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196900000035

第35章 《易传》社会历史哲学简论(4)

从《左传》《国语》之诬例看,春秋筮卦无爻题。诸如,《左传·宣公六年》言:“郑公子曼满与王子伯廖语为卿,伯廖告人曰:‘无德而贪,其在《周易》《丰》之《离》,弗过之矣’。”《左传昭公二十九年》言:“秋,龙见于绛郊,魏献之部于蔡墨,……对曰:‘……《周易》有之,在《乾》之《夬》曰:潜龙勿用;其《同人》曰:见龙在田;其《大有》曰:飞龙在天;其《夬》曰:亢龙有悔;其《坤》曰:见群龙无首吉。《坤》之《剥》曰:龙战于野。……’。”据文本《周易》校核,《左传》所言之《丰》之《离》为《丰》卦上六爻,《乾》之《夬》为《乾》卦初九爻,《同人》为《乾》卦九二爻,《大有》为《乾》卦九五爻等等,可见,春秋筮卦无爻题。对此,有学者认为,春秋时期人们不称爻题,是由于对卦爻辞已经很熟悉了,故皆以省略。笔者不以为然,既然已经很熟悉,省略了爻题,又何以要加上“某卦之某卦”的题辞呢?!看来,“省略”之说未必妥当。文本《周易》不仅每卦各爻标出爻题,而且均以“九”“六”称之,若阳称之九,若阴称之六,这是为何呢?后世易家普遍认为,阳称九,阴称六。据孔颖达《周易正义》言:“阳爻称九,阴爻称六,其说有二,一者《乾》体有三画,《坤》体有六画,阳得兼阴,故其数九,阴不得兼阳,故其数六。二者老阳数九,老阴数六,老阳老阴皆变,《周易》以变者为占,……故称九、称六。”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孔氏之言特别指称此意出于郑玄,“郑康成注《易》皆称《周易》以变为占,故称九、称六。”这说明《周易》各卦之爻题缘何以九六称之,其说最早出于郑玄。然,郑玄何以有此新说,此可朔源于《易纬》。《易纬·乾凿度》言:“阳动而进,阴动而退,故阳以七、阴以八为象,……阳变七之九,阴变八之六。”正是因于此语引发出郑氏新说。故郑玄注此言道:“阳动而进,变七之九,象其气息也。阴动而退,变八之六,象其气消也。”可见,以郑氏之意,在九六七八四个蓍数中,七九为阳数,用以表示阳气之动,七九均可变,然“九者,气之究也”,故九相比于七具有更大的可变性,而且阳进即为七至九,故阳数称之九。八六为阴数,而阴退则为八至六。看来,九六均为阴阳变化之极数。可以看出,郑玄以阴阳变化之极数解释《周易》各卦之爻题,充分体现了《易传·系辞》之“爻者,变者也”的基本精神。而自郑玄明确了爻题何以九六称之的原因后,后世易家皆从郑说。欧阳修《易童子问》言:“乾曰‘用九’,坤曰‘用六’,何谓也?曰:称所以不用七八也,乾爻七、九则变,坤爻八、六则变,易用变以为占,故以名其爻也。”朱震《汉上易传》注《乾》用九言:“易有四象,六七八九,七八不变者也,六九变者也。……《易》用九六。”见其郑说影响深远。

二、郑玄对汉易学说的拓展

以卦气说、五行说、九宫说解《易》是汉代易学的主流学说,尽管其说不免牵强,但其旨在于探讨宇宙和谐与天人合一的信念却是可以肯定的。郑玄通过遍注群经,对此均有涉及并提出了诸多新见,丰富和发展了汉易学说的思想内涵。

