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719100000040

第40章 篇制规(17)

二、我国刑法立法及司法实践对诉讼欺诈的规制

(一)我国传统有关立法

诉讼欺诈属于广义的诈欺犯罪,考察我国诈欺犯罪的设立历史能对我们有所启示。我国诈欺罪的历史起源较早,在西周奴隶制时代就已出现有关诈欺的犯罪及处罚的规定。《尚书》中有这样的记载:“窃马牛,诱臣妾,汝则有常刑。”这里“诱臣妾”是指用诈骗方法将奴隶骗走。据史学家考证,在汉律中已有诈欺罪的规定。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对诈欺已有明确的定义,并且历史上第一次将诈伪犯罪从盗律中分离出来独立成篇。唐朝有关诈欺的法律规定更为详尽,在《唐律》的《诈伪律》中包括诈取官私财物罪、文书取财罪、诈疗疾病取财罪、诈教诱人犯法罪、诈冒官司罪等。诈冒官司罪与现代的诉讼欺诈很类似。《唐律》第27条的诈冒官司罪规定:“诈伪及罔冒官司,欲有所求为,官司知诈冒之情而听行者,并与诈冒人同罪,至死减一等。”《大清刑律》规定了诈欺取财罪,无专门规制诉讼欺诈的犯罪。国民政府1935年的《中华民国刑法》规定了诈欺、背信诈欺、诈欺未遂预备、重利敲诈等犯罪。我国台湾地区“刑法”规定有诈欺取财罪、诈欺得利罪、常业诈欺罪和准诈欺罪4种。尽管近代旧中国刑法未规定诉讼欺诈罪,但实务上一致肯定诉讼欺诈成立诈骗罪。例如,民国时期最高法院1939年上字第3912号判决指出:“上诉人提出伪契,对于他人所有之山场林木,诉请判令归其所有,即系向法院施用诈术,使将第三人之物交付于己,虽其结果败诉,仍于行使伪造私文书罪外,成立欺诈未遂罪名。”民国时期最高法院1940年上字第2118号判决指出:“上诉人因权利人提起民事诉讼向其追取租仔,先后在受诉法院提出伪契,主张受当该田,及已代为赎回,否认付租义务,自系连续行使伪造私文书,以诈术图得财产上不法之利益,既经民事判决胜诉确定在案,其诈欺即属既遂。”

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第一部刑法规定了诈骗罪、惯骗罪,神汉、巫婆诈骗罪,招摇撞骗罪,涉证据方面妨害司法的犯罪只规定有一个包庇罪。1995年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颁布《关于惩治破坏金融秩序犯罪的决定》新设了集资诈骗罪、贷款诈骗罪、票据诈骗罪、金融凭证诈骗罪、信用证诈骗罪、信用卡诈骗罪、保险诈骗罪,1997年刑法又新增了有价证券诈骗罪,其余七个罪基本沿用了上述决定的规定,并将此八个罪名归类为金融诈骗罪规定在刑法分则第二章(第五节),名为金融诈骗罪。199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惩治偷税、抗税犯罪的补充规定》增设了骗取出口退税罪,1997年刑法将骗取出口退税罪纳入刑法外还增设了合同诈骗罪,取消了惯骗罪,神汉、巫婆诈骗罪,涉证据方面妨害司法的犯罪规定了伪证罪,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毁灭证据、伪造证据、妨害作证罪,包庇罪(三罪仅限于刑事诉讼)、妨害作证罪,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打击报复证人罪、拒绝提供间谍犯罪证据罪。从上看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今的刑法均未专门规定诉讼欺诈如何定罪。

