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569900000043

第43章 晚年风波(4)

海瑞立即传书办到来:“查实富户乡官田产之进展如何,松江徐府田产确数究竟几何?”那书办竟一脸的尴尬,嗫嚅道:回大人,“所辖十府知府回复,应付诉状焦头烂额,灾民蜂拥,安置、筹粮、施粥疲于奔命,府内乡官多,工作量大,且细致繁冗,人手奇缺,尚无实数上报。”海瑞怒气冲冲,拍了下桌子,刚想发作,又按了下来,心想,各地知府所言,也是实情。静了片刻,又问:“衷贞吉衷知府那里情况如何?”衷知府也是这个意思,简直腾不出手来查实田产。

海瑞听后,叹了口气,挥了挥右手,令书办退下,继续写信,本想罗列徐阶占田详情,看来具体数字是无法提供了。深思熟虑之后,他回避了具体数字,在“田产之多令人骇异”之下,继写道:“若不退之过半,民风刁险可得而止之耶?区区欲存翁退产过半,为此公百年后得安静计也。”

海瑞以百姓代言人自居,却又抨击“民风刁险”,要徐阶“退产过半”,却是为了保护徐阶。

且不说李春芳、吴时来接获回信之后的摇头,那徐阶也是莫名其妙。海瑞究竟需老夫退多少?“退之过半”,全部是多少,“过半”又是多少?正是黑漆皮灯笼,莫名其妙。

海瑞既没有这么多时间,客观条件也不允许普查清楚应天十府乡官包括徐阶占田数,这就为传言的流播提供了条件,徐阶田六万亩、二十万亩,最高上升到四五十万亩。这传说流播了四百余年,以致后代论者随意取舍,莫衷一是。

六十七岁的徐阶,虽说苦不堪言,却还算沉得住气。他没有古人千金散尽的境界,倒也有自知之明。任凭流言起,稳坐钓鱼台。

徐阶究竟有田多少?海瑞不清楚,徐阶清楚。说到此处,不得不提一提徐阶给友人的两封书信。这两封书信,都写在海瑞离开应天府一年的时候。

一封是写给曹贞庵的:“至于家下田宅虽不敢言无,然也原无十万,郡县册籍俱在可考(查)。中间亲友所寄,自阶罢官,各见失势不足凭依……俱已收去。其明白置买者,除奉某某(指海瑞)教令退还原主及因田租无收(收不到田租)卖去已及三分之一。”说到此处不能不说江南田地的所谓投献。江南赋税沉重,农民苦不堪言,但士大夫家赋税可减免优惠,朝廷确定士大夫家不论家分几户,其中一户不仅赋税免交,连徭役也可免除。于是为逃避沉重的税收,有些办法的农户就把田地投献给乡官,把自己变成无田户,所投的田地仍由自己租种,每年向乡官交租,所交租的数量则低于国家征收的钱粮,投献的农户得益,而乡官之家也可获利,双方均有利可图。由此可见,松江乡官的田产有一部分是虚数。徐家也然,宗支繁多,姻亲中富户更多,一齐投献,徐府田产自然激增,但总数也不满十万亩。而徐阶致仕,优免消失,投献户见无利可图,这就如徐阶信中所说“俱已收去”。尽管“郡县册籍俱在可考”,但海大人不去查考,那也无法。

另一封信几乎写在同年,是写给潘恩的。潘恩,松江府上海县人,与徐阶同朝为官,官至刑部尚书,其子潘允端则曾任四川布政使(省长),其时潘允端正在上海县起造豫园,这豫园四百多年后仍为上海市著名的旅游胜地。得知徐阁老被退田风波弄得灰头土脸后,出于关心,就在海瑞走后,潘恩致书问候,当然也提及田产一事,徐阶复书潘恩道:“家下田亩,其载书册不过二万,册外又别无户,不知所谓四五十万者安顿何处?”又说:“当道诸公肯加查实,有无便立见矣。”这是对海瑞不加调查研究的含蓄批评。家人有多少呢?不是传说有数千人之多么?徐阶的回答是,富贵之家养有戏班,徐家连歌童也无;富贵之家养有门客,闲时陪主人消遣,有事帮主人出谋划策,徐家也没有。徐府家仆百人不到。

退田之时,徐阶退出及卖掉田亩三分之一,那是隆庆三四年的事,隆庆五年(公元1571年)官府记载有田两万亩,由此推算,徐府退田之前,田亩总数在三万上下。这是时过四百三十二年之后,有志于研究嘉隆政治的学者,在浩瀚的史籍中钩沉出来的真相。

