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748500000011

第11章 姚崇与张说

李清照在其《浯溪中兴颂诗和张文潜二首》中曾写道:"君不见当时张说最多机,虽生已被姚崇卖!"此句中提到的姚崇、张说两人都是唐代的名臣。那么,姚崇死后如何算计活着的张说的?他们中间究竟发生了哪些故事?他们又是如何斗智斗勇的?

两名忠臣

姚崇、张说在历史上的名气很大,他们在唐代政坛上是两颗耀眼的明星。两人在政局的风云变幻中砥砺奋进,在宦海沉浮中建立功勋,才有了后来的显达。

1.救时宰相

姚崇,本名元崇,字元之,因为要避讳唐玄宗"开元"的年号,因此后来改名为姚崇。

唐高宗永徽元年(公元650年),姚崇出身于陕州的一个武将之家,他是显赫的吴兴姚氏第二十一世孙。其高祖姚宣业曾担任南朝梁陈征东大将军,多次建立功勋,武帝对他十分倚重;曾祖姚安仁在隋朝先后担任青、汾二州的刺史,他为官清廉,大公无私,声名很高;祖父姚祥担任过怀州长史,检校函谷关都尉;父亲姚懿入唐担任嶲州都督,死后赠幽州都督,吏部尚书,文献公。

姚崇二十岁的时候,父亲因病去世,他只好随母亲回到汝州梁县广成外婆家。广成位于汝州西六十里的地方,是东都洛阳附近的一处名胜。东汉时,朝廷曾将这里设为宫苑,专供皇帝游猎娱乐之用。

姚崇继承了家族的尚武遗风,每天以习武为功课,对于诸般兵器更是无所不通。后来饱学之士张憬藏游学经过广成,见姚崇气宇轩昂,但和他交谈起来却显得知识贫乏,所以他劝告姚崇要好好读书,增广见闻。

从此以后,姚崇刻苦学习,学业大进,参加科举考试,中了进士,步入政坛。姚崇在朝讨论政事,对答如流,而且下笔成章,深得武则天的赏识。姚崇初拜侍郎(四品官),后不断升迁,成为武则天、中宗(李显)、睿宗(李旦)、玄宗(李隆基)四朝宰相。

武则天晚年,姚祟由于参与拥立中宗(李显)复位的活动而受到排斥。唐睿宗在位的时候,他又因为建议削弱公主的权力而被贬。

唐玄宗继位之后,姚崇被召回复职。他敢于革新,一心一意辅助玄宗力除弊政,向玄宗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建议,为当时的政治安定、生产发展、文化繁荣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姚崇担任宰相三年,实行了选贤任能、精简机构、裁减沉员、惩治贪官等一系列政策,为"开元盛世"的创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因此,姚崇被称为"救时宰相"。

2.燕许大手笔

张说,字道济,一字说之,原籍范阳(今河北涿县),世居河东(今山西永济),后来迁徙到了洛阳。他的父亲官职卑微,只是洪洞县丞。张说年轻时,作文就已经很有造诣了。

垂拱四年(公元688年),武则天策试贤良方正,亲自来到洛阳城南门主考,张说应诏对策为天下第一。武则天认为从来没有甲科,张说只好屈居乙等,担任太子校书,后来升迁为左补阙。

长安三年(公元703年),女皇男宠张昌宗诬陷御史大夫魏元忠曾和人私自议论"太后老矣,不若挟太子为久长",说这是谋反,并强迫张说作伪证。张说不畏权贵,义正词严地揭露了张昌宗的那些非法行为,保护了耿直的魏元忠。然而,武则天却不分是非黑白,反倒觉得张说是"反复小人",最后居然将其罢官,流放于岭外。

唐中宗复位后,张说回朝担任兵部员外郎,后转为工部侍郎。景龙年间,遇母丧,他只好离职。服丧未满,中宗想要让他担任黄门侍郎,张说却坚辞不受,因而得到了有识之士的赞赏。服丧期满后,张说再次任工部侍郎,不久改为兵部侍郎,加弘文馆学士。

