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578700000036

第36章 安礼章顺应世理才能做事事成(8)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中国有句古话,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具体说来,也就是要依靠自己的胆识、能力、智慧,依靠自己勤勉而诚实的劳动去心安理得地挣取,而不是存一份发横财的心思靠旁门左道地去“诈”取。有一句俗语,说是“马无夜草不肥,人无横财不富”,其实这既是一种很平庸的说法,也是一种实实在在的误解。真正做出大成就的成功的商人都知道,商事运作是最要讲信义、信誉、信用,最要讲诚实、敬业、勤勉的,一句话,就是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胡雪岩精于生财之道,他注重“做”招牌、“做”面子、“做”信用;广罗人才,经营靠山;施财扬名,广结人缘,这些措施,就是他的生财之道,而且也确实行之有效。比如他在创办自己的药店“胡庆余堂”之初,策划的那几条措施:三伏酷热之时向路人散丹施药以助解暑,丹药免费但丹药小包装上都必须印上“胡庆余堂”四个字;正值朝廷花大力气镇压太平天国之际,“胡庆余堂”开发并炮制大量避疫祛疬和治疗刀伤剑创的膏丹丸散,廉价供应朝廷军队使用等。用现代经营眼光来看,这些措施具有极好的扩大声誉、树立企业形象、提高企业知名度、开拓商品市场、建立商事信用的作用。正是靠了这些措施,“胡庆余堂”从开办之初就站稳了脚跟,很快成为立足江浙、辐射全国的一流药店,且历数十年而不衰,而由“胡庆余堂”建立起来的胡雪岩的声望、影响所形成的潜在效益,对胡雪岩的其他生意如钱庄、丝茶、当铺等的经营,也起到了极好的作用。

胡雪岩的时代离今日已经一百多年了,时移世易,今天的商界自然也不是那时的商界。不过,为商之道,古今相通者甚多,胡雪岩的经商原则,应该是能给今日商界中人提供某种借鉴的。

“做生意还是从正路上去走最好。”这话是胡雪岩对古应春说的。

胡雪岩与庞二联手做洋庄,本来一切顺利,不承想庞二在上海丝行的档手朱福年为了自己“做小货”,也就是拿着东家的钱自己做生意,赚钱归自己,蚀本归东家,中饱私囊,从中捣鬼。为了收服朱福年,胡雪岩用了一计,他先给朱福年的户头中存入五千两银子并让收款钱庄打个收条,然后让古应春找朱福年,将这五千两银子送给他,就说由于手头紧张,自己的丝急于脱手,愿意以洋商开价的九五折卖给庞二,换句话说,也就是给朱福年五分的好处,这五千两银子就是“好处费”。这算是胡雪岩与朱福年之间的一桩“秘密交易”。不过,这笔“秘密交易”一定要透给庞二。

朱福年收下这五千两银子,也就入了一个陷阱:他如果敢私吞这笔银子,胡雪岩一旦托人将此事透给庞二,朱福年必丢饭碗;如果他老老实实将这笔钱归入丝行的账上,有这一个五千两银子的收据在手,也可以说他借东家的势力敲竹杠,胡雪岩与庞二本来是联合做洋庄的合作关系,朱福年如此做来,等于是有意坏东家的事,实际是吃里爬外,这样,他也会失去庞二的信任。总之,就用这五千两银子,胡雪岩要让朱福年“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胡雪岩的计划果然生效,朱福年不仅老实就范,并且还退回了那五千两银子。而此时的古应春也因恨极而“存心不良”,另外打了一张收条给他,留下了原来存银时钱庄开出的笔据原件。古应春把原件捏在手上,是想不管朱福年是不是就范,都要以此为把柄,狠狠整一下他。但当古应春将此事告诉胡雪岩时,胡雪岩对古应春说了一番话,胡雪岩说:“不必这样了。一则庞二很讲交情,必定有句话给我;二则朱福年也知道厉害了,何必敲他的饭碗。我们还是从正路上去走最好。”

