还没来得及开始进行他们的事业,几个月后,纳兰容若就急病而死,一番理想,终究成为了镜中花,水中月。

(第二节)最后的诗作

阶前双夜合,枝叶敷华荣。

疏密共晴雨,卷舒因晦明。

影随筠箔乱,香杂水沉生。

对此能消忿,旋移近小楹。(《夜合花》)

康熙二十四年,接到纳兰容若书信的梁佩兰,千里入京。

对于梁佩兰的到来,纳兰容若是十分惊喜的,五月二十二日,他在渌水亭设宴,邀请的宾客仍是素日的好友,梁佩兰、顾贞观、朱彝尊、姜宸英、吴雯等人。

这个时候,已经没有了吴兆骞与严绳孙。

对吴兆骞的逝世、严绳孙的辞官归去,纳兰容若心中一直是十分怅然的。

如今,因为梁佩兰的到来,纳兰容若暂时一扫心中的怅然神伤,在自家的渌水亭,与好友们再度聚会。

和以前相比,渌水亭畔多了两株小小的花树,那是夜合花,纳兰容若记不得是自己什么时候种下的了,不过如今倒是颤巍巍地生长了起来。

夜合花又叫合欢花,在盛夏的时候会开花,花朵是粉红色的,叶子一到晚上就会一对一对地合起来,所以叫作“夜合花”。如今正是花期,众人便以《夜合花》为题,各自赋诗。

纳兰容若也不例外。

他的作品是一首典型的命题诗,还是一如既往地带着纳兰容若内心的忧虑,萦绕不去。

台阶前长出了两株夜合花树,枝头枝繁叶茂,疏密有致。因为昼夜的变化,花朵开合不同,那摇曳的树影倒映在了竹帘之上,芬芳的香气飘了过来,但并不是单纯的花香,中间还混合了沉水香的味道。看着这两株夜合花,心中的怨忿似乎也烟消云散了。

不过当时谁也没有想到,这首《夜合花》,竟成为了纳兰容若的绝笔!

就在这场相聚的第二天,纳兰容若便病倒了,那是一直困扰着他的“寒疾”,整整七天,终于不汗而死。

过世的那天,也正好是卢氏的祭日——五月三十日。

他终于可以不用再挣扎在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之间,徒劳地想要发出自己那微弱地呼唤,而是留下了这璀璨夺目的《纳兰词》,从此翩然远去。

(第三节)纳兰死因

对于纳兰容若的死因,官方记载向来语焉不详,就是一句“寒疾,不汗而亡”便轻描淡写地略过,后来有学者研究,众说纷纭,但大体可归为以下几种:

寒疾、忧郁自杀、天花说,还有被害说。

“被害”这种说法,据说是出自《李朝实录》,康熙二十八年的时候,朝鲜使臣发回朝鲜国内的一份别单。

别单上写的,都是这位朝鲜使臣的所见所闻,其中有这么一句“又有成德者,满洲人,阁老明珠之子,自幼文才出群,年才二十擢高第入翰苑为庶吉士。皇帝嫉其才,而杀之。明珠因此致仕而去矣”。

简单地说,就是因为纳兰容若才华出众,康熙皇帝嫉妒了,于是命人暗中害死了他,明珠在后来渐渐在仕途上失利,最终被罢相。

说的倒是有板有眼的,但是仔细想一想,逻辑上颇为不通。

首先,此说是不是出自《李朝实录》还有待确认,而且,皇帝因为嫉妒臣子的才华而杀之,确实也有些无稽。

纳兰容若确实是当时公认的天才词人,连康熙皇帝也颇为赞赏他的才学,经常把他带在身边,北上南巡,走遍大江南北,但是,要说是因为此就嫉妒纳兰容若的才华,我觉得两者之间是毫无关系的。

一位文人的才学并不能威胁皇帝的宝座,而且正好相反,再有才华的文人,他的命运最终也是掌握在皇帝的手中,就像“奉旨填词”的柳永,何尝不是因为皇帝的一句“且去浅酌低唱,何要浮名”而改变了自己一生的命运呢?

