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332900000018

第18章 睚眦必报

范雎是秦国历史上的一代名相,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谋略家。他上承孝公、商鞅变法图强之志,下启秦皇、李斯统一帝业。范雎不仅帮助秦昭王夺回权力,还利用“远交近攻”的策略为秦国最终兼并六国奠定了基础。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深谋远虑的谋略家,在历史上却留下了“睚眦必报”的名声。那么,范雎是个什么样的人?在他的身上究竟发生了哪些故事?他为什么会被冠以“睚眦必报”的称号呢?

站稳了脚跟再放招

秦国的名臣范雎,早些年在魏国的时候,因为出使齐国的事儿被大夫须贾在相国魏齐面前诬告,打了个半死,扔到厕所里受尽了侮辱。

后来,范雎侥幸逃脱,最终来到了秦国。几年蹉跎之后,范雎被秦国任用为客卿,开始了他在秦国的仕途生涯。

公元前268年,秦昭王用范雎的谋划,先是讨伐魏国,取得了一定成果之后,接着攻打韩国。

攻打韩国的结果,是把韩国拦腰斩断,使韩国的整个上党地区(今山西长治)完全被孤立起来。在秦军雷霆万钧般的打击下,韩国步步败退,摇摇欲坠,马上就要华丽谢幕了。

秦国在战争当中获得了人力、物力方面的巨大补充,实力更加强盛。这就有点儿以战养战的意思了。

随着秦国军事上的节节胜利,范雎也算立下了军功,日益受到秦昭王的赏识,在秦国的地位也就越发巩固。转过年来,在秦国站住脚的范雎,开始在内政方面实施变革。

范雎这个人胸怀大志,现在取得的这一点点成就是不可能让他满足的。

有一天,范雎跟秦昭王奏议道:“臣还在山东(崤山以东)的时候,只听到齐有孟尝君,没听说有齐王,而秦国我就知道有太后、穰侯(魏冉),也没听说过有秦王。大王您在国际上没有什么任何影响力啊!大家都知道秦国您说了不算,当家做主的是您老娘和您娘舅。那么多权贵在威胁您的地位,所以您要想把秦国的事儿办好,先得掌握实权。否则再这样下去,您的后代就得另谋职业了。”

秦昭王听了这番话后,就下定决心要解决这个问题。他罢免了穰侯魏冉的相位,让他回到封邑。然后,秦昭王驱逐了其他权贵,又把太后强行安置在深宫里,不许她参与政事。

随后,秦昭王正式让范雎成为秦国丞相,封为应侯。这个时候,范雎还是叫张禄。

到此为止,以秦昭王为首的中央政权更加集中了。范雎实行的强干弱枝的方针对强化秦国的中央集权,促使割据走向大一统,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凭借着强干弱枝、强化王权的措施,范雎当上了秦国丞相。当上秦国丞相之后,范雎更加积极地处理外部事务,也就是对外的攻伐。他推行远交近攻的方针,和远方的诸侯搞好关系,确保近处打击他国时,能使这个国家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然后击破近邻,逐层向外推进。

名相也爱角色扮演

公元前265年,秦王依范雎之计攻打魏国。这个消息传到魏国之后,魏王急忙召集群臣商议。

当时魏王的弟弟信陵君主张发兵迎敌,可是相国魏齐认为秦强魏弱,主张遣使求和。争论来争论去,最后主和派占了上风。魏王就派遣中大夫须贾,去秦国议和。须贾得命之后风尘仆仆地来到咸阳,在馆驿住了下来。

须贾代表魏国前来求和的消息传来,范雎心里百感交集。故人须贾来了,往事历历在目。范雎心想:“当年你是怎么样羞辱我的,害得我差点儿没命,今天看我如何数倍偿还。”

范雎想了个招。他脱去官服,换上一身破衣服,把自己弄得跟个流浪汉似的,偷偷出去,来到馆驿,登门夜见须贾。

须贾对于旧识的门客范雎突然造访,非常震惊——他不是早就死了吗!须贾一看范雎衣衫破旧,头发凌乱不堪,还滴答着水,就跟被雨浇过似的,一直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须贾憋了半天,终于憋出这么一句话来:“你还好吧,做官了吗?”范雎苦笑着摇摇头说:“自从被相国魏齐打跑了之后,我隐姓埋名,哪还敢出来做官?我现在就是给别人打工,混口饭吃。”

