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003700000037

第37章 好戏连台(4)

白场戏还没开演,偌大的场子已挤得水泄不通,入口处的人流还在往进涌。夏萍知道从十二点开始就已经在卖站票了,此刻水泥座位两边的空地上已站满了人,人群后面还挤着卖小吃的摊贩。麦杆把子在人头间晃来晃去,上面插满晶亮诱人的糖葫芦。卖葵花籽花生栗子的边称货边招徕顾客,喊声又清又脆。卖凉粉的担子上飘来一阵扑鼻的蒜泥味,卖茶叶蛋的、卖饼子麻花的叫买声此起彼伏,比曹村乡的集市还要热闹几分。最好看的是烧醪糟的,风箱噼哩啪啦地响,铜瓢下的火苗就一窜一窜,那酸酸甜甜的醪糟味就从升起的白汽中飘散开来,酒一般的醇香钻进每个人的鼻孔。夏萍从来到石沟乡,还没有过如此的盛况,看着还在继续往里涌的人流,她在高兴之余多了一点担忧,现在唯一的办法是停止售票,因为剧场已经爆满,若再进人,说不定会挤出事情。挤翻了这些小吃摊,还会引起火灾或者烫伤群众。尤其是白场戏的观众老人妇女多,小孩子多,就更要提防出事。她使劲从人群中挤到电影室门前,用力把围在门口的人群拨开,掏出钥匙打开门。孙主任和通信员正忙得不可开交,小窗口里同时塞进几只胳膊,挥舞着手中的钱要票。喊声急促而杂乱,把夏萍的声音顿时淹没了。

赶快停止售票。夏萍用手按住了孙主任正在撕的票本,并对着窗口的人头喊,上午没票了,看夜里的吧。

孙主任余韵未尽地说,还能卖几百块钱呢,这倒停了。

夏萍说,你出去看看,再卖就要出乱子了,这会儿进来的人若没有凳子都没法看呢。

窗口的几只胳膊还在固执地挥舞着,喊声不客气起来,咋不卖票了?跑了几十里来看戏,拿着钱也不让进啊?还为不为人民服务?通信员用力地把几只胳膊往外推去,想关上里面的窗板,可是无济于事,人们在外面骂着,渐渐难听起来,留着票子给你哪个老子哇,老子十块钱买张票行不行?要不,再搭两瓶酒哇。还有人认出卖票的是计生办的孙主任,便喊道,哎,积点德呀,下一次骟婆娘我给你带路。孙主任气愤了,说,你管他能不能看呢,卖,拿钱买骂也算。

夏萍说,不能卖了,咱们要对群众负责任,真要出了事挤伤几个人,咱们可得吃不了兜着走。说着,低下头趴在窗口对外喊道,里面人已经满了,进去也看不见,看夜场吧。外面难听的话又传了进来,夏萍只当没听见,说完,吩咐通信员想办法关窗户,便急着出去找卫部长。好容易挤上舞台,打开扩音器喊了六七遍,才把卫部长找到后台。

你找的民兵呢?这么多人挤起来咋办?夏萍经历过那种拥挤的场面,那一年县城枪毙人,一次挤死了八个,那无辜丧生的八具尸体一溜儿摆在县医院的大院里,留给夏萍永恒的记忆。甚至有人传说那枪毙的六个罪犯里有人是冤枉的,上天才来惩罚讨个公平。当然,谁都知道挤死的人与哪一个罪犯也毫无关系,但一想起就不寒而栗。

你当我这武装部长是吃馍的呀?放你一百二十条心,早就防着这一着。说着,指指台下一角,夏萍这才看到有十几个民兵正在举着长竹杆分头往场子里分散而去,因为站着的人群已经涌到了座位里,直接影响到坐着的人们的视线和安全。只见他们艰难地挤在人群里,挥舞着手中的“武器”,把站着的人们往边上推。不过,那武器明显是做样子的,人群便像潮水一般涌过来又涌过去,好像在与他们玩一种游戏。但是,随着民兵们的努力和开场锣鼓响起,人群渐渐稳定下来,个个脖子伸得像叫鸣的公鸡,都把眼睛盯了台上的大幕。夏萍突然一阵感动,扭头对卫部长说,一会散戏了咱们管饭,好好犒劳犒劳你这帮弟兄们,晚上还全凭他们呢。

