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04900000093

第93章 老魔残日,却如困兽犹斗(14)

当然,相比其他,收拾孙立人还是整个过程中的重头戏。当时,孙立人在军队中拉帮结派的行为已经暴露,郭廷亮又“受命”进行发难串联,引动二十多人向当局告密。于是毛人凤接到小蒋的指示,迅速采取行动,一边让情报局特勤室主任毛惕园在台北秘密逮捕郭廷亮,一边亲自指挥对各部队中“联络员”的围捕,一共抓了三百多人,最后立案有罪者一百多人。

常言道:伏虎容易纵虎难。一场涉及几百名少壮军官的大逮捕,总该对外界有个“像样”的交代吧。如果说是台岛的“西安事变”,美国人会出面干预,弄不好孙立人还可逃脱制裁;如果说是阴谋政变,震荡太大,势必会引起岛内海外对台湾政局稳定与否的猜测,而且由此牵带出孙立人搞的意见书、改革方案,其中涉及制止腐败的内容,肯定会博得方方面面的同情和支持,“负面”效应实在是太大了。为此,老蒋心事重重,最后选择了以“共谍案”连累孙立人的方式平稳顺利地解决了这个难题。

如此工于心计的老谋深算,究竟发端于何人?根据现有的资料,无从查考。但有一点是清楚的,即整个“孙立人”事件的关键——“郭廷亮匪谍案”是毛人凤一手罗织的。为此,毛人凤软硬兼施,多次找郭廷亮密谈,要郭顾全大局,承认自己是“共谍”,最后擒得郭廷亮臣服。

“郭廷亮匪谍案”成立后,由军事法庭判郭为死刑。当天总统出面核减为无期徒刑,一直关在原保密局的看守所内。1975年4月蒋介石去世,台湾当局对所有的在押犯实施减刑,郭廷亮由无期徒刑减为十五年有期徒刑,(其时,郭已服刑二十年),获得释放。但情报局出于特殊的考虑,没有让他出狱回家,而是直接押送到绿岛,以“分配工作”的名义延长监禁。到了1988年小蒋去世,不久孙立人又恢复自由,郭廷亮才通过传媒,公开发表了以前写给张群和蒋经国的“陈情书”,接着分别于1991年11月17日至11月25日,发表了致国民党中央秘书长宋楚瑜,以及“总统”李登辉的“陈情书”,详细地披露了罗织此案的内情,其间毛人凤的活动尤为引人注目。

据郭廷亮陈情:1955年5月25日,他被秘密逮捕后,关在台湾南部的凤山,昼夜接受拷打,“在身心完全崩溃及非自由意志之下,依照侦讯官们所设计的奸险政治阴谋,捏造了许多荒谬而毫无事实根据的口供和自白”。从25日起,他被放到老虎凳上,直到6月4日放下来,已“奄奄一息”,“躺在地上做生死的挣扎”。6月20日,特工人员突然改变审讯方式,开始要求他“扮演匪谍自首”。情报局特勤室主任毛惕园对他说:“你必须站在党国利益的立场上,来与我们密切合作,扮演假匪谍自首,使政府对舆论及社会各界有所交代。”7月14日,情报局长毛人凤用自己的专用轿车,把他接到毛公馆谈话。毛人凤说:“为了使这次案情不要扩大而能圆满解决,只有委屈你了。所以我要毛(惕园)主任劝告你,站在党国的立场和我们密切合作。这不但是为了党国的利益,也是处理好参军长孙上将的唯一办法。”接着,毛人凤故意提到了郭的妻子和年在垂髫的儿女,使他产生顾虑,并说:“我保证你的军籍、军职和事业前途,绝不会因本案而受到任何的影响。”毛还说:“本案是以你自首来办理,所以既不公开,也不起诉,仅在政府内办个手续,然后我将真实情况向领袖提出报告,以政治方式来解决。”

据郭廷亮的“陈情书”所述,由于毛人凤的软硬兼施,他屈服了——“当时我听了毛上将的训示,为了党国利益,只有遵照他的指示去做。因此,后来所有的自首书和口供笔录,都是以当时案情发展的需要,由毛(惕园)主任等杜撰编造的”。

