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414500000043

第43章 国外篇(4)

和风细雨,为人们送来了舒适的生活和食粮的丰收,可狂风暴雨常常给人类带来了灾难。自人类社会形成以来,人们逐渐具备了认识和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过,诸如太平洋的台风、大西洋的飓风,每年夏秋时有发生,不同程度地侵害着人类的财产和生命安全,人类还无法从根本上抗拒。人类如果要对季风进行预测、防御,提高战胜这种自然灾害的能力,首先要了解、研究、认识它,防患于未然。李天明博士就是国际太平洋研究中心研究季风的首席科学家。

产生风的兴趣

李天明生于1963年,泰兴市泰兴镇人。小学、初中时,他一直好学上进,什么都想争个第一。泰兴地处扬子江畔,经常受到长江气候和海洋气候的风雨袭击。他常问大人们,春天为什么常刮东南风?冬天为什么又常刮西北风?梅雨季节为什么雨水多而又刮西南风?夏秋的台风又是什么?……每年的风来雨去常引起他的兴趣。他有时还自制纸风车,让风吹得好玩;有时自制小风向标,看看是什么风向;有时放放氢气球,仰天看着气球不断升高……他知道,研究风需要科学知识,所以他从不放松平时的学习。

1977年8月,李天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江苏省泰兴中学高中部,从此他收起了童心,一门心思扑在学习上,深得老师的好感。班主任在评语中写道:“他热爱祖国,热爱共产党,遵守纪律,尊敬师长,能热心为集体出力。学习勤奋,思维敏捷,有钻研精神,有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李天明品学兼优,年年被评为三好学生,曾获全县高中数学竞赛一等奖。1979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泰兴中学,考入国内著名学府北京大学。

李天明从未出过远门,一下子来到首都北京,心旷神怡。

他除去过天安门广场外,无心去逛名胜古迹,一心扑在学业上。功夫不负有心人。李天明摘下了一个个丰硕成果。他198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1985年获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硕士学位,1986—1988年在上海市气象局工作任助理研究员,他的理想好像插上了翅膀,在事业的征途上腾飞起来。

李天明1989年作为访问学者来到美国,工作于美国迈阿密市大西洋海洋气象实验室飓风研究所。1990—1993年于美国夏威夷大学攻读博士,1993年5月获博士学位。1995—1999年在美国加州海事研究生院任研究性助理教授、副教授。1999—2004年于美国夏威夷大学气象学院、国际太平洋研究中心任助理教授。2004年成为美国夏威夷大学气象学院终身教授、国际太平洋研究中心季风研究学术领导人。

发表风的论文

李天明的名字也确实有趣,细细看来,与他研究气象有关。天明就是天空见日月,用句通俗的话说就是晴天。要得晴天,就得驱除风雨,特别是灾害性的风雨。驱除灾害性的风雨,就得研究认识它的生成、发展、变化;研究如何预测和预防等等。

李天明的研究方向:主要是对季候性的气候变化、海洋与大气的相互作用,热带雨林气象、台风和数字天气预报等。研究课题主要包括:1、对流层的持续年的变动和季风的相互作用;2、季风不对称性的阶段转变和年度循环;3、热带内部季候性的变化;4、印度洋的偶极;5、台风的强度的改变、热带风暴生成和热带波;6、卫星数据的同化作用。

1996年以来,李天明在国际一流刊物上发表论文50多篇:

1996年发表的主要论文有:《为什么ITC大部分在赤道北部?》、《赤道太平洋东的年度循环》、《在热带太平洋的季节性的海洋表面温度变化》、《与赤道有关的气候不对称性:环境与地球科学模拟》。

1997年发表的主要论文有:《一个固定的超声波传输方式—Nino变化的过渡阶段》、《相关ITCI的空气与海洋的相互作用:双不稳定和对一个合成GCM实验的分析》、《赤道大西洋的季风循环》。

1999年发表的主要论文有:《在双GCM中的热带太平洋季节性和年度间变化的年度稀有天气的作用》。

2000年发表的主要论文有:《海洋变暖的力和热力的规律》、《前次亚洲夏季季候雨和热带太平洋的T的每年及每十年的变化,第一部分:次热带岭的作用》、《前次亚洲夏季季候雨和热带太平洋的T的每年及每十年的变化,第二部分:季风雨的子午线结构》、《热带对流层每两年一次变化的理论》。

