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56200000040

第40章 雄才大略的盛世君王——清圣祖康熙帝(15)

康熙对靳辅抱有很大期望。但靳辅此时已年老体衰,在奉命向山西督运救灾漕粮时,因操劳过度在河南荥泽县病倒。皇帝闻讯,特命其子治豫前往探视,又命内大臣明珠往视,传谕留淮调理病情。但靳辅终因病情过重,于三十一年(1692年)十一月去世。康熙降旨悼念,下部议恤,赐祭葬,谥文襄。靳辅卧病时,接连上疏“陈两河善后之策及河工守成事宜”几万言,又“请豁开河筑堤废田之粮,并清淤出成熟地亩之赋”。康熙高度重视靳辅的建议,对其一一加以研究。其中仅高家堰堤外另筑小堤和引黄水内灌使淤平洼地两项未用,其他如重视黄河险工、加筑中河遥堤、塞张庄运口、修骆马湖石闸及占用民地豁免钱粮,涸出腴地查出升科等,一一采纳,并逐项落实。

从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到康熙三十六(1697年)年,康熙此时专注于边患,无暇亲临河工,只能依靠河督。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于成龙因父丧回旗守制,康熙命漕运总督董安国继任总督。但此人“于河工不亲巡历”,凡事都交与手下人办理,毫无建树,而且他还别出心裁,竟在临近黄河海口的马家港筑拦黄大坝,堵塞黄河河水下流,河工日坏。

面对这样的无能河臣,康熙更加思念靳辅。

治理黄淮

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五月,征讨噶尔丹的战争胜利结束,天下没有大事,只有黄淮水患严重,经常决口,淹没了大量的土地和房屋,所以当时的主要任务就是治理黄淮。

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正月,他决定第三次向南出巡,检查河道,制定策略。二月初三出发。三月,康熙南巡再经高家堰、归仁堤等处,亲自测量洪泽湖水位,发现清口、高家堰洪泽湖水低,黄河的水位较高,导致河水逆向流入湖中,湖水则无处可流,因此泛滥成灾,水淹兴化、盐城等七个州县。要从根本上治理,必须加深河底;而河直则流急,流急则沙自刷而河自深。因此康熙帝提出将清口西黄河弯曲处浚直,并将黄河南岸近淮之堤往东延长二三里,这样就可以使湖水斜行进入黄河,就不会使黄河的水发生倒灌现象。

这是康熙经过实地考察并总结经验教训后提出的治河总设想,即筑坝与深挖河身共同实行。

为解决下流入海问题,康熙命拆毁拦黄大坝。三月十一,康熙乘船从运河出发到了扬州,在新丰处停下来,叮嘱河臣增筑运河堤岸,并提出开挖芒稻河、人字河,引水归江的建议。

这是康熙总结前人靳辅治河思想与经验,并有所补充和发展而提出来的。靳辅重视筑堤束水攻沙,康熙在此基础上采用了浚直河道急溜刷沙法。另外,靳辅只考虑上河,没有顾及下河,为了护堤保运,大量利用减水坝,以致下河七州县经常被淹;康熙则上河、下河兼顾,尽量少用减水坝或将其改成滚水坝,想尽办法减轻和防止下河灾情。至于改修清口,导黄稍北,也是康熙的新举措。后来康熙概括自己的治河思想是:闭六坝以束淮敌黄,通海口以引黄归海。

为安抚人心,康熙沿途还赈济灾民,大行恩蠲。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三月谕:“蠲免江南、浙江各省州县康熙三十四、五、六年(1695~1697年)民间拖欠钱粮及淮安、扬州地区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未完之地丁漕项等银十九万两,米麦十一万石。”由于淮扬一带长期有水灾之害,米价昂贵,很难维持生活,于是康熙又命户部截漕粮十万石,发往高邮、盐城、宿迁、桃源等重灾区,低价粜卖。康熙此次南巡,最远到达杭州。四月十三日返回途中路过江宁,亲自拜见明太祖陵,并命巡抚宋荦、江宁织造曹寅负责维修,康熙亲题“治隆唐宋”殿额。五月十七日,康熙返回京城。

