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569900000028

第28章 调和鼎鼐(7)

此后,徐阶开始有了变化。他似乎察觉到周围涌动着险恶的波澜,随时会有灭顶之灾。那“怀二之心,牢至于今”的圣谕,肯定是严嵩的票拟,他明显感到严嵩对自己的不信任。而严嵩此时正权势熏天,自己定要倍加小心。从圣上廷杖和自己见解一致的杨思忠,并把杨思忠“斥为民”一举看来,显然怒气未消,在警告自己。经过连日苦思,徐阶收起锋芒,更少言语。他本来对嘉靖宠幸方士,热衷斋醮不以为然,但此后他积极起来。撰写青词原来是不屑为之,而今他也热衷起来了。严嵩不是靠撰写青词获圣上宠幸的吗?倒不如如法炮制,先稳住脚跟。

所谓青词,即方士斋天时烧化给上天的表文,因需撰写在专用的青藤纸上,所以叫做青词。严嵩学富五车,写的青词深得嘉靖嘉许,所以宠幸不衰。徐阶呢,这探花不是浪得的虚名,现在也参与撰写,哪有写不好之理?

徐阶是有备而来,积累平生学问,撰写的青词居然一写一个准,很快就取得与严嵩并驾齐驱的效果。见徐阶态度转变,那嘉靖渐渐又恢复了对他的信任,并赐他尚方银币,赐他斋天专用的大红金彩仙鹤罗衣。与此同时,严嵩那儿徐阶的脚头也勤快了,常借各种由头去内阁请教。

徐阶的努力渐渐奏效,再次取得了嘉靖的信任,得以以礼部尚书的身份入值西苑的内阁大臣值班室,以备嘉靖随时垂询,成了一员不是阁臣的阁臣。就在此时,徐阶迎来了惊心动魄的庚戌之变。

嘉靖二十九年(公元1550年),是为庚戌年。此年八月,俺答率蒙古铁骑,控弦策马,突入内地,突破古北口明军防线,取道通州绕道昌平,以排山倒海之势,兵临北京城下,分兵占领西山、黄村、沙河、大榆河、小榆河。京师危如累卵,百姓惶惶不可终日!朝中大臣惊慌失措,就连嘉靖也有朝不保夕之感。尤其是嘉靖身边的那些太监,他们在京郊广置田产,安置在那里的家人亲戚,或被杀,或被虏,财产尽失,便围着嘉靖哭诉,把本就焦虑不安的嘉靖的心绪扰得越来越乱,理不出一点头绪。

定下神来,嘉靖想,眼下之急是加强京师防御。即命兵部尚书丁汝夔统率京营军御敌。奉旨后丁汝夔清查军队,以便派兵。这一查吃惊不小,名义上十万余营军,实际上仅五万余人,竟有一半是虚额,顶了名额,吃了军饷,人却都散在那些太监府中、达官衙内、豪绅家中当差呢,甚至还有在外经商的,兵备废弛啊!无奈的丁汝夔边向皇上报告实情,边下令五万营军出城驻扎。嘉靖见营军御敌毫无胜算,便下令各镇边兵入援勤王。

东直门御马厩的八个太监,被突入的鞑靼俘去了,俺答命他们做信使,带回了求贡书。切莫以为俺答要求向大明进贡什么,这求贡实际上是索取,求贡书是俺答开出的退兵条件,自然是狮子大开口。

嘉靖收到求贡书,便在西苑紧急召见严嵩、徐阶。他手指求贡书问严嵩:“严爱卿有何高见?”那严嵩答非所问:“那只是一群饿贼,皇上不必担心。”徐阶对严嵩轻描谈写的回答十分不满,便接口说:“贼寇兵临京师,肆意抢掠,杀人如麻,已不能以饿寇视之了。”嘉靖点了点头,又问严嵩:“求贡书爱卿看到了不曾?”严嵩又是答非所问:“那是礼部的事。”一脚把球踢到徐阶这儿来了。转过脸来,嘉靖问徐阶:

“徐爱卿有何主意?”“事自然是礼部的事,但一切由皇上圣裁。”“朕这是与你们商议,尽说无妨。”见嘉靖如此说,徐阶便回道:“兵临城下,如果要战,仓促之间准备不足。眼下只能使个缓兵之计,假作同意求贡,抓住俺答求贡书只有汉文,没有蒙文,不符惯例,今后难以作为依据,要他退出长城,用蒙文文书求贡,与俺答耗时间。这期间如勤王兵到,就开战;勤王兵不到,就只能答应他们的求贡。”嘉靖说:“如果勤王兵几日内不到,就答应俺答的求贡,皮币珠玉都给!”徐阶说:“俺答的胃口只是皮币珠玉事就好办,只怕是给了不撤,继续讨索,还得有个准备。”嘉靖听后一惊,说:“爱卿可谓深谋远虑!”过了几天,勤王兵至,嘉靖下旨开战,而俺答呢,已经抢掠了不少财物,准备撤离了。

