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748500000022

第22章 张居正与高拱

张居正"通识时变,勇于任事",而高拱却"才略自许,负气凌人"。这样两个性格不同的人却通过相同的途径成为了内阁辅臣。当政后,他们在对待宦官的态度上有什么分歧?两人又因什么事情反目呢?

王府的讲官

嘉靖皇帝在位的时候,张居正与高拱均为裕王府邸的讲官。当裕王继承皇位之后,他们两个王府的旧臣也随之得到了重用。

1.出身微寒的张居正

张居正,字叔大,少名张白圭,又称张江陵。嘉靖四年(公元1525年),张居正出生于荆州府江陵县(今荆州市)。

张居正自幼聪颖过人,有神童之称。嘉靖十五年,十二岁的张居正报考生员,其机敏伶俐受到荆州知府李士翱的喜爱,他叮嘱张居正要从小立大志,长大后要尽忠报国,并替他改名为居正。就在这一年,张居正补府学生。

嘉靖二十六年,张居正考取进士,被授予庶吉士。在翰林院学习期间,张居正结识了内阁重臣徐阶。徐阶重视经邦济世的学问,在他的引导下,张居正努力钻研,学习朝章国故,这为他日后走上政治舞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嘉靖四十三年,张居正进宫右春坊右渝德兼国子监司业。深谋远虑的徐阶推荐张居正担任裕王朱载垕的侍讲侍读。虽然逾德只是一个虚衔,但是由于裕王有可能继承大统,因此他所担任的就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闲职了。

在裕王府邸期间,"王甚货之,邸中中宫亦无不善居正者"。而国子监司业则掌握了很多将来可能进入官场的人,这为张居正拓展了人脉。

嘉靖四十五年,张居正掌翰林院事。这一年,嘉靖皇帝驾崩,裕王朱载垕即位,是为明穆宗。此时,张居正的机会来了。

隆庆元年(公元1567年),张居正以裕王府邸旧臣的身份,被擢升为吏部左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进入了内阁,开始参与朝政。同年四月,张居正又被改任为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

2.三朝元老高拱

高拱,字肃卿,号中玄,河南新郑人。他出身于官宦世家,自幼受到了严格的家教,并刻苦攻读经义,钻研学问。

但是,高拱在仕途上并不顺利,他在科举道路上耗费了十三年的时间,才考中进士,被选为庶吉士。

嘉靖二十一年(公元1542年),高拱被授予翰林编修,九年考满后升翰林侍读。

嘉靖三十一年(公元1552年),高拱进入裕王朱载垕的府邸,成为侍讲。此时皇太子已经死了两年,而新的储君还没有建立,裕王和他的异母兄弟景王都居住在京城,按照顺序应当立裕王为皇太子,而嘉靖皇帝却倾向于立景王。

裕王前途难料,朝廷上下猜测种种,议论纷纷,人心不定。高拱出入裕王府邸,多方加以调护,裕王因此得到了很大的宽慰。

高拱在嘉靖三十九年升太常寺卿,管国子监祭酒事。在裕王王府的几年里,高拱讲授经筵,谨慎用事。裕王与他建立了深厚的王臣、师生关系。

后来,裕王为嗣的结果开始变得明朗。高拱和裕王之间的关系使得高拱的上司、同僚对他另眼相看、趋之若鹜,同时也奠定了日后他在政治上大大发挥作用的基础。

嘉靖四十一年(公元1562年),高拱升礼部左侍郎兼学士,此后历任吏部左侍郎兼学士,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等职。

嘉靖四十五年(公元1566年),嘉靖皇帝驾崩,重臣徐阶和自己的门生、担任裕王府讲官的张居正秘密起草遗诏,却没有同其他朝臣商议。遗诏颁布后,高拱认为自己是新帝的肺腑之臣,却对遗诏浑然不知,因而与徐阶及张居正产生了隔阂。

