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93300000017

第17章 辅佐秦皇一统华夏——李斯(1)

李斯出生在楚国的一个平民百姓家庭,曾作过郡县小吏;后来只身来到秦国,先投靠吕不韦。吕不韦很赏识李斯的才华,令其招纳天下贤士,负责编写《吕氏春秋》。李斯不负所托,出色地完成了吕不韦交给的任务。

吕不韦大喜,后来便将李斯推荐给秦王。李斯遂辅佐雄才伟略的秦始皇,用了不到二十年的时间,竟使天下一统归秦,随后又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李斯可谓智慧超凡也。

然而历史学家、老百姓对李斯的评价褒贬不一,众说纷纭。不过我以为,李斯能从一个楚国普通老百姓,远离家乡,只身来到秦国,步步高升,并最终辅佐秦王成就千古不朽的一统大业,没有超凡的智慧,是不可想象的。

至于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又有多少人能说清楚呢?当然,我们也不会对李斯的功过是非避而不谈,但我们将主要挖掘他那超人的智慧财富。

一师从荀卿立志成名

李斯家里十分贫穷,父母以农耕为业,真可谓是处于最底层的老百姓。李斯20岁时,因家贫连登门给他提亲的人也没有。一年多以后,好不容易一个媒婆为李斯说了一门亲事,可对方父母一打听李斯的家境,便婉言谢绝了。

一晃又是三年,看到与自己同龄的人一个个都娶妻生子,自己仍然光棍一条,李斯心里特别不好受。他知道所有这一切都是穷困惹的祸。要不是因为家里贫穷,他早就已经结婚了,甚至孩子都可以打酱油了。

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成了一名郡县小吏,情况才总算有了一点转机,上门提亲的人也多了起来,很快他便娶亲成了家。

可郡县小吏毕竟只有一点微薄的薪水,连养家糊口都比较困难,更别说对付官场上的应酬了。正因为如此,李斯显得很不合群,也显得很小气。他除了工作之外,一切应酬、聚会皆不参加。有钱的人欺辱他,同僚们嘲笑他,上司从他身上得不到任何好处,也不时给他小鞋穿,谩骂他,经常找他的茬。

所以李斯这个郡县小吏当得很不开心,他经常一个人在暗地里苦苦思索、叹息、流泪,自己这种捉襟见肘的日子何时是个头啊!

李斯后来被安排管理粮仓,工作倒是很清闲,可薪水依然很少。他看到粮仓里的老鼠一个个吃得肥头大耳,风吹不着,雨淋不住,不受人犬的干扰,吃着永远也吃不完的粮仓里的粮食,悠闲自得;而厕所里的老鼠,吃着污秽不堪的东西,还要提心吊胆,防备人犬的干扰、侵袭,经常不得不饿肚子。

李斯想人难道不也像老鼠一样吗?所处的位置不同,将人分成了三六九等,所处高贵位置的人,吃喝不愁,雍容华贵,受人尊敬;所处卑贱位置的人,整日为吃喝奔波,还食不果腹,衣不遮体,经常还要受别人的气。

他想自己现在难道不正像厕所中的老鼠吗?处在如今这种卑贱的位置,挣的钱少不说,还要受这些王八蛋上司的气,何日是个头呢?于是,他毅然决然地辞去了郡县小吏的工作,投靠当时赫赫有名的大思想家荀子门下,学习帝王之术。

荀子是我国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虽然也属于儒家学派,但对孔孟之道有发展,有完善,还有部分的否定。荀子的思想博大精深,更务实,更切合当时天下争雄的大趋势。首先他认为人性本恶,所以主张礼治与法治相结合;而孟子认为人性本善,主张以礼治天下。第二,荀子强调平等,认为帝王将相本无种,人间也没有鬼神。荀子曰:“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是个典型的无神论者,认为大自然的运行是有规律的,任何人都不能凌驾于其上。顺应自然规律,按规律办事,谁都可以成功,而违背自然规律,不按规律办事,谁都逃脱不了失败的命运。荀子否认天命论,主张事在人为,强调人谋的重要性;而孔孟思想主张天命论,认为人应该安于天命,强调等级。孔孟思想认为真命天子受命于天,篡逆者必将遭受天谴,老天爷会通过旱灾、蝗灾、水灾、地震等多种方式来惩罚无道的昏君和篡逆之臣,同样,老天爷也会通过风调雨顺来奖赏贤明的君王。孔孟思想强调听天由命,主张顺从、听话。第三,荀子认为君子生非异能也,善假于物(势)也。他认为:“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舟渡河,假马行走。”则可事半功倍,是智者惯用的方式,主张借势而发。任何人,只要他善于借势而发,都可成就大事;而孔孟思想将人分成三六九等,强调忠君爱国,强调顺从,从一而终。不管君王、上级如何不对,下级都应服从、听话,臣子不可对君王产生非分之想法。因而,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和行动,限制了人才流动。

