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003700000039

第39章 大山无言(1)

元旦刚过,地直机关扶贫攻坚队便奔赴各个贫困山区。五辆大轿车像是迎新娘的喜车在鞭炮声中缓缓驶出地委大门,红艳艳的彩带在冬日的上午迎风飞舞,增添了一丝暖意。人们夹道欢送,锣鼓声惊天动地。各分队的带队领导都把头伸出车窗外,对站在大门口的地委书记们和专员们挥手告别。

这时,天空飘起了雪花。瑞雪兆丰年哪,同志们,欢迎你们打个漂亮仗胜利归来,我请省委书记为你们戴花。地委书记突然跑到第一辆车前,依次喊过去,声音慷慨激昂,穿过震耳欲聋的锣鼓清楚地送进每一个工作队员耳里。

车窗纷纷打开,无数的手臂伸出窗外频频挥动,伴随着激动的喊声,在纷纷扬扬的雪花中显得有点悲壮。

车子驶出市区,车里的热情稍有减弱,有人开始抽烟,侃侃而谈的大都是第一次下乡扶贫的年轻干部,有种终于摆脱了办公室的枯燥乏味的庆幸感,言语中时时流露出对即将开始的工作的兴趣和好奇。文化局的宣传干事刘敏摇头晃脑地唱道,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长得好看又善良,一双美丽的大眼睛,辫子粗又长。一段刚唱完,队长就站起来大声说,我先宣布一条纪律,扶贫可不许搞女人哦,三大纪律第七条,记牢了。队长是广播电视局的副局长于成山,一个出了名的老古板。听说为了拒登一些广告把广告科都得罪了,他有一句名言,女人跟酒有什么关系?无非是搔首弄姿出卖色相。这次是主动要求下乡扶贫,声称明年就到龄,要站好最后一班岗。他神情严肃地对着刘敏讲,没一点玩笑的意思。

众人哄堂大笑。

刘敏气得大喊,发什么神经,这是歌词,又不是我编的。

有人说,这是潜意识啊,你为什么这会儿不唱别的专唱这句?敢在你老婆面前唱么?敢唱才是真英雄。大伙又笑起来。刘敏老婆是文工团的舞蹈演员,美人坯子一个,满车里都是文卫口和群团口的人,没一个不认识的。

说到老婆,刘敏不吭声了。突然,他站起来大声吼了句,学习雷锋好榜样,一句唱完就泄了气,嘟囔着没劲没劲,闭上眼睛靠在座椅上。

车子离开二级公路拐上通往门槛山乡政府的土路,速度明显地慢了许多,车身也晃得如同浪中的小船,使人昏昏欲睡。车里不再热闹,大都俯在前排的靠背上打瞌睡,夏萍望着窗外越来越稀少的树木和房屋,想起临行时主席交待过的话:咱们文联是清水衙门的清水衙门,没有钱,只有一支笔。笔就是武器,发挥好你这支笔的作用,充分利用你的智慧,打好扶贫攻坚战。夏萍摸摸兜里那支笔,心想,写什么能把门槛山乡政府的贫困帽子摘掉呢?

路越来越难走,雪也越下越大,车子终于停了下来。队长于成山第一个跳下车喊道,同志们,离乡政府只有七八里路了,大家辛苦点,权当锻炼身体。说完带头向山上走去,稍带点驼的身子在白皑皑的山道上异常醒目。

人们磨磨蹭蹭地下车提行李,有人开始骂天气,车子重新发动起来,慢慢退到一条三岔路口倒车。通往门槛山乡政府的山道上踩下了一些杂乱的脚印。

雪是越下越大,脚印很快就被掩盖了,只有那一个个蠕动的身影,给纯白的世界平添几分色彩,使宁静的大山少了些许寂寥。

夏萍被分到第三小组,在乡政府休整一天就开往最远处的刺梨沟。队长于成山说,别看刺梨沟远,却是最有希望摆脱贫困的,那里有一家弟兄仨已经成了万元户,先总结他们的经验然后大力宣传,只要能把其他村民带动起来一同致富,这攻坚战就打赢了。乡长听说夏萍是写文章的,特意交待了一定要采访宣传的事,说最近听说这吴家弟兄有了钱不忘扶持贫困,接了一位孤寡老人回家赡养。这样的事例在门槛山乡也算一件新闻,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典型事例,要夏萍一定好好宣传。

