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93300000022

第22章 临机应变权衡自保——陈平(1)

陈平虽然不属于汉室三杰,但他对汉朝的创立及稳定所作的贡献,一点也不亚于汉室三杰,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超过了他们。而且,最重要的一点,他的结局也比汉室三杰好得多,这不能不归于他的足智多谋和临机应变能力的超凡出众。

他先投靠魏王,后来投靠项羽,最后才投靠刘邦。因而便有人借此说事,说他缺乏忠信,反复无常。刘邦手下的一些人甚至设局陷害他、污蔑他,以一些莫须有的罪名诽谤他。按理“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投主不贤,另择良主,本无可厚非。可人们对陈平要求却未免过于苛刻,还编了一出戏叫《陈平盗嫂》,来诽谤这位足智多谋之士。

事实上,说陈平盗嫂,纯属子虚乌有的无稽之谈(我们后面还要分析),这对陈平实在是一个天大的冤枉。当然,这可能与陈平本人长得英俊、潇洒,且足智多谋,易遭受别人嫉妒有关。他六出奇谋,对刘邦最终击败项羽,拥有天下,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我们常说,谋士、良将要得善终,就得功成身退。而陈平功成不退,面对错综复杂的宫廷斗争,竟能游刃有余,实属一大奇迹。下面我们来看一看陈平是如何施展他超凡的智慧,辅佐刘邦打败项羽,又是怎样除掉诸吕,稳定汉室江山的。

一投靠项羽难得重用

陈平自幼父母双亡,与兄长相依为命,苦度生涯。兄长为人厚道,勤于农作,每日起早贪黑,忙于生计。

陈平自幼喜欢读书,手不释卷。兄长见他勤于读书,心里颇为高兴,心想弟弟既然好学,不如送其投靠名师,也许将来能学有所成,也好改换自家的门风。于是,送弟弟外出求学,自己则在家劳动,供养家庭开销和弟弟游学所需的费用。

然而陈平的嫂嫂,却不能容忍陈平如此东游西逛,不务农商贾,白吃白住,遂经常指桑骂槐,奚落陈平。这也难怪,一般人都会这样。陈平明知嫂嫂对自己不满,也不予计较。

随着陈平长大成人,依然四处游学,从家里白吃白拿,其嫂嫂越来越难以容忍。有一次,一个人来到陈平家与陈平闲聊,因曰:“闻君家里贫穷,君食何物,竟如此丰腴,如此红光满面?”

其嫂在一旁听见,想当众羞辱陈平,遂乘机曰:“我叔有何美食,无非吃些糠粞罢了。有叔如此,不如无有!”羞得陈平面红耳赤,无地自容。此话后来被陈平兄长知晓,大怒,立刻将其妻休掉。

此事说明,陈平与其嫂嫂绝对不和,怎能有私通之事?可见,人们千百年来在戏台上一再传唱的《陈平盗嫂》,纯属子虚乌有的无稽之谈。

陈平到了婚配年龄,然四下皆知他家贫如洗,乃一介酸儒,只知整天四处游学,不事农商生产。因而,富人家没人愿意把女儿嫁与他;穷人家的女孩子,陈平也不愿意娶。就这样,高不成低不就,潇洒、英俊的陈平,快到三十啦,还是光棍一根。

距陈平家不远处有一富户姓张。张家之女连嫁五次,每次完婚不久,其夫即死。人们遂以为此女克夫,没人敢复娶其为妻。此女在第五个丈夫死后已在娘家居住了将近三年,从无人上门提亲。此女已年近三十,张家也十分着急,想尽快将女儿再嫁出去,也就了了父母的心愿。

陈平知此女美丽动人,且张家富有,远近闻名;若娶此女,自己有了家,便可不再拖累兄长。另外,自己游学之费用也不必发愁,真是一举数得。至于说此女克夫,纯属无稽之谈,陈平从来就不信这些虚妄之事。