四十二年(1703年)正月十六日至三月十五日,以淮黄告成,康熙进行第四次南巡,这次南巡主要是验收张鹏翮三年来所建河工项目。检验结果,康熙帝对其整体上还是满意,仅在微小地方作些补充和调整。如至桃源烟礽、龙窝等地,顶部十分危险,命增筑挑水坝,其中一些卑矮堤工也命增高;行至中河仲庄闸口,见其与清口相对,命改由杨家庄出口。

康熙帝回銮时,仔细检查翟家坝、高家堰等处堤工,见王公堤单薄,命加帮高厚;高家堰大坝有一些残缺的工程,命即兴修;又命选职衔稍大、身家殷实者担任高家堰防险;行至清口,命将西坝加长数丈康熙帝。又赐张鹏翮御制《览淮黄成》和《河臣箴》诗。他在诗中写道:“使清引浊须勤慎,分势开疏在不荒。虽奏安澜宽旰食,诫前善后奠金汤。”告诫他不要疏忽,要继续努力做好善后工作。康熙帝并赐张鹏翮父张禛鲐“神清养志松龄”匾额。回到京城第二天,他对大学士等说:“向来黄河水高六尺,淮河水低六尺,不能敌黄,所以常患淤垫。今将六坝堵闭,洪泽湖水高,力能敌黄,则运河不致有倒灌之患,此河工所以能告成也。”三月十八日,康熙五十大寿,他以“四海奠安,生民富庶,而河工适又告成”,特颁诏天下,皇恩永在。

康熙的最后两次南巡康熙于四十四年(1705年)二月初九至闰四月二十八日进行第五次南巡。这次是为了亲自检查中河南口改建工程,准备善后之规,其他“有应加修防者,亦随宜指示,以图经久”;除此之外,上一次南巡正赶上山东灾害严重,经两年大力赈济,不知“民间生聚果否殷阜”,也需要看看。三月初八日,康熙阅视杨家庄新开中河闸口及附近堤岸、民居。回到行宫,他写了两首诗。其第二首写道:“春雨初开弄柳丝,渔舟唱晚寸阴移。庙堂时注淮黄事,今日安澜天下知。”高兴之情,跃然纸上。

康熙以实事求是态度对待河工,认为河工虽然已告成,“善后方略更为紧要”,特别要注意如何防止清口一带黄水倒灌问题。由于河工很难解决的问题是黄河水不倒灌,所以河臣往往回避此事,即使倒灌,也不敢完全承认。康熙认为黄水暴涨暴落,不可避免会发生倒灌,不能因此说治河失败,而应防患于未然,积极主动采取对策。他对张鹏翮说:“朕今亲临阅视,修建天妃闸甚当。倘黄水涨至五六尺,清水不涨,势弱不敌黄,黄水必然倒灌,亦必致之理,岂可因此即谓治河失策乎?若遇倒灌,即将天妃闸暂下板,蓄清水全力敌黄。

不过数日,黄水即退。遇粮船过时,即起板开放,若黄水不灌,不必下板。”除此之外,他针对应修挑水坝、帮修卑薄堤坝等问题提出了建议,目的也是为了“蓄清敌黄”。他见高家堰石堤还没有最终完成,便批评张鹏翮说:“尔等惟见清口之水流出即,不思防御,倘高家堰六坝之水泛溢,则清水力弱,而黄水必复致倒灌矣。高家堰所关紧要,宜谨识之,毋忽。”可以看出康熙第五次南巡时仍强调实事求是防治水患,这对于巩固治水的成果非常重要。

