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569900000003

第3章 少年徐阶(3)

其余时间,徐黼谢绝一切世务,专心读书,对徐阶的学业,也严加督导。所以守孝三年,徐阶的学业突飞猛进。

三年制满,徐黼被朝廷安排到宁都(今江西宁都)上任。徐阶就在当年,经府院考试合格,成了秀才,进入县学深造。

在当时考中秀才可是件大喜事。因为这秀才又叫廪膳生,可以吃皇粮。一般情况下,国家提供给秀才的福利是一天一升米,足够两个人的口粮,生活中必需的鱼肉油盐等物,也由国家提供。可见当了秀才,就吃穿不愁,可安心攻读。人们所谓的穷秀才一说,不是说秀才穷,而是说秀才不上进,光吃政府的供给,又没有其他收入,一来二去,娶妻生子,一天一升米就不够了,日子就穷了。如果秀才成绩优秀,可被推荐到京师国子监(国立大学)去读书。被推荐到国子监的秀才,叫贡生,即地方学校向国家“贡献”的高才生。在国子监修业合格可安排工作,走上仕途,徐阶的父亲走的就是贡生这条路。此外,也可通过乡试、会试,或中个举人,或及第进士,那前途就更光明了。徐阶小小年纪,已是秀才,他的生活由国家承担起来,减轻了家庭的负担,岂不是大喜事。

可徐阶志不在此,他要走的人生路径早已规划定当——是由秀才而举人,由举人而进士,走上仕途,光大门楣,报效国家。

且说华亭县学就在府衙东南徐家桥之东,松江府学之边,玉带河之北,尊贤坊之内。这里原系华亭人徐进义的私塾,孝宗弘治三年(公元1490年),华亭知县汪宣把它扩建为县学,内有聚奎亭、崇文阁、讲堂。华亭一县的莘莘学子,就终日坐在这里求学。教谕王文昌,是平谷(今属河北)人,举人出身,是个饱学之士。但是徐阶还是小有腹诽,因为王文昌只是教读,开始时自己读两句,让学生们读两句,到后来就干脆让学生们摇头晃脑地朗读,谁的声音较低,就要受责。王文昌根本不作讲解,还振振有词,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徐阶就这样,每天从德丰桥家门出来,过谷阳桥往徐家桥,过玉带河绕过五神庙进入尊贤坊放学以后则原路返回。三桥一河一庙一坊周而复始。

转眼徐阶到了十六岁。

一天午餐之后,徐阶与同窗顾中立、王白谷散步到兴圣牌坊北边的池边。那里碧波涟漪,垂柳拂水,倒也安静,三人就议论起了《神童诗》。王白谷率先说:这神童诗》据说是宋代瑾县人汪洙所作其人九岁能做诗,后官至观文殿大学士足为吾辈楷模。顾中立望着水中的倒影,思索着。徐阶则先是点头首肯,然后脱口而出:“好学诚可为楷模,事业上就说不得了。”顾中立把视线从池水上移来,王白谷则半张着嘴,直望着徐阶。

徐阶接着说:“说起知识,汪洙肯定是装满了一肚皮,所以要用时思之即来。见孔庙破败,即能口占一诗:‘颜回夜夜观星象,夫子朝朝雨打头。多少公卿从此出,何人肯把俸钱修。’而县令召见他时,讥他‘你的衣衫好短,我还没见过短衣衫的神童’。他又能应声一诗云:‘神童衫子短,袖大惹春风。未去朝天子,先来谒相公。’可见知识多而才思敏。”这时顾中立插进来说:“既如此肯定汪洙,又为何评他‘事业上未必’呢?官拜观文殿大学士,难道还不算成就?”

徐阶哈哈一笑道:“学弟只知其一而不知其余。”徐阶比顾中立年长一岁,居然卖起老来。紧接着,徐阶说出了一番惊天的狂言。

徐阶说:“依我之见,知识与学问不是一回事,知识多多益善,但没有学问,就像那地基打得扎实而上面没有高耸的建筑一样,还是无用。”

顾中立说:“有些意思,但还是不太明了,何为知识,何为学问?”

王白谷从旁言道:“你说得太绕了,直白点不行吗?”