康熙也是难得的贤明皇帝,创造了中国最后一个盛世“康乾盛世”的繁荣,而且他与纳兰容若、曹寅乃是少年伙伴,相互之间感情是颇为深厚的,如果说他因为嫉妒纳兰性德的才华,从而命人害死了这位少年时期的好友,怎么都说不通。

至于说明珠后来被罢相,是因为被儿子纳兰容若连累,导致被康熙不待见,就更荒唐了。

明珠后来结党营私,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康熙并非不知道,只是默许,因为他要用明珠党来牵制索额图党,维持朝廷势力的平衡,一旦这个平衡被打破,弊大于利,便会着手整顿。何来明珠因为儿子的缘故而仕途急转直下呢?

所以,纳兰容若“被害”这种说法,不过是流言蜚语。

至于说纳兰容若是康熙年间一场失败的外交政策的牺牲品,被迫自杀,就更是无稽之谈了。

纳兰容若到死为止,官职都只是一等侍卫,作为国家大事的外交,完全没有参与的资格,而且康熙皇帝虽然信任他,但是一直不曾重用他,只是在康熙二十四年的时候,开始隐隐有些要委以重任的苗头,何来“牺牲品”一说?更何况,如果当真是因为纳兰容若在工作上有什么重大的失误,需要用自杀来避免连累家人,那么当时的官家记载也应该会有这项记录才是,而且,纳兰容若乃是明珠之子,多少眼睛盯着,若真的出了需要自杀谢罪的纰漏,难道那些明珠的政敌会放过这么好的机会吗?

还有一种,便是“天花说”。

天花是一种烈性的传染病,在当时医疗条件不发达的情况下,这种疾病是很致命的,据说顺治就是死在此病上,当然,后来民间传说顺治皇帝因为爱妃董鄂之死而毅然放弃了帝位,出家为僧,那毕竟只是小说家言,并没有确凿的证据。而康熙皇帝能够继承皇位,很大一个原因也是因为他幼年时候得过天花,有了免疫力。

从顺治皇帝得痘疹到病亡,病期只有六天,纳兰容若从生病开始,也只有七天的时间,便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韩提在《神道碑铭》中这样提过一句:“而不幸速病,病七日遂不起。”徐乾学也写过纳兰容若“其葬盖未有日也”。翁叔元写过:“康熙二十四年五月晦,己丑,我容若年世兄先生捐馆舍,叔元往哭于其第。既殡,往哭于其位次。越三日再往,阁人辞焉。又十日偕同馆之士五人旅拜于儿筵哭如初。又八日,以夭子命出殡于郊外。……于骊车之出也,姑为相挽之词以饯之。”

如此一来,便产生了几个疑问。

纳兰容若死后几个月,为什么才请人作铭,很久都没把尸体下葬?为什么要皇帝下令出殡?

这么结合起来一看,说纳兰容若死于天花,也并不是没有道理。

第一,他死亡得太迅速,病期只有七天。

第二,根据记载,纳兰容若在生病之后,康熙皇帝十分关心,于是派来宫中的御医给纳兰容若诊治,“使中官侍卫及御医数辈至第诊治,于是上将出关避暑,命以疾增减报,日再三,疾疾亟,亲处方药赐之,未及进而段,上为震悼”。这段话很有些微妙之处。

首先,纳兰容若刚死,康熙皇帝就带着皇子和诸位王爷、大臣们急急忙忙地离开了京城;接着,在途中,四皇子生了场小病,康熙顿时紧张起来,命令他返回京城,看好了病才继续前进。这倒很像是为了躲避什么似的。

难道纳兰容若当真是因为天花而病死的,康熙皇帝担心传染开来,才匆匆忙忙地带着众人离京的吗?再加上当时因为天花而死的人都必须火葬,贵为皇帝的顺治也不能避免,而纳兰容若死后,要皇帝下令出殡,那数月未葬,很有可能是火化的托词。