其一,丰富了汉易学说的卦气说

卦气说是以《周易》卦爻符号涵摄宇宙自然之节气时令物侯变化的一种符示之说。一般认为,卦气说始于西汉易学家孟喜。孟喜以《周易·说卦》之“万物出乎震,震东方也,齐乎巽,巽东南也,……乾西北之卦也,……坎者,水也,正北方之卦也,……艮,东北之卦也……”即坎、震、离、兑位于北东南西四方之正位,艮、巽、坤、乾位于东北、东南、西南、西北之偏位之意,提出坎、震、离、兑四正卦不仅在方位上表示北东南西四方之位,而且在季节上表示一年之冬、春、夏、秋四时之节。在孟喜看来,坎、震、离、兑在方位上代表四方,在季节上代表四时,而且四正卦各卦之六爻共二十四爻又代表一年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对应一年之十二月,每月二节,每节又分为初、次、末三侯共七十二侯亦可以通过四正卦之二十四爻位得到说明。故孟氏言:“坎、震、离、兑,二十四气,次主一爻,其次则二至、二分也。坎以阴包阳,故自北正,微阳动于下,升而未达。极于二月,凝涸之气消,坎运终焉。春分出于震,始据万物之元,为主于内,则群阳化而从之。极于南正,而丰之大之就业穷,震动究焉。离以阳包阴,故自南正,微阴生于地下,积而未章,至于八月,文明之质衰,离运终焉。仲秋阳形于兑,始循万物之未,为主于内,群阴降而承之,极于北正,而天降之施穷,兑功究焉。故阳七之静始于坎,阳九之动始于震,阴八之静始于离,阴六之动始于兑。故四象之变,皆兼六爻,而中,节之应备矣。”在孟氏的基础上,《易纬》对此作了进一步阐发。《乾凿度》言:“震物生于东方,位在二月,巽散之于东南,位在四月,离长之于南方,位在五月,坤养之于西南方,位在六月,兑收之于西方,位在八月,乾剥之于西北方,位在十月,坎藏之于北方,位在十一月,艮终始于东北方,位在十二月。八卦之气终,则四正四维之分明,生长收藏之道备,阴阳之体定,神明之德通,而万物各以其成矣。”此为一年之中阴阳八卦之气变对万物生长收藏之影响。不仅如此,《乾凿度》又言:“八卦之序成立,则五气变形,故人生而应八卦之体,得五气以为常,仁义礼智信是也。夫万物始出于震,震东方之卦也,阳气始生,受形之道也,故东方为仁。成于离,离南方之卦也,阳得正于上,阴得正于下,尊卑之象也,礼之序也,故南方为礼。入于兑,兑西方之卦也,阴用事,而万物得其宜,义之理也,故西方为义。渐于坎,坎北方之卦也,阳气形盛,阴阳气含闭,信之类也,故北方为信。夫四方之义皆统于中央,故乾坤艮巽位在四维,中央所以绳四方行也,智之决也,故中央为智。五者道德之分,天人之际,圣人所以通天意,理人伦,而明至道也。”从而把仁义礼智信之道德伦理规范赋于八卦之体,实现了天道人伦的和谐统一。郑玄正是沿袭了孟氏及《易纬》之说,以阴阳二气的消息变化说明一年四季十二月之天道变化,更以乾坤两卦之十二爻与十二辰交错相配,象征一年之十二月,表现出了他与孟氏及《易纬》卦气说的不同。从十二月之爻辰变化看,郑玄认为,乾坤两卦之十二爻与天干十二辰交错相配,象一年之十二月。所谓天干十二辰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所谓乾坤十二爻即乾卦六阳爻与坤卦六阴爻。在郑玄看来,乾卦六爻自下而上依次配天干之子、寅、辰、午、申、戌即一年之十一、一、三、五、七、九月;坤卦六爻自下而上依次配天干之未、酉、亥、丑、卯、巳即一年之六、八、十、十二、二、四月。因乾卦之爻为阳故为单月,坤卦之爻为阴故为双月。郑氏之说相比于孟喜及《易纬》为汉易卦气说增加了新的内容。从阴阳气说的角度看,郑玄认为,“阳气生于亥,生于子。形于丑,故乾位在西北也。阴气始于巳,生于午,形于末,阴道卑顺,不敢据始以敌,故立于正形之位。”正是循着这一思路,郑氏以阴阳之气再一次确定了坎、震、离、兑之方位。《说文》有“亥,亥也,十月微阳起接盛阴。”见其乾为阳,应居亥位。另据《说卦》言:“乾西北之卦也。”故郑氏言:“阳气始于亥,生于子,形于丑,故乾位在西北也。”以此见,阳气始于十月,十一月为子,故郑氏言:“坎北方之卦名,微阳所生。”“阳生于坎,气尚微,寒温未知。”以阴阳之气的产生、变化解说四正四维之八卦所居之方位。在此,郑氏意在说明乾坤为阴阳气之主,乾坤阴阳气之消长也就是宇宙自然之流转。纵观孟喜《易纬》之阴阳气说,前者是以四正卦之每一卦之阴阳爻变论说阴阳二气之变化,后者则是就一年之内万物生长、收藏之时令变化论说阴阳二气之变化,从而得出“圣人因阴阳,定消息,立乾坤,以统天地”之结论。而郑氏则以天干配乾坤之爻位变化论说阴阳之变,提出了“阴阳是为交易,阴交于阳,阳交于阴,周圆反复”的命题。可以看出,郑氏之说为孟及《纬书》卦气说提供了新的论据。