对宦官的态度

虽然明太祖朱元璋明令禁止宦官专权,但他的后世子孙把他的话当成了耳旁风。

1.弹劾高拱

明穆宗朱载垕即位以后,高拱升任少保兼太子太保。徐阶虽然是内阁首辅,但是高拱自觉是皇帝的旧臣,多次跟徐阶闹矛盾,郭朴又帮着他,使得高拱和徐阶二人之间的怨愤更深了。

徐阶辞官回乡以后,高拱将徐阶当政期间所做的都推翻,凡是先朝获罪的官员由于遗诏而起用或者得到周济的,将他们都罢免。高拱个性直率又傲慢,许多官员都难以承受。他在罢黜了一些反对自己的人后,越来越专横。

当初,高拱担任祭酒,张居正担任司业的时候,两人之间的关系很好。高拱对于张居正的才干十分称赞。后来,高拱成为首辅之后,张居正也一直追随着他。

然而,张居正不是泛泛之辈,是不会长期屈居于人下。其实,他退而不与高拱争只是一种策略,但高拱并没有觉察到这一点。

隆庆五年(公元1571年),张居正为徐阶三子事讥讽高拱。有人传言说这是因为张居正收了徐阶的贿赂。高拱不分青红皂白,以此责备张居正,张居正自然十分生气。

后来,张居正的亲信指使户科给事中曹大野上疏皇帝弹劾高拱。

给事中是监察六部九卿的官员,它和监察十三行省、两都的御使合称"言官",是专门给官员找毛病的。

曹大野在上疏中列举了高拱的十大不忠。然而,此时隆庆皇帝已经病重,他不想让朝局出现动荡,他还需要首辅高拱在非常时期稳定住局势,因此非常气愤地要求处罚这个不知深浅的官员。张居正自然要力保为自己打头阵的先锋,于是通过一番操作,将曹大野调到外地去做官。

至此,张居正与高拱二人的关系开始紧张,张居正驱逐高拱的想法也逐渐强烈。

2.暗结宦官

明朝禁止大臣结交宫中的太监,这是因为皇帝担心太监与大臣内外相互勾结,会控制朝局。然而,在明朝政坛上,外廷大臣与宦官相互勾结是常有的事情。因为太监与皇帝朝夕相处,掌握着关于皇帝的一切信息。大臣想要谋事,假如没有太监做内应,想要办成事是非常困难的。

明穆宗朱载垕刚当上皇帝时,张居正就十分看好服侍太子起居的太监冯保,于是便百般与他结交。道理显而易见,太子一旦登基,服侍他的太监肯定也会受到重用。而首辅高拱却相反,他想方设法要遏制冯保的权势。

冯保,字永亭,号双林,嘉靖年间净身入宫,隆庆初年掌管东厂兼理御马监。后来,司礼监缺少一名掌印太监,按照资历应该由冯保升任,然而,明穆宗朱载垕不喜欢他。高拱也怕他以后难以控制,因此推荐了御用监的陈洪担任印司礼监。

但是,陈洪能力太过一般,他被罢职后,高拱又荐举掌管尚膳监的孟冲担任此职。而按照规定,孟冲是没有资格掌管司礼监的。冯保对高拱自然是恨之入骨。

同时,高拱还唆使亲信上疏弹劾张居正与冯保,并列举太监赵高杀死李斯使得秦朝亡国、嘉靖朝奸臣严嵩结交太监害死夏言的典故。

张居正十分聪明,一下子就看出这两个典故的破绽,指出这个官员居然把圣上比喻成秦二世。而冯保则作为内应,放出话来,说皇上因为被比喻成秦二世,十分震怒。这一下,将上疏的人吓了个半死。

明争暗斗

万历皇帝即位以后,张居正与高拱的矛盾进入了白热化的阶段。

1.抑制宦官

万历元年(公元1573年),十岁的朱翊钧登基称帝,他就是明神宗。此后,冯保进一步受到皇帝的重用,他由秉笔太监晋升为掌印太监。

高拱见冯保的权力越来越大,心里愈发难以容忍。

首先,高拱与自己推荐的高仪商量,决定联合对抗张居正与冯保。

然而,高仪看出了这场斗争的巨大风险,不敢轻易牵扯其中。他对高拱说:"先生说得很有道理,所说的都是大丈夫应该做的事情,然而祸福难以预料,我虽然不赞成先生这样去做,但是也绝不敢阻止先生。"