徐阶说:“直白点就是说知识是材料,学问是功夫,比如家家有厨房,放有各色的菜,这种种的菜就是知识,当然品种多多益善。学问呢?就是烹调的功夫。只有功夫到家,烹调出来的菜肴才能令人食指大动。老子不是说治大国若烹小鲜吗?管理国家,首讲学问。”

“说到汪洙,正因知识多,所以应对便捷,正因学问缺乏,所以难以为大宋王朝树大德业,建大功勋。吾辈求学,不仅求知识,更应求学问。孔圣人一部《论语》,讲授的就是做人的学问,做事的学问。‘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这应该是吾辈的追求。”徐阶正思索如何再展开,讲得更明白点,却听得兴贤坊那边,传来了击掌声。

掌声过后,款款走来两人。一位是华亭县学教谕王文昌,身材不高,瘦削,长须飘动。另一位却是个大人物,华亭县令张仲贤,太原人氏,进士出身。见两人缓缓走来,他们不免感到意外,尤其徐阶,刚才的狂言不知是否被两人听见,这王文昌不就是轻视讲求的吗?

看来三人的担心完全多余,因为来的两位脸上都挂着笑容。立定以后,王文昌把三位学子一一介绍给张知县。而张知县呢,双臂交叉抱在胸前,连说:“好,好。”继而又对徐阶说:“继续讲,继续讲。”

这下徐阶蒙了,连忙说:“适才信口胡言,让二位大人见笑了,还望大人赐教。”王文昌看了看县太爷,意思是让县太爷训示。张仲贤依旧笑眯眯,对眼前的三个学生打量又打量,直看得三个少年局促不安起来,然后说:“读书不是目的,而是为了求知;求知不是目的,而是为了致用。这致用,就靠学问。这学问又分内外,内则修身,外则致用。”

说完,又问:“听懂了么?”三人垂手齐说:“谢大人教诲,听懂了。”不料张仲贤说:“听懂了,讲讲看。”王白谷率先说:“大人的意思,是不是讲勤读书,先学会做人,然后学会处事?”张知县嘉许地点点头,目光转向顾中立。顾中立说:“大人的意思,弟子认为讲的是读好书,内圣外王。”张仲贤点头说:“有点意思。”又把目光转向徐阶,徐阶见两位同窗讲了,县太爷不仅没批评,还给予肯定,便大着胆子说:“我明白大人的训示,大人是期许我们读书求知求学问,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说完,忐忑不安地等候训示。

听完徐阶的回答,张仲贤依然笑眯眯。突然,他提了一个怪问题:“如果风云际会,条件成熟,你们可以成为苏东坡、王临川,可以成为李白、郭子仪,可以成为姜子牙、比干,你们如何选择?”

这是一个石破天惊的大胆假设,是经书上完全没有现成答案的问题。三位学子想了想,王白谷率先回答:“学生愿效法苏东坡、李白。”顾中立说:“学生愿为郭子仪、姜子牙。”徐阶最后表态:“愿效王安石。”

张知县双手抱胸对王文昌说:“文昌兄,你有这样的学生,可喜可贺,孺子可教啊。”王文昌嘿嘿一笑,做了个“请”的姿势说:“各人头上一方天,天阴天晴靠运气,天大天小靠自己,到时候看他们各人的造化吧。卑职和大人还有话说呢。”徐阶三人垂手喊了声:“送大人!”

眼看这二位长者说说笑笑向聚奎亭走去。

且说张、王二人,走过聚奎亭,一拐,拐进了教谕房。室内一桌两椅,桌上文房四宝,窗外树影婆娑。看来这教谕房既是教谕办公的去处,又是县学图书处,一壁橱里一格一格放着学生名册表、成绩表、文章;另一面壁橱上则全是书籍。因是午间,县学工役都休息去了,王文昌亲自动手,泡了一壶茶。张知县笑说:“文昌兄,此处无外人,坐下说话。”王文昌说:“谢大人。”坐下以后,张知县说:“请文昌兄继续讲你的怪事。”