夏萍听说有这样的典型事例可写,一时兴奋起来,觉得自己有了用武之地,平日惯有的一丝傲气重又挂在脸上,头天晚上座谈会上的一丝不快就忘得一干二净。谁说秀才没有用?这叫以精神文明促物质文明。何况这次地委叫得很响亮,改变往日的救济性扶贫为开发性扶贫,争取一年之内摘掉全区十八个贫困乡的帽子。这次五支队伍一齐开进沿山县直插贫困乡,按人分组包点到村民小组和贫困户,阵容声势都属空前。尤其是青年干部,哪一个不想干出点成绩为日后的提升打基础?就连文化局的刘敏,也眼巴巴地盯着五十八岁的老科长即将空出的位子,自愿报名来扶贫。要不,老婆下乡演出没人接孩子上学就是借口,何必找这份苦吃?谁都知道这次扶贫是要动真格的,不是到年底就撤兵,而是谁先摘了贫困帽子才能收兵回营。所以头天晚上的讨论热烈异常,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都认为要救济性扶贫和开发性扶贫一齐上,两条腿走路,才能早日完成任务去戴省委书记的红花。于是纷纷开动脑筋献计献策,措施细到不能再细的程度。只有夏萍,想起主席临行前的交待,不敢轻易表态。她深知文联机关的情况,说大话只能哄一时而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像于成山副局长,就敢表态让门槛山乡通有线广播搞电视差转台,团地委也敢报建希望小学的计划,而她只能悄坐一旁听别人豪言壮语,为自己的机关无能为力而悲哀。

中午时分,夏萍和刘敏连同电影公司的谢一飞来到目的地……梁上村,寻找先富起来的吴家三兄弟,夏萍负责写文章,谢一飞管拍照片,刘敏则是动员群众从这件事中接受教育,为扶贫的进一步开展打好舆论战。于成山要他们三天之内完成任务,争取地区报头版头条,省报上一个好位置。下一步就调电视台来录像。于成山说,这一次可是人尽其才,不会强打鸭子上架逼你们去跑项目要钱,你们三个就给咱们摇旗呐喊造声势助威,宣传工作一定要在五个队里拿冠军。一番话说得三个人心里热乎乎的,觉得于成山是名不虚传,古板归古板,工作上确实有一套。跟这样的领导跑断腿也心甘情愿。三个人来不及等村长带路就问了路直奔梁上村而来。

如果把横岭山比做驼峰,这里该是峰的三分之二,而门槛山乡政府恰恰就像进山的一道门槛卡在山口。刺梨沟则像是骆驼脖子上一道皱折,依驼峰而下,在那些凸凸凹凹的沟壑中星星般点缀着一些窑洞,这就是属于刺梨沟村的十来个小自然村。梁上、梁下、前凹、峪里、狐子窝、疙瘩上,听听这些村名,就能想象出那情景。

雪已停了,横岭山一片银装素裹,晃得人睁不开眼睛。谢一飞激动地大喊大叫,掏出相机扔掉背包就开始选景。这位西安美院的高材生就是为了照顾老母屈就电影公司,每天画广告,是个有名的牢骚篓子。此刻却一反常态,像个小孩子般爬在雪地上,对着目标不断地按快门。这种激情很快就感染了夏萍和刘敏,两人抢着往镜头前跑,摆出种种姿势,笑得灿烂而天真。谢一飞眯了一下眼,又后退了两步,遗憾地说,这么漂亮的女人不会穿衣服,你怎么不穿件红的?大红羽绒衣映在雪地上最能出效果,照出来能上挂历,可惜可惜,浪费了我的胶片,更浪费了我的技术。

夏萍看看自己,一件浅灰色呢子大衣,灰色毛围巾,确实与雪景对比不强烈,这特意为下乡选的服装真是辜负了美丽的雪景,不免也有些懊丧。说,谁知道会下大雪呢,谁知道会和你分在一个组呢,谁又知道你扶贫还带相机呢?