从胡雪岩的话中,我们可以知道,胡雪岩所说的正路,有一层能按正常的方式、正当的渠道而不要用“歪”招、怪招的意思。从某种意义上说,胡雪岩制服朱福年的办法,就是诱人落井的一招,有些“歪门邪道”的意味,但这一做法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在胡雪岩看来,这种招数,只能在万不得已时偶尔为之,一旦转入正常,也就不必如此了。言谈之中可以看出,胡雪岩对于自己在不得已时制服朱福年的一招,心里是持否定态度的。

胡雪岩所谓做生意从正路上走最好,还有一层意思,是指做生意不能违背大原则。什么钱能赚,什么钱不能赚,更分得清楚,不能只顾赚钱而不顾道义。

比如胡雪岩做生意并不怕冒险,他自己就说过:“不冒险的生意人人会做,如何能够出头?”有的时候他甚至主张,商人求利,刀头上的血也要敢舔。但他同时也强调,生意人不论怎样冒着风险去刀头舔血,都必须想停当了再去做。有的血可以去舔,有些就不能去舔。有一次,他就给自己的钱庄档手刘庆生打了一个比方:譬如一笔放款,我知道放款给他的这个人是个米商,借了钱去做生意。这时就要弄清楚,他的米是运到什么地方去。到不曾失守的地方去,我可以借给他,但如果是运到“太平军”那里,这笔生意就不能做。我可以帮助朝廷,但不能帮助“太平军”。胡雪岩心里想,他是大清的臣民,通过帮助朝廷而赚钱,自然是从正路赚钱,太平军自然是“逆贼”,帮助他们就是“附逆”,由此去赚钱,自然不是从正路赚钱,违背了这一大原则,即使获利再大,也不能做。

撇开胡雪岩以大清臣民自居而鄙视太平军这一点不论,仅从做生意的角度看,胡雪岩的说法和做法,应该是很能给人以启示的。事实上,做生意不能违背大原则,要牢牢把握一个正路,即使仅从商人求利的角度看,也是完全必要的。做生意从正路去走,往往可以名利双收,即便一笔生意失败了,也有东山再起的希望。而违背道义,不走正路,必将遭人唾弃,一旦失败往往一败涂地,名利两失,不可收拾。如果一定要去做遭人唾弃、名利两失的事情,那就实在是愚不可及了。

从某种意义上说,商道其实也就是人道。经商之道,首先是做人、待人之道。一脚跌进钱眼里,心中只有钱而没有人,为了钱坑蒙拐骗,伤天害理,便是奸商。奸商与奸诈无耻等值,这种人钱再多,也为人们所不齿。作为一名优秀企业家,做生意时一定要谨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有所为,有所不为”。

25

【原典】

务善策者,无恶事;无远虑者,有近忧。

【王氏点评】

行善从政,必无恶事所侵;远虑深谋,岂有忧心之患。为善之人,肯行公正,不遭凶险之患。凡百事务思虑、远行,无恶亲近于身。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译释】

时刻想着行善助人,此生必无厄运缠身。做事前深谋远虑,三思而行,以此处世必无忧患。

人生在世,立身为本,处世为用。立身要以仁德为根基,处事要以谋为手段。以仁德为出发点,同时又善于运用权谋,有了机遇,可保成功;如若时运不至,亦可谋身自保,不至于有什么险恶的事发生。只图眼前利益,没有长远谋虑的人,就连眼前的忧患也无法避免。俗语云:“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但行好事,莫问前程。”说的也正是这个意思。

眼光长远是正确做事的前提

在现实生活中,提高自己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把握能力,是很有必要的。因为生活每天都在进行,我们身处的环境也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应该积极地面对这种变化,开拓思路,避开隐藏于暗中的危机,以获得更大成功。

北宋的张咏任崇阳县知县的时候,当地的居民都以种植茶树为生。张咏知道后说:“种植茶叶的利润丰厚,官府将来一定会对茶叶进行垄断,我们还是尽早改种其他植物为好。”然后他下令全县拔除茶树而改种桑养蚕,这一举动使得百姓们怨声载道。后来国家果然对茶叶进行了垄断,其他县的农民全都丢了饭碗,而崇阳县种桑养蚕的大环境已经形成,每年出产的丝绸有几百万匹之多。当地的居民们感激张咏给他们带来的福利,修建了祠堂来纪念他。

