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196900000001

第1章 《周易》略论(1)

《周易》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文化原典,对中国古代史学、哲学、文学、艺术、天文、历法、乐律等都产生过重要影响。然而,由于《周易》从一开始就披上了一层占筮的神秘外衣,加之数千年来治《易》者的种种猜测和附会,遂使这部语言最简、文字最少的文化原典变成一部注释最多且又最难读懂的神书。因而,揭开《周易》的神秘面纱,恢复其文化原典的本来面目,从而使其走向世俗化、大众化,是易学研究的重要任务。正是基于此意,笔者不揣浅陋,写作此文,想必对《周易》的世俗化、大众化不无裨益。

一、《周易》其书

“周易”一词究系何义,自古及今向无定说。概而言之,其说有二。一为《周易》乃周代筮卜之书,题“周”以别它代,诸如《周礼》、《周书》。而“易”乃周代筮卜之官,诚如《礼记·祭义》所言:“昔先圣王建阴阳天地之情,立以为易,易抱龟南面,天子卷冕北面,……”此“易”当为筮卜之官。一为《周易》乃专言变化之书。这是因为,以《周易》之“周”看,其有周流、周普、周遍之义。从《周易》之“易”看,其有变化、变易、交易之义。故汉郑玄既言《周易》为周代之书,又言《周易》者言易以道周普无所不备。唐孔颖达《周易正义》亦兼言二说,即《周易》既为周代筮卜之书,又有变化之义。事实上,从《周易》之应用看,《周易》既是一部筮卜之书,又是一部言变之书。以筮卜言,《周易》通过卦象爻象,占验未来,预测吉凶。此可以《左传》、《国语》之筮例为证。而且,《周易》之释文《易传》也不绝于耳的强调其筮占之功能,认为只有“玩其辞”、“尚其占”,即可以“知死生之说”、“知鬼神之情状”、“知幽明之故”,从而“以断天下之疑”、“以通天下之志”、“以明天下之事”、“以成天下之务”。以变化言,《周易》亦确为专言变化之书。《周易》由卦组成,而卦则由爻组成,爻位变化必然引起卦象变化。因而,《周易》有“一爻变而全卦皆变”之说。正因为如此,《易传》释《易》言:“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又言:“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上下无常,周流六虚,唯变所适。”故“知变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为乎。”可以看出,《周易》既有筮占之用,又有变化之义,它是西周至春秋间以言变为特征的筮卜之书。任何取其一而舍其二者,都不可能准确地把握和体悟《周易》的内涵和特点。

从文献学角度看,“周易”之名最早出现于《周礼》。《周礼·春官》言:“大卜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其经卦皆八,其别六十有四。”春秋时代,《左传》、《国语》二书记有二十多例筮卜之事,并多次言及《周易》。诸如“《周易》有之”,“《周易》曰”等等。而其筮例所及者均为《周易》之卦画、卦名、卦辞及爻辞。诸如,《左传·庄公二十年》言:“周史有以《周易》见陈诸侯者,陈侯使筮之,遇《观》之《否》,曰:‘是谓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如此等等。可以看出,《周易》一书是由卦画、卦名、卦辞及爻辞组成。春秋末至战国时代,《易传》诸篇相继出现。《易传》是《周易》之释文,有十篇,即《彖传》(上、下)、《象传》(上、下)、《系辞传》(上、下)、《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文言传》(乾、坤),亦称十翼。为了将《周易》与《易传》相区别,《周易》逐渐以《周易古经》代之,而将《易传》十篇称之曰《周易大传》。同时,亦有将《周易古经》与《周易大传》合称之为《易》。诸如,《庄子》有“《易》以道阴阳”。《荀子》有“善为《易》者不占”。这里的《易》均为《周易古经》与《周易大传》之合称。西汉武帝设立五经博士,《易》被立为学官,遂将《周易古经》与《周易大传》通称为《易经》。故东汉班固著《汉书·艺文志》言“易经十二篇”,即《古经》之上、下经与《大传》之十篇。自此以降,或言《周易》,或言《易经》,《周易》、《易经》之名并称于世。