景云元年(公元710年),唐睿宗即位,张说升任中书侍郎兼雍州长史。次年,他进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监修国史。这个时候,李隆基还在东宫当太子,张说作为侍读,备受李隆基的亲近与礼敬。

将太平公主的谋乱平定之后,张说即被唐玄宗拜为中书令,封燕国公。

此外,在官场上大有作为的张说还精通书法,他和苏颋(封许国公)齐名,都有文名,掌朝廷制诰著作,人称"燕许大手笔"。

官场博弈

唐玄宗李隆基继承了皇位,便想起还在地方当官的姚崇,想要重新启用他。然而,与其一直不合的张说有些不乐意了,百般阻挠姚崇入朝为相。

1.姚崇的脚病

开元元年(公元713年),唐玄宗想要将同州刺史姚崇召回朝廷,任他为相。张说因为和姚崇一直不和,所以暗中指使御史大夫赵彦昭弹劾姚崇,然而唐玄宗却没有理睬。

接着,张说又指使殿中监姜皎向唐玄宗建议,任命姚崇为河东总管,目的是为了阻止姚崇入朝为相。玄宗皇帝知道这是张说的计谋,便不顾他的一再阻挠,仍旧拜姚崇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等到姚崇当政的时候,张说有些害怕了,他到歧王那里诉说,希望歧王能够帮助他。结果,这件事情被姚崇得知了。

一天早朝结束后,别的大臣都出去了,姚崇却假装脚有疾病,拖着腿走路。唐玄宗看了,觉得奇怪,便问道:"你这是怎么了?"

姚崇说:"我的脚有伤。"

玄宗又问:"那你疼不疼?"

姚崇说:"我的疼不是在脚上,而是在心里啊。"

玄宗问他为何如此说?

姚崇于是道出了张说的事情,严肃地说:"歧王是陛下的爱弟,张说作为一个朝廷大臣,却秘密地去拜见歧王,不知道他们说了些什么,我实在是害怕歧王被张说所误导啊,因此备感忧虑。"

唐玄宗听了十分震惊,害怕张说与歧王搞什么阴谋,因此将张说贬为相州刺史,充河北道按察使。

张说被贬后没多久,又受到他事的牵连,再度被贬为岳州刺史。

2.张说的自救

张说虽然吃了姚崇的亏,被贬到外地做了刺史,但张说也不是等闲之辈,他很快就想到了自救的方法。

当时,在朝廷当宰相的还有苏颋。他的父亲是苏瑰。张说和苏瑰当年关系搞得很好,虽然苏瑰早就已经去世了,但这层关系还是存在的。

于是,张说作了《五君咏》诗,其中有一首就是描写苏瑰的。等到苏瑰忌日的时候,张说特地将此诗献给了苏颋。

苏颋看到张说的诗后,十分感动,并呜咽不止。他想起了自己父亲和张说之间的关系,也想起了被贬于外地的张说。

没多久,苏颋得着机会,就对唐玄宗说:"张说确实是忠诚而有大功的人,他不应该被遗弃在那荒远的地方。"玄宗听了,也想起了张说以前的功劳。

开元六年(公元718年),张说被擢升为荆州长史,没多久又被升为右羽林将军,兼检校幽州都督。开元十年(公元722年),玄宗皇帝让张说担任朔方节度大使,并去朔方巡视边防,处置边境的兵马。

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张说进为中书令,后来被拜为尚书右丞相,集贤院学士。

生死较量

姚崇、张说与所处同时代的其他人相比,二人可以算是出类拔萃的人物。然而,二人之间总是勾心斗角,相互争斗,至死都没有停止过。

1.挽救姚氏一族

开元初年,姚崇得了重病,病势日甚一日。他觉得自己快要不行了,于是把儿子召至床前,对他们说:

"我就要撒手归天了,审视我这一生,也曾经干过不少轰轰烈烈的大事,没有什么值得遗憾的。只是有件身后事,令我十分不放心。

"张丞相和我同朝为官许多年,言语之间,多有摩擦。我在世的时候,他不敢怎样。然而我死后,他就会罗织罪名,毁谤我的名声。一死万事休,任凭他说什么,我倒是没什么关系了,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你们几个。我一旦获罪,定然会株连你们。你们有什么办法来应对吗?"