宋仁宗晚年精神错乱,时有狂癫之状,宫廷内外,人心惶惶;京城开封,气氛紧张。一代名臣文彦博和另一个人品不怎样的刘沆同为宰相。这一天,文彦博等人留宿宫中,以便处理紧急事务,应付非常之变。一天深夜,开封府的知府王素急慌慌地叩打宫门,要求面见执政大臣,说是有要事禀报。文彦博拒绝了:“这是什么时候,还敢深夜开宫门?”第二天一大早,王素又来了,报告说昨天夜里有一名禁卒告发都虞侯(禁军头目)要谋反。有的大臣主张立即将这名都虞侯抓来审问,文彦博不同意,便说:“这样一来,势必扩大事态,闹得人人惊惶不安。”他召来了禁军总指挥许怀德问:“这位都虞侯是个什么样的人?”

许怀德说:“这个人是禁军中最为忠诚老实的。”

文彦博问:“你敢打保票吗?”

“敢。”

文彦博说:“一定是这个禁卒同都虞侯有旧仇,所以趁机诬告他,应当立即将他斩首,以安众心。”大家都同意他的意见。

文彦博便要签署行刑的命令,他身边有一个小吏在暗中捏了一把他的膝盖,他顿时明白过来,软磨硬拉地让刘沆也在命令上签了名。

不久,仁宗病情有所缓解,刘沆便诬告说:“陛下有病时,文彦博擅自将告发谋反的人斩首。”话虽不多,用意却十分恶毒,分明是暗示文彦博纵容造反者,甚至是造反者的同谋。文彦博当即拿出了有刘沆签名的行刑命令,这才消除了仁宗的疑心。幸亏刘沆签了名,否则,文彦博真是有口难辩了。

一个取得成功的人,必须拥有长远的眼光。唯有如此,才能不被眼前的繁荣所迷惑,看到隐藏在繁荣背后的危险。否则,一味陶醉在目前的成功之中,裹足不前,就有可能被潜伏的危险击倒,使原有的成就化为乌有,自尝失败的苦果。张咏正是凭借他的深谋远虑,才透过种植茶树表面的繁荣,看到了其不利的因素,帮助崇阳的百姓躲开了可能降临的灾祸;而文彦博身边的小吏更是熟知官场中的复杂残酷,偷偷地指点了文彦博一下,替其免除了一场杀身之祸。

一个人思考问题,处理事情,不但要顾及眼前,并且还要考虑长远。只有这样,才能安排协调好方方面面的关系,不致出现各种意想不到的困扰。否则冒冒失失,顾头不顾尾,说不定忧患就会一夜之间来到你的面前。做任何一件事情,没有一个长远和近期的通盘性考虑是不行的。

26

【原典】

同志相得,同仁相忧。

【张氏注曰】

舜有八元、八凯。汤则伊尹。孔子则颜回是也。文王之闳、散,微子之父师、少师,周旦之召公,管仲之鲍叔也。

【王氏点评】

心意契合,然与共谋;志气相同,方能成名立事。如刘先主与关羽、张飞,心契相同,拒吴、敌魏,有定天下之心;汉灭三分,后为蜀川之主。君子未进贤相怀忧,谗佞当权,忠臣死谏。如卫灵公失政,其国昏乱,不纳蘧伯玉苦谏,听信弥子瑕谗言,伯玉退隐闲居。子瑕得宠于朝上大夫,史鱼见子瑕谗佞而不能退,知伯玉忠良而不能进。君不从其谏,事不行其政,气病归家,遗子有言:“吾死之后,可将尸于偏舍,灵公若至,必问其故,你可拜奏其言。”灵公果至,问何故停尸于此?其子奏曰:“先人遗言:见贤而不能进,如谗而不能退,何为人臣?生不能正其君,死不成其丧礼!”灵公闻言悔省,退子瑕,而用伯玉。此是同仁相忧,举善荐贤,匡君正国之道。