卫部长说,小事一桩,你的事就是我的事,我可不是为那几个钱才干这事的,只要你心里清楚。

夏萍望着台下心不在焉地问,清楚什么?好一会没有听到答复,回过头却看见卫部长看她的眼光里多了一点平时没有的东西,心里别的一跳,忙说,你下去看看门口,最好锁上大门。

望着他淹没在人群中的身影,夏萍摇摇头,眼前突然就浮起乡长的目光。于是,站在幕侧往五六排望去,只见最中间坐着书记两口,依次过去是副书记副乡长和老婆娃娃们,还有老头老婆婆们,想是他们各自的父母。再往边是乡里的一般干部,最边上的是乡政府的社办人员,看来票子是按级别分配的。夏萍在心里笑自己幼稚,这其实是很正常的一件事,自己却想着让他们抓阄。就是真抓,那些社办人员也不会去坐中间的位置的。夏萍心里掠过一丝说不出的味道。突然,她在最东边的一个位置上看到了她熟悉的面孔,而那双刚刚还在眼前浮起的目光远远地送了过来,触电般地又缩了回去。夏萍迅速移开目光,心里多了些歉意。

戏是准时开演了,王华民的《黄鹤楼》开场,压轴的是李梅英的《苏三起解》,中间是须生的重头戏《舍饭》,只是着名须生阎逢春的弟子六岁红也已去世,如今六岁红的弟子却无法像师傅当年那样唱红西北五省,不知有多少爱好蒲剧的戏迷们遗憾万分,慨叹着蒲剧的今不如昔。其实,人们是太过于怀旧。夏萍就认为蒲剧在唱腔上的改革已远远超过了以往,典型的例子就是《苏三起解》,据说李梅英的唱腔在并不接受这个剧种的北京城也引起了轰动,倾倒了一大批观众。夏萍对这出传统折子戏百看不厌,主要是欣赏她哀婉优美的唱腔,那如泣如诉的唱段把一个风尘女子的绝望和悲哀刻画得淋漓尽致。可今天夏萍却无法沉下心来细细品尝这些唱段,她坐在台角,耳朵捕捉着前台的声音,眼睛紧紧盯着台下的观众,尤其是当那一根根竹杆举起时,她的心就剧烈地跳起来,随着那些竹杆上上下下。她组织过多少次这样的演出,从没有像今天这样忧心忡忡,她知道,在这样的情况下只要不出事就是成功,她已不在乎能卖多少票挣多少钱了。

戏一出出地唱下来,观众虽然有些波动,但竟然没有发生拥挤的现象,无论是坐着的站着的,还有骑在墙头上的,都把太多的精力放在看戏上,偌大的场子里呈现出从未有过的井然。那些持竹杆的民兵雄赳赳立在座位的边缘,显然是挡住了部分人的视线,却始终不敢掉以轻心,一会儿把手中的武器挥舞一阵,像是示威似的,那海涛一般涌动的人流便乖了下来。