皇城之下开战,胜了犹可,败了主帅就有性命之忧。战是不战,丁汝夔求教严嵩。严嵩说:“在边镇上战败你还可掩饰,在皇上眼皮底下战败,皇上岂能不知?风险甚大,俺答饱掠以后,自然会撤。”

丁汝夔采纳了严嵩的主张,按兵不动,后被嘉靖推出斩首,到了那时,丁汝夔方知上了严老儿的当。庚戌之变就以兵部尚书的被斩,落下了帷幕。

励精图治徐阶运筹帷幄借刀杀人严嵩枉费心机

俺答退军,京师解严,京城上下都松了一口气,百姓扶老携幼回归故里,商家店铺也卸门板开始营业。

但是,庚戌之变突显的一片乱象,使徐阶心忧。他不禁想起了年少时在广富林曹府的一段经历,那时曹安、顾念祖曾谈及的明军弊端,诸如大将吃空饷、兵额不满员、将怀观望之心、士有懦怯之病,都得到了应验。兵部尚书丁汝夔被处死了,却死得很冤。明明是首辅严嵩阻他出战,而且说:“我在,必不会令公死。”谁知见嘉靖震怒,严嵩不敢发一言,把丁汝夔卖了。事情未查清楚,就先斩兵部尚书,这就叫赏不公,罚不明。兵部侍郎保定巡抚杨守谦死了,他从保定率军勤王,明明是上司不让出战,却被判以“失误军机罪”,临刑叹曰:“臣以勤王反获罪。谗贼之口,实蔽圣听!”他终于明白,皇帝身边有“谗贼”,可是为时已晚。

大将军仇鸾却深获信任。自从与严嵩联手害死夏言之后,一武一文,两人呼应,什么事都得心应手。仇鸾打了败仗,可以“掩败不闻”,包括仇鸾买通俺答,朝廷毫无察觉。但是瞒不过一个人,那就是徐阶。徐阶任职吏部时,不耻下问,在十三行省清吏司中,很有一些相知,与他信息相通,所以他掌控仇鸾的不少劣迹。仇鸾镇守大同,俺答大举入侵,仇鸾惶恐没有对策,竟向俺答行贿,奉送大批金银珠宝,请俺答高抬贵手。俺答收到重金,向大同城头射了封信,双方订了“城下之盟”,俺答引兵扑向蓟镇(今河北迁西县西北),仇鸾知晓却隐而不报。

蓟镇守军大溃败,俺答终于逼通州,袭昌平,兵临北京。追究起来,庚戌之变,仇鸾问斩天经地义,但也被掩盖了。掩盖的手段是“孔方兄”,“孔方兄”从何而来,就从克扣巨额军饷得来,用来向权臣特别是严嵩进贡。对外要进贡俺答,对内要贿赂权臣,哪得需多少“孔方兄”?部队的粮饷自然少得可怜,这种军队饥寒交迫,士气全无,更是不堪一击。身为礼部尚书,且又入值西苑,徐阶深感自己也有些责任,就向嘉靖建言,请求下军营勘察,以谋强军对策,嘉靖一口答应。

徐阶单骑转悠巡察了一圈京营,查看卫军名册,册上有名有姓的兵丁十万余,但各营禁军操练时,人数仅五万余。就是这五万余人中,又有不少在内外各提督府、将官府、大臣家中服役,晚上都不宿军营。到军械库查看甲仗储存的情况,又发现兵器锈蚀,甲仗霉腐,不能用的太多太多。同时又从守库吏那里了解到,京师戒严时,各地勤王的军队向军械库领取补充,监库的太监竟然索要“常例(领取费)”。徐阶听后,跌足长叹!更为惊人的是,戒严期间,兵不足员,成国公朱希忠无法交代,又恐被皇上发现遭到谴责,就不停地调动兵员,一会儿将守东门的士卒调往西门,一会儿将守南门的士卒调往北门,大街上川流不息,制造兵员充足的假象。

