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144000000001

第1章 防病健体,需要食疗(1)

我国的饮食文化历史

据文献记载,饮食文化出现于夏、商、周三代,迄今已有2800多年,是中华大地孕育的传统文化之一。

在中国,民间发明了许多食品,但无法确切知道发明人的名字。这些食物有饴糖、豆豉、酱油、酒曲、豆腐、粉丝、皮蛋等。中国的伊府面是世界最早的速煮面,中国的粽子是世界最早的软罐头。

夏禹时懂得如何种水稻,造酒的杜康是夏朝的第五代国君,夏朝有虞氏为庖正,专司烹饪,是一名不折不扣的厨师。

饮食文化真正起源于商朝的伊尹。在商朝,已出现了五谷、五畜,烧烤和酿酒,并使用青铜器作氽、炸、煎、炒等烹饪行为。商朝人喜欢饮酒,那时制作的盛酒器具非常精美。商纣王造酒池肉林,重视物质享受,这说明当时的饮食水平已达到相当的高度。

到了周朝,饮食文化更为璀璨夺目。《诗经》、《周礼》、《礼记》中对饮食的记载,已较为可靠和翔实,在那个时候,饮食文化已具有很高的规模。春秋战国时期,我国饮食文化的基础已经确立,其内容相当丰富。

周朝的“八珍”是帝王美食的典范之作。所谓八珍是:淳熬、淳母、炮豚、炮群、捣珍、渍、熬、肝膋。

《礼记·内则》对八珍的原料、调制、烹制工艺和炊器等进行了具体的记载。其中淳熬、淳母颇似今天的“盖浇饭”。淳熬即“煎醢加于陆稻上,沃之以膏”,淳母即“煎醢加于黍食之上,沃之以膏”,就是用炸肉酱加油脂,浇在煮熟的饭上。不同的是淳熬,它是浇在陆稻米上,而淳母是浇在黍米上。

八珍中的炮豚是烧、烤、炖小乳猪。炮群是烧、烤、炖小羊。捣珍是捣肉松、脍肉扒一类。渍大概是酒、酱、醋渍之品,熬则是烹五香牛、羊、猪、鸡、鸭等肉类,或熬鱼汤。肝膋是以油烹制的动物肝脏。八珍是古代珍品美味,时至今日,人们还往往将一些美味统称为“八珍”。

在《周礼》一书中,对用于制作珍馐的120种原料、100种酱制品进行了记述。其中主要食物种类有如下一些:

六谷:稌、黍、稷、粱、麦、菰;

六兽:麋、鹿、熊、麇、野猪、兔;

六禽:雁、鹌鹑、鹃、野鸡、斑鸠、鹁鸽;

六清(饮料):水、浆、醴、醇、医、酏。

一些水产品:鱼、龟、鳖、蜃、蚌等。

据《周礼》记载,周朝宫廷中掌管厨师的官职,有食医、膳夫、庖人、酒人、浆人、醢人、醯人、盐人等。

所谓“食医”,与今日的营养师大致相当,负责掌管王家保健。《周礼》中讲:“食医,掌和王六食、六饮、六膳、百羞、百酱、八珍之齐。凡食齐眠春时,羹齐眠夏时,酱齐眠秋时,饮齐眠冬时。凡和,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调以滑甘。凡会膳食之宜,牛宜徐,羊宜黍、豕宜稷,犬宜粱,雁宜麦,鱼宜菰。凡君子之食恒放焉。”

《周礼》中记载了“凌人掌冰”的规定。凌人要在12月大寒前后,采集天然冰块,贮存在地下冰室中,以备一年之需,用来对食品进行冷冻。

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提出“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观点。士大夫和文人骚客热烈响应,将饮食文化推向高潮。孔子还主张:“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沽酒市脯不食。”

夏商周三代以后,饮食文化继续稳步发展。北魏的农学家贾思勰写成了《齐民要术》一书。这本书对当时农牧业、养殖业、食品加工业方面的技术和成就进行了全面记述。

其中记载的饮食内容非常丰富,仅所记谷物就有10余类200余种之多。书中还记载了瓜果类40类近200种,并收入野生动物100多种。书中记载的面点有50种以上,包括胡饼、起面饼、汤饼、蒸饼、烧饼、髓饼、馒头、馄饨等。

