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196900000019

第19章 《庄》、《易》关系析论(1)

《庄子》亦称《南华经》,是与《老子》并列的道家经典。依司马迁《史记·老子韩非列传》所言之《庄子》“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老子》之言”,“以明《老子》之术”来看,《庄子》之学可谓杂博而无所不及,其学派归属乃老子道家一派。然而,细读《庄子》,其与《周易》亦有不解之缘。探讨《庄》《易》之关系,有助于我们深刻认识《庄子》之思想源渊及其易学因缘。事实上,据学术界多数学人认为,《庄子》之书非庄周一人所著,其成亦非一时之间,盖为战国中后期至秦汉间庄周及其后学所为。因而,《庄子》极有可能受到《周易》之影响。正因为如此,魏晋以降,《老子》《庄子》《周易》并为“三玄”,此绝非出于历史之偶然,而实有其深刻之思想根源。本文试就此意略作辨析,以陈《庄子》所受《周易》之影响。

一、从《庄子》论《易》看,《庄子》之作者读过《易》

先秦典籍,除孔子《论语·述而》言:“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无大过矣。’”并于《论语·子路》章引述《周易·恒》卦九三爻辞之“不恒其德,或承之羞”外,唯《荀子》与《庄子》两书提到过《易》。《荀子·大略》言:“善为《诗》者不说,善为《易》者不占。”同篇又言:“《易》之咸,见夫妇,夫妇之道,不可以不正也,君臣父子之本也。咸,感也。”《荀子·非相》亦言:“《易》曰:‘括囊,无咎无誉’。腐儒之谓也。”然而,与《荀子》相比,《庄子》论《易》则更为独到。《庄子·天运》言:“孔子谓老子曰:‘丘治《诗》《书》《礼》《乐》《易》《春秋》,自以为久矣。’”《庄子·天下》言:“《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别,《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

《庄子》论《易》有两个明显特证,其一,《庄子》把《易》纳入了儒经之序,从而使儒经之中有了《易》之名目。其二,《庄子》以阴阳观念概括《易》之根本精神,抓住了《易》的本质特征。可以看出,《庄子》的作者必亲读过《易》。正因于此,才可能有“《易》以道阴阳”之说。为因如此,后世治《易》者无不以《庄子》论《易》之语论说《易》之根本精神。然而,《易》之阴阳观念唯《周易·易传》之《系辞》及《说卦》反映的最为明显。诸如《系辞》言:“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成象之谓乾,效法之谓坤,极数知来之谓占,通变之谓事,阴阳不测之谓神。”“广大配天地,变通配四时,阴阳之义配日月,易简之善配至德。”“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以体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说卦》亦言:“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幽赞于神明而生蓍,参天两地而倚数,观变于阴阳而立卦。……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分阴分阳,迭用柔刚,故易六位而成章。”如此等等。

可以看出,《庄子》所言之《易》是指《系辞》及《说卦》。因为,《周易·易经》无阴阳之说,唯《中孚》卦之九二爻辞中有一“阴”字,即“鸣鹤在阴,其子和之”,其外别无阴阳之语。《易经》六十四卦各卦之卦画,尽管分别以“—”和“――”组成,后世治《易》者以阴爻与阳爻称之,但是,“—”与“――”是否就是标称“阴”与“阳”,《易经》无明言。而唯《易传》之《系辞》及《说卦》将其概括为阴阳,遂有以“—”与“――”为阳爻阴爻之称流行于世。在《系辞》看来,《易经》六十四卦之各卦均由六爻组成,“—”称为阳爻,“――”称为阴爻。如乾卦卦画为六个阳爻,坤卦卦画为六个阴爻,泰卦卦画为三个阳爻,三个阴爻,如此等等。故言“易六画而成卦”,“易六位而成章”。可见,卦画之符号即为爻。何谓爻?《系辞》言:“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系辞焉而断吉凶,是故谓之爻”。“是故蓍之德圆而神,卦之德方以知,六爻之义易以贡。”而爻者何义?《系辞》言:“爻者,言乎变者也。”“爻也者,效天下之动者也。”为了更明白的说明“—”为阳爻,“――”为阴爻,《系辞》又以乾坤两卦例之:“乾,阳物也;坤,阴物也。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以体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这是因为,“乾、坤,其易之门邪。”众所周知,《易传》十翼即《彖》上下、《象》上下、《系辞》上下、《乾文言》《坤文言》《说卦》《序卦》《杂卦》等等乃是针对《周易》而发,是最早的《周易》之释文。正是基于《易传·系辞》之阐释,《周易》之卦爻才被赋于了阴阳之义。可见,以阴阳释《易》始于《系辞》和《说卦》。当然,阴阳观念并非《系辞》《说卦》之独创。早在西周初年,伯阳父就曾以阴阳观念解释地震,《国语·周语》言:“阳伏而不能蒸,阴降而不能迫,于是有地震。”春秋末期,《老子》中亦有“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之说。而《系辞》不仅把阴阳观念纳入了易学领域,以阴阳观念阐释《周易》六十四卦之卦象与爻象。而且以阴阳互动、阴阳流转、阴阳交感、阴阳互补说明宇宙万物的运动和变化,从而使阴阳学说不仅成为易学哲学的基本范畴,而且成为易学哲学关于宇宙大化流行的基本法则。

