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76000000063

第63章 季氏篇第十六(3)

了解事物要从多个角度去观察,看事物的全貌和整体,只有这样才能看得明白。听取多方面的意见,对听来的东西进行多次对比分析,只有这样才能听得清楚。我们要注重内在品德的修养,和颜悦色,态度平和,言行举止要恭敬谦卑。诚实守信,办事认真,不耻下问,这一切更需要我们时刻自我反省。这个社会不是只有我们自己,任何事情不是我们想怎样就能怎样,所以遇到心烦意乱的事情实属正常。我们应该懂得“小不忍则乱大谋”的道理,凡事要多加忍让,遇事冷静不冲动,学会克制自己的情绪,发火动怒的时候要考虑到可能引起的祸患。还有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义之财不可取。尤其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能够抵挡得住物质的诱惑,十分不易。面对钱财,我们要先思考下是否正当是否合法,坚决不做为了一己私利而违背道义的事情。

总而言之,我们应该凡事多想一想,仔细考虑考虑,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将做一个符合圣人“九思”要求的仁德君子作为我们人生的不懈追求116.11子曰:“见善如不及①,见不善如探汤②。吾见其人矣,吾闻其语矣。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吾闻其语矣,未见其人也。’

注释

①及:赶得上。②汤:指热水、沸水。

译文

孔子说:“见到善良的行为就好像赶不上一样去努力追赶,见到不良行为就好比把手伸到沸水中要极力避开。我见过这样的人,也听过这样的话。隐居避世来保全自己的节操,按照礼义行事来达到自己所主张的道。我听过这样的话,却没见过这样的人。”

名家注释

朱熹注:“真知善恶而诚好恶之,颜、曾、闵、冉之徒,盖能之矣。求其志,守其所达之道也。达其道,行其所求之志也。盖惟伊尹、太公之流,可以当之。当时若颜子,亦庶乎此。然隐而未见,又不幸而蚤死,故夫子云然。”

解读

孔子说他见过立志向善、远离邪恶的人,但是没有见过以隐居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的人。这就说明一般人都具有是非善恶之心,能够达到道德修养的基本要求。品德修养的更高层次应该是淡泊名利,不惜隐居山林来保持自己的高尚情操,这就不是一般人能够企及的了,甚至连圣贤之人都难以做到。

追求善良远离丑恶,独善其身,容易做到;“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

很难做到。这是因为前者关键在于自己,只要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自己管住自己太颧的行为就可以达到。后者除了主观愿望跟努力外,还需适当的客观条件和良好的形势机遇,正所谓“时势造嘉耋萋霾”。有时候我们的愿望很好,也立志高远,但是运喜气不佳、环境不允许的话,我们也难成其事。所以,如盒果没有天时地利人和的大环境,就不要苦苦追求,不能成就“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的大事业,能做到独善其身也是好的。

说好听的话很容易,真正能做到却很难。口是心非、言行不一的人自古有之,这些人往往言不由衷,嘴上标榜着自己的高尚,背后却做着为人不齿的勾当。有些人经常说自己不看重功名利禄,但是一旦他有机会飞黄腾达,就立刻变得神采奕奕,唯利是图。面对物质诱惑,现代人就连独善其身都难以做到,更别说“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了,这实在值得我们深思。

16.12齐景公有马千驷①,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其斯之谓与?

注释

①千驷:驷,四匹马。古代用四匹马驾一辆车。千驷,即四千匹马。

译文

齐景公有四千匹马,可是他死的时候,却没有什么德行值得百姓称颂。伯夷和叔齐饿死在首阳山下,百姓直到今天还称赞他们的气节。人们就是这样评论他们吧?