其二,发展了汉易学说的五行说

《周易·系辞》言:“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又言:“参伍以变,错综其数,通其变,遂成天下之文,极其数,遂定天下之象。”然而,《系辞》之“五位相得而各有合”之“五”到底谓何意?考《易传》实无详解。一般认为,天数五是指一三五七九,地数五是言二四六八十,五个天数相加为二十五,五个地数相加为三十,天地之数合为五十五,此为“五位相得而各有各”,即宇宙变化的原始根据。《礼记·月令》最早以五行相生说将七八九六五之数与一年四季相配,用以说明自然宇宙万物的生长变化。汉代京房、刘歆步其后,遂将五行学说引入易解系统。何谓五行?《尚书·洪范》言:“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碱,炎上若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郑玄沿袭京房、刘歆之治《易》路数以五行解《易》。郑氏言:“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地之气各有五。五行次之,一曰水,天数也;二曰火,地数也;三曰木,天数也;四曰金,地数也;五曰土,天数也。此五者阳无匹,阴无耦,故又合之。地六为天一匹也,天七为地二耦也,地八为天三匹也,天九为地四耦也,地十为天五匹也,二五阴阳各有合,然后气相得,施化行也。”故“大衍之数五十,天地之数五十有五,以五行气通,凡五行减五,大衍又减一,故四十九也。”如此,郑氏又言,“天一生水于北,地二生火于南,天三生木于东,地四生金于西,天五生土于中,阳无耦阴无配,未得相成。地六成水于北,与天一并;天七成火于南,与地二并;地八成木于东,与天三并;天九成金于西,与地四并;地十成土于中,与天五并也。大衍之数五十有五,五行各气并,气并而减五,唯有五十。以五十之数不可为七八九六,卜筮之占以用之,故更减其一,故四十有九也。”可以看出,郑氏是将五行之生数与成数相配,也就是地六配天一,地二配天七,地八配天三,地四配天九,地十配天五,天五地五各相合。同时,又将五行所居之方位与天地之数相配合,从而使天地之数各自获得了各自之方位。郑玄将天地之数与五行相合的方法以及所得结论得到后世易家的普遍认同,孔颖达《礼记正义》就曾引郑氏之说:“孟春之月,……其数八。”“数者,五行佐天地生物成物之次也。《易》曰:天一也,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而五行自水始,火次之,木次之,金次之,土为方,木生数三,成数八,但言八者,取其成数。”

其三,完善了汉易学说的九宫说

九宫说是汉代易学的一个重要学说,对后世易学发展影响很大。九宫说即九宫数,最早由《易纬·乾凿度》提出。《乾凿度》言:“阳动而进,变七之九,象其气之息也。阳动而退,变八之六,象其气之消也。故太一取其数以行九宫。四正四维,皆合于十五。”其目的是强调宇宙结构在数上的统一。在《乾凿度》看来,“太一行于九宫,四正四维,亦皆合于十五”,体现了宇宙的和谐与统一。郑氏对《乾凿度》之九宫说作了进一步的拓展和完善。郑玄言:“太一者,北辰之神明也,居其所曰太一,常行于八卦日辰之间,曰天一或曰太一。出入所游,息于紫宫之内外,其星因以为名焉。故《星经》曰:天一,太一,主气之神。行,犹侍也。四正四维,以八卦神所居,故亦名之曰宫。天一下行,犹天子出巡狩,省方岳之事,每率则复。太一下行八卦之宫,每四乃还于中央,中央者,北神之所居,故因谓之九宫。天数大分,以阳出,以阴入,阳起于子,阴起于午,是以太一下九宫,从坎宫始。坎,中男,始亦言天适也。自此而从于坤宫。坤,母也,又自此而从震宫。震,长男也。又自此而从巽宫,巽,长女也。所行者半矣,还息于中央之宫,既又自此从乾宫。乾,父也。自此而从兑宫。兑,少女也。又自此从于艮宫。艮,少男也。又自此从于离宫。离,中女也,行则周矣。上游息于太一天一之宫,而反于紫宫。行从坎宫始,终于离宫,数自太一行之,坎为名耳。出从中男,入从中女,亦用阴阳男女之偶,为终始也。从自坎宫必先之坤者,母于之养之勤劳者。次之震,又之巽,母从异姓来,此其所以教为子者。从息中而复之乾者,父于子教之而已,于事逸也。次之兑,又之艮,父或老顺其心所爱,以为长育,多少大小之行,已亦为施。此数者合十五,言有法也。”如此,九宫与八卦之关系,九宫数与八卦数之关系均得到了合谐统一。在这里,太一行九宫的数就是八卦数,太一行九宫的次序则为坎、坤、震、巽、乾、兑、艮。即坎一,坤二,震三,巽四,乾六,兑七,艮八,离九,从而把汉代象数易学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汉以后,九宫说演化成“河图”与“洛书”,影响深远。