夏萍悬了一上午的心似乎这才放到了本来的位置上,那熟悉的鼓板和丝弦以及凄凄婉婉的唱腔一下子就近了,裹了她,卷了她,淹了她,仿佛她本来就是剧中人。

谁也没有料到夜戏的清场成了最大的难题。按惯例所有的观众都得离场,无论是有票还是无票。清完场到开演前一小时再持票入场。可有一半的观众就坐在场内不出去,买两根麻花或是喝碗醪糟算是解决了晚饭,然后就等着看戏。那些老人们身下垫着棉褥子,腿上盖着棉褥子,头上裹着厚厚的围巾,坐在水泥墩子上双手捧碗,喝着儿孙们端来的醪糟,啃着烧饼或麻花,不时地用手抹一下冻出来的鼻涕。更多的人,是蹲在避风的墙根,从随身的布袋子里掏出馍馍吃,连碗醪糟也舍不得喝。抱娃娃的女人们背着风解开怀,把奶头堵住娃娃的嘴,用自己的体温暖着怀里的小身体。人们都不愿离开剧场,仿佛一出去就再也进不来了似的。那会儿,西北风似乎刮得慢了点,像是怜悯人间这一幕,不忍心冻坏这些几年也难得看回戏的乡民,只是飘起了雪花,绵绵的,细细的落下来,不怎么大,却使人们的脖子缩得更紧了。这是今年入冬的第一场雪,早不下晚不下,偏偏拣了这个时辰。夏萍站在门口望着这一情景,心里又是翻上翻下的,不知什么滋味。想如果有一天石沟乡富了,自己若还在这儿当站长,头一件事就是让乡里盖一座剧院,像县城的大礼堂那样,冬天有暖气,夏天有空调,一排排的靠背椅和弧形的乐池,还有现代化的音响设备。

还是卫部长的那些民兵顶了大事,竹杆挥舞着,一排排地撵,竹杆变成了竹丝,嗓子喊哑了,才算把人们都赶出剧场外。等到收票时,天却是黑了,人全都涌到了街上,把乡政府唯一的一条街挤得水泄不通。偏偏这时候停电了,剧场一片黑暗,舞台上的演职员们见惯不惊,都停下手中的活静静地坐着喝茶,舞台监督已经点起几支蜡烛,摇摇曳曳的烛光在那些幕布间闪烁,人影幢幢,像是神话剧里的一幕,台下却是一片混乱,不是我踩了你就是你撞了我,互相骂着,在黑暗中摸索。门口入场的人流慢了,却是更加混乱,有人要出有人要进,碰碰撞撞的,不时地引起争吵和骂声。有人开始咒骂变电所,又骂卖票的不送票造成了停电。还有人骂乡政府请戏也不选个好天气,偏偏拣刮风下雪天,成心想冻死人么。甚至乡干部里也有人在骂包戏的只顾自己捞票子,不晓得给电大爷送票。大部分人持着票子犹犹豫豫,不知该不该进去。谁也不知道这电停到什么时候。倘若总不来,进去了还能退票么?

夏萍拿着应急灯先进了售票室,孙主任皱着眉头正骂通信员,通信员委屈地分辩说,我也没说难听话,就说了一句,你们五个人十张票,连老婆的都有,还要票是给相好的呀。

夏萍说,你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就是给相好的也不能你说呀。

孙主任说,你听听这外面是咋骂的?咱们做好事还落下骂,这人心都叫狗吃了。

夏萍说,群众吗,你咋跟他们计较开了?权当没听见。

孙主任说,我会跟群众计较?我这计生委主任不是白干了,啥骂没听过?我是说咱乡政府的人,见咱们包戏就眼红,当初你咋不把他们叫上?这钱还没挣到手,先挣了恁多骂。我日他娘的,这电大爷也太贪了,赠券留得太少,座号票卖完了,到哪儿给他们弄票去?总不能把卖出的票再收回来吧?给他们站票又不要,你说咋办?现在停了电再送票怕是也迟了。

夏萍说,我就怕电出问题,算票时给他们最多,谁知还是得罪了人家。这停上两个钟头咱们就全完了,不说看戏的,唱戏的就不答应了。

外面已有人喊着退票子,夏萍赶紧说孙主任,能退几张票也算,我拿上去找变电所。真不行了我就把电话打回县供电局找头,我就不信这变电所总是老大。

通信员说,我闯的祸我去送,再说几句好话也行。

孙主任说,他认得你是老几?你先去打听打听看站长钻在哪儿,再回来报信,这事非夏站长出马不可,她总是县里来的。

谁知连退了几张票都是站票,座号票连乙票也没有退,看来只有另想办法了。

小胡急急忙忙跑来了,连连喊着,快到门口去,挤起来了。夏萍撒脚就往外跑,孙主任问,是往外挤还是往里挤呀?