王文昌双手端起茶盏,向张知县做了个请的姿势,待张知县也端起茶盏,自己就抿了一口,说:“就在前天此时,卑职伏案假寐,居然做了个梦。梦见五位神仙,走到跟前,对卑职说:‘这几年小神遇到了一件难事,寝食不安,思来想去,只有来求老先生解厄了。’卑职一想,不好。莫非五神庙香火不旺,来向卑职打秋风了?谁知不然。那神仙道:‘小神的庙就在贵县学左近,近几年老先生的三个学生,早晚两次都从小神庙前经过,闹得小神不安。’卑职说:‘莫非尊神让这三个学生绕道?’那神仙笑说:‘那倒未必,只求老先生在路旁小神的庙前,筑一短墙,充作照壁便可。’说罢卑职就醒了。”

张知县深感好奇,便问:“左近好像没有庙啊?那五神又是何人?”

王文昌回答:“昨天卑职去左近踏勘了一番,左近只有一座庙,那就是玉带河左岸道旁的五神庙。昨天放学之前,卑职赶到五神庙不远处遥望,回家走过五神庙并在庙旁停留谈话的,就是刚才大人邂逅到的那三个秀才。至于五神,又称五圣,传说是追随太祖打天下阵亡的将士,人数太多,祭不过来,太祖就命把这些亡灵按五个一组,设五神庙,命江南地方祭之,所以南方这类小庙特多。”

张知县沉思片刻,说道:“子不语怪力乱神,我们读书人可不能妄信。不过这三个秀才,倒是孺子可教。将来能成大器,也未可知。那倒是国家之福,你我之荣了。如果王兄你信,本县也不反对,明天王兄差几个工役,去五神庙前砌个照壁吧。资费么,到时我拨过来就是。”说完又补了一句:“此事轻易勿对他人言讲,以免贻笑大方。”王文昌连声应允。

王文昌又问沉思中的知县:“依大人看,刚才那三个秀才,优劣如何?”

张知县说:“本县也只能说个大概,据三人的回答,造化都有一些。那姓王的秀才,文学上可能有成,比较爽直,爽直就不免轻率;顾呢,领会得也不错,恐怕能建功立业。只是那姓徐的秀才,好像比较审慎,沉得住气,思定而后言,颇为厚重。王安石推行变法以图强,要不是反对阵营太强大,司马光上台全面复辟,宋室当可一变积贫积弱的局面。此子愿效王安石,前程岂可限量?王兄不妨继续观察,因材施教,或许能为大明王朝造就出栋梁之才。”

寒窗苦读思人生竟如何倭寇袭扰知桑梓疾苦深

为了不辜负祖父厚望,徐阶连年寒窗苦读。他以先贤焦伯诚为榜样,勉励自己。说起焦伯诚,可是松江府内尽人皆知的人物。洪武年间,他隐居在广富林,昼夜读书。往往夜里读书至子时,然后入睡,卯时不到,又起床苦读,以至于相邻的农家,不用听公鸡啼晓,只须听到焦伯诚朗朗书声又起,就纷纷起床,准备早餐,然后下地干活了。焦伯诚苦读的名声传开,受到知县的表彰,得到知府的嘉许,直到上达太祖朱元璋。当时朱元璋刚登上皇位不久,百废待兴,人才奇缺,心想焦伯诚这样的人物,正好可树个榜样,鼓励全国的学子,勤勉读书,为国效力。于是朱元璋便下旨征召焦伯诚到南京,亲自接见,并安排焦伯诚参与主持礼部会试的工作。这是何等的荣耀!一介布衣,参与礼部会试的主持,这可是旷古未有之事!可是焦伯诚志在隐居,所以主持会试完毕,就想回到松江,继续他的隐居生活。太祖皇帝呢,让焦伯诚主持会试,目的是来个轰动效应,把“天子重英豪”的诗句,化为具体。目的既达,也就做个顺水人情,把焦伯诚放还广富林了。这样一来,焦伯诚的苦读佳话不胫而走,在全国的读书人之间传遍。焦伯诚就成了徐阶心中的楷模。

随着年龄的增长,徐阶越来越发觉前贤的有些文章、教诲,不能全盘接受,而应独具隻眼,有所取舍。教谕王文昌自从发生五神庙事之后,对徐阶等三人督促更严,同时也鼓励学生讲讲自己的心得,相互切磋,所以探讨之风,在华亭县学里也渐渐形成,而徐阶也渐渐崭露头角。

