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93300000033

第33章 足智多谋唯才是举——曹操(2)

关云长后来果然斩颜良,诛文丑,为曹操解了白马之围。不久,关羽打听到刘备的消息,便挂印封金,辞别曹操千里寻兄。蔡阳请命要追关羽。操曰:“不忘故主,来去明白,真丈夫也。汝等皆当效之。”遂叱退蔡阳,不让追赶。程昱曰:“丞相待关某甚厚,今彼不辞而去,乱言片语,冒渎钧威,其罪大矣。若纵之使归袁绍,是与虎添翼也。不若追而杀之,以绝后患。”操曰:“吾昔已许之,岂可失信!彼各为其主,勿追也。”因谓张辽曰:“云长封金挂印,财贿不能动其心,爵禄不能易其志,此等人吾深敬之。想他此去不远,我一发结识他做个人情。汝可先去请住他,待我与他送行,更以路费征袍赠之,使为后日纪念。”张辽领命,单骑先往。曹操引数十骑随后而来。

张辽追上云长,告知情由。关羽见曹操所引众将手中皆无兵器,方始放心。操曰:“云长何行太速?”关羽于马上欠身答曰:“关某前曾禀过丞相。今知故主在河北,不由某不急去。累次造府,不得参见,故拜书告辞,封金挂印,纳还丞相。望丞相勿忘昔日之言。”操曰:“吾欲取信于天下,安肯有负前言!恐将军途中乏用,特具路资相赠。”遂令手下送上黄金一盘,云长不受;又送锦袍一件,关羽恐有他变,不敢下马,用青龙刀尖挑锦袍披于身上,说了声:“谢丞相赐袍。”打马扬鞭而去。

许褚曰:“此人无礼太甚,何不擒之?”操曰:“彼一人一骑,吾数十余人,安得不疑?吾言既出,不可追也。像云长这样的忠义之士,汝等皆当效之。”

曹操与关羽的故事,虽然最终未能留住关羽,但关云长斩颜良,诛文丑,解白马之围也算报答了他。同时,通过这件事,曹操还教育了他部下的文臣武将,希望他们能像关云长忠于刘备一样忠于自己。更重要的是:曹丞相爱惜人才的美名很快传遍了大江南北,使天下的俊杰、贤士纷纷投靠到他的麾下,难怪曹操帐下人才济济。

曹操招揽人才、留住人才的招数还有许多,我们下面还要论述。

三爱才如命唯才是举

曹操的成功,主要是因为他爱才如命,不拘一格,唯才是举;曹操的智慧,也主要体现在他对人才的态度上。

一般地来讲,有才能、有智慧的人往往瞧不起别人,老以为自己天下第一,容不得别人。曹操不仅自己足智多谋,更难能可贵的是他爱才、惜才、知人善任。这样的人(老板)太难得了。

有的人自己有才能,往往自恃才高,看不起别人,容不得别人。这样的人凭借时机可以功成一时,但最终难成大事。如项羽便是典型的例子。这类人如果搞音乐、绘画、写作、搞简单的科学研究、做小买卖、为别人打工等,也许能有些小成就。若带领一个团队干大事,则十分困难。

有的人自己无能,也嫉贤妒能,不珍惜人才,不重视人才。这样的人更是难成大事,而且这类人最好不要有成大事的野心和干大事的欲望,最好一辈子老老实实做一个打工仔(遗憾的是这类人往往不仅有野心,而且野心还很大。这就是悲剧所在。)。否则,那他最大的可能就是事业未成,死于非命,而且可能会死得很惨。袁绍、袁术就属于此类人。

有的人虽然自己无多大才智,但却能容人,会笼络人,善用天下之才智,知人善任,成就自己的霸业。这样的人,才是天下最高明的人。如齐桓公、刘邦、刘备等,就属于此类人。

而像曹操这种自己有才有智,又如此爱才、惜才、知人善任的人,世间实在罕有。这类人,想不成就大事业都难。

前文我们讲过,曹操为示强智慧,他性格豪放、豪爽、乐观开朗、谈笑风生。如曹操当年见到荀彧,与语大悦,曰:“此吾之子房也!”在夸荀彧才智如张良的同时,也把自己比作刘邦。这一方面说明曹操很自信,另一方面也让荀彧觉得自己遇到了明君。你想,荀彧得到曹操如此高的评价,心里一定会非常痛快,必然会尽心竭力辅佐曹操!