小胡说,当然是往里挤呀,往外还用得着挤么,大门一开就行了。

孙主任说,这不都退票子呢,还挤进去干啥?

小胡说,你咋连这都不明白?挤的都是后来的,没买到票子的,这不挤进去了,你咋查?这停电倒给他们办下好事了。说着就往外跑。

夏萍好容易才找到卫部长,一伙民兵已顾不上看墙豁门,全调过来守大门。门外明显是有一群年轻人成心捣乱,借着手电光拥在一起使劲往里挤,还喊着号子,大铁门已发出哐哐当当的响声,人群中夹杂着女人的尖叫声和骂声,孩子们的哭声,老人们的喊声,在那群年轻人的呼喊声中显得那样微弱而无力。夏萍最担心的事情发生了,她顾不上解释,冲上前去喊,打开大门,快,打开大门。

守门的民兵望着卫部长,卫部长说,今晚的票子才收了三分之一,这些人都没买票,放进去咋办。

夏萍说,顾不上了,再不开门就会挤死人的,你没看水泥墩子都摇活了,铁门一倒,砸死的就是一片,我们几个就都别想活了。说着亲自上去开门。

卫部长这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和不堪设想的后果,赶紧也上去帮忙,几个民兵连忙赶开铁门里面的人群。见到里面的行动,门外的那伙人更兴奋了,连连敲着门呼喊着,却不肯后退,随着铁门的打开一涌而进。夏萍来不及躲开,被撞过来的铁门猛地挤到墙根,头被狠狠地砸了一下,顺着墙就软在地上。

夏萍睁开眼时已是清晨,第一眼就望见乡长坐在床边,关切的一双目光里全是自己熟悉的东西,那脸就红了。乡长伸出手像是要握住她的手似的,却又在半空里停住,说,你呀你,把人能吓死。夏萍刚要说话,乡医院的医生、卫部长和孙主任、小胡还有通信员都进来了。乡长忙站起来说,刚刚醒了。夏萍这才隐约想起昨晚的事情,忙问,戏唱了没有?

卫部长说,还能不唱吗?付出这么大的代价,敢不唱吗?

夏萍不明白,疑惑地看看这个又望望那个,通信员说,昨晚把你抬到医院后变电所长也害怕了,赶紧就送电说是真出了问题,并不是因票子的事。你要是今天再不醒来,乡长就准备往县医院送呢。

孙主任说,只是这一乱就没卖下多少钱,好多人退了票又挤进去看,不退他就骂,还没有白天卖的多呢。

夏萍问,再没有挤着群众吧?

乡长说,没有,就伤了你一个,算算看顶多少群众。这就是你要的政策呀,差点出了大事。

夏萍说,这算啥,我没事的,又问。剧团送走了?

大家都笑了,说,真是三句话不离本行,安心输完液再说,还等着你排戏呢。

正笑着,乡里的书记和其他干部们提着一些罐头之类的进来了,小房间里一下子涌得满满的,夏萍不好意思了,连连说,不要紧的,惊动大家干什么?

