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053500000026

第26章 生存、发展、创新(3)

这遗憾之中首先是市场定位不准确,没有将观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既然已经有了电影和电视,而且已经是人们话题了,观众脑子里已经有了“张大民”了,为何一定还要去看评剧“张大民”?再有就是张大民这个人物在当今这个时代已经很难得到观众的认同,因为在当今社会,人们需要的是励志精神,以及积极进取、昂扬向上的新时代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而不是隐忍退让、不思进取、知足常乐的生活态度和价值选择。如此,失去观众的追捧和爱戴,也是必然的结果。实践早已证明,跟风创作出的作品是不会成为精品的,更不会赢得观众。

回想20世纪五六十年代,无论是评剧的《刘巧儿》,还是《花为媒》,均是在舞台上演出极其火爆,然后才吸引了电影厂家来拍电影的。包括后来的评剧《向阳商店》,虽没有拍电影,但是全国戏曲行业改编移植该剧的不下几十家。如此说明了评剧必须要有自己的品牌;要有过得硬、叫得响的产品。无论何种艺术,只要是跟风创作,无论你下多大的力气,都不会有太好的结果。也就是说,艺术创作都是有自身规律的,万万不可违背。

当然《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还是一部接地气的作品,它表现了社会上的小人物的“幸福生活”,表现了平民百姓的喜怒哀乐。在这点上来说,它还是植根于评剧土壤之中的。

七、竞相绽放的“七朵梅花”

中国戏剧梅花奖是我国戏剧表演艺术的最高奖,创始于1983年,每年一评,由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办。

当时,在经历了十年浩劫的中国戏剧舞台萧条沉寂,演员青黄不接。为了使戏剧表演艺术重新焕发青春,中国戏剧家协会《戏剧报》以“梅花香自苦寒来”为寓意,设立了我国第一个以表彰和奖励优秀戏剧表演人才、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戏剧事业为宗旨的戏剧大奖——梅花奖。首届评选中评剧演员谷文月获此殊荣,在以后中国戏剧梅花奖评选中,中国评剧院先后又有六位演员榜上有名,被人们赞誉为竞相绽放的“七朵梅花”。

1.小常宝——谷文月

1965年,谷文月从北京市戏曲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中国评剧院,在恩师新凤霞的亲传指导下,刻苦学习“新派”的艺术精髓,就在励精图治准备排出正经戏,演个正经角色时,“文革”运动便开始了。

在“文革”十年中,谷文月只留下一个角色,那就是移植的样板戏评剧《智取威虎山》中的小常宝。恩师新凤霞身残志坚,不仅在轮椅上教弟子学艺,还坚持每天写作,完成了一个从着名评剧演员向作家的转型。在恩师精神的鼓舞之下,原本上进好强的谷文月更加坚持苦练基本功。特别是对于“新派”的吐字发音、疙瘩腔在演唱中的运用上,她得到了恩师的真传,终于在《杨三姐告状》得以展示。

在以后的几年里,一个个鲜活的艺术形象不断产生。《花为媒》中的张五可、《祥林嫂》中的祥林嫂,以及牡丹仙子、水冰心、玉秀、月梅、珠玛等生动感人的人物形象,在评剧舞台上闪闪发光,不仅赢得了观众的掌声,还赢得了中国戏曲的最高荣誉——梅花奖。

2.“评剧皇后”——刘萍

早在少年时代,刘萍就迷上了评剧,她是被评剧艺术片《秦香莲》所打动,而迷上评剧的。这部影片她看了又看,前后不下十遍,尽管那时小刘萍还不知道什么叫白派,但在她年轻的心里却深深仰慕那位演秦香莲的演员,她就是——小白玉霜。

20世纪50年代末,刘萍由高中考入中国评剧院学员班。她扮相清秀,嗓音甜美、宽厚、明亮,据此,教师们侧重教她白派剧目和演唱方法,这正遂了她的夙愿。由于她天资聪慧,加上刻苦,很快登台演出了《杜十娘》《李香莲卖画》和《闯宫》等戏。

“文革”后,正当人们在为白派绝响舞台而顿足痛惜之时,中国评剧院毅然推出了小白玉霜的代表作——《秦香莲》,一炮打响,连演两百余场,场场爆满,轰动北京城,观众称赞:“小白玉霜——风韵犹存”、“白派有了第三代传人”!这位被观众如此盛赞的新秀,正是小白玉霜的学生——刘萍。此后,她又恢复演出了《杜十娘》《朱痕记》《闹严府》《珍珠衫》等白派传统名剧,又在新创剧目《第二次握手》中扮演了丁洁琼,还参与了《米酒歌》《成兆才》《评剧皇后》《花街》《姐妹皇后》等戏的演出。她在《米酒歌》里创造的罗三姐形象,也为她赢得了荣誉。

