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76000000003

第3章 学而篇篇第一(2)

1.7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日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译文

孔子的学生子夏说:“把喜欢美色的心换成优秀的品德;侍奉父母尽心尽力,侍奉君主能豁出自己性命,结交朋友讲话守信。这样的人,虽然说没学习过,我也要说他学习过。”

名家注释

朱熹注:“子夏,孔子弟子,姓卜,名商。贤人之贤,而易其好色之心,好善有诚也。致,犹委也。委致其身,谓不有其身也。四者皆人伦之大者,而行之必尽其诚,学求如是而已。故子夏言有能如是之人,苟非生质之美,必其务学之至。虽或以为未尝为学,我必谓之已学也。”

解读

德分为“敬”、“孝”、“忠”、“信”。一个人活在世上为人做事不能不谨慎,要讲究尺度把握好火候。对待贤德之人,要恭敬虔诚。对待父母,要尽心尽力悉心照顾。对待君主要竭尽全力,忠贞不二。对待朋友应诚恳热情,言而有信。

修身养性是做人的第一要事。社会在不停地发展,历史的车轮也在不断地向前行驶。现代社会,享受义务教育成了我们每个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人们掌握的文化知识越来越丰富,但是衡量一个人如何不能只看文凭和学历,更应该看他的行为,看他的言谈举止。“有余力,则以学文”,先做好了人,再做学问。毛泽东也说过:

“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

所以,我们要明白做学问的目的是什么,不是单纯的文化、不是掌握的知识,而是如何作人做事。看到善良仁德的人能肃然起敬,在家能竭心尽力地爱家庭、爱父母。在工作中,对待同事能热情相助,遵守承诺。在社会上做事,对他人、对国家,能抛开自己的私心,乐于助人无私奉献。这样,我们就都能够成为学有所用、学以致用的人了。

1.8子曰:“君子①,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③,无友不如己者:

过则勿惮改。”

注释

①君子:这个词贯穿于本段始终,因此这里应当有一个断句。②重:庄重、自持。③主忠信:以忠信为主。

译文

孔子说:“君子如果不自重,就没有威严,而所学的东西也不会牢固。为人应该以忠厚诚信为主,不与忠信比不上自己的人交朋友;有了过错,要勇于改正不能畏怯。”

名家注释

程颐、程颢注:“人道惟在忠信,不诚则无物。且出入无时,莫知其乡者,人心也。若无忠信,岂复有物乎?”又曰:“学问之道无他也,知其不善,则速改以从善而已。”“君子自修之道当如是也。”

朱熹注:“友所以辅仁,不如己,则无益而有损。”又曰:“轻乎外,必懈怠于内,则所学不深,所知肤浅,所行虚浮,自然德威无所从树。”

解读

自尊自爱是我们每个人都必备的品格。陀思妥耶夫斯基也说过:“如果你想受人尊敬,那么首要的一点就是你得尊敬你自己。只有尊重自己,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尊重自己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这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教导。做人,首先不能自己看不起自己,尊严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每个人都必须自重,自重是自信的基础,而有了自信心才能在学业上有所成就,在事业上有所建树。正所谓“立业必先立人”。只有懂得做人做事的学问,懂得尊重人的道理,才能正确面对自己的人生。

做人只懂得尊重自己还不够,真正有修养的人还能时时刻刻做到尊重别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都有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地方。我们应该尊重别人,对照别人的优点反省自己,一旦发现自身的不足及时改正。这样做到扬长避短,日子久了,我们就一定会变得越来越完善。

追远:

1.9曾子曰:“慎终①追远②,民德归厚矣。”

注释

慎终:终的意思是去世。这里指父母的去世。旧注曰:慎终者丧尽其哀。②远指祖先。旧注曰:追远者祭尽其敬。

译文

曾子说:“慎重对待父母的死亡,按时追思悼念先祖,百姓的道德自然就引归淳厚了。”

名家注释

朱熹注:“盖终者,人之所易忽也,而能谨之;远者,人之所易忘也,而能追之;厚之道也。故以此自为,则己之德厚;下民化之,则其德亦归于厚也。”

张居正注:“丧也,尽其礼;祭也,尽其诚,而其德亦归于厚矣。此可见孝者,人心之所同。君者,下民之表率。欲化民成俗者,可不知所以自尽也哉。”

解读

“慎终追远”是孝道的体现,也是仁道的根本。中国家庭直到今天也没有废弃“慎终追远”。父母去世的丧事大家还是慎重地进行操办;清明时节,很多家庭也仍然没有忘记到祖坟上去给祖先们烧几炷高香,以此来祭奠列祖列宗。这种仁孝的态度,也可以推及到我们生活中的其他方面。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我们做任何事情都期待一个好的结果,而好的结果必须要有一个好的开端。古时如果君主在推行政事的时候,能怀着一颗谨慎的心,国家的各项事业就能减少不少失误。在这样的国君的统治下,老百姓良好的道德风尚自然而然就归于仁厚了。今天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凡事开头难,任何事情在迈出第一步的时候都很艰难,但这第一步却又是最重要的。所谓有果必有因,所有的结果都可以追溯到源头找到原因。所以,我们在做出任何一个决定之前都必须慎之又慎,三思而后行。任何事情在付诸实施之前,也一定要做好科学的策划与细致的准备工作。我们只有抱着慎重的态度用长远的眼光看待问题,才可能收到好的结果。

1.10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①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②与之与,7”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注释

①邦:指当时割据的诸侯国家。②抑:表示选择的文言连词,“还是”的意思。

译文

子禽向子贡问道:“老师每到一个国家,一定听得到它的政事。是他自己求来的呢,还是别人主动跟他说的呢?”