张鹏翮与两江总督阿山、漕运总督桑额,于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视察洪泽湖西岸泗洲溜淮套一带地形与水情,为免洪泽湖水侵入泗洲、盱眙,提出在溜淮套一带另开河道,直接到达张福口,以分淮水之势,避免洪泽湖水异涨,确保高家堰之堤无险。但此项工程巨大,张鹏翮不敢独自做主,遂上疏康熙,恳请皇上躬临阅视。这时康熙年岁已高,不想亲自去,但是因大臣们再三要求,遂于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正月二十二日至五月二十日进行第六次南巡。

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康熙在清口上岸,在溜淮套一带查看地势和水情。他发现溜淮套地势甚高,即使挖成也不能直过清口,无助于泄出高家堰之涨水,而且挖开这条河要占去大量民田,毁坏坟冢。于是康熙立即对此建议加以否决,并对阿山、张鹏翮等大加斥责,命此河断不可开,同时命疏浚洪泽湖各口,加强排水,挑蒋家坝、天然坝一带旧河,以通粮船。二月二十二日,康熙把当地各官召在岸边跪成一排,指责张鹏翮身为河督,唯以虚文为事。张鹏翮害怕至极,于二十七日具疏请罪,康熙命将张鹏翮及联合请开溜淮套的督抚俱严加议处。康熙积累了一些治河的经验,认为治河之道“不可执一”。他说:“朕自甲子年(康熙二十三年即1684年)至今六次南巡,详观河形,一年异于一年。”这次南巡他担心的不是以前的黄水倒灌,而是“清水敌黄有余”。因而主张:“使淮水稍泄其流,乘水未长时预为绸缪,将来水虽大涨,必不致于危险”。他还强调:“应将大墩分水处西岸草坝再加宽大,使清水多出黄河一分,少入运河一分,则运河东堤不致受险;又于蒋家坝开河建闸,由人字河、芒稻河引水下江,由下河及庙湾等处入海,不惟洪泽湖之水可以宣泄,而盱眙、泗州积水田地,也可逐渐排出。水小,则下板蓄水敌黄;水大,则启板泄水,且便于商民舟楫往来。其祥符闸,口门甚窄,趁此黄水水位不是很高时,委干员将归仁、安仁、利仁三闸改宽泄水,则徐州一带民田可无淹没之虞矣。”把这些安排好了,他才回到北京。五月二十五日,康熙结束南巡回京后,立即革去阿山的尚书职务,并削掉张鹏翮太子太保之衔。

康熙治水比靳辅又有所进步。在治水理论上,他反对人顺水性之说,而坚持让水顺人意。在实践上,他果断关闭高家堰的唐埂六坝,以蓄清敌黄,解决积沙淤塞清口、黄水倒灌问题。在思想上,他为人民着想,终不开减水坝,以免淹没人民田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康熙第三次南巡的各项部署,是其治河方案的全面体现;后三次南巡,对这一方案进行了检查和补充。实践中,根据时宜,大胆创新,百折不挠,终于获得巨大成功。

康熙南巡六次,从背景、主要活动和所采取措施来看,都是为了进一步促进生产和巩固政权。据《淮安府志》记载:康熙南巡治河见成效后,黄河20年间无大水患,解决了土地被淹问题,耕地大量增加,加上清政府推行休养生息政策,使社会生产很快发展起来。

社会安定,归根到底是人心的稳定。因此康熙在南巡中也采取了许多赈济灾民、蠲免赋税的措施,来安抚百姓,稳定社会秩序。康熙南巡所经东南沿海各省,特别是山东、江苏、浙江,一直是经济文化兴盛之地,文人荟萃,士绅集中,传统的道德观念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人们眷恋故明王朝,以明为正统的思想一直比较强烈。直到康熙四十七年,浙江大岗山还出现过以“反清复明”为口号的农民起义,因此在江南地区有必要实行笼络汉族绅商士子的政策。所以康熙南巡时,不辞劳苦,屡谒明陵,拜祭孔子,进一步笼络汉族绅商,以赢得汉族地主及知识分子支持。