书记说,好好养两天给咱排戏,我刚问了医生说是轻微脑震荡,没事。你真要是有了事,咱们石沟乡今年可就没戏唱了。夏萍的眼睛突然就润润的,不再说话,听他们侃起昨晚的戏来。中午,刘金子竟然带着八音会的一帮人来了,来交文化市场管理费。

同类推荐
  • 外国文学评介丛书-莱蒙托夫

    外国文学评介丛书-莱蒙托夫

    本套丛书用深入浅出、生动活泼的形式向读者系统地介绍从古至今世界各国著名的文学作家和他们的优秀代表作品。这套丛书将引导青年朋友去漫游一番那绚丽多彩、浩瀚无边的文学世界——从古希腊的神话王国到中世纪的骑士、城堡;从铁马金戈的古战场到五光十色的繁华都市;从奔腾喧嚣的河流、海洋到恬静幽美的峡谷、森林、农舍、田庄…它将冲破多年来极左路线对文学领域的禁锢和封锁,丰富青年朋友的精神生活,为青年朋友打开一扇又一扇世界文学之窗,让读者花费不多的时间就能游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浏览各国人民今天、昨天、前天直至遥远的过去的丰富多彩的生活图景,去体会他们的劳动、爱情、幸福、欢乐以及痛苦、忧伤、斗争、希望…
  • 国家的投影

    国家的投影

    本书作品的体例为散文随笔。字里行间跳动着青春之火,闪烁着军人应有的风骨与神韵。
  • 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

    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

    曾经有那么一段时间,我觉得自己无话可说。就像是平时,见到陌生人,硬生生打完招呼就卡在那里,不会找话题不会聊天,甚至自己一个人开始发呆,不知道说什么。在那段时间里,我写不了一个字,连自己曾经的那点伤春悲秋都没有,连谈论自己的欲望都没有。那一段时间是我最难熬的。后来慢慢地我尝试写短句,每天记下流水账,写一点自己的心情。慢慢地我发现,不是我无法写作,而是时间改变了我。十年里,我们邂逅真实的自己,并不是久别重逢,而是故人归来。
  • 在巴丹吉林失声痛哭

    在巴丹吉林失声痛哭

    这是一部时光书和个人史。以个人的角度乃至生活、命运轨迹为基本线索,贯穿了作者十多年来,在沙漠乃至异地的生命本真体验和独特思考。这本书中,既有个人化的生活记述与具体情境心态的逼真刻绘,又有对自然事物及人生人世的细致观察和发现。大量地涉及地域文化及历史遗迹,乃至个人生命过程中的种种遭际,多“道人所未道,言人所难言。”
  • 吾乡吾土

    吾乡吾土

    乡者,故乡也,土者,民间也。吾乡吾土,是故土,是老家。书中作品既是作家本人的心灵写照,也为读者了解作家的第一故乡和第二故乡打开了一扇大门。《吾乡吾土》书中近50多篇文章,既体现出作家对于人生的思考和感悟,也承载着作家对故乡、对本土文化的深厚感情。
热门推荐
  • 婚从天降

    婚从天降

    某小姐和某总裁先生同事被逼婚,于是两人一拍即合,决定假结婚。可是,为毛没有告诉他,自己的老婆是个法医啊!一群腹黑哥哥将杜先生带上了一条不归的追妻之路,就在此时杀出一个程咬金,新晋总裁乔宇直奔苏霈而去,不仅如此他们家亲亲老婆的前未婚夫回来了。当着他的面说:“霈霈,我带你回家。”是可忍孰不可忍,看杜小三如何反击。五年前,那个人就那么的消失,五年后,那个就那么的出现。没有任何一句解释,苏霈究竟会原谅释怀和他离开还是会选择另一个分叉呢?那个人消失的五年又发生了什么,时间留下的痕迹可以就那样轻而易举的消除吗?而且乔宇和林阆优惠是什么关系,杜先生和苏小姐能顺顺利利的在一起吗?且看杜小三的追妻之路。
  • 最游

    最游

    世曰天上仙人转世必有异象着显,柳明出世时,瞳生赤色焰光,天生紫金红眼长毛鼠。魔生万象,醉不呈仙。看柳明如何在大妖横生,仙神共世的天地之间走出一条自己的路
  • 李青齐去了好远的地方