荀子一生带了不少弟子,但这些弟子中真正学有大成的就两位:李斯和韩非子。李斯善于言谈,口才雄辩;韩非子口吃,不善言,善于书,著书数十万字。

李斯后来的成功,首先在于他有远大的志向;其次是他拜了一个好老师,加上李斯的刻苦好学,在不到两年的时间,便满腹经纶,尽得老师的真传。

李斯发现,人世间有很多才智非凡的人,却不得不在穷困中度过一生。然而,他认为,这些人穷困的原因,并非因为智谋不足,而是因为他们所处的环境不利于自身的发展。

李斯虽是楚国人,但他看到楚国君王昏庸,官场腐败,料难成大事,而其余山东五国皆弱小,不足以成大事。惟有秦国国富民强、君王志向远大,欲一统天下,称帝而治。李斯认为自己假若不离开楚国谋求发展,也必然会在穷困中度过一生。

他想既然秦国国富民强、君王志向远大,欲一统天下,称帝而治。自己何不投奔秦国,借秦国之势,实现自己的宏图大志呢?

想到这里,李斯遂向老师上书略曰:

斯闻得时勿怠,时者,难得而易失也。今天下争雄,惟秦最强,秦欲一统天下,称帝而治,此天下之大势,智谋之士用武之机也。弟子幸得恩师真传,学已成,欲西游于秦,以图建功立业。

荀子本来不同意李斯西游秦国,因为当时秦以残暴有名于天下,且又不断欺辱其余诸侯国,关东六国皆称秦为虎狼之国。而荀子深恶残暴不仁的统治,但他看到李斯去意已决,强留无用,也就任其西行。

李斯回到家里,告诉父母、妻子曰:“人生最大的悲哀莫过于穷困,然楚国君王昏庸,官场腐败,小人当道。李斯在此难有用武之地,纵有天大的才华也无济于事。长时间困守在楚国,必然会耽误李斯的前程。秦国国富民强、君王志向远大,欲一统天下,称帝而治。故斯欲西行于秦,以求功名富贵,光宗耀祖。”

父母、妻子大悦曰:“斯既有大志于游秦,必有所获也。”遂将家里仅有的一点散碎金子取出,再向邻人借了一点钱,作为李斯西游秦国的盘费。

李斯感动不已,泪流满面;遂拜别父母,告别妻子,带着全家人的希望,向秦国进发。他知道这点金子的分量,这是全家人竭尽所能弄来的钱,也是全家人对他的全部希望。他暗下决心:此次西行要是不能搏得富贵功名,将永不复返楚地。

二投靠秦国借势而发

就这样,李斯带着少得可怜的一点散碎金子,只身来到人生地不熟,连当地方言也听不懂,他说的话别人也无法明白,交流困难重重的秦国,谋求自身的发展,其艰难程度可想而知。他只能投宿最便宜的驿馆,吃最差的饭菜,有时一天只吃一顿饭,才能保证自己不至于在未找到进身之前流落街头。

张仪当年来到秦国,有正春风得意的苏秦暗中相助;范雎当年来到秦国,有秦国大臣王稽的引荐;而李斯出身农民家庭,无任何背景,只身来到秦国,举目无亲,既无人推荐、引荐,口袋里又没有几个钱,只有满腹经纶和超凡的智慧,是可以让他欣慰的。

李斯每天都在千方百计,四处寻找进见秦王的机会;无奈囊中羞涩,无钱贿赂秦王左右之人,根本无缘见秦王之面,他急得火烧火燎。因为入秦半年来,他带的钱已花的差不多了,至今仍一事无成,怎能不急呢?