官渡之战时,张郃、高览弃袁绍投曹操。夏侯惇曰:“二人来降,未知虚实。”操曰:“吾以恩遇之,虽有异心,亦可变矣。”遂出寨相迎,曰:“二将军肯来相投,如微子去殷,韩信归汉也。”遂封张郃为偏将军、都亭侯,高览为偏将军、东莱侯。二人大喜。请命为先锋,往劫袁绍大寨。

曹操对人才的态度,可以从他的《短歌行》、《求贤令》、《举贤勿拘品行令》等文章中看得很清楚。他不仅是这样说的,而且确实是这样做的。在那个重视门第、等级观念森严、用人讲究德才兼备,且德重于才的时代,曹操提出“举贤勿拘品行,唯才是举”的口号。这无疑是当时人才观念上的一场革命。

曹操不仅敢做,而且敢当,不仅不拘一格选人才、用人才,还将它写了下来,旗帜鲜明地向世人表明自己对人才的态度。其实以前一些当权者在特殊时期,为了自己的霸业,也是这样用人的。如汉高祖刘邦、齐桓公、秦穆公等,但没有一个人敢像曹操这样把它写下来。

正因为曹操的这种人才观,才使得荀彧、荀攸、郭嘉这样的智谋之士,弃袁绍而投曹操;使贾诩这样的足智多谋之士,愿意与主人一起投靠曹营;张辽、张郃、高览、徐晃这样勇冠三军的虎将都纷纷弃前主奔曹操而来。

曹操还对典韦、许褚这样无身份、无地位、无门第(可以说是落草之人)的人不抱任何成见,大胆重用,使这些人忠心耿耿、死心塌地地效忠自己。

曹操征张绣时,张绣谋士贾诩劝绣曰:“曹兵势大,不可与敌,不如举众投降。”绣从之,使贾诩前往操营通款。操见诩应对如流,甚爱之,欲用为谋士。贾诩曰:“某昔从李傕,得罪天下;今从张绣,言听计从,不忍弃之。”乃辞去。次日引绣来见操,操待之甚厚。操在张绣处一住数日,绣每日设宴请曹操。

一日,操酒醉,让人找女人陪侍。于是,手下找来生得十分美丽的张绣之婶娘陪侍。曹操一见,果然美丽动人,宛若月宫仙女下凡,令人如痴如醉。问其姓名,答曰:“妾乃张济之妻邹氏也。”操曰:“夫人识吾否?”邹氏曰:“久闻丞相威名,今日幸得瞻拜。”操曰:“吾为夫人故,特纳张绣之降,不然张氏灭族矣。”邹氏拜曰:“实感丞相再生之恩。”操曰:“今日得见夫人,乃天幸也。今宵愿同枕席,随吾还都,安享富贵,何如?”邹氏拜谢。当夜便在帐中同枕而卧。

那邹氏虽是张绣之叔张济之妻,年龄却还不到三十岁,大概是张济之小老婆,且丰韵姿色一点也不比那些年方二八的妙龄少女逊色。她知道自己面前这位是当今大汉丞相,官高位显,一手遮天,哪敢怠慢?更何况自从张济去世后,自己守寡至今,正愁没有归宿,今日天公作美,使自己侍奉大汉丞相,若能抓住此人的心,自己的后半生还用愁吗?

邹氏毕竟是结过婚的女人,深解男人的需要,又明白此人能给自己带来什么,加之守寡好几年,作为一个女人,生理上也急需一个男人为自己解渴。正因为这几方面的原因,邹氏遂使出浑身解数,服侍数月未碰过女人的大汉丞相曹操。二人真可谓干柴遇烈火,其满意程度简直难以用语言形容。

曹操以前从未遇到过像邹氏这样能使他如此快活的女人,对邹氏大加夸奖。那邹氏受到鼓励,也就更加来劲。弄得曹操神魂颠倒,飘飘欲仙,不知不觉已到天亮。两人仍觉余兴未尽,相拥而卧,似乎有说不尽的甜言美语,道不完的柔情蜜意。

