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56200000074

第74章 盛世巅峰的诗人皇帝——清高宗乾隆帝(16)

乾隆很早就有了传位思想。早在雍正十三年(1735年)九月举行即位大典之时,他即焚香告天:“昔皇祖御极六十一年,予不敢相比,若邀穹苍眷佑,至乾隆六十年乙卯,予寿跻八十有五,即当传位皇子,归政退闲。”他的这种念头,部分原因是受儒家禅让和企图沽名思想影响,主要的目的是祈求长寿。康熙年幼便继承皇位,统治长达61年,到驾崩之时已69岁,这在清朝初年的几位帝王中已属于高寿了。而乾隆25岁才得以登基继位,60年后,将至85岁的耄耄之年。因而,尽管他在口头上表示自己不敢超过皇祖康熙在位61年之数,但就其本意而言,则是希望自己比康熙在位更久一些。可以说,登极时乾隆就已萌发这种传位思想。

秘密建储制度,对于强化皇权、稳定政局、巩固统治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在乾隆刚刚即位的时候,由于受传统建储观念的影响,加之缺乏政治经验,他对秘密建储制度的认识与他的父亲雍正皇帝相背甚远。在他看来,秘密建储仅仅是一种“酌权济经之道,非谓后世子孙皆当奉此以为法则也”。对于储君人选标准,他也拘泥于以前立嫡立长之旧规,并且下定决心,“必欲以嫡子承统,行先人所未行之事,邀先人所不能获之福”。因而,乾隆元年(1736年)七月刚刚实行秘密建储,他毫不犹豫地把富察氏皇后所生的皇二子永琏内定为储君。但非常不幸,乾隆三年(1738年)十月,永琏病殁,此后不久他又想内定皇后所生之皇七子永琮为储君。然而,事与愿违,就在他一门心思想着立嫡子的时候,将要被立为储君的永琮以及皇后富察氏却先后于乾隆十二年(1747年)底和乾隆十三年(1748年)初死去,乾隆皇帝企图以嫡子为储君之立储计划成为泡影了。与此同时,皇长子永璜和皇三子永璋不但“全无哀慕之忱”,甚至还有幸灾乐祸之意。乾隆皇帝对此极为不满,非常愤怒,立即严加训斥并对他们觊觎储位的非分之想予以严厉警告:“此二人断不可入继大统”“伊等若敢于朕前微露端倪,朕必照今日之旨,显揭其不孝之罪,即行正法”。经过这一事件的打击之后,乾隆吸取了教训,并且较为清醒地认识到“建储一事,亦如井田封建,固不可行于近世也”。

为了防止重演前朝争储夺嫡造成的悲剧,乾隆皇帝对皇子们的控制非常严厉。

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乾隆已经63岁了,建储一事不能再拖下去了。乾隆皇帝经过反复慎重考虑,决心再次秘密建储。乾隆皇帝在位已近40年,已有相当丰富的各种政治经验,因而,这次建储,是在秘密中进行的。在确定储君之前,乾隆皇帝没有与任何人商量建储时机和储君人选,即使建储密旨书写完并将之藏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之后,他也没有向诸王文武大臣宣示。一切办妥之后,时机成熟了,才将此事谕知军机大臣。建储之后,乾隆皇帝一方面利用20多年的时间长期考察储君的品质和才能,一方面又恩威并举,进一步加强对其他皇子的控制。就施恩方面而言,乾隆的诸子在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后陆续得到了亲王、郡王、贝勒等爵位的晋封,乾隆还经常驾临各子府邸,来联络感情;就施威方面而言,继续严格禁止诸子与外廷官员来往,一旦发觉,则必然对涉及人员严惩不贷。为了保证自己的建储大计顺利实施,不受传统建储观念的破坏和影响,乾隆皇帝还利用一切机会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传统建储理论及其带来的弊病。他认为,“秦汉预立太子,其后争夺废立,祸乱相寻,不可枚举”。之所以这样,在于“有太子然后有门户”“盖一立太子,众见神器有属,幻起百端,弟兄既多所猜嫌,宵小且从而揣测,其懦者献媚逢迎以陷于非,其强者设机媒孽以诬其过,往往酿成祸变,遂至父子之间,慈孝双亏,家国大计,转滋罅隙”。他还不遗余力地大力批驳嫡长子继承的传统建储原则,“至于立嫡立长之说,尤非确论”“纣以嫡立而丧商,若立微子之庶,商未必亡也”。据此,他断言“建储册立,非国家之福,召乱起衅,多由于此”。为能够让广大臣民尤其是让诸皇子吸取这些历史教训并引以为戒,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十月,他特命诸皇子、军机大臣、尚书房总师傅等将历代册立太子有关借鉴惩戒的事迹编成《古今储贰金鉴》一书。此外,为了使广大臣民进一步深入了解秘密建储制度的重要意义,他全面论述了秘密建储的动机和效果。