于是,高拱决定先发制人,孤身出击,草拟了一道奏折,上疏建议皇帝采取五项措施,削弱司礼监的权力,扩大内阁的权力,并且还将这份奏折通报给张居正。

抑制宦官本来是朱元璋时就定下的规矩,张居正没理由表示反对,甚至他还当面称赞高拱此举将建不世的功勋,然而背后却立即向太监冯保通风报信,商量应对之策。

高拱的奏折递上去后,皇帝给的答复却是:按照先朝的既定方针办。这实际上是委婉地否决高拱的建议。

高拱不肯就此罢休,干脆图穷而匕首见,他又命给事中雒遒、程文联合上疏弹劾冯保,攻击冯保有"四逆六罪"、"三大奸",要求皇帝将冯保逮捕、公审并治罪。然后,自己再从中草拟旨意,将他赶出朝廷。

2.将计就计

面对这种状况,冯保决定反击。他问张居正该怎么办?张居正说,咱们可以将计就计。

怎么将计就计呢?高拱要求限制太监权力的上疏批回来之后,上面写着"照旧制行"四个大字。

高拱说如此重要的批示为什么不让内阁拟稿?怎么能让宦官草拟意见呢?送公文的太监说这是皇帝亲自批示的。高拱说了句,哪有十岁的天子能裁决政事的?

这句话一说出口,就注定了高拱的败局。冯保立即将这句话告诉皇帝。明神宗万历皇帝虽然年纪小,却很聪慧,一听说首辅大臣竟然看不起自己,就跑到两宫太后(嫡母和生母)那里大声哭诉,太后也认为高拱太过放肆了,这是欺君。高拱的命运就这样被决定了。

不久,宫中传出旨意,说皇帝召内阁、六部、五府(即掌管军队的五都督府)进去听旨。将文武百官都集中起来宣布皇帝的旨意,一定是非同一般的军国大事。

高拱听说后,高兴万分,以为是皇帝要将冯保驱逐,自己发起的攻势立竿见影了。而张居正早就知道了内情,和高拱见面时却假装着什么也不知道。

等大臣们一同跪下后,太监宣布:"张老先生接旨。"高拱立刻知道大事不好,因为他是首辅,按照惯例应该由他带领群臣接旨。圣旨说大学士高拱专权擅政,不让皇帝处理政事,不知他想干什么,因此命令他立刻回原籍闲住,不许停留。

高拱听完圣旨后,一下子就像从云端跌到了海底,汗如雨下,伏地不起,直到旁边的张居正扶着他的胳膊,他才站立起来。

最后,高拱被革职,回乡闲住,而支持高拱的一大批官员也被查办。

谁是谁非

事实上,张居正与高拱都是不可多得的朝廷栋梁,他们的纷争只限于个人恩怨以及一些政治见解。

1.与宦官结盟

张居正和冯保结为同盟,有很多原因。其中一个原因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政敌,这就是首辅高拱。共同的目标让他们走到一起,相互谋划,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

明朝宦官专权在中国历史上十分突出。宦官干政在万历年间,已经是见惯不怪,任何人都改变不了。

冯保这个人不仅读过书,有文化,而且自身的素养比较好。比如,他曾经监刻《启蒙集》、《帝鉴图说》、《四书》等书,这同朱元璋曾规定太监不能识字、不得干政的情形,已经非常不一样了。

同时,冯保也经常能做一些识大体的事。例如,内阁产白莲花,翰林院有双白燕,张居正弄来给皇帝赏玩,冯保就派人对张居正说:"皇帝现在年幼,不应该用这些奇奇怪怪的东西,使皇帝贪玩。"他还约束自己的亲族子弟,使他们不敢胡作非为。因此,京城的百姓也觉得冯保这个人不错。

