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05200000004

第4章 道德修身篇(3)

◎成语释义

即使要死一万次也绝不推辞,形容愿意效力,有很大的决心。

◎成语出处

《三国演义》第八回:“蝉曰:‘近见大人两眉愁锁,必有国家大事,又不敢问。今晚又见行坐不安,因此兴叹,不想为大人窥见。倘有用妾之处,万死不辞!’”

◎成语故事

东汉末年,西北军阀董卓掌握了国家政权。董卓控制朝廷,欺君害民,为所欲为。他出入都使用天子的仪仗,将禁军交给弟弟、侄儿掌管,董氏宗族的人不论老幼,一律得列侯之赏。他还从民间选来八百美女,供他一人淫乐。

司徒王允痛恨董卓的无耻行径,害怕汉朝毁在此贼手中,但苦于没有兵权,不能为国除害,于是烦恼起来。

这天晚上,王允想到后花园消愁解闷,但他刚踏入花园,就听到有人在园内不住地叹息。他快步走上前去,发现叹息者是府中的歌伎貂蝉。

王允责问道:“现在正是深更半夜,你为何在这里唉声叹气?莫非怀有私情?”

面对王允的责备,貂蝉不慌不忙地答道:“我是在为您忧虑呀!这几天我看到您始终皱着眉头,就知道您是一个贤人,整日为国事担忧。如果大人要用我办事,我—定效力,虽万死也不推辞……”

王允听了这话,又见貂蝉生得如花似玉,不由心生一计,慌忙向貂蝉跪下。貂蝉将王允扶起,王允流着眼泪说道:

“如今的局势人人皆知,朝廷恐怕撑不下去了。老贼董卓想谋篡帝位,满朝文武想不出一个好主意来。我想,若除董卓,需利用他身边之人。老贼横行霸道,全仗义子吕布,此人骁勇异常,若要用他诛灭董卓,岂不是好?

“方才听你言辞恳切,我想出一条‘连环计’来,先将你许配给吕布,然后再暗中献给董卓。你侍奉董卓之后,就在他们父子中间进行离间,让他们互相仇恨,最后挑拨吕布将董卓杀死。若如此,则大害可除,汉室可兴,不知你能否答应?”

貂蝉缓缓站起,言辞坚决地说:“我刚才说过,为大人效力,万死不辞!既然大人有如此妙计,我如果不能照计诛灭董卓,情愿死于万刃之下!”

王允见貂蝉肯舍己为国,非常高兴,就和貂蝉共同商议,实行“连环计”计划,结果除掉奸贼董卓,立下盖世奇功。

■乘风破浪

◎成语释义

驾船顺着风势,冲开浪前进。多用来形容志向远大,也用来比喻不怕艰险,勇往直前。

◎成语出处

《宋书·宗悫传》:“悫年少时,宗炳问其志,悫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成语故事

南北朝时期,宋国出了一员名将宗悫。他是南阳人,从小就立下了雄心壮志。他的叔父宗炳有—次问他:“你长大了想干什么呀?”

宗悫平常喜欢练武,就痛快地答说:“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叔父见他志向如此与众不同,便说:“你将来如果不富贵,可就将我们家的门户给破坏了啊!”原来当时天下太平,军事人才并不吃香,人们都以舞文弄墨作为正当职业。可是宗悫却对武艺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所以家乡的人都不称赞他。

有一次,他哥哥娶亲,夜里来了盗贼,抢他家的财物。他气愤不已,挺身而出,将十多个贼人打得落荒而逃。

宗悫后来从军,当了一名军副。有一次他跟着军队去讨伐林邑。林邑王指挥倾国之兵对付宋军,又赶出几头大象。这些大象全身都披上铠甲,士兵跟在后面,向他们横冲猛撞,如同潮水一般,叫人无法阻拦。

宋军打不过林邑王,连吃败仗。宗悫忽然急中生智,就说:“狮子是百兽之王,大象一定怕它!”于是他让士兵们做了一头假狮子,搬到大象面前,又蹦又跳,摇头摆尾。这样一来,大象居然被吓跑,敌军也溃败得不可收拾。宗悫随后将林邑攻下,立下了一件奇功。

宗悫因为智勇双全,很快受到朝廷的赏识,不久就晋封为左卫将军。他死后,又被朝廷追封为征西将军,谥为肃侯。

■不远千里

◎成语释义

不认为千里很远而来到某地。常用来比喻不畏惧路途遥远,甘愿走很远的路。

◎成语出处

《孟子·梁惠王上》:“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著名哲学家、政治家孟子来到梁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梁国国君梁惠王接见了孟子。他对孟子说:“先生,您不认为千里很遥远而来到我国,肯定是想要给我国带来一定的利益吧!”