一天,他在馆驿听说秦国丞相吕不韦正在广招贤士,遂登门求见。吕不韦与语大悦,很赏识这个才华横溢的年轻人,后来听说李斯的老师是誉满天下的荀子,对李斯更加刮目相看。遂令其招纳天下贤士,负责编写《吕氏春秋》。

李斯果不负吕不韦之所托,用了一年多的时间,招纳了不少天下学子,出色地完成了吕不韦交给的任务。吕不韦大喜,遂将李斯推荐给秦王嬴政。

李斯因说秦王曰:“昔秦穆公虽霸,终不一统天下者,何也?诸侯尚众,周德未衰之故也。自孝公以来,秦国用商鞅之法,富国强兵,后又因司马错、张仪、范雎等辈出谋划策,使秦国日益强大。周室卑微,关东诸侯相互兼并,止剩六国。今诸侯服秦,譬若郡县。夫以秦之强,大王之贤,足以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此万世之一时也。若不早图,坐待诸侯复强,合纵抗秦,到那时虽有黄帝之贤,亦不能成就一统大业,岂不悔之晚矣?”

秦王大喜,深服其高论,乃拜李斯为长史。李斯劝秦王密遣谋士游说诸侯,厚金结交天下智能之士,为秦国服务;不从者,利剑刺死。离间诸侯君臣,使其自相残杀。紧接着派兵征剿。

李斯的谋划缜密,考虑问题很有见解,越来越受秦王信任,后来被拜为客卿。秦宗室大臣见李斯步步高升,受到宠信,十分妒忌,人人皆怀不忿之情。于是,这些人遂到处寻找机会,以便赶走这个外国人。

正好这时韩国人郑国来离间秦国,欲败其政,被发现后,秦宗室大臣乘机言于秦王曰:“诸侯人来事秦者,大多是为其主行离间之计,请驱逐一切诸侯客。”秦王准奏,乃下令驱逐一切诸侯客。

李斯也被罢官,在被驱逐者之列。逐客令对李斯来讲,简直就是个晴天劈雷。你想他一个楚国人,跋山涉水来到秦国,经过两年多的苦苦等待和忍耐,好不容易才见到秦王,使自己有了展示才华的机会。

正当他一步一步得到秦王的信任,打算大展宏图时,却遭逐客令的驱赶,限期离开秦国。对他来讲,这是多么大的打击啊!他知道这是秦宗室大臣出于对自己的嫉妒,想排挤自己想出来的阴招。

他又气恼又难过,气恼的是,自己满腹经纶,一腔热血,一心一意投靠秦国,欲使秦国一统天下,却遭到秦王的逐客令驱逐;难过的是,自己当年把家里仅有的积蓄和向邻人借来的一点钱带上出来搏取功名富贵,本为摆脱贫困,光宗耀祖。如今壮志未酬,却遭驱赶,有何面目去见父母妻子乎?怎能不令人难过?

李斯把自己一个人关在房间里,大哭了一场。然后告诫自己,不能这么轻易认输,也不能听之任之,否则将前功尽弃。于是,他让自己先冷静下来,躺在床上苦苦思索了半天。然后一跃而起,奋笔疾书,洋洋千余言,一气呵成。言简意赅,论据充分,论点明确,目的是让秦王收回逐客令。其书略曰:

臣闻秦宗室大臣谏王驱逐一切诸侯客,窃以为过矣。昔穆公用百里奚、蹇叔等人并国二十,称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殷国富,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惠王用张仪之计,散六国之纵,拔三川之地,南取汉中,使诸侯西向事秦;昭王用范雎之谋,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远交近攻,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而成就大业。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假使四君却客不用,秦国安得今日之盛,岂敢窥视关东六国乎?

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

今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利诸侯,使天下智能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敢入秦。如此,秦何以并诸侯,一统天下乎?

