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41100000025

第25章 最后的岁月(1)

一、德尼夫人情变风波

1765年,一位年仅18岁的剧作家来到了费尔内,受到了伏尔泰的热情欢迎。一年后,他和一位演员出身的漂亮小姐喜结良缘。新婚之后,他又带着新娘再次来到了费尔内。伏尔泰不仅欣赏这位年轻有为的剧作家,而且对他善于演戏的妻子更是夸赞不已。他们愉快地住在好客的主人家里,年轻人把伏尔泰称为"伟大的爸爸",而伏尔泰则亲切地称他为"小孩子"。"伟大的爸爸"和"小孩子"亲密无间,相互尊敬,他们或者一起争论感兴趣的问题,或是共同修改一些诗作、剧本。

这位年轻的剧作家就是拉阿尔普,他是伏尔泰晚年生活中一位有重要影响的人物。1767年,他的剧作《瓦尔维茨》因在法兰西喜剧院公演而小有名气。1772年11月23日,与伏尔泰结交了近60年的老友蒂埃里奥去世了,他是伏尔泰早年从荷兰回国后在律师事务所工作时认识的。蒂埃里奥没有文学才华,也不是很勤奋,但文学功夫还比较好,办事干练,伏尔泰成名后,他一直充当伏尔泰的代理人。蒂埃里奥的不幸离去,使伏尔泰失去了事业和生活上的帮手,他必须重新寻找新的代理人,而年轻有为、与巴黎上流社会和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都有较好关系的拉阿尔普便成了伏尔泰比较中意的人选。但是,在他正式成为伏尔泰的代理人之前,他曾引起伏尔泰和德尼夫人之间一场激烈的争吵,险些导致这对共同生活了26个春秋的""甥舅"决裂。

拉阿尔普住到费尔内的伏尔泰家中不久,德尼夫人便对这位年轻英俊的小伙子产生了好感。她把他看成知己,经常对他讲些心里话。她说自己一直向往繁华的都市生活,厌倦乡间的寂寞无聊,与年迈体弱的舅舅之间又缺少应有的感情交流,她感到十分苦闷和孤独。拉阿尔普同情德尼夫人的遭遇,常常被她充满感情的诉说所感动,他真诚地安慰她、关心她,并试图从感情上给她慰藉。不久,拉阿尔普成为德尼夫人的情夫。作为对情人的报答,德尼夫人把伏尔泰的一些手稿,包括《日内瓦内战》和《回忆录》交给他,这些手稿虽用笔名发表,但传出去肯定会给伏尔泰带来不少麻烦。1768年初,敏感的伏尔泰开始怀疑德尼夫人与拉阿尔普之间存在某种不正当的关系。他经常指责德尼夫人过分袒护拉阿尔普,但德尼夫人却不以为然。

1768年元月底,拉阿尔普前往巴黎旅行,他带走了《日内瓦内战》手稿,不久,这一手稿便在巴黎传开。消息传到费尔内,伏尔泰非常气愤。当拉阿尔普回到伏尔泰家中,伏尔泰严厉指责他偷窃自己手稿的不端行为,他辩解说,他是从巴黎住所附近的一位雕刻家那里得到的。伏尔泰知道其中必有原因,他不能就此放手。于是他马上托巴黎朋友达米拉维尔去与那位雕刻家对质,结果证明,拉阿尔普在撒谎,他与德尼夫人的暖昧关系得到确认。2月28日,伏尔泰严厉批评外甥女轻率而不负责任的行为,公开抨击她与拉阿尔普的不正当关系。德尼夫人大为恼怒,针锋相对地与伏尔泰发生激烈争吵,甚至还威胁说,要离开可恶的费尔内回到自由的巴黎。