孟子笑了笑,不慌不忙地回答说:“大王您怎么开口闭口就讲利益呢?作为一个君主,有了仁义就足够了,还谈什么利益?如果君主开口闭口都说怎样对本国有利,大夫开口闭口都说怎样对自己的封地有利,士和老百姓开口闭口都说怎样对我自身有利,这样一来,上至君王,下至百姓都追逐自己的私利,那天下不就乱套了吗?”

接着,孟子又继续阐述道:“在—个拥有一万辆兵车的国家,杀害国君的一定是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大夫。在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杀害国君的一定是拥有一百辆兵车的大夫。大国的大夫可以从国家的万辆兵车中得到一千辆,小国的大夫可以从国家的千辆兵车中获得一百辆。这些大夫们拥有非常丰富的财产,但似乎永远也填不平他们的胃口,因此请您不要再宣扬私利了。”

梁惠王听了,觉得很有道理,急忙向孟子询问解决之道。孟子回答说:“讲究仁义的人绝对不会将父母遗弃,也不会对他的君主轻慢。所以,大王您只要讲究仁义,就可以把国家治理好了。”

■吴市吹箫

◎成语释义

人才被埋没。

◎成语出处

《史记·范雎蔡泽列传》:“伍子胥囊载而出昭关,夜行昼伏……鼓腹吹彪,乞食于吴市,卒兴吴国,阖闾为伯。”

◎出处译文

“伍子胥带着行李逃出昭关,白天躲起来晚上行路……在大街上鼓起肚子吹箫,乞讨度日。后来伍子胥被吴王重用,他花了几年的时间使吴国兴旺,后来成为吴王阖闾的相国。”

◎成语故事

春秋时,楚平王听信谗言,将太子建的老师伍奢及其长子伍尚杀死,又派人去抓逃亡的伍奢次子——伍子胥,并在各关口挂着伍子胥的画像,以便捉拿归案。

伍子胥跑来跑去,也不知爬了多少山,涉了多少水,受了多少饥,最后跑到了楚国边境昭关,见楚军把守严密,自己无法过关,一夜间急白了头发、胡须、眉毛。

伍子胥遇到了一个名叫东皋公的老人。他很同情伍子胥的不幸遭遇,便让他在家中住下,帮他想办法混出昭关。后来,东皋公找到一个容貌与伍子胥长得很像的人,给他穿上伍子胥的衣服,让他先过关,结果假的伍子胥被守关将士抓住。关口士兵以为伍子胥已经抓住,放松了警惕。

伍子胥就趁这个时候溜了出去。他一路向东走,好不容易走到了吴国,但是身上的钱财已经用尽。伍子胥只好打扮成一个叫花子的模样,在大街上吹箫,乞讨度日。后来伍子胥被吴王重用,他花了几年的时间使吴国兴旺,后来成为吴王阖闾的相国。

■寸草春晖

◎成语释义

常用来比喻子女对母亲的慈爱难以报答。

◎成语出处

唐朝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成语故事

唐朝中期,著名诗人孟郊,曾有一首名叫《游子吟》的诗传世。诗的感情真挚,直到今天仍传颂得很广。

这首诗的大意是这样的:

出门在外、在异乡漂泊的年轻人啊,当初,你的母亲为你亲手缝制了合体的衣衫。在你出外远行的头天晚上,母亲一针—线地缝呀、缝呀,把衣服缝得又严实又牢固,这是因为怕你在外边日子久了,衣服会有破损。

母亲的这一片慈爱之心,你怎么报答得了?这就如同柔嫩的小草报答不了阳光的恩泽一样,做儿子的稚弱的心,怎么能报答得了慈母的恩情呢?