(二)对诉讼欺诈的现行刑法规制1.法律规定和相关司法解释

(1)刑法规定

我国刑法第266条采用了近乎简单罪状方式规定了诈骗罪:即“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第305条的伪证罪,第306条的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妨害作证、毁灭、伪造证据罪,第310条的包庇罪,第311条的拒绝提供间谍犯罪证据罪均限定在刑事诉讼中,按这些罪名无法惩治发生在民事、行政诉讼过程中的伪证、妨害作证、伪造毁约行为;第307条第1款规定的妨害作证罪规定:“以暴力、威胁、贿买等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者指使他人作伪证的,处……刑”,按此条只能惩治阻止作证者、指使他人作伪证者,无法惩治无人指使、证人自愿为当事人作伪证、与当事人共同进行诉讼欺诈的情况,因在民事、行政诉讼中作伪证的本人是不构成犯罪的;第307条第2款规定:“帮助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情节严重的,处……刑”,这样此罪犯罪主体只能是诉讼当事人本人以外的人。综上所述,按现行刑法规定,民事或行政诉讼当事人本人、当事人的法定代表人伪造证据、虚假陈述、毁灭证据或与主动作伪证的人勾结进行诉讼欺诈,不管多么严重,均不构成犯罪;证人等作伪证不管多严重也不构成犯罪。另外,因妨害作证罪均为自然人才能构成,如单位进行诉讼欺诈,不管其妨害作证、毁灭伪造证据多严重也很难定罪。

2006年《刑法修正案(六)》新增规定了虚假破产罪,规定:“公司、企业通过隐匿财产、承担虚构的债务或者以其他方法转移、处分财产,实施虚假破产……处……”故对行为人为达逃避债务目的通过法院提出破产申请,启动企业法人破产还债程序而实施的诉讼欺诈,应纳入虚假破产罪定处。

综上所述,除达虚假破产目的的诉讼欺诈以外,对其余诉讼欺诈按现有刑法规定,因为如果不以诈骗罪定处,无论如何对刑法有关条款作扩张解释,均有一部分行为无法定罪。

(2)司法解释

最高司法机关至今还未出台规范诉讼欺诈案件的司法解释,最高人民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在2002年10月24日答复山东省人民检察院研究室请示称:“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伪造证据骗取法院民事裁判占有他人财物的行为,侵犯人民法院正常的审判活动,可以由人民法院依照民事诉公法的有关规定作出处理,不宜以诈骗罪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如果行为人伪造证据时,实施了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印章的行为,构成犯罪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二百八十条第二款的规定,以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印章罪追究刑事责任;如果行为人有指使他人作伪证行为,构成犯罪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三百零七条第一款的规定,以妨害作证罪追究刑事责任。”由于不是以最高人民检察院名义答复的,故该答复只能算准司法解释,此准司法解释否定了侵财型诉讼欺诈定诈骗罪的意见。下级司法机关对准司法解释一般视同司法解释一样执行,故此答复出台后,检察院基本上不会再以诈骗罪对侵财型诉讼欺诈提起公诉。由于诉讼欺诈所涉罪名均属于公诉案件,尽管按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法院对起诉罪名可以变更罪名判处,但由于诈骗罪比妨害作证罪,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处罚更重,故法院改变起诉罪名定诈骗罪就非常罕见了。最高人民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的解释与我国2008年以来因世界金融危机导致我国诉讼欺诈案件急剧上升的司法实践严重不相适应,故出现了地方司法解释突破上述解释的新规定。

从地方司法机关的法律适用来看,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于2005年3月16日印发的《关于审理诈骗犯罪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规定:“诉讼诈骗是近年来司法实践中出现的一种新类型案件,一般是指行为人以提起民事诉讼为手段,通过伪造证据或者提供虚假证据欺骗法院,法院作出错误判决,并依据该判决骗取财物或者免除自己的债务。对诉讼诈骗行为不宜以诈骗罪定罪处罚。这类案件尽管行为人具有非法占有目的,运用了欺骗手段,但其被骗的对象是法院,财产受损失的是另一方当事人,其并非自愿将财物交出,侵犯的主要客体是人民法院的正常审判活动。如果行为人伪造证据时,实施了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印章的行为,构成犯罪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二百八十条第二款的规定,以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印章罪追究刑事责任;如果行为人有指使他人作伪证行为,构成犯罪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三百零七条第一款的规定,以妨害作证罪追究刑事责任。”此解释与最高人民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的解释一致,不同之处只是阐述了不定诈骗罪的理由。