刘敏跑过来,甩掉身上的棕色条绒外套,露出黑色高领毛衣,推过夏萍自己站在镜头前喊道,看咱们的,拍出来保准是凤城第一美男,赛过香港郭富城。

夏萍揶揄道,别酸了,你多大了,还当追星族哇?说着也脱掉大衣露出里面的大红高领毛衣,往镜头前挤。

咔嚓,谢一飞按下快门,大叫道,好一双靓男靓女哇,能做挂历封面了。

刘敏惊讶道,你把我俩拍进去了?

谢一飞哈哈笑着说,是你们钻进我的镜头里了,怎么是我把你俩拍进去了?怎么样,请我上涮锅楼涮一顿?不然这照片可就要上交“纪检委书记”了。

夏萍笑道,你别吓着刘敏了,他可是出了名的怕老婆,他那位纪检委书记看见照片,还不让他跪一个月搓板?真能找到我家去呢。

刘敏拉住谢一飞的相机说,不行不行,胶卷拉掉才保险,不然就给你留下敲诈的机会了。

谢一飞躲避着笑道,你少胡来,这一拉就会曝光了,怎么草包一个呀,老婆就那么可怕?

夏萍说,谁要他找个大美人呢,你抢镜头也不看看对象,那张照片可惜了,再好也拿不出去。说完,突然灵机一动,拉过谢一飞说,机子给他,刘敏,给我俩也拍一张,到时候一起拿出去,保准不会后院起火。

谢一飞说,到底是女人诡计多端啊,高见高见。说着趁势搂住夏萍肩,喊道,快拍。

夏萍躲了一下,正好听见快门响了,她知道这张照片效果最理想,谢一飞的那只胳膊像是要去抓什么却又没抓住,而她自己则是低着头像是在找什么,这照片谁看了都挑不出毛病,都会认为是随意抢拍的雪景。她可不愿意让别人的老婆说三道四,再说,还有那个老古板队长于成山。

拍完了,谢一飞收起相机,恋恋不舍道,真该上后山拍去。你看那些窑洞,还有崖上那些酸枣棵子,那歪脖子柏树,多美。要不是扶贫,你能有这眼福?远远的,有几处院落出现在视线里,没有院墙遮拦,只是几孔窑洞坐落在那处山凹里。几只鸡在窑门口走来走去,雪地里异常醒目。一缕炊烟从一家窑洞里升起,飘散在崖顶上,让人感到一丝温馨。

夏萍用手拍拍大衣上的雪,边穿边说,你没问问村里的老百姓看美不美?肚子都填不饱,让你过几天这种日子,保准不会有这闲情雅致。前年我给妇联搞过一个调查材料,一个女人和外地一位打窑工好上了,又不愿跟他走,就在一天夜里死在那个人的镰刀下。男人、儿子女儿一家四口,无一人幸免。后来公安局抓到罪犯,才知她一共花了人家二十块钱,不过几盒饼干,一块花布。爱是谈不到,连私情也算不上,纯粹是为了那点东西送了一家人的命。我看了那张现场照片,几天吃不下饭,夜里就做噩梦。我没有勇气去现场看看,但我记得就是门槛乡的,也是山里。

几个人不再言语,默默地往村里走,鞋子踩在皑皑的雪地上,咯吱咯吱响着,留下几串深深的脚印。

村子里静得出奇,要不是那几只走来走去的鸡,让人怀疑这里会不会有人家。三人走近一孔挂着门帘的窑门,敲敲,里面似乎有了动静,却不搭话。刘敏说,推门进就是了,敲啥门,农民没有这个习惯。

夏萍推开门,刚从雪地上走来的眼睛一时适应不了窑里的黑暗,只觉得迎门是一盘大炕,过了片刻,窑里渐渐有了光线,这才看清炕头上就坐着一位老汉,一只手正拿旱烟锅在炕墙上剜,一只手在捻着那堆黄黄的叶子。炕里还躺着个老婆婆,被子围到下巴跟,看到有人进来,不搭腔也不抬头。

大爷,你在家呢?夏萍问。

你们这些公家人十冬腊月的还收啥税,今年农业税都交过了,咋又来收?老汉闷闷地说道,并不抬头。

刘敏站在炕沿前好奇地看着窑后,只见三只大缸一溜儿摆着,上面压着木盖,便问,这是啥?夏萍急忙推了他一把。谢一飞鼻子皱了皱,扫视一眼一览无余的窑洞,摇摇头不作声。

大爷,我们不是来收税的,是来扶贫的。夏萍说。

老汉抬头看了一眼说,不是一样么,公家人干的就是这活。

夏萍说,大爷,吴大贵家住哪儿?