2001年发表的主要论文有:《印度洋的TB和亚洲夏季季风雨之间的联系》、《对流层每两年变化的理论:大气和海洋对流力的回顾》、《对流层每两年变化双空气和海洋的双季候风的振荡器》、《热带对流层每年的变化和ENO东亚和西太平洋气象学和气候》。

2002年发表的主要论文有:《印度洋偶极发展中力和热力过程的各自角色》、《在ECAM4模板中少量亚洲夏季季风的模拟中大气和海洋的结合的作用》、《决定南亚洲季候风的每两年一次的低频变化过程》、《亚洲夏季季风对印度中国的攻击:气候和环境大气的变化》。

2003年发表的主要论文有:《热带气流形成的卫星数据分析和数字模拟》、《对印度洋偶极带风气的一个理论》、《用NCEP/NCAR再分析来研究中南海表面温度的年度规律》、《大气、暖洋的相互作用和它有对亚洲澳大利亚季风变化的影响》、《在北移的IO和印度洋的T之间的连结》。

2004年发表的主要论文有:《东亚季风与ENO的相互作用》、《向北蔓延的北半球夏季季节间变化的结构和物理过程》、《西部海上大陆季风雨和北部冬天的ENO之间的关系》、《春季西藏高原雪的厚度的十年变化:相关的环境及它与东亚夏季季风雨的关系》。

2005年发表的主要论文有:《西方北太平洋夏季天气图标波行进的起源》、《在形成亚洲与澳大利亚不规律季风雨中边远与当地超声波运输的作用力》、《西太平洋未被观测到的夏季天气图标波的起源及消散特点》、《印度太平洋暖洋地区双对流层变化的速—空结构及物理过程》、《西北太平洋季风的回顾:气象图到年度间的变化》、《热带印度海北半球夏季季节间变化的起源》、《NCAR电脑辅助生产中用Tiete对流体系的MTO》,等等。

李天明对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的季风和热带雨林可以说了如指掌,并且作出精辟论述,对于人类认识海洋的气候、减少灾害损失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主持参与风的项目

李天明主持多个美国国家级科学基金项目,共100多万美元。

独自完成的项目有:国家科学基金会的项目“夏天西北太平洋的天气量波的热带旋风能量色散和自持机理”;国防部的项目“一项运用方法论和未来要求分析的气候、天气和海洋密码的技术评估”;海事研究局的项目“推动热带旋风系统预报和对国防部JTWC气旋发生的模型和预报的发生”;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的项目“用4VAR数据同化技术的一项高品质热带旋风再分析资料组的建设”。

李天明还参与若干美国国家级科研项目,达800多万美元。

主要参与项目有:国家科学基金会的项目“北部夏季季节内变化的动态”、国家航空航天管理局的项目“太平洋ITCI往北移置措施”、国家航空航天管理局的项目“数据深层研究对IPRL模型作用的发展”、海事研究所的项目“由环境改变而引起的热带旋风的快速深化的动力控制”。

李天明以踏踏实实的科学态度,辛辛苦苦的工作精神,为美国科学基金会、国防部、海事研究局、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国家航空航天管理局认识和利用海洋季风作出了较大的贡献,也造福了人类。

李天明近期指导四个博士生、三个博士后,为海洋气象事业进一步造就新人。

李天明经常思念家乡,不忘报效祖国,每年回国讲学、开会多达三四次,担任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和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客座教授、北京2005年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生暑期学校教师、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热带气候动力系列讲座主讲老师,为祖国的气象事业作出自己的贡献。

文件防伪技术创始人

孙正中

孙正中

【主人公简介】吴健康男,1947年1月生,泰兴市河失镇姚荡村人。教授,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士生导师,新加坡信息和通信研究院首席科学家、新研究方向部主任。

1965年毕业于江苏省泰兴中学,后考入中国科技技术大学,1970年毕业留校任教,1979年赴英国帝国理工学院从事图像压缩和分析研究,1980年到1991年,参与创建了中国科技大学与东京大学知识化图像分析10年合作项目,1992年至2002年任新加坡系统科学研究院新一代实验室主任,新加坡数码技术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副所长,2000年创建卓信科技有限公司并任董事、董事长,2002年11月起,到新加坡信息和通讯研究院工作。先后创建了世界上首个面向对象的地理信息系统、最早基于网页的并具有空间关系查询的地理信息系统、最快的彩色地图数字化系统,并获得了18个国际专利,出版了5部专著。