2008年11月18日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发布了《关于在民事审判中防范和查处虚假诉讼案件的若干意见》,这是第一个专门对诉讼欺诈如何应对作出规定的地方司法机关解释。但此规定只是规定了诉讼欺诈定义,另外主要规定在审判中如何注意发现诉讼欺诈,诉讼程序上如何进行防治和纠正,对如何定性适用法律可以说并未解释。该意见第14条规定:“对参与制造虚假诉讼案件的有关人员,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根据情节轻重,依法予以训诫、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参与制造虚假诉讼案件的律师,应当同时向有关司法行政机关提出建议,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有关规定吊销其律师执业执照。”该意见规定的“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中哪些情况构成犯罪、到底定何罪均不明确,并未解决下级法院对诉讼欺诈案件的定性难题。

2008年7月7日,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浙江省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布了《关于办理虚假诉讼刑事案件具体适用法律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印发给全省各级法院、检察院执行,并于8月10日专门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公布《指导意见》和典型案例。《指导意见》明确指出:“为了提起虚假诉讼,或者在虚假诉讼过程中,指使他人提供虚假的物证、书证、陈述、证言、鉴定结论等伪证,或者受指使参与伪造证据,分别按照刑法第三百零七条妨害作证罪,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处理。”“在虚构事实、伪造证据过程中,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的,或者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印章的,或者伪造、变造居民身份证的,分别按照刑法第二百八十条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印章罪,伪造、变造居民身份证罪处理。”“为逃避人民法院生效裁判文书的执行,进行虚假诉讼,套取、转移财产的,按照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处理。”“为转移自有财产、多分共同财产,或者逃避共同债务,进行虚假诉讼的,按照本意见第二、三条的规定处理。”“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进行虚假诉讼,骗取公私财物的,按照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罪处理。”例如,单位人员利用职务之便进行虚假诉讼,侵吞本单位财物的,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构成贪污罪、非国家工作人员构成职务侵占罪,对同时触犯两个或两个以上罪名的,依法实行数罪并罚或者按照处罚较重的罪名处理。这是我国第一个明确规定对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诉讼欺诈可以诈骗罪定处的地方司法解释。

2010年8月,黑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下发了《关于处理虚假诉讼行为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要求各级法院对11类民事诉讼案件重点审查是否存在虚假诉讼行为,确属虚假诉讼的,裁定驳回起诉,对参与制造虚假诉讼行为的人从重处罚。该司法解释并未对诉讼欺诈下定义,也未涉及刑法上对其如何定性,只是一个如何识别防范诉讼欺诈的文件。

2010年10月底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下发了《关于强化审判管理防范和打击虚假民事诉讼的通知》,旨在指导全省法院开展防范和打击虚假民事诉讼工作。该通知强调了如何防范、与其他司法机关如何协作打击,规定对虚假诉讼行为人涉嫌妨害作证,毁灭、伪造证据或伪造印章、贪污、挪用等罪行的,人民法院将及时将犯罪线索移送公安、检察机关审查,但此通知并没有对侵财型诉讼欺诈是否可以诈骗罪定处作出规定。

2010年12月19日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制定了《关于在民事审判中防范和惩处恶意诉讼行为的若干意见(试行)》(以下简称《意见》),该意见规定,对有充分证据认定为恶意诉讼的当事人,对涉嫌犯罪的,及时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尽管其并未明确规定对侵财型诉讼欺诈可以诈骗罪定罪,但该中级人民法院向媒体透露:其所辖基层法院青山区法院以诈骗罪判处被告人刘某有期徒刑12年,这是该市法院判决的首例恶意诉讼案件。法官称,刘某伪造欠条去法院打官司,胜诉后通过申请执行骗得114万元巨款。此安排很耐人寻味,因中级人民法院在向媒体公布该法院制定的《意见》的同时向媒体公布了此案件判处结果,等于向社会昭示:侵财型诉讼欺诈会被法院以诈骗罪判处,但人们不可能从法院的规定中挑出其规定违法的任何依据。如果青山区人民法院的判决被上面叫停,其制定的规定“对涉嫌犯罪的,及时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可以解释为他们的意思是依妨害作证、帮助毁灭伪造证据、伪造公文、印章等罪追究。因其解释的高度概括和向媒体昭示所体现的意图,使该法院可进可退不会被人挑刺,令人叫绝。