结果是营军得不到休息,极度疲乏,都破口大骂。此等将帅,这种军队,如何能战?所幸俺答不知内情,如果真攻起城来,北京不陷落才怪!各镇奔赴京师勤王的五六万军队开拔得急,未带粮草,嘉靖下令给这些军队补给,但由于补给不到位,成了饿军,以致仇鸾的士卒,开始在民间掠食。

凡此种种,真是罄竹难书,徐阶震惊了。他知道仇鸾正得宠,又有严嵩护着,所以决定暂不动他,只是把勘察到的种种乱象和弊端呈报嘉靖。嘉靖也大为忧虑,忧虑的结果是变本加厉地虔诚斋天,祈求上天的庇护,同时也密嘱徐阶思量除弊的举措。

接下来的事就证明,徐阶暂不动仇鸾是明智的。大礼议已使正直朝臣伤筋动骨,文臣气节销蚀,谄媚成风,但正直刚烈的臣子永远不会绝迹。有个叫徐学诗的,敢说话,与叶经、谢瑜、陈绍都为虞人,号称“上虞四谏”。先前叶经、谢瑜、陈绍都弹劾过严嵩,未获成功。徐学诗胆子比徐阶大,动起严嵩来了。

嘉靖了解明军诸多弊端之后,在命徐阶思考对策的同时,下旨众臣议“制敌之策”,也算是总结经验教训吧。众臣们多少知道些弊端的所在,可谁敢说真话呢?大多奏陈一些空话、套话,什么圣上天纵英明啦,什么俺答不战自退啦。这时徐学诗愤怒了。北京差点儿丢掉,大明险些垮台,怎么还不痛不痒说官话?他是不要命了,就弹劾严嵩,大抵是攘外先必治内,治内必贤臣当道。现在那个严嵩,当了十年首辅,又奸又贪,而且胃口一天比一天大,勾结贵戚,庇护边将,公然卖官,索讨贿赂,致使这些文武官员,为了返本拼命盘剥百姓,大肆贪污军饷,而且举有实例,严嵩收总兵官李凤鸣两千金,让他复出镇守蓟州,收受衰老不堪的总兵官郭琮三千金,让他专督漕运……同时还列举其子严世蕃“凶狡成性”的罪行,他向圣上陈述,凡指斥其父子罪状的,过后都借其他的由头,或牵入其他官员的过失,或借用考察官员政绩的名头,堂而皇之予以削官罢职。

倒别说,嘉靖读了这奏章,倒是“颇感动”,朝臣都讲鸡毛蒜皮,这个倒敢讲真话,勇气可嘉,看来严嵩该下台了。谁知严嵩气数未尽。他在嘉靖身边还有一个“知己”,那就是真人陶仲文。他在斋天与嘉靖闲谈时说:“严嵩这个人精忠报国,从不结党营私,所以很孤立。这个徐学诗,不过是为他三个被罢职的同乡泄私愤罢了。”真人的话比娘老子的话还中听,于是嘉靖血管里那刚有点温度的血液顿时冷却,徐学诗的下场是先下大牢,后削职为民。

在观察情势这一点上,徐阶胜出了。但他也为徐学诗的事儿扼腕,多么正直敢言!可惜出局了。他不动仇鸾,更不去触动严嵩,因为不是时候。他倾注心力的是如何整顿明军,提高战斗力。平心而论,徐学诗的做法是治本,徐阶的做法是治标,两者一比,高下立判。但徐阶想的是,与其治本丢官甚至丢命,不如治标稳住位子,做点实事。类似的举措,徐阶的做法后人有评曰审时度势,有所为有所不为,有人诟病,说他是滑头。

徐阶在府中厅堂不断地徘徊着,深思熟虑之后,坐下挥笔疾书,向嘉靖报告了整顿军队的八项举措。

徐阶提出的八项措施,并不针对任何人,只是就事论事,说事不说人,所以权贵勋戚包括严嵩父子,抓不着把柄,而嘉靖也觉得可行。这些措施说起来比较繁冗,却也不得不说,要言之,一是严禁文官和军队统帅贪奸,把查实抄没的赃款直接拨给边军,补充军饷;二是军队整顿完成之前,各边镇不可轻易出战,以坚守为主;三是边地粮荒,粮价昂贵,军费贬值,军民饥馑,常有逃亡,用“平输法”往边镇运粮,麦熟时在产粮区平价收购数十万石,运往边地,扣去运输费用,粮价还低于边镇,安定军心;四是陕西军队善战,大同军队善牒,可见各军都有所长,应扬长避短;五是裁冗汰弱,在各营中淘汰老弱病疾者数万人,省下军饷用于操练,用于奖赏,使“能者自劝,怯者自奋”;六是不凭资格选将,以骁勇善战的将领取代论资排辈的勋戚;七是给边将自主权,自行选兵,自行练兵,“居则自守一方,出则自当一面”,避免了观望、盼望救兵的陋习;八是强调京兵“瘦身”,练成“精兵”。还有一条就是除掉仇鸾,徐阶没有写上,因为条件不成熟。直到两年后,徐阶才付诸行动。

