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366300000072

第72章 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对人际沟通中类比推理的评价

外科医生像屠夫,很别扭。反过来说,屠夫像外科医生,也很别扭。没有任何说服力。

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形象但不合适。

这些类比说穿了,就是将表面的相似机械地加以比较而草率得出结论的“机械类比”。因此,虽然类比是人际沟通中常用的一种思维方法,但由于它是一个由“言事”而“言道”的过程,“言事”的随机选择往往有其随意性,其对所“言”之“道”是否可信与贴切,就有一个合适不合适的评价问题。

网婚是否“存在即合理”――有无相似性

有人认为,网婚是一种“存在即合理”的娱乐,它就像一所婚恋学校,在这个模拟现实社会的虚拟空间里,人们可以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或者实习、体验婚姻生活,直至生儿育女;或者光明正大地放纵自我,宣泄对偶像崇拜的感情。

类比的客观基础是对认识对象之间相似性的发现,因此,相似性及由此产生的可比性是类比的生命所在。按此,我们评价这个类比,可以提出几个问题:第一,现实存在的是否就一定合理?第二,感情是娱乐的吗?第三,“网婚”与学校是否可比?

首先,现实存在的不一定合理。腐败是现实存在,它合理吗?黑格尔曾指出,说现实的东西是合理的,并不意味着现存的一切事物都是现实的,因而都是合理的。“在日常生活中,任何幻想、错误、罪恶以及一切坏东西,一切腐败幻灭的存在,尽管人们都随便把它们叫做现实,但是,甚至在平常的感觉中,也会觉得一个偶然的存在不配享受现实的美名。因为所谓偶然的存在,只是一个没有什么价值的、可能的存在,亦即可有可无的东西。”黑格尔:《小逻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44页。在他看来,只有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才是真正“现实的东西”:“现实性在它的开展中表明它自己是必然性。”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280页。因此,按黑格尔的观点,说现实的东西都是合理的,并不意味着现实的东西就绝对地符合理性,都是好东西。随着法制建设和德治建设的进一步深化,虽然类似腐败等“甚至坏的和不真的东西之所以存在,也还是因为它们的某些方面多少符合于它们的概念”,但我们相信,“那彻底的坏东西或与概念相矛盾的东西,因此即是自己走向毁灭的东西”。黑格尔:《小逻辑》,第399页。

其次,婚姻以感情为基础。在向理想的婚姻迈进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前提是真诚的沟通与交流。而“网婚”处在虚拟与现实之间,习惯了“网婚”的感觉,既浪费感情,也容易让人丧失理智。能否保证不出格?

再次,学校是学知识,学做人的地方,在这里需要真诚的态度,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而虚拟的“网婚”决定了与现实的学校之间存在着不胜枚举的不相同处。两者不具有可类比的因素。即古人所说的“异类不比”《墨经?经下》。

安全套行动的论证――有无相异性

任何事物之间都可能具有某种相似点,但有了相似点却并不意味着两个事物之间就必然可以类比。类比的过程是一个整合多重信息源以重新建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由于类比的逻辑根据只是“相似”,一味注意两类事物的“相似”,有可能遗漏了它们之间相异的属性,而这些相异性也许就是它们之间不能进行类比的根据,如不管不顾这些相异的属性,则可能使一些类比缺乏说服力。

2002年,为了论证娱乐场所的“安全套行动”参见《每日新报》2002年12月1日第17版。有人这样类比:“就像开车系安全带,并不是鼓励肇事。同样,(在娱乐场所)推广使用安全套,并不是鼓励卖淫嫖娼。”

“开车系安全带”与“(在娱乐场所)推广使用安全套”,虽然它们之间在“安全的行为”上有相似性,但它们之间仍然可以举出许多相异的地方,其中最大的相异之处在于,“开车系安全带”的安全行为是符合法律的,而“(在娱乐场所)推广使用安全套”的安全行为却是违反法律的。因此,上述类比不能说是一个成功的贴切类比。要想使之具有说服力,还是需要采用更好的论证方法。比如,在卖淫嫖娼还不能完全根绝之前,这是针对防止艾滋病的蔓延,对高危人群不得已采取的一种防治方法。