名家注解

朱熹注:“胡氏曰:‘程子以为第十二篇错简‘诚不以富,亦只以异’,当在此章之首。今详文势,似当在此句之上。言人之所称,不在于富,而在于异也。

愚谓此说近是,而章首当有孔子曰字,盖阙文耳。大抵此书后十篇多阙误。”

张居正注:“自古君天下为天子者多矣,《书》、《传》所载二帝、三王及汉、唐、宋英君明主,可传于后世者,亦不过十数君而已,其余皆湮灭无闻,而孔、颜以匹夫为百世之师,其他闾巷韦布之贱,以道德行谊闻于世者尤不可腔数也,然则人可徒恃其势位而不修德哉?”

解读

齐景公生前特别富有,拥有四千匹马,可是他死后却没有留下任何值得百姓称颂的美好德行。伯夷和叔齐生前无权无势,因为相互禅让帝位而离开自己的国家,隐居在首阳山上靠野菜度日,最终饿死山中;但是,他们死后却获得百姓的一致称颂,美名流千古。孔子用对比的方式向世人明示,拥有美好的德行比拥有无尽的财富更富有。

雁过留声人过留名,人生在世不过数十载,总要留下点能够被人称道的东西才不遗憾。战功显赫的人,有功绩可以称颂;才能卓越的人,有才能值得称颂;德行高尚的人,有美德值得称颂;可是我们没听说过谁因为家财万贯而被千代歌颂的。

当然,如果我们能够有财又有德就更好了,那样我们可以用手里的物质财富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能够有经济基础去做公益事业,行善事。但如果财富和品德不能同时具备的时候,我们还是选择高尚的品德吧!所以,生活中我们要注意树立自己的良好形象,不贪恋物质财富,多行善事多积功德。能够留一个好名声给后人,真是死而无憾了!

16.13陈亢①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②?”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

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

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③其子也。”

注释

①陈亢:亢,即陈子禽,孔子的学生。②异闻:这里指不同于对其他学生所讲的内容,指特别的教导。③远:不亲近,不偏爱。

译文

陈子禽向孔子的儿子伯鱼问道:“你在老师那里听到有与别人不同的教诲吗?”

伯鱼回答说:“没有啊。他曾自己站在那里,我快步从前庭经过。他问我:‘学诗了没有?,我说:‘没有。’他说:‘不学诗,就不懂得怎么说话。’我回去就马上学诗。还有一天,他又独自站在那里,我又从前庭经过,他说:‘学礼了吗?’我回答说:‘没有。’他说:‘不学礼,不能树立自己的德行。’我马上又学礼。我只听到这两件事。”陈子禽退出来以后高兴地说:“我问了一件事却有三点收获:知道了学诗的意义,知道了学礼的意义,又知道了君子并不偏爱他的儿子。”

名家注解

朱熹注:“亢以私意窥圣人,疑必阴厚其子。事理通达,而心气和平,故能言。

品节详明,而德性坚定,故能立。当独立之时,所闻不过如此,其无异闻可知。”

张居正注:“陈亢,是孔子弟子。鲤,是孔子之子,字伯鱼。夫圣人之心,至虚至公,其教子也,固未尝徇私而独有所传,亦非因避嫌而概无所异,惟随其资禀学力所至,可与言《诗》,则教之以《诗》,可与言《礼》,则教之以《礼》焉耳,岂得容心于其间哉?陈亢始则疑其有私,终则喜其能远,不惟不知圣人待子之心,且不知圣人教人之法,陋亦甚矣。”

解读

子禽问孔子的儿子孔鲤是否孔子给予他特殊的教导,孔鲤就将孔子两次对他进行教育的场景和内容如实告诉了子禽。从孔鲤的回答中,我们看出孔子并没有因为他是自己的亲生儿子就给予特殊的教导与关爱。对自己的亲生骨肉毫不偏私,就一定会公正于天下所有事,这无疑彰显了圣人大公无私的君子风范。

圣人要求儿子学“诗”学“礼”,说明“诗”、“礼”二者对我们修身养德至关重要。孔子曾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诗经》就像一部大百科全书,向人们介绍讲解了太多的知识和道理。礼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了。礼就是社会规范,是我们必须共同遵循的道德准则。礼能够维护社会秩序,调节社会关系,没有礼便会政治动荡,天下大乱。所以,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