《周易》之成,据班固《汉书·艺文志》称:“《易》道深矣,人更三圣,世历三古。”一般认为,班氏之说是讲《易》之形成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然而,《易传·系辞下》则言:“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言《周易》为伏羲所作。司马迁《史记》则认为文王演八卦,孔子作《易传》。《周本记》言:“西伯盖即位五十年,其囚羑里,盖益《易》之八卦为六十四卦。”《孔子世家》言:“孔子晚而喜《易》,序《彖》《象》《系》《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班固在《汉书·儒林传》中更谓:汉初“田何……皆著《易传》诸篇”。比较以上诸家言,笔者以为,《汉书·艺文志》之说比较合理,它表明《易》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非出一人之手,非成一时之间。

至于包牺氏、周文王、孔子乃至西汉田何等是否就是《易》之作者,看来还需进一步推敲。包牺氏乃神话传说中人物,他是否就是《易》作者,当然值得怀疑。而文王演八卦并作卦爻之辞似与史事有出入。因为《周易》卦爻辞中记有文王之后发生的史事。诸如,《明夷》卦六五爻辞之“箕子之明夷”,《晋》卦卦辞之“康侯用锡马蕃庶,昼日三接”等等,说明《周易》卦爻辞之成当在文王之后。而孔子是否亲著《周易》,则疑问更大。其一,《周易》远在孔子之前就已出现,《左传·庄公二十二年》之“周史有以《周易》见陈侯者,陈侯使筮之”,表明在孔子出生前121年陈侯就用《周易》进行筮卜。以此而言,何言孔子作《周易》!孔子亦言:“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无大过矣。”这也表明《易》非孔子所作。其二,《易传》亦非孔子所为。首先,《易传》诸篇特别是《系辞》及《文言》中存在大量“子曰”类文字,这些“子曰”类文字及其言论乃为孔子的解《易》文句,很明显是孔子后学引述孔子之语。若《易传》诸篇为孔子所作,何言“子曰”!其次,《易传》中存在着诸多道家、墨家的思想和观点。所以说,《易传》非孔子所为当无疑义。至于《易传》是否出于汉人田何,更不足为信。田何作为战国末至秦汉间《易》之传授者,他作《易传》的个别篇章倒是有可能,而整个《易传》不可能为田何所为,这应该是肯定的。

鉴此,笔者以为,《周易古经》极有可能为周代筮官所为。据《周礼》可知,被称之为“易”的周代筮官,其职责就是记录筮卜之法与卜筮之辞并用之于卜筮之事。而卜筮之事在夏代就已存在。《尚书·洪范》言:“天乃锡禹洪范九畴,……择建立卜筮人,乃命卜筮。”今本《周易》之卦爻之辞均为卜筮之象与占卜之辞。

孔子“读《易》,韦编三绝”,极有可能就是整理《易》书,并在整理过程中谈到了许多关于《易》的言论,这样才有了《易传》中征引的大量孔子的解《易》文句。因此,汉代《尚书纬》称孔子删除过《周易》。从今本《周易》与《左传》、《国语》所引《周易》文句的比较来看,《左传》、《国语》所记筮例均无爻题,盖以“某卦之某卦”代之;《周易》乾卦六爻均言“龙”,而唯九三爻辞独言“君子”等等。说明在孔子之前《周易》还没有一个比较完备的本子,经过孔子的删除和整理才形成了今传世的文本《周易》。从文献角度看,除《尚书纬》记有孔子删除《周易》和司马迁《史记》言孔子“读《易》韦编三绝”之外,再找不到还有何人曾经整理过《周易》的记载。

事实上,孔子整理《周易》,还可以从《周易》中找到一些旁证。首先,如《乾》卦六爻均言“龙”,唯九三爻辞言“君子”,即“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此与孔子的一贯思想是一致的。《论语》中记有大量孔子善言“君子”的话语。如“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此与《乾》卦之意完全相同。其次,《周易》文句有诸多类似于孔子整理过的《诗经》。诸如,《诗经》有“或潜于渊”,《周易》《乾》卦有“或跃在渊”;《诗经》有“王于出征”,《周易》《离》卦有“王用出征”;《诗经》有“集于苞桑”,《周易》《否》卦有“系于苞桑”等等。第三,《易传》共记有孔子的解《易》言论数十条之多,毫无疑问,这些言论是孔子通过整理《周易》而发表的他对《易》的理解和领悟。可见,孔子整理《周易》有据可证。可以肯定,《周易》文本的最终形成得益于孔子的删除和整理。

那么,《易传》诸篇究系何时何人所作?

