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033500000005

第5章 《孝经》选编(3)

(9)赫赫师尹,民具尔瞻:《礼记·大学篇》:“节彼南山,惟石严严。赫赫师尹,民具尔瞻。”郑玄注:“师尹,天子之大臣为政者也。”诗笺云:“师,大师,周之三公也。师尹,即周之太师尹氏。故诗曰:‘尹氏太师,为周之氏。’”《汉书—董仲舒传》:“赫赫师尹。”颜师古注:“赫赫,显盛也。”《尔雅·释诂》:“瞻,视也。”民具尔瞻,意思是人民瞻视汝所为。

伊尹(?—前1713年),商初大臣。名伊(另说名挚),尹为官名。出仕前,曾在“有莘之野”躬耕务农。传说他为了见到商汤,遂使自己作为有莘氏女的陪嫁之臣。游说汤而被用为“小臣”。后被重用,委以国政,助汤灭夏。

董仲舒(前79年一前04年),中国汉代思想家,政治家。景帝时任博士,讲授《公羊春秋》。公元前134年,董仲舒在著名的《举贤良对策》中,提出他哲学体系的基本要点,并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汉武帝所采纳。

【译文】

孔子说:“孝道,就好像日、月、星辰运行于天永恒不变,就好像春、夏、秋、冬四时循环于地,历久不易,更是人们效法的法则。人生天地间,应效法天、地那恒久不变的节候,以孝为一切行为的准则。能效法天道的运行,善用大地的生产,就足以顺遂天下百姓的心。因此,以天地的真理教化百姓不须严厉执行就能获得成效,以天地的真理治理百姓不须严厉执行就可获得大治。先王看见大自然具有如此教化人民的功能。于是自己就以身作则,率先施行博爱,人民受到先王德教的感应,就没有人遗弃父母;陈述宣扬道德和仁义的事绩,人民受到感动,就欢欣地遵行;率先施行恭敬与谦让,人民就不再有纷争;以礼义和音乐教导百姓,百姓皆能和睦相处;为政赏罚分明,百姓都了解禁令而不触犯国法。《诗经·小雅》上说:‘周朝那声誉显赫的尹太师,深受百姓的瞻仰。’”

【故事】

杜环敬老

明初官吏杜环,为人善良醇厚,又博学多才,深受朱元璋赏识。杜环父亲杜一元有位朋友常允恭,是兵部主事。允恭死后,家境衰败。允恭的母亲张氏,已经六十多岁了,无人奉养,经常在九江城下痛哭。

有认识常允恭的人,可怜常母年老,告诉她说:“现在的安庆太守谭敬先,不是允恭的朋友吗?为什么不去投奔他呢?他念及与允恭的交情,一定不会丢开您老人家不管的。”常母听从这个人的指点,坐船来到了安庆。可是世态炎凉,谭敬先竟嫌弃她老迈,不肯接纳她。常母窘迫,想到允恭曾经在金陵做过官,有一个好友叫做杜一元,去找他也许能有点希望。于是她跟随别人到了金陵,人生地不熟,打听了很久都没有找到。后来遇到一个老道人,告诉她说:“杜一元已经死了很久,只有他的儿子杜环还在。”道士告诉她杜环家的方向。常母穿着破旧的衣服,冒雨来到杜环家。此时杜环正陪着客人,认出了是常母,惊讶地问道:“您不是常老夫人吗?为什么落到这种地步?”常母把自己的遭遇哭着告诉他,杜环也流下了眼泪,连忙扶着老人坐下,对老夫人行了晚辈之礼,又呼唤妻子和孩子出来行礼。

杜环的妻子马氏给常母换下湿衣服,又拿出自己的新衣服给常母穿,捧出粥让常母吃,抱来被子让常母歇息。常母还有一个小儿子,叫常伯章,但是从小就失散了,她向杜环打听他的消息,但是杜环并不知道常伯章的死活,只好婉转地安慰常母说:“天正下雨,等雨停了,我再替您打听一下。假若没有人侍奉您,我家即使再贫穷,也会奉养你。我父亲和常老伯亲如兄弟,现在您老人家贫困窘迫,投奔到我们家来,我一定会好好伺候您的。”