流传最广的,在官方记录上言之凿凿的,就是“寒疾说”了。

其实从纳兰词中去看纳兰容若的人生轨迹,我们可以发现,纳兰容若那光彩夺目的一生当中,始终潜藏着一个阴影,那便是“寒疾”。

康熙十二年,十九岁的纳兰容若正在准备参加殿试的时候,就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寒疾,在病榻之上躺了数月,错过了这场殿试,并且留下了一首七律《幸举礼闱以病未与廷试》:

晓榻茶烟揽鬓丝,万春园里误春期。

谁知江上题名日,虚拟兰成射策时。

紫陌无游非隔面,玉阶有梦镇愁眉。

漳滨强对新红杏,一夜东风感旧知。

诗里满是失意伤感的意味。

寒疾导致他错失了这一次的殿试,而且在他今后的岁月中,也是像幽魂一样,不时地出现,让纳兰容若深受其苦。

翠袖凝寒薄,帘衣入夜空。病容扶起月明中。惹得一丝残篆、旧薰笼。

在这首《南歌子》里面,我们可以窥见,纳兰容若深为寒疾所困扰。

每当天寒地冻,这顽固的疾病就会紧紧纠缠住他,使他病容憔悴。

随着日子一天一天地过去,这可恶的“寒疾”,就像一团巨大的阴霾,越来越庞大,几乎是随时笼罩在纳兰容若的周围,仿佛一只不祥的蝙蝠,张开了那巨大黝黑的翅膀,狰狞地盯着纳兰容若。

每次生病,寒疾就会困扰纳兰容若很长时间,而且病期越来越长,从寒冬一直到春暖花开。

“人说病宜随月减,恹恹却与春同。”

如果说随着岁月的流逝,病情就会减轻的话,那为什么直到春天来临了,我却还躺在床榻之上。

纳兰容若显然感觉到了,这个一直纠缠着自己的病魔,是如此地顽固,不管是春去秋来,不管是在京城,还是出差在外,这可恶的寒疾仿佛幽灵一般,不时窜出来。

黄昏又听城头角,病起心情恶。药炉初沸短檠青,无那残香半缕恼多情。

曾记年年三月病,而今病向深秋。卢龙风景白人头,药炉烟里,支枕听河流。

“年年”二字,纳兰容若写出这寒疾是如何频繁,几乎每年都会发生一次,而且还不到寒冬腊月,仅仅是在深秋,病魔就再度来临了,这说明因为生病的关系,身体的抵抗力已经大不如从前。

康熙二十三年,康熙皇帝第一次南巡,照例,纳兰容若随行在康熙的身旁。也许是因为旅途的劳累,在行至无锡的时候,纳兰容若再度病倒,这一次,病情时好时坏,一直到了次年的春天,才渐渐地有所好转,但是并未痊愈,“可怜暮春候,病中别故人”。虽然医生叮嘱他不要饮酒,但是在五月与梁佩兰、顾贞观、姜宸英等人的聚会中,趁着兴头,纳兰容若还是喝了不少,结果旧病复发,寒疾再度击倒了这位年轻的天才词人。

这一次,一直如影随形在纳兰容若身边的阴霾终于夺走了他年轻的生命。

同类推荐
  • 大艺术家的审美故事

    大艺术家的审美故事

    艺术可以再现历史,概括生活,表现人类的内心世界。艺术是人类精神的集中、高度的反映。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出现了许多伟大的文学家、艺术家,达·芬奇便是这一时期伟大的艺术家和哲学家。达·芬奇的艺术之手,着重描绘人类的精神领域,著名的壁画《最后的晚餐》和肖像《蒙娜丽莎》是世界绘画史上的传世之作。
  • 胡适人生智慧书

    胡适人生智慧书

    胡适先生说:“人生就算是做梦,也要做一个像样子的梦。”纵然人生飘忽如梦境,也要把生命每一个过程细细描绘。有梦的人生才是精形的人生,有追求的人才是参透了生命真意的人。
  • 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巴甫洛夫门捷列夫