邹氏曰:“妾身得遇丞相,实为三生有幸。然久住城中,绣必生疑,亦恐外人议论。”操笑曰:“这有何难,明日就同夫人去城外寨中住。”邹氏谢恩。

次日,移于城外安歇,让典韦护卫。其余人等未经允许,不许入内。操每日与那如胶似漆、柔情似水的邹氏饮酒作乐、抚琴欢唱,夜则同榻而眠,好不快活。操自起兵以来,好久不曾如此惬意,更何况邹氏妩媚动人,又极善解人意,且能歌善舞,操竟不想归期。

张绣知道曹操竟与自己的婶娘偷情后,大怒曰:“操贼辱我太甚!”遂与贾诩商议对策。贾诩也觉自己劝张绣举众投降,曹操不该如此无礼。

诩遂定计先让人偷走了典韦的双戟,并将其灌醉。于二更时分点火为号,突然发起进攻,四路兵马直奔曹操居住大营,四下火起,杀得曹兵四散溃逃。时曹操刚与张绣之婶娘邹氏饮酒毕,脱衣休息,忽闻听外边呐喊,火光四起,知是发生兵变,遂顾不及穿好衣服,连鞋都没有穿,便从大寨后面仓皇而逃。

此一仗,曹操长子曹昂被乱箭射死,操侄曹安民被剁为肉泥,大将典韦死于非命,曹操自己也差点丧命。

操设祭祭典韦,大哭曰:“吾折长子、爱侄,俱无深痛;独泣典韦也!”众皆感叹。这里曹操是否真的只为典韦而泣,是否是在作秀,不得而知,但曹操的这句话却真的感动了他手下的将士们。

这也是曹操笼络人心的手段之一。不像那愚蠢的袁绍,非但不知道如何笼络人心,还经常拿话伤众将士的心。例如,关云长斩杀颜良、文丑,刘备靠自己的机智善辩在袁绍处捡得一条性命后,曰:“愿招云长来辅佐明公,以报颜良、文丑之仇,若何?”袁绍大喜曰:“吾得云长,胜颜良、文丑十倍也。”颜良、文丑是袁绍帐下两位首席大将,今尸骨未寒,绍就用这样的话贬低他们,让其他将士怎么想呢?这多伤手下将士的心啊!说这话的人多么没水平啊!曹操绝不可能说出这样令手下将士心寒的话。

曹操在其一生行军打仗中,就这一次在男女问题上吃了大亏。以后再未犯过类似的错误。但他不怪别人,只怨自己。事实上,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好色是人的天性之一,曹操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血气男儿,当然也不例外。

在外领兵打仗数月之久,从未碰过女人,当时只有三十多岁的曹操,有这方面的生理需求,本无可厚非。打完仗后要放松一下,与张秀之婶娘干出那样的苟且之事,于情于理也说得过去。但曹操勇于承担责任,他既不记恨张绣的出尔反尔,也不记恨频出奇计,使自己一败再败的贾诩。

曹操二次征张绣。张绣这边,谋士贾诩定计,双方相持数月,互有胜负;曹操并未占到任何便宜。后因袁绍欲犯许都,操遂班师回许都以防袁绍。不久,曹操为了集中力量对付袁绍,遂派谋士刘晔来招安张绣。张绣听从了贾诩的建议二次投降曹操。操果然不计前嫌,封绣为扬武将军,封贾诩为执金吾使。以后,贾诩成了曹操的著名谋士,屡出奇计,深受曹操、曹丕的赏识。

曹操大宴铜雀台时,武将以骑射为乐。曹氏宗族(包括夏侯氏)俱穿红袍,其余将士俱穿绿袍。然操自己却穿绿袍。当有人问丞相因何着绿袍时,操曰:“吾平生用人之道,从不重门第、宗族、背景,唯才是用。今穿绿袍以示吾不会偏向曹氏宗族也。”他不仅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而且,曹操对手下十分信任,不论你以前是何出身,不管你有无显赫的门第、背景,只要你有才,值得信任,我就重用你。如他让曾经落草的许褚做他的贴身护卫大将军,他让吕布手下的降将张辽镇守战略要地合肥。二人果然立下赫赫战功。逍遥津一战,孙权差点丧命,张辽威名大震,东吴将士从此不敢正视合肥,江南小儿闻听张辽大名,夜不敢哭;许褚忠心护卫曹操,多次舍命救曹操脱离险境。曹操对自己的宗族兄弟曹仁、曹洪、夏侯惇、夏侯渊等人封的官职、发的薪水、信任的程度,未必超过此二人。