尊儒重道,笼络人心

修订明史

康熙年间,清廷开始组织纂修《明史》。

清朝定鼎北京的第二年便开始了编纂《明史》一事。清廷统治者任命了一些汉族知识分子主持此事,但那群人中有不少曾在明朝为官,现在又入仕清朝,对修《明史》他们不仅感到汗颜,而且担心《明史》修成会暴露出他们的种种劣迹。加上战乱频多,胜负难料,资料散在各地,一时无法收集齐全,所以完全没有什么进展。散居民间的有气节的汉族士大夫,有的不甘心清王朝取代明王朝的地位,为抗清排满而积极奔走,他们当然不愿意去做修《明史》之事。当清王朝已基本确立了对全国的统治之时,这些人见复明无望,为表达对故国的怀念,许多人开始埋头着述明史,以此来抒发对新王朝的不满。这是清初军事对抗结束后,最令清统治者头痛的问题。毕竟,纂修《明史》不仅能激发汉族士大夫们的民族情感,甚至有可能使已渐趋沉寂的思念故明之情和反清情绪重新抬头。康熙初年,四辅臣当政时发生的庄氏《明史》案正是对那些敢于借着书来诽谤新朝者的惩戒。

禁止私人修史的历史,可一直追溯到唐朝。也是从唐朝开始便形成了新兴王朝为前朝修史,由政府组织人员、设置史馆来进行的传统。顺治二年(1645年)下令编修明史即是此传统的继续,当然也是清政府希望以官修代替和禁止私修的重要举措。但是有强烈民族意识的汉族知识分子并没有被“文字狱”吓倒。就在康熙帝亲政前后的十余年间,大儒王夫之写成了《永历实录》、黄宗羲编着了《永历纪年》、张岱有《石匮书后集》,甚至牵连到《明史》案中的查继佐,仍不怕清廷的文网威胁,写成了数百万言的《罪惟录》。这些书都是关于明代历史的重要着作。许多人在极端艰苦的环境中搜集资料、考证史事,希望能写出一部流传后世的《明史》。他们抛弃一切杂念,决不仕清,不为利禄所动,不为生死所迫,专心着述,“穷年累月,矻矻不休”。然而,由于缺乏足够的财力支持,资料难以搜集,一己之力也难以应付繁重的工作,他们要达到目的是极为艰难的。

早在康熙四年(1665年),山东道御史顾如华上疏给康熙帝,向他提出修明史的建议,指出大量搜集资料很重要,但最关键的还是应选择博学之士,共同纂修编辑,“然后把修成的结果上交给满汉总裁,由他们决定书的内容的取舍保留与否,最终完成全书的纂修,并呈交给皇上御览,使它成为一代信史”,留传后世而不朽。修《明史》是清王朝立志完成的任务,而汉族士大夫又极为关注,把它当作怀念亡明的寄托;而这些汉族名士既不能以高官厚禄去诱惑,何不拿他们一直耿耿于怀的修《明史》一事来做契机,让这些名播天下的大儒出来为皇上效劳?这样既可以显示出清王朝的“德意”和皇上的宽大心胸,同时也提供了汉族知识分子走上与政府合作的一条途径。康熙帝后来采纳了此建议。他下令开“博学鸿词”科,并将所有取中之人全部任为史官,并亲自关注《明史》的纂修工作。与此同时,在修纂总裁官徐元文的推荐下,康熙帝又特旨召用着名学者李清、黄宗羲、黄虞稷及姜宸英等人。尽管黄宗羲以自己年老体衰以及老母在堂为由拒绝与清廷合作,但康熙帝也不怪罪他,还令地方官派人到他家中将他有关《明史》的着作抄录下来,以示对他的尊重。