须贾听完后非常感慨,他心想:“范雎才华出众,而如今落魄至此,这都是我害得他。就因为当年我嫉妒他,在相国魏齐面前奏了他一本,才让他落魄到今天这步田地。”看着范雎现在这个贫寒的模样,须贾产生了一丝同情。

虽然当年两个人有过节,但是现在也是他乡遇故知,也算是一种缘分。于是,须贾对范雎说:“咱俩好不容易见一面,以前的事儿就别提了。我请你吃饭吧。”于是,这两个从前的仇人,就一块儿喝上了酒。

其实这气氛也挺尴尬的,毕竟两个人当年结了仇。现在虽然已经事隔多年,但也无话可谈,大家都比较冷淡。

须贾看着范雎衣衫单薄,冻得哆哆嗦嗦的,急忙叫人拿出一件绨袍,送给范雎。绨袍虽然不是什么贵重的物品,但是还能够保暖。

须贾拿起绨袍亲自给范雎披上,范雎也没有说话,默默地接受了这个绨袍。须贾没有想到,正是他这一时的善心大发,保住了自己的一条命。

范雎收了袍子,须贾心里就多少有点儿安慰,现场的气氛也就融洽了一点儿,俩人开始山南海北地聊天了。

须贾问范雎:“现如今秦国的相国叫张禄,这个人你了解吗?我这次来奉大王之命,向秦国求和,成与不成全都在张相国一句话。你能帮上忙吗?”

范雎一听须贾这么问,连忙说:“我怎么可能认识张相国呢?不过我的老板认识他,我也去过相府几次,跟张相国也说过几次话。我可以求他们帮你引见一下。”

须贾一听非常高兴:“太好了,咱们喝完这杯酒就上路吧!”

这哥们儿要裸奔

两人喝完酒,出门坐上了马车。范雎亲自为须贾驾车,往相府而去。大街上的秦国百姓都认识范雎,大家伙一看丞相亲自驾车,连忙回避,闯红灯交警都不敢拦。须贾觉得很诧异,心中暗自嘀咕:“咸阳可是个大城市,居然不堵车。”

到了相府之后,俩人都下了车。范雎对须贾说:“你在这儿等着,我进去通报。”说完,他便下了车,大摇大摆地进了相府。

须贾觉得范雎不一般,他心想:“一个打工仔,大模大样地就进了相府,什么情况!”

须贾就在门口等着,可过了很久范雎还不出来。须贾又不好意思直接进去,就问传达室那大爷:“刚进去的范雎怎么还不出来?”

传达室大爷说:“范雎是谁?刚才进去那个是我们的相国。”

须贾一听这话就傻了,他万万没有想到,当年被他坑害的范雎居然成为了虎狼秦国的赫赫相国,现在天下大事皆由他决断。

一想到前尘往事,须贾十分恐惧,两条大腿都开始哆嗦了。他心想:“完了,今天我要能活着走,那简直就是没天理。”

须贾本来是想逃跑的,但他明白自己根本没有逃跑成功的可能性。自己死了是小事儿,连累了祖国魏国那可就是罪人了。现在唯一的一丝希望,就是看看范雎能不能大发慈悲。于是,须贾把自己的衣服都脱了,袒露上身表示请罪。

传达室大爷一看,心想:“不好,这哥们儿要裸奔!” 大爷立刻通知相府的哨兵注意,说有个伤风化的家伙进来了。

须贾脱完之后,跪倒在地,大声说道:“我不是想裸奔,我是来请罪的。我罪孽深重,请求跪着爬进去见你们相国。”

传达室大爷一听,就找了一帮武士,把武器架在须贾的脖子上,把这个膝行的半裸男引到了相府高堂之上。

须贾到这儿一看,范雎面色冷峻地端坐在上,身旁还站着一群防暴警察。

当时所有人都穿着衣裳,唯独须贾光着。范雎一瞪眼,须贾就吓得半死。冷风吹得他哆哆嗦嗦,他一个劲儿地磕头,说:“我该死,我该死,请您老人家把我扔到锅里煮了吧。”

范雎冷冷地问:“须贾,你有哪些死罪呀?你说出来让大家听听。”

须贾顿首回答道:“你把我头发都拔了,都数不清我的罪孽。”这人话说得多有文采,不愧是经常出国的使者。须贾跪着说完这番话,又一个劲儿地顿首。

古代人是坐在地上的,基本一进门就跪下了。说是坐,实际上就是跪在地上,屁股搁自个儿脚后跟上。这姿势其实很不舒服,中华文明五千年,在地上坐了四千年。所以我们要非常感谢一千多年前的祖先,他们改用高桌大椅,我们才能长得高。