曹操爱惜人才,甚至到了不择手段的地步。他为了得到徐庶,先诳骗来徐庶之母,后又骗来徐庶,致使徐母自缢而死,曹操亲往祭奠。徐庶发誓终生不为曹操设一计一谋。于是,便有了“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的说法。然而曹操始终善待徐庶,俸禄按月照发,从不加害。像曹操这样对待人才的人,古今能有几个。

四剿灭袁绍平定北方

在北方各路诸侯中,袁绍是最强大的一股势力;甚至可以这样说,当时真正能阻碍曹操霸业的,就袁绍这一支力量。曹操早就视袁绍为眼中钉,肉中刺了,只是力量不足,不敢轻易对袁绍动兵。

袁绍对许都的曹操也是虎视眈眈,但他也害怕自己攻打曹操时,公孙瓒乘虚袭击冀州,所以,必须在攻打曹操之前先除掉他身边的公孙瓒。曹操在心理上还是有点惧怕袁绍的,因为袁绍地盘广大,兵精粮足,能征惯战之将何止百员,足智多谋之士亦有数十人之众。谋士郭嘉看出了曹操的担心,他对操分析了袁、曹双方之优劣,指出操有十胜,绍有十败。说得曹操心花怒放,遂问计郭嘉,目下该如何行事。郭嘉对曰:“徐州吕布,反复无常,实为心腹大患。今当乘绍北征公孙瓒之机,先取吕布,扫除东南,然后图绍,乃为上计。否则我方攻绍,布必乘虚来犯许都,为害不浅也。”操然其言。

为安抚袁绍使其放心攻打公孙瓒,暂时不犯许都,以保证自己顺利剿灭吕布。操遂奏明天子封绍为大将军、太尉,兼都督冀、青、幽、并四州,并密书绍曰:“公可讨公孙瓒,吾当相助。”绍得书大喜,便进兵攻打公孙瓒。

曹操因此兵下徐州,与刘备一起剿灭了心腹大患吕布,收得大将张辽。袁绍在北方也消灭了公孙瓒,收降了瓒手下的所有兵马。声威大震,号称带甲百万,良将千员。

一日,袁绍收到前尚书郑玄的来信,希望出兵攻曹。原来是刘备害怕曹操攻打徐州,请郑尚书给袁绍写信。袁绍遂聚集众文武商议起兵之事。众谋士意见不一,争论不休。袁绍本来就优柔寡断,没有自己的主意,因而一时难以决断。后来许攸、荀谌劝袁绍曰:“明公以众克寡,以强攻弱,讨汉贼以扶王室,起兵是也。”绍看同意起兵的人多,遂决定起兵。先令陈琳起草檄文,陈述曹操罪状,驰檄各郡,以引起天下人的声援和支持。

绍看檄文写的义正言辞、文笔犀利,大喜,即命将此檄文遍行州郡,并于各处关津、隘口张贴。檄文传至许都,时曹操方患头风,卧病在床。曹操看到檄文后,毛骨悚然,出了一身冷汗,不觉头风顿愈,从床上一跃而起,问曹洪曰:“此檄何人所作?”洪曰:“闻是陈琳之笔。”操笑曰:“有文事者,必须以武略济之。陈琳文事虽佳,可惜袁绍的武略不足。”遂聚众谋士商议迎敌。

袁绍发马、步精兵各十五万,共三十万向黎阳进发;曹操亦领兵二十万,来黎阳拒敌。两军相隔八十里,各自深沟高垒,相持不战。自八月守至十月。袁绍手下谋士相互不服,绍亦心怀疑惑,不思进兵。

操遂令诸将把守隘口,自引一军竟回许都。操在许都平定了衣袋诏事件,趁刘备新整军兵,众心未服之机,东征刘备。玄德求救于袁绍,谋士田丰也劝袁绍趁曹操东征刘备,许昌空虚之机,出精兵奇袭许都,上可以保天子,下可以救万民。谁知袁绍却以自己的小儿病危为由不肯发兵。用兵之道贵于乘时。袁绍如此坐失战机,岂能不败!