子贡说:“老师是凭着温和、善良、恭敬、俭朴、谦让五者得到的。他老人家获闻各国政事的方法,与别人都不同吧?”

名家注释

朱熹注:“夫子未尝求之,但其德容如是,故时君敬信,自以其政就而问之耳,非若他人必求之而后得也。圣人过化存神之妙,未易窥测,然即此而观,则其德盛礼恭而不愿乎外,亦可见矣。学者所当潜心而勉学也。”

张居正注:“子贡之言,不惟足以破子禽之疑,而使万世之下,犹可以想见圣人之气象,此所以为善言德行也。”

解读

人格的修养是学习做人的重中之重。君子的处世之道就在于温、良、恭、俭、让。人格道德修养都具备的人,他的所求就很容易实现,正如孟子所说的“万物皆备于我”。圣贤之人的所求,通常不同于平常人。他们常常反躬自省,注重自身的人格魅力,可以说他们求的是自己而不是他人。因为,当他们高尚的品德被很多人知晓的时候,他们想要知道的事不用他们自己去问去打听别人也自会告诉他们。

温、良、恭、俭、让,是一个人为人处世的态度,也是一个人的行为风范。而植根于内就是这个人的人格修养和文化积淀。如今社会,长舌妇式的八卦人物大有人在,这种人仿佛天生就有打听各种消息的本领。但仔细想想,我们就不难发现这些人很少有德高望重的。如今,我们仍然愿意主动接近有人格魅力的人,愿意把自己知道的事情向有威望的人倾诉。所以,加强自身的人格修养和内在素质是我们应该重视的人生问题。

1.11子曰:“父在,观其①志;父没,观其行②;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注释

①其:他的,这里指儿子。②行:指行为举止等。

译文

孔子说:“他父亲活着时,要观察他的志向;他父亲去世后,要观察他的行为。如果多年不改变他父亲的行为原则,就可称作孝子了。”

名家注释

朱熹注:“父在,子不得自专,而志则可知。父没,然后其行可见,故观此足以知其人之善恶。然又必能三年无改于父之道,乃见其孝;不然,则所行虽善,亦不得为孝矣。”

张居正注:“抑孔子所谓无改于父之道,亦自其合于道而可以未改者言之耳。

若于道有未合焉,则虽速改可也,何待三年。故善述其事孝也,克盖前愆亦孝也。

观圣人之言者,不可以执一求之。”

解读

孝,就是父母活着的时候尽心尽力地去赡养他们,他们去世之后要继承他们的遗志,完成他们没有完成的事业。这便是“三年无改于父之道”。

我们在学校里学习文化知识,在家里则更多的是学习如何做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句话一点不假。我们从小便接受父母的影响,学习他们的正当志向和言行举止,在他们的熏陶下树立自己远大的志向。由此可见,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相当重要。为人父母之后,一定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为培养优秀的子女做好铺垫。

1.12有子曰:“礼之用,和①为贵。先王之道②,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注释

斯③为美。小大由之,有

①和:调和、和谐、协调。②先王之道:指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等古代帝王的治世之道。③斯:意思为这、此等。这里指礼,也指和。

译文

有若说:“礼仪的效用,以和谐自然可贵。古代帝王治理国家之道,最可贵的也在这里。无论大事小事,都无一例外地遵循这一点。有行不通之处,为求得和谐而和谐,不用礼仪来加以节制,也是不可行的。”

同类推荐
  • 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

    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

    本书从七个方面简述有关职业道德的知识,分别为职业道德、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职业道德修养、职业的选择、职业生涯、职业生涯规划和求职技能。
  • 鬼谷子智谋全解(第一卷)

    鬼谷子智谋全解(第一卷)

    《鬼谷子》立论高深幽玄,文字奇古神秘,有一些深涩难懂。为了让广大读者更加深刻地理解其中深刻的思想内涵,易于好读和好懂,编者在编著本书时,根据《鬼谷子》分章分段集中逐个立论阐述的特点,进行了合理分割划分,再一一对应地进行了注释、译文和感悟,还添加了具有相应思想内涵的故事,以便于广大读者阅读理解。
  • 论语(中华国学经典)

    论语(中华国学经典)

    本书是中国古代儒家的一部重要经典,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这部书大约最后编定于战国初期。是孔子与其弟子的语录结集,儒家重要经典之一。结集工作是由孔子门人及再传弟子完成的。《论语》名称的来由,班固《汉书?艺文志》说:“《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这一说法,大体可信。原始记录杂出于众手,最后编定当在战国初期,以曾参门人为主。
  • 百善孝为先(初中卷)