二愣妈是刘萍在大型评剧轻喜剧《二愣妈》中新创作的一个鲜活可爱的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形象。刘萍饰演的二愣妈,得到了观众热情的赞扬。戏曲行家们也对刘萍敢于突破自己,打破行当的局限去创作生活中的人物的成功探索,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这时的刘萍已是功力深厚、技艺如炉火纯青的能给观众带来绝美的艺术享受的演员了。

退休后,刘萍在《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中饰大民妈,在《乐家老铺》中饰演陈玉珊均得到了观众和专家们的好评。

刘萍1982年演出的《米酒歌》获北京市新创作剧目优秀表演奖;1983年演出的《评剧皇后》获北京市新创作剧目优秀表演奖;1985年获第二届戏剧演员梅花奖;还获得过第五届中国艺术节优秀表演奖、上海白玉兰奖等。

3.魏荣元的“粉丝”——李惟铨

在李惟铨1965年考入中国评剧院学员班前,就早已经是魏荣元先生的“粉丝”了。他早在十几岁时就守在收音机旁,聆听魏荣元先生的唱段,并将剧目中的场次一一记录下来。

在中国评剧院李惟铨师从马泰、魏荣元,工花脸、老生,并得到老一辈艺术家花月仙、李忆兰、张德福等人的教诲与提携。在长期的舞台实践中,他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所主演的《野马》(饰演陈培新)、《高山下的花环》(饰演赵蒙生)、《黑头与四大名蛋》(饰演黑永春)等剧目,成为剧院在改革开放新时期达到艺术新高峰的有代表性的剧目,被有关领导及老一辈艺术家誉为“现代的魏荣元”(马少波先生语),“中国最好的评剧男演员”,成为自魏荣元、马泰之后评剧男声越调的代表人物。

1991年,《黑头与四大名蛋》参加北京市1989年至1991年度新剧目评奖演出,获北京市文化局、文联颁发“优秀表演奖”。1992年,经中国戏剧家协会第九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评委会评定,被授予中国戏剧梅花奖。

4.为评剧而生的宋丽

有人说,宋丽是为评剧而生,她具有特有的天赋,有众名师的真传与熏陶。她的表演可塑性极强,上至雍容华贵的国母,下至黑土地村民,她可演正气凛然的英雄人物,又可演泼辣、粗蛮、狭隘的市民,30年来她演绎了风格不同、性格各异的人物形象,更重要的是30年来孜孜不倦对评剧艺术的追求,对众师长艺术的继承、开拓、创新,形成了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

宋丽又名宋雨芳,生于1960年,14岁入沈阳评剧院少艺班,得到韩少云、花淑兰、筱俊亭等艺术家的真传,后进入沈阳评剧院担当主演,现为中国评剧院国家一级演员。宋丽的扮相端庄秀美,气质优雅,台风端庄大气。嗓音宽厚甜润,演唱以情带声,以声传情,情真意切,刚柔相济,韵味甘畅,委婉动人,人物塑造声情并茂,神情兼备,个性鲜明。

宋丽在沈阳评剧院期间演出过《小女婿》《红楼梦》《杨三姐告状》《山里人家》《秧歌情》等剧。1989年全国广播大赛获十佳演员称号;1990年她主演的《山里人家》在文化部主办的全国现代戏汇演中获个人优秀表演奖第一名;1992年获得第二届文化表演奖和第九届戏剧梅花奖;1994年主演的《秧歌情》获得第五届文化表演奖。

宋丽加入中国评剧院后先后主演了《秦香莲》《玉堂春》《山花》《祥子与虎妞》《红岩诗魂》等剧,其表演更具戏剧张力和舞台魅力。因成功塑造了“虎妞”而获得唐山首届中国评剧艺术节优秀表演奖、文化部授予的“优秀专家”称号。

5.刘慧欣:少年学艺,终修正果

评剧《秦香莲》是中国评剧院的经典保留剧目之一,也是白派的代表剧目之一。该剧在中国评剧院成立以后,由多位艺术大师集评剧各个时期、流派不同版本的精华,重新创作加工而成。在戏中扮演秦香莲是中国评剧院刘慧欣。

