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053500000019

第19章 “文革”岁月(1)

一、“文革”岁月,评剧受冲击

“文革”十年,是中国历史上十分特殊的一段时期。在这特殊的十年里,除了京剧《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奇袭白虎团》《海港》,以及舞剧《白毛女》《红色娘子军》和交响音乐《沙家浜》这八个革命样板戏之外,其他绝大多数文艺作品被压制,不能上演,其中许多作品被斥为“封、资、修”的大毒草,多数剧团被解散。

当时在北京地区,被解散和撤销编制的评剧艺术团体有艺联评剧团、大兴评剧团、海淀评剧团、房山县评剧团、朝阳评剧团、勇进评剧团、顺义县评剧团等。平谷县评剧团被精简为宣传队,就连首钢业余评剧团也停止了一切业余评剧演出活动。当时北京地区仅保留了中国评剧院,但剧院大多数演职人员,均被下放到京郊团河农场进行劳动改造。

1967年6月18日的《人民日报》社论中,发出了“把样板戏推向全国去”的号召。《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还同时发表了《大力普及革命样板戏》的文章,要求地方戏曲剧种要在“样板戏”的创作原则指导下,对自身的剧种艺术进行“革命化的改造”,并且严格规定,学演必须“不走样”。起初,学演样板戏是要按照京剧的样式原封不动地照搬照演,以后发展成为各种地方戏曲移植“样板戏”。评剧和其他各戏曲剧种一样,从学演革命样板戏开始,逐步恢复了演出。

1968年,“工宣队”和“军宣队”进驻中国评剧院之后,将中国评剧院所属的大众剧场交给了宣武区风雷京剧团。从此之后,中国评剧院失去了自己的演出场地。“看评剧,去大众”这句京城戏迷的口语成了历史。

1969年,中国评剧团改名为北京评剧团。1971年,又更名为北京市评剧团。这期间,北京市评剧团的演职人员陆续从团河农场回到北京,参加了“样板戏”学习班,开始移植“样板戏”《智取威虎山》的工作任务。根据要求,演员的唱词、道白、表演,舞台的布景、灯光、服装、道具、化妆必须严格按照京剧的样式进行,绝对不能走样,否则就是严重的政治问题,甚至连评剧的唱腔也必须严格遵照京剧的节奏及旋律幅度的变化而进行创作。同年,北京市评剧团移植的“样板戏”《智取威虎山》在北京演出。马泰饰演参谋长、魏荣元出演李勇奇。

据一位评剧爱好者回忆,当时的评剧都惨遭“枪毙”,能上台演出的就有三个戏:《收租院》《智取威虎山》和《初升的太阳》。

评剧《初升的太阳》是根据大庆家属艺术团的话剧改编的,剧中有大庆家属们围坐在干打垒中学习毛主席着作,台上一片光芒四射,幕后传来朗读毛主席语录的画外音:“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的情节。这声音是那样的浑厚有力,又是那样的熟悉。当时台下的观众听出是马泰朗读的,立刻响起欢呼声和掌声:“马泰!马泰!”虽然马泰没有在舞台上露面,虽然只是短短的三句语录台词,可现场的观众都站起来拼命地喊,拼命地鼓掌,致使演出中断。人们大声地喊着:“我们要看马泰!看马泰!”剧场维持秩序的喇叭都压不住。本来这个戏充满了政治味儿,人们并不太感兴趣,只是出于很久看不到评剧才来的,没想到第二天却爆满。大家就是为了能听到马泰的这三句台词!没想到的是,第二天却换了另一个人的声音,观众也真对得起剧场,立刻起身边退场边喊着马泰的名字。以后,就再也没听到过马泰的声音,直到“文革”后期,才在收音机里听到了《智取威虎山》里由马泰扮演的参谋长少剑波的声音。“文革”期间,连马泰这样的新文艺工作者都不能登台演出,那些经历过新旧两个社会的评剧艺人,其状况更加可想而知了。

在1967年12月16日召开的中央直属文艺系统大会上,曾经出现了“小白玉霜插白旗,搞不了革命还要搞反革命”的声音。听到这样的讲话,小白玉霜内心感到极其绝望。本来在“文革”刚开始时,小白玉霜就被扣在她头上的政治帽子而无所适从;什么“旧班主”、“黑线人物”、“反动学术权威”、“三旧宠儿”、“三名三高”、“反党分子”等等一大堆听都没听说过大帽子,令小白玉霜顿时懵了头,感觉是一场噩梦。万念俱灰之下,小白玉霜于12月21日服安眠药自杀身亡,年仅45岁。