当时杜环家也不富足,但杜环坚持让常母安心住下来。常母想到暂时也找不到别人可以依靠,就在杜环家暂时住了下来。这一住就住了十年。杜环一家人,都像对待母亲一样侍奉老人,让老人过得舒舒服服的。十年后,杜环做了大常寺的赞礼郎,一次出门办事时路过嘉兴,正遇上常母的小儿子常伯章。杜环悲伤地告诉他说:“您的母亲住在我家,日夜想念您,都想病了,您早点去见见她吧!”常伯章却说:“我也知道这情况,只是因道远不能去。”杜环回到家,又过了半年,常伯章才来看望母亲。在杜环家过了些日子,常伯章看到母亲年老,怕拖累自己,竟然谎称有要事要办,一去再也不返。遇到这样不孝顺的儿子,杜环不敢把实情告诉常母,而是更加慎重小心地侍奉她。然而,常母思念儿子,病情越来越重,过了三年就去世了。杜环备办了棺材,隆重地安葬了她,每年还按时节去墓前祭祀。

尊老敬老是一种美德,杜环将别人的母亲当成是自己的母亲一样孝敬,而常伯章却连自己的亲生母亲都不愿意照顾,相比之下,人陛的善恶可见。

孝治章,第八

【原文】

子曰:“昔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不敢遗小国之臣(1),而况于公、侯、伯、子、男乎?故得万国(2)之欢心(3),以事其先王。治国者(4)不敢侮于鳏寡(5),而况于士民乎(6)?故得百姓之欢心,以事其先君。治家者不敢失于臣妾。而况于妻子乎(7)?故得人之欢心,以事其亲。夫然,故生则亲安之,祭则鬼享之(8)。是以天下和平,灾害不生,祸乱不作(9)。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如此。《诗》云:‘有觉(10)德行,四国顺之。’”

【注释】

(1)遗:遗弃、遗忘、失礼之意。

(2)万国:指四方各诸侯国。唐玄宗曰:“万国,举其多也。”

(3)欢心:爱护、拥护之心。司马光曰:“莫不得所欲,故皆有欢心以事其先王,孝孰大焉?”范祖禹日:“上以礼待下,下以礼事上,而爱敬生焉。’爱敬所以得天下之欢心也。”

(4)治国者:指天子所分封的诸侯。郑玄注:“治国者,诸侯也。”

(5)鳏寡:《孟子·梁惠王篇》:“老而无妻目鳏,老而无夫日寡。”郑玄注:“丈夫六十无妻曰鳏,妇人五十无夫日寡。”《礼记·王制篇》:“少而无父者谓之孤,老而无子者谓之独,老而无妻者谓之鳏,老而无夫者谓之寡。此四者,天民之穷而无告者也,皆有常饩。”

先秦爵制

先秦文献中有关爵制的记载,主要见于《孟子一万章下》,其中所举周代爵称有天子、公、侯、伯、子男五等。年代稍晚的《礼记·王制》,则将天子除外,子男分列,即所谓的公、候、伯、子、男五等爵。这些文献反映的先秦爵制是否准确,学者尚存异议。但参照甲骨、金文资料,可以肯定的是:夏朝时爵制不详,商制细节难明,只有西周至战国时期的爵制尚可大致判明其爵称与爵序。

(6)士民:指士绅和平民。

(7)治家者不敢失于臣妾,而况于妻子乎:治家者,指受禄养亲的卿大夫。臣妾,指家之贱者,犹今男女仆役。《周礼·太宰职》郑玄注:“臣妾,男女贫贱之称。”《曾子·立事篇》:“赐与其宫室,亦犹庆赏于国也;忿怒其臣妾,亦犹用刑罚于万民也。是故为善必自内始也,内人怨之,虽外人不能立也。”《礼记·哀公问》:“昔三代明王之政,必敬其妻子也,有道。妻也者,亲之主也,敢不敬与?”