老汉却是不再吭声,夏萍不知道他为什么突然不说话了,站了一会儿摆摆手退出来。

咱们换一家问问。夏萍指指崖上的两孔窑洞,顺小路往上走。谢一飞感叹道,看来除了收税,怕是就没人上来过,要不怎么说咱们是收税的呢?可说咱们是国家人,他们就不是这个国家人?是爪哇国人?

夏萍说,他说的是公家人,山里人管吃皇粮的就叫公家人,他们把咱们当乡政府的了。

刘敏说,那缸里装的啥你咋不叫问?

夏萍说,啥?粮食。山里人不愿意露富,这儿的农民不缺吃的。你没看那老汉,不吭声,脸上却不像饿出来的。还有,笼屉上放的是白馍馍。

刘敏说,你倒心细,一眼就看出来了。

夏萍说,你多下两次乡,不用教就会了。说着就到了第二家,还没敲门,就听见里面的窗门也关上了。几个人喊着老乡,我们是来扶贫的,一边摇晃着门扇,却是再也没有了动静。

夏萍叹口气说,看来我们该等一天把村长叫上一起来,他们怕是连扶贫都不知是怎么回事,要不咋连门都不给开呢?今儿怕是白跑了。

谢一飞说,这不还有两家么,莫非都不开门,走。说着率先往最高处的一排窑洞爬去。小路上的雪有点滑,三个人手脚并用才攀到窑门口。住这鬼地方,能不穷么?为什么不迁移到山下去?刘敏说。

夏萍说,你没听过么,金窝银窝比不上家乡的穷窝,这就是中国农民的乡土观念,根深蒂固哦。再说,往哪儿搬?倒是这天高皇帝远的,开几块地种种收收,日子就过去了。

谢一飞说,真是人比人气死人,他们要是知道发达国家的人是怎么生活的,该作何感想?就是到华西村看一看,也让他们大吃一惊。这样活一辈子也未免太可悲了。

夏萍说,你才说错了,恰恰是他们才是最没有欲望,吃饱肚子就是幸福,哪儿有那么多痛苦。这里连有线广播也没有,电视就更谈不到,若是不下山,真是不知道山外是什么样的世界。你没听说过有个山里老太太还问鬼子走了么的笑话?往往我们这些人好高骛远,欲望无穷,所以也就自找烦恼自造痛苦,对不对?

刘敏说,也对也不对,人总是要有理想,说白了是有个目标,这才有个活头。要不,浑浑噩噩的活一天算一天,到世上转了一圈也没转下个名堂,价值在哪里,意义在哪里?跟猪一样吃肥身子就挨一刀有什么不同?人跟动物总是有区别的。活得有质量才是第一。

三孔窑洞看来是两家人,因为一孔窑门上挂着一把锈锁,窗户上的纸都没有了,留下几个黑洞。另外两孔门前雪是扫过的,窗台下垛着整整齐齐的山柴。通往崖边的玉米秸搭的小茅厕前还扫出一条路,一缕炊烟从窗户一侧烟筒里冒出来,袅袅飘向崖畔。三个人都感到肚子饿了,不约而同地笑着去掀门帘。

门却是开着的,屋里暖烘烘的,一股热气扑面而来。听到声音,炕后的灶火前站起一位中年女人,一边扑打着身上的柴灰,一边问,随首上来?