退田的暴风骤雨,把致仕的首辅搞得声名狼藉,对世道人心,徐阶看得更透彻了。他想起了那个瘦拐拐的蓝真人蓝道行,并非文人,肚子里孔孟之道不多,却不忘当年扬州城郊自己赠与丸药和银两的点滴之恩,不惜杀身以报,尤觉难能可贵,真应着了一句谚语“仗义每从屠狗辈,负心皆为读书郎”也。徐阶便联系岳庙,请茸峰道长代为探听蓝道行的后人,终将蓝道行之孙从山东接来,安置在岳庙里边。心愿既了,徐阶便效法祖父,一心崇佛,刻印《劝世歌》,广为散发。

他在《劝世歌》里说:“奉告列位善信,念佛是第一好事。但念佛不要只是口念,须要心念。所谓心念者,是心心念念在佛。如佛说诸恶莫做,便一心一念不作恶业。佛说众善奉行,便一心一念修行善果。富贵的不去倚势凌侮那贫贱的,其贫贱的不去逞刁欺赖诳诈那富贵的……”结末是:“若全然不知念佛,果然必有冥祸。若只口里念佛,如俗所谓佛口蛇心,却也全无功德。”

一个在宦海沉浮四十多年的人,一个曾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而今成了一老人,虽然满腹孔孟之书、阳明心学,不料想却成了崇佛的善信,着实令人伤感。

退田事未了,疏浚吴淞江的奏本已然允准。海瑞以应天十府之财力,自筹工程费用,不动分文国帑,朝廷焉有不准之理。

经过紧锣密鼓的准备,隆庆四年(公元1570年)正月初二,疏浚工程启动,征集来的二十余万民工,在吴兴、吴江、昆山、青浦、嘉定五县全长八十余里的吴淞江一字儿排开,以排山倒海之势清淤、挑泥、筑堤,嗨哟嗨哟的号子声响彻云霄。海大人亲临一线指挥,足迹遍布吴淞江全线,掐进度,查质量,没日没夜工作,熬红了眼睛。历时四十七天,到二月二十日,疏浚工程全面告成。一不做,二不休,海瑞调过头来,组织民工北开白茆河,到三月底,白茆河全线疏通。太湖之水,得以奔腾入海,倒塌民居,得以修补,灾民复归,补种蔬菜杂粮,只盼收获了。

应天府尤其是苏松两府百姓欢欣鼓舞。但是反对海瑞的声音也响起来了。

隆庆四年(公元1570年)春,刑部都给事中舒化,起而弹劾海瑞拘泥固执,不切实际,不通人情世故,不达政体,不适合处理地方事务,应该安排南京的清闲职务“养起来”。

隆庆帝没有采纳舒化的主张,首辅李春芳是个好好先生,拟旨让海瑞“抚地方如故”。一浪刚过,一浪又来,紧接着,给事中嘉兴籍的戴凤翔又奏了一本,论海瑞“不谙吏事”,“庇奸民,鱼肉缙绅,沽名乱政”。同时列举海瑞诸多不近人情的事例,两任妻子先后被休,七个月前,家中一妻一妾同时去世,疑似谋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家也不齐,何能治国?

应天十府是国家赋税重地,大明嘉靖时,这十府的赋税占全国十三道(省)的二成半强,应天一乱,国家财政命脉受到威胁。此时高拱刚由张居正荐重返内阁兼掌吏部。高拱对海瑞并无好感。因为海瑞对自己的政敌徐阶草拟的两诏十分赞赏,此人官居大位,于己不利,就拟旨道:“看得都御史海瑞,自抚应天以来,裁省浮费,厘革宿弊,振肃吏事,矫正靡习,似有忏忏为国为民之意。但其求治过急,更张(政变)太骤,人情不无少拂(违背),既经言官论劾前因,若令仍旧视事(任应天巡抚)恐难展布(展开工作)。”就是说,不宜留任了。

海瑞气极,上书自辩,称戴所指责“无一事是臣本心,无一事是臣所行事迹”,纯属“诬妄”。还把一腔怒火,烧向朝中众大臣,怒斥“今举朝皆妇人也”。首辅李春芳自我调侃说:“满朝都是女流,那我不就成了老婆子了?”