小白玉霜生前为评剧创造了多个第一: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演现代戏的旧艺人;第一个自愿到朝鲜战场慰问演出;第一个受到毛泽东接见;第一个当选全国政协委员,也是评剧界唯一一个被迫害致死的评剧表演艺术家。

二、《向阳商店》:几多风雨,几多春秋

《向阳商店》的前身是《生活的凯歌》,1958年“大跃进”时期的产物。剧情大意是,向阳商店经理刘宝忠的女儿刘春秀初中毕业后一心想当售货员,受到父亲的坚决反对,商店党支部书记王永祥却支持她的选择。春秀如愿进店后,主动要求推车进巷,送货上门。工作中她热心为顾客服务的精神,不仅受到群众的赞扬,为商店赢得了荣誉;同时还教育了那些抱有陈旧观念、轻视商业工作的人们。

1960年,中国评剧院党委决定对《生活的凯歌》重新改编,并定名为《向阳商店》。1963年公演后反响强烈,大家对“评剧新人”马泰更加刮目相看,其中“夸手”、“忆苦”等经典唱段,很快响彻在大街小巷中。

然而,“文革”开始之后,由于主管文艺的江青抓“样板”,看中了《向阳商店》,认为写商业职工的戏太少,《向阳商店》这个题材很好。但还要修改,比如喜彩莲饰演资本家太太傅桂香,唱了一段“夸手”,赢得了那么多掌声。江青不高兴地说,给反面人物鼓掌不正常。所以说,要改的地方还很多。“当时的演出本虽然写了热爱商业工作和轻视商业工作的思想斗争,正面人物也给人留下一定的印象,但是并没有以党的基本路线为纲,正确处理矛盾冲突,中间人物占据了主要地位,甚至一些好的唱腔也给了反面人物。摆在我们面前是这样一个旧《向阳商店》,它究竟应该向何处去?两条文艺路线指出了相反的方向:按照毛主席的革命文艺路线,《向阳商店》应该修改,要加强阶级斗争的描写,突出无产阶级的英雄人物,决不能让反面人物的唱腔博得观众的喝彩;而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彭真却胡说:‘人家天天满座还叫人家改?’‘为艺术鼓掌是可以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前,反革命的修正主义文艺路线,就是这样竭力阻挠《向阳商店》的修改,要把它纳入修正主义的轨道。”(据新华社1974年5月20日讯)

胳膊拧不过大腿,江青让你改,你就必须改。当年编剧之一郭启宏还很年轻,得令先去体验生活,除了到北京的商业典型外,还到过天津塘沽药店、沈阳和平区菜市场、张北县农村供销社等,同商业职工一起站柜台。一年之后,由郭启宏执笔写出了《向阳商店》的初稿。

此时,剧院形势突变,谁也顾不上“促生产”了,剧本也顾不上讨论就搁浅了。

两年以后,剧院又根据中央领导的指示开始抓地方戏样板,《向阳商店》依旧是上面看好的样板。但前提是,要先改好剧本。如此,新的创作组再次应运而生,由何孝充、仇英俊、刘敏庚、郭启宏共四人组成。政治挂帅是首位,必须紧跟形势,掌握斗争大方向。搞创作,必须深入生活。

编剧郭启宏回忆说,当时去过多少商店,站过多少柜台,访问过多少劳动模范,实在是难以统计。印象比较深的有右安门商场、金顶街商场、城子商场、南河沿副食店、百货大楼、东风市场,还有几家粮店。剧本从务虚,谈结构、写提纲、写剧本,完成后审查,征求意见,然后再修改……周而复始,改了排,排了改,数年间,几易其稿。当时北京市除了《向阳商店》外,还有《云泉战歌》(北京市话剧团,即人艺)、《水上长城》(北京市京剧团)、《云岭春燕》(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等剧,情况都是如此,均是周而复始,没完没了。有好事者还编了顺口溜:“《云岭春燕》云岭翔,《水上长城》万里长,《云泉战歌》歌不断,《向阳商店》永向阳。”

《向阳商店》自打创作伊始,大家就一直在“成长人物”刘春秀与“英雄人物”王永祥之间摇摆。到底该“突出”谁?戏在刘春秀身上,这是明摆着的,可她只是个中学生,不是“党的领导”;王永祥是党支书,可给他加多少戏都像是贴上去一样。还是于会咏有权威,“一锤定音”,刘春秀可以当一号!在场还有位领导补充说,虽说是成长人物,但那是成长中的英雄人物嘛!