那什么叫顿首呢?古人坐在地上时,手也是扶在地上的。用头去触碰两只手叫拜首,这是比较一般的礼节。如果是以头触地很长时间不起来,那叫稽首。连触两次,叫再拜稽首,这就属于比较高规格的礼节了。

顿首比稽首的规格还高。顿首就是拿脑袋不停地磕地。磕头如捣蒜,就是这个意思。玩儿命磕,反正那会儿地上一般都是铺席子,磕着也不太疼。要是遇到今天的水磨石,估计早就磕烂了。

范雎一看须贾这个样子,大喝一声道:“你的罪状有三条。第一,你以为我私通齐国,并且向魏齐报告,这是诬告,而且侮辱了我的人品。第二,魏齐把我打个半死,然后把我扔进厕所里。作为主人,你并未阻止,你一点儿都不关心我。第三,宾客醉酒辱我,朝我身上撒尿,你都不带管的,你于心何忍啊!

“你须贾差点儿害死我。如果不是郑安平想办法救我,我怎么会有今天?所以,你的罪有三条,任何一条罪你都该死。但是,我念你今天赠我绨袍一件,总算你这个人天良还没有丧尽,所以我今天放过你。”

一听这话,须贾连连叩头称谢,赶紧连滚带爬地离开了相府。

然后,范雎入宫见秦王,把前情往事一一禀报,并且说魏国认栽了,怕咱们打他,特意派人前来求和。

秦王大喜,他对范雎讲:“准许魏国求和。至于须贾的事儿,你就看着办吧。”

几天之后,范雎在相府大宴各国使节,每人一个上座,旁边俩美人伺候着。他唯独把须贾安排在台阶底下坐着,让两个脸上刺了字的犯人伺候他。

须贾面前的桌子上只有炒熟的料豆,这东西一般是用来喂马的。两个犯人手里拿着喂马的饲料给他吃。

大家觉得很奇怪,看不懂这是什么情况。于是,范雎就把旧事儿又诉说了一遍,然后对须贾厉声大喝道:“我可以放你一命,但魏齐之仇不可不报。你回去告诉魏王,要和谈可以,条件是拿魏齐的人头来。”

须贾吓得魂不附体,再一次连滚带爬地退出相府,直奔国都大梁去了。

这颗人头要定了,给不给吧

回到魏国后,须贾把所有的事儿都告诉了魏王,包括范雎提出的谈和条件。魏齐知道这事儿后,吓了个半死。他一个劲儿地称“后悔”,估计是后悔当年没把范雎打死。

但是后悔也没用,这世上没有卖后悔药的。魏齐扔了相印,连夜逃出了魏国,藏到了赵国平原君的府中。

听说魏齐逃跑的消息后,秦昭王不愿意了,他要给自己的心腹大臣撑腰。于是,秦昭王将平原君请来秦国喝酒。

秦昭王设宴邀请,平原君哪敢不来。这哥儿俩喝了几天酒之后,有一天酒席宴上,秦昭王对平原君讲:“从前,周文王认姜子牙作太公,齐桓公认管仲作仲父,现在我们秦国的相国范雎也是寡人的仲父。他的仇敌就是寡人的仇敌。他的仇人魏齐现在就藏在你家里,请你派人把他人头送来,否则,恐怕你就回不了赵国了。”

平原君素以好义重士著称江湖,虽然被困秦国,但他也绝不干出卖朋友的事儿。平原君朗声说道:“魏齐是我哥们儿,就算他狼狈地投奔我,我也绝不能交出他。你要想扣留我,随便!”

秦昭王一看平原君油盐不进,就把他软禁起来了。然后,他写信给赵王。信中说:“你弟弟在我这儿扣着呢,想要他回去,拿魏齐的头来换。”

赵王觉得平原君的性命比魏齐的人头重要得多,立刻派兵把平原君的府邸团团包围,要捉拿魏齐。魏齐听说了之后就连夜出逃,向赵国的相国虞卿求救。

这个虞卿也很有个性,虽然位高爵显,但义气得不要命。他一看说服不了赵惠文王,干脆弃了相印,单身与魏齐逃到大梁,想投奔信陵君。

信陵君跟平原君一样,也是战国四公子之一,在江湖上也是一条响当当的好汉。但他对魏齐十分冷淡,他觉得为了魏齐得罪秦国,真是太不值了。

当时信陵君身旁有一个谋士叫侯嬴。他看到信陵君态度冷淡,就对他讲:“魏齐派来的求救使者就在外面等候,公子是不愿意接见他吗?魏齐是魏国的宗室,而且又当过相国。您这么干不太合适。”

信陵君解释说:“秦国对他的人头很看重,我要是收留了他,秦国大兵马上就打过来了。我死了不要紧,到时候魏国怎么办?”