圣人关于“诗”与“礼”的教诲,直到今天仍然受用。无论社会制度怎么演变,人们生活怎样富足,仍旧不能不学“诗”与“礼”。在这个知识日新月异的时代,不学习文化知识不通晓做人的道理,怎么可能适应各种社交场合呢?如今社会虽然法律法规不断完善,但是如果人们不自觉不自律,不懂法律知识,社会仍然会不安定不和谐。所以,即便到了今天,我们也不能放松对“诗”与“礼”的学习,不能忘记圣人的谆谆教导。

16.14邦君之妻,君称之日“夫人”,夫人自称日“小童”;邦人①称之日“君夫人”,称诸异邦日“寡小君”;异邦人②称之亦日“君夫人”。

注解

①邦人:国内人民。②异邦人:异邦,指外国,别的国家。异邦人就是外国人。

译文

国君的妻子,国君称她为“夫人”,夫人自称为“小童”;国内的百姓称她为“君夫人”,在别国的人面前就称她为“寡小君”;别国的人也称她为“君夫人”。

名家注解

张居正注:“邦君之妻,是诸侯的正妻。寡,是谦言寡德的意思。夫以邦君之妻,一称谓之间,截然不紊如此,名实之际,可不谨哉?”

解读

古代对国君之妻的称谓问题十分讲究,非常严格。邦君之妻就是国君的妻子,国君称她为夫人,她在国君面前称自己为小童,老百姓要称她为君夫人。外交场合,在外国人面前她又要称自己为寡小君。外国人要像国内的人一样称她为君夫人。这是古代的礼节,是周礼的重要组成部分。

孔子终生维护周礼,本章关于对国君妻子的称谓问题的辩证,实际上包含了孔子恢复周礼,维护等级名分制度的思想。

同类推荐
  • 孙子原来这样说

    孙子原来这样说

    《孙子兵法》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博大精深的兵书,它从政治、军事、人才等多个方面深刻阐述了战争规律的各种因素,历时两千多年而流传至今。这正反映了这部传世之作的生命力,也体现了我们祖先超人的智慧与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的灿烂选择。
  • 哲学盛宴

    哲学盛宴

    哲学是对世界的关于终极意义的解释,它在解释中使我们了解世界,使世界在我们的意识中合理化,从而为我们提供心灵的慰藉。德格尔说:“哲学不能引起现状的任何变化。不仅哲学不能,而且所有的一切只要是人的思索和图谋都不能做到。”哲学是一种超越了工具层面、实用层面、现实层面,甚至价值层面的“元思考”,它无力也无意回答许多现世和现实世界的责难,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如果哲学缺席,人类追求“意义”的冲动和企图都将乏力无着,实现无期。由此可见,哲学不仅有自己的问题和概念,而且它又为其他学科提供了一个可供理解的语言图式或叙述模型。
  • 吃透王阳明

    吃透王阳明

    本书以王阳明心学大纲为出发点,以王阳明人生经历为辅助材料,细描出一个心灵大师的心灵成长路线图,从而了解他所创立的心学到底是什么,以及它为什么能指导我们的人生修行,从而成为内心强大的人。
  • 哲学家讲故事大全集

    哲学家讲故事大全集

    哲学是无所谓入门的,更没有所谓的初学者和专业者之分。维特根斯坦曾经说过:“一部严肃且伟大的哲学著作,完全可以用笑话写成。”哲学之所以可以写成笑话、故事或者寓言,那是因为所有的哲学问题和哲学思考都源于人类的生活本身,只不过我们是“日用而不知”罢了。只要你是一个用心的人,从哲学的故事中有所感悟,你就是一个哲学家。
  • 我说参同契(上册)

    我说参同契(上册)