当时,于会咏的“指示”可不能小觑,人家是文化部门的最高领导。有了“一锤定音”,戏剧界似乎开阔了眼界。评剧院从此坚定了大写刘春秀的决心(后来竟至越来越“左”,刘春秀不可爱了)。据说饰演王永祥的演员也写了“决心书”,表示坚决听党的话,服从党的分配。

客观地讲,于会咏还是懂戏的,算得上是内行,这在当年来讲是许多领导干部所不具备的。

1973年10月1日,《向阳商店》首次公演,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实况转播,这在当时北京市属剧团还是破天荒第一回。不多久,又听说《向阳商店》被中央文化组看中,要参加华北地区文艺调演了。华北调演结束后,《向阳商店》如日中天,全国至少有一百多个大小剧团移植、改编了这出戏,诸如豫剧、沪剧、川剧、粤剧……甚至歌剧;各个兄弟剧团都来京“取经”、移植。

同类推荐
  • 中国摇滚手册

    中国摇滚手册

    本书系统而清楚地记录了这块土地上曾经发祥过的不一样的歌唱。这些音乐风格和个人性格如此不同、甚至相互矛盾的乐人在一本手册里平静相处,应该视为一个象征。书中除了音乐人的介绍外,还收集了他们的专辑资料,非常全面。摇滚爱好者们可以在这一本手册里查阅到中国所有的摇滚音乐人,是很好的收藏手册。
  • 书法文化阶梯丛书-如何写好规范字

    书法文化阶梯丛书-如何写好规范字

    写字教育不仅可以启发和引导学生的思维,陶冶学生的情操,也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重要手段,还是培养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个性发展的一种新的教育方式。
  • 听不完的历史

    听不完的历史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从圆筒录音开始直至二十世纪的重要历史录音唱片。全书分为录音先驱、浪漫派钢琴大师、德国现代钢琴学派、二十世纪早期诸多小提琴学派、中提琴和大提琴巨匠、德奥指挥学派、欧美指挥明星、意大利歌剧——从威尔第到真实主义、法国歌剧、瓦格纳王国等。每一章都按照时间顺序对作曲家的生平、重要录音、演奏风格、历史地位等做了详尽阐述,并配以各CD唱片的封面、编号、年代和评级。
  • 课外雅致生活-折飞一片天空

    课外雅致生活-折飞一片天空

    雅致,谓高雅的意趣;美观而不落俗套。生活是指人类生存过程中的各项活动的总和,范畴较广,一般指为幸福的意义而存在。生活实际上是对人生的一种诠释。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价值的体现,实现我们的梦想,带着我们走进先进科学社会,懂得生活的乐趣。
  • 境界--广东亚视演艺职业学院十周年文集

    境界--广东亚视演艺职业学院十周年文集

    艺术教学有很强的互动性。一个角色的塑造、一首歌曲的演绎、一幅作品的构图、一个画面的捕捉等,往往都需要师生共同完成。经过十年的摸爬滚打,有过踌躇,有过烦恼。更有过欢乐,有过向往。学院教师对艺术教育的认识在不断深化。本书所收文章便是教师们朴实无华的肺腑之言,是建院十年教学工作最生动的佐证。
热门推荐
  • 康熙末年殖民者

    康熙末年殖民者

    一觉醒来,重生到类似康熙年间,并且为四省海关总督魏东亭庶子魏启元,原本登不上历史的人却帮助家族国家站立在世界的巅峰,康熙渐老,九龙夺嫡,依靠自己对历史的了解在这个大形势下帮助家族正确战队,选择了未来皇帝的阵营,同时创建了魏家商行,把权利扩展到世界各地,东印度公司和西印度公司的确还是占领了那么多的殖民地,但是最大的股东却变成了一个华夏人,靠着系统给咱的帮助,用最廉价的商品为武器,以船舰利炮为后盾,杀向了全世界....
  • 轮回之瑆