侯嬴仍然用那些江湖道义来说服信陵君。在他的价值观里,魏国的存亡和生灵涂炭都不如一个义字重要。他说了半天,信陵君拗不过他,就准备先接纳魏齐,然后让人护送他们去楚国。

魏齐听说信陵君一度拒绝见他的使者,觉得做人做到这个份儿上,真是太失败了。为了自己的性命,他连累了朋友不说,还搞得不受待见,甚至可能有损国运。魏齐心想:“算了,不就要我人头吗?给他算了。”于是,魏齐自杀了。

魏齐一死,他的人头就被魏王送到了秦国丞相范雎的办公桌上。

从表面上看,范雎身为秦国丞相,不遗余力地追杀魏齐,不致对方于死地绝不罢休,好像气量不大,但他这么做,其实是有深意的。

秦昭王跟范雎双双出面,胁迫赵、魏两国的君主和高官就范,索要人头,表面上看是为范雎争气,其实是显示秦国的声威,试探魏、赵两国的反应。其意义已经远远超过了捉拿一个仇家。

范雎报仇雪恨的同时,也并没有忘记报答自己的恩人王稽和郑安平。

一天,他对秦昭王说:“臣本来是魏国的一个亡命徒,如果不是王稽和郑安平,哪有臣的今天?”

于是,秦昭王念在范雎的功劳上,准其奏请,任命王稽为太守、郑安平为将军。

司马迁后来给范雎写传的时候,说了一句颇为感慨的话。他说范雎是“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就是说他敢爱敢恨,爱憎分明,但是心胸比较狭小。这就是“睚眦必报”这个典故的由来。

魏齐一被杀,秦国暂时没什么借口拿魏国开刀了。但是,秦国不会就此停下一统天下的脚步。此时,他们又将目标对准了赵国,并和赵国发生了战国时期最惨烈的一次战争。那么,这场战争是怎么发生的呢?

同类推荐
  • 明末超级异变

    明末超级异变

    一个三流大学生,错误穿越到明末,身怀超级异能,开始王朝争霸,改变一个位面历史。称霸该位面。
  • 弃誓者之歌

    弃誓者之歌

    因斯维尔大陆不是世上唯一的大陆,却曾经是最辉煌的大陆,由塞缪尔王室建立的统一王国,其影响力曾一度主宰世界。公元元年,瘟疫降临,外敌入侵,古老的王国在风雨飘零中分崩离析。王的誓约已被忘却,高高在上的权贵们重复着一场场的闹剧,转眼已是百年。公元245年,塞叶斯王国的誓约骑士团第十一骑士长惨遭埋伏牺牲,继承其遗志的见习骑士席诺踏上了复仇之路,随着调查的深入,越来越多的隐情浮现出来。年轻的见习骑士,将会经受怎样的考验与选择,一曲弃誓者的壮丽之歌,在这片大陆上演。-------------------------------第一本小说,还望各位多多支持,每天更新,我会用心去写的!
  • 东海郡王

    东海郡王

    因为加班而猝死的陈信机缘巧合来到东汉末年,他凭借自己的能力,在这个热烈与血腥并存的时代,征伐出属于自己的天下。(不过度YY,非低俗种马,没有弱智人设。)
  • 笑指江山

    笑指江山

    当自由之身得到侵犯,当从人变奴那种心酸,当举目无亲成为事实,魏子归还能不能发挥他的聪明才智,与三寸不烂之舌,在这个陌生且充满危机的世界里生存下去!?
  • 毛泽东游戏作战

    毛泽东游戏作战

    本书是《中国现代史演义》系列之一:《中国现代史演义》以演义体的形式,叙述了从辛亥革命孙中山缔造共和到今天海峡两岸企盼统一的现状。它把孙中山、蒋介石、毛泽东、邓小平历史巨人在百年中国历史上的惊涛骇浪表现的淋漓尽致。该书还展现了当今海峡两岸重要人物的重大活动。这是一本给读者以深思的书。
热门推荐
  • 世界伟人传记丛书:唐太宗李世民