儿子们你瞧瞧我,我瞧瞧你,都觉得没有什么好办法来应付。

姚崇继续说:"制人,要因人之性,借人之手。假如能让张丞相来为我做结论,出于时风所碍,他是不会不说好话的。这样,等我死后,张丞相按照惯例会来祭奠我。他来之前,你们可以把我平素搜集到的佩饰玉玩都放到供案上,寻机赠送给他。等他收下后,你们就请他为我写碑文。一旦拿到张丞相书写的碑文,你们就立刻禀明皇上批准。这样,你们就能够万事大吉了。

开元九年(公元721年),姚崇去世,享年七十二岁。当时国家经济相对来说较好,社会上,特别是官吏中盛行厚葬。

姚崇对这一风气是非常反感的,他去世前留下了遗嘱:不可以崇佛敬道,不可以厚葬,只给他穿普通的衣服,不要抄经写像。他还告诫子孙,他们去世后也要遵照他的嘱咐去做,使之成为家法。

2.算计张说

姚崇为何要让张说给自己撰写神道碑呢?

原来张说曾三次为相,掌握文学之任共有三十余年,为玄宗开元前期的一代文宗。他品评文苑,提携后进,深孚众望。同时,他文章作得很好,朝廷大手笔,多特承帝旨撰述,尤其擅长于碑文墓志。

姚崇死后发丧,张说果然前来吊唁。一进灵堂,张说就看见了摆在灵案上的许多玉器宝玩。就连行礼时,张说也心不在焉,直盯着那些玉器宝玩不放。

姚崇的儿子们一见,心中十分高兴,急忙按照父亲生前的指教,将宝玩玉器全都送给张说。张说假装推辞了几下,就兴高采烈地收下了。

宝玩刚送到张说府上,张说还没有顾上仔细观看,姚崇的长子就前来求见。见面一谈,张说才知道其子是来请求为张说撰写碑文的。拿了人家的东西,这点事情自然应当效劳。张说没有仔细思索,便一口答应了。然后,姚崇的长子就千恩万谢地离开了。

死人的碑文是等着要用的,说写就得立刻写。而且,张说也想马上将此事做完,好认真品玩一下那批稀世珍宝。于是,他叫下人磨墨,依照当时写碑文的时风,说了很多称赞的话。

碑文刚刚写完,姚府就派人来将其取走了。姚崇的儿子们看见碑文,赶快按照父亲的吩咐,呈报给皇上。皇上批准后,便快速请人将碑文刻在了石碑上。

过了几天,张说从得到宝玩的欢喜中平静下来,细细回味,才感觉撰写碑文的事情有点不对头,他姚崇家为什么会无缘无故地送如此珍贵的宝玩给自己呢?他又回想自己所写的碑文,才发觉自己上当了。

于是,张说赶忙派人去姚府,说前几天所撰写的碑文有不妥的地方,请求取回去修改一下。姚崇的儿子却说那碑文已经奏明皇上,并刻在了碑上。张说一听,不得不慨叹自己又让姚崇这匹夫算计了!

姚崇深知张说喜好宝玩玉器的性情,才根据其性情而实施贿赂巧计,让自己的政敌说自己的好话,从而避免了政敌在自己死后对自己进行攻击,同时也为儿孙们免除了一场大灾难。

两大将军人物

姚崇与张说在文治上才能卓越,实际上,他们在武功上也表现不凡。

1.技高人胆大

张说在文治方面,可以说是少年天才,他的清辞丽句深得武则天的欣赏。

其实,张说不仅仅是一个文人,他在唐中宗一朝还曾经担任兵部侍郎,自从开元元年离开朝廷后,更是没少担任军职,而且他的胆子特别大。

开元八年(公元720年),张说担任天兵军的节度大使。天兵军驻扎于太原,紧邻天兵军的朔方军驻扎在灵武。这两支军队都驻扎在当时的胡汉交界地区,境内有很多归附唐朝的少数民族部落。