自辩上奏,引来满朝文武的愤慨,大臣们联名弹劾,高拱拟旨批复称海瑞“词称请归(辞官),意甚快愤(泄愤),且固执偏见”,“御史官见其轻噪,连名纠劾,诚非过举”。

海瑞坐在府院正生闷气,吏部的文书已到,调海瑞南京粮储,即刻赴任。怒气冲天的海瑞疾书辞官。海瑞离开江苏时,沿路百姓欢送,但南京的官吏、乡绅,却以手加额,弹冠相庆。对海瑞的应天新政,后人津津乐道。海瑞罢官叫得响,种种传说不胫而走,离历史的真相愈行愈远,岂不可叹!

其实海瑞何曾被罢官?朝廷认定他“不谙吏事”,调任粮储,避开了复杂的人际关系,维护他来之不易的良好名声,也算是一种呵护。况且身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的正四品大员,调任户部所属南京粮储,实乃平调,但海瑞倔劲上来,他“乞赐臣回籍,永终田里”。

海瑞在应天功不可没,整顿赋役弊端,推行一条鞭法,澄清吏治,疏浚吴淞江、白茆河,减轻百姓负担,这些政绩,可圈可点,然负面影响也颇深远。他审理土地所有权的案件,不做翔实的调查取证,仅按“与其屈小民,宁屈乡官”的思路行事,连买卖已过五年的田产也强判大户退还,难免不公,引起新的冤案。他勒令大户退还“占夺”之田,苏松常镇四府乡官众多,不加调查,以政令代替法律,致江南经济秩序缺失章法,引起动荡。水灾期间,他又下令佃户不准向东家交租,债务人不准向债权人还债;责令富户乡官留足口粮,余粮贷于饥民,以致饥民包围富户乡官,索贷粮食,刁钻者甚至借贷多家谋利,还指富户存留口粮为余粮,强行借贷。这些都成了朝中给事中们的弹劾口实。

排除异己高拱恩将仇报命悬一线徐阶墙倒众推

隆庆四年(公元1570年)三月,海瑞辞官,六十八岁的徐阶又恢复了平静的乡居生活。但他隐隐感到不安,徐阶知道,李春芳是不至于立马调海瑞为南京粮储的,这风风火火的手段,定是高拱的手笔。想到这儿,眼前浮现出高拱凡事都心急火燎的样子,想起高拱在内阁向自己兴师问罪的气势。徐阶所料不错,高拱从未忘记自己被逐,灰溜溜出京的耻辱,他要报这一箭之仇。

李春芳虽为首辅,但是个至诚之人,是个太平宰相。当年徐阶致仕,李春芳长叹道:“徐公致仕,我难以久留,致仕回乡是早晚之事。”可见李没有恋栈之意。眼下张居正推荐的高拱来了,事事越位争先,更何况内阁中张居正、陈以勤都是裕王府旧臣,隆庆帝信任有加。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历来如此,所以李春芳去意更坚了。在此种情势下,高拱就大权独揽,为所欲为。

李春芳主政务求安静,“萧规曹随”,依遗诏、登极诏推行政令。高拱则全盘推翻徐阶的布局和拟定的政令。

先朝议礼得罪的大臣依遗诏予以起用、赠恤死者正推行中,高拱拦腰一刀,加以废止。他上疏隆庆帝说:先朝得罪的大臣,以大礼议为“多,而今褒奖、赠恤,显皇帝(隆庆之祖)在庙之灵难安,先帝(隆庆之父嘉靖)在天之灵难安,陛下每年入太庙祭拜,又何以面对?”隆庆帝听了,也以为然。于是数百得罪之臣,存者不复起用,死者不予赠恤。

徐阶为先帝扮英明,还群臣以公道,高拱则相反,坚持先帝之错,不恤群臣之冤。

紧接着,高拱出手第二招。

隆庆四年(公元1570年)十月,改议方士王金英等人的罪名。当年王金英等妄进丹药,致嘉靖帝服后病情加重,法司论子弑父律,论死在押。为陷害徐阶,高拱上疏称:“君王妄服丹药而死于非命,不得正终,名声甚为不美。先帝执政四十五载,享年六十有余,因病去世,应称善终。而今指系王金英等所害,诬蔑先帝不得善终,天下后世将如何评价先帝?”可见高拱的本意并非偏爱方士,而是中伤徐阶,徐阶陷先帝于不义,岂不应开刀问斩?