1955年9月9日,毛人凤首次在侦防组召见郭廷亮说:“为使本案能圆满顺利的结束,你必须毫不迟疑地照我的话去做。特别是王云五先生(九人调查委员会成员)约谈时,一定要根据我们为你所编的资料去回答,以免引起不良后果。王云五先生现任行政院副院长,他不仅在学术界有崇高的地位,而且也是无党派人士有力的代表人物。作为一个革命军人和忠贞的国民党员,绝不可在无党派人士面前,说出有损党国利益的言论。”郭廷亮在“陈情书”中还回顾说,当时毛人凤曾向他交底:“现在我可以坦白地告诉你,本案之所以要这样做,我们完全是执行最高当局的决策!”

9月10日,郭廷亮在严密的戒护下,乘车去“国防部”军法局,接受王云五委员的约谈,内容全都按事先编定的口径应对。到了10月份,九人调查委员会的报告书见诸于媒体,这就是本节开头的那段“官样文章”。至此,“郭廷亮匪谍案”已告成立。

然而,事情并不像毛人凤说得那么简单。郭廷亮在“陈情书”中又披露了一些情况——1955年12月初,毛惕园突然通知他说:“你的自首虽获上级批准,但仍需经过军法审判。”郭廷亮当即争辩说:“上级既已批准我的自首,依法就不应该再军法审判;既要军法审判,就是自首没有批准。”为此,两人争论不休。接着毛人凤第三次出面约郭廷亮,时为12月26日。毛人凤对郭说:“由于调查委员会的调查及新闻界的传播,上级不得不决定依法来处理,因此本案必须移送军法局办理。但无论将来案情如何发展,我再度向你保证,你的军籍、军职和事业前途不致受到丝毫的影响,将来无论军法局对你的判决如何,都只是一个形式而已。”于是,郭廷亮又屈服了,并按原先的陈述在法庭上“供认不讳”,具结按了手印。

事后,郭廷亮背着“黑锅”去服刑,毛人凤倒也守信用,对郭的家属给予了尽心的照顾。1956年初,毛人凤命毛惕园将位于圆山的房子腾出来,让郭廷亮的妻子儿女搬进去住。毛人凤死后,这种照拂继续得到贯彻。1981年,台湾警备司令部出资三十万元新台币,买下永和一处房产,产权归郭廷亮的儿子郭志忠。1982年,郭廷亮被批准回家探亲,台湾警备司令部又给予一次性“生活补助费”六十万元新台币,直到郭的一系列“陈情书”陆续公布于众,才知是交易的代价。可惜,此时孙立人已死去1年多矣!

从国民党退到台湾开始,毛人凤就在盘算着自己保密局的发展前途。他一直都在考虑:国民党特务机构比起共产党的情报机关,不知要强大多少倍,但为什么在双方的较量中,国民党却屡屡处于下风?他认为其原因就是,内部派系之争激烈,内耗严重,因此,特务机关的工作效率低下,他多次向蒋介石提出,要改变目前的现状,必须严格各单位的职责范围。

1950年初,蒋介石在台湾就职“总统”后,决心统一特务组织。他派出他的长子蒋经国任所谓“总统府资料室”主任,规定各机关所搜集的情报都要送到“总统府资料室”处理,实际上,这个时候蒋经国已控制着国民党的各个特务机关。

然而,毛人凤仍然认为,国民党特务机关的许多弊端并没有彻底革除。譬如,延续了近二十年的军统与中统之争还在继续,这无疑在消耗着国民党本身的实力。毛人凤深感,内部的耗斗实在是教训太深刻了……

抗战时期,毛人凤任军统局本部秘书时,发生了一起军统与中统之间的最大火并,至今,他还清楚地记得。

1943年,戴笠到淳安视察工作。当时浙江缉私处长赵世瑞发现杭州来的两艘商船满载私货,内中夹带大批钞票,商船持有中统局的证明文件,戴笠发现之后如获至宝,把钞票用飞机运往重庆,给中央银行检查,确认是伪币。