谢一飞和刘敏都愣住了,听不明白是什么。夏萍笑着说,随首上来。说着在炕头上坐了,对两个同伴说,“随首”就是刚才的意思,回去查查《凤城方言辑考》就明白了。女人忙从灶里掏出三个红薯,拍拍上面的灰放到炕墙上说,吃口暖暖肚子,我再添把火,这馍就熟了。

三个人道了声谢就吃起来,谢一飞吃得急,一口噎住了,咯咯个不住。女人忙站起来拿过碗要倒水,暖水瓶是空的,歉意地说,一会馍熟了有开水呢,你这城里人不敢给你喝凉水。

刘敏笑着说,大婶别管他,他是南方人没见过红薯,让他咯去。夏萍打量着窑里,虽然简单倒也干净,女人像是见过世面的,并不怯生。便问道,大婶你知道吴大贵家住哪儿?

同类推荐
  • 风荷忆旅

    风荷忆旅

    本书是一本宣扬爱国情怀,传递正能量的游记作品集。作者以激越豪迈之情,隽永秀美之笔,状山水美景,风土人情,视野开阔,生动璀璨,流淌着作者对祖国的挚爱和对大好河山的赞美。作者以丰富的素材,独特的视角,饱满的情感,对诸多风光胜迹和地方特色,作了较详的记叙,善妙语,重音韵,融知识、艺术、趣味、思想及地域特色于一体,无不张扬着较强的视觉震撼力与文学的冲击力,无不透露着作者所拥有文字的自信与自豪,散发着一股温馨的气韵,使全书之品质与品位相得益彰,别具气度,别见力度。作品风格冼练沉雄,行文潇洒,叙事与抒情结合,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旷达幽远的意境,是部很有文学感染力,也是很接地气的游记作品,充满了现实生活的气息。语言质朴,文笔流畅,什色斑斓,精致华美,给人以知识的力量,以悦读的享受,以情感的交流,以真切的感悟,独具一格,雅俗共赏,适合大众阅读。
  • 唐诗宋词元曲(第六卷)

    唐诗宋词元曲(第六卷)

    唐诗、宋词是中国诗歌史上流芳百世的不朽丰碑,将我国的诗词艺术推向了最高峰。警句名篇被历代文人墨客所吟咏,以至名人评说“唐后无诗,宋后无词。”为了更好的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我们本着思想性、艺术性、可读性兼顾,信达雅并重的原则,重新校订注释编纂了这部《唐诗宋词》,并配以清晰线描图,以飨读者。可谓“吟一首如遍品天下之敬醴,诵一句若尽阅华夏之圣观”!本书采取最为脍炙人口的经典选本,融合中国古代绘画艺术作品,生动形象地阐发文学的主旨和意境,达到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完美境界。
  • 深夜谈吃

    深夜谈吃

    可以下饭的疗愈美文,献给食物的赞美诗。胃舒服了,心才能安定下来;肚子美满了,一切便都美满了。每天奔波于都市的钢铁丛林,紧张了一天坐下休息的时候,吃,是最温情的疗愈;在失恋的伤口还隐隐作痛,忧伤的情绪还不能够释怀的时候,吃,是比借酒浇愁或深夜痛哭都更治愈的神器。很多人都有一颗自由的心,却仍不幸纠缠于凡尘琐事。很多食物,它可以填饱你的胃,却无法满足你的灵魂,很多人的伤痛记不清,记住的反倒是分手的那一道菜。无处安放的情绪,都能在细细品尝中找到它应得的归宿。如果心情找不到倾诉的耳朵,那么请打开《深夜谈吃》,在这里为心灵寻得一处柔情似水的安慰吧!
  • 中华千年文萃:赋赏

    中华千年文萃:赋赏

    本书选取屈原、宋玉、贾谊、张衡、曹植、苏轼等人的作品,尽量采取古籍版本,古代人名、地名和专用词等仍使用原字,未改为简化字,并按作者简介、正文、注释、点评形式来编排,旨在引导读者自己去感受思索,从我国优秀的古代文学作品中获益。
  • 李佩甫