又如,有人认为试婚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我们在买鞋前就要试穿一下。这个类比也显然认为,买鞋之前一定要试穿一下,这样会增加买到满意鞋子的可能性。将此“映射”到“试婚”上,显然也可以增加找到满意配偶的可能性。在容许“检验”上,它们似乎具有相似性,从而可以类比。但是,在找到这个相似性之后,我们还要问一句,在试鞋与试婚之间,是否还有更多的相异性?这种相异性是否就是伦理道德所不允许的?比如,美满的婚姻是需要通过缓慢的磨合,才能达致和谐可人的;而如果鞋子一开始就不合适,很难设想日后会变得合适。再有,影响婚姻生活质量的因素有很多,而鞋子是否合适,却只是影响对其满意程度的屈指可数的几个因素之一。更为重要的是,试鞋只是一种简单的商业交易行为,而试婚却是一种复杂的社会行为,这种社会行为是否符合现存的社会道德,无疑是更要求说明的。而试婚类比恰恰忽视了这些不同方面的相异性,尤其是忽视了伦理道德方面的相异性,因此其类比的说服力是令人怀疑的。

类似的类比还有“闪婚”:当你喜欢橱窗里的一件心爱的衣服,却嫌它太贵而离去,当你做梦都梦到这件衣服,匆匆再去那家商店时,却被告知昨天就卖完了,你会多么遗憾。“闪婚”的道理一样,人生最遗憾的莫过于与爱擦肩而过。听起来真让人伤感,大有“后来,终于在眼泪中明白,许多东西一旦失去,就不会再来”的哀怨与凄婉。但“喜欢一件衣服而赶快买下”与“爱一个人而赶快结婚”之间,情感的相悦与性格的磨合在哪里?严肃而认真的事情变得有点像上街买白菜、豆腐一样简单。况且以后又看上另一件“漂亮的衣服”该怎么办?

选小偷――有无相关性

事物发生、发展的因果联系是复杂的,有时看似相似的因果关系却毫不相关。

报载一位老师,因自己班上丢了东西,又一时查不出是谁偷的,竟荒唐地让全班同学投票“选小偷”。当被“选举”出来的同学问有什么证据时,这位老师摇晃着那一叠“选票”说:“大家选你,你就是小偷。”

这位老师的思路恐怕是:既然模范、代表可以选举产生,“小偷”也可以选举产生了。这是一种“诉诸公众”的荒谬类比,是对“选举”概念的不当运用。“选举”,是公民按照法定方式和程序,选出一定的公民担任某种代表或公职人员的行为。它体现了一种对所选代表的赞扬或信任,是对所选代表以往经历或能力的肯定。但“丢东西”只是一次独立的事件,就算某个人以往有过“偷东西”的经历,但他以往的经历与这一次“丢东西”之间却没有必然的联系。经验中的因果联系充其量只是一种“可能”。“诉诸公众”的“共识”显然不能取代确凿的证据。虽然选模范、代表等必然要诉诸公众,但将此“映射”在“选小偷”上时,就将本不必然存在的因果联系类比于经验中的因果联系,从而将毫不相关的两件事情扯在了一起。

其实,一个“选”字并无多少特殊功能。但它却有着不容亵渎的严肃性,这种严肃性就体现在“选”的过程中的对所有相关事件的认可。如果只是为了交差,或为了对某件独立的事件有个交代,就滥用“选”字,无疑是对事物因果联系的漠视,无一不是在众口铄金之下,拿人的尊严开玩笑。

我还是我――有无遗漏的信息

某同学在一次“我还是我”的讲演中,当众把一张崭新的人民币使劲地揉搓了半天后又铺展开,然后说:“我就像这张纸币,虽然历尽生活揉搓,但我还是我。”