后来刘备兵败投靠袁绍,劝绍进兵攻打曹操。玄德曰:“曹操欺君之贼,明公若不讨之,恐失大义于天下。”袁绍爱慕虚荣,最爱听这样的话。遂决定起兵攻曹。谋士田丰谏曰:“前者,操攻打徐州,许都空虚,宜出兵却未出兵;今徐州已破,操兵方锐,未可轻敌。不如且待时机。”绍不听,田丰又谏。绍怒曰:“都是汝等弄文轻武,使我失大义!”田丰顿首曰:“若不听臣良言,恐出师不利。”绍大怒,欲斩之。玄德力劝,乃囚于狱中。

结果此次出兵,大败而归,大将颜良、文丑为关羽所杀,袁绍损兵折将,粮草辎重损失无数,只得暂且罢兵。

袁绍欲结孙策共抗曹操,策应允。不料孙策不久即死于非命。孙权即位后,即断绝与袁绍的关系,反与曹操交好。袁绍大怒,遂起冀、青、幽、并四州等处人马七十余万,再次攻取许昌。大兵向官渡进发。

同类推荐
  • 民国清流4:大师们的抗战时代

    民国清流4:大师们的抗战时代

    本书系民国大师们的集体传记系列之四。本书沿袭《民国清流1:那些远去的大师们》《民国清流2:大师们的“战国”时代》《民国清流3:大师们的中兴时代》的风格,承接前三部的历史阶段(1917年至1936年),呈现出1937年至1945年八年抗战时期悲壮而惨烈的文化景观。七七事变之后,国难当头,民国知识分子自觉站在统一战线的大旗下,演绎了一部壮烈激越的抗战史诗。无论是在国统区、解放区,还是在沦陷区,抑或上海的“孤岛”,“民族”“救亡”的主流都激起了巨大的民族凝聚力,让抗战时期的文化思想界空前统一。胡适、郁达夫、老舍、沈从文、梁漱溟、茅盾、张恨水、闻一多、郑振铎、马寅初、陈寅恪、吴宓、赵树理、丁玲、萧军等,做着他们认为文人应当做的事情,在抗日救国的路上披肝沥胆,以各自的姿态,演绎着知识分子的气节、风骨与担当。作者不囿于故有定论,依据翔实的史料,书写被遮蔽的历史,刻画真实生动而丰富的人物命运,立体式地彰显了民国大师们独特而复杂的文化品格和人格。
  • 嗜血的权杖:从乡村教师到南宋权臣

    嗜血的权杖:从乡村教师到南宋权臣

    他是家喻户晓的反面典型,中国历史上十大奸臣之一,因以“莫须有”的罪名处死岳飞而遗臭万年。第一部秦桧传记,讲述他如何由一个不为人知的乡村教师,凭借权谋、运气、才气,在南宋末年的战乱中浮沉,一步一步迈向权力的巅峰。
  • 我和爸爸丰子恺

    我和爸爸丰子恺

    本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记述了丰子恺这位博学多才的艺术家的生平事略。
  • 抗日英雄蒋三传

    抗日英雄蒋三传

    本书主要讲述了抗日英雄蒋三的一生。
  • 开宗立派的艺术家(2)

    开宗立派的艺术家(2)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大小姐是团宠

    大小姐是团宠

    简单一句话,女主是团宠,所有都喜欢她。排雷:女主是最好的,好事是女主的,坏事没有。有娱乐圈的片段,女主初恋不是男主,
  • 御龙千年

    御龙千年

    古至今世,唯有臣者御人、王者御臣、乃至圣者以其修治苍生。梦回千年,炎黄帝族、御龙九天之外、剑挥山海之间。蚩尤溃退三万里、开疆拓土定邦安。而这一方净土、又岂可静默无闻、休憩万载。而这御龙古族、又岂可消踪灭迹、不起波澜?千年的传说带着千年的传承、千年的传承牵起千年的回轮。而他们是否能走完这命中注定的征程......
  • 跌打损伤回生集