张居正成为首辅后,取得了太后和皇帝的大力支持,在太监冯保的配合下,辅政多年,并积极推行了"一条鞭"法,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而且,他还裁减冗员,减少支出,使明朝一度出现复苏的局面。张居正确实有大才,但他之所以能够被委任为内阁首辅,并施展其政治抱负,也有着冯保的一份功劳。

2.高拱的成就

高拱被斥逐,回到老家以后,"角巾野服,恂恂一布衣",闭口不谈国事,而"闭户却帚下帷著书八十余卷"。

但是,冯保内心的愤恨却没有平息。因此,他又制造了王大臣案件,想要牵连到高拱,不过很快就停止了。高拱在家乡闲居几年之后,便过世了。张居正请求恢复高拱的官爵,并按照惯例来祭葬。后来,朝廷上再次议论起高拱的功绩,赠太师,谥号文襄。

高拱是一个有干略的政治家,自己十分重视理财和有关国计民生的政务,主张务实。他的学术思想正是他行使政务、取得政绩的思想根源。

高拱热爱读书,喜好词藻,而且深重有力。他的著述也十分丰厚。

在学术思想的研究上,高拱不囿于先人的说法,认为"其不能得者亦不可强从"。他斥责程朱理学"远人情以为天理"。他很赞赏同一时代思想家王廷相的观点,认为理在事物,无其事即无其理。

同类推荐
  • 大清国传奇

    大清国传奇

    一个破落子弟,无奈在前门街头行骗,无意中骗来八王爷一块价值连城的羊脂玉。但他万万想不到,玉石是雍正皇帝赏赐的。于是皇帝找玉是为力找政敌八王爷麻烦,八爷找玉是为了堵皇帝的嘴,骗子一路逃一路骗是为了保命,最后无数达官贵人都稀里糊涂卷进漩涡。
  • 听我侃通鉴

    听我侃通鉴

    对于一个喜欢历史的人来说,我只想用这本书来满足我对历史的那种永不湮灭的热情。这本书是历史巨著《资治通鉴》的衍生版,是我边看,边写,边记的读史心得。
  • 撼明

    撼明

    这是一个好时代:资本主义萌芽,西学东渐,异端思想家迭出……自重农抑商、独尊儒术以来,两千年的禁锢产生了一丝松动;这是一个坏时代:党争国祸,鞑虏叩关,流贼四起……自红巾起义、靖难之役以来,两百年的承平出现了崩塌。魂归四百年前,商品经济活跃,海上走私猖獗,出身新兴资产阶级的谢懿来到了历史岔道口,面对大势所趋的滚滚洪流,一个即将撼动一切的新兴势力集团逐渐崛起!他是明朝的东印度公司,也是东方的美第奇家族。
  • 康朝小人物

    康朝小人物

    初来咋到,人生地不熟的环境。家徒四壁,处处为空的人生路。不甘平庸,陌生世界的拼搏路。杨凡,穿越而来的一个小秀才,一无所有的开始,他最终会收获什么?成功,失败,一却尽在本文描述……
  • 修真道士漫步历史

    修真道士漫步历史

    现代人物吴涛在一次强烈的太阳风暴中魂穿到修真昆仑派掌门外孙吴林的身上,但由于魂魄受到太阳风暴中的高能电粒子、快速等离子和强电磁辐射冲击而发生异变,魂魄极其强大,寿元大增,但因穿越到的青年人吴林修炼资质太差,在上百年的修炼中进步缓慢,在地球灵气日渐消散的情况下,全地球的修真联盟在域外星空发现另一可修真大陆,修真联盟决定,集体离开地球,合力抢占新发现的修真大陆,但由于路途遥远,决定筑基以下没有进步前途的就留下来不再前往。冒名顶替的吴林留了下来,而在留下来的修真者中吴林修炼的境界最高,于是奉太上长老和掌门之命为昆仑派掌教,从此,吴林利用自已对历史的知识创建道教,还利用自己的修真能力,走进市俗世界。他结交老子,和孔子交朋友,他是李世民的座上宾,他还制止了火烧大明宫,他没有再让靖康耻再度发生。他经历了一个个朝代,结交了无数历史人物,他不想影响历史的进程,但当百姓受到战火影响和中国历史文化受到破坏时却出面进行了干涉,他开始了从春秋战国到以后各朝各代的历史轻松漫步。让我们一起和主角一起历史旅游吧,谢谢围观的读者了,多支持呀。
热门推荐
  • 我曾梦回2021