陈平遂央求媒婆上张家为自己提亲。张家立马答应。不久,陈平便娶了张家女。婚后,张家在经济上大力扶持陈平。于是,陈平便过上了相对富裕的生活,所以,游学更加频繁,交友更加广泛。

张家之女与陈平结婚后,不仅未克死陈平,陈平还很高寿,活了将近七十岁。这在当时已算相当高寿了。可见,张家女克夫之说纯属迷信,陈平若像一般凡夫俗子那样轻信迷信,必然会错过这门好亲事。

后来陈涉起事,天下大乱。陈平便投靠魏王,然陈平多次献计魏王,皆不听。后来有人妒嫉陈平,在魏王面前说陈平的坏话;魏王遂不信任陈平。陈平也觉魏王难成大事,遂弃魏王而投靠项羽。

陈平跟随项羽入关,项羽对陈平虽未特别重用,却也不薄,因而陈平也想在项羽手下干一番事业。谁知后来的一件事,却使陈平不得不再一次弃项羽而另投明主。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请听我慢慢道来。

原来,汉王刘邦还定三秦后,殷王司马卬遂反楚投汉。项羽闻听大怒,遂派陈平前往征讨司马卬。陈平不想劳师动众,遂亲往司马卬大营,对其陈说利害,劝其重新回到项羽麾下。司马卬当即悔过,表示愿意向项羽谢罪认错,重新归楚。

陈平使人回报项羽,项羽大喜,遂拜陈平为都尉,赏黄金二十镒。哪知过了不久,汉王派大将韩信征讨殷王司马卬。项羽闻听,立即拨兵救应。

韩信用兵如神,司马卬哪里是韩信的对手,很快便被活捉,汉王为其解缚,并慰谕一番。司马卬真是个软骨头。刘邦几句好话,他便深受感动,再次投靠汉王。

项羽派去救援的人马,走至半路,闻听司马卬已经投降,只得返回。项羽问明情由,勃然大怒;但司马卬已经降汉,他的火气无从发泄,遂迁怒陈平,怪他当初不该劝司马卬悔过,而应将其剿灭。

陈平闻听项羽发怒,大惊,害怕自己被盛怒之下的项羽诛杀,遂将项羽封他的都尉印和二十镒黄金封好,派人送归项羽,带上自己的宝剑,连夜逃离楚营。

可见,陈平前面弃魏王归项羽,后来又离项羽投汉王,皆出于无奈,责任实在不在陈平这边,怎能说他是反复无常的小人呢?看来一些学者说陈平不忠不信、反复无常,实在是冤枉了这位古代智者。

二弃暗投明跟随刘邦

陈平好容易逃到黄河岸边,恰好有船,随即上了船,催促船夫赶快划船。哪知到了河中央,船夫划船的速度减了下来,却不停地用目注视陈平,陈平知道这是船夫见他一人仗剑而行,疑他是逃亡的将领,认为他身上一定带有金银珠宝,欲谋财害命。

陈平急中生智,遂脱去衣服,赤身裸体,帮船夫划船;船夫见他确实未带任何财宝,穷光蛋一个,也就打消了谋财害命的念头,遂继续快速划船,不一会儿便过了黄河。

陈平遂来到汉营。汉王部将魏无知与陈平早就相识,知陈平天下奇才,因而极力向汉王推荐。汉王传令召见陈平,恰到午膳时间,遂赐陈平与其他几位候见的人留下来用膳,汉王用完膳后,略感喝得有点多,头晕,不便见客,遂传令明日再会客。

陈平曰:“臣为急事而来,所言之事不可过今晚,岂待明日耶!”手下遂将陈平之语报知汉王,汉王即命进见。陈平正冠而进,见汉王歪着脑袋,眼睛似睁非睁,口吐酒气,两个侍女正在服侍其喝茶。陈平只得硬着头皮,上前施礼。汉王定了定神,曰:“公有何急事,请讲。”说完,打了个酒气熏人的嗝。