    李青齐去了好远的地方

    简介??不存在的~不敬业?对不起,键盘使我强大!想了解内容?自己进来看!快!撅好!!祝你一腿之力!!走你!!不对,应该是,给lz进去!!
  • 少年,嫁给我吧

    少年,嫁给我吧

    睡眼惺忪的少年套着略大的T恤出现在卧室门口,最重要的是,他下面什么都没穿。兄弟俩看见这一幕都惊呆了。“哥,你这个禽兽!”“你说什么呢?他是我学生!”“小学生你都出手?你禽兽不如!”“……”看乖乖小白兔变身腹黑小诱受搞笑轻松文/耽美向
  • 修仙归来做爷爷

    修仙归来做爷爷

    修成仙帝回到故乡,发现自己已经成了爷爷,儿媳妇正要和儿子离婚。“亲爱的,我要让你重返二十岁,把耽误你的青春还回来。”“儿子,你长这么大,爸爸都没给你什么礼物,这个手机能联系全球首富,你拿去吧。”“儿媳妇,你要离婚就离吧,妮妮说了,你嫁过来之后,从没好好对过她,这样的儿媳妇,我老李家,不惯着。”“孙子孙女,你们要跟你爸还是跟你妈,自己选。”……
  • 他下场磕自己的CP

    他下场磕自己的CP

    和韵跟靳怀渊上热搜了,原因是狗仔拍到他们一起从情侣餐厅出来的照片。全网轰动,cp粉更是眼冒金光欣喜若狂,磕到真的cp了啊!!靳怀渊粉丝纷纷跑去他V博底下呼唤他出来澄清谣言,看到留言的靳影帝:“……”三分钟后,靳怀渊V:照片里是去约会,费尽心思追的宝贝,你们别吓跑她。@和韵V,过来认领一下你的男朋友。
  • 从封神尝试活着

    从封神尝试活着

    活在商朝的白狐,有一个愿望,想要玩电脑。可是这个世界是上古封神时期!没有系统,没有血统,没有后台……因为不知道怎么当狐狸精,只好自己开辟出一条崭新的道路。走在外面,要保护好自己不被做成皮大衣、皮领、围巾,还要学会色诱仙女姐姐(* ̄▽ ̄)((≧︶≦*)。啊,好,还没封神呢,不过已经可以开始考虑怎么勾引帝辛姐姐了~等国内混不下了,就偷渡到国外混日子,结果……奥林匹克山,天竺灵山,阿斯加德,天堂地狱,高天原……一听说狐狸来了……“哪来的狐狸?!o(≧口≦)o快快快赶出去啊啊啊!!正经版(中二版):帝命羲、和,世掌天、地、四时之官,使人、神不扰,各得其序,是谓‘绝地天通’。自此,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人间灵气消退,人皇持剑指诸神,三教联手编写封神榜,天机隐匿,杀星常照九州大地。万古未有之变局横空出世。此时,一只狐妖出现了。妖者,从女从芺。妖娆,妖怪,妖孽,妖,媚者,怪者,天赋异禀者也。以狐妖之身,看天地奔溃,换一个轮回。开琼宇,定法常,万族始兴;求同存异,和光同尘,与时舒卷,教化诸神。以妖之名,书写一段乱的一匹的传说。(可能是电影的封神宇宙??)
  • 天灵攻略

    天灵攻略

    手机中忽然出现的神秘少女,把厌倦了都市生活的宁玄带到了名为天灵的玄幻大陆。从此以大陆为图,建立凌驾各方的第一势力!手机在手,天下我有!查询商品交易价格、利润盈亏;探寻灵药珍矿、遗迹结界;发现绝世天才、高阶技法……跟我斗?我有手机,你有么?
  •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三辑:列那狐的故事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三辑:列那狐的故事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绿光迷雾

    绿光迷雾

    中秋佳节,皓月当空,一件惨绝人寰的凶杀案严重破坏了节日的气氛,谢昭立誓追凶,却遭遇幕后势力的重重的阻扰,展开了惊心动魄的历险旅程。真相渐渐地浮出水面,竟是一个惊天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