    《参同契》是早期道教重要典籍,全名《周易参同契》。书中借用乾、坤、坎、离、水、火等法象,以明炼丹修仙之术。为道教系统论述炼丹的最早著作,道教奉为“丹经王”,是千古丹经之鼻祖。本书是南怀瑾先生一九八三年在台湾讲解《参同契》的记录,分上、中、下三册。南怀瑾先生认为:《参同契》参合了三种原则相同的学问,且熔于一炉——老庄、道家的丹道,还有《易经》的学问,是一本非读不可的秘密典籍。《参同契》不止是丹经道书,它既是哲学又是科学,也是古典文学之作,其中包含了中华民族最高深之承天接地的文化。《参同契》素有“天书”之称。这部因深奥而埋藏已久的天书,因南师深入浅出的讲解而重新散发光芒。
热门推荐
  • 八佛名号经

    八佛名号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九天战皇

    九天战皇

    前一世我为游戏主宰,这一世我为异界主宰。莫名来到游戏异界之中,战阴谋,战官场,战宗门,战能人。战尽天地间,谁主浮沉,我为皇。九天之下独战皇!
  • 山月故人归

    山月故人归

    我看远山月色,爱意尽收眼底江月初和季远山,穿过乱世纷争,终相遇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人生巅峰从沉默开始

    人生巅峰从沉默开始

    五二零被女友劈腿,大伙都以为肖博然自闭了,没想到肖博然却闷声发起了大财,系统在手,沉默是金,光有钱也就算了,可他还会武功和医术,开挂的下半生就此拉开了帷幕……死了,没事,我能救。游艇拉风,无所谓,买十艘。哦你会功夫,那就来,看我打不打死你就完事了。肖博然就是这么牛逼,只要不开口,他就是神……
  • 我真是炼妖师啊

    我真是炼妖师啊

    这是一个拥有各种神奇职业的平行世界。妖灵师,炼器师,剑修师,古武师……魂穿过来的秦风成为了一名学渣,被挂科折磨他,只想补考通过,好好当一名强大的妖灵师。一个快递的到来,改变了这一切。秦风没想到自己会成为一名史无前例的炼妖师,然后在这个世界创造了属于他的神话……冰蟒妖灵+飞熊妖灵+冰魄妖灵=冰蛟熊妖灵 赤焰貂妖灵+黑雾蜘蛛妖灵+蝰蛇妖灵=黑焱八爪蝰蛇
  • 斗罗之傲世金龙

    斗罗之傲世金龙

    龙皇斗罗后数千年,当华夏神龙五爪金龙降临斗罗世界,世间万物为之颤抖,那被誉为废武魂的蓝银草,又能否再现辉煌?无意间落入时空之洞,却发现自己进入了另外一个平行宇宙,那个时空,比比东还是天真少女,千寻疾老阴比还没有得手,玉小刚能否逆天改命?娶了银龙王古月娜做老婆,生了个儿子更加逆天。疯狂过我冲破迷雾黑暗只为你醒来,不负你相思断肠数百万年等待,仰望着被你点燃的灵魂盛开。七宗罪又何妨?傲世金龙睥睨天下,傲世一切!“我很自私,世界又如何,毁灭世界与我何干?我只想和所爱之人在一起,你要他人的命就拿去,我只在意她。”——白皓天
  • 全方位婴幼儿喂养全书

    全方位婴幼儿喂养全书

    本书指出了宝宝在成长过程中对各种营养素的需求,并根据宝宝的成长特点,为妈妈准备了详细的阶段喂养方案。此外,还为妈妈提供了200多道辅食,50个宝宝常见疾病的食疗方案,100个关于宝宝换乳和辅食添加方面的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案,还根据宝宝的营养需求,为妈妈提供了极具应用价值的宝宝营养计划和各种辅食的制作指导。
  • 独剑苍穹

    独剑苍穹

    神州大地,东海边境一个宗门收徒之日,修仙大门向一位少年敞开。有着仙梦的懵懂少年,又会谱写什么样的修仙志呢?以上仅供参考,以下才是真正介绍机智少年,踏入修仙路,坑一路神仙
  • 帝凌峰

    帝凌峰

    一场车祸为凌峰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什么?凌峰有外星人的血脉?不是不可能,骑士血脉!就是怎么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