陈平曰:“项羽正在与齐相持,彭城必然空虚,大王诚欲讨楚,此难得之机也。若此时率兵迅速东征,直捣彭城,则一举可破也。”

就这几句话,说得汉王豁然开朗,酒性全消,精神倍增;遂推开两个侍女,坐直了腰,赐陈平坐于一旁,继续询问讨楚方略。陈平应答如流,侃侃道来。汉王大喜曰:“公弃暗投明,弃楚投汉,此天欲使寡人成功也。”遂问曰:“公在楚居何官职?”对曰:“都尉。”汉王当即拜陈平为都尉,使为参乘,典护军。陈平拜谢而退。

诸将见陈平初来,便得重用,俱怀不平之色,议论纷纷,无非是说汉王用人不该不慎重,对从楚营来的人,不知其才能若何,不考察便重用。汉王闻之,更加重用陈平。

然众将依然怀不忿之色,特别是以周勃、灌婴为首的一帮武将,伺机寻找陈平的茬。他们竟然想了一个办法陷害陈平,即密令一些部将向陈平行贿,看陈平收不收,结果陈平一概不拒,全部接收。

这下这些人可抓住把柄啦,周勃、灌婴遂言于汉王曰:“陈平虽英俊、潇洒,犹如冠玉,未必有真才实学。臣等闻其居家时,逆伦盗嫂。事魏不容,归楚不忠。今日大王封官赐爵,令其护军,彼竟受诸将贿金,贿金多者,得到好的职位;贿金少者,安排较差的职位。陈平,反复乱臣也,愿大王详察。”

这一段话,说得汉王不免起了疑心,遂召魏无知责问,魏无知曰:“臣所言者,能也;大王所言者,行也。今楚汉相持,此正用奇能智士之时也。臣为大王所荐智谋奇士,以佐王定汉灭楚,安敢因有瑕疵而不荐乎?”

汉王又召陈平曰:“先生事魏不终,事楚而去,今随寡人,众人疑惑不解。”陈平对曰:“魏王不用臣谋,故弃魏归楚;项羽任人唯亲,所用之人,非项氏兄弟即其妻之昆弟,奇谋之士不能用,不得不另寻贤主以佐之。闻汉王能用人,故历尽千难万险,特来相投。臣裸身而来,不受金无以为资。大王若觉臣之计谋可用,愿大王用臣之策;若以为臣之谋划有误,臣任凭大王处置。”

汉王大惭,执陈平手,抚其背曰:“寡人之过也。寡人不该误听众将之言,怀疑先生。”遂赐陈平黄金二十镒,拜为护军中尉,监护诸将。诸将观汉王如此,乃不敢复言。

这里陈平说“他裸身而来,不受诸将贿金,便无以为资。”这未免有点强词夺理。你就是再穷,也不能作为你受贿的理由啊!“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个道理陈平不会不懂吧。再说汉王难道没给你发工资吗?幸亏汉王大度,正值用人之际,不予计较;否则,陈平又得另寻辅佐之主了。

三频出奇谋终定天下

汉王固守荥阳城,与项羽相持一年有余,后来范增献计于项羽曰:“欲破荥阳,必须断其粮道,城中无粮,荥阳可不攻自破矣。”项羽依计而行,数断汉军粮道,围城攻打甚急。汉王恐粮断兵变,城破被擒,乃遣使入项羽大营请和,将荥阳以东归楚,以西归汉。

项羽本欲许和,范增曰:“今汉王因城中乏粮而请和,此乃天灭汉之时也。此机断不可失,请从速攻城。”项羽遂不许请和,攻城愈急。汉王大骇,急问计于陈平。陈平献计曰:“项羽为人,疑忌心颇重,其手下不过范增、钟离昧、龙且等人忠心耿耿,为其卖命。大王若能捐数万斤金,行反间之计,离间其君臣,其势必削。”汉王从其计,乃取黄金四万斤,交与陈平,任其所用。