首先、从《易传》各篇的排列次序可以看出,《易传》亦非成于一时之间。《易传》诸篇的排列次序问题实质上也就是关于《易传》诸篇的成书先后问题。关于《易传》诸篇的成书先后,自古及今,亦无定说。不过我们感到《易传》之成书先后应以《说卦》《象传》《彖传》《文言》《系辞》《杂卦》《序卦》为序。这是因为:

1.《说卦》首先规定了《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八经卦之性质、方位及其所象征的事物。诸如《说卦》言:“帝出乎震,齐乎巽,相见乎离,致役乎坤,说言乎兑,战乎乾,劳乎坎,成言乎艮。万物出乎震,震东方也。齐乎巽,巽东南也。……离也者……南方之卦也。……战乎乾,乾西北之卦也。……坎者……正北方之卦也。……艮东北之卦也……”又言:“乾健也,坤顺也,震动也,巽入也,坎陷也,离丽也,艮止也,兑说也。”又言:“乾为天”,“坤为地”,“震为雷”,“巽为木”,“坎为水”,“离为火”,“艮为山”,“兑为泽”。如此等等,规定了各经卦之基本性质、方位及其所象征的事物。《易传》其他各篇均以《说卦》之义阐释经文,故《说卦》相比于《易传》其他各篇为早出。

2.《大象》其次。《大象》依据各卦之象及《说卦》之义直接推阐出各卦之义理。诸如《乾》卦,《大象》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坤》卦,《大象》言:“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与《大象》相应的是《小象》,《大象》与《小象》的共同点是揭示《周易》义理,而其区别则是《大象》针对卦象,《小象》则针对爻象。《大象》是看六十四卦各卦(特别是内卦、外卦)所象征的事物及其位置关系,如乾天也,坤地也。乾下乾上即为《乾》,坤下坤上亦为《坤》。而乾下坤上即为《泰》,坤下乾上则为《否》,由此而引发出的义理也就各不相同。而爻象即阴阳两爻所象征的事物及其爻位变化。阳爻处阳位,阴爻处阴位,位置不同,意义各异。

3.《彖传》再其次。彖即为断,即断定一卦之义,以该卦之卦象、爻象为本,简要概括该卦之主旨。从《彖传》多借《象传》而发看,《彖传》当出于《象传》之后。诸如《鼎》卦,《大象》言:“木上有火,鼎。”《彖传》则言:“鼎,象也,以木巽火。”又如《坤》卦,《象传》言:“君子以厚德载物。”《彖传》则言:“坤厚载物,德和无疆。”如此等等。

4.《文言》又其次。《文言》共两篇,即《乾文言》和《坤文言》。而《文言》之文则是对《彖传》之义的发挥。诸如《彖传·乾》言:“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始终,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而《乾文言》则言:“大哉乾乎,刚健中正,纯粹精也,六爻发挥,旁通情也,时乘六龙以御天,云行雨施。”可见,《文言》出于《彖》后。

5.《系辞》又在《文言》之后。《乾 ·文言》言:“‘亢龙有悔’,何谓也?子曰:‘贵而无位,高而无民,贤人在下位而无辅,是以动而有悔也’。”而《系辞》亦言:“‘亢龙有悔’,子曰:‘贵而无位,高而无民,贤人在下位而无辅,是以动而有悔也。’”等于是将《文言》的话照抄了一篇,仅此一条即可证明《系辞》成书于《文言》之后。