康熙帝这一政策在召用万斯同、刘献廷等人时取得了较大的成功。

万斯同是浙江宁波人,自幼博闻强记,后拜黄宗羲为师,“博通诸史,尤熟明代掌故”。

同类推荐
  • 抗战英烈名将传奇

    抗战英烈名将传奇

    《抗战英烈名将传奇》,由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本书是抗日英雄名将的传奇故事。
  • 齐白石从木匠到画家的故事

    齐白石从木匠到画家的故事

    本套书精选荟萃了中国历史上最具有代表性的也最具有影响力的名人,编辑成了这套《中国名人成才故事》,这些故事既有趣味性,又蕴含深刻的道理,能够带给我们深刻的启迪,是青少年课外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 陈赓传

    陈赓传

    陈赓(1903-1961),湖南湘乡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本书是“当代中国人物传记丛书”之一,由中共中央军委批准立项,解放军总装备部组织编写,记录了陈赓大将传奇光辉的一生,包括他的家世、读书生活、从军经历、入党、进入黄埔军校学习、参加国民革命、在上海从事情报工作、参加长征、抗击日寇、参加解放战争、抗法援越、抗美援朝、筹建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积极参与国防建设等诸多方面的内容。本书采用大量第一手资料,内容丰富,史料翔实,再现了共产党员陈赓、将军陈赓、丈夫陈赓、父亲陈赓等多个鲜活生动的形象,读者可以深切感受到陈赓将军忠于党忠于人民的高尚人格魅力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 中国元帅叶剑英

    中国元帅叶剑英

    本书根据大量的第一手资料,还原了德高望重的叶剑英元帅辉煌的历史和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
  • 张爱玲传:生命有它的图案

    张爱玲传:生命有它的图案

    张爱玲是我国著名女作家,代表作有《倾城之恋》《半生缘》等,本书以张爱玲的生平事实为线索,真实而生动地再现了张爱玲传奇的一生。从张爱玲的个人境遇落笔,用诗一般的文字,加入对张爱玲相关书信、文学作品的解读,完美展现了张爱玲的人生经历。作者写出了张爱玲绚丽惊世的成名过往,并结合人物经历,对其作品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鉴赏,尽显其传奇的艺术性与文学性。书中具体描述了张爱玲坎坷动荡的人生经历和深陷迷途、爱恨两难的感情经历。期待通过解读张爱玲的人生往事,能够给现代女性在人生成长道路上多些指导和帮助。
热门推荐
  • 有一种爱情叫陪你长大

    有一种爱情叫陪你长大

    顾斯慕:“长大后嫁给我,我会好好宠你。”夏歆:“你先追到我再说!”七年后,他功成身退,开启了追妻模式。“总裁,夏小姐开着挖掘机要把公司拆了。”“人手够吗?不够再加点。”“总裁,夏小姐约了其他男人在开单身派对。”“十分钟内把民政局的人叫过来,我们要拍结婚照。”只是一眼万年的相遇,他爱她成瘾,宠她入骨。
  • 傻白甜升级系统

    傻白甜升级系统

    三流网文作家阮软意外穿书,一跃成为网文大神。却遭遇【傻白甜升职系统】绑定,必须攻略王俊凯才得以安安全全的活下去。【其实这是一篇挺逗比的小说】
  • 仍念,清风与你

    仍念,清风与你

    她是一个冥界里的女孩。不能算鬼,也不能算人。她是在忘川河里漂泊的女孩。只是刚好被孟婆看见,救了她,还收养了她。女孩生活了三百多年。有一天,孟婆告诉她一个秘密。她是由一个准备转世的男孩救她的。她从冥界来到人间。她叫清风。她认识了他。她知道了一句话:故事与酒,清风与你。
  • 龙飞凤仵