关于推行这一制度的动机方面,他认为,“盖不肯显露端倪,使群情有所窥伺,此正朕善于维持爱护之深心也”。立于秘密建储的效果,他则称康熙皇帝临终时“一言而定大计”,以致雍正皇帝即位后“内外帖然”;他还以自己借建储密旨即位后“人情亦甚辑宁”为例,指出,“此即不建储之益,固天下臣民所共见共闻者也”。据此,他得出结论,“不可不立储,而尤不可显立储,最为良法美意”。为了让后世子孙牢记并且坚持这一重要制度,乾隆后期,他一再宣称,秘密建储是本朝重要“家法”,并要求“世世子孙,所当遵守而弗变”。

他进一步断言,如果后世子孙不实行这一制度,恢复古制,必然会“酿成大祸”。正是由于他对秘密建储制度的反复阐述,才使得这一制度较为普遍地被统治集团中的各阶层所理解和接受。因而,尽管其皇子甚多,而且其中不少人都有觊觎储位的野心,但是一直到他退位的这十几年时间里,却始终没有发生像康、雍之际皇室内部为了争夺皇位发生骨肉相残的情况,从而也巩固了乾隆皇帝的最高统治地位,最终乾隆一朝没有受到威胁。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乾隆皇帝85岁高龄之际,举行了传位大典,过起了太上皇的生活。

乾隆六十年(1795年),他的健康情况每况愈下。当年九月初三,他向全国臣民宣布了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写的建储密旨,立皇十五子琰为皇太子并决定在次年新正举行传位大典。嘉庆元年(1796年)正月元日,上至内外王公贵族下至文武百官与外藩使臣咸集太和殿,按班序列,恭候乾隆乘舆至殿内升坐。这时,鼓乐齐鸣,宣表官员跪宣传位诏书,皇太子以下所有官员皆跪伏殿内恭听。而后,大学士二人引导皇太子至乾隆皇帝御坐前俯伏跪地,让乾隆皇帝亲授“皇帝之宝”。最后,嗣皇帝率领群臣再向乾隆皇帝行九叩大礼,恭送已经成为太上皇的乾隆皇帝起驾还宫,嘉庆皇帝则御殿登极,接受文武百官朝驾。

至此,传位大典完成,乾隆皇帝的太上皇生活开始了。

雍正皇帝所实行的秘密建储制度,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宫廷内部斗争,但被指定的嗣君能不能在皇帝去世之后顺利即位,却仍需视其托付是否得人。也就是说,大臣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决定着嗣君之废立,建储中仍然存在着漏洞。乾隆生前自行传位,使得秘密建储制度得到重要补充和发展,它一方面使得自己的建储计划能够顺利实现,另一方面在传位过程中“明颁诏旨,亲御殿廷,付托神器”,也有效地把大臣、女宠和宦官这些能够借机怙宠擅权以影响建储的权力集团排除在决定储君的决策圈之外,在维护社会安定方面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通过传位这种方式来实现最高权力过渡还是比较可取的。