第二天早晨,伏尔泰起床忙过一阵之后仍不见德尼夫人起床,上午10点左右他去敲她的房门,仍没有得到任何回音。他以为是外甥女还在与自己赌气,也没有在意,便到花园散步去了。中午时分,当他回到家中,仆人告诉他,德尼夫人、拉阿尔普和高乃依小姐已于清早离家出走。伏尔泰匆匆赶到拉阿尔普的卧室,果然人去楼空,但放在写字台上一封尚未封口的信引起了他的注意。他拿起来一看,原来是留给自己的,不看则已,一看简直令他肺都要气炸,不知天高地厚的年轻人竟敢傲慢无礼地指责自己这位名高望重的老人。他大发雷霆,大骂拉阿尔普和自己不争气的外甥女。他向前来拜访的瓦格瓦埃抱怨并声明说要立即废除已签署的给德尼夫人年金的文件。激动的情绪过后,他又陷入了极度的失望和沮丧之中,他心灰意冷,觉得一切努力都是多余的了。当天晚上,在写给里舍利厄公爵的信中,他把自己描绘成为一个奄奄一息的人。数日之后,他的怒气渐渐消退了。他给德尼夫人写信,请求她回到费尔内,他说,没有她的费尔内是令人厌烦的,如果她不立即回到费尔内,他将开放自己的别墅,作为贫困哲学家们的旅店,以便减轻自己的孤独。伏尔泰又给朋友写信,表示愿意原谅拉阿尔普的错误,希望他们规劝德尼夫人回心转意,并保证暂时仍为她提供年金。一切事情可以重新协商。

德尼夫人到巴黎后,便立即选准一处优雅的住所进行装修。不明真相的人们以为伏尔泰马上就要返回巴黎了。伏尔泰本人的确一直想回到阔别已久的首都,德尼夫人也早已不想呆在边陲的凄凉小镇,她曾劝告舅舅直接向外务大臣舒瓦瑟尔申请返回巴黎。在晚年已把名誉看得高于一切的伏尔泰不想让别人产生他向政府乞讨的印象,因而坚决拒绝了外甥女的要求。这次她只身来到巴黎后便积极四处活动,她首先通过好友向国王的新情妇德巴利夫人说情,请求路易十五允许伏尔泰回到巴黎。路易十五根本就不想让伏尔泰回到自己的眼皮底下,尽管他宠幸的新情妇讲情,也无济于事。德尼夫人转而又求舒瓦瑟尔公爵夫人帮忙,公爵夫人胆小怕事,不愿涉及与伏尔泰有关的事,惟恐这样做对丈夫的前程不利,因而她也婉言回绝了德尼夫人的请求。一系列的努力失败之后,德尼夫人非常懊恼,在巴黎留也不是,走也不是,实在不知如何是好。

伏尔泰的崇高声望和巨大财富,使德尼夫人不可能与她舅舅脱离关系。她不得不给费尔内的舅舅写信,为了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辩解,她说,她是被伏尔泰逼走的,她曾孤独地依附他26年并始终忠诚不渝。她还提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她建议他们既不到巴黎也不再住到费尔内,而搬到日内瓦住到法国驻日内瓦领事马歇尔·汉尼的"法国公馆"里,这样,不但可以享受浪漫多彩的城市生活,甥舅俩仍可相依为命。德尼夫人暗示,他们在日内瓦将保持各自的独立性和自由。德尼夫人早年与汉尼先生也有暧昧关系,伏尔泰曾略有所闻,为了避免爱米莉的悲剧重演,他坚决拒绝了德尼夫人的建议,并在给她的信中明确提出,她要么在巴黎待下去,要么回到费尔内,没有第三种选择的余地。

无依无靠的德尼夫人迫不得已,只好同意回到费尔内。她表示讨厌费尔内缺乏教养的男仆,特意从巴黎雇了一位穿白衬衫、身无异味、举止乖巧的仆从。1769年10月27日,她悻悻不乐地回到了伏尔泰的身边。