刘慧欣在饰演秦香莲这个角色时谈道,几年前自己刚接触秦香莲这个角色时有点不适应,“这个戏是白派名剧,而我是李派(李忆兰)传人,唱腔演唱处理上会有所不同。”为了练习白派唱法,刘慧欣私下里下了不少功夫。“前面的部分我需要收着点声音,但到后面秦香莲申诉的部分,我正好也能发挥我自己高亢的唱腔特点,很合适。”

刘慧欣1975年考入河北省行唐县河北梆子剧团,后因剧团改制改学评剧;1986年拜中国评剧院着名表演艺术家李忆兰为师;1991年参加河北省青年演员比赛获一等奖“优秀青年演员奖”;1994年调入中国评剧院工作。

在多年的艺术实践中,刘慧欣出演了《金沙江畔》《张羽煮海》《卷席筒》《山花》《李三娘》《祥林嫂》《马本仓当“官”记》《拜月记》等剧目中的一系列角色。

2003年,刘慧欣获中国戏剧梅花奖。

6.不断进取的马慧民

马慧民从小就喜爱戏曲艺术,原来他家里有一台收音机,在“文革”期间只播放样板戏。马慧民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吃饭中,耳朵总会用心听着样板戏中的唱词。久而久之,样板戏中的唱段,基本上都会唱了。1972年,黑龙江省评剧院招生,马慧民以一段《誓把反动派一扫光》征服了考官,成为黑龙江省评剧院中的一员。

1994年,马慧民凭借优异成绩调入中国评剧院,在艺术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先后在《花为媒》《甜嫂》《血溅乌纱》《三看御妹》等剧目扮演角色。特别是在《血溅乌纱》中马慧民饰演主人公严天民,在排练中他与导演反复研究严天民的外部造型、表演动作,以及台步、身段、唱腔等方面,如何更加准确地符合评剧的艺术特点和风格。该剧演出时,马慧民饰演的人物已经烂熟于胸,挥洒自如。观众称赞他饰演的严天民大义凛然、光彩照人。

马慧民主工小生,亦能老生,曾以《刘伶醉酒》《大山里》等剧目多次获得大奖。先后师承杨振邦、刘小楼、马泰先生,并到中国评剧院和中国戏曲学院进修。1992年,马慧民在评剧《大山里》扮演二忧,并荣获第十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7.能文能武的多面手——韩剑光

韩剑光,评剧、京剧文武老生。能文能武,唱念做打乃至舞蹈、武术和通俗歌曲样样具备,又涉猎了戏曲中老生、武生和丑生多种行当,集多种技艺与行当于一身,为他创造各样的人物形象提供了丰富的艺术手段。另外,他还在舞台艺术方面进行多方位的探讨,先后在话剧《偶人记》、新戏剧《穆桂英》、京剧《刘罗锅》等剧目中扮演主要人物。

2000年,韩剑光在《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中饰演张大民。虽然他以前也出演过很多现代戏角色,如《金沙江畔》中的罗长林、《姑娘小伙正当年》中的歌手等。但是这个戏的表演方式对于韩剑光来说是崭新的,该剧巧妙、不露痕迹地运用了大量戏曲程式化手段,赋予戏曲程式以深刻的内容与思想;而且融入很多其他艺术门类的表演手法,是个很大的挑战。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终于圆满完成了任务,也因此剧荣获第十九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2009年,韩剑光在《马本仓当“官”记》中扮演马本仓。以轻松、幽默的形式刻画了马本仓人生的跌宕起伏,通过一个小人物颂扬了党取消农业税的英明决定。该剧在全国戏曲汇演上荣获一等奖,2012年,获得第十二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在中国评剧院的光荣榜上,记录着剧院60年来所走过的辉煌道路。从竞相绽放的“七朵梅花”中,人们不难感受到艺术创作的耕耘和收获。这其中有痛苦相伴,欢乐相随,他(她)们为中国评剧的百花园中,添加了多姿绚丽的色彩。

同类推荐
  • 宋徽宗赵佶的绘画贡献

    宋徽宗赵佶的绘画贡献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宋徽宗赵佶的绘画贡献》介绍了宋徽宗赵佶传奇的一生。《宋徽宗赵佶的书画贡献》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课外雅致生活-岁月的痕迹,吉他