    轮回之瑆

    那些美好回忆就如一场车祸而暂停,而你我终究逃不过命运的安排,之瑆!三年后你我相遇在校园,是否会牢牢抓住我的手?………
  • 游戏从世界树开始

    游戏从世界树开始

    虚假的小说名:游戏从世界树开始(?)真正的小说名:从世界树开始的冒险(?)周泽在一个古玩交易市场淘到一个装有一颗坏死种子的古老盒子。在回家的路上遭遇车祸,等他苏醒过来的时候发现已经过去了百年,而自己还变成了一颗世界树的幼苗。讲述的是为了让自己快速成长起来,让自己手下的天灾们在各个世界冒险和掠夺资源的故事。前面讲的是一个在周泽手下打工的人的故事周泽的故事在后面会讲,想要看周泽故事的可以从第六卷开始看,哪怕是去看免费的也好,只要你们愿意回来给我张推荐票我就心满意足了。
  • 神秘女孩,我爱你

    神秘女孩,我爱你

    神秘的女孩,你到底是谁?你说过要永远陪着我的誓言是玩笑但我真的当真了呢。
  • 蛹之生

    蛹之生

    听小野讲故事,台湾青春的美好时光!有些人,随着青春沉睡历史。有些人,随着岁月刻骨铭心。二十二的小野,凭借《蛹之生》拿下台湾联合报小说奖,这本在他大三时期完成的作品,一举将他推向畅销书作家行列。这本小野的早期作品,以当时大学生的角度,来观察并表达校园、社会里的种种现象。《蛹之生》充满热情与理想,用作者的话来:“这是一本描写那个很蠢却很纯的时代大学生寻找自我和爱情的小说集。如果用更现代的语汇来形容的话,那就是纯爱、热血、励志。”
  • 异世妖魔录

    异世妖魔录

    沈非,豪门出身,看似英俊潇洒,温文尔雅,实则野性十足,脾气诡异。某日现世探宝之旅,却成了他妖魔异界生涯的开始。在异界巧遇绝色美女妖魔王印后,一下卷入了妖魔界王位争夺之战。看沈非如何以一个现世人的身份,在妖魔界呼风唤雨,臣服群妖的曲折故事。又看沈非如何以一个男人的身份,折服妖魔界美人无数......欢迎加入作者书友群:65439965《绝色书友群》请大家支持~~
  • 超神学院之新神庭

    超神学院之新神庭

    小小的蝴蝶翅膀扇动,剧情大不相同。暗天使戴文魂穿到三万年前的天使文明,成了天使王华榷的私生子,并且还有一个同父异母哥哥华烨。于是三万年前,便出现这样的一幕:戴文站在天使战舰上,居高临下,蔑视着下方狼狈不堪、愤怒异常的华烨。从此,戴文那响亮的声音犹如噩梦般,笼罩华烨的一生……“我愚蠢的哥哥哦——”“想要杀我的话,就痛恨我!憎恨我吧!你就丑陋地活下去吧!尽力逃跑,尽力地苟且偷生吧。”ps1:较真党请勿进入。ps2:这个简介能很好阐述主角的身份背景,不是说这简介所描述的场景在本书里就会出现,切勿纠结。
  • 漫威随缘店长

    漫威随缘店长

    天华一个正在读大学的孤儿,在找兼职的过程中意外被一家奇怪的商店选中,穿越到了漫威世界,并拥有了穿越其它世界的能力
  • 宠物小精灵之旅行

    宠物小精灵之旅行

    少年和普通的精灵之间的旅行。***注:作者文笔不行以及坑品不好,不知道啥时候就弃坑,要是长时间没更就放弃吧。
  • 爱是需要学习的:学会爱伴侣、爱孩子、爱自己

    爱是需要学习的:学会爱伴侣、爱孩子、爱自己

    资深心理咨询师、婚姻情感咨询师王越告诉你最平实的幸福之道:学会爱伴侣、爱孩子、爱自己,幸福就这么简单。伴侣关系、亲子关系、父母关系,以及与自己的关系,这些关系是我们人生中最为重要的关系,连结着我们的幸福指数。而如何爱伴侣、爱孩子、爱家人、爱自己,却是需要学习的。本书作者,资深心理咨询师、婚姻情感咨询师王越,以她从业20年的专业经验,多年积累的丰富案例,以及众多家庭治疗的实践,写成了这本给婚姻中人阅读的心理成长笔记,帮助读者认识自己、认识婚姻。朴实亲和的文字和专业的心理学分析,为读者提供了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渠道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