陈平派了许多小卒,扮成楚军模样来到楚营,贿赂项羽周围的人员,请其散布谣言,就说钟离昧等人,跟随项王出生入死,功劳甚多,却不得裂地封王,皆怨气冲天,欲投靠汉王,共灭项羽,分王其地。不到两天,楚营上下便议论纷纷。

项羽果然疑忌钟离昧等人,不肯重用。项羽既然疑忌钟离昧等人,乃派使者到汉营探听虚实。是日,汉王醉,不便见客,仅与来使寥寥数语,便昏睡过去。由陈平招待来使。使者被领进客馆,留他进宴。

陈平遂离开使者,为其安排饭食。来使见陈平在他对面的房子吩咐众人。不一会儿,便摆上了一桌盛宴。但见:鸡鸭鱼虾,山珍海鲜,牛羊猪肉,一应俱全,陈年佳酿,摆了数坛,精美餐具,金光灿灿。来使心里大喜,没想到汉王如此好客,竟以这样高的规格招待我。

过了一会儿,陈平进来问曰:“亚父近来身体可好?有无手书?”来使曰:“我奉项王使命,并非由亚父所遣。”陈平听了,故意失色曰:“吾还以为汝是亚父的使者,原来是项王的使者!”

陈平遂出去低声吩咐了仆役侍者一会儿,只见仆役侍者们立刻将刚才的丰盛午餐撤去,还听见仆役门小声议论说:“项王的使者,怎配享受如此高规格的接待?”使者分明听得清楚,怎能不气愤呢?无奈在人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只得暂且忍耐。

过了很久,大约两个时辰,仆役侍者才又换上了极及普通的饭菜,鸡鸭早已不见,酒肉一概全无,好像进了佛家寺庙,摆的全是萝卜、白菜、土豆这样的素菜,餐具粗糙不堪,好像都没洗干净。这时,使者已饿得前胸贴到后背上了。陈平连面都没再露,只让两个小卒陪使者吃饭。

使者大怒,本想不吃,无奈饥饿难忍,只得上前用餐。哪知不吃则已,一吃更令人生气。原来热菜已凉,难以下咽;凉菜已馊,根本没法下口;遂胡乱吃了几口,愤然离席而去。一口气竟跑回大营,将陈平之言以及两次饭菜的巨大差别,一一告知项王,并言亚父一定背着大王与汉王私下往来,愿大王提防。

项羽闻听大怒,但念范增年迈,又是自己的亚父,不便当面斥责,只是不用其计谋罢了。陈平的这一离间之计,就要他们君臣相互疑忌,互不信任。如今目的已经达到,但事情尚未完结,请列位接着往下看。

范增并不知项羽已不再信任他,一连数次催促项羽攻城,想乘刘邦城中乏粮之机,一举攻破荥阳,活捉刘邦。然而,项羽只是不听。范增无奈,只得回房歇息。

后来范增听说有人在项羽面前说他的坏话,告他范增与汉王私下相通,因而项羽怀疑他有异心,才不听他的计谋,乃大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好自为之,臣愿告老还乡。”遂愤然离去。

一路之上,伤心不已,老泪纵横,心想他范增已年过七旬,几年来,忠心耿耿为项羽卖命,从未萌生一丝一毫的邪念,如今却遭竖子怀疑,怎不令人气愤!越思越觉得冤,越想越想不开,遂怒火攻心,未到彭城,便一命呜呼!

陈平两施离间之计,使项羽疏远其众武将,并将其帐下仅有的一个多谋之士范增,活活气死,使项羽陷于孤立的境地,怎能不败?