至于《序卦》与《杂卦》则可能成书较晚,很可能是战国末至秦汉间之作品。

从《易传》各篇的文句与思想可以看出《易传》之成亦非出于一人之手,盖为春秋末战国初至战国未到秦汉间之易学家所为。

1.读《大象》之文,其与春秋末战国初的曾子之语彼为相近。诸如:“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大象》有“君子以反身修德”、“君子以恐惧修省”句;“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大象》有“君子以思不出其位”句;“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大象》有“君子以振民育德”、“君子以果行育德”、“君子以容民畜众”句;“曾子曰:君子爱日以学。”《大象》有“君子以朋友讲习”、“君子以常德行事,习教事”句,等等。以此而言,《大象》之成很可能与曾子有关。曾子:曾参,字子舆,鲁国人。小孔子46岁,是孔子儒学的正宗传人,在孔子弟子中享有较高位望,《论语》中凡称及他者均呼之曰“子”,并辑录了他的诸多言论。因而,曾子极有可能继承孔子“韦编三绝”的未尽事业,发扬了孔子治《易》重在阐发义理的精神。

2.《易传·系辞》言:“二多誉,五多功。”此“二”与“五”均指《周易》每卦之二五爻位。因二爻处于下卦中位,五爻处于上卦中位,中者不偏不倚,因而二五爻位多呈现吉象。故《周易》具有浓厚的尚中意识。而《易传》之《小象》与《彖传》则集中揭示了《周易》的尚中精神。诸如《小象》言:“长子帅师,以中行也。”“得尚于中行,以光大也。”“黄离元吉,得中道也。”“徐有说,以中直也。”《彖传》亦言:“刚中而应,大亨以正,天之道也。”“动而健,刚中而应,大亨以正,天之命也。”“中正以通,天地节而四时成。”故《小象》与《彖传》反复强调“中不自乱”、“中无尤也”、“中有庆也”。如此等等,可以看出,《小象》与《彖传》必与《中庸》有联系。而《中庸》者子思之所作也,《中庸》言:“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而子思者乃曾子之弟子孟子之师也,他作《小象》与《彖传》其目的就是借助《易》来宣扬孔子“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的中庸思想。可以认定,《小象》、《彖传》必出自子思之手。

3.《易传》诸篇中最重要的篇章可推《系辞》。《系辞》思想宏大,义理广博。它融合儒道、兼及名墨,是先秦学术融汇之作。从《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看,尽管其亦为先秦学术融合之著,但均与《系辞》不类。笔者以为,在先秦,融合先秦学术思想者可首推黄老道家学派。黄老道家学派之著述有今存《管子》的《白心》《内业》《心术上、下》及1973年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帛书《经》《十大经》《称》《道原》等篇。从黄老的遗作中却可发现其与《系辞》之相似处。诸如《系辞》言:“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黄老亦言:“精也者,气之精者也。”“凡物之精,比则为生,下生五谷,上为列星,藏于胸中谓之圣人,流于天地之间谓之鬼神。”《系辞》言,“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黄老亦言:“虚而无形谓之道,化育万物谓之德。”

如此等等,可以说《系辞》之语言风格,致思理路,表述方式均与黄老如出一辙。事实上,《系辞》中不仅保留了大量儒家思想,抄录引述了大量孔子的治《易》文句。而且引申发挥了诸多道家与墨家的思想,有关于此者笔者已撰有专文《试论墨家学说的易学因缘》和《试论道家学说的易学情结》可资参考。据此,可以认定,《系辞》当出于黄老之手。

4.《序卦》《杂卦》可能出自秦汉间之田何。《汉书·儒林传》言:“汉兴,田何以齐田徒杜陵,号杜田生,授东武王同子中、洛阳周王孙、丁宽、齐服生,皆著易传数篇。”看来此“易传数篇”可能就是《序卦》和《杂卦》。

二、《周易》的结构与特征

(一)《周易》的结构。

如上所言,《周易》由两部分构成,其一是《周易古经》,其二是《周易大传》。《周易》古经分上经与下经两篇,上篇三十卦,下篇三十四卦,共六十四卦,每一卦六爻,共三百八十四爻。每一个卦由卦画、卦名、卦辞、爻题及爻辞构成。