■鹿死谁手

◎成语释义

不知政权落入谁的手中。常用来形容不知谁能取得最后胜利。

◎成语出处

《晋书·石勒传》。

◎成语故事

东晋时期,我国北方出现五个强盛的少数民族,先后建立了十六个国家,这种情况在历史上被称为“五胡十六国”。十六国的国主们各有一番经历,都不是容容易易就开基创业的。其中经历最为奇特的,当属后赵国主石勒。

石勒字世龙,上党武乡(今山西榆社北)人,羯族。他身体强壮,胆子很大,从小就对骑马射箭感兴趣。由于他属于少数民族的一员,在二十多岁时就被晋朝官吏掠卖到山东当了奴隶。后来,他与汲桑等人起来造反,聚集了一伙人。汲桑死后,石勒带领手下人投奔了匈奴人刘渊。刘渊认为石勒才能出众,就封他为将军。

石勒重用汉族官僚张宾,请他为自己出谋划策,结果终于形成割据一方的力量。公元319年,他自立为赵王,他所掌握的政权被后人称为后赵。公元329年,他消灭前赵,占领了中国北方的大部分地区。石勒建都襄国(今河北邢台),与东晋、成汉三足鼎立,互争天下。

一天,外国使臣来到后赵朝贺,石勒设宴欢迎。在宴会上,石勒想到自己创下这么大的基业,连外国也承认,非常高兴,于是乘着酒兴向大臣徐光问道:“我的功劳与历史上哪个君王能够相提并论?”徐光是臣子,就趁机恭维他,说道:“陛下又有智又有勇,君王中的汉高祖、人臣中的曹操都比不上您。自古以来的帝王,哪个能和您相提并论呢。”

石勒明知这是夸大之辞,就笑笑说道:“你的话太夸张了。一个人要紧的是有自知之明。我如果遇到汉高祖刘邦,一定不会和他作对,而是心甘情愿地做他的部下,为他效力,和韩信、彭越一样建立功勋。我如果遇到汉光武帝刘秀,则会与他争个高低,看看谁的本事强,可就不知道鹿死谁手,天下被哪个得到了。”

后赵的臣子听到石勒的这番话,非常高兴,觉得自己的君主既不自傲,又有远大的志向。

■不知所云

◎成语释义

不知道在说什么。形容说话时语无伦次,思维混乱,言语错乱,让人无法理解。云:说。

◎成语出处

诸葛亮的《出师表》:“临表涕零,不知所云。”

◎成语故事

三国时期,蜀国丞相诸葛亮尽心尽力地辅佐后主刘禅,他发展生产,扩大军事实力,为国家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刘禅的能力不如诸葛亮,诸葛亮虽大权在握,但从来没有起过不忠的念头。

当时,蜀国的后方非常不稳,各种地方势力都想兴风作浪,不听从刘禅的命令。公元225年,诸葛亮统率大军攻打南中,平定地方势力的叛乱。他先后七次生擒了少数民族地方头目孟获,又七次将他释放。最后,孟获对诸葛亮心服口服,终于心悦诚服地归顺蜀国,拥护中央政府。

后来,诸葛亮考虑到蜀国非常偏僻,在三国之中实力最弱,为了保证蜀国的生存,他想采取以攻为守的策略,主动出击强国。

他进攻魏国之前,为刘禅写下了字字洋溢深情的《出师表》,对东汉末期帝王任人唯亲导致国势日衰的教训进行了总结,并劝告刘禅要严明赏罚,任人唯贤,虚心接受忠臣的意见。

在《出师表》的最后,诸葛亮写道:“现在我就要带兵到很远的地方去打仗,对着奏章哭泣落泪,不知道我自己在说些什么。”文章将他诚挚而激动的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诸葛亮把朝中的一切都安排妥当后,才率领大军出征。后主刘禅深受感动,亲自带领文武百官送行,一直把诸葛亮送到离都城十里远的地方。

■不因人热

◎成语释义

比喻性情孤傲,不依附权势。

◎成语出处

《东观汉记·梁鸿传》:“鸿曰:‘童子鸿不因人热者也。’灭灶更燃火。”

◎出处译文

“梁鸿说:‘我从来不在别人的热灶上作饭。’说完把灶火灭了而重新生火作饭。”

◎成语故事

梁鸿是东汉时著名的经学家。他出身于官宦家庭,因父亲去世,家道中落,小时候家里并不富裕。梁鸿虽然贫困,但才学很高,读书非常刻苦,在乡里远近都有点名气。

后来,他被推举进太学读书,太学中的子弟多出身于官宦人家,个个车接车送,生活无忧。梁鸿为了度日,却需要抽出时间替人家放猪。为此,太学里的那些官宦子弟都瞧不起他。

梁鸿在这种环境下,逐渐养成了孤傲的脾气,喜欢独来独往。就是一日三餐,也和他们分开,自己烧饭。有一天,一个同窗生火做饭后,见梁鸿还没有生火,便请梁鸿用他的热灶煮饭。但梁鸿不领他的情,说:“我从来不在别人的热灶上做饭。”说完把灶火灭了而重新生火做饭。

■马革裹尸

◎成语释义

形容作战非常英勇,不怕牺牲。

◎成语出处

《后汉书·马援传》:“援请击匈奴,曰:‘男儿当效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手中耶?”

