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56200000066

第66章 盛世巅峰的诗人皇帝——清高宗乾隆帝(8)

乾隆十八年(1753年)十月,清定边左副将军、蒙古喀尔喀赛音诺颜部札萨克、和硕亲王成衮扎布,在塔密匀军营里接到哨探禀报,杜尔伯特大台吉车凌、车凌乌巴什、车凌孟克(通称三车凌)遣使巴颜克什克等前来,呈述准部内乱,征战不断,要求归顺,部众3000余户在额克阿喇勒待命。成衮扎布立即派人前往侦探情况。因准部首领一向诡计多端,他怀疑车凌之来有诈,担心他们趁此机会率兵入侵,便调遣军营的喀尔喀士卒,严加防范,并派使者飞速上奏朝廷。

乾隆皇帝阅完报告后,于十一月二十三日谕告军机大臣。

乾隆帝的这道谕旨十分重要,是清政府改变对待准噶尔部政策的一个重要标志,对西北地区形势的剧变起到了非常重大的影响。乾隆帝讲的一番话,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下述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他敏锐地察觉到准部大变,准确地把握住准部内乱这一至关重要的实质问题。谕中提到“达瓦齐与讷默库济尔噶尔用兵不已”,对准部长期纷争内战不停的混乱局面进行了归纳。乾隆帝虽然在即位后积极争取与准部议和,双方建立起朝贡的和平关系,关系一直都很正常,但他并未把它置之脑后漠不关心,而是密切注视着准部形势的变化。乾隆十年(1745年)三月,西藏郡王颇罗鼐遵旨派人前往准部刺探消息后,向清政府报告,准部人员“出痘死者甚众”,噶尔丹策凌连续对属下台吉及邻近部落用兵。十一月,乾隆帝得知噶尔丹策凌于九月病故,“恐伊部落内,彼此心离,易生变乱,或潜至边境,偷盗牲畜”,谕令西北两路将军“固守边疆,严谨卡伦”,预先进行防范。

乾隆十六年(1751年)九月,达瓦齐率众降清大受阻挠,不得不暂时避居哈萨克,由于达尔扎穷追不放,哈萨克阿布赉汗不敢久留他们,他们只好重新回到过去的旧游牧地。

面临生死存亡的挑战,达瓦齐情绪变得非常消沉沮丧,“计无所出,日夜涕泣而已”。他的盟友阿睦尔撒纳鼓励达瓦齐振作起来,与其束手待擒,不如铤而走险。达瓦齐采纳阿睦尔撒纳的冒险计划果然成功。他们仅用一千五百多名士卒偷袭伊犁,就成功地扭转了当时的危险局势。

阿睦尔撒纳的才能、胆识远在达瓦齐之辈之上,但居然把唾手可得的汗位宝座拱手让给别人。乾隆十九年(1754年)以前,他不仅对达瓦齐应该登汗位没有异议,而且想方设法帮助达瓦齐夺位,把达瓦齐的敌人看作是自己的敌人。但是,根据阿睦尔撒纳的为人及当时复杂社会背景来判断,事情并非那么简单。阿睦尔撒纳不能自立,是因为他有自己的难处。

第一,在重门第出身的准噶尔社会中,他的出身地位较低微,身份不如达瓦齐。

第二,达瓦齐所拥有的支持者及其军事实力明显超过阿睦尔撒纳。

第三,哈萨克阿布赉汗及沙皇俄国对达瓦齐的共同支持,又在阿睦尔撒纳心理上增加了一层压力。

毫无疑问,当时的形势无论内部还是外部都对达瓦齐有利,阿睦尔撒纳只好暂时将夺权的野心收敛。

胜利后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分配共同得来的利益。过去在攻打达尔扎时,达瓦齐曾许诺事成之后,将伊犁以北地区让阿睦尔撒纳来管理,卜罗塔拉以南由他自己管理,乾隆十八年(1753年)十月,阿睦尔撒纳派人要求达瓦齐兑现诺言,“因达瓦齐不允”,双方发生争执,矛盾公开化。

矛盾公开

一方面达瓦齐忌恨阿睦尔撒纳,担心他的权势超过自己使自己无法控制局面,但另一方面他又离不开阿睦尔撒纳,“每遇急难,必邀阿逆至,与之调停”。由于以上种种原因,二人关系一直都是貌合神离,达瓦齐也只能在私下里与人大发牢骚:“彼虽才能,终为我之臣仆,何敢以臣凌君,而忘其已为所立也。”