同志同仁为得而忧

【译释】

志同而又道合的人,会互相促进并有所裨益,都有仁爱之心的人,就会为对方分忧解难。

两个人心中想着一样的东西,争执就在所难免。世上的问题多起于争。文人争名,商人争利,勇士争功,艺人争能,强者争胜。争并不是坏事,能促使人向上,促进事业的发展。但争要合乎规矩,不能采取不正当的手段,干损人利己的事。

君子之学是为了进德修业,与人无争,与世也无争。孔子以当时射箭比赛的情形,说明君子立身处世的风度。

现代社会的人们,更应该讲求“君子风度”,合乎社会准则,否则,将难免落得四面楚歌,被“请”出局。

不争不抢无患无忧

很多人认为,生活就是一场争斗。实际上这种看法是片面和不足取的。真正有眼光、办大事的人,他们从不把心劲财力浪费在斤斤计较上,更不会本末倒置地去与人相争。他们的胸怀和风度,当然也能使对方折服,假如对方不是一个小人的话。

公元前283年,蔺相如完璧归赵之后,接着又在渑池会上巧妙地跟秦王争斗,维护了赵国的尊严。赵惠文王见他功劳大,就提拔他做了上卿,地位还在老将军廉颇之上。

这样一来,廉颇可恼火了,他对人说:“我在赵国做了多年的大将,为赵国立了不少的战功,而蔺相如本来是一个出身低下的人,只靠说了几句话的功劳,就把职位摆在我的上边,我实在感到没脸见人。”他扬言:“我要是遇上蔺相如,一定要羞辱他一番。”

蔺相如听到廉颇这些话后,就处处忍让,尽量不与廉颇见面。每天上早朝时,他就说有病,躺在家里不去与廉颇争位次。有一次蔺相如乘车外出,碰巧遇上廉颇,就连忙驾着车子躲开他,蔺相如身边的人,看到这种情形都很生气,说蔺相如太软弱、畏缩了,不用说是他,就是在他身边任职的人也感到羞惭,于是大家都说要离开他。

同类推荐
  • 劝勉录

    劝勉录

    本书以尖锐深刻的字眼批评希腊诸神和民众文化的堕落、无耻与淫乱,以清晰、雄辩的论证,呼吁和劝勉人们在最世俗的生活中保持一颗超然的心,响应更高、更神圣的道德标准,要心存智慧和希望,对自然要有所敬畏,不要沉迷于不正确的道德观念中。
  • 百善孝为先(大学卷)

    百善孝为先(大学卷)

    本书由六十多万份青少年学生写给父母的家信和感言精选而成。这些发自学生肺腑之言的心声,抒发了新一代青少年学生对父爱、母爱的情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领悟,读后令人震撼,很受教育。这是一部青少年学生用自己的感悟唤醒更多学子识恩知恩、感恩报恩的情怀,树立祖国未来建设者优良品质的励志教材,也是一部创意新颖、构思独特,由青少年学生用爱心和激情编写出来的德育教科书。《百善孝为先》的出版,对于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实施素质教育,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的教师、家长以及青少年都值得读读这本书。本书是《大学卷》。
  • 于丹《论语》感悟

    于丹《论语》感悟

    本书是《于丹〈论语〉心得》的续篇,从孝敬之道、智慧之道、学习之道、诚信之道、治世之道、忠恕之道、仁爱之道等七个方面阐述了《论语》中所蕴藏的智慧及其对现代生活的启示。全书语言表述上具有哲理诗的特点,流畅亲切,感性自然,又多格言警句,深入透彻。本书以央视2008年“百家讲坛”同名讲座之完整录音稿为基础修订润色而成,比该讲座的电视播出版内容更全面、更丰富,文字量多出将近一倍。
  • 画者东西影:八大山人艺术中的生存智慧

    画者东西影:八大山人艺术中的生存智慧

    清初八大山人是独创派艺术家,也是一位深邃的思者。作为一位僧人艺术家,他所服膺的禅宗曹洞宗思想旨趣在其一生艺术创造中烙下深深印迹。曹洞宗以“渠正是咱,咱非渠”学说为宗旨,其创始人洞山良价一日过河涉水,看到水中自己的影子,豁然开悟。作偈中有“我今独自往,处处得逢渠。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的话。影子(渠)由我(咱)照出,而我非影子。良价在返自观照中,发现了真性。八大山人“画者东西影”的艺术哲学,正是以生命真性为中心而展开的。
  • 分析马克思:社会合作及其发展