◎成语故事

马援是东汉初期的名将,他的威名全国都知道。汉光武帝起兵后,他在鞍前马后效力,立下了无数功劳,成为中兴名臣之一。

有一次,匈奴进犯汉朝边境。马援受命抵抗强敌,他豪迈地说:“男儿应当在沙场上为国尽忠,死后用马皮包着尸体运回故乡,才称得上真正的男子汉。”

马援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在马援六十二岁的时候,南方又发生了叛乱。马援向皇帝请缨,要为国杀敌。汉光武帝虽然知道他是一员勇将,但考虑到他年龄太大,怕他拿不动刀枪,杀不退强敌。马援可是一员不服老的名将,他当着皇帝的面披甲上马,表示自己还是可用之才。

皇帝为他的精神所感动,下旨让他挂帅出征。马援不负众望,战胜强敌,平息了叛乱。但是,在班师途中,他不幸染病身亡。人们知道他的死讯,悲痛不已。马援这个人,真是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国家。

人们认为,马援是个了不起的大英雄。“马革裹尸”这句成语不断被后人传诵,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为国献身。

■大义灭亲

◎成语释义

为了维护正义,捍卫国家利益,对犯罪的亲属不徇私情,进行严厉的惩罚。

◎成语出处

《左传·隐公四年》:“石碏纯臣也,恶州吁而厚与焉。大义灭亲,其是之谓乎?”

◎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卫庄公有个小儿子名叫州吁,为人专横无礼,但卫庄公非常宠爱他。庄公死后,州吁与石厚勾结在一起,杀掉卫桓公,由州吁当了卫国国君。

石厚的父亲是老臣石碏,他对州吁说,只要周天子能够信任他,卫国人就不会起来造反。而要得到周天子的支持,必须请陈国国君来帮助。于是州吁、石厚两人便带着很多礼物,去找陈桓公。

没想到石碏早已给陈桓公写信,让他逮捕并处死州吁和石厚。所以州吁他们一到陈国就被抓起来,人们早就厌恶州吁,将他杀死。卫国人觉得石厚是石碏的儿子,虽然坏事做绝,但看在石碏的面子上,尚可饶他一命。可是石碏觉得石厚手上沾了卫桓公的血,不能不死,就派家臣将石厚处死。

《左传》将石碏这种大公无私的行为称为“大义灭亲”。

■言必信,行必果

◎成语释义

指人说了就一定守信用,做事一定要果断。

◎成语出处

《论语·子路》:“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

◎出处译文

“(这种人)说了就一定守信用,做事一定办到,但是这种人胸无大志。”

◎成语故事

在《论语·子路》中,子贡问孔子:“什么人才叫士?”古代的士是指道德修养和学识两方面都很好的人。

孔子告诉子贡:“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意思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行为很负责,有使命感,有耻辱感,生怕自己的人格有污点,他身负君命,为国家利益出使四方,能很好地完成所承担的外交任务,这样的人绝对不会做出有辱国格、人格的事来,可以称士。

子贡说:“这个要求太高了,那么次一等的应该是怎样的人?”孔子说:“次一等的,在宗族之间人们称赞他是孝子,在乡亲邻居中对人很友爱,也可以称为士。”

子贡说:“那么再次一等应该是怎样的人?”

同类推荐
  • 后花园的秘密领地(听爸爸讲那些大自然的事)

    后花园的秘密领地(听爸爸讲那些大自然的事)

    自然是一本书,天是它的封面,海是它的扉页,山是它的目录,河是它的文字,地是它的封底。自然的智慧无处不在,那些有关大自然的神奇故事,在爸爸那抑扬顿挫的讲述中流淌开来……
  • 西游记故事

    西游记故事

    西游记》是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描写的是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保护唐僧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传奇历险故事。它向人们展示了一个绚丽多彩的神魔世界,人们无不在作者丰富而大胆的艺术想象面前惊叹不已。它以丰富奇特的艺术想象,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幽默诙谐的语言,构筑了一座独具特色的艺术宫殿。本书故事,很适合青少年读者阅读。
  • 青鸟