依此见,《庄子》所言之“《易》以道阴阳”,主要是指《易传》之《系辞》和《说卦》。

正是在《系辞》的影响下,《庄子》一书广泛使用了阴阳学说。《庄子·大宗师》言:“父母于子,东西南北,唯命之从,阴阳于人,不翅于父母。”《庄子·在宥》言:“人大喜邪,毗于阳;大怒邪,毗于阴。阴阳并毗,四时不止。”同篇又言:“天地有官,阴阳有藏,慎守女身,物将自壮。”《庄子·天运》言:“阴阳调和,流光其声,……奏之以阴阳之和,烛之以日月之明。”同篇再言:“龙,合而成体,散而成章,乘雲气而养阴阳。”《庄子·刻意》言:“圣人之生也无行,其死也物化,静而与阴同德,动而与阳同波。”《庄子·缮性》言:“当是时也,阴阳和静,鬼神不扰,四时得节,万物不伤。”《庄子·外物》言:“阴阳错行,则天地大絯,于是乎有雷有霆,水中有火,乃焚大槐。”如此等等。从而架起了《易》《庄》沟通之桥梁。

在《庄子》看来,阴阳并毗、阴阳调和、阴阳和静是宇宙的基本法则。万物以生、万物以成赖以阴阳,没有阴阳的交和流变和相克相转,就没有宇宙万物的和谐与繁荣。据此,可以说,《周易》特别是《系辞》之阴阳学说是《庄子》的重要思想渊源。

二、从《庄子》论“命”看,《庄子》与《易》有联系

从西周至春秋时代,典籍凡言“命”者概有二义,一曰命令、号令,一曰天命。从命令、号令看,《尚书·尧典》言:“命汝作纳言,夙夜出纳朕命,唯允。”《洪范》亦言:“择建立卜筮人,乃命卜筮。”《诗经·卷阿》亦言:“蔼蔼多吉人,维君子命。”故汉郑玄言:“命谓政令也。”从天命看,《尚书·汤誓》言:“有夏多罪,天命殛之”。《无逸》亦言:“天命自度,治民既诞,不敢荒宁。”《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言:“善之代不善,天命也。”故《说文》言:“命者,天之令也。”比较二说,前者是言先王之命,后者则言上天之命。因而,天命较之先王之命更具抽象性、神秘性和不可抗拒性。孔子发扬了西周以来的天命观念,认为“唯天为大”,天命难违。若“获罪于天,无所祷也。”因而,孔子所言之命,多指天命。诸如:“道之将行也欤,命也;道之将废也欤,命也。”“亡之,命矣夫。”“不知命,无以为君子”。故,孔子提出:“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将天命列为君子三畏之首,并以此作为划分君子小人之标准。可见,孔子对天命是非常重视的。正因为如此,子夏言:“死生有命,福贵在天。”强调了天命的不可抗拒性。