三、郑玄易学的思想特征

郑玄易学,体系博大,内容丰富,思想精堪,见解高深,概括其思想之特征,盖有融合今古文之学,兼重象数与义理以及引《老》注《易》三个方面。

首先,融合今古文易学

《四库全书总目》言:“考玄初从第五元先受《京氏易》,又从马融受《费氏易》,故其学出入于两家,然要其大者,费易居多。”可以说《四库总目》之言道出了郑氏易学融合古今文易学的基本特征。如所周知,汉代经学有今古文之分,易学作为经学之一支,其今古文之分自不待言。以《汉书·艺文志》看,汉代易学有今文与古文两派。孟喜、京房及《易纬》属今文易学,而流行于民间的费氏易则属于古文易学。今文易学以善言阴阳灾异为长,而古文易学则偏重以传解经。而郑玄,据汉志言,先师事京兆第五元先,通《京氏易》《公着春秋》《三统历》《九章算术》,又从东郡张恭祖学《周官》《礼记》《左代春秋》《韩诗》《古文尚书》,后又师事马融,学《费氏易》。因而,从师承关系看,郑氏既学今文易,又习古文易,是今古文易学兼备的易学家。从上文论述,我们亦可清楚的看到,以传解经的古文易学与以阴阳论说天象的今文易学均在郑氏易学思想中得到表现。从他对经传的训诂阐释可以看出他与古文经学的联系,继承和发扬了古文费氏易学的传统。而从他论说阴阳天象,拓展汉代象数易学可以看出他与今文易学的相通,推动了汉代今文易学的发展。因而,郑氏易学不论以史解《易》或以《礼》解《易》均表现出了今古文易学相互融合的思想特征。诸如,郑氏以《周礼·地官》“令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之语解释《周易·咸卦》。又如郑氏以史解《易》,《周易·乾卦》上九爻言:“亢龙有悔”。郑氏言:“尧之末年,四凶在朝,是以有悔,未大凶也”。《周易·临卦》有“至于八月有凶”,郑氏言:“临卦斗建丑而用事,殷之用事也,当文王之时,纣为无道,故于是卦为殷家著兴衰之戒,以见周改殷之数云。临自周二月用事,讫其七月,至八月而遁卦受之,此终而复始,王命然矣。”如此等等,表现出了古今文易学的融合。事实上,郑玄所处的东汉末年,易学与经学一样,它不再简单的追求经世致用,倡言阴阳灾异,而是重在揭示易学本身的内在规律。因而,可以说,郑玄是汉末今古文经学、易学融合的最终完成者。

其次,象数与义理并重

同类推荐
  • 和气生财

    和气生财

    “和谐文化读本”丛书共五本,包括《以和为美》《以和为贵》《和气生财》《和而不同》《天人合一》,分别介绍和论语述以和为美的审美观、以和为贵的处世观、和气生财的财富观、和而不同的世界观、天人合一的自然观。每本书都力图以平实通俗的语言,介绍和展示中外文化中和谐、和睦、和美、和平、和顺的丰富思想,在分类归纳的基础上,分别论语述其主要内涵及特征,尽可能旁征博引、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编辑出版这套书的最终目的,是要深入浅出地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和合”思想,为在全社会倡导和谐精神、培育和谐文化提供一套可供大众阅读的基本文本。本书为该系列丛书之一。
  • 刘宗周与蕺山学派(阳明学研究丛书)