已经75岁高龄的伏尔泰,健康状况良好,甚至连视力和听力均没有减退。这与他独特的养生之道大有关系。他每天工作20个小时。睡眠很少。由于他改不了爱吃肉馅饼和甜食的习惯,只得喝大量咖啡来助消化,有时一个下午就得喝20杯左右,这大大影响了他的睡眠。他吃得很少,午餐非常简单,仅吃点巧克力,喝点咖啡充饥。他惟一的主餐是晚上9点或10点的晚饭,当然,偶尔也有例外,如有客人来访的时候。他最爱吃小扁豆,爱喝味道鲜美的汤,稍微吃一点羊肉,对糕点不太感兴趣,因病忌食时,只吃点鸡蛋和乳清。他得过胃病,消化不良,一直胃口不好,没有享用传统大菜的口福,无法忍受酱汁牛肚的味道,也难以咽下野鸡、家兔、野兔的肉末。他不喜欢吃烤鸽子,也不愿吃不带干皮的面包,习惯饮用一点点酒。伏尔泰自信,晚餐吃些粗菜淡饭易于消化,使人睡得香甜。他睡觉的习惯很特别,一般情况下,他吃过晚餐便马上就寝,只睡四五个小时,不过也有在床上躺十七八个小时的时候。他的枕边彻夜点着三支蜡烛,床上堆满了书籍,紧靠床边放着一张雅致的桌子,上面摆着开水、牛奶、咖啡、文摘卡片、纸张及文具盒。他想到一个问题,或者产生某种灵感,马上就拿取纸笔不停地写起来。他晚年很多犀利的政论文及一些文学作品就是这样写成的。

二、世纪的荣誉

1764年后,伏尔泰先后过了七十、八十的高龄,他的影响愈来愈大,声望越来越高。他不仅是法国文坛首屈一指的巨匠,在欧洲知识界也成为举足轻重的元老级人物。大家不再把他当作普通人看待,而把他视为法兰西智慧的象征。即使是一些著名宗教人物,也不会因他不顾教会的反对而上演某个猥亵的喜剧而贸然向朝廷控告他;在从前会把他监禁起来的大臣,此刻也得考虑对他处理不慎可能招致的不良后果,最多也只不过是写一封措辞严厉的信对他提出批评而已。

伏尔泰年岁越大,他得到的荣誉也越多。有些荣誉简直就像从天而降,连他自己也莫明其妙。1770年2月,伏尔泰突然收到罗马方济各会托钵僧会长的几封信,会长决定吸收他为该团体成员,以感谢他对他所生活的地区教徒的帮助。授予他的荣誉称号是:"圣方济各会精神的儿子和人世间的教父。"伏尔泰之所以得到方济各会的青睐,据说是由于舒瓦瑟尔公爵从中斡旋的结果。伏尔泰得到这一荣誉,尽管出乎意外,但也非常高兴。他给达让塔尔、达兰贝尔、弗里德里希写信,兴奋地告诉他们这一消息,并且宣称他一直有自己独特的托钵僧的习惯。

1769年,圣朗贝发表了题为《四季》的叙事诗,高度称赞伏尔泰一生的文学成就。他还着重肯定了伏尔泰在《亨利亚特》等史诗上的伟大成就,认为伏尔泰在戏剧创作上的贡献,要超过拉辛和高乃依,他的历史著作和哲学著作描绘了所有时代和所有国家的风俗,第一次把人类的智慧史作了系统的总结。伏尔泰不仅是自己所生活时代的巨匠,而且如果在以前的任何时代也是第一流的大师。