    龙飞凤仵

    轻松+推理+女强+双洁简介萧彦真穿越后,愿望是当官、发财!愿望实现后,有人来讹她。男人半垂眼帘,依在门边:“嫁我,你能继续做人人尊敬的萧大人。”讹人的事,做的如此清奇随性,也只有他了。“等我剖完这具尸体。”萧彦真忙的很,头也不抬地道。男人抬眼,眸光清亮:“就答应我?”“不。”萧彦真波澜不惊地转着手中的解剖刀,挑眉道,“就来剖你!”男人:“……”案情小剧场:“什么凶手?大局之前,谈什么律法!”刘大人怒瞪萧彦真,讥讽道,“这里没你说话的份,滚出去!”萧彦真抬手,刘大人吓得脖子一缩,指着她:“萧、萧蛮子,你、你敢动手?!”萧蛮子的外号不是白取的,刘大人害怕地看着她。“打你,脏手!”萧彦真笑容亲和无辜。刘大人松了口气,拍桌正要涨气焰,却听门啪地关上。门外,萧彦真道:“门已关,放狗!”门内,传来刘大人嗷嗷惨叫:”啊,这里不行!啊,哪里也不行!“她有狗,一只纯种狗仗人势欺软怕硬咬人不露牙的狗!
  • 光明圣经

    光明圣经

    他是吸血鬼,想把整个世界都变成暗黑帝国。遇见她后,他挑眉问道:“小东西,你知道阻挡我的后果吗?”闻言,某女耍酷地竖起食指摇了摇,想跟我斗?我一把十字架把你打得直趴下。怎么的?我就是嚣张,我就是轻狂,有本事向我张獠牙呀!
  • 仙之天问

    仙之天问

    突然,远远地天际出现两道一白一红一前一后不大不小两道亮光,各自坠落不同的方向,对于不曾见过的的人而言,却以为那是天外来的流星陨石。那速度却是极快,由远及近,划破天空,留下一道长长的“尾巴”,朝着庐江坠落,瞬间只见那白色光团“嗖”的一声径直最落在离天枫桥不远处的庐江上游里,而那红色光团消失于西方。那白色光团在坠落水面的瞬间,溅起一片白光,震起的波浪不断拍打着船身,看到这个情景,当时就把天枫桥夫妇惊得不能自已,以为是什么天神下凡了。半晌,才回过神来的二人,迅速把小木舟划到在坠落处,那白光却也瞬间的熄灭了,仿佛刚才的只是一个幻象。
  • 贪财宝贝俏妈咪

    贪财宝贝俏妈咪

    慕容晓琳本是一个公司的普通白领,某一天却收到了一封来自自己爷爷的信,然后开始陷入了一场自己不愿意接触但是不得不接触的阴谋当中去了。与都市普通人不一样的是,慕容晓琳的家族很特别,而她其实也不是一个普通人,她拥有比较特殊的血统,也擅长阴阳道上的一切,他们家族以降妖除魔为己任。慕容晓琳在卷入麻烦之后,知道人类面临了一个巨大的灾难,摄魂师控制的百鬼戾气成行,竟想要为祸人间,慕容晓琳不得不凭借自己的力量以及各路志同道合的人,竭尽全力,将这个巨大的麻烦解决。
  • 遂古诸天记

    遂古诸天记

    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诸天万界,那个敢称最强?寰宇万族,那个敢言不败?且看遂古诸天塔召唤无尽英杰!
  • 有你在,时光恰好

    有你在,时光恰好

    青春校园,萌宠出席~一段疼痛伴随着成长的轻小说
  • 吾非无情.本是残情

    吾非无情.本是残情

    她,天界圣尊,月残情,因天魔两界的大战,在混战之中被灭神剑刺杀,穿越异世,成为异世之界的第一废才女。被世人称为妖女,只因她的’眼瞳是双色。不就是无修练能力,双腿从小被废吗?不过沒关系,她可不是原来的上官残情,现在的她身体里的,可是天界强者之魂,月残情。她曾经说:‘’别人想要送我下地狱的那一刻,我先把他送入地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