    跌打损伤回生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古琴清英

    古琴清英

    本书共分七部分:古琴传承与保护、川派古琴艺术、琴乐美学琴曲打谱、琴学琴史琴家、琴曲、琴谱辨析、琴律与古琴斫制、艺文。收录文章62篇。
  • 法医大人眼神不太行

    法医大人眼神不太行

    “一开始,我觉得你眼神不好。”“后来发现是误会?”“后来发现,”她嘴一撇,委屈巴拉:“你是瞎啊!”“嗯?”鼻腔里哼出一个单音节,蓄着淡淡的笑意。“我这么好看,既上进、又努力、还自爱,并且拥有人类如此美好的品质——善良;但是你,连这样的我你都不喜欢,你瞎啊,你是真的眼瞎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法医VS电台主播的勾搭之路
  • 异界执事生涯

    异界执事生涯

    本文是笔者随意所作,更新时间随意,更新内容随意。
  • 第一镇魔师

    第一镇魔师

    天元大陆,魔兽突生。东阳皇宫,人魔诞生。成魔成人,一念之间。和我阳平安一起,走上天下第一镇魔师的传奇道路!
  • 撒旦囚情:迷糊天使擒君心

    撒旦囚情:迷糊天使擒君心

    千年孤独谁能懂?我懂,因为我亦苦;千年寂寞谁能填?我能填,因为我亦爱;他与她的缘分,起源于一场意外的赌约,他与她的缘分,开始了就无法结束。“你若不离,我必生死相依。”“不信,因为你不配!”“没有试过,怎知不配?”高傲的他想爱不敢爱,一再拒爱,错过数次机缘。当彼此的路途分岔,当心爱的她转身投入他人怀抱,高傲天神的泪又该坠入何方?那个牵绊了千年的夙缘,又该何去何从?若爱只是分别,情愿不曾相识。心痛决绝,到最后剩下的只是无比惆怅。午夜梦回,她的心里,终究只有他。天界风光无限好,奈何一心恋红尘。为了她,高傲天神不惜冒犯天威毅然出手救人,终究是无法做到抽身而去。
  • 天歌,九醉帝姬

    天歌,九醉帝姬

    冰封王座爱情系列之三:一代万花丛中过的情圣圣尊帝和VS法术通天深谙韬略的女战神九霄天姬天之战时,只因在人群中多看了他一眼,误了战机,违了天忌,深谙军事韬略、法术通天的她被封印法力和记忆,轮回西海九公主一生征战。九霄天姬,天荒神诀,从此绝迹,无人再见。一世征途,无容无貌的她以为她死去地方应该叫做战场,却不想是他的身边。从遇见到死亡,她对他一眼万年,而他却心如止水。天地一世,竟无人知晓她的真实身份。九霄天姬——诀衣。异度世界,他问鼎成皇,不改情圣本色,让她频频失望,与她三遇三失。终是在倾盆大雨的一天,透过晶莹雨帘,看见了被解开了记忆和真容封印的她。羞花之容,随风似柳。-----帝和:“我想执子之手。”诀衣:“我想关门放狗。”帝和:“汪!”诀衣:“……”-----诀衣:“放开我的腰带!”帝和:“允许你扯我的!”诀衣:“我没你这么贱!”帝和:“我还可以更贱!”诀衣:“……”-----诀衣:“你爱我吗?”帝和:“这个问题问的真不可爱。”诀衣:“不敢回答吗?”帝和:“……”诀衣,我的心里,已有了一位女子。-----直到,一日。天燹[xiǎn]倾城,血漫异度皇者;异魔交锋,天荒神诀重现。九霄天姬的通天法力封印被解开,传说中最有军事谋略的女战神重现天地。九条玄彩绫飘浮在诀衣的身后,光芒万丈。她,重回天姬之位。她,凝通天法力剑指他心,只想得一句真话。“活在你心里的那个人,是我吗?”“……不是。”*九霄天姬,九色玄彩狂沙赤血;圣尊帝和,弦声棋影只论朝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