    李佩甫

    《李佩甫》的主要内容是:为了展示建国以来文学创作的实绩,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文学进一步发展和繁荣,我们陆续编辑出版“中国当代作家选集丛书”。这套丛书,拟选收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文学创作上做出重要成绩的作家的中、短篇小说,诗歌,散文等代表作(包括儿童文学创作),每人一集,每集大约二十五万字,并附有作家照片、手迹和主要作品目录,以便与我社同香港三联书店合编的“中国现代作家选集丛书”相衔接,构成一个完整的系列丛书。读者从每一集里,可以看出某一作家的基本创作面貌及创作实绩;各集合在一起,大体可以总览我国当代文学创作(长篇小说除外)的基本面貌和主要成就。
热门推荐
  • 荒域归墟

    荒域归墟

    种因果,菩提明镜,不论浮生蹉跎,不叹地芜天荒。染旧霜,一世繁华,不为青丝蘸雪,不语一纸风沙。忆思忘,生死两茫,不绘刹那芳华,不缀孤语暗殇。轮回乱,前世轻弹,不念执手相依,不妄烟火清凉。半面妆,眸若惊澜,不苟曳尾泥涂,不畏十魔九难。藏世空,道落成终,不枕荼蘼黄粱,不梦半生呢喃。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山海经》与仰韶文化

    《山海经》与仰韶文化

    本书书的出版很有首创性和开拓性,在写作方法上,将考古与历史紧密结合,为目前我们探讨中国古代文明,开启了一条新的途径或拓展了新的领域。以《山海经》所记炎黄时代的史事,与仰韶文化整合,有“史”有“物”,“物”、“史”相印证,正反映了炎黄时代的文化。它与中华文明起源研究的同类著述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它有比较可信的素有原始史料丰富之称的《山海经》作铺垫,从而使我们对炎黄文化的看法并不感到那么空泛,不像在雾里看花。
  • 在下夫人是魔头

    在下夫人是魔头

    boss制造系统,顾名思义。白枫觉得金手指跟自己开了个玩笑……“什么,我当boss不行吗?”合着我这金手指就是给别人用的,算了,近水楼台先得月,正好(被)捡了个媳妇……“在下要将夫人培养成世界上最大的Boss!”——白枫**************有些沙雕,非传统玄幻,新手上路,多多包涵^ω^
  • 地域之眼

    地域之眼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在我们的世界里,依然存在着科学解释不了的事或物。对,就在刚刚,仿佛有一个声音在对你说:欢迎来到无尽地域,这里将是您的开始或者结束。
  • 捡到祖宗1000岁

    捡到祖宗1000岁

    老祖宗:我这么漂亮的一个大美人睡在旁边都看不到,只想着抱枕,唉……真让人发愁,这么眼瞎,以后可怎么找女朋友呀?我什么时候才能够抱上小孙孙?李颖华:不,老祖宗,根本就没抱枕什么事,我想抱的明明是你!嘤嘤嘤……为什么每次你都能够给我找到这么好的“借口”?你到底有没有搞清楚是谁眼瞎?各位看观,你们觉得是谁眼瞎呢?----------完结作品:《男神宠妻日常1-2》、《我在星际开花店》、《史上最后一只龙》、《女神宠夫日常》等
  • 调包前妻别跑

    调包前妻别跑

    年前,她亲手将双胞胎妹妹交给她的初恋,独吞心碎。一年后,她的老公和妹妹偷情,双双猝死。天大的丑闻,让妹夫暴怒,家族危机……为了爱,为了家,她答应假扮妹妹活下去。没想到,妹夫酒醉把她当成妹妹,一夜激情。醒后,他勾起她的下巴:“既然你能容忍老公和妹妹出轨,那么你一样可以容忍自己变成她活下去!”情乱了。同样的面孔,不同的性子。她如何能成为妹妹?并且眼睁睁地看着肚子里的孩子,喊她姨妈?
  • 主宰之前

    主宰之前

    众多灯光闪烁下,帝国之声的记者上前问出了最后一个问题:您为什么会如此伟大?谢英笑了笑:这要从那个夏天开始说起。
  • 隐天记

    隐天记

    如果我说这其实是一个横跨万年的凄美爱情故事,你还看吗?
  • 古兰德的歌谣

    古兰德的歌谣

    渴求古老之血。畏惧古老之血。黎明的钟声响起,塞壬的歌声撩拨。那是诅咒之歌。那是苍白之歌。那是黯淡的伤疤。古兰德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