这一年秋天,朔方节度使由于怀疑自己辖区内已经归降的突厥部落意图谋反,所以把他们给诱杀了,这让其他部落也顿时紧张起来。

为了安定早已投降的少数民族部落,张说让副大使留在驻地,自己则率领数十名骑兵,径直奔向这些部落。到了这些部落以后,他自己就住在首领的牙帐里面,给他们讲朝廷一贯的政策。

后来,传令兵回来说张说竟然就住在部落首领的大帐里,还跟人家同吃同睡,这令副大使十分害怕。于是,副大使急忙给张说写信,让他一定不要轻信那些少数民族,最好离他们远一点。

张说却说:"我的肉不是黄羊肉,我不害怕被吃掉;我的血也不是野马血,所以也不害怕被喝掉。现在情况紧急,这正是我报效朝廷的时刻。我意已决,不要再劝了!"

那些寝食难安的少数民族看到张说如此信任他们,都十分感动,果真就安定下来了。

开元九年(公元721年),有一批本来已经投降了唐朝的胡人又造反了。这批胡人原本被安置在河曲地区。唐朝给他们设置了六个羁縻州(自治州),让他们在这六个州繁衍生息。

造反的胡人有数万人,他们能征善战,很快就将六胡州控制住了。眼看局势即将失控,唐玄宗马上派遣河曲周围的几支军队联合围剿胡人,张说的天兵军也在其中。

接到命令以后,张说就带领军队,首先攻击胡人的盟军党项,将党项打败后,再攻打胡人。对那些原先立过战功的党项人,张说一律予以优待。这样一来,党项人很感动,也安定下来了。

2.好一个兵部尚书

姚崇年轻时就为人豪放,崇尚气节。他进入仕途后,由于才干出众,很快便青云直上。武则天时,他做了夏官(即兵部)郎中(高级官员)。

此时,东北方的契丹族不断侵扰唐朝边境,武则天一再派军抵御,因此兵部特别繁忙。姚崇的才干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发挥,那些纷繁冗杂的事务到了他的手里,总是被处理得井然有序。

武则天很爱才,她对姚崇的才能很是赏识,很快提拔他做兵部侍郎(兵部侍郎,相当于今天国防部的副部长)。武则天的器重,对姚崇来说是一种鼓励,他的才能到后来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挥。

他在担任宰相的时候,还兼任兵部尚书,因此对兵部的情况十分熟悉,例如,边防哨卡,军营分布,士兵情况,兵器储备等事情,他都熟记于心。

开元元年(公元713年),唐玄宗继位,他消灭了太平公主的亲信与党羽,巩固了自己的皇位,决定起用姚崇为相。这年,唐玄宗在骊山下举行了盛况空前的阅兵式,参加的军兵有二十多万人,旗帜相连五十余里。然而,军容不整,秩序颇为混乱。一见这种情况,玄宗顿时震怒,下令将宰相兼兵部尚书郭元振罢官流放,并召见了姚崇。

唐玄宗问姚崇:"卿精通射猎吗?"

姚崇回答:"我少孤,年二十居住在广成,目不知书,只是以射猎为事。后来遇到张憬藏,才刻苦读书,如今虽然身居要职,至于驰射,虽老还是可以的。"

于是,姚崇指挥兵士,呼鹰放犬,投枪射箭,进退有序。唐玄宗对此很满意,即拜姚崇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代替郭元振做宰相。

同类推荐
  • 云帝传

    云帝传

    还是那些人,但还是那些事吗?是!也不是!
  • 唐砖之梦存大唐

    唐砖之梦存大唐

    本书纯属个人意愿,不喜勿喷(有意见的在群里提)
  • 大晋孤烟之山河破碎

    大晋孤烟之山河破碎

    两晋的庄园社会在中国如白驹过隙,此后一千多年的小农意识支配下,人们从没有读懂过两晋文明。本书以西晋名将刘琨作战经历为线索,全面展现八王之乱的宏大史诗全景描绘庄园社会的风土人情全心解读魏晋玄学的前身后往全力解析中国历史上这个和西方文明分道扬镳的特殊的时代
  • 三国之幸运召唤