一天,王文昌讲解《孟子尽心下》之《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篇时,让学生们各自发表见解。多数学生的意见是,书本上的东西不能全信,认为“尽信书”的“书”是广义的书籍,“不如无书”的“书”自然也是广义的书籍,但徐阶不同意。他站起来说:“尽信书的‘书’专指《尚书》这本书,‘不如无书’的‘书’是泛指所有的书。”徐阶这么一说,引起了哄堂大笑。徐阶不慌不忙说:“孟子在‘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之后,紧接着说‘吾于《武成》,取其二三策而已矣’。《武成》是《尚书》中的篇目。可见前一‘书’指的就是《尚书》,说的就是《尚书》的记载不能全信。对《武成》,我只相信其中的二三页记载。”

“徐阶之见,自相矛盾了。既然前一‘书’指的是《尚书》,那么后一‘书’也应指《尚书》。应理解为‘尽相信《尚书》,不如没有《尚书》’。”同窗中一位衣着十分光鲜的同学反唇相讥了。

这时顾中立讲开了。他说:“徐阶的见解完全正确。《尚书》先贤们列为经典,经典也不可全信,那么其他书籍可想而知。就是这个意思。”

争论时王文昌只是聆听,突然冷不丁冒出一个问题,而且单挑徐阶。王文昌说:“既然后一‘书’指的是所有书籍,你能举例说明否?”

徐阶应声道:“《史记》载秦将白起夜坑赵卒四十万,就不可尽信。我华亭县人口三十六万余,谁有这能耐一夜之间坑杀乎?不免夸张了吧。”

县学展开的这场学术探讨,王文昌教谕没有下结论。只是说对前贤的著作要敬重,没有确凿的证据,不要轻易推翻。但独立思考是应有的读书方法,自然也应提倡。

此后,县学的这场争论,传开了,传讹了,不仅县学,就连松江府学的学子也听说了,许多学子愤愤不平,一致看法是徐阶急于出人头地,标新立异,毁谤前贤,太狂妄了。要求严惩徐阶,以正学风。徐阶承受着巨大的舆论压力。

同类推荐
  • 曹操传

    曹操传

    曹操传所谓乱世出英雄。汉室末年,群雄逐鹿,曹操异军突起,平董卓,战官渡,挟天子以令诸侯,终于在纷乱中夺得了一席之地。本书立意独特,参考史实并加以适当的臆想,将曹操的丰姿跃然笔下,一定会令读者爱不释手。
  • 蒋介石传

    蒋介石传

    蒋介石是民国政治舞台上的一个关键人物,是中国国民党历史上的中心人物。中国大陆对蒋介石的研究缘起于20世纪60年代,自80年代以来,拓宽了研究领域,在多方面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成果。但同时,由于多种原因,在蒋介石研究领域里也出现了一些偏差与不足。杨树标老师通过多年积累,修正了该研究领域的一些缺陷和偏差之处。可以说,这是一本真实再现蒋介石生平的历史书,适合众多历史爱好者和研究者阅读。
  • 跟大师学知识-君后中国正少年——梁启超

    跟大师学知识-君后中国正少年——梁启超

    本书主要介绍了梁启超先生的生平,记录了他在各个时期的随感、讲演、传记、诗词等文章,同时着重介绍了梁启超先生在清朝末期、民国初期所提出的济世救国的思想,反映了他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
  • 揭秘三色大亨:张啸林全传

    揭秘三色大亨:张啸林全传

    民国初期的上海租界割据,帮派林立,贩毒、走私、开赌场妓院、放高利贷、收保护费都是帮会与洋人敛财的工具,烧杀抢夺整天发生,当时的上海滩正处在这样的愁云惨雾之中。张啸林早年在杭州城里就作恶多端,后来闯入上海滩,开赌场妓院、贩毒,心狠手辣,大赚黑心钱,被人称为“三色大亨”。他充当蒋介石的刽子手,杀害革命人士。他还梦想坐上汪伪浙江省长的“宝座”,卖国求荣,做日本人的走狗。正当他得意时,毙命于一颗神秘的子弹,结束了他罪恶的一生。
  • 邵逸夫全传