在新加坡竞争激烈的科技精英中,谈起吴健康博士,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是因为2003年时吴健康已拥有17项国际专利、5部科研专著、5个世界第一的科研成果。

世界著名咨询公司GigaInformationGroup对吴健康及其创办的卓信科技公司有如下精彩的评估:“吴博士是一位非凡且具有远见卓识的人物(anexceptionallybrigtviionary).卓信科技产品的市场代表一种重大机遇。”

著名国际创业投资基金公司3i投资700万美元,换取部分股份,协助卓信科技公司开拓亚洲、北美与欧洲的新市场。

这些都是世界科技精英们梦寐以求的个人成果。

国内著名教授

吴健康生于1947年,泰兴市河失镇常周姚荡村人。他从小受中华民族传统的儒家文化教育,一生恪守诚信的处世哲学。

吴健康从小刻苦好学,专心致志,上小学、初中时的成绩,在学校一直名列前茅。1965年从江苏省泰兴中学毕业后被著名高校中国科技大学录取,因学业成绩优秀,1970年毕业留校任教。

吴健康在中国科技大学任教时,曾参与《无线电发送设备》教材的编写,并单独编写了《滤波器的原理和设计》一书。他是我国首台100兆赫兹数字频率合成器的主要研发者,获得中国国家科学技术大会一等奖。

1979年改革开放后,全国科技界首选500名精英出国深造。吴教授作为科技大1名精英中最年轻的一位科学家,被派到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当访问学者,从事图像压缩和分析研究。首次研究的以图像内容为对象的自适应数据压缩方法和科研成果,被英国皇家空军采用。

中国当时为了解决国内科技人才严重短缺的燃眉之急,不主张访问学者攻读博士学位。吴健康断然放弃了当时唾手可得的博士学位。后来,他又去过美国、日本、德国进行学术交流,先后有多个国家著名的高等学府及研究机构有意高薪聘用他,都被他一一婉拒了。

吴健康回国后,参与创建了中国科技大学国家处理实验室领导的“图像分析”研究组,成功地主持多项国家“六五”、“七五”、“八五”、“八六三”项目,并领导中国科技大学与东京大学知识化图像分析10年合作项目,成为全国图像处理和模式识别领域内的带头人之一。他两次获得中国林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和中科院科技进步二等奖,还曾获中科院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等,并被评为合肥市“七五”先进科技工作者、全国高校科研先进工作者。

孤军奋战新加坡

1989年,吴健康在德国召开的一个学术会议上,巧遇新家坡国立大学的一位教授,两人交流各自的科研项目及其成果。此间,他答应了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的邀请,计划1991年去新加坡做项目研究。虽然新家坡国立大学催得很紧,但他因承担了国家“八六三”项目,直到1992年才去新加坡。

吴健康凭借自己原有的基础和坚忍不拔的精神,开创新项目——人脸信息系统。当时的处境,吴健康历历在目,点点在心:在国内,有一支庞大的科研队伍,呼风唤雨,得心应手;在国外,原定计划项目落空,新项目的设计、编程、推广等一系列工作,都要自己一切从零开始。在国内是一位名教授,要人有人,要钱有钱;在国外是一个孤单的学者,没有人帮你,孤军奋斗。这种落差给人心理上带来的失落感是非常强烈的。对一个没有坚定信念和坚强意志的人来说,是一个很难接受的现实。因此,也有一些学者选择离开了新加坡,另谋出路。

同类推荐
  • 读懂郁达夫

    读懂郁达夫

    本书沿着这样的体例——“言+行+大事记+人物小传+著作精选”。巧妙而精到地展示了郁达夫先生的全貌,是一套生动活泼,而又全面了解郁达夫先生的读本。其中:“言”“行”取微博体形式,“言”即郁达夫精辟精彩的言论,“行”则是彰显郁达夫个性特质的行为。“大事记”是郁达夫所历重大历史事件、社会活动、学术活动等,记录郁达夫在其中的作用和影响。“人物小传”是对其一生经历的概览,尤其侧重于郁达夫的成长、求学、治学等方面的经历。“著作精选”则是最能体现郁达夫文化贡献的代表作品的选摘汇集。
  • 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历代名人精粹