秦王览书大悟,遂废除逐客令。复李斯之官,信任较前更加。李斯跪拜谢恩,秦王亲自扶起,赐坐。于是,李斯大展宏图之机才算到来。

三辅佐秦皇一统华夏

秦王遂问李斯一统大业从何着手?李斯曰:“韩近秦而弱,王先取韩,可使诸侯心惊胆裂。”秦王从其计,出兵十万伐韩。

韩王大惊,急忙召集众大臣商议对策。众大臣亦如惊弓之鸟,抓耳挠腮,无计可施。韩非奏曰:“臣请往入秦,说秦王退兵。”韩王急遣韩非入秦。

韩非者,韩国公子也,曾与李斯一起投靠荀子,学习帝王之术。二人皆深得老师的真传,李斯善于言谈,口才雄辩;韩非子口吃,不善言,而善于书,著书数十万字。韩非的书《孤愤》、《五蠹》曾传入秦国,被秦王看到,大受感动,曰:“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交游,死无恨矣。”李斯曰:“此韩非之所著书也。韩非与臣一起师从荀卿,颇有才学。”

李斯虽口上这么说,内心深嫉韩非之才;二人在一起学习时,李斯便觉得自己才能不及韩非,便有嫉妒之意,今见秦王如此光景,更加嫉妒韩非之才。

眼下,韩非来到秦国,李斯心里感到十分不安,唯恐韩非一旦为秦王重用,自己便会失宠。于是李斯便与秦国的另一位大臣姚贾设计,要除掉韩非。

韩非来到秦国,秦王与语大悦,欲留为己用,但又恐其本为韩国公子,未必肯真心归顺秦国,犹疑不定。

同类推荐
  • 民国四川第一家--刘湘家族

    民国四川第一家--刘湘家族

    20世纪上半叶,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最混乱的一段时期,随着袁世凯的病逝,中央政府开始失控,封建割据,军阀混战,遍地狼烟。“天府之国”四川省,一个世人瞩目的刘氏家族乘势而起,他们把持四川军政大权数十年,进而利用手中军队与民国中央政府相抗衡,迅速蹿红成为威震一方的军阀和霸主家族史。在刘氏家族的故乡四川军阀史。在刘氏家族的故乡四川省安仁市,流传着“三军九旅十八团”的说法,可见其家族之显赫,实际上远不止这些,据不完全统计,民国时任团长以上的军阀就有50多人……从受人排挤的外来户,到川中第一家族,立体多面地呈现,真实地还原了历史,深深体现了历史的烙印,以及在历史潮流中人的盲动与能动所达到的不同境界。
  • 端木蕻良传

    端木蕻良传

    作者大量援引一手材料,更通过与一些亲历者的访谈,得出自己对于端木蕻良在现代文化史、文学史上地位的独到见解。
  • 多才风雅——上官婉儿

    多才风雅——上官婉儿

    《多才风雅上官婉儿》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
  • 中国古代高僧传

    中国古代高僧传

    在波澜壮阔的中国历史长河中,在富饶广袤的神州大地上,数千年来,曾经涌现出了一批批叱咤风云、扭转乾坤的英雄豪杰。他们如夜空中的群星,交相辉映,璀璨夺目。岁月的流逝,冲刷不掉他们的英名;朝代的兴废,也改变不了他们不朽的业绩。他们中间,有雄才大略、举贤任能的国君;有变法图强、励精图治的名相;有横刀立马、席卷千军的将帅;有运筹帷幄、料事如神的谋士;有忧国忧民、忠言直谏的贤臣……他们是我们民族的精英、祖国的脊梁。
  • 萨特

    萨特

    让·保罗·萨特(JeanPaulSartre,1905一1980),法国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法国无神论存在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他也是优秀的文学家。戏剧家、评论家和社会活动家。萨特出生于巴黎一个海军军官家庭,幼年丧父,从小寄居外祖父家。他很小就开始读大量的文学作品。中学时代接触柏格森、叔本华、尼采等人的著作。1924年考人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攻读哲学。1929年,获大中学校哲学教师资格,随后在中学任教。1933年,赴德国柏林法兰西学院进修哲学,接受胡塞尔现象学和海德格尔存在主义。……
热门推荐
  • TFboys之千我