类比演讲得不可谓不好,但在这个类比之后,纸币还是纸币,但他却不是他了。因为,在这个类比中,除了有一些“相似性”外,更重要的是还有一些被遗漏掉的信息――《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中的有关规定。而这些信息,恰好就是这个类比不能成立的“相异性”。

又如,古代有个技艺高超的剃头匠,在给一位将军剃头时,为了卖弄他的手艺,他把剃头刀上拴了一串铃铛,然后将剃头刀高高抛起,随着一阵铃铛声响,剃头匠敏捷地接住下落的剃头刀,顺势剃上一刀。将军被吓得两股战战。还没等剃完几刀,气急败坏的将军不由分说把剃头匠捆在树上,操起弓箭便射向剃头匠,只见每枝箭都贴着剃头匠的头皮射在树干上,剃头匠也被吓得冷汗淋漓。这一点倒是相似。

表现技艺有各种形式,虽然越是惊险就越是刺激,但剃头匠在表现他的技艺时,却忽视了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不能拿别人的性命开玩笑,要考虑到别人的感受。同样技艺高超的将军,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用归谬式的类比,告诉了剃头匠他在卖弄技艺过程中所遗漏掉的信息。

因此,当我们确定某个类比论据能否为结论提供支持时,一定要注意,其中应给予比较的两个事物一定要具有足够的相似点,而不能具有不相关的方面。如果一味强调那些不相关的方面,也许就是在有意或无意地遗漏掉了对于类比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信息。(见本讲批判性问题3)

小便就是民法――类比是否具有实质合理性

我国第一部民法草案于2002年12月23日首次提交审议,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因为,我们可以一辈子不与刑法打交道,但我们生活的每一天都离不开民法。于是有法学专家这样解释民法:生理现象就是民法,病理现象才是刑法。不大好懂,于是他继续解释:比如一个人小便,就是民法,因为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如果小便便不出来了,病了,就该刑法来处理了。生动倒是挺生动,但类比还是有些不雅。

应该说,类比选择的过程是一个思维发散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可以支配自己的意志,按照自己的意志选择什么或不选择什么。从这个意义上说,选择类比对象的意志是自由的。但意志的自由,并不等于说意志是随意的。意志自由必须是合乎理性的自由,它既要合乎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又要合乎人们的心理接受程度。而这两者,都离不开理性对于意志自由的支配与调节。基于此,类比思维的过程,就不但有一个思维过程的形式合理性问题,同时还有一个思维结果的伦理合理性问题。两者的统一就是实质合理性问题。它涉及如何认识“意志自由”的问题。而上述类比就是在整合多重信息源以重新建构的过程中,只注意了两类事物的“相似”,不顾它们之间相异的属性,随机搜索、选择了。因此,这个类比所选择的“相似性”很难被人们在心理上共同认定与接受,缺乏类比论证的实质合理性。

基于上,我们在质疑、评价一个人际沟通中的类比是否可信、贴切时,要看它是否符合类比的逻辑要求和非逻辑要求。为了提高类比结论的可靠程度,我们应该:

第一,尽量增加推理中相类比的属性。确认的相同、相似属性越多,推出属性相同、相似的可能性就越大,结论的可信、可靠性程度也就越大。

第二,要十分注意类比事物中的相异属性。只要存在相异,类比就不成立。

第三,尽量提高类比属性与推出属性的相关程度。二者联系的相关程度越高,则结论的可信、可靠程度也就越大。

第四,检索有无遗漏的信息。有时遗漏的信息恰恰是类比不能成立的根据。

第五,类比的相似性必须要在心理上被共同认定与接受,使之具有一种实质合理性、价值合理性。

总括之就是,如果两个相似种类的其他共有方面存在的话,比较对象之间的某一共有方面才能更多地增加相似性。

同类推荐
  • 易经成事之道

    易经成事之道

    《易经》是一部中国最古老的哲学经典,它凝结了先民的睿智和智慧,充满了辩证法精神,体现了东方的智慧和哲学思想光辉。本书撷取《易经》五十三个卦辞,结合古今案例,以简洁生动的插图、有趣易懂的文字,深入浅出地阐明了《易经》的原理,揭示做人处事的诀窍,教你改进做事的方法与手段,顺应穷通,获取成功。本书是指导现代人事业进取的一盏明灯。
  • 愿你和世界温柔相处: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的十三堂人生哲学课