秦汉以后,称为太上皇者虽不乏其人,且位置也非常显赫,但再也没有临政治民之实权。乾隆皇帝殚思竭虑地经营了60年,在宣布传位的时候,即决定“军国大事及用人行政诸大端”这些权中之权,“岂能置之不问”,只是把各种祭祀和礼仪这些无关大局的活动交给嗣皇帝办理,而且他自己也年事已高,没有精力做这些事情了。军机大臣根据他的命令拟定的传位事宜中,太上皇帝所享有的礼仪规格和所拥有的实际权力都远远地超出嗣皇帝之上,太上皇帝还是自称为“朕”,太上皇帝谕旨仍称为“敕旨”,题奏行文遇太上皇帝字样,高三格抬写,嗣皇帝则只能高二格抬写;太上皇帝生辰称万万寿,嗣皇帝生辰称万寿;文武大员进京陛见以及新授道府以上官员离京赴任,皆须具折恭请太上皇帝恩训。而嗣皇帝拥有的权力少得可怜,不过是按期举行祭祀以及经筵、耕籍、大阅、传胪等礼仪活动而已,即使这些活动还要向太上皇帝奏闻,然后才能举行。乾隆自己曾说:“朕虽归政,大事还是我办。”可见乾隆传位并非退位,只是形式变了,变亲政为“训政”而已。

在筹备传位事宜的过程中,尽管乾隆已为自己保留了极大的权力,然而大典举行后的实际活动中,又推翻了传位时所作出的许多承诺。其一,早在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时,他就下令修葺宁寿宫,并想把其作为他退位后颐养天年的地方,然而大典之后他却背弃所作出的承诺,不愿搬出养心殿,“子皇帝初登大宝,用人理政,尚当时加训诲,何忍即移居宁寿宫,效宋高之自图安逸耶”。这样,已经即位的嘉庆只好仍在毓庆宫。其二,嘉庆改元,全国上下都应该统一使用新历,但是,大臣纷纷以“一体循用新朝,于心实有所未安”

为理由,而呈请在宫内还是实行乾隆纪年时,他却立即同意,并将臣下恭进之乾隆六十一年新历“颁赏内廷皇子、皇孙及曾、玄辈并亲近王大臣等,俾得遂其爱戴之忱”。即使到太上皇去世,宫中仍然使用乾隆年号。其三,嘉庆改元,京中宝泉、宝源二局以及各省铸钱机构自当改铸嘉庆通宝,但是,为了表示对乾隆的尊重,“乾隆、嘉庆年号各半分铸”。对此,乾隆竟也一概表示赞同。其四,传位之际,乾隆曾经承诺让嗣皇帝处理各部衙门和各省题奏本章,但是归政后,除了把一些不关紧要的题本让嘉庆批答之外,批答奏折、任免官员的大权一直牢牢攥在手里。嘉庆元年(1796年)时,乾隆说:“自揣精神强固,又曷敢自耽逸豫,遂自谓闲人。是以至今每日披览章奏,于察吏勤民之事,随时训示子皇帝。”他死前数月,虽然已经眼力大不如前,“然披阅章奏及一切文字未尝稍懈”。

不过,和训政前比,由于大部分礼仪活动已让嘉庆举行,乾隆肩上的担子还是大有减轻。处理要务之后,有较多的空闲时间。乾隆有时独自一人长时间静坐沉思,经常回忆起自己的童年生活:如何一字不遗地在父亲面前背诵经书,祖父如何开枪打死正向自己疯狂扑来的大熊,又是如何夸奖自己和自己的母亲,一切都像在昨天一样,难以忘怀。