    三国之幸运召唤

    穿越到了三国时期,刚开始就遇到了黄巾起义。不怕,我有幸运召唤系统,其他什么都不需要,幸运值越高,我就越强。刘备、曹操、孙权,你们的墙角我都挖过。美女什么的样样不缺
  • 大云帝师

    大云帝师

    这个世界上,有玄秘的修者置身方外,有老谋深算的帝王算尽天下,有冷血无情的杀手刀锋上游走,有倾国倾城的美人绽尽风华,有英雄气概的将领横刀立马……在这个神,魔,妖三界被诸天浩劫崩塌后的世界中,世人对帝王之权的觊觎,对无上修为的追逐,对珍奇灵宝的谋夺,对金钱欲望的贪恋……这是一个虚假却又真实的世界。他从遥远的时空出现在此,被诅咒封锁的记忆让其彻底沦为这个世界的一员,背负着血海深仇的他走在复仇之路上,一步步走向真相,也一步步攀上巅峰,同时却也在一步步走近那个痛苦轮回的诅咒,走向那个看似美好却令人生不如死的极刑中!
热门推荐
  • 豪侠行天下

    豪侠行天下

    本书采用古代话小说,写书豪侠闯江湖的英勇,在某个地方遇到的困难,他们以自己的机智战胜了困难。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惟一已逝

    惟一已逝

    惟一:“我不喜欢你。”洛洛:“没关系,我喜欢你就够了。”惟一:“我要结婚了。”洛洛:“没关系,我只要喜欢你就够了。”惟一:“我女儿很想你,你去见见她吧。”洛洛:“好,我马上就去。”
  • 兽武神皇

    兽武神皇

    霸道女帝,海选男妃。少年王冬,为了自由,杀出一条至尊之路。弱肉强食的世界,谁最强,谁就是规矩!
  • 由龙天下

    由龙天下

    龙翔越,一个出身于鲜为人知的龙家的公子,可谓是含着金汤匙出身的他却不像其他公子一样潇洒,从小就要接受各种非常人能忍受的训练,当然文化课是必不可少的,为的是接受家族势力龙门和家族企业而做准备。还因为家族有着从事一些侦探工作的人,所以还要接受推理知识的学习。然而这种痛苦却安逸的生活却在龙翔越15岁那年彻底改变了,龙家被人所屠杀,只有龙翔越和他的爸爸、姐姐活了下来,但幸运的是龙家的财产和势力只是损失了一些并不影响,从此龙翔越发誓定报此仇。让我们来看看这位龙家出事以后,以一个学生的身份来成长,来建立他的势力从而实行报仇行动的公子哥,是如何成长和报仇以及在各种美女之间游走的。。。。。。(本文绝无罗嗦情节,绝对爽文)感谢起点论坛封面组提供封面
  • 苍天为道

    苍天为道

    九州风云再起,七界动荡难息。鬼谷传人,黄帝后人,上古卷轴……一切神秘未知的领域,降临神秘世界的他们又会有怎样的经历……一个绝世传说,正在慢慢发生!
  • 金钱诱罪

    金钱诱罪

    接连发生的两起命案让这个城市蒙上了阴影,种种证据都指向了一个叫林婕的美女高管。关键时刻,昔日恋人杨逸明回国,帮助她渡过难关。本以为风雨过后会美好如初,没想到随着老板出狱,同僚遇害,恋人反水,一切又变得扑朔迷离。这起命案背后究竟又隐藏着怎样的秘密?敬请期待。
  • 我的小说似剧场

    我的小说似剧场

    三十八线小说家写不出小说,趴在电脑前却沉沉睡去,醒来后却发现来到了剧本世界?
  • 神兽金刚之寒露未央

    神兽金刚之寒露未央

    挺乱的,自己看吧,冒险有,亲情有,爱情有。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