    我曾梦回2021

    简单文案:平平淡淡的爱情故事。骚里骚气:青梅竹马的校园温暖相互陪伴相互成长父母双全独生子女的爱情故事。“你想回到过去吗?”“不,我早就拥有她了。”
  • 伪渣男的追妻史

    伪渣男的追妻史

    江湖传闻,据说A大至尊宝程朝的绯闻女友可不止是红橙黄绿青蓝紫的数量,更有甚者说只要集齐红橙黄绿青蓝紫七位前女友,就能召唤彩虹(紫霞)。若干年后的程朝:我做梦也想不到,我竟然在被七位前女友追杀的路上,遇见了我的紫霞仙子,只是这样狗血的开场,能不能少一点??杨暮:我原以为我和哪位“至尊宝”打死也不会有任何交集。可是谁曾想,我竟然目睹了一场前任互砍大战。从此还被冠上紫霞仙子的名号??作者有话说:这是一个恋爱衰男,被冠上渣男名号后的爆笑追妻史
  • 潜伏之中

    潜伏之中

    因为一次预谋,陆瑶来到林琛身边,他危险而冷漠,对待感情从不认真。而她想尽办法,吸引他的注意力。他们第一次谈话时,陆瑶打了个赌:“赌你彻底爱上我,代价是生命。”她努力潜伏在他身边,终于找到把柄将他送进监狱。殊不知,故事才刚刚开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混游亦生

    混游亦生

    失意的田诨惊觉穿越,原以为是天命加身,结果却落得湿身。幡然悔悟,回归本心,只想安混度日。偏偏世界似乎越来越像是垃圾游戏。纷乱酝酿,阴谋丛生。而正版玩家不知何时会降临,引爆所有的灾难。可惜田诨只有残缺的机制。奋斗吧,天混之人!召集小伙伴,为了美好的混生活而拼搏。………………“你就不怕自己只是一堆数据?”“我更担心明天的饭菜不好吃怎么办?”
  • 你浓我农

    你浓我农

    從小一起長大的小小與陳立農一個成了醫生一個成了當紅的偶像藝人當紅明星陳立農為了出國念書不讓女友小小知道偷偷跑了出去小小知道後機場傷心痛苦而陳立農不忍心私自取消了航班跟課程與小小相遇但接下來等待他們的是一系列的糾紛與謾罵
  • 龙城诡影

    龙城诡影

    六十年前,一个叫白龙岛的小渔村,因为白龙的传说,一跃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六十年后,小渔村变成了大都市,白龙岛变成了白龙城,不变的依旧是白龙的传说;江湖混子、情报贩子、雇佣兵、杀手……形形色色的各路人马因为白龙的传说云集于此;流传于街头巷尾的白龙传说,是真有其事,还是一个谋划已久的阴谋?两个亡命天涯的倒霉蛋,救了一个穷途末路的江湖大哥,没有想象中的飞黄腾达,却陷入了白龙城这个泥潭之中!
  • 无限之轮回卧底

    无限之轮回卧底

    别人轮回做任务,吴良轮回还当卧底。造老天的反可不容易,一不小心连转世都成问题,还好当卧底有福利......
  • 斗罗历史

    斗罗历史

    从宇宙大爆炸,斗罗星和神界开始诞生了,到如今的斗罗大陆4终极斗罗的历史记载。全文贯穿斗罗的一生,喜欢斗罗大小伙伴可以收藏哦!
  • 玄剑灭苍穹

    玄剑灭苍穹

    天帝之子,转世重生。山海内外,唯我独尊。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三间六道,唯我巅峰。手无搏鸡之力,形同废物的天帝之子,转世重生后掌握那最为本源的力量,弹指星辰碎,神鬼为之悚,挥手日月崩,仙魔为之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