除此之外,我国媒体未报道还有其他正式的司法解释。

从上述规定可以看出,准司法解释或地方司法机关解释除2010年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省人民检察院的《指导意见》、武汉中级人民法院的《意见》以外,其余都是反对或不赞同对诉讼欺诈定诈骗罪的,对侵财型诉讼欺诈不定诈骗罪解释受到学界不少垢病,笔者也是反对不定诈骗罪的解释的,其理由将在后文论述。由于司法机关办错案后面临国家赔偿,故其在定罪问题上一般特别慎重,只要无相关法律或上级司法机关的明确规定,一般是进行有利于被告的解释,这种做法可以理解但不能赞同。

(3)其他法律规制

我国2007年修改发布的《民事诉讼法》第102条规定:“诉讼参与人或者其他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一)伪造、毁灭重要证据,妨碍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二)以暴力、威胁、贿买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者指使、贿买、胁迫他人作伪证的……”

1990年颁布的《行政诉讼法》第49条规定:“诉讼参与人或者其他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训诫、责令具结悔过或者处一千元以下的罚款、十五日以下的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同类推荐
  • 五五普法(小学版)

    五五普法(小学版)

    法制宣传教育是提高全民法律素质、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实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一项基础性工作。继续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屇五中全会精神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实施“十一五”规划、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
  • 农村法律法规常识——农村基层党组织法律法规

    农村法律法规常识——农村基层党组织法律法规

    法律法规,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有效的法律、行政法规、司法解释、地方法规、地方规章、部门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以及对于该等法律法规的不时修改和补充。其中,法律有广义、狭义两种理解。广义上讲,法律泛指一切规范性文件;狭义上讲,仅指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在与法规等一起谈时,法律是指狭义上的法律。法规则主要指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民族自治法规及经济特区法规等。
  • 冤错案件的防范与纠正

    冤错案件的防范与纠正

    本书以现实生活中出现的真实案例、问题为出发点,有机结合刑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等与其相关条例、司法解释,采取了“宣讲要点”“典型案例”“专家评析”和“法条指引”的结构编写而成。既可以让读者了解一般的案件审判知识,又可以了解有一定深度的相关法理,内容层次循序渐进,易于理解和掌握。
  • 诉之有道:商品房交易案例实证

    诉之有道:商品房交易案例实证

    商品房交易因其涉及数额大、影响范围广等原因,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启动以及时间的推移,房地产交易、房屋拆迁、房屋装修、物业管理等引发的纠纷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法院审理房地产纠纷案件的数量在民事审判中一直居高不下。这一方面说明房地产已经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人们法律意识的提高。为此,本书收录了近年来商品房交易的典型案例,通过检索、分析和评述,为买卖双方正确解决纠纷和争议提供了解决之道。
  •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

    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中国内地),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综合服务机构,全国人大常委会公报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单行本系列》的供稿单位。负责全国人大会议、常委会会议、委员长会议的会务工作;受委员长会议的委托,承担拟定有关议案草案等职能。
热门推荐
  • 北葵向暖:南方姑娘犹未归

    北葵向暖:南方姑娘犹未归

    执着的路。走走停停,那些熟悉的背景。从最初的相知到陌路,漫长的路就像坐公交望着窗口眨眼即远逝的场景。我们只是能凭记忆去尝试着想起,一点什么却终究拼凑不出完整。就像离别与重逢一样,离别过一过一次的人生。与没有离别过一次,有着完全不一样的珍意。执着拼尽所有的感情,都用完的那一刻才深知。自始自终我都是一个人,一个人默默走完这一切。一个人从岁月走到流年,再从流年走到祝福的天涯。经历过沧海桑田仿佛时间的终点一下子,到了岁月的尽头。仿佛执着的刻苦就此埋葬,仿佛时间路过这里。再也没有了声音。
  • 银萧