伏尔泰对自己以前的情敌突如其来的称赞不知所措,在给圣朗贝的感谢信中他说,他已很久没有读到如此使自己快乐的东西了。四季变化的题材以前曾被英国作家汤姆逊写过,圣朗贝也承认自己受到过这位英国诗人的启发。1769年7月,伏尔泰在《法兰西信使报》上发表文章,认为圣朗贝要优于汤姆逊,因为后者的田园诗只简单描绘了四季的特色,而前者却解释了人们在每一季节应该做什么。法国四季变化比英国复杂得多,因而用诗歌也难以很好地进行描绘,何况圣朗贝是用韵诗的形式写的,这与汤姆逊的无韵诗相比,难度更加大一等。但是圣朗贝的《四季》诗仍然写得很优美。伏尔泰甚至还夸大其词称它是超时代的作品。很明显,这些言过其实的溢美之辞主要是为了报答圣朗贝不计前嫌、仍然对伏尔泰无限景仰和崇拜的友好情谊。伏尔泰与圣朗贝的关系虽然一度因为爱米莉的死而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但是,他们的关系并没有中断,在后来的岁月里,尤其在伏尔泰的晚年,他们一直是好朋友。

受圣朗贝《四季》诗的影响,伏尔泰沉寂了多年的诗兴又开始勃发。在此后的几个月里,他放下了手中许多工作,把精力集中到了诗歌的创作上,接连发表了许多热情洋溢的诗篇。这些诗篇生动描绘了乡村的恬静、优雅的隐居生活,抒发了自己对美好人生的向往。在一首《致圣朗贝先生》的诗中,他称《四季》这首感人肺腑的诗歌增加了他对乡村生活的热爱。15年来,他一直生活在这远离闹市的乡野,对这里的土地和纯朴的乡亲,已有了一种难舍难分的感情。他表示他倡导和支持的移民开垦土地的工作,将比自己的文学作品发挥更大的作用。对普通劳苦大众来说,物质生活的脱贫致富比精神生活的充实更有吸引力。

伏尔泰在领导启蒙运动的同时,还在费尔内致力为当地普通人谋福利,这一工作使他成为第一位身体力行的启蒙思想家。他积极宣传自己的启蒙理想,努力实践自由平等的主张。他在费尔内的一举一动不仅引起法国舆论的关注,而且也为整个欧洲所瞩目。他被宣布为法国的天才和法兰西民族的骄傲,他的巴黎友人发起了为他建造纪念像的活动。

1770年初,在日内瓦驻法国外交代表雅克·内克尔的家里,17位哲学家欢聚一堂,他们包括达兰贝尔、絮阿尔、爱尔维修、狄德罗、马尔蒙代夫等著名人物。在餐桌上,支持启蒙事业的内克尔夫人提议。为了向伏尔泰表示崇高的敬意,大家集资为这位老人塑像。这一建议立即得到了在场哲学家们的一致赞同。他们决定把这一工作委托给当时法国最优秀的雕塑家皮加尔。1770年4月,内克尔夫人正式向伏尔泰通报了这项荣誉,她说,这一活动已经得到40多位朋友或崇拜者的捐款。卢梭听到这一建议后,也立即作出了积极的反应,虽然他与伏尔泰长期不和,但是他仍尊敬伏尔泰在文学上的成就,他认为为伏尔泰雕像"这是法兰西和这个世纪的荣誉"。后来,俄罗斯女皇叶卡特琳娜、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波兰前国王斯坦尼斯瓦夫和丹麦国王也先后加入了捐款人的行列。伏尔泰得知这一消息后非常高兴,尤其使他感到满意的是居然还有这么多欧洲国王为他捧场。他幽默而又不无遗憾地说:"我有了一手的王,但我应当胜这一局。这个荣辱交错,黑白相映的生涯,你不觉得敬佩么?在我的四王之中没有一个南方之王,你不觉得遗憾么?"