    愿你和世界温柔相处: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的十三堂人生哲学课

    本书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阿德勒的十三堂生活自修课,一步步带领你的心灵与世界和谐相处,走出自己孤单的岛屿,找到理想的生活状态。心理学大师阿德勒在本书中生动细腻地阐述了作为独立个体的人各种形态、特质、行为习惯,进而剖析出适合自己的人生任务,修饰我们的生活风格,帮助读者建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和社会兴趣,从而达到理想的生活状态。
  • 老子不生气

    老子不生气

    养正气的儒家历来受到历史上英雄豪杰的仰慕;不生气的老子则素来深受民间百姓的追捧。老子虽然没有明确提出“气”的理论,但老子所谈的主要是两个方面:做人心态和从政心态,它们无不指向不生气的心态修炼。做人要无为,从政要无为;做人要自然,从政也要自然。做官的要做到不生气,尤其是在老百姓面前不能生气。今天的官场要倡导一种不生气的政治文化。经商的亦要做到不生气,尤其是在消费者面前不能生气。今天的商场要倡导一种不生气的企业文化,消费文化。具体地说,老子指出了两种健康的心态,一是无为心态,一是利人心态。无为是不刻意为己,利人是无己心态的升华。
  • 荀学探微(中国哲学新思丛书)

    荀学探微(中国哲学新思丛书)

    本书的主要内容在于矫正后人对荀子天论和性论之误解。荀子言天道,分本体与现象两部分。本体不见其事而见其功,皆知其所以成而莫知其无形,这属于天职的部分。现象即能生之本体所产生的自然现象,有其运行的规律,所谓“天行有常”,故人若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这属于人职的部分。荀子讲明于天人之分,其目的即强调人伪比天性更重要。荀子论性,认为人既有好利疾恶之性,亦有好义欲善之性。但好利疾恶不等于恶,人一味放纵好利疾恶之性,以至争夺生而辞让亡、残贼生而忠信亡,才是恶。同理,好义欲善不等于善,只有学至全尽、知类明统、深思熟虑,实际上建构出礼仪法度来,才是善。荀子批评孟子的性善说是“幽隐而无说,闭约而无解”,是因为孟子不重视后天人为之伪。因此荀子言性,只是本始材朴,无所谓善恶。故与其说荀子是性恶论者,不如说是善伪论者。
  • 礼让操守

    礼让操守

    礼让操守所写的,都是我们民族光辉历程中的一部分优秀人物的故事。这些人和事,是我们中华民族美德的形象体现,千百年来感染、教育、鼓舞了无数的人。可以让小读者在阅读中悟出做人的道理,快些成长为国家的栋梁,成为民族精神的传人。
热门推荐
  • 剑心荒古