    课外雅致生活-岁月的痕迹,吉他

    雅致,谓高雅的意趣;美观而不落俗套。生活是指人类生存过程中的各项活动的总和,范畴较广,一般指为幸福的意义而存在。生活实际上是对人生的一种诠释。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价值的体现,实现我们的梦想,带着我们走进先进科学社会,懂得生活的乐趣。
  • 建筑知识

    建筑知识

    《建筑知识》是全国高等职业教育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推荐教材之一。内容按照《高等职业学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指导方案》的指导思想和该方案对本课程的基本教学要求进行编写,重点突出职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养的提高。本教材主要作为高职二年制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岗位培训教材或土建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 有趣的书法家故事

    有趣的书法家故事

    书法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艺术,是我国民族文化的宝贵遗产之一。它萌芽于三千七百多年前的殷商时代,与甲骨文同龄。
  • 影视配音艺术

    影视配音艺术

    本书翔实介绍、分析了传播学中影视传播分支下的影视配音艺术的相关知识和创作技巧,深入浅出地引领读者走进缤纷而隽永的配音艺术世界。全书共分三篇。第一篇分析声音及其在电影中的艺术内涵和表现,回顾影视配音艺术在我国的发展历程;第二篇通过精选十部优秀译制片,由原片及配音再创作,将影片背景、译制艺术特色评析、演员配音表演艺术分析等有机地融为一体,旨在让学习者和创造者可以从中汲取宝贵的养分;第三篇详尽阐述了配音艺术的创作基础、创作环节和方法、技巧等。在写作中力求贴近实际,追求通俗与优雅、理性与感性的交融。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银河帝国7:基地与地球

    银河帝国7:基地与地球

    人类蜗居在银河系的一个小角落——太阳系,在围绕太阳旋转的第三颗行星上,生活了十多万年之久。人类在这个小小的行星(他们称之为“地球”)上,建立了两百多个不同的行政区域(他们称之为“国家”),直到地球上诞生了第一个会思考的机器人。在机器人的帮助下,人类迅速掌握了改造外星球的技术,开启了恢弘的星际殖民运动;人类在银河系如蝗虫般繁衍扩张,带着他们永不磨灭的愚昧与智慧、贪婪与良知,登上了一个个荒凉的星球,并将银河系卷入漫长的星际战国时代,直至整个银河被统一,一个统治超过2500万个住人行星、疆域横跨十万光年、总计数兆亿人口的庞大帝国崛起——银河帝国。
  • 高级战争之逃兵

    高级战争之逃兵

    他眼睁睁地看着自己飞在半空中,然后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脸慢慢着地,自己,似乎是出车祸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奶糖味冰块

    奶糖味冰块

    他是傲娇高冷的学霸男神,她是蠢萌沙雕的奶糖系少女。本该没有交集的他们却撞到了一起,不过还好奶糖配冰块刚好合适。
  • 赤龙道

    赤龙道

    一个赤龙转世的少年,一个只继承了赤龙部分力量的废物,为了不被嘲笑,为了打败欺压人族的魔界之人,毅然走上了增强自己实力的道路
  • 我有点想你了

    我有点想你了

    古灵精怪,调皮可爱的伊水Vs阳光帅气,温柔体贴的肖萧第一天同居,伊水明白了一个道理,肖萧生来克她,就是她爱情路上最大的障碍。同居之后,肖萧明白了一个道理,小国宝没了他,一天都活不下去,所以啊,他当然要对小国宝形影不离。肖萧:“我可以在下雨天为她打伞,却不能规定为她打伞的都叫肖萧。”伊水:“肖萧那么优秀,怎么可能会喜欢平平无奇的伊水,对啊,不可能的……”
  • 绝世五元素

    绝世五元素

    第一次写作,介绍一下我叫张悦,12岁。“啊!”一声大叫“怎么了,水?”“额.。”
  • 月色

    月色

    这是一个80年代的青春故事,故事的原型基本上就是我本身的故事。内容相对于现在来说有点跟不上时代,但我总有一种把它写下来的冲动,只为纪念我那逝去的青春和爱情。
  • 让学生勤劳节俭的66个故事

    让学生勤劳节俭的66个故事

    励志就是勉励自己勤奋向学,集中心思致力于某种事业。志,就是心愿所往,心之所向,是未表露出来的长远的打算。汉代班固《白虎通·谏诤》里“励志忘生,为君不避丧生”的话,讲的就是这个意思。励志是一门学问,这门学问应该从小学起,终生不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