然而,孔子虽然强调天命的不可抗拒性,但却指出了天命的可知性。《论语·为政》言:“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这是因为,在孔子看来,天与人是相通的。因而,天命与人事是有联系的。孟子是儒家学说的正宗传人,从整体而言,孟子继承了孔子及西周以来的天命观念。《孟子·万章上》言:“天与贤,则与贤,天与子,则与子。”《离屡上》亦言:“商之孙子,其丽不亿,上帝既命,侯于周服。”但是,《孟子》一书却无天命概念,他将天与命分而言之。《万章上》言:“莫之为而为者,天也;莫之致而至者,命也。”在孟子看来,天与命都是人力所无法抗拒的外在必然性,而这种外在必然性,尽管人力无法抗拒,但人对命的态度却至关重要。正是基于此,孟子提出了“君子不谓命”的命题。《尽心下》言:“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声也,鼻子于嗅也,四肢之于安逸也,性也,有命焉,君子不谓性也。仁之于父母也,义之于君臣也,礼之于宾主也,智之于贤者也,圣人之于天道也,命也,有性焉,君子不谓命也。”君子不谓命不是言君子无所谓命,而是指君子能够善于处理人生与命运的关系。在孟子看来,味、色、声、嗅、逸均为人之本性,但能否得到满足,则取决于命,因而不必强求,故君子不把它看作性。而仁、义、礼、智尽管也是人之先天所俱有,能否得到施展,亦取决于命。但由于它有益于人生,而且只须求诸已,因而,君子亦不把它作为命来看待,消极地等待其安排,而是积极顺从并使之更加完善。这是因为,味、色、声、嗅能否得到满足,必求于外,而仁、义、礼、智能否得到施展,乃求于内,求在外者不以我为,求在内者以我为之。

正因为如此,孟子进一步提出了“求在我者”与“求在外者”的学说。《尽心上》言:“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意谓:可得者,求之,不可得者,弗求。此谓之不谓命也。有鉴于此,孟子总结了他自已的“立命”学说。《尽心上》言:“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人只要活在天地间,就应该持之以恒,修身正已,以待天命,这就是人生在世安身立命的至高境界。在子儒家命论的影响下,《周易》亦广言其命。诸如:《易·师》卦上六言:“大君有命,开国承家,小人勿用。”《易·革》卦九四言:“悔亡,有孚改命,吉。”《易·讼》卦九四言:“不克讼,复即命,渝,安贞吉。”《易·彖·无妄》言:“刚中而应,大亨以正,天之命也,……天命不祐,行矣哉”。《易·象·巽》言:“君子以申命行事。”《易·象·困》言:“君子以致命遂志。”如此等等。可见,言命是《周易》的一个重要特征。

同类推荐
  • 弗洛伊德:欲望决定命运

    弗洛伊德:欲望决定命运

    精神分析以研究性本能为本身第一重要的工作。梦常常是不加伪装地表示一种愿望的满足。神经症是自我在试图压制性欲失败之后,性欲部分压制了自我。禁忌、法律和习惯给性生活加上了更多的限制,这些限制既对男人有影响,又对女人影响很大。本书是新世界出版社本年度之末隆重推出的“思想大师谈人生系列”其一。丛书第一批共四本,主要是听现代西方的思想大师讲人生哲理。本书请弗洛伊德出场,宣讲他“欲望决定命运”的人生哲理,本书是走向人性深处、揭开性欲面纱的必读书。
  • 老子心解

    老子心解

    老子的《道德经》是一部流传已久的经典,在这漫长的岁月里,不乏一些思想高超的圣贤对它加以批注,但是印度哲学家奥修所讲的有其独到的见解,他的讲法是原创的,不论你对道德经是否曾经研究过,奥修所讲的必定是极具参考价值的。
  • 北大人文合集(套装共3册)

    北大人文合集(套装共3册)

    本套书包括《北大国学课》、《北大逻辑课》和《北大领导课》。
  • 哲学大师谈人生

    哲学大师谈人生

    吴光远主编的《哲学大师谈人生》立意在于聆听现代西方的思想大师们讲人生哲理,包括四篇内容:《尼采:不做“好人”做强者》《弗洛伊德:欲望决定命运》《马基雅维里:我就是教你“恶”》《弗洛姆:有爱才有幸福》。尼采、弗洛伊德、弗洛姆、马基雅维里等思想大师的人生观由他们自身的文化环境所决定,未必全然适应今天的中国人,读者朋友们在阅读《哲学大师谈人生》,了解西方哲理时,务必带着自己的眼光,批判地吸收。
  • 从能动者到社会行动者:从社会个体生成论看当代心灵哲学的出路

    从能动者到社会行动者:从社会个体生成论看当代心灵哲学的出路

    本书认为,当今我们就心灵哲学而言所需要做的工作,根本不是“把心灵哲学的研究模式、研究方法、乃至研究结论推广运用到社会哲学研究领域”,而是完全相反——只有通过逐步实现对惟理智主义的基本立场、思维方式、研究模式和研究方法的根本性变革,把人当作在现实生活之中不断生存繁衍的活生生的人来看待、把心灵当作这样的人实际上所具有的、不断生成发展的主观精神世界来看待,心灵哲学的研究者才有可能真正从其各种各样的“科学的迷梦”之中醒来,通过尽可能恰当地理解作为其研究对象的现实社会个体所实际拥有的主观精神世界,逐步开辟并走上能够使心灵哲学研究得以健康发展的坦途。此一思路无疑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热门推荐
  • 辐射帝国