    刘宗周与蕺山学派(阳明学研究丛书)

    刘宗周被认为是宋明儒学的殿军,在晚明儒学史上独树一帜。本书从对刘宗周哲学体系内在逻辑分析入手,将研究推至思想家本身,希望借此能呈现出特定的社会环境和文化传统对其人格结构和哲学思想的影响;尝试通过刘宗周人格结构的内部机制来解说其心性哲学,以期能够更真切地体认他的思想。本书认为,刘宗周的心性哲学是将理学的内容注入心学体系之中,使客体之理变为主体之心,客观之理成为主观之意,由此统一心学和理学,其实质是以理入心,进而以理代心。对蕺山学派的研究是本书的又一主要内容。我们将重点放在梳理刘宗周之后学派内部变化,以张履祥、陈确和黄宗羲为例,通过他们的学术异同及冲突来解释蕺山学派分裂没落的内部原因。
  • 荒谬的墙

    荒谬的墙

    关于智慧,关于理性,关于存在主义与荒诞主义关于自然,关于永恒,关于不停写作与拯救绝望……荒诞主义文学的集大成之作。加缪对人生提出的问题和思考,不断地穷尽现在的生活,撼动着无数人的心灵。
  • 斐德罗篇

    斐德罗篇

    两个重要的对话提供重要的见解柏拉图主义的神秘和审美方面。菲德拉斯讨论爱的心理,导致熟悉柏拉图式的形式作为对象的概念超越情感。
  • 老夫子品评墨子

    老夫子品评墨子

    墨子(约前468年—前376年),名翟,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教育家,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子的思想共有十项主张: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天志、明鬼、非命,其中以兼爱为核心,以节用、尚贤为基本点。墨子天子聪颖、博学多才,甚至在科技领域也有一定成就,如在宇宙论、数学、物理学、机械制造等方面,都有突出贡献。墨子一生的活动、事迹、思想和科技成就,集中体现在《墨子》一书中。据《汉书·艺文志》载,《墨子》原有71篇,而流传至今的只有15卷53篇,流失18篇。学术界一般认为,《墨子》是由墨子的弟子及其后学在不同时期记述编纂而成,反映了前期墨家和后期墨家的思想。
热门推荐
  • 快穿宿主她主角过敏

    快穿宿主她主角过敏

    主神空间新下发一批系统,据说是为了让某些工作不认真的员工可以认真干活。统·新上任·一表示:我的宿主干啥啥不行偷懒第一名,天天不务正业一言不合就想撩那个宇宙无敌帅的金主爸爸回家…咳咳~殊遇:想抱,想亲,想……事后…统一痛心疾首:宿主,你那诡异的脸红是什么回事?【1V1】
  • 穿越之七彩物语

    穿越之七彩物语

    此文已作废。。。。。。。。。。。。。。。。。。。。。。。。。。。。。。。。。。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时间反刻

    时间反刻

    1962年生人的黎光茂得到一只能够穿越影视世界的手表,所有的一切对于他来说,都是那样的陌生。
  • 外挂系统闯万界

    外挂系统闯万界

    带着开挂系统穿越诸天万界的世界.......(装X文)(由于作者是新人,前面几章写得啰嗦后面就会好了,如果有写的不好请见谅)书友群:977079240欢迎各位来提意见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领导力:你就是未来最卓越的领导者

    领导力:你就是未来最卓越的领导者

    本书从团队精神、人格魅力、影响力、责任意识,以及领导的说话艺术、决策艺术等方面,全面系统的介绍了作为一个领导者应该培养的领导素质及应掌握的领导艺术。
  • 万年鬼神赵明

    万年鬼神赵明

    本作品是我第一次所写,有的地方写的不太好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 神界契约

    神界契约

    人类的诞生到底从哪里来?这个世界到底有没有神的存在?太阳系的外面又是什么样子的?似乎这些答案的背后充满了重重玄机,3030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人们创造了一个神,这个神的背后会不会还会不会再有其他的神存在?为什么我们看不到神?是不是我们还没有知晓神界的契约?人类与神界的契约.......
  • 重生之无上玄皇

    重生之无上玄皇

    自己看,我就是这么拽,咋滴,有本事就把这本书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