范增死后,项羽自思,亚父跟我这么多年,从未有过异心,前日之事,莫非是敌人使的离间之计,遂越想越觉得不对劲,越想越窝火,越想越气愤。

项羽满腔怒火,大骂刘邦诡诈阴险,使亚父命丧黄泉。他发誓一定要攻下荥阳,活捉刘邦,为亚父报仇。第二天,命将士四面全力攻打荥阳城,并激励将士:先攻入荥阳城者,封万户侯;活捉刘邦者,赏万金,封关中王。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项羽全军上下,人人奋勇,个个争先,都想首先打进荥阳城,活捉刘邦。

一座荥阳孤城,更兼城中乏粮,将士饿着肚子,怎能久守?所以,尽管汉营将士拼命死守,怎奈楚兵重赏之下,如恶狼猛虎一般,每日数次,轮番攻打,眼看荥阳城已是摇摇欲坠,危在旦夕。

急得汉王刘邦惊恐万分、坐立不安,愁得张良、陈平抓耳挠腮、无计可施。这时,汉王部将纪信献计曰:“事急矣,荥阳城绝不能久守。臣愿冒充大王诈降楚军,楚军必然疏于防范,大王可乘间逃离此城。”汉王曰:“将军智勇,古今罕有,只是这样做,将军必有生命之危,让寡人何以安心?”言毕已是泪流不止。

纪信跪曰:“末将蒙大王知遇之恩,情愿替大王一死相报。情况紧急,请大王速做决断。”刘邦问计陈平。陈平对汉王耳语曰:“纪将军既如此慷慨,我们可如此这般,便可逃离此城。”汉王点头称善,遂命陈平、纪信分头去行动。

同类推荐
  • 耿耿忠心效桑梓

    耿耿忠心效桑梓

    王竹溪,我国著名的物理学家、教育家,被业界称为“百科学者”。我国著名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是王竹溪先生的学生之一。本书以时间为坐标,用翔实的资料、丰富的内容,从从王竹溪先生的人生历程和学术生涯两个方面,叙述他光辉灿烂的一生,使读者对王竹溪先生有全面的了解。回顾先贤所走过的历程,继承王竹溪先生作为优秀知识分子代表的爱国传统,发扬他坚强的信念和钻研的精神,继承他严谨求精的治学理念和教育思想。本书是一部优秀的励志类作品,百科学者王竹溪的人生轨迹更值得当代国人认真学习和研读。
  • 中原鹿正肥:袁世凯的奋斗

    中原鹿正肥:袁世凯的奋斗

    本书以晚清的风起云涌为大背景,讲述袁世凯通过不懈奋斗,从一个浪荡公子成长为朝廷重臣乃至洪宪帝制的过程,全书截止于1915年袁世凯称帝,着重讲述二十余年间其出人头地的艰难与相关手腕,展现其在此期间所建立的功业。
  • 创业故事

    创业故事

    《创业故事》记录的主人公们,有下岗工人,有退伍军人,有大学毕业生,有普通职员,还有回乡农民。在这个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源泉充分涌流的创业时代里,他们的生活,都因自主创业而变得更精彩、更充实。
  • 穆里尼奥传

    穆里尼奥传

    在2003/04赛季欧洲冠军联赛开赛之初,有人问穆里尼奥,他的波尔图队能否一路高奏凯歌,最终获得这项欧洲俱乐部的最高荣誉。从表面上看,这个问题似乎问得很合理:就在四个月前,波尔图捧起了欧洲联盟杯,成为葡萄牙历史上第六支在一个赛季里同时赢得国内联赛冠军和欧战锦标的球队。然而,尽管有如此光荣的执教战绩,尽管这个葡萄牙人有着天生的自信,他还是认为举起“大耳朵杯”不过是在痴人说梦。在穆里尼奥看来,冠军杯的终极荣耀应该属于皇家马德里、尤文图斯和曼联这样的欧洲足球巨人。据他说,当时很多人和他的看法一样--波尔图这样的“鱼腩部队”在欧冠赛场上仅仅是陪太子读书,挣一些俱乐部需要的电视转播费而已。
  • 十三太保

    十三太保

    本书所述十三太保的故事,主要是根据史书所载,一部分吸取了古代传说与文学作品的内容,为广大读者介绍了晚唐五代这一特殊时期所涌现出来的特殊军人形象,并且通过对他们的描述,为人们展现出那个风云突变、腥风血雨的特殊时代的历史状况。
热门推荐
  • 韩宇少年凉冰蝶