乘凉每爱倚长松,无碍翻来天籁重。

坐久不知时与刻,梵楼遥报午时钟。

寅岁随来侍宴辰,分明一瞬七旬浚。

命皇妣领圣母觐,恩谕曾称有福人。

除了常常回忆童年生活外,他偶尔也会想一想将来。嘉庆三年(1798年)春,乾隆玄孙载锡成婚。乾隆非常希望他来年生子,好使自己在玄孙之外再见来孙。此外,乾隆已经是88岁高龄,他也很希望还能活上12年,这样在年龄上就能超过历代的任何帝王,开创一个新记录。嘉庆三年(1798年)八月,他写了一首诗,表明自己的这种心绪:

仰望如霄上,俯临欣目前。

同类推荐
  • 名人传奇故事丛书-巴顿

    名人传奇故事丛书-巴顿

    人类五千年的战争史上,曾涌现出许多叱咤风云、功垂青史和富有传奇色彩的优秀军事将领。在他们中间,有一位被誉为“热血与豪胆”的将军,他以其鲜明的个性、敏锐的感觉、娴熟的战法和高超的指挥艺术导演出一幕幕战争活剧,引起人们无尽的遐思和争论。他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军杰出将领、陆军四星上将巴顿。
  • 共和国大使

    共和国大使

    本书聚焦新中国外交事业,将镜头对准王稼祥、耿飚、柴泽民、熊向晖、冀朝铸、李道豫、吴建民、周文重、沙祖康、查培新、赵进军等十一位极具代表性、影响力、传奇色彩的中国外交官,讲述一个又一个荡气回肠的外交故事。内容贯穿新中国60年波澜壮阔的外交历史,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民间外交等领域,还介绍了外交官们不同于常人的家庭生活,是新中国外交历史的一部珍贵档案。
  • 向胡雪岩借智慧

    向胡雪岩借智慧

    本书融故事和论述于一体,生动讲述了一代奇商胡雪岩的创业史,从经商智慧、处世手腕等方面,集中解读了他独特的人生阅历与高瞻远瞩的商业眼光,展示了大商人所特有的人格魅力。《向胡雪岩借智慧》内容丰富,论述细致,颇具启发意义,有助于读者对自己人生中各种人际关系、各种选择与得失作出新的审视和判断。
  • 中国历史上的那些女人

    中国历史上的那些女人

    在华夏五千年的历史中,女性一直扮演着一种微妙的角色,她们与男人不同,没有自己所谓的“正史”,却又在无形当中将历史连缀起来。她们就好像是线状史书的锁线一样,乍看起来无足轻重,细细琢磨却发现必不可缺,没有了锁线,历史就不能成为一本书,而是一张张散乱的纸。
  • 杭州创意标点

    杭州创意标点

    白居易是卖萌先生,苏东坡是定位大师;获普利兹建筑奖的王澍自称是个活在十七世纪的古人,《甄嬛传》作者的笔名“流潋紫”原来是支口红的牌子,手握拳刀的魏立中敢把明末清初的一块品牌摘下来;作者麦家说他连西湖都没有去游览过,而漫画家蔡志忠说自己是生在台湾,死于杭州;吴海燕从西湖荷花获得灵感,张雷把杭州油纸伞介绍给了世界,朱炳仁则要把铜水稻种进联合国大厦……这一个个的杭州创意标点,串起了了本书的访谈和故事。集记者和作家于一身的作者历时一年多的采访和写作,为我们展现了杭州文化创意的精彩和意韵、前世和今生。
热门推荐
  • 大善人系统
  • 花舞泪

    花舞泪

    嘿~~我看见夏日的夜空星星坠落在风中嘿~~我看见时间的花朵爱如此温暖而忧郁……你说快去天使街你就不会再忧郁于是我来到天使街星星睡在台阶上我说我想和你一样快乐永远在脸上
  • 我是鸽子太太的孩子

    我是鸽子太太的孩子

    小短文讲的是真实的鸽子作者如何太监一本书新人驾到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盛世繁华之公主嫡妃