不过高拱此次出招,费了点周折。

时刑部尚书葛守礼,慑于高拱淫威,第一个妥协,奏称王金英妄进药物无事实,以子弑父律论死不妥,改论为左道惑众的从犯,予以轻判。

终究还是有敢于直言之人,给事中赵奋上奏,反驳刑部之说称:“法司是主持天下公平的部门,此前重判,不为先帝设想;今又轻判,不怕后世议论。罪有首从,说王金英等是从犯,谁是首犯?如此执法,法还能依赖吗?”

可是,隆庆帝轻信高拱,王金英等终被轻判。

隆庆帝点到为止,没有深究徐阶之罪,高拱企图落空。

高拱重返朝廷,全盘推翻徐阶政令和布局,不以天下为重,全为一己私念,为后世智者所不齿,夏燮称其为“两世罪人”,既是嘉靖帝的罪人,又是隆庆帝的罪人,淋漓痛快。

高拱权势显赫,并不把李春芳放在眼里,加之门生韩楫、宋之韩、程文、涂梦桂等人官居言路,日夜聚会,揣摩高拱心思,伺机攻击政敌,朝廷乱象丛生。御史汪文辉仗义执言,上疏言事,严斥“颠倒是非,荧惑圣听”的窥伺攻击,主张和衷共济,消除朋党勾结,恢复朝廷的淳厚风气。

尽管汪文辉也系自己门生,但高拱心知汪的奏疏在讥刺自己。高拱暴跳如雷,汪文辉上疏三天之后,高拱即将汪文辉逐出朝廷。高拱公然报复,速度奇快。

同类推荐
  • 趣谈外国著名文学家

    趣谈外国著名文学家

    他们都是世界文学史上的先驱,是他们创造了一个神奇的文学世界。也是他们让我们能读到那么美的文章,他们也是平凡的人,可是他们却有着不平凡的人生。
  • 史海寻踪——戴逸传

    史海寻踪——戴逸传

    戴逸教授是我国当代在海内外有重要影响的著名历史学家,尤其是对于有清一代的历史,无论是在以其个人的研究成果开拓研究领域方面;或者是以其声望与影响推动研究事业的发展而论,都建树丰硕,贡献卓著,实处于执牛耳的翘楚地位。《史海寻踪(戴逸传)》是戴逸先生的传记。《史海寻踪(戴逸传)》从戴逸先生幼年起生活环境,其在少年、青年时代走过的学习和生活道路,乃至于逐渐形成了性格、志趣、理想、爱好、对其日后人生道路的选择,都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本书由高亚鸣著。
  • 王莽

    王莽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本书基于史料又不拘泥于史料,既引用历史文献,又运用文学手法,讲述了出生于显赫世家却又遭幼年丧父,笼罩在王氏阴影下的王莽如何从守拙、礼贤、奉公到上位、遭黜,进而蛰伏、隐居,克己、再上位,到又一轮勤俭、谨慎,大权在握,结交儒士,培植势力,自我膨胀,予取予夺,从“安汉公”到“摄皇帝”,篡位当真皇帝,改制天怨人怒,导致群雄并起,走向覆灭的全过程,我们可以从中看到一个真实的、具体的、历史的、有血有肉的多面王莽及其走向自我毁灭的人生。
  • 谋略:曾国藩的人生经营课

    谋略:曾国藩的人生经营课

    曾国藩拥有如此辉煌的人生,究竟是时势造英雄,还是努力成就人生,又或许还有不为人知的诀窍?曾国藩经营人生的智慧一直是人们苦苦探寻的。本书将曾国藩的处世之道和成功谋略加以总结和提炼,对曾国藩经营人生的智慧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剖析。如果你想深入地了解曾国藩,了解曾国藩经营人生的大智慧、大谋略,就请打开此书,相信它对你人生事业的成功会大有裨益。
  •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赵登禹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赵登禹

    1898年农历三月十六日,山东曹州府(今山东荷泽县)赵楼村一户寻常农民家,伴随着一阵清亮的啼哭声,一个新生命诞生了,他就是赵登禹。赵登禹,字舜诚(又作舜臣),因排行老三,有小名“小三儿”。祖上世代务农,父母均为勤勉诚实的农民,靠耕种几亩薄地为生。
热门推荐
  • 魂断天堂岛