    银萧

    那场意外,是她心上无法抹去的伤痕:直到那个午后,那个人再次出现在她的世界里,只不过,他身边已经有了另外一个她。他不记得她了?还是说不愿提起她?她不知道。在她黯然神伤时,那个人又来安慰她?既然你已经不爱我,为何又要给我希望……
  • 迷之迷

    迷之迷

    国立第一药剂师方糖,在一次出任务时诡异失踪,科考队成员全力追踪下,发现方糖的失踪与神秘古族世界相关,几人全力追踪,古族世界也慢慢揭开其神秘面纱。谜:方糖去了哪里,莫西国皇族与国立有何关联,被称为上古唯一暗黑系世家的水族与莫西国皇族是何关系,上古四大世家有何渊源,上古巫族被谁一夜灭族,摩马家族有着怎样的使命,君楚瑜、君莫离、方谨、陈少华究竟有着怎样的前世今生,他们与巫族圣女有着怎样的命运纠葛,暗黑之凰背后的秘密又是什么……情:他说,我会努力强大,期待与你比肩;他说,你是我从小的梦想,我愿为你放弃一切;他说,世界都是我的,而我,就是你的世界。
  • 夫君,你的儿子被拐跑了

    夫君,你的儿子被拐跑了

    ,,,,,,,,,,,,,,,,,,,,
  • 地生胎

    地生胎

    林朔追一个谜底追了一辈子,墨殇守一个承诺守了两千年。林朔不明白凭什么他一生下来就注定要不停的奔跑不停的寻找,后来他明白了,他不过是为了,为那两千年的业障忏悔赔罪。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EXO遇见你们是我最美好的时光

    EXO遇见你们是我最美好的时光

    金珉锡——你会一直在金包子身边吗?鹿晗——下雪了,我们一起许个愿吧!吴亦凡——我命令你永远不准离开我们。金俊勉——他们都叫我绵妈,只有你我不想。张艺兴——如果你有什么烦恼都可以向我倾诉哦。边伯贤——你会一直听我弹钢琴吗?金钟大——你怎么知道我睡觉时枕头下要放把刀?!朴灿烈——我不介意你和我一起用我的牙膏。都暻秀——好啊,那我就是教你做饭的师傅了。黄子韬——啊饶命女侠,你最厉害了行吧,金钟仁——我一直都在你身后,只是没开灯你没看到。吴世勋——知道我为什么不还你手链吗,因为我要把你留在身边。
  • 柏林墙

    柏林墙

    本书作者提供了柏林这座城市简要的发展历史,描述了冷战在柏林的表现,从东西方的对垒、前东西德的成立、柏林墙建造的前因后果,围绕柏林墙发生的种种事件,一直到冷战结束和柏林墙的倒塌,包括美国总统肯尼迪发表的关于“我是一个柏林人”的著名演讲等。
  • 美丽新世界之破晓黎明

    美丽新世界之破晓黎明

    2090年,地球上一切资源都消耗殆尽。为了能够维持生存,人们终于将主意打到自己的头上,从基因里寻求力量,却打破了生息繁衍的自然规律。当文明社会再次沦为弱肉强食的斗兽场,势单力薄的女人也只能成为男人们的附属品。萧灵的人生开始于此,从出生那天她的一切便是个谜团。她爱过,恨过,奋斗过,失败过。当一切爱恨烟消云散,她能遵从本心?当所有秘密浮出水面,她是否依然如初?身为孤女的萧灵,如何改变世界?
  • 接住天上的馅饼,绕开地上的陷阱

    接住天上的馅饼,绕开地上的陷阱

    《接住天上的馅饼绕开地上的陷阱》教我们如何面对人生的抉择,如何抓住属于自己的成功机会,又如何避开那些拦阻在我们人生道路上的陷阱,最终到达胜利的彼岸。每天以乐观的心态对待发生的一切,把自己摆放在正确的位置上,那么成功就不会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