面对达瓦齐的反复无常,阿睦尔撒纳不得不考虑自己的退路。在下决心与达瓦齐反目之前,他派人试探哈萨克阿布赉汗的态度,请求提供4000匹马和骆驼、一万只绵羊,结果非常顺利,于是阿睦尔撒纳进一步邀请哈萨克出兵帮助他袭击达瓦齐的牙帐,也未遭拒绝。

对于阿睦尔撒纳这样一个政治赌徒而言,哈萨克方面的态度使他下定了孤注一掷的决心。

而这时,达瓦齐似乎也预感到一场解决双方争端的最后决斗不可避免,于是他对部众说:

“不诛阿某,祸终未艾。”

乾隆十九年(1754年)六月,达瓦齐带精兵3万直奔额尔齐斯,又命骁将玛木特带乌梁海兵八千东西左右夹攻。阿睦尔撒纳虽然早有防备,却没想到达瓦齐来势如此迅猛,只得率部向内地迁移,沿途且战且退。七月抵喀尔喀蒙古境内,在获得清政府同意之后,于八月进入卡伦,其属下兵丁、妇女人众计约2.5万余名。乾隆先后命贝子扎拉丰阿、散秩大臣萨喇尔、员外郎唐喀禄、侍郎玉保等对其进行赏赐及具体安排驻扎等事宜。

乾隆对准部事务的了解主要通过边疆大臣的奏报,并不十分清楚其真实的情况。乾隆十五年(1750年)九月,原达什达瓦旧部宰桑萨喇尔因不满达尔扎的残暴,愤然率部千余户内投,乾隆立即召见并详细询问有关准部近期以来的局势变化。萨喇尔坦诚地分析了当时的形势。

但乾隆这时并不是很想对西北用兵。十八年(1753年)八月,他曾对军机大臣们说:

“达瓦齐本系别支,胆敢作乱弑君,自为台吉。若系属国,尚当兴师问罪,但我大国无乘乱兴师之理。”

同年十二月,他再谕军机处,重申“堂堂天朝”“不肯乘衅发兵攻取”的立场,同时下令边关将士做好两件事:一是接纳“穷蹙来降之人”,二是严密注视边卡动静,“以逸待劳”。但是,时隔数月,当阿睦尔撒纳来降的消息传入京师时,他开始有些动心了。乾隆十九年(1754年)五月初四,乾隆对廷臣宣布:“朕意机不可失,明岁拟欲两路进兵,直抵伊犁。”他选择这个时机表达戡定准部的意向并非偶然。

西北准噶尔部众,生性不畏劳苦,非常勇猛,在天山以南、葱岭以西及阿尔泰山以东各部众中素有威名,每闻其至,无不四散逃走。于是从噶尔丹开始,准噶尔部每每进行内外兼并,横行于厄鲁特各部及回疆、唐努乌梁海、青海、西藏、哈萨克、喀尔喀蒙古各地,俨然成为西域霸主。清朝西北地区的安定与否,关键之处就是能否遏制准部割据势力的膨胀,所以康、雍两朝多次用兵,然各有胜负,问题始终未能彻底解决。乾隆一直在寻找机会,以完成祖上“积年未成之功”。但光有这种心愿还不够,既然是康、雍两朝都未能完成的大事,其难度肯定不小,所以他要有足够的耐心。噶尔丹策凌之死引起准部汗位之争,西北边陲大乱,乾隆认为戡定西北的大好时机来了。另一方面,准部对其他蒙古诸部的侵扰,使得内附的人口日益增多。如何妥善安置越来越多的西北内附人众的问题,也变得日益突出。乾隆历来以“天下共主”自居,对周边内附来者不拒。乾隆十五年(1750年),萨喇尔归附,安插在察哈尔一带。乾隆十八年(1753年)杜尔伯特部三车凌举族内徙,朝廷为此颇费心思,派人往黑龙江等处勘地安插。乾隆十九年(1754年)三月,阿睦尔撤纳要来的消息传来,又是一个安插问题接踵而至。乾隆此时没有第二条路可走,最明智的选择是出兵西北,以求一劳永逸。用他自己的话说:“朕以天下大君,焉有求生而来者不为收养之理,转致被达瓦齐戕害。夫收之则必养之,若令附入喀尔喀游牧,非惟喀尔喀等生计窘迫,数年后必有起畔逃避之事,则喀尔喀等转受其累矣。况达瓦齐作乱之人,今即收其数万众,虽目前不敢妄举,而日久力足,必又蠢动,侵我边围,与其费力于将来,不若乘机一举,平定夷疆,将车凌、阿睦尔撒纳安置原游牧处,使边境永远宁谧之为得也。”