弗里德里希可能是考虑过去确实有负于伏尔泰,他对捐款塑像的工作尤为热心。他不但迅速寄来了捐赠款项,而且还写了一封信对伏尔泰进行高度评价,他请求达兰贝尔在法兰西学院宣读这封热情的来信。弗里德里希在信的开头这样写道:"伏尔泰得到的最美的纪念碑是他自己树立起来的,他的著作将比圣彼得教堂、罗浮宫或人类的虚荣曾献给永恒未来的一切这样建筑都会存留得更为长久。"

雕塑家皮加尔与伏尔泰一样,是古典主义的崇拜者。他把为伏尔泰造像看成是国家和人民的重托,认为伏尔泰的塑像必须完美体现法兰西民族的智慧,展示给人们的应该是一位智者的形象。经过多次精心的构思,皮加尔为伏尔泰设计了一座裸体坐像。

晚年的伏尔泰格外消瘦干瘪。对他干瘪的程度,后来撰写《法国历史轶闻》的勒诺特尔有过夸张的描绘。他说伏尔泰死后若干年,当人们开启他的棺柩捧出骷髅时,在场的人居然还认得他。

同类推荐
  • 读人新裁:中国历史人物的典型经验

    读人新裁:中国历史人物的典型经验

    读人总会有某个角度,总有“见仁见智”的情况,因为人的本质也是不断展开的过程,因而读人只有在过程之中才能够不断超越原有的层次,进而不断地深入。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历史,我们要从开端上解读,在过程中领会,在历史中诠释,在未来中把握。读人要在历史的延续中读出人性、人的特征与人的本质。人在面向世界生成的同时,历史也按照人的本性特征不断展开,从历史中能够看到人的发展轨迹。在这个意义上,读史就是读人,在人的本质中能够更好地理解历史因素的价值。
  • 秦淮十里扬媚香:李香君

    秦淮十里扬媚香:李香君

    迄今为止最全面最完整地描写“秦淮八艳”的人物传记小说。史上最具争议的“红颜祸水”,风骚各异才气俱佳。秦淮八艳皆是色艺双绝、惊才绝艳的女子,即使出自青楼,但无论容貌、才艺、性情和人生际遇都极具故事性和观赏性。一把寄满相思的桃花扇,见证了他与侯方域的凄苦爱情。孔尚任的《桃花扇》说的就是李香君的故事。也说明李香君是一个铮铮铁骨贞洁刚烈的传奇女子。
  • 张爱玲·她从海上来

    张爱玲·她从海上来

    难以忘怀的旧上海,还有那让人沉醉的男女情爱是张爱玲带给我们的印象。本书将把张爱玲的人生细细解读,佳人不再,岁月依旧。
  • 马克·扎克伯格传

    马克·扎克伯格传

    马克·扎克伯格是世界上最年轻的首富,他的成长故事仿佛与比尔·盖茨相似,可是,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与众不同,本书讲述了马克的童年、求学、创业、恋爱经历,同时介绍了他特立独行的处事方式和经营理念。
  • 艾森豪威尔传

    艾森豪威尔传

    本书共分十章,包括:德国人的后裔、壮志难酬、战争中的新星、向意大利进军、诺曼底登陆、解放巴黎、向德国本士进军等。艾森豪威尔毕业于将星云集的西点军校。作为战功卓著的军人,他创立了美国陆军第一所战车训练营,指挥过北非登陆战、西西里登陆战、代号“霸王”行动的诺曼底登陆战,以及解放巴黎、攻占德国等战争;作为政治家,他签署了《朝鲜停战协定》;提出“艾森豪威尔主义”,即在中东实行“军事援助和合作计划”,达到一面以武力威胁为手段,一面以经济援助为诱饵,用反共作幌子,排挤英、法等国势力,以实现独占中东的图谋。但随着国务卿杜勒斯的逝世,艾森豪威尔主义最终失效。
热门推荐
  • 将妃:王爷很倾城

    将妃:王爷很倾城

    他与她彼年相若,竹马绕青梅,她誓言会在原地等他。他与她战场共发,深情两相许,她誓言会替他守候江山。两个男人,绝代倾城,让她无法抉择!当爱情升级,牵扯出国仇家恨,她与他们的爱情又该如何?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有梦就好