书中还记载了民间节气所流传的特色食品,如夏至、端午吃角黍(粽子),寒食节吃大麦粥、干粥、醴饼、环饼,重阳节吃饵(糕)等。

到了隋唐时期,由于我国进入太平盛世,饮食文化更加得到大的发展。食物品种多,烹饪技术高,山珍海味、奇肴异馔已勿庸细言。饮食已不仅是满足食欲的需要,而是与养生保健、治疗疾病紧密结合,把食疗、营养、文化联系在一起。

以陆羽的《茶经》为代表,说明唐朝的茶道已经大兴于世。以孟诜的《食物本草》为代表,说明食治、食疗开始兴起。由于唐代佛教的盛兴,素食的烹饪技术更加发达。

宋元时期,我国饮食得到很大的发展。这时候,人们的主食已由五谷杂粮向稻、麦两种转变,杂粮已成为辅助性的食品。元代的饮膳太医忽思慧所著的《饮膳正要》,对元代宫廷饮食进行了忠实、完善的记录,是一部著名的营养学专著。

该书记录了元世祖忽必烈进驻北京后,在汉族饮食结构中加入了蒙古族饮食习惯的饮乳、肉食,促进了兄弟民族文化的融合。那时兴起的乳制品就有醍醐、酪、酥、干酪、湿酪、脱脂干酪、马奶酒、奶茶、腐乳、乳饼、乳皮等,以及各种乳制茶肴、点心、面食等。兴起的其他食品中,最有名的当属元世祖特别爱吃的涮羊肉。

明清时期,中国饮食文化达到全盛,我国的饮食水平已在世界上占领先地位。

在明代,豆腐和豆制品得到广泛食用。清代的饮食规模和水平,在《红楼梦》一书中有详细的描写。清代除了正餐、副食外,还有各种小吃和应时食品,使人们要感叹食品之无穷、脾胃受纳之有限。光是清代曹庭栋所著的《姥姥恒言》一书中的“粥谱说”,就依据上、中、下三品,对100种粥的选料和制作方法及服食宜忌进行了评述。

进入近代,西方饮食传入我国,传统饮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在烹调实践中,中国人大胆改良,不仅将传统的饮食文化予以保留,并使烹饪技术更加科学。由于洋为中用,中西合璧,人们开始采取中菜西做或西菜中做的原则,丰富了中国菜的做法。

中国四大菜系中的鲁菜系孕育于黄河流域,粤菜系发源于珠江流域,长江上游有川菜系,下游有苏菜系(包括扬、苏、锡、沪)。四大菜系之外,尚有湘、浙、徽、闽四菜系,合为八大菜系。

仅海派菜就有广帮、京帮、扬帮、本帮、苏帮、锡帮、宁帮、杭帮、津帮、豫帮、潮帮、闽帮、徽帮、湘帮、清真菜、素菜、西菜等18种,还不算近年来引入中国的朝鲜烧烤、沙嗲(印尼)风味以及生猛海鲜等。

北京的“谭家菜”是一种官府菜,其创制者谭篆青是海南人,曾在北京做官,聘请许多名厨,成功地将南方菜和北方菜融为一体。谭家菜作为官场内宴会的名肴,在全国范围享有盛誉。

食物的烹饪

烹饪就是把食物加热,厨师和家庭主妇做菜时都注意掌握火候。所谓大火、中火、小火、文火、武火,都是根据火的温度来说的。

中国菜有多种烹制方法,常用的也有50多种,有人将其归纳为8大类:

炒、爆、熘;

炸、烹;

煎、溻、贴、瓤;

烧、焖、煨、烛、焗、扒、烩;

烤、盐焗、薰、泥烤;

氽、熬、炖、煮、蒸;

拔丝、糖水、蜜汁;

涮锅、什锦锅、生片锅、沙锅。

以上的区分是根据操作方法和传热方法的不同而进行的。

从广义上来说,“烹”还包括不用火的方法,例如用冷冻之法制作冰淇淋、杏仁豆腐、肉皮冻等,用发酵之法制作四川泡菜、腐乳等,用腌渍之法制作皮蛋、咸蛋、糟蛋、酱菜、榨菜等,用高压之法制作罐头食品、爆米花等,以及还有微波炉烹制之法。

中国饮食文化受中医药的影响,并与之相得益彰。“烹”是用火,“调”是调和。中药的熬制和调剂也是如此。中国菜烹调技术的始祖是伊尹,他在烹调的实践中掌握了药性,所以他也是汤药的始祖。