尽管乾隆自认为西征准部机会难得,朝中却没有几个大臣敢于冒险支持,唯大学士傅恒不“牵于浮论”,赞同出兵。应该说,不赞成出兵准部者,也自有道理。达瓦齐对清朝并无恶意,对改善与中央政府关系的态度非常积极。乾隆十八年(1753年)八月,舒赫德建议派使臣与达瓦齐修好,结果遭乾隆训斥。次年,达瓦齐主动派贡使到北京,极力表现谦恭的态度,希望获清政府谅解,受到和平时代噶尔丹策凌同样待遇,允许赴藏熬茶等。乾隆说,“堂堂大清,中外一统,而夷部乱臣,妄思视同与国”,断然拒绝。达瓦齐的谦恭态度在某种程度上引发了部分清朝大臣的支持。他们希望边疆安定,没有冲突,要求维护与准噶尔部的和议。但在乾隆心目中,达瓦齐已失人心。准部内讧正炽,这正是勘定西北边陲的大好时机,岂能放手。因而他对一切要求维持和平局面的建议,一律予以拒绝。

从乾隆十九年(1754年)五月开始,清朝加紧备战。乾隆指示,由阿尔泰山与巴里坤分西、北二路进兵,其中北路军3万名、西路军2万名,分别从京城满洲兵、黑龙江兵、索伦巴尔虎兵、绥远城右卫兵、西安满洲兵、西安绿营兵、宁夏兵、察哈尔兵、新降厄鲁特兵、宣化大同绿营兵、甘肃各营兵等兵营中征调。备战需战马15万匹,另外,乾隆还谕令各地等筹集粮饷,踏勘进兵路线。他还接连赏赐、欢宴蒙古各部王公、台吉、宰桑,特别是刚刚率部内附的杜尔伯特部台吉车凌、车凌乌巴什和车凌孟克等,以争取他们齐心协力征讨达瓦齐。

乾隆认定阿睦尔撒纳是此次征战达瓦齐的重要人物,他暂时根本无瑕考虑阿睦尔撒纳降清是不是迫于形势。乾隆十九年(1754年)七月,他对前去办理边务的大臣策楞说:“阿睦尔撒纳乃最要之人,伊若来降,明年进兵大有裨益。”对阿睦尔撒纳较为了解的前准部宰桑萨喇尔也及时进言指出:“其为部众所畏服,正可资以前驱,迅扫残孽。”是年十二月,乾隆匆忙移驾热河,急召阿睦尔撒纳一行到行辕陛见,探讨进军大事。十二日,降清者在避暑山庄御行殿受到庄严、隆重的接待。乾隆命王公大臣皆往陪宴,热情安抚,“并赐上驷舆之乘,亲与其分较马射,并以蒙古语询其变乱始末,赐宴而退”。清朝皇帝的雍容气派和威严,让众降清者大开眼界。

对阿睦尔撒纳降清的诚意,清朝中有人持怀疑态度。办理北路军务的户部尚书舍赫德及定边左副将军策楞,向乾隆提出两条处理意见:一是不宜将阿睦尔撒纳的部众留居乌里雅苏台附近,因为“军营粮饷军器马匹牲畜,俱在周围附近,又系通准噶尔大路,恐将明年进兵之事,向准夷泄漏”。二是“将阿睦尔撒纳等大台吉,一并留在军营候旨,其老少子女,俱令携带接济口粮,移至所指地方”。乾隆对他们进行了驳斥,指责他们见解错误,他说:“远方归顺之人,尚未知内地作何安插,乃甫经归命,即将其父母妻子发遣,留伊本身于军营,伊心岂有不生疑惧?”

当然,乾隆此番言论并不能证明他对阿睦尔撒纳真的如此信任。实际上早在本年五月,他就谈过阿睦尔撒纳为人“诡诈反复,全不可信”。但乾隆早已胸有成竹,他对阿睦尔撒纳与其说是信任,毋宁说是从策略上对其加以利用,阿睦尔撒纳可以作为清军征战准部的引路人。

进攻达瓦齐

乾隆十九年(1754年)八月,清政府修改并制订原派兵计划,喀尔喀兵由6000改为2500,以新降阿睦尔撒纳、讷默库等所率2300名厄鲁特兵替补。另外,绿营兵丁原定一万名裁至六千,宣大两镇炮手一千名减去。同年十一月,闽浙总督喀尔吉善主动请命,酌派精悍灵巧的福建藤牌兵随征,遭到乾隆帝拒绝。乾隆此时的指导思想相当明确,“即满洲兵丁亦不多用,仍以新归顺之厄鲁特攻厄鲁特”。围绕“以准制准”的原则,乾隆还决定两路先锋均由准部降人担任。阿睦尔撒纳任定边左副将军,率所部出北路;萨喇尔为定边右副将军,率所部出西路。乾隆尤其赞赏阿睦尔撒纳沿用昔日旧旗的请求,以使“彼处人众,易于识认”。此年年底,阿睦尔撒纳提出,原定二十年(1755年)秋季出兵不妥,应该提前:“塞外秋初时,我马肥彼马亦肥,不如春月乘其未备,且不能远遁,可一战擒之,无后患。又准部东境以额尔齐斯河与中国交界,本杜尔伯特原屯地,接近阿尔泰山,可屯田备饷,宜先遣兵万人据形势,而大兵二万整队继进”。