    韩宇少年凉冰蝶

    前世,她,是一代女帝,却独爱南宫流云,不曾正眼看过自己的男后,甚至因为他占有了本该属于南宫流云的后位而更加厌恶。直到后来被南宫流云亲手杀死,灵魂离开肉身,跟在男后南宫韩宇的身边二十余年,她才恍然发现,原来,在这个世间,还有一个人是真心爱她的,而她也习惯了有他的日子,然而,当慢慢习惯的人就此陨落,做为魂体的她无能为力之时,将又是怎样的撕心裂肺……自此,失去了生命,再也没有一个人陪着她,爱着她,即便她是魂体,那个曾经为她讲过经书的男子,原来早已不见了啊?她恨透了这世间的一切,如果可以重来一次,她再也不会辜负于他,她将会给他全世界最好的一切,包括她的命……也因此,她也因为心里对他的执念而再次重生……
  • 宝物迷踪

    宝物迷踪

    古老的存在伴随着人类对古代文明遗留下来的遗迹的步步探索渐渐苏醒……人类还不明白自己处于什么样的危机之中……随着对古代碑文和文献的解读,杨松霖和他的探险团队渐渐踏入了这块古老的灵域……ps:慢热
  • 自古人妖相殊疏

    自古人妖相殊疏

    诸位客官,饮了这碗酒,我与你慢慢诉说......体会青蛇的苦思,拂过鲛人的泪珠,感受白狐的愁情,都说妖本无心,可她们却比人还长情。奈何人妖相殊疏,岂料人世间这一遭如此痛彻入骨。
  • 复仇公主的爱恋之旅

    复仇公主的爱恋之旅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如果,是第一次遇见你的时候。我一定,选择不爱你。
  • 微至之夏

    微至之夏

    在那一年初夏,发生了很多故事。夏天对于湘橙来说,不是一个炎热发天气,不是一个单纯的季节。而是所有的开始,所有的结束。在夏天,遇见了好友,在夏天,第一次动心,在夏天分手,在夏天结婚。曾经我以为大学对我来说会很难过很难熬很痛苦,可如今时间一眨眼就把我带到了毕业,我不再是那个懵懵懂懂的大一新生了。不得感叹这四年我做了什么?
  • 三月春花开

    三月春花开

    我愿佛堂求后生有你,即便换一生寿命,可怕受罪累你,果断放手心有不甘,当幸福来敲门,未能抓住,可你不懂遭罪,难言之隐,不能言表
  • 嚣张的废柴嫡女

    嚣张的废柴嫡女

    废柴嫡女重生?大战庶女,继母?废柴逆袭,
  • 你在为谁读书

    你在为谁读书

    正在求学的青年学子,之所以对读书感到很迷惘,主要原因是没有认清读书的真正目的,从而缺乏读书的原动力。在大多数青少年看来,读书很苦,读书很累,读书很无味,在这样错误的认识下,他们总是处在一种“被动”的学习状态。这是令家长和老师最为头疼的问题。本书通过哈佛学子的成功之法,向青少年阐述了一个简单而深刻的道理——你是在为自己读书,从而让青少年真正意识到读书的目的以及读书对于自己未来人生命运的重要性。哈佛学子的成功之路,将告诉青少年如何读书,如何适应社会,迎接挑战,成为时代需要的栋梁和精英。
  • 睡觉,校草大人!

    睡觉,校草大人!

    C大校草,沈氏未来接班人,,,,,一系列名誉,他的未来是暗无天日的,可在别人眼里,他的前途是光明的,殊不知,沈氏的权利是无人可以撼动的,沈家公子,自小是在重重危机下长大的,没有美好的童年,,,背负着艰巨的使命,,,,直到她的出现,他的生活从此开启
  • 千金豪门之真实身份

    千金豪门之真实身份

    一个千金小姐不喜欢自己的生活就去了一个公司上班结果被人陷害,总裁无理由很霸道的爱上了这个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