值得一提的是,外国人也讲究食物的调和和搭配,但他们更多的是在食物的盘子里进行调和。他们将作料与辅料加入到生菜和煮熟的菜中,然后食入各种食物调和成的大餐。

中国人的烹调则是在锅里完成。中国人在锅内将油加热至冒烟的程度,再加入葱、姜、蒜等“炝锅”。在中国菜中,用武火炒、爆、熘的菜品所占比例相当大。一盘炒菜往往调和了几十种原料和主副料,其配料和操作都有着一定的复杂性,其质量则是品评厨师的依据。

油炸之法是仅次于炒、爆、熘的烹饪方法,由于油的沸点很高,所以食物被炸后可迅速变熟,出现脆、嫩、鲜等美味。油炸有多种种类,可分为脆炸、香炸、软炸、胖炸、各种成形炸和熟料炸等。

同样是炸,因为使用不同的方法,炸出的食物也具有不同的风味。

例如无锡的脆鳝,原料选用双背鳝丝中的鳝背而不用鳝肚,因为鳝肚不易炸至脱水。油炸分为两步,先将鳝背在开水中泡热后在温油中脱水,再提高油温拨散炸至无响声,待变硬性(90%的水分炸掉)后捞出,冷后变脆酥。另用酱油、黄酒、白糖、葱、姜、白汤熬制好的卤汁与炸好的鳝一起翻动,使卤汁粘上黄鳝,淋放麻油,装盆,并洒上胡椒粉。

日本有一种食品叫天妇罗,其实是胖炸的成果,因此又叫挂糊炸。制作此品时,将食物在调制好的糊中四面拖满,炸时外表形成一道糊壳并起胖大,外脆里嫩,形态美观。胖炸要用有发力的糊浆,如鸡蛋和酵面等。

美国的油炸食品,较著名的有炸鸡和虾仁吐司等。中国的炸品更为丰富,如炸猪排、虾球、茄盒、软炸里脊、脆皮鸭、炸苔条等都是炸品中的美食,其烹调方法更为多样化。

以上谈到的是用油为加热体,下面谈一下用水为加热体。凡是用汆、煮、闷、烧、蒸、煨、烩、炖、熬、水煎等烹调方法都要用到水。

水有一个好处,就是沸点只有100℃,能始终保持此温度,适用于较长时间的加热。配料的味道很容易渗入主料中,使食物的色、香、味大大增加。有时为了去掉食物的腥膻等不良气味,可将食物放在开水中进行短时间的汆煮,去掉水后再烹饪,这叫做“焯水”。

有些菜肴,为了突出主料,可将汤汁蒸发浓缩,以增加主料的味道,这被人们称为“收汤”。

用水煮、汆食物,同样要注意对火候的讲究。家常炖菜,如炖排骨、鸡等,先用大火烧开,再用小火慢炖。鱼要煮成浓汤,并用旺火猛滚。

汆鱼丸、肉丸,为使之不散,最好用80℃左右的水,并使这个温度得到保持,待挤完最后一个丸子后,再烧开短时就熟了。煮白切肉、牛肉、猪肚等不易煮烂的食物,时间则要长些。

清煮菜汤时不能用太高的水温,时间不宜过长,否则蔬菜会煮黄、煮烂。食物的焖烧,是先将主料用油炸、煎、煸炒后,加汤和调料用小火焖烂,如烧茄子等,焖烧过程中不能开锅盖,也不宜使汤汁过多,最后勾芡收汤后起锅。

蒸是用水蒸气来加热食物的,可是蒸菜不易入味,多数情况下要事先用调料将主料拌和或腌渍片刻再蒸,如米粉肉、清蒸鱼等。

烹饪学其实是调和之学,无调和即无烹饪。试想一下,一块肉或一块豆腐,如果不加调料将会让人觉得可厌,难以下咽。若将一块肉或一块豆腐烹制成五香肉或麻婆豆腐,则是人人想吃的美味佳肴。

调和的食物能使原料的本味加上热后的熟味,再加上配料和辅料的味。这多种味道融和在一起,使各种食物成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形成奇妙的复合物,从而引起食欲。