    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巴甫洛夫门捷列夫

    本书对巴甫洛夫和门捷列夫二人的家世、家教、兴趣爱好以及对其一生有影响的人和事着墨颇多,尤其探究了二人成功的主客观因素。
  • 绍兴名媛传略

    绍兴名媛传略

    《绍兴名媛传略》以严谨的治学态度,丰富翔实的材料,如椽的笔力,生动形象地为绍兴地区两百多位名媛树碑立传,似有读其传如见其人之感。此书问世,必能使广大读者受益,特别是有助于女性读者更好地继承发扬绍兴历代妇女的优秀传统美德,牢固树立自爱、自信、自主、自强的意识,与时俱进,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更大的贡献。
  • 曾国藩那些事儿

    曾国藩那些事儿

    200年来,谁读懂了曾国藩的发迹真本事?曾国藩纵横官场靠的是厚道而精明的权谋术。厚道是他大智若愚的“阳谋”,把精明挂在脸上,并不是好事;精明是他审时度势的“阴谋”,官场如战场,只有懂得参透人心,对局势做出明确判断,才能长袖善舞。本书从曾国藩升迁,搞关系,用人,带队伍等多方面全面展示了他的权谋之术。
热门推荐
  • 嫡女重生之锦谋

    嫡女重生之锦谋

    杨芙是侯府嫡女,前世,她被堂妹所害,败坏了名声,被渣男所害,不仅连累了父兄,还丢了性命。浴血重生,她除了要报仇,还要护父兄一世周全。陈元信是周朝不受宠的四皇子,父皇不信,母妃失宠,舅舅战死沙场,他虽然被封为燕王,但手中并无实权。然而,命运将两人绑在了一起,他助她报仇雪恨,她助他夺得皇位。他问她要什么“我要平安一世,安乐一生。”她问他要什么“我要给你平安一世,安乐一生。”……
  • 网游之三国赵圣

    网游之三国赵圣

    一个人穿越三国,成为赵云的哥哥,前有异人阻拦,后有黄巾之乱,看他从现传奇
  • 神医毒妃很倾城

    神医毒妃很倾城

    她,现代的特工女王,一场精心策划的背叛,让她来到了这个世界。再次睁眼,她是家族最受宠的小姐,却偏偏不会修炼。当她成了她,再次睁开双眸,那是怎样的潋滟?当她骄傲的站在世界顶端,她会自豪的说:“因为我有一群不离不弃的家人,我有一群生死与共的伙伴,我有一个爱我入骨的男人!”
  • 天罡之眼

    天罡之眼

    无cp,无cp,无cp姜飘在游戏中被雷击,却莫名穿越到一个异世大陆。不是传统的玄幻文,“升级”不增长武力值,增长寿命以及“蓝”(游戏中释放技能用的蓝,这样解释比较容易懂。)一步一个脚印,本文不是无脑爽文,读者慎重。
  • 幻魔然仿记

    幻魔然仿记

    柳心泽男主角。颜曦儿女主角。男主是一个少年。女主角女神。男主的武器然仿武神器,能变化无常,师傅老头子送的。魔王,粥道的武器幻魔,增加防御力魔武器。
  • 武魔域

    武魔域

    该故事讲述男主韩轩出身于名门世家将魂之子,但是由于将魂一些变故,从而识为众生平民口中魔将,韩轩降世后,探究其中变故踏上的征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语文教学的趣味歇后语设计

    语文教学的趣味歇后语设计

    语文教学正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在此情况下,怎样从语文教学自身特点中寻找突破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已成为语文教师探索的问题。
  • 总裁大人的追妻录

    总裁大人的追妻录

    一夜情之后被父母发现,无奈嫁给那个男人。他固然优秀也愿意对她负责,但是他对她说她既然答应嫁给他,他自然会给她最好的,并承诺在她发现自己真心喜欢的人时可以随时离开他,因为他给不了她爱,因为他的心里已经住了一个人。所以新婚之夜他抱着她喊着别人的名字她也无动于衷。结婚三年,他却只给她留了一个冰冷的家。但是三年的时间足以改变很多东西,也许他也是看开了,放下了,所以他爱上了她,但是他发现她却已一片冰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