后经审讯,押运员只道出钞票是中统上海负责人命他运到后方买货运回上海的,但钞票来源并不清楚,他只知道领钞票的地点。在长时间调查后,仍无法核实。后来,戴笠通过杜月笙和通济公司负责人徐采永查明,原来上海中华书局代中央银行印刷钞票的铜版,在上海沦陷前,运往香港中华书局保存。香港沦陷后,铜版被日本特务拿到上海仿印,印的钞票交中统的地下特务偷运后方,抢购物资外运。

戴笠把这件事立刻向蒋介石汇报,蒋闻后大怒,下令撤销了中统局长徐恩曾的职务。中统受此打击,从此一蹶不振。

当时,毛人凤并没有沉浸在军统胜利的巨大喜悦之中。他开始思考,如何才能避免这种争斗?因为这种争斗常常会给对手以可乘之机。不过,当时的毛人凤不可能改变那种状况。待毛人凤升到保密局长后,又值国共大战,亦无暇顾及。尽管在军统与中统的多次争斗中,军统始终处于上风,但毛人凤却认为,为什么不利用中统的力量珠联璧合,一定要互相倾轧呢?当然,这个问题只有蒋介石本人才清楚。

大陆解放后,中统组织仍在香港及台湾、澳门有着十分强大的特务力量。这一点毛人凤十分清楚,因为他的行动队员在这些地区执行任务时,不仅得不到全力支持,甚至有时还遭到刁难,这使他吃够了苦头,他当时就想,如果这些组织能够归他统一指挥,那么行动起来就会如虎添翼,顺当多了。

毛人凤多次找到蒋介石和蒋经国父子陈述自己的意见。而蒋介石本人也逐渐意识到,各特务机构之间工作界线不明,虽然可以起到相互制约的作用,但是互相之间的扯皮及明争暗斗也会弊大于利。终于,他对蒋经国吩咐道:各情报部门之间应明确划清工作界线,以提高办事效率,加强各部的责任。

1955年3月1日,毛人凤的“国防部保密局”改为“国防部情报局”。该局和“司法行政部调查局”划清工作界限。

“司法行政部调查局”,就是原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调查统计局。抗日战争结束后,改为“内政部调查局”。后与“国防部情报局”合并改为“司法行政部调查局”。“内政部调查局”到台湾后,还从事大陆的特务活动,在香港、澳门等设有情报组。他们的不少活动都与原保密局发生冲突。

同类推荐
  • 我和爸爸马三立

    我和爸爸马三立

    本书是一部通过马三立女儿、女婿的独特视角,追忆马三立生前事迹的纪实作品。作者希望借此寄托对亲人逝世五周年的深切缅怀,同时为读者提供一个更深入认识和了解大师的机会。
  • 因为懂得 所以慈悲:张爱玲的倾城往事(2020纪念版)

    因为懂得 所以慈悲:张爱玲的倾城往事(2020纪念版)

    中国文学史上的传奇,民国世界的临水照花人,她终其一生,横空出世地来,旁若无人地活,听天由命地走。她说“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蚤子”。这一生,她说过许多的话,有些被时光淡忘,模糊不清,唯独这句,清醒明透,不离不舍。离世的那一天,她穿着一件赭红色旗袍,这是她留给世人唯一的念想。她,就是民国奇女子张爱玲。
  • 莱特兄弟发明飞机的故事

    莱特兄弟发明飞机的故事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发明家、财富家等,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慈禧传

    慈禧传

    慈禧太后17岁入宫,27岁联合恭亲王奕发动“辛酉政变”,废掉辅政八大臣,开始了她的“垂帘听政”时代。在之后的48年里,她三次垂帘听政,扶助同治、光绪两代幼帝成长,实际控制着晚清的朝政大权。本书通过对历史材料的把握与整理,再现了慈禧的一生。
  • 叱咤风云的军事家(2)(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叱咤风云的军事家(2)(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叱咤风云的军事家(2)》本书分为乔治·马歇尔、古德里安、切斯特·尼米兹等部分。
热门推荐
  • tfboys之缘分天注定

    tfboys之缘分天注定

    一次舞会,然三位亚洲前三富的三位千金与tfboys种下了爱情的种子,一次次的邂逅,一次次的误会,一次次的分手边缘,一次次的异国他乡恋,和一次次的情敌阻挠,父母的插手,结局到底是悲剧还是大团圆,他们到底能不能一起携手踏入婚姻的殿堂呢?让我们拭目以待吧!(我是第一次写小说,也许写的不是很好,但是我我不会弃文的)
  • 绝对不是借口我本善良