    青鸟

    圣诞节前夜,伐木工家简陋的小屋里,男孩蒂蒂和女孩咪蒂下正在眺望着富家孩子过节。仙女扮成又老又丑的驼背老太婆来找他们,请他俩为她生病的女儿去寻找象征幸福的青鸟。他们究竟看到了什么?他们找到青鸟了吗?翻开童话事故《青鸟》,你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人体结构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人体结构

    本书详细介绍了人体起源、人体的脑、身体、人体的血液、人体的奥妙等方面的知识,让广大青少年朋友们更全面地了解人体结构,从而拥有一个更健康的身体。
  • 兔子坡大象巴巴故事全集

    兔子坡大象巴巴故事全集

    《兔子坡》以活泼可爱的动物形象和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弘扬了一种健康向上的精神,并且号召人们要爱护动物,与动物和平相处。长久以来,《兔子坡》在很多国家或地区的畅销书排行榜上一直都名列前茅。《纽约时报》评论说:“作者为孩子们创造了一个新鲜、生动、幽默的世界。”
热门推荐
  • 寻痛记

    寻痛记

    《寻痛记》写一个“失踪者”归来后的故事。18年前一场“欲行不轨”的“操场事件”未遂,李荒因肉体和心灵的双重疼痛而人间蒸发,只是给朋友们寄来一张同一个姑娘在“百年海草房”前的合影,还说要在一个无名海岛上开始幸福的新生活。其实那个“操场事件”只不过是赵晓妮为了向王列示爱而谋划的一场小闹剧,却在李荒心底投下了巨大的阴影。作者老到的叙述下显得扑朔迷离,悬念丛生,直到结尾仍有众多谜团没有解开……
  • 七界之都

    七界之都

    成群结队的史莱姆举起回收垃圾的标语,乘着滑板在大街小巷游走。变种人骑在蒸汽机车上,跟着重金属摇滚左右摇摆。须发皆白的法师为庆祝抽到了史诗级卡牌,欣喜若狂的招来了陨石天降。阴暗的小巷里,电子人打开前胸掏出几粒蓝色药丸,鬼鬼祟祟的交给对面道貌岸然的圣骑士。这里就是七界之都,一座连接着七个世界的奇幻都市,一座沉溺于黑暗的罪恶之城。乌鸦凝立于城市的高空,向着下方伸出手,灯火辉煌的都市仿佛被他握在了掌心之中,在他的背后,一轮圆月缓缓升起。正经简介:好吧,其实这就是个名为乌鸦的妹控在七界之都混水摸鱼疯狂搞事,最后走上人生巅峰的俗套故事。
  • 王爷的宠妃

    王爷的宠妃

    她,玉帝和王母的第八个女儿,却意外穿越到了陌桑国,遇见了他。本以为他会是她这辈子的最爱岂料造化弄人他不是另一个他她拒嫁后嫁给了传说中百无一用的废柴他,会征服她吗千年废材,真的是他的真面目吗
  • 竹马小青梅之我们的故事

    竹马小青梅之我们的故事

    什么,你是我的他?什么,你要娶我?什么,还要见家长?我要人权,我要独立,你不要拦我,我会恨你之后老公~看看人家啦实力打脸宠妻,欢迎入坑
  • 姑子受虐实录

    姑子受虐实录

    虐!无尽的受虐!一个绰号叫姑子的小胖子,他可爱的外表竟能激发所有人潜伏在内心阴暗角落里的施虐欲望,从此这个可怜虫开始了漫长的受虐生活。故事内涵而不暴力、讽刺而不黑暗。
  • 斗罗里的怪物

    斗罗里的怪物

    天朝穿越者带着怪物猎人世界的外挂来到了斗罗一
  • 瘟疫侵袭

    瘟疫侵袭

    丧尸在咆哮。怪兽在狞笑。自强者绝处逢生,懦弱者无处可逃。......重生丧尸文......
  • 你的背影难忘至今

    你的背影难忘至今

    那时候,他们两小无猜,互相喜欢。感谢上帝让我在最美的年纪遇见了你。不幸的是我们太小没有学会爱。就算我们此生没有缘分,但我依然爱着你。
  • 次元人生

    次元人生

    降临在幻想之地的少年,带着一个神秘的系统,在不同的世界里留下足迹,到底是他选择了人生,还是人生选择了他?这是一个少年通往更强之路的故事。
  • 雪夜流霜

    雪夜流霜

    大陆三大势力精灵秘境,圣城,荒漠龙城局势突变年轻一代纷纷上位掌权,就连避世的雪峰也开始行走人间,这究竟预示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