    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历代名人精粹

    本书在总结众多历史书籍的基础上,选取了对中国乃至世界历史具有重大影响的一百余位著名人物,将他们的生平事迹和历史作用精要地介绍给读者。内容涉及政治名人、军事名将、科学巨匠、文豪泰斗、艺术大师、商界巨子等六大门类,时间跨度从先秦到近现代,描述了三千余年的中国历史进程。
  • 端木蕻良传

    端木蕻良传

    作者大量援引一手材料,更通过与一些亲历者的访谈,得出自己对于端木蕻良在现代文化史、文学史上地位的独到见解。
  • 名人传奇故事丛书-巴顿

    名人传奇故事丛书-巴顿

    人类五千年的战争史上,曾涌现出许多叱咤风云、功垂青史和富有传奇色彩的优秀军事将领。在他们中间,有一位被誉为“热血与豪胆”的将军,他以其鲜明的个性、敏锐的感觉、娴熟的战法和高超的指挥艺术导演出一幕幕战争活剧,引起人们无尽的遐思和争论。他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军杰出将领、陆军四星上将巴顿。
  • 旧日光辉

    旧日光辉

    莱尔是19世纪著名的传记作者和解经家,他的《圣洁》一书影响了许许多多伟人。《旧日光辉》是他晚年的一部作品,是根据他之前写的一些人物小传和专题作品汇编成的。他之所以要把这些作品汇编出版,是因为看到当时英国国教越来越流于形式,丧失最关键的内涵。国教内有极端的礼仪派,注重各种外在形式,包括点蜡烛、圣餐桌、教士祝圣等等,想靠这些东西营造宗教氛围,对信徒产生属灵效果。对于教会中的福音派,他们却冷嘲热讽,认为都是些食古不化的清教徒。宗教改革之前的信仰就是这样,认为特定的仪式、动作能够产生属灵的效果。
热门推荐
  • 无限之自由追求

    无限之自由追求

    本书是无限流,本书只有两个主题:一、自由追求=追求美女二、追求自由=自由意志1:这是新人新书,请体谅些2:本人因为工作原因很有可能更新不是很稳定3:本人会虚心接受读者意见,但前提是不违背我的大纲4:觉得本书不错就接着看,觉得本书不行,就点红色八叉,本人听不得辱骂5:本书会是多女主的小说6:求收藏、点击,谢谢了
  • 柯南之纯黑

    柯南之纯黑

    黑色不代表邪恶,纯黑更是如此,但黑与红天生就是对立面吧。这就是主角和柯南派系的关系。
  • 只为求长生

    只为求长生

    主角穿越到一个修真的世界,且看主角如何拜入仙门,在努力与机缘之下一步步走向巅峰。
  • 红警之末日征途

    红警之末日征途

    站在围墙上面,看着远处奔袭而来的尸群,如果在来一次,我一定不会手贱去填哪问卷调查
  • 替嫁小妻:云少请温柔

    替嫁小妻:云少请温柔

    为了承担姐姐的医药费,林星纯替人顶罪坐牢。她一出狱,等着她的就是一场赎罪的婚姻。阳城云家少当家云辞指明要娶她这个背负污名的杀人犯。他不要她杀人偿命,只是对她极尽折磨。可是到了最后——她受伤生病,他没日没夜的守在床边。她伤心难过,他又撩又拨的哄她高兴。直到当年那一场不堪的杀人阴谋真相揭开。林星纯负罪想逃。却被云辞死死钳制在怀里。“林星纯,孩子都给我生了,还想逃?你就是这么当妈的?”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上)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上)

    本书拟分上下两册,上册是有关中国现代小说的精选,下册是有关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戏剧戏曲和电影脚本的精选。书中有一些作品是在类似作品选中初次选录,比如近代言情小说,现代戏曲,现代电影剧本等,这些作品的选录一方面反映了当前学术发展的新进程,增强了本书的时代感,另一方面也在细微处透露了编选者的学术追求。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龙王传说之宇智波

    龙王传说之宇智波

    我叫苏旭,我穿越了,我很慌,因为我发现这是斗三的剧情,像这种后期动不动封号斗罗满天飞的世界,苏旭表示还是苟着好,但系统又来了,这......心灵写照之眼霸气武魂“看看异世之人如何一步一步.………将古月娜追到手!”另外还会去往其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