    绝对不是借口我本善良

    掘沟种草之乐寻常见,大亨达官皱眉不新鲜。淡看虚名薄利多惹愁,谈笑奔波的脚步恁疲惫。哪支利笔辨善恶,多少奸雄乱春秋?你爱美女怀中抱赏,他看隐者桃园漫步。贪心有人蛇要吞象,撑死事小,笑破无辜肚皮!哪个欲踏白骨升天去,躲远点,莫作他人阶梯。围过来,凑一块,喝热茶,嗑瓜子,笑看新人新戏新棋局……第一章相亲闹剧,校花插花。因为贪爱,所以我化身为浪荡的精灵,钟爱,涌出美的笑容,撒野,奔向原始的自我,情人,忘我在孤寂的巷道,爱人,我只为你放荡,原谅所有的错,我本善良!
  • 她妖气冲天

    她妖气冲天

    她是浑身散发这致命妖气的女人她就像致命的毒药让任何男人无法自拔,而他,或许是她唯一的执着吧。这是作者大大的第一部小说,请各位小姐姐们体谅呀~嘻嘻????
  • 九渊凤潜

    九渊凤潜

    青冥扶摇,凤行九天翻云覆雨,羽潜九渊神秘的豪族文士风九渊自江南烟雨而来,以神鬼手段策动江湖和朝堂,却又折翼潜渊。
  • 贪恋红尘三千尺

    贪恋红尘三千尺

    本是青灯不归客,却因浊酒恋红尘。人有生老三千疾,唯有相思不可医。佛曰:缘来缘去,皆是天意;缘深缘浅,皆是宿命。她本是出家女,一心只想着远离凡尘逍遥自在。不曾想有朝一日唯一的一次下山随手救下一人竟是改变自己的一生。而她与他的相识,不过是为了印证,相识只是孽缘一场。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精灵之天降大任

    精灵之天降大任

    【新书《从卡吉镇走出的训练家》已发布,求支持!】云宁一觉醒来,发现回到了过去。与原先的世界不同的是,这个世界多了一种名为“精灵”的生物。正是由于这些生物的存在,这个世界和云宁的前世世界完全不同,刘李赵朱四大家族轮流统治,多年前,建立精灵联盟。但是世家对于这个世界的影响力依旧没有消退,反而愈发强大。如果联盟是一家公司的话,世家就是股东,联盟主席就是CEO。世家子弟可以学到最好的精灵培育方案,可以让自己的精灵吃能量方块成长,而平民的子弟甚至无法成为训练家。在一个机缘巧合之下,云宁学会了能量方块的制作方法,从此走上训练家的道路。然而,云宁却发现一切都没有那么简单。……书友群729872669
  • 颠倒的热气球

    颠倒的热气球

    一个行走在世间披着羊皮的幼狼一直努力着向上襁褓中的婴儿长大的模样体面的想象仰望那该有的景象
  • 裂宿

    裂宿

    两千年前秦始皇派遣徐福出海寻找的蓬莱仙岛到底在哪?那里是否有不死仙药?日本人是那三千童男童女的后裔吗?难道徐福真的是日本第一代皇帝神武天皇?这到底是一个历史大骗局,还是真实的传说?钟飞,零情商,智商爆棚的《社会怪胎》。他不关心历史,只痴迷于科研和蛇,但命运偏偏选择了他。儿时遭遇的一次神秘现象;一段珍藏在心底的感情;一封婚礼邀请函;一个神秘孤岛;一起怪谈诡案……宿命正一步步将他引进这个千古谜团。
  • 农家姝

    农家姝

    温秀才老婆难产死了,丢下才刚出生的小女儿、满五岁的二女儿、八岁的大女儿。一场丧事几乎花尽温家所有积蓄,温秀才拿剩下的钱买来一头刚产完崽的母羊,给三女儿小妹作哺乳之用,生活便有了山穷水尽的态势。温秀才经过慎重考虑,决定让大妹退学,去跟邻村的孙大娘学习针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