这八项措施上奏,嘉靖喜笑颜开,更兼皇上刚斋完天,心情也好,深感关键时刻,真能了解实情且又能提出切实可行措施,为自己解忧的,倒是这个松江小个子徐阶。嘉靖当即袍袖一挥,连严嵩这个首辅也不知会,命太监起草圣旨,不通过内阁票拟,直接从皇宫中发出“密令行之”。

徐阶的八项措施不事张扬逐步实施尚未见效,而镇守边镇的仇鸾,又因俺答要求在边地开市贸易,唯恐朝廷不允又要开战,惶惶不可终日。俺答竭力主张开市,严嵩与之密切配合,可兵部主事杨继盛以为,俺答兵临城下之耻未雪,他说开市就开市,岂不“示弱辱国”。上书提出“十不可”。奏疏打动了嘉靖,命仇鸾等会同商议杨继盛的奏疏,看看是否有理。仇鸾外战外行,在俺答大兵前只会股栗,但内战却是内行,他对嘉靖说:“这等人根本没见过鞑靼的铁骑,不懂得俺答的厉害,所以说话轻飘。”结果自然是把杨继盛打入牢里,贬官了事。

徐阶是支持杨继盛的,但他仍然按兵不动。他明白,仇鸾像座冰山,寒冷时坚不可摧,但只需稍一解冻,就能一击即垮。他要待气候的转暖。

俺答见明军孱弱不堪一击,大明朝廷中也无能臣,益发觉得明室可欺。在明朝同意边地开市之后,鞑靼铁骑更为明目张胆地把集市当做掠场,恣意掠取财物。大同、弘赐堡、双沟、团山、张家堡一带烽火连天,纷纷告急。

局势危急,朝中大臣敢讲话的多了起来。仇鸾不是说开市可稳定局势吗?怎么更乱?

同类推荐
  • 战国终结者:秦始皇

    战国终结者:秦始皇

    战国七雄,共同构成了一个巨大的棋盘,而这个棋局的最终胜利者,无疑将成为天下之主。最终,一条改变战国格局的龙,正从位于极西之地的秦国席卷而来,并驰骋于这个风起云涌的时代。而这条改变战国格局的龙,就是千古一帝秦始皇!
  • 商道酬勤:泽厚儒商李达三

    商道酬勤:泽厚儒商李达三

    本书着重介绍著名宁波帮人士、香港宁波旅港同乡会永远名誉会长李达三,在半个多世纪里艰苦创业、玉汝于成的风雨历程。通过浓墨重笔的描绘,全面详实刻画了李达三吃苦耐劳、诚信经营、睿智决策的形象,让读者了解其成功铸就个人事业的历程,以及其弘扬宁波帮爱国爱乡的传统与美德的相关事迹。本书通过对个体案例的剖析,不仅反映了宁波帮群体创业闯世界的拼博精神,也反映了宁波帮群体合力兴家乡的桑梓情怀。
  • 杨凤田传

    杨凤田传

    本书讲述了寒门学子杨凤田从小聪慧好学、积极进取,由一名普通的技术人员成长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的奋斗历程,以及他执着刚毅、爱岗敬业、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高尚品德。介绍了他始终以‘航空报国、追求第一’’理念为己任,先后参加、组织研制出歼8系列先进战斗机,填补了我国航空史上多项空白,大大增加了空、海军作战能力,为祖国的航空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的事迹。 本书可供航空科研战线上的工程技术人员及广大军事爱好者阅读学习。
  • 中国古代宰相传

    中国古代宰相传

    宰相在历史政治舞台上一直扮演着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角色;他们几乎一身系天下之安危。相权的大小,无不直接影响政治局势能否稳定,天下能否长治久安,从历史发展的大体形势看,相权重,国势强;相权轻,则国势弱,因而了解了宰相的历史,也就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了那个时代的历史;也就关注了历史。为此,编撰了《中国古代宰相传》一书。本书汇集了先秦至清朝的著名的宰相。
  • 彭斯