    邵逸夫全传

    本书介绍的邵逸夫,从少年时代涉足影坛、青年时代南洋打拼,开创了中国电影从无声到有声的时代,晚年他淡出影坛后又成为香港电视业的巨头,他的百年人生是一部精彩的传奇。
热门推荐
  • 宰惠纪略

    宰惠纪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藏在信中的第三文明

    藏在信中的第三文明

    一位矿石研究者兼商人博伦特在一场海上暴风雨中失踪。在248天后,作为他朋友的凯恩斯上校收到来自不知何处寄来的信,而寄信人就是失踪的博伦特,信中描述着一种不为人知的先进文明,一场艰难且伟大的工程,一个打破空间维度的仪式,,而真相却是一场早有预谋的“绑架”,,,
  • 肖晓的平凡生活

    肖晓的平凡生活

    看见朋友背叛,她心如止水;听见同学诋毁,她面无表情;听见老师劝说,她心无波动;看见室友哭泣,她心存疑惑;,,,
  • 异杀

    异杀

    所以说,有些人认为异能者的世界就是那种很大很漂亮的城堡,浑身香喷喷的公主,怎么艹也不会怀孕的贵妇,偶尔去森林里和妖精精灵打野战,十字架能闪瞎了女吸血鬼的眼睛,之后带回去做玩具——你开玩喜呢!异杀读者群:38514628
  • 萌妻已上线

    萌妻已上线

    她是个未出嫁的千金。却盘着一头超乎年龄的发髻,她的及腰长发挽住了温柔与坚强。她望着眼前这个英俊的军阀男人,他忽然出现在她的生命里,让她不知所措,而且来得汹涌。他的邪魅,他的坏心眼,他的军人之姿在无形中将她慢慢吸引。她原本已经接受现在清贫的生活,却不想他的出现,搅乱了她的宁静。她越是逃避,他越是汹涌......
  • 寻石迷踪

    寻石迷踪

    北漂穆一,从乡村少年成为都市白领,一直以为被幸运之神光顾着,可有一天,他却突然发现自己实际像木偶一样为别人摆布着,而这一切都与传说中的,远古鲜卑王图腾石有关。为寻找答案,穆一深入故宫密道、荒山野外、日本孤岛、京都神社、山西佛窟、西南边境、大漠极地……探寻蛛丝马迹,经历生死探险,这期间,遭遇感情纠葛、经历美艳诱惑、尝遍爱恨纠葛,而终于找到答案的他却发现,自己要面对的是试图统治世界的邪恶力量……
  • 许你一世温柔

    许你一世温柔

    那年毕业,温云涵对许璎珞说:“我与你自幼本相爱,青梅竹马两无猜。这一世,我许你一世温柔。”一句话后却是三年之别。“许璎珞,我活要见人死要见尸。我不会相信你就这么死了。不管天涯海角,我都要找到你。”“对不起,我不认识你。我不叫许璎珞,你认错人了!”“如果你不是许璎珞,你怎么会认识陈子涵?还有你,陈子涵,你又要做什么?”许璎珞难道真的死了么?
  • 倾听心灵的天籁

    倾听心灵的天籁

    起这个我人生路途中早已消失的故事。我的责编催我写一篇后记时,这个故事强烈地跳了出来。我想我没办法不把它写出来,它和《我短暂的贵族生活》一样,都属于我生命中的东西,是一种“不是为了什么去写”,而是生命中的鼓点和舞步,是不期而至的暗示,是“必须写出来的小说”。《我短暂的贵族生活》和我上面讲的鑫子的故事一样,是一个在于丢失爱情、期望遗落的故事,它需要安静地体味,用心去对话,那样,故事的结论肯定是不同的。几千年,无论场景和道具如何更换,我们总在重复一个相同的主题,因为爱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谁也没办法把它扔在身外。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盛世豪宠医妃狠毒

    盛世豪宠医妃狠毒

    她是新世纪医学界主席,医学水平无人能及,却因为实验爆炸莫名其妙穿越了,正好,在另一个世界闯出一片天也是挺好的,可那个死皮赖脸的王爷是个什么鬼,不就是帮了他嘛,真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