    TFboys之千我

    他与她,曾经错过;再次相遇,这次他们能牢牢抓住彼此吗?(本说或许会很短,但也是作者用心之作哦~本人千纸鹤一只)
  • 狂荡青春

    狂荡青春

    本书以一个女孩为题,女孩上官梓恩,刚上高中,就遇到了几年未见的安哥哥(易天硕),由于安哥哥的照顾产生了爱慕之情,但未即使挑明。后因为不想母亲留下来的家产被后母争去从而选择了出国留学。八年后的回归,与后母争家产而变的精明。但终究逃不过林书寒的计划。最终他们还是走到了一起。请大家多多支持小鬼的第二部作品《冷瑶寒妍枫》
  • 反神意

    反神意

    公元616年开始,一群自称神明的人对所以人类发起了战争。符尔是个出生于一个富裕家庭。在他八岁前一直享受着富人的生活,直到那天,「Divinewill」发起战争,打破了他宁静的生活,父母被杀,只剩自己活了下来,然后他到了地下的反对「DivineWill」战争的组织。在哪他见到了许多因战争失去父母的孩子,因此他渴望着和平。希望结束战争,之后他加入了这个名为「AntiDivinewill」的组织,神明来到了组织内部,符尔再次体验到了,绝望,后来他加入了「DivineWill」……
  • 超神级领主

    超神级领主

    国内某大型企业的总裁,胡恺,穿越了。穿越到一款名为“一统全球”的游戏世界。游戏中以各大乱世为背景创建副本,每一个副本都是一个独立的位面。在三国副本智压天下;在隋唐副本酣斗群雄;在东晋副本驱逐五胡;在南宋副本收复中原!且看胡恺在异界如何发展领地,招贤臣纳猛将,带领华夏文明,征服世界,一统全球!PS:这是一本正经的种田+战争+无限流小说。
  • 禁咒武神

    禁咒武神

    武者世界,身体孱弱无法修炼的少年却拥有着逆天的精神力。武修废物,吞噬上古强者灵魂,习得异术,配合其强大的精神力,各系禁咒,信手拈来!远古灵术与武修的碰撞结合,让一个武修废材华丽转身,一步步向着梦想和巅峰前进。且看凌振坚韧的脚步如何一步步踏上这条从来没有人成功过的灵武之路,成就亘古以来第一位禁咒武神!【新书上传,每天保底五千字。PS:求推荐、收藏!】
  • 鬼火时钟

    鬼火时钟

    有一个女孩,在被打乱的轮回之后,带着前世的记忆,与纯真的天性,来到了人间。围绕着她的故事,她的身边,又将出现怎样形形色色的人儿?而万丈红尘中,今生前世,爱恨情仇,她的心,又终将归属于谁?而她最终的梦,又去了什么地方??“我不知道我这辈子能有多久,又能记住你多久……但,只要我心里,还有你的影子,我就不会放弃……直到,你又站在我的面前……或者,我变得和你一样。”含着泪的女孩,独白到这里,又泛起了淡淡的笑意。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草原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草原

    本书为青少年朋友系统地介绍了草原的概念、分布、形成等。对草原中具有代表性的动植物的介绍,让我们和草原又接近了不少,在书的最后,又主要阐述了人类和草原的密切关系,为你更深入地解密草原的生灵密码!
  • 冰沐汐樱花恋

    冰沐汐樱花恋

    从法国回来的三个公主为了家族企业回到中国,并在中国认识了他们,瑭和瑾为了源熙闹翻后,瑭立誓要报仇,一对金童玉女就此闹翻,但真是这样吗?
  • 80后妈妈养女攻略

    80后妈妈养女攻略

    “80后”现已步入结婚生育高峰。“80后女孩”渐渐成长为了“80后妈妈”,是现在社会中新妈妈的主体。“80”后妈妈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她们自身多半是中国代独生子女,她们的身上曾经被贴上了幼稚、娇惯、叛逆、长不大、不懂爱的一代人的标签。那么,当“80后女孩”成长为妈妈后,她们该承袭哪些很好的传统,又该改进哪些育儿的观念?“80后”这一代具有强烈时代特色的女性又该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好妈妈?她们如何进行佳的角色转换和正确对待孩子成长中面临的种种困惑?
  • 星际魔帝

    星际魔帝

    方少白,一个普通的地球宇航员。在一次执行任务的时候,来到了纳什达星球,却意外成为了与人类形态相似的傲皇人的天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