(8)夫然,故生则亲安之,祭则鬼享之:夫然,如此。《礼记·祭义篇》:“君子生则敬养,死则敬享,思终身弗辱也。”《曾子·本孝篇》:“故孝子之于亲也,生则有义以辅之,死则哀以莅焉,祭祀则莅之以敬,如此而成于孝子也。”《礼记—祭统篇》:“祭者,所以追养继孝也。是故孝子之事亲也,有三道焉;生则养,没则丧,丧毕则祭。”

(9)天下和平,灾害不生,祸乱不作:郑玄注:“上下无怨故和平,风雨顺时,百谷成熟,故灾害不生。君惠,臣忠,父慈,子孝,是以祸乱无缘得起也。”天违反时令为灾,即是风雨不节。地违反常理为妖,妖即害物,谓水旱伤禾稼。逢殃为祸,臣下反逆为乱。

(10)觉:《尔雅·释诂》:“觉,大也。”

【译文】

孔子说:“古代圣贤的帝王都依靠遵行孝道治理天下。对于小国派遣来的使臣都能以礼相待,何况是对公、侯、伯、子、男等诸侯呢?因此,以孝道治理天下的圣明天子,必能深得众臣民的欢心和拥戴,臣民必依个人的职位来协助天子祭祀历代先王,追思先王的德政。身为受天子分封的诸侯,以孝道治理国家,尚不敢欺骗侮辱鳏夫、寡妇,何况对士绅和平民呢?所以,能深得百姓的欢心和敬仰,百姓也必定恭敬地协助诸侯祭祀祖先。受禄养亲的卿大夫,以孝道治家,尚不敢失礼于家中的男仆女婢,何况是对自己的妻子儿女呢?所以,能深得家人的欢心和爱戴,家人也必心悦诚服地事奉卿大夫的父母亲。因此,身为天子、诸侯、卿大夫,若都能遵行孝道,那他们的父母在活着的时候,也就能安心地享受他们的奉养;死后,也能享受他们的祭祀。因此,人人和睦相处,天下太平,灾害、祸乱也就无从发生了。是因为圣明的帝王以孝道治理天下,才能如此。《诗经·大雅》上说:‘天子若具有以孝治天下这种崇高的德行,四方各国必定顺从他的教化。’”

【故事】

长孙皇后至诚至孝

长孙皇后,鲜卑拓跋氏。她的父亲长孙晟是隋朝右骁卫将军,母亲是曾任扬州刺史高敬德之女。所以生长在官宦世家的长孙皇后,自幼就接受了完整正统的教育,蕴育了她知书达礼、贤淑温柔、正直善良的人格特质。

十三岁时,她嫁给当时太原留守李渊次子、年方十七岁的李世民为妻。她年龄虽小,但已能尽行妇道,悉心侍奉公婆、相夫教子,深得丈夫与公婆的欢心。李世民年少有为,文武双全,为完成大唐统一大业,他征战南北,长孙氏总是随侍一旁,照料他的起居生活,使李世民精神得到不少安慰。唐朝建立后,获册封为秦王妃。

唐高祖武德九年八月,李渊禅位李世民,李世民登上皇位,长孙王妃也成为母仪天下的皇后。她并不因而骄矜自傲,一如既往保持着贤良恭俭的美德,对太上皇李渊十分恭敬、细心侍奉。每天晨昏定省,时时提醒太上皇身旁的宫女要如何去调节他的生活起居,宛如一般平常家的儿媳那样竭尽孝道。

李渊(566年一635年),字叔德,生于长安,七岁即袭爵唐国公。唐朝开国皇帝,在位九年后,传位于次子李世民,自称太上皇而功成身退。635年,李渊崩,谥号“太武”,庙号高祖。

圣治章,第九

【原文】

曾子曰:“敢问圣人之德,无以加于孝乎?”