    分析马克思:社会合作及其发展

    《分析马克思:社会合作及其发展》以马克思理论为导向,详细分析了马克思理论下的社会合作及其发展。
热门推荐
  • The Island Pharisees

    The Island Pharise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风华绝代惊天医神

    风华绝代惊天医神

    死神,黑猫,帝岚医神,天女,言陌溪。神话从此展开!
  • 婚色荡漾:顾少,你够了

    婚色荡漾:顾少,你够了

    苏可歆只想嫁给一个普通男人,可谁能告诉她,为什么她莫名其妙地成了总裁夫人?他许她一世,宠她入骨,待她如宝。她以为,这或许就是幸福了吧,可他突然将一沓纸丢在她面前——“苏可歆,我们离婚吧。”她终于明白,什么叫做从云端跌落,粉身碎骨。五年后,她归来,与他重逢,身边却是多了只萌萌哒小包子。小包子看着眼前的男人,眨巴眨巴眼睛。“妈咪,这个叔叔长得跟我好像,难道他也是妈咪生的么?”--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许愿池的天使少年

    许愿池的天使少年

    “…………..少女手中的硬币,想要爱情,她的表情像涟漪那么透明美丽……….”许愿池边可并不只有希腊少女。我的天使就来到了许愿池。
  • 外国文学评介丛书-绥拉菲莫维奇

    外国文学评介丛书-绥拉菲莫维奇

    本套丛书用深入浅出、生动活泼的形式向读者系统地介绍从古至今世界各国著名的文学作家和他们的优秀代表作品。这套丛书将引导青年朋友去漫游一番那绚丽多彩、浩瀚无边的文学世界——从古希腊的神话王国到中世纪的骑士、城堡;从铁马金戈的古战场到五光十色的繁华都市;从奔腾喧嚣的河流、海洋到恬静幽美的峡谷、森林、农舍、田庄…它将冲破多年来极左路线对文学领域的禁锢和封锁,丰富青年朋友的精神生活,为青年朋友打开一扇又一扇世界文学之窗,让读者花费不多的时间就能游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浏览各国人民今天、昨天、前天直至遥远的过去的丰富多彩的生活图景,去体会他们的劳动、爱情、幸福、欢乐以及痛苦、忧伤、斗争、希望…
  • 双生契约双生子

    双生契约双生子

    千年前,人类自私;千年后,人类依然如此。难道,你们不该死吗?愚蠢的反抗者啊,竟然敢与神对抗,机会千年前已给,你们却置之不理。你们,难道不该死吗?
  • 思益梵天所问经

    思益梵天所问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当然不会放过你

    当然不会放过你

    哗~~这男人实在帅得没天良、帅到无人敌呀!要是能说服他签下经纪约,成为公司旗下的艺人,那她搞不好就有机会从小助理一跃成为首席造型师哩!光是用想的,于杉杉就觉得自己的未来充满希望,就连双眼也瞬间幻化成金光闪闪的金钱符号……为了美好的将来,她绝对会使出浑身解数来说服他!
  • 一个小说家的生活与想象

    一个小说家的生活与想象

    "学热爱女性的成年男人、拆解文学的饕餮读者、迷恋创作的自由小说家,这是刁斗的三个身份、三种面向、三类行为。这三重幻影栖居的肉身,于文字的跑道上加速向前,时时起飞,对现实的疆域狂轰乱炸。小说是刁斗的路由器,对于父亲、母亲、姥姥等亲人的挚爱,对马原、马晓丽、林建法等同行的言说,对卡夫卡、加缪、格里耶等大师的移情,对骚动、虚有、虚拟的力等概念的沉思,都经由小说的阅读与创作开始传递、得以实现。生活中的想象、想象中的生活,二者在刁斗的随笔中是镜像也是同构。一切始于小说,一切终于小说。这是一部个人阅读史、观念发生史与精神成长史,坦诚、机警、专业,智趣多多。二十余万字,一言以蔽之:小说男女,刁斗之大欲存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