    剑心荒古

    何为正道?何为魔道?人心本善,何来生而恶?在这个吃人的世界里,唯有实力才能生存,实力通天,我为道!
  • 你是我要守护的晨曦

    你是我要守护的晨曦

    她是九月佣兵团的团长景初,怎料一场爆炸让她意外重生到另一个网瘾少女的身上。从此,她不再需要承担那些上位者的责任,只做一个被家长宠溺的豪门大小姐。九月佣兵团第一人景初死后,佣兵团的九大核心人物也离奇的消失,国际中心群龙无首,各方势力为国际中心的管理权争的你死我活......一时间国际秩序乱作一团。然而,他们都未曾察觉,更大的危险正在慢慢靠近,一个天大的阴谋正笼罩在国际中心的上空。这是,景初才发现,在过去的一世里,她看似无比风光,也不过是那人棋盘上的一颗棋子罢了,所以她决定不再参与到国际中心的那堆烂摊子里去。直到有一天,隐世家族之首——唐少,唐于归出现在她的生日晚宴上,那”现时隐世,王不见王“的规律终于被打破。唐:”九,做我的女人,我可以保你景家繁荣昌盛。“景“唐少,天还没黑呢,不适合做梦。”唐:”我只是告诉你我的决定,你没有选择。“景:”那么多女人,为什么是我?“唐:“因为你欠我一个承诺,你要对我负责。”景:“唐少,我没见过你,没给过你什么许诺。你记错了”唐:”是吗?你忘了,我记得就可以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亚地层

    亚地层

    “亚地层带hemera由S.S.Buckman(1893)提出的术语,希腊语是‘day’,‘time’的意思,即指某一物种最繁盛的地质时期。”——百度百科。“我们这个时期,在若干年后也会理所当然变成一段地质时期,那时也会有科学家研究我们这个时期有什么物种最繁盛,希望他们能找到善良、博爱、无私与勇敢,不要被他们发现邪恶、冷漠、自私与懦弱。”——笨头笨脑。
  • 我这男孩子明明不可能是神女

    我这男孩子明明不可能是神女

    遥远的光明神域神座之上,来自地球21世纪的高中毕业生苏宇睁开眼睛,环视一周,自视胸脯,吓得目瞪口呆,失声尖叫:“啊啊啊!我在哪?我是谁?我怎么真的变成了女孩子!我不是在做梦吧!”神座之下,众使者面面相觑……(小说重生中)
  • 火影之我的徒弟又丢了

    火影之我的徒弟又丢了

    【当外挂遇见火影,会发生什么呢?】沈琪:“我明早想吃红烧猪蹄。”——小南:“我做好了,谁去叫她起床?”——弥彦:“不不不我不去!”——长门:“小不点,你来吧?”——小不点:“嘤嘤嘤!”——被扔上床的小兔子:“叽?”
  • 从心觅爱

    从心觅爱

    三年前,她突然失踪,原来是跟小白脸私奔!三年后,他一眼就认出了这个女人!霸气地把她掠走,还阴森森地问:我是不是该叫你沈夫人?她想解释说当年只是个误会,可……后果她怎么能承受得了?当年设计“出轨门”事实证明她,真的错了!他如魔鬼般的报复,让她怎么能招架得了?
  • 7天瘦肚子的神奇果蔬汁

    7天瘦肚子的神奇果蔬汁

    《7天瘦肚子的神奇蔬果汁》介绍90道愈喝愈瘦的美味果汁,食材简单、好买,一次只要3分钟就搞定。每天早餐空腹喝一杯,2周减4公斤!让你30岁照样拥有18岁的水嫩肌肤。不论大家是否喜欢喝蔬果汁,早餐果汁减肥都能持续下去,因为早餐果汁美味、健康、营养,简单省时,不用担心身体变寒,一整年都是瘦身的好时机——春排毒,夏快瘦,秋修复,冬代谢!
  • 穿无所息

    穿无所息

    霉女的伤神的穿越。名满天下的绝世佳人、来历不明的乞丐侠女以及考场暴毙的倒霉考生,三个八竿子打不着的人物以一种古怪离奇的方式并存一体。身份、身体以及思想的高度不和谐,惹来麻烦无限,而十三年前的江湖风波及十年前的朝堂密案,又让女主卷入一浪更比一浪险的风波之中。麻烦多多,意外频出,有爱有恨,有泪有笑,爱情、亲情、友情,江湖、朝堂、宫廷,且看迷糊霉女如何逢凶化吉、笑傲风云。
  • 穿越之总要回来

    穿越之总要回来

    正在执行任务,在她身上发生了概率是0的穿越时空,,巧合的事,样子和名字与现代时的一摸一样。她庆幸她没穿越成皇上的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