能够流传下来的调和食品,都是“善调众口”的搭配。这样的食物有芹菜炒豆腐干、西红柿炒鸡蛋、土豆烧牛肉、萝卜烧羊肉、榨菜炒肉丝、仔鸡炒蘑菇、栗子红烧鸡、虾仁炒鸡蛋等。至于大范围的搭配食物,如罗宋汤、全家福、素什锦等,其组成更有无穷的妙处,配料缺一不可。

中国美食有色、香、味、形、质、声、器等八要素。味占到第一位。宋太宗曾在朝廷上问大臣,哪一种口味最好吃。四川籍大臣苏易简说:“物无定物,适口者珍。”

其实,味美还有一个饮食习惯问题。所谓“南甜北咸东辣西酸”,就反映了各地风味的不同。北宋时的王安石,曾以“羊大为美”作为题目,叫学生们作答。在美食中,羊肉是一个典型例子。

另一个“鱼羊为鲜”也值得注意。南方人以鱼为美,北方人以羊为美,鱼和羊合起来便是一个“鲜”字。过去北京广和居善于以羊汤氽鱼片,还有用鲫鱼汤涮羊肉的。鱼和羊这两种美食合在一处,菜肴怎会不鲜!

北京的谭家菜,其特色是以甜提鲜,以咸提香,菜肴口味适中,不管是南方人还是北方人都爱吃。杭州的西湖醋鱼,其烹调方法与众不同,不用油煎,而是将鱼在水中氽熟后,再在鱼身上浇卤汁。此菜对于不吃油腻的人来说,是一道可以放心食用的美食。

北方的涮羊肉传到广东,广东人对热性的羊肉没有兴趣,却用涮锅涮起鸡、鱼、蛋、肉和海鲜来。后来,这种烹饪方式又和朝鲜的烧烤相结合,广东人用的加热器可以当涮锅,又可当烤锅。

中国的烹饪技术还能将一种食品原料制成各色各样的菜肴,讲究一个“全”字。比如百鸡宴、饺子宴、豆腐宴、全羊席、全鸭席、全鱼席等。

饺子宴上,各种饺子都有,给人强大的视觉、味觉刺激,水饺、蒸饺、炸饺,有咸的、甜的、辣的、荤的、素的……都统一在这“饺子”的形色上。即使每样饺子只尝一只,也过足了吃饺子的瘾。

全聚德的全鸭席,将烤鸭、鸭胗、鸭肝、鸭舌、鸭蹼、鸭心,都烹制成独具特色的菜肴,极大地满足了广大食客的食欲。

广东人非常讲究喝汤,一般的汤都要煨、炖,熬制一、二个小时,有时竟要花费半天、一天的时间熬一道汤。

古代帝王对膳食是非常讲究的。《礼记·内则》记载,供帝王享用的“浑羊”,其烹调方法竟要用几十道工序,三天三夜不绝火,将羔羊烹制成味道醇厚、烂熟而细腻的美味。

宋太宗年间的《太平广记》所引《卢氏杂说》“御厨”条中,对“浑羊殁忽”的宫廷菜制法有着详细的记载。此菜是将子鹅若干只去毛和内脏,用肉和糯米饭调和五味,塞进子鹅体内,再杀一只羊,将子鹅置于羊体内,缝合后用火炙之,待羊肉烤熟,便将子鹅取出,单食鹅,其味香美异常。

在中国烹饪史中,古老的食法是,每一种动物肉都要配一种蔬菜。如牛配嫩豆苗、羊配苦菜、猪配薇菜。到了冬天,可在肉中加入温性的姜。到了夏季,可在肉中加入凉性的葵。孔子说过:“不撒姜食,不多食。”意思是,作为调味品的姜,虽然吃得不多,但是经常要吃的。

病从口入

日本是全世界的长寿国家之一,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日本国民的生活质量很高,其传统饮食结构是以低热量、低油脂、高蛋白、高纤维素为特点的,所以多数日本人总是显得很健康。

可是,日本的一些营养专家最近沮丧地宣布:日本人的长寿历史正在结束!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原来,由于日本生活节奏加快,青年人的饮食习惯逐渐向欧美靠拢,对方便食品及快餐过分依赖,应当补充的营养却离他们越来越远。

比如说吃苹果,日本青年不吃整个苹果,而是去喝方便好喝的苹果汁,这样摄取到的食物纤维只有苹果中含量的1/20。

以前,骨质疏松症多在50岁左右的女性中出现,可现在,不同年龄的男性也有很多人罹患此病。据估计,美国的骨质疏松症患者共有2400万,每年有130万人骨折,最常见的是脊柱骨折患者,占到骨折人数的40%左右。在欧洲,1990年髋骨骨折患者约为471万人,到2015年将会增至650万人。