    有梦就好

    黎燕去认领私生子王黎,儿子却把养母徐淑芬当成生母,她只好决定明天上火车前再来认领。不料,当晚发生大地震把她砸在废墟下,徐淑芬因丈夫和儿子震亡精神失常。王兰肩负起抚养四姊妹和照顾精神失常的母亲的责任。然而,王黎的身世给家庭埋下了重大隐患……
  • 幻想驱魔师

    幻想驱魔师

    在偌大的世界里,一切皆存在,人类迷茫的活着,谁都没注意到,灵异的世界你相信,你所生活的世界吗?你所看到的不过是表世界,在你所看不到的地方正在发生着你所看不到的事。
  • 校草学长是死神

    校草学长是死神

    谁说鬼就得是灵异、恐怖的?我们故事里的鬼就是欢乐的!吴欣怡,一个普通的女大学生,在一个阴雨天,与他邂逅了……为什么别人的邂逅就那么罗曼蒂克,而她与他的邂逅就那么悲催呢?不仅搞砸了这位鬼魂超度者的工作,还害自己得了重感冒。最后又糊里糊涂成了死神的助手。欣怡本来以为他是不属于阳间的死神,没想到脱下死神衣服的他,竟然是本校顶尖风云人物——位居校园各项榜首的男神韩嘉煜!哦卖糕的!“见鬼”反而成了“撞大运”,让欣怡有机会接触到这位平常难以靠近的大神,而欣怡与嘉煜,又会擦出怎样的爱情火花呢?
  • 最强娱乐红包

    最强娱乐红包

    远程刷了一次机后,梁夏的手机莫名多了一个无法退出的明星红包群。“恭喜您,抢得小公举的《双截棍》”“恭喜您,抢得小城城的《绝对舞感》”“恭喜您,抢得李小迪的《钢琴大师》”“恭喜您,抢得周星星的《演员的自我修养》”“恭喜您,抢得汪头条的——皮裤”“whatareyou,弄啥嘞?”然而,一脸懵逼的梁夏不知道的是,他的手机除了莫名多了一个无法退出的明星红包群,还多了一批无法拉黑、无法屏蔽的怪人!……“MJ?猫王?布鲁斯李?哥哥?家驹……”“你们都是明星?拜托,别闹了!青山医院在隔壁……”
  • 网游之我意纵横

    网游之我意纵横

    人生苦短,追逐心中梦想的脚步从未停过。黄沙百战,兄弟姐妹我们一起并肩战斗;万丈红尘,绝代佳人舞一曲倾国倾城。回首曾经一起爱过、恨过、哭过、笑过、痛过、伤过的人啊,是否还记得曾经那心中的坚持:兄弟齐心,携手并进,武魂不息,我意纵横!
  • 一场不可思议的旅行

    一场不可思议的旅行

    我写的这个,主要讲述了一个女孩和男孩从高中到大学的经历,最后有情人终成眷属。
  • 将军不吃糖

    将军不吃糖

    “这世上我本无什么牵挂!”“遇见你是我唯一的幸事!”“我定要让你死心塌地的爱我!”“这世上我牵挂的只有你!”
  • 快穿系统之系统大人太妖娆

    快穿系统之系统大人太妖娆

    生日当天被爱了三年的渣男和闺蜜这个白莲花联手害死,是运气太好还是太差,遇到从系统王国溜出来的系统小王子——修大人!为了重生回到现实世界去报仇,白慕雅就跟着系统小王子开始了不可描述的快穿之旅!他说,跟着本大人带你吃香的喝辣的!跟着本大人带你到各个世界虐渣渣!她说,修大人,能不能每次传送的时候不要直接用踢的!他说,本大人可是系统王国最厉害的系统了!她说,你这个坑货,我做任务的时候你不帮忙就算了,竟然还点托管!!!你当我是斗地主呢!宫斗——总裁——末世——种田——兽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