第一,卦画的构成。每一卦有六爻,六爻即六个符号,即“—”和“――”。六个符号又分两部分,即上卦和下卦,也称内卦和外卦。上卦为外卦,下卦为内卦。上卦和下卦分别由八卦中的两个经卦组成。八卦即指《乾》《坤》《震》《巽》《坎》《离》《艮》《兑》。此八卦的组成符号是:“乾三连,坤三断,离中虚,坎中满,兑上缺,巽下断,震仰盂,艮覆碗。”八卦两两相重构成六十四卦。为了区别八卦与六十四卦,将八卦称之为“经卦”,六十四卦称之为“别卦”。所以,任意两个经卦相重,则得一别卦。分析六十四个别卦之象,就是看六十四之每一卦所组成的两个经卦象征何物,如《乾》卦是天下天上,《坤》卦是地下地上,《泰》卦是天下地上,《否》卦是天下地上,等等。这是因为八卦象征八种自然物象,即“乾为天,坤为地,震为雷,巽为风,艮为山,兑为泽,坎为水,离为火。”

同类推荐
  • 很早很早的老祖宗智慧

    很早很早的老祖宗智慧

    遍看《论语》《道德经》《菜根谭》《资治通鉴》《增广贤文》《弟子规》等古籍,其中不乏关于为人、交友、读书、治家等人生重要问题的精彩智慧点拨,虽远隔千年,但置于当下,随时读来,仍如醍醐灌顶。弱水三千,取其一瓢,本书撷取老祖宗一代代人从亲身体验中总结出的实用智慧,加以深入解读,为当代人提供立身做人的正能量。
  • 加措活佛人生智慧三部曲(套装共3册)

    加措活佛人生智慧三部曲(套装共3册)

    1.《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全书共分九个章节,以人生、情感、信念、生活、爱、快乐、幸福、智慧、情绪为主题,教我们如何对待生命中的困惑与迷茫,增强面对世事无常的内在力量。2.《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2》:有人问佛陀,你今生得到了什么呢?佛陀说:“我今生什么都没得到,我失去的只是我的无知。”没有什么比失去无知更让人安心、欢喜。如果在我们的生命历程中越早失去无知,越来越多的时候失去无知,我们就能享受得到佛陀的加持,改变“一切是常,一切都不会变”的执着,终于懂得“无常,就是无限的可能性”,从此不再盲冲瞎撞,开始勇猛精进,把无常变为奇迹,把充满缺陷的人生转为圆满。也从此,活得欢喜,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3.《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3》:本书是这一系列的完结篇,加措活佛在书中对于学会放下后,人生如何精进等问题给出了暖心开示。全书共分七个章节,以自我、内在、逆境、情绪、相处、快乐、生活为主题,详细讲述了我们在遇到人生种种困顿、挫折、痛苦时,如何有效地实现自我、突破自我,活出生命美好的样子。
  • 孟子学院-孟子的仁政思想

    孟子学院-孟子的仁政思想

    本书以孟子的观点为基本出发点,融会古今,多方位地阐释了孟子学说和现代人的紧密联系,既不乏理论上的严谨性,又有着优美的文笔,是一部可读性极强的好书。
  • 宗镜录略讲(卷一)

    宗镜录略讲(卷一)

    《宗镜录》一百卷,唐末五代永明延寿禅师著,是中国佛教传世的经典名著。延寿禅师为禅宗法眼宗第三代法嗣,他有感于当时禅宗信徒因未明佛法而产生的种种流弊及争论,乃邀集天台、华严、唯识三宗知法比丘,互相问难,并以禅宗心要加以折中,著成此书。书中引用佛经及中印圣贤论著达三百本之多,可谓“和会千圣之微言,洞达百家之秘说”,这在佛学的相关论著中,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宗镜录》撰成千载以来,以其规模宏大,辞美旨深,在广受好评的同时,也被大众读者视为畏途。南怀瑾先生有鉴于此,乃就此书精要部分,深入浅出,详加剖析。本卷内容包括全书中有关禅宗以及唯识论的部分。先生在章析句解的同时,融会各种佛门要义,并结合中西方文化精髓,使当代学人得以借此进入这部博大精深的佛学著作。兹经版权方台湾老古文化事业公司授权,将老古公司二〇一三年九月初版校订出版,以供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二〇一七年七月十四日)
  • 鬼谷子一日一谋