随着骨质疏松患者的急剧增加,有人发现,此现象与人们不合理的饮食习惯有很大关系。

现在肥胖病患者也大量出现,虽然此现象多因缺乏运动引起,却也和不良饮食习惯脱不了干系。

不合理的饮食还能引发癌症。大量事实证明,食物既是抗癌明星,又含有致癌的元素。现在人们已经认识到,食物中含有的脂肪、蛋白质、维生素、食物纤维以及多种矿物质都与人类肿瘤的引发有一定关系。

同类推荐
  • 小偏方治百病

    小偏方治百病

    偏方,指医疗价值极高,对某些病证具有独特疗效的方剂。它虽取自民间,却是历代相传,经久不衰的中华医学瑰宝。它操作方便、价格低廉、疗效显著。你相信吗?一根大葱就能治疗鼻渊,一块生姜就能防治感冒,一杯白开水就能止住打嗝,刚摘下的绿叶就能使痫证患者马上苏醒……可见,偏方虽“小”却有着不可估量的功效,许多偏方甚至不花分文就能治好疑难杂症。本书收录偏方几百条,可治疗不同病证近百种。每种病证,均有数条偏方,无论你有无医学知识,一看就懂,一用就灵,人人读后都可成为“家庭养生保健师”。
  • 维生素矿物质实用大全(新世纪新生活百科全书)

    维生素矿物质实用大全(新世纪新生活百科全书)

    现代人生活忙碌,作息不正常,外强中干的人很多,身体状况和前人相比实在差太多了。而且丰衣足食,营养过剩,罹患成人文明病的人有增多趋势。所谓民以食为天,饮食应该是一切健康的根源,大家也多知道哪些食物含有什么样的营养素,但也只是知道“菠菜、动物性肝脏很有营养,应该多吃”而已,要讲到“营养”,可以洋洋洒洒写一大篇,不过最主要的就是维生素和矿物质。虽然必需量只是微量而已,但却拥有许多有益健康的功能,近年来医学研究更发现它们具有防癌、预防成人文明病的功效,因此备受瞩目。本书介绍了富含这些营养素的食物与维生素剂。若这本书能让你摆脫不健康的生活,那就是我们编辑此书的最大心愿。
  • 古今名中医治疗与养生绝技趣谈

    古今名中医治疗与养生绝技趣谈

    本书精选古今全国各地名中医及民间医生宝贵的医疗绝技、中药验方、养生长寿经验等。
  • 中老年养生诗话

    中老年养生诗话

    本书是2008年度北京市科委资助科普项目。本书由在北京老年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中的牵头单位北京老年医院和具有丰富老干部保健工作经验的国防大学医院共同完成,参与本书写作的所有作者均为从事老年医疗和老年保健工作的临床医生。作者在喜好研究中国古代诗词歌赋的同时,首创在科学散文的创作中,使用“科学小品”与“诗话评品”相结合的科普写作新模式,使传统的中国诗话实现与“科学小品”的水乳交融。
  • 奇效冬病夏治

    奇效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是祖国传统医学中的一种历史悠久而颇具特色的自然疗法。冬病夏治以中药穴位敷贴为主要手段,配合针刺、艾灸、拔罐、热熨、洗浴、刮痧、穴位注射、埋线和中药内服等各种方法,灵活多样,具有疗效确切、操作方便、无创无痛、经济实用、简单易学、便于推广等特点。编者在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系统地介绍了冬病夏治的机制、特点、主要操作手段、适用范围与注意事项等内容,并以病为纲,因病选方,整理出36种疾病的冬病夏治方法,涉及内、外、妇、儿、五官等临床各科。
热门推荐
  • 故人陵

    故人陵

    隐世唐门,江湖再掀风波,不顾儿女情长,不畏遍体鳞伤,此生过后,我定游于江湖,不问世事,公子再好,也不属于我,江湖就算再深,一旦涉足便可深陷,我也要为自己寻一条江湖路
  • 异世妖神战