乾隆最后采纳这个主张,定于乾隆二十年(1755年)二月大军开拔。

清政府一方面积极备战,另一方面对准部发起政治攻势,以分裂达瓦齐的部属。乾隆十九年(1754年)十一月,乾隆亲拟诏书宣示准部。其诏书措词冠冕堂皇,语气软硬兼施,既阐明清政府出兵准部的原因和目的,又暗示清政府对准部的政策立场。

清军一切准备就绪,北路定于乾隆二十年(1755年)二月十五日由乌里雅苏台拔营。

因哈萨克人先行抢掠达瓦齐辖区,阿睦尔撒纳奉命提前三天于二月十二日动身,参赞大臣额驸色布腾巴尔勒珠尔、郡王品级青滚杂卜、内大臣玛木特、奉天将军阿兰泰等随后。

二十四日抵达库卜克尔,三月初一到齐齐克淖尔。将军班第紧随其后,于三月初三带大队人马经过库卜克尔,与先头部队的行程仅为九天之隔。十九日,当后续官兵抵额尔齐斯河之西喇托辉地方时,前后之师已相距很近。这时乾隆反而顾虑阿睦尔撒纳的作用能否得以充分发挥,“一则阿睦尔撒纳,系准噶尔人众知名之人,令伊带哨探兵前行,人多认识,于收服准夷人众较易。再前队既有哨探,复有将军随后带兵继进,声势联络,军威益振。如将军副将军合并一处,则众人惟知有将军,不复更知有副将军,转置阿睦尔撒纳于无用之地,不足以展其所长,殊于军行无益”。乾隆对阿睦尔撒纳的利用,于这番话中可窥其全部。

阿睦尔撒纳的前锋进展顺利,所向披靡,几乎没有遭到任何有力抵抗。第一批请降是达瓦齐手下的大宰桑阿巴噶斯、乌斯木济、哈丹等人,乾隆特别吩咐要另行办理安插事宜。

四月初九,额米尔河集赛宰桑齐巴汗在路上迎接清军,向其请降,十七日,噶克布集赛宰桑达什车凌率2000户望风归顺。二十一日,阿睦尔撒纳听说达瓦齐驻兵察布齐雅勒地方,遂轻骑突进,二十八日,抵达尼楚滚,正好与西路前锋萨喇尔相为呼应。

同类推荐
  • 阿加西自传

    阿加西自传

    他是历史上最受欢迎的运动员之一,也是网球场上最有天分的运动员之一——但是从小时候起,安德烈·阿加西就讨厌网球。还在摇篮里的时候,就被骗着拿起了球拍;还在小学的时候,就被迫每天挥拍数百次。即使他勤学苦练成为了网坛一代天才,心中仍对那源源不断的压力充满了怨愤。他是一个内心充满矛盾的人。现在,在这本自传里,阿加西用优美的、难以忘怀的文字讲述了他充满矛盾、冲突,在自我毁灭和自我完善间摇摆不定的人生。阿加西让我们感觉到了那个拉斯维加斯的七岁小男孩在粗暴的父亲监管下,每天不断练习的痛苦。我们看到了那个十三岁的小男孩被抛弃在像监狱一样的佛罗里达网球训练营时的无助。在孤单和恐惧中,九年级就中途退学的他,像风一样叛逆地活着。正因为这样,他也成为了八零后的偶像。他染发、打耳洞,做朋克摇滚的打扮。在他十六岁成为职业选手之前,他的新形象就预示着在网球中将刮起新的风潮,就像快如闪电的回球一般。
  • 灵魂有香气的女子

    灵魂有香气的女子

    《灵魂有香气的女子》是女性修心的随笔集,一本揭穿人生的启示录。这是26个女神的故事,她们真的得到过一切。张幼仪林徽因唐瑛江冬秀宋美龄孟小冬胡蝶潘素孙多慈……她们在民国军政界、商学界最出色男子的呵护下,做了一辈子美人、才女、传奇。愿她们的命运,成为你的良药。愿这本书成为女孩最靠谱的人间指南。《灵魂有香气的女子》这是一些最让人羡慕的女人,她们有最精彩的人生,而且征服了各个领域中最出色的男人。这里不光写风光的一面,更写她们风光背后的心酸与沧桑。这些女性的起点不同、身份各异,人生的结局却往往出人意料。
  • 世界最具传世性的思想巨人(2)