    鬼谷子一日一谋

    产生于战国中期的《鬼谷子》是一部由鬼谷子讲授,后经苏秦、张仪等人补充、修改而成的集纵横家、兵家、道家、阴阳家等思想于一体的政治理论著作。鬼谷子的生平已无确考,最早提到他的《史记》认为鬼谷子是苏秦、张仪的老师,那么鬼谷子与苏秦、张仪同时代而稍前是可以肯定的。本书在对《鬼谷子》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炼出不同的观点,多角度、全方位地对这部奇书进行了较为精确的诠释和解析,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系统而详尽的阐述,使我们能更轻松地领略到《鬼谷子》谋略的精髓,用最简单的方式知晓成功的哲理。事实上,也只有拨开人生的迷雾,才能在成功的道路上走得更快、更远。
热门推荐
  • 云飞正传

    云飞正传

    天才的自闭症少年云飞,腹藏万卷书,意外流落异界,有家国天下,有热血豪情,有阴谋背叛,有侠肝义胆,有兄弟情深,更有美人相伴,看一介少年如何一步步踏上强者巅峰。
  • 皇庭高校的一号公寓

    皇庭高校的一号公寓

    盛夏转来皇庭高校是奔着它那放养式的教学而来的,她只想过着低调的校园生活,每天吃饱没事看看动漫,或趴在桌子睡睡觉,她只是胸无大志的懒癌晚期女子一枚,但是…从她住进一号公寓那天开始,注定不平凡……
  • 灵气时代的基因专家

    灵气时代的基因专家

    星际时代的基因专家林怀带着刚装载进大脑的辅助芯片重生了!灵气复苏,武道,异能,血气....数条崭新的超凡道路一股脑出现在眼前。既然这样,那你们努力修炼吧。我喝我的基因药剂就好了!
  • 废渣妃子痞子王

    废渣妃子痞子王

    凤逆天下,正义与邪,谁又分得清?是羽化成仙,还是堕落成魔,全在一念之间。洪荒之力终究难以控制.......
  • 诛天之颠

    诛天之颠

    季南,自海边走来,获至宝,改天命。开玄门,辟灵海,塑神宫,凝道紋,握命符,筑神桥,踏彼岸,顺五行,掌阴阳,演万物,灭岁月,参造化,成大道。登临诛天之颠,斩前身,化来世,成就无上极境。
  • 盛世宠婚:温柔娇妻,爆宠99次

    盛世宠婚:温柔娇妻,爆宠99次

    这个世界上每天都会有穿着洁白嫁衣的女孩成为某个人的妻子,她们或美丽动人,或天真可爱,或纯洁如雪,或成熟抚媚。孟燕飞觉得自己很幸运,因为他娶到了一个时间最美好温柔的女子,从此之后,他只想宠她,狠狠地宠她!
  • 大时代1977

    大时代1977

    1977年冬,林晓光立下三个小目标,第一,今年高考考上北大或者清华,第二,未来出国留学做一名博士,第三,十年之内先赚他一个亿。
  • 在世界尽头呼喊爱的怪兽

    在世界尽头呼喊爱的怪兽

    每天一个无聊的,荒诞的,情节老套的短篇故事。嗯,真的很老套,不信你看。
  • 对我而言

    对我而言

    爱一个人便忍不住迷上那首白发吟:亲爱,我年已渐老白发如霜银光耀唯你永是我爱人永远美丽又温柔。。。
  • 藏在回忆里的人

    藏在回忆里的人

    如果暗恋是一首诗,她想正是他赋予了这首诗最美的旋律。她常常在想,如果不是那个阳光明媚的下午,她永远都只会单纯的像个孩子,笑着、闹着。不会有那么多错过,不会有那么多午夜梦回。而当她披上了嫁衣,才发现一切原来都还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