    辐射帝国

    遗弃世界,是变异人和绝世武者的天下,他们对抗着无辐世界里的机甲战士、基因战士和强大的战舰。异能中的终极风元素能力,不惧物理伤害,可吹断山峰;读心术,可看破世人的心;嗅者,能闻出一切的过往记忆……而武道的霸气,练至巅峰,亦可一掌击碎天空。这是一个个人逞雄的时代。阿飞,在遗弃世界里,拥有最罕见的特质系的细胞复制能力,一个真正的“不死者”。因被认定只是个普通人,而被派往无辐世界做钉子。打开欲望的牢笼,也就等于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阿飞开始创造属于自己的神话。创建黑骷髅公司,灭国无数。然而,他也将人类推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境地——向星空进发。
  • 神器之逆

    神器之逆

    一款《逆战》的高玩pve玩家,因事故而带着逆战神器来到了末世平行世界。这里有各种强大的异兽,群尸,强大首领。飓风之锤破甲异兽,烈焰战魂横扫群尸,死亡猎手狙杀首领。幽冥毒皇,极寒冰焰,火神暴君,等等给平行末世带来和平。
  • 永恒炼阵师

    永恒炼阵师

    元初世界的文明火焰从未熄灭。炼阵师,元初文明之火中一颗饱受诟病的渺茫火苗,没有斗士的力量,也没有术士的玄奥,有的只是无穷无尽的汗水与劳累。这是一位炼阵师的故事,起源于大陆北方的一个边陲小镇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英雄联盟之王者降世

    英雄联盟之王者降世

    一个专属于电竞的世界,类似地球的一个平行空间。在这里,电子竞技的发展达到了巅峰。林睿,连续三年力压群雄,拿下象征这个世界电子竞技领域最高荣誉-----电竞之王座。在他前往世界电竞协会加冕仪式的路上不幸遇难....同一时刻,地球的一所不起眼的医院里,一位名叫林睿的大学生,睁开了眼......
  • 次元穿越之本质

    次元穿越之本质

    在这个不正确的世界上,又有什么是正确的呢?是所谓的感情、道德、世界观?那又如何证明这一切的真实性,如何证明现在的一切不是幻想。让我们随着主角找到存在的存在的义意、真实的情感以及??世界的本源第一世界--刀剑神域
  • 从大唐开始的战斗人生

    从大唐开始的战斗人生

    威武霸气的御姐女王武明空,刁蛮可爱的孙尚香,一曲入道的蔡文姬……千古杀神白起,青莲剑仙李白……这是人族战万族的世界。
  • 血色天芒

    血色天芒

    楚星有两个人生信条:第一:犯我天朝者,虽强必戮,虽远必诛!第二: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礼让三分,人还犯我,斩草除根!神界,通向宇宙的出口处——旌旗遮天蔽日,战马铁蹄声声,神兽怒吼不止,刀兵杀气腾腾。“此次,乃我盘古族击退异族入侵后首次出征宇宙,意义极其重大。四皇子楚星听令!”“末将在!”“朕封你为征讨大元帅,领战将千员,带甲百万,直捣异族老巢,诛杀妖魔,迎回父皇,洗我族人之耻,重塑我天朝神威!”“末将领命!”……
  • 嫡女惊华:绝世四小姐

    嫡女惊华:绝世四小姐

    前世,她幼年嫁与太子,镇守六宫十余载,最终却惨遭庶妹毒害,一把大火将所有的一切全部燃成灰烬。凤凰涅槃,浴火重生,风华绝代。她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在将军府内步步为营;世间男儿,究竟谁才能打动那颗尘封的心?繁华落尽,谁将又会成为他一生相伴的良人。血染江山的画,怎敌你眉间一点朱砂。
  • 君落云霄

    君落云霄

    洛君之再次醒来的时候,深邃的眼神早已不似十五六岁少年该有的模样,随着封印的解开,前世的记忆浮现,挚爱的哥哥、魔族的阴谋……这一世,她一定要保护好每一个爱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