子曰:“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严父莫大于配天,则周公其人也(1)。昔者周公郊祀(2)后稷(3)以配天,宗祀文王于明堂(4)以配上帝。是以四海之内,各以其职来祭。夫圣人之德,又何以加于孝乎?故亲生之膝下(5),以养父母日严。圣人因严以教敬,因亲以教爱。圣人之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其所因者,本也(6)。父子之道,天性也,君臣之义也。父母生之。续莫大焉(7)。君亲临之,厚莫重焉(8)。故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以顺则逆。民无则焉。不在于善,而皆在于凶德,虽得之,君子不贵也。君子则不然。言思可道,行思可乐,德义可尊,作事可法,容止可观,进退可度,以临其民(9)。是以其民畏而爱之,则而象之(10)。故能成其德教,而行其政令。《诗》云:‘教人君子,其仪不忒。’”

(周公,姓姬,名旦。他是周文王第四子,武王的弟弟,我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曾两次辅佐周武王东伐纣王,并制作礼乐,天下大治。因其采邑在周,爵为上公,故称周公。)

【注释】

(1)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严父莫大于配天,则周公其人也:莫,没有什么。严,尊敬。按古代说法,万物始于天,人伦始于父。所以对父,应像对天一样尊敬。

《后汉书·江革传》:“夫孝者,百行之冠,众善之始也。”《汉书·杜周传》:“孝,人行所先也。”《大戴礼—曾子·大孝篇》:“夫孝,置之而塞于天地,溥之而横乎四海,施诸后世而无朝夕,推而放诸东海而准,推而放诸西海而准,推而放诸南海而准,推而放诸北海而准。”《孟子·万章篇》:“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为天子父,尊之至也,以天下养,养之至也。”配天,指祭天而以先祖配之也。贺长龄曰:“严父配天,是敬之极,即孝之极。虽畎亩之中,有事父如事天,则有严父配天意象,不必帝王备礼,始能尊其父也。”

(2)郊祀:古代祭祀天地在郊外。《汉书·郊祀志》:“故郊祀社稷,所从来尚矣。”成帝即位,丞相御史奏日:“帝王之事,莫大于承天;承天之序,莫大于郊祀。”

(3)后稷:周朝的始祖。传说当尧之时,后稷的母亲践踏了巨人之足迹而有妊娠,生子以为不吉祥,弃之在隘巷,牛马不践踏他;取置冰上,飞鸟用翅膀护着他;于是又将他抱回来,取名目弃。等他长大成人后,尧任用他作稷官,封于邰,号日后稷。子孙历代任其官,十五传而至周武王,遂有天下。

(4)明堂:为专祀文王处,故云宗祀。

(5)膝下:指人幼年时常依于父母膝旁,此处指孩提时代。《孟子·尽心篇》:“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

(6)圣人之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其所因者,本也:本,这里指的是孝道,因其为孝道的根本。《论语·学而篇》:“君子教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中庸》:“唯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曾子·本孝篇》:“忠者,其孝之本与!”此句的意思是圣人的教化虽然并不严厉但却很有成效,圣人的政令虽然并不苛刻但却能使天下太平。其原因就在于,圣人依照孝道行事。

(7)父母生之,续莫大焉:续,传宗接代。焉,代词,这。《尔雅·释诂》:“续,继也。”《淮南子·修务训》:“教顺施续。”《易·家人彖》:“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这句的意思是父母生养我们,我们又生子传孙,没有比传宗接代更重要的了。

(8)君亲临之,厚莫重焉:意思是君王对臣,好比严父对子女,没有比这更厚重的恩惠。(9)言思可道,行思可乐,作事可法,容止可观,以临其民:言思可道,郑玄注:“言中诗书,故可传道也。”这句的意思是君子所说的每一句话都要考虑是否能得到别人的称道。行思可乐,这句话的意思是君子所做的每一件事都要考虑到能否使人感到喜悦。作事可法,唐玄宗日:“制作事业,动得物宜,则可法也。”这句话的意思是君子所建立的事业要使人能够效法。容止可观,容止,容貌和举止。意思是说君子的容貌和举止要使人能够仰望。以临其民,临,统治。此句是用这样的办法来统治他的臣民的意思。