    百善孝为先(初中卷)

    这是一部凝聚了各级领导和百万师生心血与汗水的作品集,是青少年学生用爱心和激情编写的德育教科书。《百善孝为先》分为《小学卷》、《初中卷》、《高中卷》、《大学卷》,共选辑了271名学生在“孝敬父母月”活动期间写给父母的信和感言。本书为其中的《初中卷》。
  • 孔子说为人

    孔子说为人

    本书对孔子的精彩思想做了深入浅出的介绍,将孔子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世事的体察和经验加以展示,结合记载孔子言行的《论语》进行解说,书中对孔子的思想有较为透切的观察,文字之美和思想之深有机结合,内容明白晓畅、妙语连珠、精彩观点随意而出。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本书开启我们的智慧,激发我们的灵感,警醒我们的意识,使我们神游天际。
热门推荐
  • 五情劫

    五情劫

    异体同心,分合难弃,两小无猜,日月同辉,为爱堪亡。五情劫,为爱痴,为爱死,泪落为冰,泪枯为岩。
  • 影帝先生你又被甩了

    影帝先生你又被甩了

    影帝蓝景辰,一个想拱隔壁云家水灵灵的白菜的男人,用了十几年的时间,终于扯了证。扯证的第一天:老婆,我想和你睡……某云:做梦,还有,记得是隐婚。扯证的第二天,全网都知道了影帝蓝景辰已婚。某云:影帝先生,说好的隐婚呢?某影帝:谁跟你说好的?翻脸不认人,渣女!“妈妈!”突兀的童音响起,云星染一脸懵逼地看着面前的两只包子在?谁来告诉她,她什么时候有了娃?还是俩?某影帝深情款款的开口:“大概上辈子,我们就已经纠缠不清了,老婆,我爱你。”云星染:“我呸,蓝景辰你?给我解释清楚!”蓝景辰:我爱你,从小到大,一见钟情,为色所迷……(本文已架空,勿与现实世界联系)
  • 凡人意识

    凡人意识

    什么是意识?是所有生物都拥有意识,还是人类独有?察觉杀气果断反杀,遭遇GANK提前离开,意识存在万物之间。在不断萎缩的世界反面,少年背负起旧神的灵龛,从灰暗的历史中走了出来,决定带给凡人们新生。
  • 穿越到怪盗基德

    穿越到怪盗基德

    讲诉了我们美丽的女主角与侦探和怪盗基德的对抗!同时,也是怪盗界三名怪盗——月魅、玄蝶、幻蝶与怪盗基德和一名侦探的斗争!让我们一起期待吧!
  • 杯

    三千八百五十二个杯子,一百三十五个平台,三十八种归类,一份独有感觉。
  • 穿梭时空:情圣

    穿梭时空:情圣

    时舜白是个豪门宠儿,得到了穿梭次元的能力,帅气逗比惹人爱,变身女神闹时空!
  • 魔族美少女与秋阳

    魔族美少女与秋阳

    万佛之主是如来。万人之主是~秋阳!秋阳:“徒弟,我让你找一万名王境强者,真是难为你了,更难为你的是,你找的这一万名强者居然个个倾国倾城!”徒弟:“都是师傅平日教导有方!”秋阳:“我什么时候教导你这些了?!”背后传来的凉意,是某位那冰冷的目光!
  • 异族之主序之光

    异族之主序之光

    主序之光下,我战无不胜?当主序星的光辉不在庇佑,星神也只是个笑话。新的机甲天才即将横空出世。阿衰,我……
  • 我的钱万能

    我的钱万能

    “金钱不是万……NO!我的钱还真万能!”何秀意外成为了money之神,拥有用钱改变一切为所欲为的神奇能力。你花费了30元,颜值+1,现在的颜值为51。你花费了50元,身高+1cm,现在的身高为171cm。你花费了100元,掌握了一支舞蹈的基本动作。……“我想变强,我要一拳打穿50m厚的钢板!”你……暂时办不到,别问为什么?你的钱还不够多!
  • 邪王倾宠:娇软小毒妃

    邪王倾宠:娇软小毒妃

    堂堂古医门少门主,竟然穿越到抄家罪女白惜妍身上,刚过来就被婆婆捉奸打杀,睁眼之后她决定逆天改命。暗算她?一贴药治的你生活不能自理。想诛她全家?提前让你们去阎王那里签到。一夜之间,原本的柔软小姐,成为祸国殃民的毒女。他是阴狠诡谲的皇城司司主,让人闻风色变,射像止啼,却偏偏对她情有独钟。二爷身体不好,需要侄媳每日侍疾。众人都盼着哪天二爷的皇城司,能多白惜妍这具枯骨,没想到却发现她好像越来越圆润了。某天白惜妍扶着腰从门口出来,看着榻形容俊美的男人喊道:“谁爱侍疾侍疾,老子不干了!”本来以为是自己撩了个美男,没想到反而被他占尽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