    盛世繁华之公主嫡妃

    【爽文,女强男更强,男主身心干净,欢迎入坑】前世,齐澜是名孤儿,18岁参军入伍做了特种兵,23岁为救人质和敌人同归于尽,壮烈牺牲。再次醒来,她带着记忆投胎成了北齐近千年第一位公主,更是成为了六国当中其中两国的公主,有了父母,哥哥,弟弟,以及家人。她发誓要守护好这得之不易的亲情,哪怕再一次牺牲自己的生命。封地的皇叔想抢夺父皇的皇位?那就让你有来无回,死无葬身之地。和亲公主想要嫁给父皇,和母后抢人?那就让你身败名裂,找个侍卫把你收了。命定之女,凤翔九天,千年归来。因为这十二字批语和她三国公主的身份,无数人想得到她,也有无数人想除掉她。平静千年的盛天大陆,因为她的到来,再次风起云涌。他是大燕朝最尊贵的太子爷,可没人知道,早在他很小的时候就被他亲爱的皇伯父卖了,卖给北齐新出生的公主做夫婿。小剧场:“澜儿,皇伯父说我是你未来的夫婿,可夫婿是什么啊?”五岁的沧逸睿眨巴着自己的大眼睛问着旁边正努力练功的七岁小齐澜,眼里闪过一丝狡黠。小齐澜没说话,给了沧逸睿一个暴栗,小小年纪脑袋里想的都是些什么?都被义父给带坏了。“澜儿,你打算什么时候嫁给我?”十二岁的少年已初见风姿,俊逸出尘,不变的是看向少女那温和宠溺的目光。齐澜扶额,这货脑袋里是不是就一根筋?十四岁的她突然想暴走抽人。终于,北齐有人想抢夺皇位,刺杀暗害不断,在她拼近一切守护国家和家人的时候那个少年一直在她身边,守护着她,遇神杀神,遇魔屠魔。“澜儿,江山为聘,万里红妆,你嫁给我可好?”十八岁的他站在齐澜面前笑着说道。“好”她看着眼前一直站在她身边的男人眉眼含笑,也许,除了家人,她还可以拥有爱人。总而言之这就是个男主从小开始追妻,终追到手的故事。也是女主为了心中在乎的人谋夺天下的故事。所以,你愿意陪我共赴这一场盛世繁华吗?
  • 残垣暮色暗殇

    残垣暮色暗殇

    在这个残酷混乱的世界,生不论是对于个体还是国家都十分重要。前行的路上所邂逅的诸多人,诸多事,是生命的救赎还是被救赎?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婚姻之上

    婚姻之上

    夫妻之间的关系就像织毛衣,建立的时候一针一线,拆掉的时候,仅需要轻轻一拉。
  • 重回犯罪现场

    重回犯罪现场

    一场针对青年警察的秘密行动,悄然拉开了大网:无情被抹杀的昔日师兄,神秘性感大姐头的猎杀游戏,被拐走数年的同伴幼女迷踪,以及令人匪夷所思的死人杀人案。这个叫“神图”的组织,图的到底是什么?龙安省公安厅刑事科科长杜德坤接到上级指令,重新对龙安省遗留下来的要案、遗案进行二次侦破。面对资料员安娜整理出来的档案,杜德坤决定启用自己之前打算已久的一个计划,从龙安省各个警队抽调出四名优秀的警员,组成一个特别调查组,专门负责调查这些遗案要案。四个职位不同,年龄不一的警察在杜德坤的安排下走到了一起,组成一个团队,一起侦破龙安省五市六县各个地区五年内的所有遗案。
  • 逗比女友惹人怜

    逗比女友惹人怜

    本来想给大家留下好印象的她,在开学第一天迟到了,还有个比她来的还有晚的,连报告都没说就直接进了教室一个是如天使般温柔的陈轩,一个是如恶魔般冷酷,却内心脆弱的韩允熙。迷惑在其中的少女,应该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