    异世妖神战

    青铜,白银,黄金,白金,黑金,钻石,传说,妖灵师与武者们,妖兽大战正在眼前。
  • 弑神氏

    弑神氏

    魔神十三殿,茫茫金沙湾。是正义使者翻山越岭终获世人认可,还是乌云密布,黑暗再次笼罩大陆。远处,秦家庄,秦风背上行囊,正走在一个寻找希望的路上······
  • 江湖戏之鸳鸯录

    江湖戏之鸳鸯录

    南楚三十九年。古灵精怪身世神秘的少女穆小九巧遇被强盗打劫的文弱书生宋吟,并出手相救。宋吟为报恩,将自己的心爱之物“梦泽笔”送予穆小九,不料反被穆小九纠缠。穆小九告诉宋吟,自己和宋吟一样也是出来游历的,一人太无聊想拉着他作伴,且承诺不会在中途为宋吟带来麻烦。宋吟自幼受家族教化,认为男女授受不亲拒绝和穆小九同行。穆小九放走了宋吟,却偷偷换了行头,尾随在宋吟身后。郝家村宋吟被有一面之缘的乞讨小童偷去了身上的盘缠,穆小九再次为宋吟解了围。宋吟无奈,最终答应愿带上穆小九一路前行,前提是,穆小九必须时刻着男装!一路上,宋吟和穆小九遇到了有断袖之好的公子叔谨、温婉动人的富家千金苑馨、神秘莫测的显贵阴氏…
  • 腹黑皇后:皇上要从良

    腹黑皇后:皇上要从良

    菁华楼,君无邪:“臭丫头,你过来。”叶清尘坐在躺椅上,晃着两只白嫩的小脚丫,涂着丹蔻的樱唇轻启,不屑道:“不过。”君无邪眼睛薇眯,修长健硕的身上散发出危险而又迷人的气息,“很好,叶清尘,你成功挑起了本王的兴致。”“啊!你想干什么,君无邪,快放我下来……”君无邪仿佛没有听见般,无视在场围视过来的目光,冷声道:“再叫,我不介意就地跟本王的王妃来一场活春宫。”
  • 神豪大吃货

    神豪大吃货

    阿宾收到了美食神豪系统,只要吃美食就有钱!作为吃货的他准备大展拳脚时,看着所谓‘美食’陷入了沉思----榴莲、虫蛹、黑蜘蛛、臭豆腐、鲱鱼罐头----系统好像对美食有点误解啊!
  • 末世之无尽重生

    末世之无尽重生

    【双强1V1,日久生情】高冷对对碰,总有一个是闷骚。 无尽的血月,无尽的重生,梁浅已经分不清哪里才是现实世界,或者两个都是?本以为重活一世可以一帆风顺到大结局,结果又挂了。再次醒来,前两世的记忆如梦一场,梁浅刚松一口气,准备好好感受美好安宁的生活……哼哼,怎么可能呢?这不又回末世了嘛梁浅:谁能告诉我,他俩算不算同一个人…… 某人:谁能告诉我,她到底是不是正常人…… 某醉:嘻嘻~自己猜呀! 一个灵魂,两个以血月为媒介不完全一样的“平行”世界。 *避雷:1.本文非全文恋爱,女主末世见证人,男主出镜率约占全文三分之二,情感会慢慢发展,作者菌只相信日久生情,但男女主互动绝对带感。2.前150章基本没有正式的男女主互动,男主出镜率极低,女主谁也不爱,佛系求生。3.作者菌严重情感洁癖,文中男女主恋爱史皆为零,连心动暗恋都没有过。4.女主不完美,人狠话不多,男主成熟稳重系,话也少。5.本文开头老套平淡,从女主回到末世前开始。6.作者菌只虐身不虐心,女主会在男主面前凭空消失。7.作者菌修文怪,码字慢,更新少,就是一个短小菌(超大声)! 欢迎各位仙女佛系看文,友好互动交流,啾~
  • 源世之路

    源世之路

    男孩身背救家人的使命还要继续修炼前行,直至巅峰
  • 案记实录

    案记实录

    本书是一本典型的社会系推理小说,吴昂是春江市最大的房地产开发商,由于在本市的房地产开发领域,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就,因而使得同行纪林的嫉妒。纪林采取欲擒故纵的手法,先拉拢吴昂,取得吴昂的信赖,继而使用狠毒的手段,杀死吴昂。在侦破此案中,干警梁平卧底吴昂的公司,了解内情,掌握了纪林的动态,在极短的时间内破了这宗错综迷离的疑案。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