    彭斯

    彭斯,苏格兰诗人。1759年1月25日生于艾尔郡阿洛韦镇一个农民家庭,从小在田里劳动,辛勤20年,而家庭经济始终困难。他自幼爱好诗歌,1783年开始写诗。1786年出版了《主要用苏格兰方言写的诗集》,原想以诗集的收入作为旅费移居西印度群岛,不料这部新作以其纯朴的农村题材和清新的风格得到广泛的好评,作者被邀去爱丁堡,成为名公贵妇的座上客。但他保持农民本色,在苏格兰西北部作短期游历之后仍回故乡务农,后为税局职员。他除继续创作之外,又替两个丛刊收集并整理民歌,使许多即将失传的民歌(总数大约300首)得以保存。1796年7月21日于贫病交加中死去。
热门推荐
  • 芳香的故事

    芳香的故事

    方享失忆了!当初恋,旧爱,新欢一个个出现在她面前,她能抓住想要的幸福吗……
  • tfboys之那年盛夏

    tfboys之那年盛夏

    这是一个盛夏的故事,无关爱情,只关乎时光。
  • 我真的是辅助

    我真的是辅助

    沉迷输出,见死不救?不不不!看到连接前方妹子的光柱没有?在给她充能哦!我真的只是支援型辅助哦!绝对不是什么奇怪的家伙。
  • 三个哥哥太宠我

    三个哥哥太宠我

    父母出囯游玩,被拋下的糯米被父母告知要去他们结拜兄弟儿子的家里住,好有个照应。对于要跟三个男生一起生活的糯米来说,那简直就是个噩梦,这样那里还有隐私嘛。。(不过很快就成了真香现场)一进门,就看见有三位帅哥…顿时就不想离开了,而且准备了好多的礼物。大哥是个霸道总裁,对糯米很好…二哥也是个总裁,而且还会做饭,简直是个宠妹狂魔…三哥风趣幽默,也对糯米很好…不过后面发生了一系列的事情,才让她意识到了.........
  • 青春痘下的年华

    青春痘下的年华

    最初的情感,就像昼月,闪耀着虚幻而美丽的光,即使会像浪花般变作泡沫,我也依然觉得它光辉灿烂、明亮耀眼。
  • 皇后在上,朕在下

    皇后在上,朕在下

    身为现代出色入殓师的她被丈夫一杯毒酒葬送生命,穿越到被冷落的待嫁皇后身上!皇帝心有所属?情深不悔?为了缅怀先皇后无心政事?很好!她以铁血手腕将前朝后宫都调教的服服帖帖,打打麻将调调情,捎带着管管军国大事!让皇帝玩儿勺子把儿去吧!坐不住了?!很好!就要这个效果!
  • 娘亲,爹爹又闯祸了!

    娘亲,爹爹又闯祸了!

    顾小意做梦也没想到,自己还没从老头子那继承掌门的位置就穿越了,穿到了个“灾星”小寡妇身上,还被二次许配给了书呆子,做了孩子的后妈!本以为自己奋斗养家把孩子带好就行,可没想到书呆子太不省心,竟是个惹祸精,三天两头要自己抛头露面去善后,习惯了,也累了,可没想到某天书呆子又闯下了滔天大祸!“娘亲,爹爹又闯祸了!”扶额头疼的顾小意,撸起袖子走出门,可刚出门却懵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exo触摸不到的阳光

    exo触摸不到的阳光

    世界上有两样东西不可直视,一是太阳,二是人心!这是一部exo青春校园,虐心小说女主在受到妹妹的讽刺及厌恶后,认识到学校的几位男生,男生一起保护女主,不让女主受到伤害但是不幸的是,女主意外发现自己得了绝症,因为不想拖累男主,选择了独自离开......想知道更多内容,就关注我吧????
  • 天圣白虎之神威啸天

    天圣白虎之神威啸天

    在神界里,有一位众生都不能说出名字的存在。一把方天画戟,战三界,灭诸神,六界生灵联手,耗尽全部力量才勉强镇压。“罢了,厌了”一声轻笑,一个身影化作了四个,其中一个投入了人界...
  • 大神夫妻甜甜哒

    大神夫妻甜甜哒

    神运天才少女VS水逆学霸校草【无虐甜宠】#他们会一起水逆,还是一同走上人生巅峰?!#“不麻烦,露脸时,叫上我,我跟你一起接受粉丝们的'公开处刑'。”……“对于别人,你就是我的底线,对于你,我可以无底线地纵容,但是你不能无底线地纵容自己,因为你的每一次的受伤,我都心如刀割。”他们的相处模式,连父母都羡慕,“……已经是老夫老妻了。”……附赠多对CP