    世界最具传世性的思想巨人(2)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阎锡山日记

    阎锡山日记

    阎锡山的日记,始于民国二十年(1931年)2月17日,止于1950年,前后近30年。他去世后,由阎氏纪念会整理,并于1997年正式出版。
  • 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家的故事(之一)

    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家的故事(之一)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故事》丛书中收录的人物,都是在创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伟大斗争中和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伟大事业中立下了丰功伟绩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涌现出来的风云人的中出类拔萃者。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学生主题阅读空间(异国风情卷)-小导游去埃及

    学生主题阅读空间(异国风情卷)-小导游去埃及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写作内容与语言的重要来源。写作的素材、语言的积累、习作的技巧唯有通过大量阅读才能获取。主题阅读为学生进行习作创造了极其有利的条件,因为主题阅读与随意读、泛泛而读效果是不一样的,有主题的阅读首先是主体的提炼与确立,在一个主题的统领下,让学生阅读相关的文章,积累了大量的语言,丰富了情感体验,并从中习得方法,是解决学生作文时不再无话可说、无内容可写的有效途径。
  • 英雄联盟之上单大魔王

    英雄联盟之上单大魔王

    喜欢的职业选手有很多:李哥、七酱、韩旺乎、香锅、bang、uzi等等等。最喜欢的职业战队只有一支,她叫做skt1。烧烤摊不应该败在自身的问题上,只应输给更强大的团队。...这一段于s7赛季在skt1战队担任上单选手、碾压全世界的故事。-------------ps:虽然觉得有些俗,但还是要说一句“作者曾经段位王者”,情节与操作均有质量保证。
  • 永恒霸主抽奖系统

    永恒霸主抽奖系统

    霍天赐在王者农药积分夺宝中,六块钱一发抽中了荣耀水晶,兴奋的霍天赐望着屏幕傻笑不知不觉的走到了马路中,突然一道闪往霍天赐的方向电劈了下来,只留下一部手机,手机中显示恭喜你获得了全息碎影,然而霍天赐莫名其妙的出现在一个奇异的世界,从而获得了永恒霸主抽奖系统,在奇异世界混的风生水起要啥有啥。
  • 话眉人

    话眉人

    “小书生,那桃花开了呀。”…“雪娘,等我。”…“听说京城那绝妙无双的蓝二小姐今个要嫁人了。”…“我不嫁!”…“雪娘我回来了呀。”…“听说那京城那风华绝代的二品史官今个要娶亲了。”……
  • 不要撒谎

    不要撒谎

    世界上有一种职业,叫催眠师,他们能进入你的梦境,与你的潜意识对话。还有创造梦境的筑梦师;以假乱真的魔术师;无所不能的拟声师...你是否忘记了昨晚做了什么梦。是否记得,有一群人,在你的梦境中,做过什么。
  • 梅花香伊人醉

    梅花香伊人醉

    她,贵族千金,却沦落风尘。他,多情皇帝。却愿为她痴情,他们意外相遇,他对她一见钟情,她却只想杀了他。“我这条命,只要你想要,尽管拿去就是”
  • 人生高起点——处世需要谋略

    人生高起点——处世需要谋略

    人要了解他人、褒贬他人是容易的,若要真正了解自己、正视自己却十分困难。要打扮、粉饰自己的外貌是容易的,但要做到事事都无愧于心并不容易。尽管如此,我们仍然要做到以诚待人,要对人真诚,不要用欺骗的方法来与人相处。
  • 悬赏99亿:我的狐狸老公

    悬赏99亿:我的狐狸老公

    ——“别动。”——“你要干嘛?”——“你欠我一个吻,在这里还给我吧。”——“纳尼,你搞笑么,麻烦你看下情况好么?”他淡定从容,一手提长刀,将一只咆哮扑近的妖兽一刀两断。另一手把住她的头,无视她瞪大的双眼,在她唇间轻轻落下一个吻。夜色静驻,钢架矗立的港口,正火光滔天,群魔乱舞。(史上最强夫妻档,金牌除灾师VS九尾天狐,都市神话,正在上演!)
  • 女孩和树

    女孩和树

    这是一个没有年代的故事,是一个历史架空的世界。当不知名小村里的善良女孩遇见英勇的骑士后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