    世界伟人传记丛书:唐太宗李世民

    一千多年过去了,依然有很多人对神秘繁华的大唐盛世充满谜团,而唐太宗李世民的一生,无疑是最为隆重的一笔。他幼年熟读兵法,少年投身行伍;隋末群雄逐鹿,他与父兄推翻了隋末的残暴政权,建立李唐王朝;“玄武门之变”继而夺取得皇太子的地位,从此君临天下。他一生心系万民,勤奋工作。他的任人唯贤、从谏如流、勤俭治国的作风更堪称历代帝王的典范,从而开创了大唐盛世。让我们带着景仰去了解这位神秘的千古大帝,了解隋末唐初风云变幻。
  • 纸风筝的约定

    纸风筝的约定

    上一世,酉上邪爱她柳云起入骨,因想封侯拜相,风风光光地将她迎娶回家而加入军队,分别前他亲手做了一个红色的风筝送给她,让她等他回来,可世事难料,他終是负了她,他用了一个春夏秋冬赶回去,还是没能赶上,最后倒在了她家门前,犹记得她当年说如君不来,等君到死。这一世,他却纵身一变成了世家公子,她却变成一个生活在破碎家庭的女孩,她依然爱上了他,他却置之不理,月老不得力,居然喜欢上了她,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数年后,他四处寻找她,終是找到了,可她似乎已经不爱他了,从此,他的追妻之路拉开了序幕.
  • 神人录秦朗传

    神人录秦朗传

    岁月如梭,三光耀千秋。世事尘封,一梦逾万载。大道三千,万物皆可求真!神魔佛仙,何笑人妖鬼怪?
  • 阎连科作品:情感狱

    阎连科作品:情感狱

    中国首位卡夫卡文学奖获得者阎连科作品之长篇小说,阎连科最至情至性的作品。书稿真实地描绘了“瑶沟村人”的生存环境、生命意识和生存状态,写出了以“阎连科”为代表的几代人,身处困境中的痛苦与挣扎,并寄予了深切的哲学思考和忧患意识。“阎连科”从稚嫩到所谓“成熟”的成长过程,就仿佛是一场情感的炼狱,它体现出的是几代中国人不断升起又不断破灭的永不停止的梦,这梦可悲可笑,又可敬可泣。
  • 忘不了放不下

    忘不了放不下

    坐在相遇的那个地方,对他说:如果当时我放弃了,或是我忍住了,也许就不会有今天。他摇了摇头,说:不会的,我怎么可能让你跑掉.........
  • 创造之源

    创造之源

    这是一个一切都由“源素”组成的新世界。表现为火的称火源素表现为时间的称时间源素表现为语言的称语言源素表现为情绪的则称情绪源素总之源素是一切的基础和本质。而当人类感悟并凝练出“本源”的时候,便可以拥有感知和引导源素的能力,被称为源能力的觉醒。奇妙的能力,奇幻的经历,是毁灭还是创造,是谎言还是真理且看源能力者们如何呼风唤雨,创世成神......
  • 斗罗之我不仅是辅助

    斗罗之我不仅是辅助

    一代根正苗红的五四好青年,应拔手机充电器,触电穿越到了斗罗大陆。但这还不是最惨,更惨的是明明是双生武魂的他,强大的剑武魂还先不能用?不然小命就容易嗝屁掉!他只能用另一个传承的辅助武魂当一个奶爸的角色!人生道路长漫漫,只想装逼一波波!他该怎么办?本文不出现意外的话,应该会贯穿斗1和斗2的(斗3和斗4恕在下实在无能为力)作者:新手+有点……文笔不咋的!(真的,这点是我最不会骗人的)emmmmmm,至于简介嘛,最好别看,反正都是凑字数的……
  • 阴阳巫道

    阴阳巫道

    我本是平凡学生,却被养父母卖去做阴婚新郎,从此开启了我另外一段人生。巫道血脉,行走阴阳,沟通鬼神,知晓天地。我沿着爷爷的足迹,经历一段又一段鬼怪秘辛,揭开的却是商周时期鲜血斑斑的阴谋……
  • 零零散散的一起日记

    零零散散的一起日记

    不知不觉三年过了自己15啦。这些零零散散的日记都是我自己的真实经历。
  • 拾光不负经年事

    拾光不负经年事

    拾光只是一个孤儿,所以她活的小心翼翼,爱的谨谨慎慎。岑徕是一个傲娇的人,喜欢不喜欢都表达的很强势。但是后来,岑徕没有想到当初的小鹿会慢慢长成了一只母老虎,把他吃的死死的。可是某人好像甘之如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