(10)是以其民畏而爱之,则而象之:象,模仿,效法。《左传》:“有威而可畏谓之威,有仪而可象谓之仪。君有君之威仪,其臣畏而爱之,则而象之。”又云:“故君子在位可畏,施舍可爱,进退可度,周旋可则,容止可观,作事可法,德行可象,声气可乐,动作有文,言语有章,以临其民,谓之有威仪也。”这句话的意思是因此他的百姓既敬畏他,又拥戴他,并处处效法他、模仿他。

周文王(前1152年~前1056年)姬姓,名昌。商代人,季历之子,商末西方诸侯之长,在位五十余年。商纣时为西伯,亦称西伯昌,因崇候虎向纣王进谗言而被囚,后得释归,死后追为文王。

【译文】

曾子说:“我很冒昧地请教您,圣人的德行难道没有比孝道更伟大的?”

同类推荐
  • 清末民初北京国民道德建设的社会文化史考察

    清末民初北京国民道德建设的社会文化史考察

    的现代化,即敦促教育国民由传统臣民向现代公民转变,是近一百多年来政府和社会各界都很关心也都在推动的社会大课题。清末民初的北京,作为全国观瞻所系的“首善之区”,在由传统帝都向民国首都转型的过程中,强力发起了从散漫、保守的传统“臣民”道德向具有公共意识与社会责任的现代“国民”道德转型的社会教化运动。这场运动明面上是伦理道德范畴的现代转型,实质上却是清末民初北京文化权力关系(传播谁的道德)、文化阶层关系(谁对谁传播道德)及文化社会关系(怎样传播道德)的深刻综合反映。
  • 东方文化西传及其对近代欧洲的影响

    东方文化西传及其对近代欧洲的影响

    人们在考察东西方文化互动以及交流时,比较多地注意到了近代西欧文化向东方传播的趋势,这股文化潮流的东向移动,被谓之“西学东渐”,在回顾中世纪东方文化西传的历史之后,我们不得不作这样的认识:所谓“西学东渐”的“西学”是富含经欧人吸收、改造、沿袭的东方文化成分特质的欧洲新文化思潮,“东渐”则又寓示着东方文化某种程度的回归,站在这个基点上,“全盘西化”等提法显然都是欠妥的,犯了出口布料,经人加工为成衣,又被视为洋货进口同样的错误。
  • 中华择吉

    中华择吉

    自古以来,人类就有祈福纳祥的美好愿望。尤其是中国人,遇事讲究讨吉利,比如过年时,摔碎了酒杯要说“岁岁平安”;家家户户也要张贴门神、财神、春联及年画,以保佑全家吉祥平安或表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其实这就是求吉的一种表现。求吉心理的存在,使人们在婚丧嫁娶、修房动土、出行赴任等重要活动中,去选择一个吉祥的日子来进行。这种择吉风俗前后已流传了两千多年,在过去尤其盛行。
  • 茶油时代

    茶油时代

    中国人吃什么油?吃多少?怎么吃?作品以诙谐幽默的语言,稳健而超拔的理性和感性,通过对中国食用油结构的改变和油茶产业的发展及其茶油的历史文化的报告,突出反映了食用油问题与民生的重要关系,呈现了中国社会的变化和进步,并对这种变化和进步中出现的困惑、茫然和悖谬现象进行了深刻反思。
  • 中华成语故事(第十卷)

    中华成语故事(第十卷)

    本书辑录古典文学语言的精华,它言简意赅;形象生动,成语故事则让儿童在妙趣无穷的故事中熟知一定的成语。从而对学习语言产生浓厚的兴趣,对儿童丰富词汇、增长知识大有益处。科学研究表明儿童在学龄前及小学低年级这一阶段是知识启蒙,道德启蒙的最佳时期,这些内容健康,浅易显懂的成语故事,必将会使儿童终身受益。
热门推荐
  • 清世医妃:皇上,慢慢宠!

    清世医妃:皇上,慢慢宠!