    魂断天堂岛

    本书共收录历年创作的传奇类故事作品45篇。共分为6个章节,分别是古代传奇、探案传奇、布衣传奇、市井传奇、反骗传奇和海外传奇。题材涉及到读者所喜爱的各个领域,在惊险传奇的基础上,给人以智慧的脑力刺激和享受。特别推荐的是第五章。把一些占片犯罪分子的诈骗伎俩用故事的形式予以披露,使读者不知不觉中得到实效的收获。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万能神格

    万能神格

    乱世将起,远古时代神魔大战,神明虽然胜利但是,神也突然消失,魔族被封印在了归墟,由帝俊之子,九只金乌守护已有数万年之久,不知为何,当年身为人类的帝俊也突然消失,只留下了一个看似不属于这个世界的神格。人族繁衍生息欣欣向荣,但归墟国的封印,却蠢蠢欲动,五千年前魔族封印松动,蚩尤出世,人族炎黄带领百万众,以九天玄女之力打败蚩尤,至此在人间的神族传承断绝。封神榜起众仙归位。人族渡过了几千年的和平。一百多年前,九幽出世,斩断华夏龙脉,仙界众人同金乌以全力封印,修复龙脉,至今还在休养生息,而神格却在九幽出世之际丢失.......
  • 天人合一100岁:道家养生精要

    天人合一100岁:道家养生精要

    中国当代著名的得道高僧离欲上人,一生建寺弘法,化度甚众,活了107岁。安岳的禅庄法师活了100岁。仍然健在的佛智老法师也有100余岁了。一本与佛结缘的书。一本教你预防胜过治疗的书。一本可以让你活过100岁的书。调食、调眠、调身、调息、调心:此五事,佛家养生之根本也。人违背了养生法则,虽不一定会立即得病,但一旦形成习惯,就会大大增加得病的机会。这就和交通规则一样,你违背了交通规则,不一定会出事故,但其危险陛是显而易见的。人生最大的财富是健康,人生最可怜的是嫉妒,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人生最大的幸福是放得下。当你快乐时,你要想,这陕乐不是永恒的;当你痛苦时,你要想,这痛苦也不是永恒的。
  • 童想语

    童想语

    孩子是面对危险而不自知的蠢蛋,孩子是面对危险还要傻傻的执着向前的愣头青,孩子是被危险伤害以后还死不悔改的二百五。孩子就像一根粉嫩嫩的刺头,只会扎在父母的心头上而无法抵御危险。可是尽管孩子有如此多的“缺点”,但是如果有机会,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再一次成为孩子。以上孩子的种种缺点只是以大人们的角度看待孩子,而这些缺点用另一双更加灵动的眼睛看来,童年是有梦想,有激情,有坚持,有对世界幻想、爱冒险,爱生活的时代。童年其实是一部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史诗,从不被现实打扰,也不应被现实打扰。
  • 街角的剑

    街角的剑

    这片大陆,剑,才是尊者!接下来将是以剑展开的一幅异世界……——————————————————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上帝呀,你挨过饿吗?

    上帝呀,你挨过饿吗?

    本书作者作为第69084号犯人,引导读者游历了普拉索集中营,再现了一个犯人的体验。他既跌入了情网,同时又目睹了自己的父亲在那里被处死的场面。作为辛德勒名单上的男犯第247号,他讲述了自己在辛德勒工厂里幸存下来的经历和战后与妻子难忘的重逢。本书是作者对充满恐怖时代的回忆。无论是讲述法西斯对克拉科夫的轰炸,还是在残酷的集中营里无情的饥饿,作者在写作时对大屠杀的叙述自始至终都是充满了人道主义精神。
  • 小餐馆赚大钱100招

    小餐馆赚大钱100招

    准备开餐馆的创业者们,请先翻开《小餐馆赚大钱100招》,仔细揣摩、理解赚钱招数中介绍的知识和方法,掌握经营餐馆的各种知识,让自己的餐馆在竞争激烈的餐饮业中立于不败之地。
  • 我可以分解万物

    我可以分解万物

    分解闹钟,获得报废闹钟*1,RMB*35。分解汽车,获得报废铁*2吨,RMB*150万。分解野兔,获得精品兔肉*1公斤,RMB*75。分解报废汽车,获得汽车*1,RMB*750万。分解火元素异能者,获得废人*1,火精*1。一觉醒来,苏浩宇发现自己多了一个异于常人的异能,一指头点下去,啥东西都能分解成RMB和其他东西。苏浩宇的名言名句:不要用你的手指着我,小心我指你一下。ps:书友群:367746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