    “多情冷漠,果断残忍,温暖暴虐......哪个才是真正的你?”“你在,我才是我,我才活着!”“玄烨,别骗自己也别骗我了,我姓不得、爱不得、求不得、恨不得,如今只求随你一起走......都说最是无情帝王家,无情为名、为利、为权;又说康熙一生嫔妃无数,却不知他一生专情为她。一场梦回,再唤一声少年名;一场梦醒,颠沛流离为君生。只要是你,无论是舒,是莫,还是穆......你都是我的你。只要你活着,我便活着,哪怕我只活在你心里,哪怕再也无法触碰你,哪怕再也无法保护你......
  • 宇宙上行

    宇宙上行

    当一个再聪明的人类大脑,也无法用一生的时间,学习完前沿科技所需要的基础知识时,人类的科技文明也走到了尽头。人类的脑容量、学习效率、寿命成为了文明前进的桎梏。人类文明的未来在哪里?是将文明的火种交付给人工智能生命?还是重启禁忌的生命工程,期望探索出阻止人类再次进化的秘密?当人类即将陷入绝望时,一艘从太阳中穿梭而出的外星飞船带来了希望的曙光。宇宙上行,人类永恒。地球人柳夜魂穿到千年之后,一个被姐姐暴打想不开自杀的同名少年身上,代替他享受肤白貌美大长腿姐姐的悉心照料。他的口号是,如果金手指不给力,那么就只好回家抱姐姐的大长腿啦!PS:结局已经想好,请大家放心食用。柳夜被人发现魂穿的事实,卒。全书完。
  • 妖孽皇子

    妖孽皇子

    他并不认识她,为何她一见面就把他给要了,难道只是因为他长的美吗?
  • 新的结局

    新的结局

    有人说,在平行宇宙中,所有可能发生的事,都必然发生。
  • 趣味心理学: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学密码

    趣味心理学: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学密码

    本书从心理的角度出发,运用心理学原理,结合生动有趣、发人深省的案例,对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心理现象进行入木三分的剖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操作简便的解决思路和方法。帮助人们在了解外在行为背后的深层心理奥秘的同时,认识自我,了解他人,让人们做到在自己的行为方式及语言技巧的微小改变下,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从而成为职场上、亲朋好友中最受欢迎、最有分量、最能影响他人的人。
  • 团结就是成功

    团结就是成功

    山赋头子是如何转变成为一派之主,又是如何建立发展辛辛苦苦的门派。以护短出主,将打了小的来中的,打了中的来老的奉为门派宗旨。很多年之后,王星俯看云霄,道:“团结就是力量!
  • 花木兰在现代

    花木兰在现代

    【农梦者“反穿”力作】南柯一梦,梦回千年!巾帼英雄花木兰该如何在花花世界生存下去?花木兰在马路上,看到一个打扮得妖媚,穿着暴露的女孩,大怒道:“你这孩子,光天化日之下,怎的不知廉耻……”那女孩愣住了,接着如躲避瘟神般的躲开!“这小盒子是什么宝贝,竟然可以千里传音,真是太厉害了……”“这个是手机,手机。”花木兰突然指着马路上的四方大盒子大惊:“哎哟我的亲娘,那个手机竟然可以跑那么快?”“那是卡车,大卡车……”花木兰指着电视机播放的古装剧,突地大怒:“呔,何方贼人,不可陷害皇上。”说完便随手抓起椅子砸了过去……“别砸,别再砸了,那是电视机,那是电视机……”许年华欲哭无泪。……
  • 他凭本事做人渣

    他凭本事做人渣

    一年前,她从他的心尖宠变成了他最恨的背叛者。她曾红着眼对他说:“厉墨池,我从不做伤害你的事情。”可他不信,还嗤之以鼻。于是,她不再解释,两人越走越远。当她被绑架,为了孩子而向他打电话求救的时候,声音绝望又挣扎,“我,我怀孕了,你救救我们……”他冰冷开口,“这么爱演戏,那就都去死吧。”后来,她的尸体被找到。他看着她惨死的模样,却突然疯魔了……
  • 撕裂的末日

    撕裂的末日

    丧尸爆发,人类绝境来临,地球磁场瞬变,一切回归最初,回到原始。让我们看最强特种兵怎么再次踏上浴血征途,杀出一条血路。重登王座,成就末世大皇帝。末世,我来了。——书友群363333137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